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美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研究及启示
1
作者 李奕杰 许秋云 +2 位作者 柯玲杰 史雅娟 邵秀清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为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生态风险评估是预测风险源对生态系统产生风险的方法体系,其作为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管控及修复治理的重要依据,决定着是否需要采取风险管控和修复治理措施及目标。由于研究的侧重角度不同,出现了诸多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英美两国拥有多年的污染地块管理经验,生态风险评估相关技术导则完善、法规健全且配套技术成熟,借鉴其经验有助于管理者从生态系统角度更加科学地分析土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美国超级基金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和英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讨论,得出我国在构建本土化的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时需要注意的关键点:(1)构建层次化的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2)开发从污染物暴露到产生生态效应整个过程的污染地块生态风险评估概念模型;(3)加强污染物与生态受体所受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4)提高生态风险评估过程的决策参与;(5)推动本土物种的毒理学研究。该文旨在推动我国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体系的构建,保障评估过程的顺利实施及后续污染土壤风险管控或修复治理工作的开展,促进土壤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 层次化技术体系 因果关系 决策 概念模型
下载PDF
福建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二噁英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2
作者 娄英斌 杨萌 +3 位作者 高会 施巍 陈鑫 李长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2,共9页
自《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并实施以来,新污染物监测已然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新热点。本研究使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福建省近岸海域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17种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o... 自《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正式印发并实施以来,新污染物监测已然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新热点。本研究使用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对福建省近岸海域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17种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D/Fs)的含量进行检测,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推断PCDD/Fs可能的污染来源,并运用毒性当量因子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7种PCDD/Fs在福建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仅有1种未被检出,∑PCDD/Fs含量范围为58.7~3980×10^(-3) ng·g^(-1)(干质量),平均浓度为1169×10^(-3) ng·g^(-1)(干质量),浓度偏高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州市的闽江口和厦门市的厦门湾附近海域。16种PCDD/Fs中含量最多的是毒性较小的八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octachlorodibenzo-p-dioxin,OCDD)。来源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二噁英可能主要来源于危废焚烧、交通排放和生活垃圾焚烧。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22个点位的毒性当量(toxic equivalents,TEQ)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海洋沉积物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研究
3
作者 孙翠平 康蒙 +1 位作者 孟凡伟 韩子叻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等行为,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通过对新型污染物的环境...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该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等行为,评估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通过对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为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评估新型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我们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为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指导。本研究将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污染物 环境行为 生态风险评估 防治策略 环境保护
下载PDF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研究
4
作者 金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生态风险评估及防治策略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环保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新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生物积累和生态风险,同时提出有效的防治策略,为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新型污染物 环境行为 生态风险评估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5
作者 张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33-0036,共4页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首先本文详细描述了土壤环境监测的概述,介绍了土壤环境监测的常见技术。其次,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估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优势以及挑战。并且还提出...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首先本文详细描述了土壤环境监测的概述,介绍了土壤环境监测的常见技术。其次,探讨了生态风险评估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与生态风险评估技术优势以及挑战。并且还提出了建立科学完整的监测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相关人员的培养力度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监测 生态风险评估 技术与方法 未来发展趋势
下载PDF
皖南某典型富硒区土壤-水稻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估
6
作者 陶春军 李明辉 +3 位作者 马明海 张笑蓉 杜国强 梁红霞 《华东地质》 CAS 2023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为了解皖南某典型富硒区土壤-水稻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在该地区采集水稻籽粒样品以及对应的根系土壤样品各43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危害商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 为了解皖南某典型富硒区土壤-水稻重金属生态风险状况,在该地区采集水稻籽粒样品以及对应的根系土壤样品各43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危害商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等,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稻样品均达到富硒标准;水稻籽粒及土壤中Cd元素生态风险较高,部分稻米Cd超标。成人和儿童通过食用稻米摄入重金属的复合健康风险指数(THQ)平均值分别为0.897和1.076,说明儿童面临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Cd是主要影响元素。研究区总体上为轻微生态风险,但部分Cd元素达到了中等和强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重金属 水稻 生态风险评估 皖南
下载PDF
我国土霉素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与标准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司静宜 洪亚军 +2 位作者 夏鹏 白英臣 冯承莲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3,共11页
土霉素是一种典型的抗生素类新污染物,具有使用量大、生态毒性强等特点,其环境基准标准和水生态风险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美国毒理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相关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土霉素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毒性数据和水环... 土霉素是一种典型的抗生素类新污染物,具有使用量大、生态毒性强等特点,其环境基准标准和水生态风险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基于美国毒理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相关数据库,收集整理了土霉素对我国淡水生物的毒性数据和水环境暴露数据,制定了保护淡水生物的水质基准,并进行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依据《中国动物志》和《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等,对毒性数据的物种和试验条件进行筛选,最终土霉素急性毒性数据涉及5门10科13种,最敏感物种为模糊网纹溞(Ceriodaphnia dubia);慢性数据涉及3门9科10种,最敏感物种为水蕴草(Egeria densa).(2)物种敏感度分布法研究表明,急性数据符合逻辑斯蒂分布模型,推导出的短期水质基准为61.2μg/L;慢性毒性数据符合正态分布模型,推导出的长期水质基准为18.7μg/L.(3)毒性百分数排序法推导的基准最大浓度为34.0μg/L,基准连续浓度为7.4μg/L.(4)共搜集近15年(2007年1月—2022年3月)我国主要水体土霉素浓度数据803条,浓度范围为0.1~97433.8 ng/L,北方流域的土霉素浓度整体高于南方,采用风险熵值法和概率法的研究表明,土霉素污染对我国淡水生物的环境风险整体较低,仅海河的子牙河支流生态风险较高(风险熵RQ>1).结合基准及我国污染特点,认为我国保护淡水生物的土霉素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建议值为18.7μg/L.研究结果对土霉素等新污染物的环境管理、风险评估以及本土物种保护的水质标准制订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霉素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畜禽粪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生态风险评估
8
作者 赵敏杏 温馨 +2 位作者 陈涛 王军 吴银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0-96,共7页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畜禽粪污是ARGs的重要储存库,畜禽粪肥源ARGs的生态风险需要重点评估。本文在介绍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明确ARG... 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畜禽粪污是ARGs的重要储存库,畜禽粪肥源ARGs的生态风险需要重点评估。本文在介绍污染物生态风险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明确ARGs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主要包括暴露评估、危害评估和风险表征这三个阶段。其次,说明了用于ARGs生态风险评估的数据库及评估方法,指出ARGs在种养结合过程的暴露路径、ARGs水平基因转移等是畜禽粪肥源ARGs生态风险评估的关键点。最后,提出适用于种养结合模式下ARGs在“畜禽-粪肥-土壤-植物-人类”链条中的生态风险评估框架。本文可为畜禽粪肥源ARGs的环境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肥 抗生素抗性基因 生态风险评估 水平基因转移
下载PDF
花溪水库底泥重金属含量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估
9
作者 杨燕妮 王中美 +2 位作者 周向阳 杜延远 李鑫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48,6,共5页
花溪水库为典型的岩溶山区水库,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为查清花溪水库底泥重金属分布状况,在2个横断面上共采集21组底泥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Cr、Cu、Zn、As、Cd、Pb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其在横断面上的分布... 花溪水库为典型的岩溶山区水库,为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为查清花溪水库底泥重金属分布状况,在2个横断面上共采集21组底泥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Cr、Cu、Zn、As、Cd、Pb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分析其在横断面上的分布特征及含量水平,同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和地积累评价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系统分析了水库2个不同断面的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入库断面重金属含量水平较低且低于背景值,其浓度顺序为Zn>Cr>Cu>As>Pb>Cd;重金属含量具有随离岸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规律,主要是受周边农业活动影响所致;开阔断面重金属含量水平较低,浓度顺序为Zn>Cr>Cu>Pb>As>Cd;重金属含量具有自左岸向右岸递增的规律,主要与河流流速及底泥颗粒大小有关;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为轻度污染,且入库断面污染程度右岸>左岸>河心,开阔断面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从左岸至右岸逐渐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溪水库 底泥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南四湖和入湖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空间分布和生态风险评估
10
作者 刘鑫鑫 贾传兴 +1 位作者 甘延东 王世亮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88-96,共9页
为探究南四湖和入湖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2020年5月采集了1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金属元素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汞(Hg)、镍(Ni)、钴(Co)和钒(V)的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可... 为探究南四湖和入湖河口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2020年5月采集了17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中金属元素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汞(Hg)、镍(Ni)、钴(Co)和钒(V)的分布特征.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富集因子法、可能效应浓度商数法对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四湖和入湖河口沉积物中有机质和Ca含量较高,Fe、Al和碳酸盐含量较低,pH呈碱性,以粉粒为主;Cd、Cr、Cu、Pb和Zn的含量远高于全球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值,说明南四湖和入湖河口受到了这几种重金属的污染;Cd和Ni(变异系数>50%)空间分布不均匀,可能存在人为污染;本研究大部分重金属在南四湖和入湖河口沉积物中为中等富集和无富集,可能会对当地的生物产生轻度的毒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沉积物 重金属 空间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生态风险评估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慧敏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77-180,共4页
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规范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有利于全面控制我国土壤环境风险。本文参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相关技术指南及方法研究,分别对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的框架、筛选值、化... 目前我国的土壤环境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规范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有利于全面控制我国土壤环境风险。本文参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国家相关技术指南及方法研究,分别对土壤生态风险评估的框架、筛选值、化学分析方法和系统研究等方面的关键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本土污染场地土壤生态风险评估技术指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生态风险评估 框架 筛选值 评估方法
下载PDF
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12
作者 周宇欣 姜群鸥 +3 位作者 刘兰华 何财松 周扬 格桑卓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98,共11页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以期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4、2017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进行估算;... 【目的】分析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水土流失生态风险综合评估,以期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采用USLE模型对研究区2014、2017和2020年土壤侵蚀模数和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进行估算;然后基于降水、土壤、植被覆盖、敏感性指数等指标,对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结果】(1)藏东南地区整体土壤侵蚀模数相对较低,土壤侵蚀等级主要以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为主,二者面积约占研究区面积的95%;在时间尺度上,微度侵蚀区域呈现逐渐发展为轻度侵蚀区的趋势。(2)2014-2020年,区域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最高值在3.0左右波动,2017年有所上升,2020年又小幅回落,整体上数值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高山冰雪覆盖地带,低值区主要分布在高植被覆盖区域。(3)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在1.2~4.2之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南部亚热带雨林区域,低值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高原草甸区域。水土流失风险等级整体上处于波动变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度危险区域面积占比呈逐渐扩大趋势。【结论】藏东南地区水土流失情况整体处于较低水平,西南和东北两个区域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然而,研究区西南部区域水土流失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故这些区域仍需要做好水土保持防护工作,保障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研究区西北至东南区域水土保持效果相对较差,需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进行植被恢复或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USLE模型 生态风险评估 藏东南地区
下载PDF
湖北省四湖流域典型抗生素分布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估
13
作者 徐春燕 凌海波 +4 位作者 张姝 向罗京 李苇苇 明德 易川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221,共9页
湖北省四湖流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基地,境内人口密集,畜禽、水产养殖体量大、分布集中,抗生素使用、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湖北省四湖流域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5大类14种抗... 湖北省四湖流域是湖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和养殖基地,境内人口密集,畜禽、水产养殖体量大、分布集中,抗生素使用、排放量大,环境风险高。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对湖北省四湖流域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5大类14种抗生素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风险商值法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湖流域14个监测点位水体中共检出3大类6种抗生素,其中磺胺甲噁唑检出浓度最高,最高检出浓度为42.78 ng/L,其次为阿奇霉素(35.5 ng/L)和罗红霉素(18.58 ng/L),恩诺沙星(6.14 ng/L)、红霉素(2.48 ng/L)、左氧氟沙星(2.18 ng/L)检出浓度较低,总体上看,水体中3大类抗生素浓度水平为大环内脂类>磺胺类>喹诺酮类;表层沉积物中检出3大类6种抗生素,其中土霉素检出含量最高,最高检出含量为61.56μg/kg,其次为左氧氟沙星(48.12μg/kg)、金霉素(27.42μg/kg)和阿奇霉素(11.76μg/kg),恩诺沙星(2.78μg/kg)和罗红霉素(2.61μg/kg)检出含量较低,总体上看,沉积物中3大类抗生素含量水平为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脂类;四湖流域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抗生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四湖总干渠高于长湖、洪湖的趋势,规模化养殖排放是主要原因;抗生素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水体中磺胺甲噁唑具高生态风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具中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四湖流域 水体 沉积物 抗生素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页岩气开发地块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分析
14
作者 陈启宇 刘志磊 +4 位作者 王钰钰 郑彤 刘芸 林必桂 任明忠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48-459,共12页
页岩气资源气藏结构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影响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对页岩气开发地块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极少,远未能形成技术体系。由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 页岩气资源气藏结构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环境影响机理不清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瓶颈,目前我国对页岩气开发地块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极少,远未能形成技术体系。由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个体水平的生态风险评估往往无法全面地反映化学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整体影响,因此开展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对提高其风险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通过聚类分析方法了解种群生态风险评估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借助文献计量方法较系统地梳理了有关种群层面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的内容,对比分析并筛选可适用于我国典型页岩气开发区域特征污染物的种群生态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了其在页岩气开发场景的可用性及不确定性,旨在为我国这类污染场地环境风险防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特征污染物 生态风险评估 种群模型 文献计量法
下载PDF
广西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及其生态风险评估
15
作者 吴望辉 李满 +3 位作者 罗开文 彭定人 李雄 覃永华 《杂草学报》 2023年第3期14-22,共9页
报道广西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即水蕴草[Elodea densa(Planchon) Caspary]、大含羞草(Mimosa pigra L.)和巴拉草[Brachiaria mutica(Forsk.) Stapf],且水蕴草所隶属的水蕴藻属(Elodea)为广西首次记录。介绍了3种详细的分类学特征、分布及... 报道广西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即水蕴草[Elodea densa(Planchon) Caspary]、大含羞草(Mimosa pigra L.)和巴拉草[Brachiaria mutica(Forsk.) Stapf],且水蕴草所隶属的水蕴藻属(Elodea)为广西首次记录。介绍了3种详细的分类学特征、分布及传入与扩散,并提供彩色照片以供识别。此外,评估了这3种新记录归化植物的入侵风险,评价了其对广西湿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威胁,以期为这些归化植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蕴草 大含羞草 巴拉草 归化植物 生态风险评估 广西
下载PDF
鄱阳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评估
16
作者 李正则 张博鑫 卢洪斌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1期134-139,147,共7页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水环境安全,研究重金属污染赋存状况并评估其生态风险有利于重金属污染防治。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研究鄱阳湖的重金属污染赋存及生态风险对淡水湖泊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鄱阳湖表层沉积物中6种典型重金属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数据收集的方法,探究重金属污染赋存情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只有Cd大于风险筛选值,其年际均值超过风险筛选值0.373倍;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排序为Cu>Cd>Pb>As>Zn>Cr,其中Cu、Cd和Pb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主要贡献指标,贡献度高达97.97%;单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变化趋势显示,Cu、Pb已经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而Cd的污染防控还需要加强。RI年均值为129.67,属中等程度,大体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小清河流域抗生素污染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嘉 张瑞杰 +5 位作者 王润梅 张华 姜德娟 邹涛 唐建辉 吕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84-1391,共8页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小清河流域地表水中4类抗生素的残留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源,并通过计算风险商(RQs)来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地表水有13种抗...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小清河流域地表水中4类抗生素的残留水平,分析其分布特征,结合土地利用类型探讨其可能的污染源,并通过计算风险商(RQs)来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小清河流域地表水有13种抗生素检出,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甲氧苄啶的检出率为100%;20个采样点的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磺胺增效类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是2.18~84.9、nd^1600、nd^845、1.88~3900 ng·L-1。高浓度的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区下游,在水产养殖密集的下游区域检测到较高浓度的磺胺类和磺胺增效药甲氧苄啶,表明生活污水和水产养殖废水仍是小清河流域抗生素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13种抗生素中处于高风险等级、中等风险等级、无风险等级的比例分别是38.5%、23.1%、38.5%,表明小清河流域部分水体抗生素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清河流域 抗生素污染 分布特征 污染源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植物外来种的生态风险评估和管理 被引量:63
18
作者 向言词 彭少麟 +1 位作者 任海 周厚诚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8,共9页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is a severe problem due to its tremendous damage and impact.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s of exotic plants are very important.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s include:①the properties related...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is a severe problem due to its tremendous damage and impact.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s of exotic plants are very important. The effective assessments include:①the properties related to establishment of exotic plant.②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the spread of exotic plants;③ the impacts of exotic species. When evaluating exotic species, the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integrated to assess exotic plants. Every guideline of assessment plays different role in assessment of different exotic specie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predict which species will invade an area alien to them and to estimate what harm they can do. Three ways of predicting invasions of exotic species,should be conducted. Models may help us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exotic species. Managing exotic plants, especially the exthose with large distribution area, requires a coordinated strategy based on cooperation among all departments, which include forestry, agriculture, fishery, all land managers and so on. This strategy emphasizes on cooperation, education, and science, and is based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techniques. The managem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new invasion, the second step is to control and eliminate exotic plants, in which mechanical methods, chemical means, and biocontrol technologies are used. Sometimes, the three ways are integrated in order to obtain better results. The third step is to effectively restore native vegetation and prevent reinva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外来种 生态风险评估 管理 生物入侵
下载PDF
太湖和辽河沉积物重金属质量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40
19
作者 邓保乐 祝凌燕 +3 位作者 刘慢 刘楠楠 杨丽萍 杜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42,共10页
以太湖、辽河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初步探讨了两流域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Pb,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推荐值,并对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 以太湖、辽河的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平衡分配法(EqP)初步探讨了两流域沉积物中4种重金属(Cd,Cu,Pb,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CSQC)推荐值,并对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基于水生生物对重金属的最终慢性毒理水平的淡水水质基准,制定了太湖及辽河4种重金属(Cd,Cu,Pb和Zn)的沉积物质量基准推荐值分别为6.42,55.3,20.6和201.5 mg/kg及5.42,52.8,18.9和177.7 mg/kg.通过与不同国家及地区制定的CSQC值进行比较,推算出4种重金属的CSQC值大都接近所有数据的中间值.从沉积物固相和间隙水相2个不同的角度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的生态风险评估表明,两流域的大部分区域同步可提取重金属(SEM)与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含量的差值大于0,而Σi[CTi]/[CSQC,i]值与Σi[CIW,i]/[CCCi]值均大于1,说明在整体上两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存一定的生态风险.由于未考虑各金属元素之间的拮抗或协同等作用以及底栖生物敏感性的问题,所使用的生态风险方法在评价生态风险方面可能会相对有所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平衡分配法(EqP) 重金属 沉积物质量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主要水域典型抗生素分布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32
20
作者 封丽 程艳茹 +2 位作者 封雷 张晟 刘异齐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31-1040,共10页
为评价三峡库区主要水域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SPE-HPLC-MS/MS),分析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6条支流表层水体中6类28种抗生素的质量浓度,根据欧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计算RQS(... 为评价三峡库区主要水域典型抗生素的污染状况和生态风险,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SPE-HPLC-MS/MS),分析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和6条支流表层水体中6类28种抗生素的质量浓度,根据欧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计算RQS(风险商值)及RQ_(sum)(联合风险商值),并按照Hernando等提出评级方法评价研究区域的生态风险等级.结果表明:三峡库区7条河流共检出4类10种抗生素,质量浓度范围为0.6~218.0 ng/L,其中除OFX(氧氟沙星)和CAP(氯霉素)外,其余8种[SDI(磺胺嘧啶)、SMX(磺胺甲唑)、SMZ(磺胺二甲嘧啶)、ERM(红霉素)、ROM(罗红霉素)、TYL(泰乐菌素)、FF(氟苯尼考)、LIN(林可霉素)]均为畜禽药品,并且FF、LIN在我国畜禽药品中使用量排名居前五位.7条河流抗生素RQ_(sum)由高到低依次为濑溪河>琼江>綦江>碧溪河>嘉陵江>长江>乌江,其中,濑溪河RQ_(sum)高达5.532,SMX、ERM和OFX均为高风险,说明其对濑溪河水体中相应的水生生物表现出较高的毒性风险;琼江、綦江、碧溪河和嘉陵江的RQ_(sum)均处于1~2之间,表现出较高生态风险,但4条河流检出抗生素的单个RQS均小于1,处于低风险;长江的RQ_(sum)为0.605,检出抗生素中TYL、ERM和ROM处于中风险,其余为低风险;乌江的RQ_(sum)为0.013,检出抗生素均处于低风险,说明水体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小.研究显示,三峡库区主要水域中抗生素含量略低于其他水域,但应进一步强化对畜禽养殖行业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开展畜禽粪污还田技术规范中抗生素含量限制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地表水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三峡库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