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34
1
作者 谷洁 李生秀 +2 位作者 秦清军 李鸣雷 高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99-1705,共7页
以养鸡场鸡粪、小麦秸秆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中有机物料温度、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发酵罐底部有机物料温度较低,中上部较高;罐内有机物料在7~8h可以从环境温度上升到50℃,并在50℃以上持续198~483h。持... 以养鸡场鸡粪、小麦秸秆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中有机物料温度、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发酵罐底部有机物料温度较低,中上部较高;罐内有机物料在7~8h可以从环境温度上升到50℃,并在50℃以上持续198~483h。持续高温时间符合消灭病原微生物标准。有机物料温度处于55℃左右的高温阶段,纤维素酶活性[0.457mgglucose/(g·24h)]和蔗糖酶活性[87.836mg glucose/(g·24h)]最高,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分别达到高峰值21.62μlH+/(g·24h)和0.932mgNH3/(g·24h)。堆腐后期降温阶段,多酚氧化酶活性达到最高值6.23mg gallicin/(g·2h)。细菌和放线菌数在堆肥2d达到高峰值,分别为2.51×1012CFU/g和3.68×108CFU/g,之后缓慢下降;放线菌数变化较平缓。真菌数在堆腐开始较高,随着堆体温度上升而下降;堆腐后期随着温度下降而缓慢上升。整个堆腐过程中,真菌数一直较低,而细菌和放线菌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高温堆腐 温度 酶活性 生物 堆腐过程 持续高温 生物化学变化 多酚氧化酶活性 生物标准
下载PDF
棉籽壳发酵过程中的一些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倪新江 丁立孝 +2 位作者 梁丽琨 初洋 鞠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38,41,共4页
在棉籽壳发酵过程中 ,发酵料干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 ,而木质素含量逐渐增加 ;在发酵期间除胞外HC酶、漆酶和果胶酶活性相对较高外 ,胞外CMC酶、FP酶、β -葡萄糖苷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活性均较低且有时为零 ;... 在棉籽壳发酵过程中 ,发酵料干重、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逐渐减少 ,而木质素含量逐渐增加 ;在发酵期间除胞外HC酶、漆酶和果胶酶活性相对较高外 ,胞外CMC酶、FP酶、β -葡萄糖苷酶、淀粉酶、过氧化物酶和蛋白酶活性均较低且有时为零 ;在发酵后 3~9d期间 ,在每次翻堆后 ,堆心高温区温度稳定在 6 0℃以上的时间均超过 12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栽培 棉籽壳 发酵过程 生物化学变化 干重 木质纤维素降解 胞外酶 温度 PH
下载PDF
过量氟化物所致机体血液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嵩 郝兵 黄长青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6-348,382,共4页
关键词 血液生物化学 氟化物 生物化学变化 过量氟 机体 专家咨询委员会 微量元素 世界卫生组织 生物学效应 发育过程
下载PDF
江米酒生物化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振民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0年第3期15-16,共2页
从我国代表性的酒药中筛选酒曲,进行江米酒生物化学变化初步研究,确定江米酒适宜的发酵条件和终点。
关键词 酒药 江米酒 生物化学变化 发酵 糯米
下载PDF
直投式发酵剂(DVS)发酵牛乳冷藏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规律的研究
5
作者 刘营 高学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1-33,共3页
为测定本实验室自制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发酵性能,通过对其发酵的牛乳在冷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发酵乳在冷藏0~24d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0~15d过程中乳酸含量及酸度逐渐增加,乙醛质量分数... 为测定本实验室自制直投式酸奶发酵剂的发酵性能,通过对其发酵的牛乳在冷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物化学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发酵乳在冷藏0~24d过程中,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无规律性变化;在0~15d过程中乳酸含量及酸度逐渐增加,乙醛质量分数、乳糖含量、pH值及己糖激酶活性逐渐降低。该直投式酸奶发酵剂所发酵牛乳的保质期为15d,冷藏0d的50mL酸乳中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为605g/dL,脂肪质量浓度为262g/dL,该发酵剂发酵性能优良,已达到相应酸乳生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冷藏 生物化学变化规律
下载PDF
影响果蔬腌制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的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国徽 王爱军 《职业与健康》 CAS 2008年第5期491-492,共2页
该文主要从食盐的浓度、糖的浓度、pH值、气体成分、温度5方面分析果蔬的腌制条件,并提出腌制过程中这些因素对果蔬生物化学变化的影响,同时结合食品卫生和生产实际,探讨、分析和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 果蔬 腌制 生物化学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浅谈面包坯烘烤时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亚东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4期103-104,共2页
概括介绍面包坯烘烤过程中一系列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变化。
关键词 面包坯 烘烤 生物变化 生物化学变化
下载PDF
芝麻在储藏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马梦苹 张来林 《现代食品》 2016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储藏过程中,芝麻所含3大营养物质皆发生了相应的生物化学变化。其中,糖类物质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下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及乙醇等;脂类物质经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作用生成过氧化物、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等;蛋白质类物质在... 在储藏过程中,芝麻所含3大营养物质皆发生了相应的生物化学变化。其中,糖类物质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下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及乙醇等;脂类物质经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作用生成过氧化物、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等;蛋白质类物质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分解生成氨基酸或进一步分解生成氨、硫化氢和胺类物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储藏过程 生物化学变化
下载PDF
饲料青贮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岩东 戴丽梅 《养殖技术顾问》 2012年第3期70-70,共1页
饲料青贮发酵过程中,由于各种微生物和植物本身酶体系的作用,使青贮料发生生物化学变化。1碳水化合物在青贮的过程中,只要有氧气存在,且pH不发生急剧变化,植物呼吸酶就有活性。当产生的热足以引起青贮作物的温度达到相当高时,青贮作物... 饲料青贮发酵过程中,由于各种微生物和植物本身酶体系的作用,使青贮料发生生物化学变化。1碳水化合物在青贮的过程中,只要有氧气存在,且pH不发生急剧变化,植物呼吸酶就有活性。当产生的热足以引起青贮作物的温度达到相当高时,青贮作物中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就会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在填充过程中和填充后,青贮作物未能充分压实,空气就有可能透入,温度也会继续升高。若未能及时发现,会导致过热青贮料,不仅造成营养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变化 饲料青贮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 二氧化碳 填充过程 发酵过程 养分损失 青贮料
下载PDF
伤口愈合的生物化学变化及与营养的关系
10
作者 黄美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2期14-19,共6页
外科病人多接受手术,而手术作为对机体的一种创伤,引起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这一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虽对抗体耐受创伤有利,但导致体内物质消耗。因此,如何保证术前病人体内有足够的物质储备,以利耐受手术;以及术后如何及时补充营养,使机... 外科病人多接受手术,而手术作为对机体的一种创伤,引起内分泌及代谢的改变。这一改变,在某种程度上虽对抗体耐受创伤有利,但导致体内物质消耗。因此,如何保证术前病人体内有足够的物质储备,以利耐受手术;以及术后如何及时补充营养,使机体尽快获得正氮平衡,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以利于伤口(或切口)迅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愈合 外科病人 耐受手术 生物化学变化 正氮平衡 物质储备 不饱和脂肪酸 氨基酸组成 成纤维细胞 脯氨酸
下载PDF
受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
11
作者 韩文炎(译) 《中国茶叶》 2006年第1期43-43,共1页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印度.茶树一般种植在山坡上,茶饼病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病害。成品茶由一芽二叶加工而成,茶树每隔5年重修剪1次,修剪茶树在恢复过程中易受茶饼病菌的侵染。研究了茶饼病感染茶叶的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对成品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能承受茶饼病感染的比例高达30%,受感染鲜叶加工的成品茶,其品质甚至优于未受感染的鲜叶,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变化 茶饼病菌 茶叶品质 感染 鲜叶加工 成品茶 恢复过程 重修剪 茶树 茶品质
下载PDF
芒果在不同成熟期的生物化学变化
12
作者 A.Sharaf 倪书邦 《云南热作科技》 1990年第1期44-47,共4页
芒果在成熟期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加,不溶性蛋白质减少。在芒果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十二种,而且每种氨基酸的百分率都随成熟度而变化。 芒果的总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逐渐增加。在各个成熟阶段,对芒果的葡萄糖、呆糖和蔗糖进行... 芒果在成熟期间的可溶性蛋白质增加,不溶性蛋白质减少。在芒果中已经发现的氨基酸有十二种,而且每种氨基酸的百分率都随成熟度而变化。 芒果的总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逐渐增加。在各个成熟阶段,对芒果的葡萄糖、呆糖和蔗糖进行了测定,但没有发现木糖。证实芒果有三十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顺式罗勒烯、月桂烯、苎烯、酯类、醛类和萜烯类。 芒果汁含有的主要组份脂肪酸是棕榈酸和油酸。短链脂肪酸在绿熟期只占5%,并在其他成熟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成熟期间 生物化学变化 成分
下载PDF
铁强化乳的生物物理化学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井乐刚 赵新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5-108,共4页
铁缺乏是全球性的营养疾病。在膳食中进行铁强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的措施。乳及乳制品由于消费量大、营养价值高而成为很有吸引力的铁强化载体。但是,乳及乳制品中强化铁以后,会导致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生物物理化学变化,文中... 铁缺乏是全球性的营养疾病。在膳食中进行铁强化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预防铁缺乏的措施。乳及乳制品由于消费量大、营养价值高而成为很有吸引力的铁强化载体。但是,乳及乳制品中强化铁以后,会导致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生物物理化学变化,文中对此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 生物物理化学变化
下载PDF
地球化学研究与人类疾病——以肺癌的发生与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的关系为例
14
作者 杨建业 程焕全 +3 位作者 秦身钧 卢海 张霖琳 邵渊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038,共8页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 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统计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研究,衍生出“大凡一切元素的化学行为统计量必呈周期性变化趋势”的科学猜想。用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已发表的各类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的几十种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数据进行了计算机处理,结果证实了关于元素任意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在统计上必定会出现周期性变化的普遍规律,周期性变化趋势尽管有偏差,但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本吻合。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成功地区分出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和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两类元素,后一种类型元素与肺癌关联度较大,在肺组织中的迁移、分布、赋存方式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的病理学关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用表征元素生物地球化学行为的重要参数-相似度,和Ni+Cu+Pb/Fe+Zn构建的协变图,成功地划分出肺癌、癌旁和正常组织元素分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元素生物化学行为周期性变化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第一电离能型元素 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周期性行为-离子型元素
下载PDF
地方性氟中毒的生物化学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晓惠 张秀丽 房连营 《中国地方病防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5-217,共3页
关键词 地方性氟中毒 生物化学变化 非骨相损害 中毒性疾病 国内外 全身性
下载PDF
宰后肉品pH值变化与嫩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兰会 张宏鑫 +1 位作者 李潭清 张志胜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PH值变化 肉品品质 嫩度 宰后 生物化学变化 生物化学特征 科学工作者 生化特征
下载PDF
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艳梅 马俪珍 《肉类研究》 2004年第2期46-48,共3页
本文综合概述了有关发酵香肠在成熟过程中的一系列复杂生物化学变化及其影响 因素,并提出今后有关发酵香肠的主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发酵香肠 成熟 生物化学变化 特征风味物质 色泽
下载PDF
食品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平安 赵改名 +1 位作者 宋连军 张建威 《河南农业》 2010年第11X期18-19,共2页
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食品化学课程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食品各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是化学与食品学科交叉的纽带。食品化学理论比较抽象,因而课程显得庞杂、难学,这为食品化学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关键词 食品化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学效果 化学课程 对策分析 分子团 实践操作技能 动手动脑能力 卡拉胶 生物化学变化
下载PDF
烹饪化学的多媒体教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雪 王亚伟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4期65-66,共2页
烹饪化学课程是目前三年制高职高专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成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 烹饪化学课程是目前三年制高职高专烹饪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烹饪原材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这些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组成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和作用对产品色、香、味、质构、营养和保藏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它为学生从事烹饪加工作业提供了一个较宽广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化学知识去指导烹饪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化学 多媒体教学 生物化学变化 专业基础课 烹饪专业教学 化学课程 高职高专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储粮品质变化及衡量指标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艳春 卢景萍 +1 位作者 班淑范 葛桂芬 《吉林农业》 2005年第5期36-37,共2页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品质逐渐陈化,甚至劣变.储粮品质变化是一个连续的、波动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如何正确评价储粮品质状况,探寻储粮品质变化规律,运用品质变化指标有效地指导粮食储藏工作,一直都是... 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受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品质逐渐陈化,甚至劣变.储粮品质变化是一个连续的、波动的、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如何正确评价储粮品质状况,探寻储粮品质变化规律,运用品质变化指标有效地指导粮食储藏工作,一直都是储粮工作者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品质 衡量指标 物理化学变化 生物化学变化 生物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