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银鱼全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开发及在不同生态型群体中的检验
1
作者 唐雪梅 周彦锋 +6 位作者 方弟安 罗宇婷 张敏莹 蒋书伦 张希昭 彭飞 尤洋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3-423,共11页
利用Krait软件对2020年公布的拼接程度更高的大银鱼全基因组中完美型微卫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发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DNA(又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结果显示:在大银鱼全基因组内共获得587 554个完美型微卫星位点,序列总长度为11 ... 利用Krait软件对2020年公布的拼接程度更高的大银鱼全基因组中完美型微卫星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开发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DNA(又称简单重复序列)标记。结果显示:在大银鱼全基因组内共获得587 554个完美型微卫星位点,序列总长度为11 803 017 bp,占全基因组长度的2.53%;在6种重复类型的微卫星中,二核苷酸数量最多(401 585个,占比68.35%)。针对微卫星位点设计的99对引物中,有39对具有多态性,选择其中多态性较好的14个微卫星标记分别对大银鱼洄游型群体、陆封型群体及移植型群体中选择的1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多态性较好的14个微卫星标记在3个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中均能进行有效扩增。对3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洄游型群体(崇明岛群体)遗传变异丰富(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14、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76),与淡水群体[太湖群体(陆封型)和连环湖群体(移植型)]分属于2个不同的遗传群组,两者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和极高的遗传分化水平(遗传分化指数高于0.25,P<0.05);淡水群体(太湖和连环湖群体)的遗传变异相对匮乏,2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较小,虽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但遗传分化水平较低(遗传分化指数为0.102,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洄游型群体具有潜在的种质资源保护价值,可为后续大银鱼全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开发和遗传图谱构建等提供依据,并为后续更大范围的群体种质资源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银鱼 基因组简单重复序列 生态群体 遗传分化
下载PDF
穗肥施量对水稻植株形态、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闫川 丁艳锋 +6 位作者 王强盛 李刚华 刘正辉 缪小建 郑永美 魏广彬 王绍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76-2183,共8页
以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穗肥处理,以空白为对照,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穗肥施量对植株形态和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施量对穗长、穗弯曲度、叶长和叶角有明显影响;不同穗肥处理群体内部温度、湿... 以2个籼、粳稻品种为材料,设置高、中、低3个穗肥处理,以空白为对照,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穗肥施量对植株形态和群体生态及穗叶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穗肥施量对穗长、穗弯曲度、叶长和叶角有明显影响;不同穗肥处理群体内部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微气象因子具有一定差异,中肥处理具有良好的群体微气象环境;此外,中肥处理群体具有适宜的LAI、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冠层温度较低;施肥水平显著影响植株器官的温度,穗叶的温度随穗肥施量的增加而降低,中肥与高肥处理植株穗叶的温度差异不显著,但与低肥和空白处理差异显著。研究结果说明通过优化田间管理如合理的施肥来构建良好的群体,对降低植株穗叶和冠层温度以提高水稻抗热害能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肥 形态 群体生态 穗叶温度
下载PDF
单粒精播模式下种植密度对花生群体生态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3
作者 赵长星 邵长亮 +2 位作者 王月福 宋传雪 王铭伦 《农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5,共5页
为了阐明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穴播单粒,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群体生态特征的变化及产量效益,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侧茎长度均呈低密度范围内... 为了阐明单粒精播花生高产栽培原理,以普通型花生品种‘鲁花1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穴播单粒,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花生群体生态特征的变化及产量效益,确定了适宜的精播密度。结果表明,花生植株的主茎高度、侧茎长度均呈低密度范围内(13.5~19.5万株/hm2)随密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但主、侧茎节数呈减少趋势。同时,适宜密度单粒精播可增加穴数,改善单株生长环境,植株间相互影响小,有利于塑造丰产株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在本试验条件下,花生单粒精播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万粒(穴)/hm2左右。研究认为,在一定密度范围内,花生单粒精播一方面有节种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增产效果,二者结合会带来更大效益,是取得花生高产高效的一项可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单粒精播 种植密度 群体生态 产量
下载PDF
西安市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丁瑞 李钢 +2 位作者 李同昇 Friedrich M.Zimmermann 樊相宁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4-90,共7页
本文以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生态脆弱群体的属性特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来看,自变量与各别因变量之间... 本文以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生态脆弱群体的属性特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来看,自变量与各别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渐进Sig.(双侧)值均小于0.05。其中:生态脆弱群体的教育程度、经济和身体状况等属性特征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社会因素中医疗服务满意程度、医疗条件的优劣、就医程序复杂程度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决策行为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据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就医行为模式,即"自养"和"异养"型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群体就医行为类型的划分提供借鉴,促进行为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融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群体 就医偏好 决策行为 行为模式 西安市
下载PDF
杂草稻对栽培粳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宋冬明 马殿荣 +1 位作者 杨庆 陈温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4-920,共7页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栽培稻碾磨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 以杂草稻WR04-12和栽培稻辽粳294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杂草稻对栽培稻产量和品质及群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稻密度的逐渐增加,栽培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栽培稻碾磨品质、营养品质、食味品质稍有下降,外观品质变化不明显;栽培稻群体日最低温度有所升高,日最高温度降低,温度日较差降低;日最小湿度显著升高,日最大湿度和湿度日较差显著降低;30cm处照度受杂草稻密度影响相对较小,60cm和90cm处照度随杂草稻密度增大有降低的趋势。杂草稻对栽培稻群体微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导致栽培稻产量和品质降低的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密度 栽培粳稻 产量 品质 群体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田间配置方式对水稻群体生态环境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树林 夏秀红 +4 位作者 李波 王振华 徐正进 马爱君 赵德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5-88,共4页
比较研究育苗、移栽和田间分布方式的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钵盘育苗、有序排列、摆秧有分别比软盘育苗、无序排列、插秧增产的趋势 ;育苗方式主要影响移栽后的缓苗和茎蘖数目的下降 ,钵育秧苗缓苗快 ,... 比较研究育苗、移栽和田间分布方式的结果表明 :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钵盘育苗、有序排列、摆秧有分别比软盘育苗、无序排列、插秧增产的趋势 ;育苗方式主要影响移栽后的缓苗和茎蘖数目的下降 ,钵育秧苗缓苗快 ,分蘖发生早 ,后期下降缓慢 ;分布方式主要影响后期茎蘖数目的下降 ,有序分布群体生育后期茎蘖动态平稳 ,下降缓慢 ;移栽方式主要影响生育前期的茎蘖动态 ,摆秧有利于分蘖的早生快发 ;有序排列群体风速和CO2 浓度较高 ,有利于提高结实期物质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群体生态环境 物质生产 田间配置方式 育苗方式 移栽方式
下载PDF
中三叠世青岩生物群的群体古生态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金华 曹美珍 FrankStiller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2-268,共7页
根据群体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认为青岩生物群的富集是因为发育一个较为特殊的生态环境 ,即位于斜坡与台地交接处的一个小型盆地———护障性浅海中 ,生态类型分析结果表明 ,此处为低能稳定的水域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 根据群体古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认为青岩生物群的富集是因为发育一个较为特殊的生态环境 ,即位于斜坡与台地交接处的一个小型盆地———护障性浅海中 ,生态类型分析结果表明 ,此处为低能稳定的水域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风暴浪基面之上 ,海水清彻、氧气充足、营养丰富 ,并可能富产海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生态 中三叠世 青岩生物群
下载PDF
间套作玉米复合群体生理生态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光明 杜洪作 鲁远源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9,48,共5页
80年代初,麦/玉/苕三茬多熟制就已成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地的基本种植形式,对其研究频见报道,但对间套作增产机制,特别是对间套作复合群体生理生态的系统研究,目前还鲜见报道。因此,我们在重庆市作物所设置了不同规格,不同作物组合的间套... 80年代初,麦/玉/苕三茬多熟制就已成为四川盆地丘陵旱地的基本种植形式,对其研究频见报道,但对间套作增产机制,特别是对间套作复合群体生理生态的系统研究,目前还鲜见报道。因此,我们在重庆市作物所设置了不同规格,不同作物组合的间套作试验,其目的就是从复合群体生理生态的机理出发,弄清间套作增产的原理,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玉米 群体生理生态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群体生态与“中国形象”结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洪承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3-148,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催生下诞生的,异域文化渗透与本土文化承传交互作用下的现代中国作家群体生态赋予"中国形象"以多元化的观照意义。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或流派的"中国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其他形象、语境...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世界文学的催生下诞生的,异域文化渗透与本土文化承传交互作用下的现代中国作家群体生态赋予"中国形象"以多元化的观照意义。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或流派的"中国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是从其他形象、语境中重构而来,她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其生态结构的构成创造了一种概念的、空间的、存在的多种形象互动影响的文化对话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 作家群体生态 社团流派 中国形象
下载PDF
株行距配置对水稻群体生态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龚竹娟 黄云 魏朝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1-65,共5页
以辽宁稻区3种穗型水稻为试材,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群体生态和抗倒伏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各冠层叶面积指数为中间最高,向上、向下均呈下降趋势,密植和稀植使群体叶面积指数升高;各冠层消光系数整体上随密度... 以辽宁稻区3种穗型水稻为试材,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水稻群体生态和抗倒伏性的影响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各冠层叶面积指数为中间最高,向上、向下均呈下降趋势,密植和稀植使群体叶面积指数升高;各冠层消光系数整体上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株行距配置对水稻倒伏性的影响与品种有关,在试验中设置的株行距配置下,辽粳401无倒伏风险,但密植下单位面积穗数增长有限,使其产量下降,而辽粳294在密植和辽优5218在行距为23.3 cm时有倒伏风险。倒伏指数受穗部性状影响较大,与穗颈角、穗长、单穗鲜质量和穗重心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穗颈角与抗折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种水稻抗倒伏性由强到弱分别为直穗型、半直立穗型和弯穗型。综合3种水稻群体生态、抗倒伏性和品种间差异性与产量的关系可知,行株距配置为13.3 cm×30 cm时,最适宜多种水稻品种的高产和种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株行距 水稻 群体生态 冠层结构 抗倒伏性 穗型
下载PDF
中国沿海河口地区鳗苗的群体生态和群体结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解玉浩 李勃 +2 位作者 富丽静 唐作鹏 解涵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报道了1992—1995年间对中国沿海7个代表性河口鳗苗的群体生态(包括溯河的生态条件、日龄生长、食性、对温度和盐度变化的适应力、耗氧率、窒息点、耐饥力)和群体结构(全长。
关键词 鳗苗 群体结构 群体生态 中国沿海
下载PDF
库切小说中的知识分子群体生态书写
12
作者 高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47-51,共5页
荷裔南非作家库切在其小说创作中描述了由种族隔离制度引发的南非种族矛盾问题,展示了帝国离散者的多重身份和双重视野,构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生态。小说通过边缘的知识分子女性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大胆发声、女探险者苏珊·... 荷裔南非作家库切在其小说创作中描述了由种族隔离制度引发的南非种族矛盾问题,展示了帝国离散者的多重身份和双重视野,构成了独特的知识分子群体生态。小说通过边缘的知识分子女性伊丽莎白·科斯特洛的大胆发声、女探险者苏珊·巴顿的经典写作、受凌辱的女学生米兰妮·伊萨卡的舞台表演、大学教授卢里的学术抗争与田园探险,多层次、多方面地探究“他者”如何被历史隔离、疏远、湮灭,又如何通过自我书写和发声获得合法的历史叙述地位这一问题,形象而生动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的群体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切 知识分子群体生态 双重视野 大胆发声 他者
下载PDF
河流生物栖息地的生态水文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凯麒 陶洁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2-56,75,共6页
从研究对象、空间尺度和生态群体3个角度对河流生物栖息地进行分类,阐述了生态指标与水文要素间主要存在的4种关系,总结流量、流速、水位/水深、水温、水质等水流要素对河流生物的影响,归纳了目前表征河流生物栖息地的水文水力学指标和... 从研究对象、空间尺度和生态群体3个角度对河流生物栖息地进行分类,阐述了生态指标与水文要素间主要存在的4种关系,总结流量、流速、水位/水深、水温、水质等水流要素对河流生物的影响,归纳了目前表征河流生物栖息地的水文水力学指标和适宜性评估方法,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物栖息地 生态水文学 生态群体 生态指标 水文要素 水文情势 水文水力学
下载PDF
移动互联时代青年群体生态与共青团组织范式——共青团脱离青年群众问题时代因素分析
14
作者 欧阳青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0-14,共5页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组织与青少年群体生态,在组织范式、组织认同、群体交往模式、宣传动员方式、组织变革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客观的态度,从微观层面,解读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相离散的状况,并解决脱离群众问题,为共青团改革提出一...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共青团组织与青少年群体生态,在组织范式、组织认同、群体交往模式、宣传动员方式、组织变革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客观的态度,从微观层面,解读共青团组织与青年群体相离散的状况,并解决脱离群众问题,为共青团改革提出一些方法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网络社群 青年群体生态 共青团组织范式
下载PDF
兄弟会·小圈子 独立坞电影人的群体生态
15
作者 王洋 徐元 《电影世界》 2008年第6期64-65,共2页
"独立坞"不仅是新型的独立电影制作体制,也泛指随着19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复兴"而涌现的一批青年导演。他们和前辈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们一样,是年龄相仿、气昧相投、内部团结的一群人,既是生活里的死党,更是事业上... "独立坞"不仅是新型的独立电影制作体制,也泛指随着199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复兴"而涌现的一批青年导演。他们和前辈科波拉、斯皮尔伯格们一样,是年龄相仿、气昧相投、内部团结的一群人,既是生活里的死党,更是事业上的伙伴,选择类似的演员班底和发行商是他们最被公众熟悉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电影 安德森 导演 克莱特 录像带 影片 电影教育 群体生态 威尔逊 演员
下载PDF
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取舍——读《沙乡年鉴》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芳芳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71-,共1页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里指出人在决策时往往都只看事物的经济价值,不看其生态价值。人类这种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的行为等于自掘坟墓。他在书中给予了批评,用"土地伦理"理念来解决生态失衡的问题,并明确了个体为生态群... 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里指出人在决策时往往都只看事物的经济价值,不看其生态价值。人类这种为了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的行为等于自掘坟墓。他在书中给予了批评,用"土地伦理"理念来解决生态失衡的问题,并明确了个体为生态群体可做的具体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奥波德 沙乡年鉴 土地伦理 生态群体
下载PDF
耳石形态在长江口小黄鱼生活史研究及群体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方聪 郭治明 +2 位作者 线薇微 陈明茹 杨圣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7,共11页
本研究以长江口春(5月)、秋(11月)两季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耳石为研究对象,将10个耳石度量指标与鱼体体长、体质量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并分析耳石绝对尺寸和相对尺寸与鱼体体长的关系;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耳石圆... 本研究以长江口春(5月)、秋(11月)两季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耳石为研究对象,将10个耳石度量指标与鱼体体长、体质量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并分析耳石绝对尺寸和相对尺寸与鱼体体长的关系;同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得到耳石圆度(I2)和Feret比(I9)可以代表10个耳石形态指标,用于解析小黄鱼耳石形态特征,并结合耳石绝对尺寸和耳石相对尺寸探讨耳石形态与小黄鱼特殊生活阶段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形态指标法(Shape index)及傅里叶分析法(Fourier analysis)探讨了小黄鱼耳石形态在不同季节生态群体中的识别应用。结果表明,幂函数拟合耳石度量指标与鱼体体长、体质量效果最佳,耳石长轴(耳石最大半径、耳石长、耳石最大Feret径长)与体长、体质量的关系拟合效果较短轴(耳石最小半径、耳石宽、耳石最小Feret径长)更佳,且在耳石相对尺寸中,长轴的变化趋势相对稳定,因此在近海小黄鱼的渔业资源评估中,利用耳长轴来推算鱼体体长及体质量更为合理;同时发现,在体长为110和160mm时,耳石圆度(I2)分别出现减小速率变缓的拐点,Feret比(I9)分别出现增大速率变缓的拐点,且耳石绝对厚度和耳石相对厚度也在体长110~170mm时出现大幅变化,这与小黄鱼的性成熟体长(108mm)及生长速率变缓的拐点体长(169.2mm)接近,推测耳石形态可有效地记录了小黄鱼性成熟时期及各生长阶段的变化。在群体识别方面,单用耳石形态指标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85.4%和81.7%,信息有效占比60.0%,单用傅里叶分析值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84.8%和85.2%,信息有效占比36.4%,结合两种指标得到的判别成功率为92.7%和91.3%,表明利用多种耳石形态指标可提高群体识别成功率,而耳石形态指数可更有效地提取耳石信息;耳石形态在春秋两季生态群体中有较高的识别率,个体耳石形态差异较大,本研究认为这与长江口不同季节的环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长江口 耳石形态 生活史 生态群体识别
下载PDF
直立穗型水稻群体小气候环境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高士杰 张龙步 陈温福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0年第3期23-26,38,共5页
测定了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群体的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 ,直立穗群体内 (1)光分布比较均匀 ,尤其中上部光环境明显改善 ;(2 )群体内温度高于弯曲穗群体 ,湿度低于弯穗群体 ,有利于光合效率的提高 ;(3)群体上部CO2 浓度高于弯穗群体 ... 测定了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水稻群体的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 ,直立穗群体内 (1)光分布比较均匀 ,尤其中上部光环境明显改善 ;(2 )群体内温度高于弯曲穗群体 ,湿度低于弯穗群体 ,有利于光合效率的提高 ;(3)群体上部CO2 浓度高于弯穗群体 ,中下部低于弯穗群体 ,说明直立穗群体上部通透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穗 水稻 小气候环境 群体生态
下载PDF
植病经济与病害生态治理 被引量:15
19
作者 谢联辉 林奇英 徐学荣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2,共4页
本文从植物病害及病害的不恰当防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污染损失,导出了植病经济与植病经济学产生的必然;从植病经济学和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出发,提出植病管理的核心———是防不是治,是重在保护植物健康,而不是重在消灭病原生物,进而... 本文从植物病害及病害的不恰当防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生态污染损失,导出了植病经济与植病经济学产生的必然;从植病经济学和病害发生的规律性出发,提出植病管理的核心———是防不是治,是重在保护植物健康,而不是重在消灭病原生物,进而提出务必从现行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模式向以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为主导的有害生物生态治理(EPM)的新模式跨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病经济 植病经济学 植物生态系统群体健康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生态治理
下载PDF
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的溯河生殖群体结构 被引量:19
20
作者 董崇智 赵春刚 +1 位作者 王金 朱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5-9,共5页
1996年9月10日~10月10日于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生殖群体中随机取样904尾,研究其年龄与生长、体长体重组成、生殖力、成熟系数及肥满度等主要群体结构特征,并与历年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的生殖群体主要由2+... 1996年9月10日~10月10日于乌苏里江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生殖群体中随机取样904尾,研究其年龄与生长、体长体重组成、生殖力、成熟系数及肥满度等主要群体结构特征,并与历年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的生殖群体主要由2+~4+龄个体组成,其中,3+龄大麻哈鱼占数量优势(743%),该年龄中的雌性数量多于雄性。雌性的性成熟年龄为3龄,而雄性更早些。在1+~3+龄期间,雄、雌鱼的生长率相近,但达到4+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该生殖群体的个体体长平均为(640±296)cm,其中,60~65cm体长的个体占数量优势(315%),个体体重平均为(34±058)kg其中,3~4kg体重的个体占数量优势(442%)。计算表明,生殖群体的体重与体长呈显著相关。在55例雌性样品中,绝对生殖力为2296~6380粒,相对生殖力为03~160粒/g。绝对生殖力与鱼龄、体长、体重增长分别存在线性关系。雄性成熟系数为249~929,雌性为100~3316。这说明雄性成熟系数随体重增加而减少。雌性肥满度为09~101,雄性为102~117,说明肥满度随体长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哈鱼 生殖群体 群体生态 乌苏里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