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1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贡布里希对漫画生成机制的心理学原因探究
1
作者 张宏 周丽明 《北方论丛》 2024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欧洲漫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贡布里希一反历史上对漫画艺术的偏见,运用图像学方法深入剖析漫画特别是肖像漫画的历史生成机制及其深层的心理学原因。他以“相貌恒常性”“图像等效性”等图像学方法揭橥人的知觉奥秘... 欧洲漫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认为是不入流的艺术,贡布里希一反历史上对漫画艺术的偏见,运用图像学方法深入剖析漫画特别是肖像漫画的历史生成机制及其深层的心理学原因。他以“相貌恒常性”“图像等效性”等图像学方法揭橥人的知觉奥秘、图像心理和漫画心理演变原因。他的目的不是阐述“欧洲漫画史”,而是要揭开肖像漫画的生成机制以及它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布里希 漫画 生成机制 滑稽 高级玩笑
下载PDF
济南市典型区夏季VOCs分布特征及臭氧生成机制
2
作者 张桂芹 樊联欢 +4 位作者 韩立钊 周梅 魏征 孙秀芹 魏小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7-310,共14页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 基于2020年6—8月济南市石化区、市区和南部山区VOCs以及臭氧和气态污染物等在线监测数据,结合气象因素分析了各典型区夏季VOCs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臭氧生成潜势(OFP)和MCM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污染等级VOCs对臭氧生成的影响,采用PMF模型对市区夏季VOCs进行了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化区VOCs浓度(158.29μg·m^(-3))明显高于市区(47.71μg·m^(-3))和南部山区(24.65μg·m^(-3)),VOCs中均以烷烃占比最大,其次为芳香烃,3个区域VOCs浓度均随污染等级升高而升高;不同污染等级下均为石化区OFP(743.7—1474.9μg·m^(-3))大于市区(156.9—378.1μg·m^(-3))和南部山区(113.4—168.7μg·m^(-3)),3个区域均是芳香烃OFP占比最大,其次为烯烃,说明芳香烃和烯烃类VOCs对臭氧生成的贡献最大,其中OFP贡献最大的单体为间/对-二甲苯;MCM模拟结果表明石化区O_(3)净生成速率(33.51×10^(-9)·h^(-1))最高,其次为市区(22.97×10^(-9)·h^(-1))和南部山区(3.91×10^(-9)·h^(-1));石化区的1-戊烯、甲苯、异戊二烯、间-乙基甲苯和邻二甲苯,市区的1-丁烯、间/对-二甲苯和顺式-2-丁烯,南部山区的顺式-2-丁烯、异戊二烯、反式-2-丁烯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较大,对臭氧生成的影响较为明显.PMF模型解析结果表明济南市区夏季燃烧源、移动源和餐饮油烟源对VOCs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分布特征 不同污染等级 臭氧生成机制 夏季 PMF
原文传递
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德夯苗寨为例
3
作者 王兆峰 陈勤昌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共16页
在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思潮下,客观审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为深化表演性理论和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从表演性理论视角切入,以湘西德夯苗寨为考察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划分受访者文本内容,... 在旅游研究的“表演转向”思潮下,客观审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的生成逻辑,可为深化表演性理论和优化民族村寨旅游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文章从表演性理论视角切入,以湘西德夯苗寨为考察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划分受访者文本内容,探析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的生成机制。结果显示:(1)舞台设置、角色互动、独自表演和感知距离4项主范畴,共同组成了民族村寨旅游者表演行为生成的核心要素,文章据此构建了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分析框架。(2)旅游者是具有能动性的表演者,其表演行为既包含角色协商和运作一致的角色互动特征,也包括反叛与服从的独自表演特征。(3)感知距离分为心理距离、认知距离,以及个体远离与超越,三者揭示出旅游者表演行为特征生成的深层次因素,影响着旅游者在民族村寨剧场舞台的具身性和认同感建构。最后,文章从增强旅游者游憩体验、加快非遗活化实践、优化民族村寨开发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转向 旅游表演行为 扎根理论 生成机制 德夯苗寨
下载PDF
源流耦合: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机制——基于乡村春晚的案例分析
4
作者 李少惠 袁硕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91,158,共20页
“身有所栖”而“心无所寄”现象是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以需求回应性和农民主体性为特征的合作生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模式。通过对乡村春晚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是由在特定时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 “身有所栖”而“心无所寄”现象是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以需求回应性和农民主体性为特征的合作生产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模式。通过对乡村春晚案例的研究发现,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合作生产的生成是由在特定时刻汇合在一起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文化源流推动下文化之窗打开,通过文化源流、行政源流和乡土源流的两两局部耦合开启行政之窗和乡土之窗,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资源依赖关系,实现三者的全部耦合开启合作之窗,进而在领导注意力分配的驱动下生成。乡村公共文化合作生产生成机制为理解中国情境下的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治理 合作生产 生成机制 乡村春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基于原型范畴理论视角的网络流行语生成机制解读——以《咬文嚼字》“2022年流行语”为例
5
作者 范丽群 刘舟 《科技传播》 2024年第2期103-106,113,共5页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体现与反映,网络流行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真实面貌,深入观察社会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从原型语体基础上的语体跨用、原型语义基础上的语义变异以及原型构式基础上的框架提取...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体现与反映,网络流行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真实面貌,深入观察社会文化现象。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从原型语体基础上的语体跨用、原型语义基础上的语义变异以及原型构式基础上的框架提取三个方面对《咬文嚼字》所发布的“2022年流行语”进行分析,并探析其背后的社会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范畴理论 网络流行语 语体跨用 语义变异 框架提取 生成机制
下载PDF
济南市区典型污染时期大气中醛酮化合物的组分特征及生成机制
6
作者 闫怀忠 王杰 +5 位作者 石敬华 曹燕燕 由希华 魏小锋 刘仕杰 张桂芹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2,共11页
利用2,4-二硝基苯肼采样管采样-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方法,在济南市夏季典型臭氧污染时期(2022年6月14~22日)对两个不同市区点位(建大和创业园)大气中醛酮化合物开展同步采样分析,利用基于观测的化学箱式模型(OBM)对主要醛酮化合物的光... 利用2,4-二硝基苯肼采样管采样-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的方法,在济南市夏季典型臭氧污染时期(2022年6月14~22日)对两个不同市区点位(建大和创业园)大气中醛酮化合物开展同步采样分析,利用基于观测的化学箱式模型(OBM)对主要醛酮化合物的光化学反应进行模拟,识别主要醛酮化合物的二次生成途径及重要前体物.采样期间醛酮化合物总浓度为(19.78±9.83)×10^(-9),甲醛、乙醛和丙酮贡献率分别为36.75%、21.39%、14.64%,是最主要的醛酮化合物.建大点位甲醛浓度存在午间与夜间双峰高值,创业园点位甲醛浓度存在早晚高峰变化特征,两点位乙醛浓度呈“夜高昼低”日变化特征.两点位甲醛和乙醛特征比值(C1/C2)分别为1.97、1.47,乙醛和丙醛特征比值(C2/C3)分别为9.27、8.76,建大点位C1/C2存在明显的午间峰值.OBM模拟结果显示,甲醛最大生成速率为6.17×10^(-9)h^(-1),乙醛最大生成速率为1.67×10^(-9)h^(-1),丙酮最大生成速率为0.66×10^(-9)h^(-1),烷氧自由基(RO)+O_(2)反应是二次生成的主要途径.结合相对增量反应活性(RIR)结果发现,烯烃对济南市大气中甲醛和乙醛的二次生成有重要影响,乙烯、异戊二烯和丙烯是甲醛的重要前体物,丙烯和2-丁烯是乙醛的重要前体物,对人为烯烃重点排放行业进行科学合理管控将有利于阻抑大气中主要醛酮化合物的二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酮化合物 组分特征 光化学反应 生成机制 OBM模型 臭氧
下载PDF
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电影叙述转变的文化生成机制
7
作者 张猛 史加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35,共5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的转变,反映了电影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突破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外电影分别从不同的市场与文化环境中出发凸显作为“主体”的观众,以全球化下的不断变化的切身体验为素材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影从“故事追求”到“叙事追求”的转变,反映了电影艺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突破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外电影分别从不同的市场与文化环境中出发凸显作为“主体”的观众,以全球化下的不断变化的切身体验为素材消解经典叙事法则营造出的幻觉,并以碎片化、多元化的方式对世界展开想象。在古典叙事幻觉的消解与电影文本逐渐成为一种吸引观众参与的文本游戏时,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变也迫切地需要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故事追求 叙事追求 电影叙述 生成机制
下载PDF
“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及引导策略研究
8
作者 郭飞宇 朱浩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存在着语言略缩凝练、表达生动有趣、语言掺杂语音的特征,有其特殊的生成机制,即“00”后大学生自我世界、青年网络圈层和网络传播媒介的三维胶合。“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具有正向引领与负向消解的“双重”效应... “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存在着语言略缩凝练、表达生动有趣、语言掺杂语音的特征,有其特殊的生成机制,即“00”后大学生自我世界、青年网络圈层和网络传播媒介的三维胶合。“00”后大学生网络语言具有正向引领与负向消解的“双重”效应,教育者必须对其加以引导,要做“00后”大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利用优秀网络圈层语言破解主客体话语割裂困境;激发“00后”大学生正向网络语言创新活力;增强“00后”大学生正确运用网络语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 网络语言 生成机制
下载PDF
泰州市一次典型臭氧污染过程及生成机制研究
9
作者 王玉祥 陆炜梅 +4 位作者 程滢 吴莹 杨文武 徐亮 温焱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1-679,共9页
基于2022年8月6—18日一次典型臭氧(O_(3))污染过程监测的数据,从时间、空间维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水平、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基于观测的箱体模型(OBM)识别VOCs的主要来源和O_(3)生成机... 基于2022年8月6—18日一次典型臭氧(O_(3))污染过程监测的数据,从时间、空间维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水平、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并运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和基于观测的箱体模型(OBM)识别VOCs的主要来源和O_(3)生成机制。结果表明:本次O_(3)污染过程中,受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泰州市VOCs体积分数和NO_(2)浓度在污染中阶段比污染前阶段分别升高了8.2%、24.2%,是O_(3)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对OFP贡献较高的是烯/炔烃、芳香烃,间/对二甲苯是3个监测站点污染前阶段OFP贡献最高的物种,异戊二烯、乙苯、间/对二甲苯分别是兴化市、姜堰区、海陵区监测站点污染中和污染后阶段OFP贡献最高物种。源解析结果显示,溶剂使用源(26.5%)、工业源(20.9%)、移动源(20.5%)是泰州市污染期间VOCs的主要污染源。此次O_(3)污染过程中泰州市的O_(3)生成机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性。时间上,由于各监测站点大气中氮氧化物(NO_x)比例递减,O_(3)生成对于NO_x的敏感性递增,整体呈现出由VOCs控制区转变为协同控制区,再转变为NO_x控制区的趋势;空间上,泰州北部区域和城区主要处于VOCs控制区,近城区处于协同控制区。基于以上结果,建议在NO_x排放量较大的北部及城区,应侧重于VOCs减排;在VOCs排放量较大的近城区,实行NO_x和VOCs协同减排,以实现O_(3)污染的精准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污染过程 挥发性有机物 关键活性组分 生成机制 来源解析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生命力的内涵阐释、生成机制和提升路径——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10
作者 于彦宾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2期I0013-I0013,共1页
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它不仅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还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 高校思政课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命。它不仅承担着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还要求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当前高校思政课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社会变革的加速和多元化思潮的影响使得学生的思想观念更加多样化,对传统的思政课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提升路径 人生观和价值观 生成机制 内涵阐释 改革与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素质 适应社会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机制、负面效应和引导策略
11
作者 林佳文 唐才茗 《品位·经典》 2024年第1期43-46,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算法的优化和智媒平台的引导,个人所接触的网络信息逐渐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非理性特质、相对剥离感和“沉默螺旋”效应被无限放大,导致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算法的优化和智媒平台的引导,个人所接触的网络信息逐渐同质化。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非理性特质、相对剥离感和“沉默螺旋”效应被无限放大,导致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日益严重,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对高校网络舆情话语权和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挑战。因此,必须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生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话语权建构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以消除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群体极化 大学生 生成机制 负面效应 引导策略
下载PDF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废话文学”的生成机制及传播效应
12
作者 王艺瑾 《今古文创》 2024年第21期130-132,共3页
“废话文学”是网络空间中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它多活跃于哔哩哔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生成方式主要有基因型、重复强调型、前后矛盾型、逻辑一致型四种。传播媒介的助推、“废话文学”的语用功能及语言模因的强势性是其传播的... “废话文学”是网络空间中一种新兴的网络流行语。它多活跃于哔哩哔哩、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生成方式主要有基因型、重复强调型、前后矛盾型、逻辑一致型四种。传播媒介的助推、“废话文学”的语用功能及语言模因的强势性是其传播的主要动因。这种语用表达方式能够增强话语的修辞效果、加强交际双方的互动性,但又对准确的话语解码、和谐的语言生态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模因论 “废话文学”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研究——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扎根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进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社区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最重要的载体场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明确社区治理共同体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和地域性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天然性要素,但缺乏价值认同性、相互依赖性和行为约束性,这三者实质上构成了社区治理共同... 社区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最重要的载体场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明确社区治理共同体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人和地域性是社区治理共同体天然性要素,但缺乏价值认同性、相互依赖性和行为约束性,这三者实质上构成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纽带、结构和制度。在“纽带-结构-制度”分析框架基础上,通过三个典型案例的扎根研究,提炼出社区治理共同体构成要素包括共同利益、共同情感、共同价值、角色互补、平台互动、权责利平衡、内容契合、过程参与和执行有效,生成机制为纽带凝聚机制、结构嵌入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研究结果启示,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需要从培育共同体纽带维度激活内生动力、从互利共生维度优化治理结构、从提高有效性维度完善治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社区治理共同体 构成要素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工科学生道德勇气的生成机制及培养路径——基于《危楼愚夫》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进 朱东莉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7-83,F0003,共8页
激发工科学生的道德勇气,促进其修德立身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之一。研究借助英雄之旅叙事模式,探究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男主角尼基丁道德勇气的生成过程,建构基于积极认知—情感互促、强劲道德意志驱动和向善道德良... 激发工科学生的道德勇气,促进其修德立身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之一。研究借助英雄之旅叙事模式,探究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男主角尼基丁道德勇气的生成过程,建构基于积极认知—情感互促、强劲道德意志驱动和向善道德良心护佑之上的道德勇气生成机制,并据此开展道德勇气培养教学实践:课前勤于学,提升认知;课中善于思,铸情炼意;课后敏于行,规范行为。这对于激励工科学生将道德勇气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地践行伦理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勇气 工科学生 生成机制 伦理课程 教学实践 危楼愚夫 工程伦理
下载PDF
SO_(2)浸出软锰矿体系连二硫酸锰的生成机制
15
作者 何克杰 苏仕军 +1 位作者 丁桑岚 孙维义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4-199,共6页
副产物连二硫酸锰(MnS_(2)O^(6))的生成是限制软锰矿烟气脱硫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迄今,MnS_(2)O^(6)的生成机制尚未阐明,难以为控制MnS_(2)O^(6)的生成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 副产物连二硫酸锰(MnS_(2)O^(6))的生成是限制软锰矿烟气脱硫技术广泛工业化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迄今,MnS_(2)O^(6)的生成机制尚未阐明,难以为控制MnS_(2)O^(6)的生成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SO_(2)浸出软锰矿体系MnS_(2)O^(6)的生成机制,阐明了MnS_(2)O^(6)生成速率的控制步骤和动力学过程。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反应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基于SO_(2)氧化的HSO_(3)自由基机理及表面吸附和电化学模型提出的SO_(2)还原浸出二氧化锰(MnO_(2))的动力学模型,提出MnS_(2)O^(6)的生成机制可用HSO_(3)自由基生成机理进行解释,MnS_(2)O^(6)生成速率微观上取决于HSO_(3)生成速率,宏观上主要取决于体系H^(+)和HSO_(3)^(-)浓度,理论推导的生成速率方程为RMnS_(2)O_(6)=k·[H^(+)],H^(+)和HSO_(3)^(-)的理论反应级数均为1.0。然后,通过动力学实验研究考察了体系SO_(2)浓度、pH和温度对MnS_(2)O^(6)生成的影响和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MnS_(2)O^(6)生成速率随体系SO_(2)浓度的增大而增加,随体系酸度和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快速减小后下降趋缓的趋势,H^(+)和SO_(2)浓度对MnS_(2)O^(6)生成速率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059和1.014,反应活化能为7068.98 J/mol。最后,结合动力学实验研究结果和SO_(2)溶解平衡分析,推导出体系H^(+)浓度和HSO_(3)^(-)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955和1.014,与理论推导出的反应级数非常接近。研究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动力学方程的准确性,表明MnS_(2)O^(6)生成机制可用HSO_(3)自由基生成机理进行解释,可为MnS_(2)O^(6)生成特性及抑制方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软锰矿 连二硫酸锰 生成机制 动力学
下载PDF
论引语的生成机制及其语篇适应性
16
作者 邵长超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8-68,共11页
引语形式多样、功能各异。一些引语现象在现有研究中无法得到充分解释。为进一步揭示引语现象的本质规律,本文考察了影响引语生成的四种制约因素:引导成分、呈现形式、引入对象、言说立场,并在对制约因素进行组配的基础上构建了引语生... 引语形式多样、功能各异。一些引语现象在现有研究中无法得到充分解释。为进一步揭示引语现象的本质规律,本文考察了影响引语生成的四种制约因素:引导成分、呈现形式、引入对象、言说立场,并在对制约因素进行组配的基础上构建了引语生成机制模型。我们对文艺语篇、新闻语篇、学术语篇和口语会话语篇中的引语语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不同类型语篇中,由于表达意图的不同,引语在语言形式和话语功能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引语生成机制对语篇结构也存在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语 生成机制 语篇 语篇结构
原文传递
政策试点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及生成机制——基于20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17
作者 李兆友 于士其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2,共14页
政策试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政策实施机制。囿于我国现实情况纷繁复杂,因而政策试点存在结果差异。本文选取我国20个政策试点案例,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执行”的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 政策试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政策实施机制。囿于我国现实情况纷繁复杂,因而政策试点存在结果差异。本文选取我国20个政策试点案例,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在“中央政府推动-地方政府执行”的框架下探究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政策试点出现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和生成机制。根据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结果政策清晰、中央媒体报道、地方政府构建领导小组或协作机制是政策试点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此条件组合的基础上概括出政策试点成功的三种模式,即政策推动型、资源依赖型和诉求导向型。最后引入“输入-过程-输出”模型阐释政策试点结果差异的生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试点 结果差异 影响因素 组合路径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机制
18
作者 冯建军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26,共8页
研究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机制,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前提。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价值引领是方向,主体自觉是动力,公共交往是关键,公共生活是根基,良善制度是保障。构建公民道德素养的生... 研究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机制,是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公民道德素养的前提。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价值引领是方向,主体自觉是动力,公共交往是关键,公共生活是根基,良善制度是保障。构建公民道德素养的生成机制,应该坚持公民道德自觉与社会价值引导相结合、公民道德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积极倡导与有效治理并举,家校社协同育人,综合施策,标本兼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 公民道德素养 生成机制
下载PDF
存在主义哲学视角下的诗教生成机制及本质
19
作者 冯铁山 李璇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年第5期43-50,共8页
诗教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教育传统。新时代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德育等方面弘扬传统诗教需要解决主体确立、内容建构、途径拓展、方法鼎新等“在者”之所“在”,“是者”之所“是”的本质认识问题与生成机制。论文借助存在主义哲学的... 诗教是中华民族最有特色的教育传统。新时代基础教育在学科教学、德育等方面弘扬传统诗教需要解决主体确立、内容建构、途径拓展、方法鼎新等“在者”之所“在”,“是者”之所“是”的本质认识问题与生成机制。论文借助存在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从孔子的诗教思想起步,探索传统诗教发生要素及形成的机制,进而通过辨析人的生成性存在、诗意栖居的理想、言语实践的本体与诗教之间的关系,廓清“圆融互摄”的本质,有助于新时代传统诗教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本真 本真 生成机制 诗教本质
下载PDF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的生成机制——基于16个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
20
作者 陈世香 周维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9-110,共12页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性组成部分,承载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其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结构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一般架... 地方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基础性组成部分,承载着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其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水平直接决定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在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内涵和结构进行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一般架构,并结合企业管理、资源基础、资源整合及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分离等相关理论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主观和客观数据对湖北省16个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进行全面测评。评估结果表明,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整体向好,但不同政府之间差异仍较为明显。在此基础上,基于公共价值创造理论“价值目标—运作能力—授权环境”战略三角模型和既有相关研究成果,确定公众需求、企业需求、数字基础设施、政策效应、城镇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条件变量,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的生成具有四种模式,根据其各自条件组合特征可分别命名为组织引领型、使命—组织驱动型、组织—环境协同型及综合联动型。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企业需求与公众需求的条件组合可以与政策效应条件相互替代,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条件组合可以和数字基础设施条件相互替代。因此,可以经由不同路径实现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服务能力 差异性 生成机制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