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滨水绿地生物多样性感知对心理恢复的影响机制
1
作者 周燕 罗雅文 郭诗怡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9,共9页
【目的】城市大型滨水绿地不仅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还是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游憩场所。探讨滨水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对于心理恢复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效益,为构建健康城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位于武汉中... 【目的】城市大型滨水绿地不仅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还是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游憩场所。探讨滨水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对于心理恢复的影响机制,有利于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效益,为构建健康城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位于武汉中心城区的百里长江生态廊道-城区段5片滨水绿地中的18个相对围合的小型场地为样点,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居民对鸟类和植物多样性的多感官维度感知、感知恢复性及心理恢复水平,构建三者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著影响心理恢复的植物多样性感知主要集中在视觉维度,鸟类多样性感知则兼顾了视、听两个维度;植物多样性感知和鸟类多样性感知均可通过感知恢复性这一中介要素间接促进心理恢复,且植物多样性感知还能直接促进心理恢复,而岸线可达性越低的场地,其鸟类多样性感知对于感知恢复性的正向效益越大。【结论】证实了城市大型滨水空间的生物多样性感知水平对居民心理恢复的积极影响,且这一积极影响可由感知恢复性介导。未来可通过加强提升景观异质性、优化植物配置组合、增设滨水设施并加强安全管理、实施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工作等具体措施,提升滨水绿地在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福祉方面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滨水绿地 生物多样性感知 心理恢复 多维感知
下载PDF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解读
2
作者 黄世忠 叶丰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及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及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发展进程中将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ESRS,笔者对这12个ESRS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准则目标、与其他准则的关系、核心内容(治理、战略、影响与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披露要求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第E4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ESRS E4)进行解读,并提出其对我国制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准则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影响 风险和机遇
下载PDF
贵州仁怀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背景
3
作者 粟海军 邹晓 +15 位作者 安明态 胡国雄 张明明 胡灿实 李仕泽 穆彪 文雪峰 邢济春 韩燕峰 曹威 王晓宇 安苗 王志杰 严令斌 张福平 李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82-92,共11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 通过对仁怀市自然环境、遗传资源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与土地利用开展全面、深入、系统地调查,结果发现仁怀市自然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区内共记录野生生物物种5515种,其中植物2590种,动物1262种,微生物1663种,包括贵州省新记录科1个、新记录属9个、新记录种116个。仁怀市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本研究首次全面摸清了仁怀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现状,并尝试系统地从无机环境、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方面阐释酱香白酒生产条件的特殊性,对仁怀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酱香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怀市 赤水河 县域生物多样性 新记录 酱香白酒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伦理之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综述
4
作者 黄世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秉持何种环境伦理观。本文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综述,分析古典和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伦理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等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启示意义。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环境伦理观,说明儒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属于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而道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更接近于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产物,实质上是长期以来环境伦理观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时发生偏差的结果。唯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才能从机制上实现“天地人和”的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
下载PDF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进展与展望
5
作者 罗聘杰 李一姣 宋钰红 《现代园艺》 2024年第9期56-59,共4页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主要有3个研究热点: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城市... 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对于城市生态安全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近年来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主要有3个研究热点:城市生物多样性热点分布、影响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因素、城市外来入侵/本地生物的分布格局。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生境质量评估法、生物物种水平评估法、生物分布区域的预测法等。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市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研究中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研究热点 研究展望
下载PDF
《环境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刊征稿
6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了新蓝图。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科学研究 缔约方大会 蒙特利尔 新蓝图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视角下露营产品可持续设计研究
7
作者 张蓓蓓 周先硕 李路恒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期38-40,63,共4页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变得愈发重要。文章聚焦于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露营产品设计,强调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户外产品创新设计考量之中。通过优化产品设计以及选择可持续材料,实现资源的可持...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变得愈发重要。文章聚焦于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的露营产品设计,强调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户外产品创新设计考量之中。通过优化产品设计以及选择可持续材料,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生物的破坏与干扰,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通过设计创新让用户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增强用户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方法:通过使用环保材料,采用节能电器工具等,减少污染排放;通过设计细节实现无痕露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通过产品结构实现物种生境的优化。结果:露营产品可持续设计研究强调材料选择、废弃物管理、生态教育、用户行为等关键因素,以确保产品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增强用户的环保意识、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结论: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帮助制造商在产品可持续方面不断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环保需求,同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力量,推动露营产品市场持续繁荣。露营产品市场的潜力巨大,消费者的环保需求不断增长,制造商要尽可能满足这一需求,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以此推动露营产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环保材料 可再生材料 可持续设计 露营产品
下载PDF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
8
作者 《化工管理》 2024年第4期127-127,共1页
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的科学指... 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的科学指引,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持续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落实的切实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态环境 行动计划 缔约方大会 决策部署 蒙特利尔
下载PDF
中国绘出保护生物多样性“路线图”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环境教育》 2024年第2期1-1,共1页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了“时间表”,绘出了“路线图”。《行动计划》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中国新时期生物多样...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了“时间表”,绘出了“路线图”。《行动计划》作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中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威胁、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惠益分享、生物多样性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个优先领域,每个优先领域下设6~8个优先行动,涵盖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城市生物多样性、气候与环境治理、国际履约与合作等内容,为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 治理能力现代化 惠益分享 生物多样性丧失 优先领域 生态环境 主流化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来全面落实新局面
10
作者 编辑 李思楚 sichui@wtoguidenet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4年第1期32-32,共1页
2023年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达成后开始落实行动的第一年,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5的主席国,持续发挥协调引领作用,推动昆蒙框架全面落实。国际层面,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 2023年是“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达成后开始落实行动的第一年,中国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COP15的主席国,持续发挥协调引领作用,推动昆蒙框架全面落实。国际层面,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期间宣布牵头发起昆蒙框架实施倡议,旨在打造一个各缔约方和利益相关方自愿参与、体现政治意愿的合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缔约方 政治意愿 利益相关方 生物多样性保护 合作平台 第一年
下载PDF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
11
作者 《污染防治技术》 2024年第1期1-1,共1页
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的科学指... 经国务院批准,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的科学指引,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持续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落实的切实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计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生态环境 行动计划 缔约方大会 决策部署 蒙特利尔
下载PDF
原料乳及牧场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嗜冷菌污染源分析
12
作者 胡少震 逯刚 +4 位作者 喻东威 吕加平 张书文 李莲瑞 逄晓阳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7,共10页
原料乳中嗜冷菌超标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耐热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两种酶是导致产品进入货架期后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探究牧场奶牛生活环境以及原料乳在流转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微生物多样性,找出牧场中嗜冷菌的污染来源,本研究选取河北... 原料乳中嗜冷菌超标会产生较高水平的耐热蛋白酶和脂肪酶,这两种酶是导致产品进入货架期后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探究牧场奶牛生活环境以及原料乳在流转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微生物多样性,找出牧场中嗜冷菌的污染来源,本研究选取河北地区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TMR饲料、牛舍垫土、头三把奶、头三把奶之后的常规乳以及储奶罐中的原料乳等样品,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所有样品的菌群结构、嗜冷菌种类及丰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主要微生物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在属水平上主要是无形体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短螺菌属、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此外对样品中的关键嗜冷菌(假单胞菌)进行分析,牛舍垫土的多样性最丰富的,包含了牧场中常规乳及储奶罐中乳假单胞菌种类的99.63%和96.39%,说明牛舍垫土是各类假单胞菌潜在的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测序技术 生物多样性 嗜冷菌 假单胞菌 污染来源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分析新框架
13
作者 杨青 刘耕源 杨志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1-884,共14页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研究,但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多驱动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物多样性变化中长期动态模拟预测等研究仍相对缺乏,这会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变化水平的片面理解,导致生物多...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研究,但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多驱动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物多样性变化中长期动态模拟预测等研究仍相对缺乏,这会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变化水平的片面理解,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管理决策失误。基于此,综述现有生物多样性评估维度、驱动因素及历史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基于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方法与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模拟模型构建思路,基于此提出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分析新框架。该框架包括:①生物多样性“潜力-贡献-重要性”多维评估理论与方法构建;②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模拟模型构建;③人地耦合系统下生物多样性预测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效果仿真与管理。该框架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管理及可持续开展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工程效果仿真 驱动机制 工程管理与调控
下载PDF
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张翔 黄媛媛 +3 位作者 宋聪 贾振华 贾良良 宋水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60,共7页
为了研究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辛集市马兰农场钾肥定位试验田的8个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 为了研究长期施加钾肥对小麦产量、氮磷钾吸收量以及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辛集市马兰农场钾肥定位试验田的8个小麦根际土壤样品进行测序,得到2组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信息,结合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资源环境研究所提供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NP组(不施加钾肥)优势细菌菌群集中在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优势真菌菌群集中在毛壳菌科(Chaetomiaceae)、锥盖伞属(Conocybe)以及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而NPK组(施加钾肥)的优势细菌菌群集中在假诺卡氏菌科(Pseudonocardiaceae)、Terrimonas,优势真菌菌群集中在光柄菇科(Pluteaceae)、花褶伞属(Panaeolus)。在细菌属水平上,2组间差异较大的细菌菌属有15种,其中NP组显著增多的是Terrabacter、长绳菌属(Longilinea)、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狭义梭菌属(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Mangroviflexus、Rhizorhabdus、Tahibacter,而NPK组显著增多的是Methyloceanibacter、Terrimonas、德克斯氏菌属(Derxia)、伦茨氏菌属(Lentzea)、Chryseolinea、间孢囊菌属(Intrasporangium)、Maricaulis、纤维微杆菌属(Cellulosimicrobium)。在真菌属水平上,差异显著的只有NP组中较多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球腔菌属(Phaeosphaeria)。结合小麦产量和养分数据可以得出,钾肥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氮磷钾吸收量,而参与小麦吸收钾元素的菌群应该有Ohtaekwangia、Gp3、其他菌属和一些未知细菌菌属,以及毛球壳科的一个未知菌属(unclassified_Lasiosphaeriaceae)、未知真菌菌属(unclassified_Fungi)和地星科的一个未知菌属(unclassified_Geastraceae)等真菌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小麦根际土壤 生物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元谋干热河谷不同植被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作者 孙泽 何真敏 +5 位作者 高中腾 欧朝蓉 王猛 李金仙 孙永玉 张春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2,51,共7页
以元谋干热河谷草地、稀树灌草丛、人工混交林、人工纯林4种代表植被类型为对象,应用植物重要值、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accard相似系数,分析研究区不同植被的生物多样性水平... 以元谋干热河谷草地、稀树灌草丛、人工混交林、人工纯林4种代表植被类型为对象,应用植物重要值、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Jaccard相似系数,分析研究区不同植被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及不同植被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共有植物27科43属52种,其中,乔木层6科8属9种,灌木层13科16属17种,地被层17科26属26种。乔木层以滇榄仁(Terminalia franchetii)、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为优势种,灌木层以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沙针(Osyris lanceolata)、西南杭子梢(Campylotropis delavayi)、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为优势种,地被层则以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和拟金茅(Eulaliopsis binata)为优势种。元谋干热河谷主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水平较低。其中,人工混交林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高,分别为1.90、2.28,植物种类相对较多、物种多样性较好;以禾本科为主要优势种的草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分别为0.82、0.98。不同植被类型间Margalef丰富度指数差异显著,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元谋干热河谷植被生物多样性指数普遍较低,4种植被类型的Jaccard相似系数为0.16~0.31,相似性程度较低,物种组成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生物多样性 稀树灌草丛 群落特征
下载PDF
传统发酵食品中基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生物胺形成研究进展
16
作者 隋雨萌 王慧平 +3 位作者 刘嘉琪 孔保华 秦立刚 陈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6-363,共8页
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复杂,代谢途径多样,其中具有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可代谢游离氨基酸形成潜在的危害因子—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BAs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低分子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由氨基酸脱羧酶脱羧产生。BAs根据其含... 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群落复杂,代谢途径多样,其中具有脱羧酶活性的微生物可代谢游离氨基酸形成潜在的危害因子—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BAs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低分子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由氨基酸脱羧酶脱羧产生。BAs根据其含氨量可分为单胺、二胺和多胺,根据其化学结构又可分为脂肪类胺、芳香类胺和杂环类胺,其主要形成途径包括微生物脱羧作用以及醛、酮氨基化和转胺作用。传统发酵食品中含有脱羧酶活性的乳酸菌、假单胞菌和肠杆菌等微生物是主要产胺菌。少量的BAs可以调节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多则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因此,传统发酵食品中的BAs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解析微生物多样性与BAs形成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探明发酵食品中BAs形成途径和机制,可以有效控制BAs的产生与积累,以期为提高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及品质提供参考,保证食品安全。本文重点综述了发酵蔬菜、发酵豆制品、发酵乳制品、发酵肉制品以及发酵水产品等传统发酵食品中微生物多样性与BAs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各种发酵食品中的主要产胺菌株,解析BAs形成机制,以期为提高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及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食品 生物多样性 生物 形成机制 相关性
下载PDF
混合菌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生及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杜鸿燕 何涛 +5 位作者 陈吉越 胡祥 史亮涛 刘海刚 杨顺林 杜飞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为明确常见杀菌剂及生防菌剂处理对葡萄白粉病发生及葡萄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一步预测叶际微生物功能,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田间葡萄白粉病害,以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了混合杀菌剂及生防菌剂处理的葡萄叶际微... 为明确常见杀菌剂及生防菌剂处理对葡萄白粉病发生及葡萄叶际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一步预测叶际微生物功能,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田间葡萄白粉病害,以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了混合杀菌剂及生防菌剂处理的葡萄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并结合PICRUSt2对微生物功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施用混合菌剂能显著降低白粉病的发生;混合菌剂处理后叶际细菌群落Chao1指数及Shannon指数分别下降了50.78%、48.57%;叶际真菌群落Chao1指数降低42.80%,Shannon指数增加了0.07。在门水平上,药剂处理后的优势细菌门为Firmicutes、Actinobacteriota,优势真菌门为Ascomycota和Basidiomycota;在属水平上,药剂处理后,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的细菌有Bacillus,真菌有Erysiphe和Aspergillus。葡萄叶际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共评估了489条MetaCyc途径,以P<0.05、倍数变化FC>3进行筛选,共得到49条相关途径,其中有2条途径显著上调,47条显著下调,下调途径主要与葡萄核酸代谢、光呼吸、叶绿素、维生素合成等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农药处理 生物多样性 葡萄白粉病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自然发酵羊肉香肠中微生物多样性及挥发性风味功能基因
18
作者 牛茵 吴双慧 +3 位作者 何济坤 蔡自建 尤天棋 陈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测定自然发酵过程中羊肉香肠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并运用直系同源蛋白分组比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对挥发性风味物质代谢途径、参与代谢的微生物和酶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发现,羊肉香肠样... 利用宏基因组技术测定自然发酵过程中羊肉香肠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并运用直系同源蛋白分组比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数据库对挥发性风味物质代谢途径、参与代谢的微生物和酶进行注释与分析。结果发现,羊肉香肠样品中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酒类酒球菌等是发酵过程的优势菌种,样品发酵至14d腐生葡萄球菌与马胃葡萄球菌相对丰度达到最大值(16.52%与10.53%)。在发酵0、5、14d和26d样品中,发酵5d样品注释到的基因数最多,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是注释最多的代谢途径,糖苷水解酶与糖基转移酶是数量最多的碳水化合物酶。有167个基因参与氨基酸代谢所需酶的编码,碳水化合物代谢途径所需酶由217个基因编码,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共有92个基因参与了相关酶的编码,参与3条代谢途径的酶注释到的微生物主要是葡萄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假单胞菌属、嗜冷杆菌属、弧菌属等,发酵14d样品中3条代谢途径的大部分酶丰度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对于解析羊肉香肠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肉香肠 宏基因组学 生物多样性 挥发性风味物质 代谢途径 功能基因
下载PDF
柴达木地区患根腐病枸杞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19
作者 方泰军 侯璐 白露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9,共7页
为了解枸杞受根腐病菌侵染后植株根组织与根际土壤中真菌与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柴达木地区患根腐病枸杞的根组织和根际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丰度略高于根组织,而真菌多样性和丰度... 为了解枸杞受根腐病菌侵染后植株根组织与根际土壤中真菌与细菌群落结构以及多样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柴达木地区患根腐病枸杞的根组织和根际土壤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的细菌群落丰度略高于根组织,而真菌多样性和丰度在根际土壤和根组织样本中无显著差异。在门水平,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较高,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高;在属水平,细菌中以假单胞菌(Pseudomonas)为主,真菌中以枝孢属(Cladospo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为主。相关性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在根组织和根际土壤样本中差异较大,而真菌群落在根组织和根际土壤样本间相关性较高;枝孢属(Cladosporium)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在根组织和根际土壤中均显著上调,初步推测这2属真菌可能与枸杞根腐病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根腐病 高通量测序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昆蒙框架”下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惠远 齐月 刘海燕 《世界环境》 2023年第2期19-22,共4页
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这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机遇,... 202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昆蒙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这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机遇,同时寻求解决方案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协议到协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中国将切实推动“昆蒙框架”落实,不断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生物多样性 缔约方大会 蒙特利尔 新蓝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