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协同进化 被引量:65
1
作者 曹先彬 罗文坚 王煦法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56-562,共7页
遗传算法基于适应度的进化模式没有考虑进化的外部环境和进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是协同进化研究的内容 .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 ,构造了一种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新的协同进化模式 .模拟实验表明 ,采用该模式的改... 遗传算法基于适应度的进化模式没有考虑进化的外部环境和进化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是协同进化研究的内容 .借鉴生态学对个体生存环境和种群竞争的认识 ,构造了一种基于生态种群竞争模型的新的协同进化模式 .模拟实验表明 ,采用该模式的改进遗传算法在改善未成熟收敛和收敛速度两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生态环境 种群密度 生态种群竞争 未成熟收敛
下载PDF
基于生态种群捕获竞争模型的进化遗传算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本年 高阳 +1 位作者 谢俊元 陈世福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0-21,4,共3页
将协同进化的思想运用到遗传算法,是对遗传算法的一大改进和拓展,借鉴此思想,提出了一种生态种群捕获竞争的协同进化模型和基于此模型的改进的进化遗传算法(PCGA)。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改善未成熟收敛和提高收敛速度方面都具有良好的... 将协同进化的思想运用到遗传算法,是对遗传算法的一大改进和拓展,借鉴此思想,提出了一种生态种群捕获竞争的协同进化模型和基于此模型的改进的进化遗传算法(PCGA)。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改善未成熟收敛和提高收敛速度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化遗传算法 生态种群 竞争模型 未成熟收敛 协同进化 进化模型 收敛速度 思想
下载PDF
高浓度硝酸盐对城市污水活性污泥中微生态种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傅以钢 王峰 +1 位作者 赵建夫 夏四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2-378,共7页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态种群结构在无机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受到无机硝酸盐冲击的情况 ,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行为特征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 ,对 16SrDNAV3区进行PCR扩增 ,结合DGGE(变性... 研究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微生态种群结构在无机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条件下受到无机硝酸盐冲击的情况 ,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行为特征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直接从活性污泥样品中提取DNA ,对 16SrDNAV3区进行PCR扩增 ,结合DGGE(变性浓度梯度凝胶电泳 )分析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结构 .测定了活性污泥中部分菌种的 16SrDNAV3区片段序列 ,通过NCBI(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基因库比对 ,初步确定了部分细菌的属 .在受到高浓度硝酸根离子冲击时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微生态种群结构在尽可能保持原有微生物多样性的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盐 城市污水 活性污泥 生态种群结构 微生物
下载PDF
基于生态种群理论的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马仁钊 翟运开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5期914-917,共4页
为支持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方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构建虚拟企业创新平台是重要途径.在概括VEIP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VEIP与生态种群之间的相似性,分析了VEIP的种群特征,借鉴生态学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了单一创新群体的VEI... 为支持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方便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构建虚拟企业创新平台是重要途径.在概括VEIP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针对VEIP与生态种群之间的相似性,分析了VEIP的种群特征,借鉴生态学中的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了单一创新群体的VEIP的成长模型.而对于有多个创新主体构成的VEIP,分析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研究发现,为实现VEIP的良性运转,VEIP要保持与外界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形成开放的生态系统;创新主体需要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形成功能完善的分工协作网络,使创新主体之间竞争与合作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企业创新平台 生态种群 LOGISTIC模型 竞争与合作
下载PDF
一类相互作用生态种群的系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萧筱南 《系统工程》 CSCD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对一类相互作用生态种群模型的全局稳定性、有界性与极限环解的存在性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将生态种群密度与其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严谨化,从而给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动态分析与系统建模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处理手... 通过对一类相互作用生态种群模型的全局稳定性、有界性与极限环解的存在性的系统分析与研究,将生态种群密度与其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进一步科学化、严谨化,从而给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动态分析与系统建模提供了一种很有价值的处理手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群 系统分析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生态环境系统中一类相互作用生态种群的动态优化与控制(英文)
6
作者 肖筱南 《数学研究》 CSCD 2013年第3期242-252,共11页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待于综合运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深入研究的信息系统.而其中对生态系统宏观优化调控决策的研究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数学与生态学工作者深入探讨的一大课题.基于当前生态...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待于综合运用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深入研究的信息系统.而其中对生态系统宏观优化调控决策的研究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数学与生态学工作者深入探讨的一大课题.基于当前生态种群研究须向宏观与微观两极纵深发展、延伸以及数量种群生态学复杂系统建模的需要,本文通过对一类具有竞争机理局部稳定的两种相互作用生态种群模型保解析性及其宏观优化调控的讨论,进一步将生态环境系统的调控严谨化,给一类生态系统的动态分析与调控优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方法与手段.这不仅对于两种相互竞争和互惠互存的生态系统的建模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更为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动态分析与宏观调控也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种群模型 等倾线方程 密度制约 动态分析 优化与控制
下载PDF
中国户外广告业的运营现状与发展对策——以媒介生态种群论为切入视角
7
作者 邵静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87-90,共4页
文章从中国户外广告业的运营现状入手,运用媒介生态学中种群论的相关知识,找出其中的资源、代理、资金方面的具体矛盾及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对策,由此找到了推动我国户外广告业运营的三大关键点:合理的资源利用、有效的代理... 文章从中国户外广告业的运营现状入手,运用媒介生态学中种群论的相关知识,找出其中的资源、代理、资金方面的具体矛盾及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对策,由此找到了推动我国户外广告业运营的三大关键点:合理的资源利用、有效的代理规范以及积极的资金寻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种群 中国户外广告 运营生态矛盾 发展对策
下载PDF
基于生态种群理论的产业地理集中实现条件研究
8
作者 赵歆 王效俐 《经济论坛》 2009年第15期8-10,共3页
产业市场集中与地理集中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产业集中问题,而产业地理集中多以产业群落为表现形式,通过对生态种群理论和群落的研究,发现产业群落的形成与生态学上的群落形成机理有相似之处。本文基于对生态种群理论和群落的研究,从生态... 产业市场集中与地理集中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产业集中问题,而产业地理集中多以产业群落为表现形式,通过对生态种群理论和群落的研究,发现产业群落的形成与生态学上的群落形成机理有相似之处。本文基于对生态种群理论和群落的研究,从生态学上区分了产业集群和产业群落的定义,并且按照产业群落实现途径不同将其分为原生性产业群落即自然形成的传统产业群落和次生性产业群落即政府主导型产业群落,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的产业地理集中的实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群落 产业地理集中 生态种群 实现条件
下载PDF
人工-天然杉阔混交林种群生态位及竞争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陈存及 陈新芳 +2 位作者 刘金福 董建文 陈世品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3,共6页
对人工 -天然杉阔混交林中 4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研究 ,定量测定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 ,并分析了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 ;同时采用Lotka_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结果表明 :通过... 对人工 -天然杉阔混交林中 4个主要种群进行生态位研究 ,定量测定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比例、生态位重叠 ,并分析了各种群生态位的生态学意义 ;同时采用Lotka_Volterra竞争方程研究混交林中主要种群。结果表明 :通过定量的生态位分析 ,结果与自然规律相符合。平衡时 ,杉木和米槠相对优势度分别为87 4 5 %和 12 5 5 % ,即人工 -天然杉阔混交林仍将由杉木、米槠两种种群共优组成 ,杉木种群支配整个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 天然杉 混交林 种群生态 相似比例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被引量:43
10
作者 王小明 刘志霄 +2 位作者 徐宏发 李明 李元广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羊中,发现平均群大小为5.5只,2~8只为一群的占总数的708%。岩羊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2,雌幼比为1∶044,贺兰山的岩羊处于增长趋势。目前在贺兰山,影响岩羊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偷猎、人为干扰和家畜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种群生态 保护
下载PDF
民勤绿洲边缘地下水位变化对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杨自辉 方峨天 +2 位作者 刘虎俊 李爱德 徐先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00-4906,共7页
在民勤绿洲边缘,利用空间区域不同地下水位(湖区8~12m,泉山区15~17m,坝区20~23m)和时间序列(1984~1992年)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位下降(7.45~11.65m)梯度,研究地下水位下降对荒漠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区域地下水位下... 在民勤绿洲边缘,利用空间区域不同地下水位(湖区8~12m,泉山区15~17m,坝区20~23m)和时间序列(1984~1992年)民勤沙井子地区地下水位下降(7.45~11.65m)梯度,研究地下水位下降对荒漠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植物种群生态位宽度均减小,种群退化;时间序列地下水位下降,白刺种群在扩展,其它植物种群在退化。白刺种群生态位宽度在民勤绿洲边缘荒漠植物群落中最大,是该区的建群种。由于白刺种群在地下水位7.45~11.65m范围内扩展,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治理中地下水位达到该范围是一个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勤绿洲边缘 种群生态 地下水位梯度
下载PDF
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生态及其赤潮成因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黄长江 齐雨藻 +1 位作者 黄奕华 林小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分析了1990年3月一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水温范围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至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大鹏湾的夜光藻因无... 分析了1990年3月一1992年6月南海大鹏湾夜光藻种群数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夜光藻的生存水温的高限可达286℃左右,但其最适水温范围20-22℃,而适温范围可扩至16—25℃。所以,每年夏季高温季节,大鹏湾的夜光藻因无法忍受高温(30℃)而自然死亡,秋后再由外洋海流将其营养细胞带回。夜光藻的最适盐度应在29-33之间,但盐度的变化一般与夜光藻的种群变动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不过暴雨或梅雨季节造成的表层水体盐度急降显然对主要分布于表层的夜光藻种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为此,一个闷热和稳定无雨的气候环境对夜光藻赤潮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水体富营养程度的不断加重是水域夜光藻赤潮发生日益频繁的根本原因,但大鹏湾独特的规律性的潮汐循环(半日潮→回潮不等→全日潮→半日潮)和东南季风等产生的物理聚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可能是大鹏湾成为夜光藻赤潮多发区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藻 发生机理 种群生态 红潮 南海
下载PDF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 被引量:94
13
作者 黎云祥 刘玉成 钟章成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5-41,共7页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黎云祥,刘玉成,钟章成(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南充637002)(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630715)ModularTheoryinPlantPopulationEcology.¥LiYun... 植物种群生态学中的构件理论黎云祥,刘玉成,钟章成(四川师范学院生物系,南充637002)(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重庆630715)ModularTheoryinPlantPopulationEcology.¥LiYunxiang;LiuYuche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态 种群生态 构件理论
下载PDF
西江颗粒直链藻种群生态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超 赖子尼 +5 位作者 李跃飞 李新辉 Sovan Lek 洪颐 谭细畅 李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793-4802,共10页
西江肇庆段是珠江干流汇入珠三角河网水域的咽喉通道,结合长期定点连续采样和空间季节性调查,重点对2009年西江干流肇庆段的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的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全年中,颗粒直链藻在总种群中所... 西江肇庆段是珠江干流汇入珠三角河网水域的咽喉通道,结合长期定点连续采样和空间季节性调查,重点对2009年西江干流肇庆段的颗粒直链藻(Aulacoseira granulata)的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全年中,颗粒直链藻在总种群中所占百分比均值为25.37%,与总种群丰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颗粒直链藻是西江浮游植物群落的重要优势种。调查期间发现了颗粒直链藻的4种形态,包括原变种(var.granulata)、极狭变种(var.angustissima)、弯曲变种(var.curvata)和极狭变种螺旋变型(var.angustissima f.spiralis)。其中,原变种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其相对百分组成的年均值为91.47%,推测为原变种的形态结构比其它3种形态更容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进而形成优势群体。颗粒直链藻总密度的周年变化呈现明显的双峰型,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11月,主要得益于适宜的水温、相对稳定的水体和较高的营养盐水平,这些均有助于颗粒直链藻的生长繁殖。第一个高峰之前,颗粒直链藻总密度未出现明显的波动,这很可能是由于水体径流量增大导致的稀释作用和频繁降雨导致的水体剧烈波动对颗粒直链藻增长的负作用掩盖了水温上升所带来的益处。从空间分布来看,颗粒直链藻总丰度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S1、S5和S6站点,这与营养盐最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 颗粒直链藻 种群生态特征
下载PDF
中国两栖类种群生态研究概述 被引量:32
15
作者 潘晓赋 周伟 +1 位作者 周用武 江桂盛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6-436,共11页
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看 ,均无法与哺乳类和鸟类的相比。然而与哺乳类和鸟类一样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存空间的减少 ,两栖类各物种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 ,广泛深入地开展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 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从深度和广度上看 ,均无法与哺乳类和鸟类的相比。然而与哺乳类和鸟类一样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存空间的减少 ,两栖类各物种种群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 ,广泛深入地开展两栖类种群生态学研究 ,探讨两栖类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监测和对两栖类种群的保护与利用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为此 ,重点从两栖类的种群结构与动态规律、摄食行为与食性分析、鸣声分析与通讯联系、繁殖过程和繁殖习性、越冬准备和冬眠适应、以及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等方面 ,对中国研究者的工作进行综述 ,试图阐述研究现状、存在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两栖类 种群生态 种群结构 食性 鸣声 繁殖 越冬习性
下载PDF
羊草种群生态和演化形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陆静梅 李建东 +3 位作者 胡阿林 历锡亮 张洪芹 周道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4-48,共5页
对单优种羊草种群的演普及演化规律的分析表明,黑钙土型羊草植物体结构简单,盐碱土型羊草结构复杂,演化出进化程度较高的通气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及输导组织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型羊草具有明显的种内差异.
关键词 羊草 演化形态学 种群生态
下载PDF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种群生态位 被引量:22
17
作者 宗世祥 姚国龙 +2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王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264-3270,共7页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在宁夏,沙棘除受到沙棘木...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部和干部.在宁夏,沙棘除受到沙棘木蠹蛾的危害,还受到红缘天牛(Asias halodendri Pallas)的严重危害,该虫主要危害沙棘的干部.作者根据种群生态位理论,从时间、空间等资源利用上,定量地描述了沙棘木蠹蛾与红缘天牛种群之间的联系和竞争共存机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根部和干部8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具有从干部向根部转移危害的习性;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干部4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没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较广,而不同时期内沙棘木蠹蛾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动较红缘天牛大,其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动,而红缘天牛则较小.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沙棘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沙棘的生长季节均能同时危害,危害期长但不具有明显的危害高峰期.两种害虫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大,在整个发生期内,两种害虫均能同时危害沙棘,但其位置有较大差异,在沙棘根部和干部40cm范围内,两种害虫几乎不能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沙棘木蠹蛾 红缘天牛 种群生态
下载PDF
十种濒危植物的种群生态学特征及致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180
18
作者 张文辉 祖元刚 刘国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512-1520,共9页
从保护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对 1 0个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等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濒危植物以光合、蒸腾、呼吸为主的生理... 从保护生态学的观点出发 ,对 1 0个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境条件、种群数量动态、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种群的生命表、生殖力表、有性生殖、无性繁殖等种群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论述了濒危植物以光合、蒸腾、呼吸为主的生理生态学规律 ;预测种群数量动态的 Leslie矩阵、刻画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模型、刻画种群生长和数量增长的 Logistic方程和多元回归模型所反映出的生态学特征。分析了濒危植物种群动态、发展趋势以及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生态学特征和过程。针对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对我国未来濒危植物保护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种群生态学特征 致危因素
下载PDF
过渡带中岳桦种群生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邹春静 韩士杰 +2 位作者 周玉梅 王晓春 陈永亮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在长白山北坡halt15 2 5m~ 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 1990m~ 2 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 ,沿海拔高度 ,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 ,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 .同时应用分形分析... 在长白山北坡halt15 2 5m~ 1775m的岳桦云冷杉森林过渡带和 1990m~ 2 170m的岳桦苔原林线过渡带中 ,沿海拔高度 ,采用梯度取样方法 ,进行岳桦种群生态学研究 ,分析了岳桦种群存活曲线、种群分布格局和种群竞争指数 .同时应用分形分析研究了岳桦种群的分形特征 .结果表明 :依据岳桦种群的存活曲线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岳桦种群处于由衰退型向稳定型发展的阶段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则由稳定型向增长型过渡 .从种群分布格局指数分析 ,岳桦在两个过渡带中的分布格局类型都是杂乱无章的 ,而且都偏离随机分布 ,处于由一个生态系统向另一个生态系统转换的相变区 .从竞争指数和盒维数来看 ,在岳桦云冷杉过渡带中 ,这两项指标都是由小到大迅速递增 ,而在岳桦苔原过渡带中情况刚好相反 .图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过渡带 岳桦 种群生态
下载PDF
鲻长尾吸虫种群生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2 位作者 杨大伟 陈志胜 曾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7-72,共6页
鲻鱼肠道内的鲻长尾吸虫(Elonginueus mufilus Lu,1995)随着宿主体长的生长,其感染率的变动范围在28.89%~31 93%之间,而感染强度和种群平均密度呈现不规则的变动;体长在40~106mm ... 鲻鱼肠道内的鲻长尾吸虫(Elonginueus mufilus Lu,1995)随着宿主体长的生长,其感染率的变动范围在28.89%~31 93%之间,而感染强度和种群平均密度呈现不规则的变动;体长在40~106mm 范围内,种群平均拥挤度,扩散性指标则随着体长的生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负二项参数则逐渐降低;在不同的月份中,吸虫在宿主体内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种群平均密度均呈不稳定的地动.吸虫种群在不同体长组和不同月份的宿主体内的时空分布类型均为聚集分布,而且聚集强度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强,从吸虫种群在宿主体内的频率分布中,表明多数宿主不感染或只感染少量的吸虫,而较大数量的吸虫只寄生于少数的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鲻长尾吸虫 种群生态 鱼类寄生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