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术后病人健康生活方式与健康素养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赵娜 田朝霞 +1 位作者 李红梅 赵敏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54-1161,共8页
目的:通过构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术后病人健康素养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模型中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路径。方法: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健康素养各维度对健康生活... 目的:通过构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术后病人健康素养影响健康生活方式的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模型中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路径。方法:以认知行为理论为理论框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健康素养各维度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并找出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路径系数分析健康素养各维度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路径。结果: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适配度较好,HSIL术后病人健康素养的知识层面正向预测健康生活方式的自我实现、运动、营养、人际关系(β值分别为0.270,0.251,0.128,0.270),行为层面正向预测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应对压力(β值分别为0.330,0.273,0.126,0.222,0.259),信念层面正向预测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β值分别为0.292,0.250,0.262,0.127,0.201,0.151),功能层面正向预测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β值分别为0.299,0.263,0.334,0.211,0.200)。结论:HSIL术后病人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预测和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素养 认知行为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管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史莉 张萌 +3 位作者 罗丽燕 韩梅 赵月 宋东红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生活方式管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1月至8月于生殖中心门诊确诊为PCOS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至4月确诊的41... 目的评价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生活方式管理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22年1月至8月于生殖中心门诊确诊为PCOS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至4月确诊的4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基于TPB生活方式管理),2022年5月至8月确诊的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常规生活方式管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BMI和腰臀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分、体质量和不孕症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TPB生活方式管理降低了患者的BMI和腰臀比,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改善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生活方式管理 计划行为理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生活方式视角下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轮椅体验设计
3
作者 谭嫄嫄 毋少鹏 +1 位作者 吕萌 汪沙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140,151,共11页
目的 源于对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探讨其生活方式转变与轮椅设计需求的关系,通过体验设计的提升,促进目标群体生活信心的重建。方法 在理解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特征和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本分析和... 目的 源于对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社会融入问题的关注,探讨其生活方式转变与轮椅设计需求的关系,通过体验设计的提升,促进目标群体生活信心的重建。方法 在理解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特征和社会融入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文本分析和用户访谈结果,改良AIOD生活方式测量模型,建立该群体生活方式的测量维度。基于测量模型维度,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统计分析建构该群体的生活方式并进行细分。以生活方式测量结果为依据,结合CUE体验设计框架,输出轮椅体验设计机会点。结果 研究发现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可细分为积极乐观型、安稳生活型、消极懈怠型,从包容各类型方式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应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轮椅设计策略,进行可控性、有效性、易用性、感知性和认可性等方面的优化轮椅体验,满足生活转型产生的新需求,进一步促进生活转型积极心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下肢残疾青年 生活方式 轮椅设计
下载PDF
民国时期自行车与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变迁研究(1927—1936)
4
作者 陈晋文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90,共12页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西方消费品纷纷进入中国。西方先进的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后,不仅改变了旧式交通工具的主导地位,也带来了传统社会观念与消费风尚的悄然变化。随着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自行车作为城市... 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西方消费品纷纷进入中国。西方先进的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后,不仅改变了旧式交通工具的主导地位,也带来了传统社会观念与消费风尚的悄然变化。随着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开始流行,不仅使人们的出行更加快捷、舒适、方便,而且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效应。那些有能力消费的社会阶层,把自行车当作日常生活的重要交通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自行车也被有限地投入公用,成为邮差等部门的交通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自行车的进口,也促使自行车民族工业的发展,尽管产品仿制的过程在外来自行车的冲击下依然艰难。西方器物的进口,产生的文化冲击效应是非常直接的,不仅仅是外在改变了中国传统交通工具,促进新行业的兴起,而且带来深层次的变化。这种消费品的供给,满足了经济发达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了生活质量,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影响。自行车可以视为一种物质文化符号,在传播过程中,自行车从奢侈品到逐渐融入日常百姓的社会生活之中,最后成了中国人特别喜爱的交通工具,是近代中国社会文化演变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自行车 近代交通 社会生活方式
下载PDF
“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及其启示
5
作者 余斌 《观察与思考》 2024年第2期5-15,共11页
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再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进而由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最后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简记为“生产力—生... 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再由生产方式的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进而由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最后引起生活方式的变化,形成了“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简记为“生产力—生活方式”的传导机制。这个传导机制意味着生产力决定论,但它不排斥反作用。此外,不是生产力提高了就一定会形成更高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提升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生产方式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传导中介。社会主义生产过程需要生产和再生产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以建立、维持和扩大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只要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那么我们就不仅要关注生产力的发展,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至少要更加平衡地对待“生产力—生活方式”传导机制的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生产方式 生产关系 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
下载PDF
八十年代家居装饰设计与民众生活方式变迁--以《家具与生活》杂志为对象的考察
6
作者 关晓辉 容泳珊 宋逸菲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7,共5页
通过考察八十年代《家具与生活》杂志,可发现在民众生活方式变迁下家居装饰设计呈现几点时代特征:首先,板式组合家具成为实用、经济的理想产品;其次,小面积居室促成空间优化设计的趋向;再次,“自己设计”和“自己做”投射出个性化的生... 通过考察八十年代《家具与生活》杂志,可发现在民众生活方式变迁下家居装饰设计呈现几点时代特征:首先,板式组合家具成为实用、经济的理想产品;其次,小面积居室促成空间优化设计的趋向;再次,“自己设计”和“自己做”投射出个性化的生活态度。更重要的是,家居装饰设计被赋予前所未有的精神价值,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引导人们实践朴素、务实、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八十年代家居装饰设计与民众生活方式变迁联系紧密,透过这些联系审视设计行为的社会属性,将更深刻地理解“设计作为文化现象”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年代 家居装饰设计 《家具与生活》杂志 生活方式变迁
下载PDF
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的影响—基于5年面板数据
7
作者 闵旻 叶燕丽 +1 位作者 杨春艳 张子祺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评价心血管病高危对象血压控制效果,分析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干预,得到连续5年记录完整的高危对象1151人。采用Stata15.0软件,使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 目的评价心血管病高危对象血压控制效果,分析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和干预,得到连续5年记录完整的高危对象1151人。采用Stata15.0软件,使用面板Logit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结果干预后高危人群血压控制率从2016的23.8%提高到2020年的38.7%,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吸烟、饮酒、超重或肥胖等生活方式变化不明显,体育锻炼情况明显改善,“每天锻炼”比例从2016年的22.8%上升到2020年的50.6%。面板Logit模型显示,饮酒(OR=1.523,95%CI:1.159~2.003)、超重或肥胖(OR=2.208,95%CI:1.696~2.874)是血压未控制的危险因素,运动是血压未控制的保护因素,每天运动让血压未控制的危险减低41.9%。结论干预对心血管病高危对象血压控制取得较好效果,饮酒、超重或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是未来要加强干预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 血压控制
下载PDF
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司凡 孙萌 +3 位作者 陈妍 陆宏燕 寇伟鑫 许丽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8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确诊的30例PCOS合并高胆... 目的探讨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Betatrophin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8月在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确诊的30例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15例。A组给予平衡膳食、运动管理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和二甲双胍治疗,B组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性激素及血清Betatrophin水平、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黄体生成素、雄烯二酮、Betatrophin水平低于B组(P<0.05);两组排卵、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化生活方式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高胆固醇血症不孕症患者,可有效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黄体生成素、雄烯二酮、血清Betatroph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化生活方式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 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胆固醇血症 不孕症 Betatrophin水平 妊娠情况
下载PDF
沈阳市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路径研究
9
作者 曹旭 沈子琳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8期71-73,共3页
本文在研究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沈阳市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即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意识薄弱有待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仍有缺陷需要完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需调整有待优化,民生建设绿色... 本文在研究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意义基础上,分析沈阳市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现实困境,即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意识薄弱有待强化,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仍有缺陷需要完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需调整有待优化,民生建设绿色化产品和服务尚未完善需要满足;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提出创建绿色低碳社会生活方式的优化路径,即强化意识养成加强行为引领,改革体制机制筑牢制度根基,优化经济结构促成完美转型,强化工程建设确保目标实现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建 绿色低碳 社会生活方式 路径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研究
10
作者 董新博 刘明涛 耿丽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90-0193,共4页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整,运动锻炼...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探究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将心血管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饮食调整,运动锻炼,睡眠改善等生活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各项心血管疾病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改善不显着。结论 生活方式干预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心血管疾病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
11
作者 刘冰 《健康生活》 2024年第4期13-14,共2页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高血压是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内的血管内压(...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血压是怎样引起的?高血压是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内的血管内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升高。目前临床上正常血压标准:收缩压为90~140mmH g,舒张压为60~90mmHg。如果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超过140、90mmHg,则为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健康 收缩压 高血压 全球范围 舒张压 健康生活方式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不良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12
作者 赵喆 刘芬 +4 位作者 魏智民 李刚 赵淑盼 胡星 李录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2-144,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大流行改变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部分不良的行为,如体力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增加、屏幕时间增多、作息紊乱、吸烟饮酒增加等,对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和归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不良生活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大流行改变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中部分不良的行为,如体力活动减少、久坐行为增加、屏幕时间增多、作息紊乱、吸烟饮酒增加等,对身心健康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该文通过分析和归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不良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旨在让政府和个人重视这些负面变化,也呼吁更多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疾病大流行 生活方式 健康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数字融入和健康生活方式对社会经济状况与老年人抑郁关系的序列中介作用
13
作者 汤华萌 袁典琪 +2 位作者 王明星 杨晗冰 郭超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0-238,共9页
目的:通过数字融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中介作用探索数字时代下社会经济状况与老年人抑郁关系的内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20年数据,借助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并构建健康生活方式... 目的:通过数字融入和健康生活方式的中介作用探索数字时代下社会经济状况与老年人抑郁关系的内部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20年数据,借助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并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综合指标,运用KHB (The Karlson, Holm, and Breen)中介效应测度法检验健康生活方式和数字融入在社会经济状况与老年人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计算中介作用比例,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纳入分析的4 846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8.20±5.07)岁,其中48.06%为女性。KHB结果显示,数字融入和健康生活方式同时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在社会经济地位与老年人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P<0.000 1),健康生活方式的中介作用占比大于数字融入。本研究主要发现三条社会经济状况与老年人抑郁的潜在作用路径,包括:(1)社会经济状况→数字融入→健康生活方式→抑郁,(2)社会经济状况→健康生活方式→抑郁,(3)社会经济状况中收入和城乡对抑郁的直接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证明本研究模型的整体拟合情况较好。结论:数字时代下,社会经济状况除了直接作用、以生活方式为中介间接作用于老年人抑郁,还存在通过数字融入促进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降低抑郁风险的序列中介作用,提示我们应关注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老年人在数字时代下多重劣势状态的进一步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中介作用 抑郁 老年人 健康生活方式 数字鸿沟
下载PDF
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关系
14
作者 杨娟华 郎啟智 +2 位作者 李丹 程远芬 曹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546-552,共7页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贵州省全日制医学硕士研究生1562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年龄、身高、体质量、年级、学位类型、专业... 目的了解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的现状及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贵州省全日制医学硕士研究生1562人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收集研究生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民族、年龄、身高、体质量、年级、学位类型、专业、生源地、父母亲文化水平及自评健康状况等),采用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量表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测评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与生活方式的关联性。结果医学研究生生活方式总得分为(121.23±18.04)分,健康素养得分为(60.34±6.09)分,健康素养水平为75.9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除运动锻炼行为外,医学研究生的生活方式及各维度得分均与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年龄、民族、年级、生源地、父母亲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及自评健康状况等变量后,医学研究生健康素养水平可正向预测生活方式得分(β=0.160,P<0.001)。结论贵州省医学研究生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素养水平亟需改善,其健康素养水平可正向预测生活方式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 健康促进 医学研究生 关联性
下载PDF
生活方式的东西差异: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路径再认识
15
作者 杜鹏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区域的农民以不同的条件参与这个过程,并形成了富有差异的生活方式。因为市场区位条件不同,无论从生活动力还是生活空间的维度看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农村因其本地工业化的市...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区域的农民以不同的条件参与这个过程,并形成了富有差异的生活方式。因为市场区位条件不同,无论从生活动力还是生活空间的维度看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农村因其本地工业化的市场参与模式,形成了压力释放型的生活方式;中部农村因其跨区域流动的市场参与模式,形成了压力集聚型的生活方式;而西部农村则在本地维持型的低度市场参与模式下,形成了压力缺失型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区域差异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现代化过程的非线性特征,通过中观分析展现农民生活逻辑的多样性,有助于从政策层面具体有效地回应农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东西差异 现代化 乡村社会
下载PDF
生活方式与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的交互作用分析
16
作者 李梦芬 唐晓君 +3 位作者 王绍梅 彭娟 李霞 段华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家族史(以下简称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的影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指导疾病防控。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合川区3 009例30~7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运...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与心血管代谢疾病家族史(以下简称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的影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指导疾病防控。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合川区3 009例30~7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运用SPSS 26.0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分析生活方式与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的交互作用。结果:生活方式和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既不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int=1.22,95%CI=0.86~1.73),也不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the relative excess risk due to interaction,RERI)、归因比(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P)、交互作用指数(S)分别为0.69(95%CI=-3.98~5.36)、0.21(95%CI=-0.95~1.37)、1.44(95%CI=0.16~13.03)。生活方式不健康且有家族史者,患心血管代谢疾病的风险高于生活方式健康且无家族史者(OR=3.26,95%CI=2.52~4.23),男性(OR=5.16,95%CI=3.12~8.52)远高于女性(OR=2.72,95%CI=1.96~3.77)。结论:生活方式和家族史对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风险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存在联合作用。有家族史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利于控制心血管代谢疾病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家族史 心血管代谢疾病 交互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生活方式视角的城市青年居民交通出行与居住区位选择行为——以南京市为例
17
作者 刘凯 徐媛 +1 位作者 周晶 张敏婕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出行方式选择 居住区位选择 潜在类别模型
原文传递
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
18
作者 白婉婷 张育飞 +2 位作者 陈宏翔 夏育民 刘亚乐 《皮肤科学通报》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多系统与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展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与病共存,因此容易发生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存在负面情绪,进而影响SLE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于具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不良情绪的SLE患...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多系统与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慢性进展和反复发作等特点,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与病共存,因此容易发生不健康生活方式和存在负面情绪,进而影响SLE患者生活质量。针对于具有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不良情绪的SLE患者,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调整能够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本文将从心理因素与生活方式对SLE的影响入手,进而探究基于心理干预与生活方式的调整在提高SLE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 生活方式调整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质性研究
19
作者 王丽娜 周惠宣 +5 位作者 柳雅立 王馨 闫文菁 胡景贤 张晶 任弘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4年第1期64-68,98,共6页
目的:生活方式管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的基石,然而NAFLD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行为改变理论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来研究影响NAFLD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HAPA理论... 目的:生活方式管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治疗的基石,然而NAFLD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现状并不乐观。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行为改变理论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HAPA)来研究影响NAFLD患者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基于HAPA理论,通过访谈的形式开展质性研究,运用最大差异抽样方法确定访谈对象,使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得到NAFLD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访谈30位来自医院门诊的NAFLD患者,经过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影响NAFLD患者遵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分别是:患者对NAFLD进展和合并症的感知、对改善NAFLD和改善健康的期待、对运动损伤的担忧、改善NAFLD减重目标的明确、运动及饮食计划的具体性、简便性和系统性、针对困难和障碍的应对计划的明确、医务人员对患者生活方式管理的鼓励与支持、患者对自我行为的监管。结论:未来的生活方式管理项目应特别关注HAPA理论的计划、自我效能和行动控制构件以提高NAFLD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生活方式 运动 饮食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