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2篇文章
< 1 2 2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进展与争论 被引量:111
1
作者 张全国 张大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9-60,共12页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促使人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来描述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关系 ,并试图揭示多样性与系统功能关系的内在机制。本文将多样性对生态系...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已成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促使人们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来描述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关系 ,并试图揭示多样性与系统功能关系的内在机制。本文将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机制的有关假说分为统计学与生物学两大类 :前者是从统计学角度来解释观察到的多样性 -系统功能模式 ,包括抽样效应、统计均衡效应等 ;而后者是基于多样性的生物学效应给出的 ,包括生态位互补、种间正相互作用、保险效应等。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该领域内有代表性的实验工作 ,包括“生态箱”实验、CedarCreek草地多样性实验、微宇宙实验、欧洲草地实验 ,以及在这些实验结果解释上的激烈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物种丰富度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内涵与外延 被引量:9
2
作者 袁建立 王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5-89,共5页
从不同层次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内涵与外延 。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内涵 外延 生态 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丽 戈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9-22,共4页
在国内外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子 ,探讨了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物种多样性 生产力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4
作者 黄建军 王希华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1年第2期12-16,共5页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讲座他目前该领域研究中丰在的一些问题,如取样效应,随机组合的生态学意义,物种的长期效应,生态系统功能的衡量标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有...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研究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讲座他目前该领域研究中丰在的一些问题,如取样效应,随机组合的生态学意义,物种的长期效应,生态系统功能的衡量标准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取样效应 生态 生态监测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基地(BEF-China)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珊 刘晓娟 马克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24-1536,共13页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BEF)及其内在机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BEF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而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BEF)及其内在机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以草地生态系统为主的BEF研究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而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研究基地(BEF-China)是目前包含树种最多、涉及多样性水平最高的大型森林控制实验样地。该文总结了基于BEF-China平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以及多营养级相互作用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BEF-China的研究应注重高通量测序和遥感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在生物多样性的多维度、生态系统的多种组分与多种功能以及BEF研究的多种尺度等交叉方向上持续开展深入研究。针对BEF-China研究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解驱动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的内在机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BEF-China 亚热带森林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响应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魏嘉琪 郑诚 +3 位作者 崔梦莹 申乔天 靳向前 温仲明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0-1500,共11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FRic功能... 为探究黄土高原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本研究以黄土丘陵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稳定的自然植物群落为对象,采用3个物种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4个功能多样性指数(FRic功能丰富度、FDiv功能趋异指数、FEve功能均匀度和FDis功能离散度),选取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GB)、土壤全氮(Soil total nitrogen,STN)、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和土壤全磷(Soil total phosphorus,STP)作为生态系统功能指标,运用冗余分析和全因子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hannon指数、STP随降雨量和气温递增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FRic呈递减趋势,FDiv,AGB,SOC,STN呈递增趋势(P<0.05);年均降雨量Pa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值达到21.5%,功能多样性指数(FDiv,FDis,FEve)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值要高于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且显著影响AGB和STP(P<0.05)。综上所述,在黄土丘陵区降雨量主要影响着生态系统功能,功能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比物种多样性更大。本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植被恢复 冗余分析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郭毅 杨志松 范馨月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3期137-142,共6页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特性,生态系统产物和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促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综合,生态系统包括生态系统特性,生态系统产物和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影响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的空前丧失促使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研究开展以来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论形成与发展及其各阶段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物种 群落 森林生态系统
下载PDF
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Lijbert Brussaard Val M.Behan-Pelletier +16 位作者 David E.Bignell Valerie K.Brown Wim Didden Patrica Folgarait Carlos Fragoso Diana Wall Freckman Vadakattu V.S.R.Gupta Tsutomu Hattori's David L.Hawkworth Carole Klopatek Patric Lavelle David W.Malloch Josef Rusek Bengt Sderstrom James M.Tiedje Ross A.Virginia 闵庆文 《人类环境杂志》 1997年第8期555-562,共8页
我们回顾了目前关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人类目标的重要性及对胁迫和扰动的恢复能力等的研究进展。现存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已经描述的数量,即使是对于肉眼可见的分类群也是如此。而且也普遍缺乏在生物... 我们回顾了目前关于土壤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对于人类目标的重要性及对胁迫和扰动的恢复能力等的研究进展。现存物种的数量远远大于人们已经描述的数量,即使是对于肉眼可见的分类群也是如此。而且也普遍缺乏在生物地理学上的综合描述。迫切需要在分类学和对新一代系统科学家培训上做更大努力。尤其是应当集中致力于就我们所知。对生态系统功能起关键作用的土壤生物类群方面。为了确定这种类群,需要对土壤生物区系的影响圈(sphere of Influence,SOI),如根的生物区系、有机物质破碎者(shredder)和土壤生物扰动者(bioturbator)加以识别,这些影响圈比如可能通过与植物的相互作用而控制着生态系统的过程。在这些SOI中,我们分析出了土壤有机体的功能类群。最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将物种按功能类群进行区分,并确定功能类群中的物种冗余。这种迫切性是根据为阐述与集约化农业、森林扰动、环境污染和全球环境变化有关的土壤功能丧失程度的需要而确定的。目前认为最处于危险的土壤生物区系是那些大型动物群的有机物破碎者、土壤生物扰动者、某些专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和固氮菌)以及形成真菌的菌根中贫乏物种的功能类群。在开展这些优先性研究时,需要使用长期的和大尺度的田间试验,以及地理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方法进行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
9
作者 徐世晓 赵新全 《资源生态环境网络研究动态》 2001年第1期44-48,共5页
该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密切相关性。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功能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应深入研究的五个方面:相对于物种和功能组其它水平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带来的影响如何;目前已知的科学知识是否适用于... 该文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密切相关性。分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功能将带来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应深入研究的五个方面:相对于物种和功能组其它水平生物多样性的改变带来的影响如何;目前已知的科学知识是否适用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各级水平食物网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性;其它全球变化过程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模式如何相互作用;生物多样性变化引起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过程 生态系统功能
下载PDF
间歇性对河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0
作者 毛宁 苗令占 侯俊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共12页
探讨间歇性河流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概述了间歇性河流的动态水文特征及其在河网中扮演的角色,讨论了间歇性河流的流动、非流动和干旱阶段的交替对不同空间尺度(从单个河段到整个河网)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论述了间... 探讨间歇性河流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方面影响。概述了间歇性河流的动态水文特征及其在河网中扮演的角色,讨论了间歇性河流的流动、非流动和干旱阶段的交替对不同空间尺度(从单个河段到整个河网)水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论述了间歇性河流干湿交替导致的独特水文和生物地球化学变化,揭示了不同生物群落(如无脊椎动物、微生物和藻类)在干湿交替过程中的动态响应机制及其对生态恢复的关键作用。间歇性河流的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表现在营养物质循环、有机物分解和初级生产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迫切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管理与保护。管理和保护的策略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质管理、水文监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等。最后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间歇性河流的功能联系、物质通量、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河流 生物多样性 生物地球化学 生态系统功能
下载PDF
围栏封育对藏北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振威 缪雨珏 宗宁 《草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608,共13页
本研究选择藏北高原降雨梯度带四种类型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通过测定围栏封育与自由放牧样地中与养分循环和牧草供给等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利用平均值法和多阈值法来探讨围栏封育工程对生态系统... 本研究选择藏北高原降雨梯度带四种类型高寒草地(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通过测定围栏封育与自由放牧样地中与养分循环和牧草供给等功能密切相关的指标,利用平均值法和多阈值法来探讨围栏封育工程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都会随降水量减少而降低(P<0.05)。围栏封育显著提高植物多样性、物种丰富度以及地上生物量。进一步分析发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与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Pielou指数不相关。多阈值法显示围栏封育和自由放牧样地物种丰富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有效驱动分别在1%~84%和5%~82%阈值区间内,最大效应值分别是0.69和0.70。综上,围栏封育会使植物多样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保护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功能 植物多样性 藏北高寒草地 围栏封育与自由放牧 平均值法 多阈值法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红梅 杨殿林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F0002,共7页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高强度利用等因素,物种灭绝速率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服务质量及稳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病虫害控制、授粉服务等... 由于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高强度利用等因素,物种灭绝速率加剧,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进而对生态系统功能、服务质量及稳定性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病虫害控制、授粉服务等关键功能,降低农业生产力和可持续性,威胁国家和区域粮食安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探讨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服务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并对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够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多功能性,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评估、权衡和优化,探索适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稳定性 农业生态系统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与挑战
13
作者 朱月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5年第1期35-37,共3页
根据2022年WWF的报告,“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在遭受灭绝威胁,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生物... 根据2022年WWF的报告,“全世界有100万个物种正在遭受灭绝威胁,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全球野生动物种群的规模平均下降了69%”。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生物多样性是亿万年进化的结果,为人类提供了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其对维持生态平衡以及保障人类健康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以惊人的速度丧失。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因素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本文从生态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三个层面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相关保护措施,以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多样性 自然 生态系统
下载PDF
气象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郭青松 郭铁明 徐长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4-177,共4页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而气象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光照和风力等)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具体涵盖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调控... 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而气象因素(包括温度、降水、光照和风力等)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具体涵盖了温度对作物生长的调控作用、降水对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影响、光照在能量传递方面的作用,以及多种因素的协同效应。此外,还深入研究了应对气象因素变化的策略,比如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优化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增强系统恢复力,以及推动气象技术与生态保护的融合,其目的在于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农田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影响
下载PDF
林草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及经营管理对策分析
15
作者 李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009-012,共4页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是我国首个全国性、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旨在指导未来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是我国首个全国性、综合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旨在指导未来20年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林草生态系统的定义、特点、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以及经营管理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林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草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保护作用 经营管理对策
下载PDF
太阳能利用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环境的影响与应对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建国 王思雨 +1 位作者 巩倩 席家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5-1070,共16页
太阳能利用工程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全面认识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和实施工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总结分析了太阳能利用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方面的研究,对存... 太阳能利用工程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全面认识这些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科学规划和实施工程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文总结分析了太阳能利用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方面的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表明:①在一些太阳能利用工程区,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及植被盖度增加,而一些工程区却降低;工程建设对植被和土壤的干扰导致水土流失;工程占用土地和耗水及影响微气候条件等对生态系统碳排放和能量平衡造成影响;区域性布局这些工程对植被功能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工程设备遮荫造成一些作物产量下降或增加.②工程设施引起的水分改变和遮荫使一些植物的丰富度增加,使一些植物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存活率提高,但光伏板对鸟类和昆虫等动物将会造成碰撞以及不适宜的产卵而将可能带来死亡风险;施工过程导致的植被清除和景观破碎化等对生物多样性也将造成不利影响;施工过程造成的水网损失、破碎化以及洗涤沙尘而耗水对水生生物多样性也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光伏板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一定影响.③施工期和运营期间将带来扬尘、噪声、废弃物等污染;不合理生产、利用光伏材料对生态环境也将造成负面影响.有效应对这些不利影响的措施包括:①科学规划选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规划设计,循环利用光伏材料和加强科学管理等;②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生态恢复方案,加强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等;③发展屋顶和浮动式太阳能装置及光伏农业技术;合理选择和利用光伏材料,加强固体废弃物治理和风险管理,有效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措施等.目前研究太阳能利用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影响及应对方面尚不充分,随着太阳能利用工程规模的扩大,需要加强这些工程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方面的不同影响与应对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污染 太阳能利用工程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Meta分析
17
作者 姚泽英 张德罡 +2 位作者 邵新庆 冶文哥 贾才让东珠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5期256-263,共8页
【目的】探究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单个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29篇内蒙古草原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文章进行整... 【目的】探究放牧强度对内蒙古草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单个生态系统功能指标的影响,综合评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EMF)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方法】本研究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29篇内蒙古草原放牧强度对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影响的文章进行整合分析。【结果】细菌多样性比真菌多样性对放牧强度的响应更敏感,重度放牧显著降低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中度和重度放牧显著降低内蒙古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真菌多样性在调节内蒙古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多功能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结论】建议在内蒙古草原进行轻度放牧,以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细菌多样性 真菌多样性 生态系统功能 内蒙古草原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伦理之争——环境伦理学主要流派综述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世忠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10,共8页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日益加剧,迫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的正当性,进而提出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关系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保护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秉持何种环境伦理观。本文对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进行综述,分析古典和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伦理观、生物中心主义伦理观、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等西方环境伦理学流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保护的启示意义。同时还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环境伦理观,说明儒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属于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而道家文化的环境伦理观更接近于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表面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矛盾的产物,实质上是长期以来环境伦理观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时发生偏差的结果。唯有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势头,才能从机制上实现“天地人和”的永续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环境伦理学 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 环境协同主义伦理观
下载PDF
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解读
19
作者 黄世忠 叶丰滢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共6页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及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 欧盟委员会(EC)2023年7月31日发布了第一批12个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RS),包括2个跨领域交叉准则及10个环境、社会和治理主题准则。这是继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理事会(ISSB)2023年6月26日发布两份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后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发展进程中将载入史册的里程碑事件,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为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ESRS,笔者对这12个ESRS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本文从准则目标、与其他准则的关系、核心内容(治理、战略、影响与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披露要求等三个方面,对《欧洲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第E4号——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ESRS E4)进行解读,并提出其对我国制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准则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 影响 风险和机遇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青藏高原保护优先区和保护空缺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宇 程浩 +2 位作者 刘国华 邓红兵 苏旭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07-4516,共10页
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对制定系统性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应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重点植物的空间分布,结合世界保护联盟(IUCN)重点动物空间分布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Zonation模... 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对制定系统性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应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重点植物的空间分布,结合世界保护联盟(IUCN)重点动物空间分布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Zonation模型依次识别了基于单一因素的保护优先区以及集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优先区,评估了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对保护优先区、重要物种及生态系统服务的保护状况和保护空缺。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保护优先区保护价值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优先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喜马拉雅山地、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及横断山区等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和生态系统服务保护优先区分布略有差异,存在43.2%的空间重叠;(2)在重要物种保护上,自然保护地对两栖动物的保护率最高,平均保护了38.2%,哺乳动物次之(24%),爬行动物的保护率较低,仅为10.2%。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覆盖率分别是44.1%(防风固沙)、27.1%(水源涵养)、22.3%(土壤保持)、17.1%(碳固定)和16.6%(洪水调蓄);(3)自然保护地对研究识别的保护优先区存在保护空缺,仅覆盖了26.8%的集成保护优先区,Ⅰ级、Ⅱ级和Ⅲ级优先区保护空缺面积占青藏高原面积的7.2%、6.9%和7.7%。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服务 青藏高原 保护空缺 保护优先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