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8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P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周信博 朱太平 +1 位作者 范志强 吴彦 《内江科技》 202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对中学生物学而言,科学建模与科学论证在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SNP(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科学谈判法,简称SNP)是一种整合建模与论证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介绍SNP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步骤,尝试将该模式应用... 对中学生物学而言,科学建模与科学论证在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有着特殊的地位。SNP(Science Negotiation Pedagogy科学谈判法,简称SNP)是一种整合建模与论证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介绍SNP教学模式的框架和步骤,尝试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分析优劣势并提出改进措施,提供新的路径用以发展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模式 优劣势 教学中的应用 科学论证 科学建模
下载PDF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医学微生物学学科
2
作者 刘成程 《基础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医学微生物学学科,源自1937年创建的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教学科研基础,学科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推动医学微生物学科研进步方面...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医学微生物学学科,源自1937年创建的西安临时大学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凭借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教学科研基础,学科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和推动医学微生物学科研进步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 基础医学院 医学微生物学 西安交通大学 生物学学科 寄生虫学教研室 高素质医学人才 教学科研
下载PDF
三七开花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研究
3
作者 李可铖 王富贵 +4 位作者 王再旺 张晓玉 尤古丽 杨生超 梁艳丽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6,共17页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存在繁殖率低和野生资源灭绝等问题,为探究三七的开花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特征,阐明其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低的原因,该文对其开花生物学参数、传粉系统和人工授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三七... 三七(Panax notoginseng)作为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存在繁殖率低和野生资源灭绝等问题,为探究三七的开花生物学与繁育系统特征,阐明其自然状态下结实率低的原因,该文对其开花生物学参数、传粉系统和人工授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三七单花花期4~5 d,花序花期20~25 d,群体花期约60 d。(2)存在雌雄异位异熟现象,为典型的雄蕊先熟类型。(3)花粉粒为中型花粉粒,具有3条萌发孔沟。(4)开花第1天的花粉活力最高,开花第12天的柱头可授性最高。(5)杂交指数(OCI)为4,繁育系统为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花粉/胚珠比为(450.0~1037.5),繁育系统为专性异交。(6)由授粉实验可知,繁育系统类型为自交授粉和异交授粉同时存在的混合交配系统,虫媒与风媒均可帮助其完成传粉。(7)访花昆虫有中华蜜蜂(Apis ceran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和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中华蜜蜂是主要传粉昆虫。综上认为,三七的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风媒与虫媒传粉,花粉受限与花果期病害严重是影响其结实率的关键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为三七的良种选育及其扩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开花生物学 繁育系统 访花昆虫 传粉生物学
下载PDF
cisAB血型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及输血策略
4
作者 吴思梦 杨巧妮 +2 位作者 高娃 李孝帅 王秋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0,共5页
目的:分析5例cisAB血型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安全输血方案。方法:使用抗-A、抗-B、抗-D、抗-A1、抗-H定型试剂和ABO试剂红细胞对样本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采用PCR-SSP或基因测序对样本血型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5... 目的:分析5例cisAB血型样本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探讨其安全输血方案。方法:使用抗-A、抗-B、抗-D、抗-A1、抗-H定型试剂和ABO试剂红细胞对样本血型进行血清学鉴定;采用PCR-SSP或基因测序对样本血型进行分子生物学测定。结果:5例患者血型血清学鉴定均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2B3或A2Bw;对样本1、2、3进行ABO基因测序,均存在第6外显子出现261del G,第7外显子发生467 C>T、803 G>C变异,确定样本1、2、3基因型为cis AB/O;样本4、5进行PCR-SSP基因分型,结果均为cis AB/O。结论:cis AB等位基因患者的血清学表现多不一致,有必要进行基因检测,从而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AB 血型 血清学 分子生物学 输血策略
原文传递
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5
作者 司贤宗 张翔 +9 位作者 索炎炎 李亮 徐凤丹 李倩 闫萌 程培军 周彦忠 李飞 李南 王旭浩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3-449,共7页
为消减花生连作土壤障碍,服务花生优质高产,研究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菌、米曲霉3种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种细菌对根际土壤微生... 为消减花生连作土壤障碍,服务花生优质高产,研究功能微生物对花生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研究了哈茨木霉菌、淡紫拟青霉菌、米曲霉3种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2种细菌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微生物磷和花生仁中养分、花生农艺性状及荚果产量的影响,旨在为砂姜黑土区夏花生科学施用微生物菌剂及发挥土壤生物肥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施用功能微生物增加了花生根际土壤中真菌、细菌的数量,降低放线菌数量;提高花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磷的含量;增加花生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的活性;提高花生仁中氮、磷、钾、锌的含量;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侧枝数、饱果数,降低秕果数;施用功能微生物的花生荚果产量增加252.5~480.4 kg/hm^(2),增产率为5.1%~9.6%,其中,施用真菌微生物的荚果产量比细菌微生物肥料平均增加153.9 kg/hm^(2),增产率为3.0%。本试验条件下,在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为120 kg/hm^(2)、90 kg/hm^(2)、120 kg/hm^(2)的基础上,施用功能微生物75 kg/hm^(2),花生荚果产量平均增加349.6 kg/hm^(2),增产率为7.0%,其中,施用哈茨木霉菌75 kg/hm^(2)的花生荚果产量最高,为5464.2 kg/hm^(2),可在夏花生主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功能微生物 根际土壤生物学肥力 养分利用 产量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社会性科学议题主题与核心问题的提炼
6
作者 张云 易骏 卢立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5,共4页
针对当下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议题主题偏离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经验及文化背景”的教学偏离,以及“教师对用于议题教学实践的核心问题存在分歧”等现象,提出议题教学中主题与核心问题提炼策略:以课程标准为基准,... 针对当下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议题主题偏离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经验及文化背景”的教学偏离,以及“教师对用于议题教学实践的核心问题存在分歧”等现象,提出议题教学中主题与核心问题提炼策略:以课程标准为基准,锁定议题一级主题;以现实生活为题源,开发议题二级主题;以争议来源为焦点,初筛议题核心问题;以跨域整合为考量,优选议题核心问题。以期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开拓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社会性科学议题 议题主题 核心问题
下载PDF
藤茶提取物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丽慧 孟艳林 +1 位作者 朱小勇 王丹丹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27,共4页
藤茶是一种富含黄酮类、多酚、挥发油等活性物质的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学活性。在畜禽应用中发现,藤茶提取物可提高畜禽生长和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作为饲用产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藤茶是一种富含黄酮类、多酚、挥发油等活性物质的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学活性。在畜禽应用中发现,藤茶提取物可提高畜禽生长和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调节机体免疫等作用,作为饲用产品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藤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生物学功能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畜禽绿色高效养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 藤茶提取物 生物学功能 畜禽 应用
原文传递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黄霁 邓秀娟 程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132,共7页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中LINC00839、miR-625-5p、MSI1 mRNA表达水平。以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调节miR-625-5p/MSI1轴对子宫内膜癌(E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EC组织和细胞中LINC00839、miR-625-5p、MSI1 mRNA表达水平。以Ishikawa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信息学、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实验验证LINC00839、MSI1与miR-625-5p的靶向关系;采用CCK-8、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SI1、Bcl-2、Bax、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体内成瘤实验验证LINC00839对裸鼠移植瘤的影响。结果 EC组织中LINC00839、MSI1 mRNA表达水平升高,miR-625-5p表达水平下降(P <0.05);LINC00839、MSI1可靶向作用于miR-625-5p。LINC00839敲低或miR-625-5p过表达抑制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P <0.05)。抑制miR-625-5p表达或过表达MSI1,可逆转LINC00839敲低或miR-625-5p过表达对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P <0.05)。LINC00839敲低可抑制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升高miR-625-5p表达水平,抑制MSI1表达水平。结论 LINC00839可靶向调节miR-625-5p/MSI1轴,调控EC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39 miR-625-5p MSI1
下载PDF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的内涵、价值与实施路径
9
作者 刘波 李高峰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6,共7页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 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让学生在批判与重构中深化生物学理科属性与科学本质的体认,在统整与扩展中促进结构化学习方式的联结与迁移应用,在具身与系统中实现跨学科学习的转向。设计和开展生物学“读悟做”教学时,教师应以大概念主题为统领,开展单元与课时整合的“读悟做”教学;以学科实践活动为依托,在科学实践中变革学习方式;以社会性科学议题为情境,实现社会性科学推理能力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读悟做”教学 学会学习素养 学科实践 结构化学习方式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生物学研究生科创育人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10
作者 夏庆友 侯勇 +2 位作者 程道军 赵萍 李志清 《高教学刊》 2025年第8期49-52,共4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切实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生物学领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落实国家“双一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在“科技强国”的背景下,切实提高生物学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生物学领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是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规划的有效途径。针对生物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成才大目标不清、创新颠覆性不足、学科交叉不够和与实践结合薄弱”等问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导师团队经过20余年探索,建立科创育人体系和培养模式,助力培养生物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举措包括构建“德技双优”思政育人模式,厚植报国情怀;构建“前沿驱动”科创育人模式,激发创新创造;构建“交叉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促进融通发展;构建“产学研用”实践育人模式,推动服务社会。希望以上措施能为培养生物学学科研究生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借鉴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生物学 研究生 科创育人 德技双优
下载PDF
混合教学模式下动物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业评价
11
作者 刘云 吴志强 +1 位作者 朱丽岩 杨艳 《高教学刊》 2025年第6期83-87,共5页
探讨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动物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实践效果。遵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内容和权重,采用问卷调查、电子档案袋、期末试卷深度分析和重测信度分... 探讨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动物生物学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实践效果。遵从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内容和权重,采用问卷调查、电子档案袋、期末试卷深度分析和重测信度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多次测验的一致性较高,能较好反映学生的学业学习情况。得到结论,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成绩权重,科学合理选择在线学习统计数据,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加强期末试卷的质量管理,研究不同测试中信度稳定性,对于学生学业评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教学 数据统计 动物生物学 学业评价 实践效果
下载PDF
以分子生物学课程改革驱动的医学科研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
作者 邓婕 齐晓岚 +3 位作者 张婷 王婵娟 王琴容 谢渊 《继续医学教育》 2025年第2期37-40,共4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创新能力。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对于现代社会及医学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探讨了“1+3”多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需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创新能力。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对于现代社会及医学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探讨了“1+3”多维度医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该模式基于地方病与少数民族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及贵州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的教学科研平台,突出了“分子生物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本、硕、博科研创新实训基地”及“人文素质核心价值观教育”3个关键点,构建了以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为基础,融合优化教学模式与知识结构,建立学科交叉与开放共享实验课程体系、“三段式”导师制、协同思政教育、改革评价方式,以及创建全社会“开放共享”医学教育支撑平台的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此模式旨在提升专业与职业胜任力,有效提高医学科研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医学科研创新 混合式教学 评价方式 思政教育 开放共享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13
作者 朱正歌 张倩 +3 位作者 张金秀 赵立强 王耕 周春江 《高教学刊》 2025年第10期183-186,共4页
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学大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思想,充分挖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多种形... 将思政教育融入研究生专业课程的教学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是生物学大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为充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思想,充分挖掘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多种形式,将有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明、弘扬民族科学精神和体现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基于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成果产出和能力培养,构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OBE理念 核心素养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Bw.03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分子同源建模
14
作者 王莉 孔永奎 +8 位作者 靳慧芳 刘欣 谢莹 刘雪 常艳丽 王雅芳 杨淑淼 朱迪 杨乾坤 《中国输血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目的对1例ABO血型B亚型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对突变后的酶进行三维建模预测。方法采用试管法及微柱凝胶法鉴定ABO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ABO血型基因,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通过Modeller... 目的对1例ABO血型B亚型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对突变后的酶进行三维建模预测。方法采用试管法及微柱凝胶法鉴定ABO表型;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ABO血型基因,并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通过Modeller10.4对糖基转移酶进行同源建模,应用PyMOL2.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标本血清学正定型B抗原减弱,反定型存在抗-B;PCR-SSP检测结果显示存在B、O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B基因第7外显子发生c.721 C>T突变,导致p.Arg241Trp。同源建模与野生型相比,Bw.03糖基转移酶(GT)结构局部发生改变,分子间作用力分析显示241位原有的3个氢键全部消失。结论血型分子生物学检查有助于疑难血型的准确定型;同源建模能更直观的显示Bw.03 GT活性变弱的关键位点,分子间作用力分析能解释酶活性变弱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w血型 分子生物学 同源建模 分子间作用力分析
原文传递
LINC00839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15
作者 石媛媛 田芬 +3 位作者 周玮月 李美艳 马建彩 王菊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7,共7页
目的 探究LINC00839调节miR-625-5p/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获取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Ishikawa、RL95-2及人子宫内膜上... 目的 探究LINC00839调节miR-625-5p/胞质多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轴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获取4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Ishikawa、RL95-2及人子宫内膜上皮细胞(HEEC),检测组织和细胞中LINC00839、miR-625-5p和CPEB4表达水平。将HEC-1B细胞分为HEC-1B组(常规培养)、sh-Ctrl组(转染sh-Ctrl)、sh-LINC00839组(转染shRNA-LINC00839)、anti-miR-625-5p组(转染shRNA-LINC00839和miR-625-5p抑制物)、anti-NC组(转染shRNA-LINC00839和inhibitor-NC)。比较各组HEC-1B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测定CPEB4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分析LINC00839与miR-625-5p、miR-625-5p与CPEB4的靶向关系。结果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LINC00839、CPEB4的mRNA表达和CPEB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miR-625-5p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HEEC细胞相比,Ishikawa、RL95-2和HEC-1B细胞中LINC00839、CPEB4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miR-625-5p表达降低(P<0.05)。与sh-LINC00839组、anti-NC组比较,HEC-1B组、sh-Ctrl组、anti-miR-625-5p组HEC-1B细胞的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CPEB4蛋白表达和24 h吸光度、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升高/增加(P<0.05),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LINC00839和miR-625-5p、miR-625-5p和CPEB4之间存在结合位点,具有靶向调控关系。结论LINC00839与子宫内膜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干扰LINC00839表达可抑制HEC-1B细胞增殖、侵袭与迁移,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miR-625-5p/CPEB4轴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839 miR-625-5p/CPEB4轴 子宫内膜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李玥 刘淘 +3 位作者 杨迪 张昆 马淑霞 王春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的12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验组运用线上线下混合... 目的:探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医学部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的12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通过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实验组运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针对医学微生物学课程开展创新探索。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方面有显著提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学生的期末成绩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方式持认同态度。结论: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科研思维、增强自主学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微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艳宁 许丽华 +2 位作者 赵菲 梁蓓蓓 张旭东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5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6级、2017级口腔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与学生满意度调查,对两种教学... 目的:探讨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在口腔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2016级、2017级口腔医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考试成绩分析与学生满意度调查,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学生认为情境假设的互动方式效果更好,对于培养学习兴趣、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结论: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探究式课堂能够提高口腔生物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问题导向 探究式课堂 口腔生物学
下载PDF
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技术
18
作者 兰玉菲 李秀梅 +2 位作者 唐丽娜 鲍甜甜 刘嘉 《食用菌》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研究发现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Pseudodiplospora longispora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20℃,适宜碳源为蔗糖和果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根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践集成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
关键词 羊肚菌 霉菌性枯萎病 生物学特性 防控技术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生物安全问题及生物风险管理对策
19
作者 黄翠 宋冬林 梁慧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工程与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可以改造或创造生物体,正在为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帮助应对医学、农业、制造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作为一门两用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和不... 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将工程与科学相结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合成生物学可以改造或创造生物体,正在为许多领域带来巨大的变化,并帮助应对医学、农业、制造业和环境方面的挑战,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然而,作为一门两用学科,由于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合成生物学也存在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给生物安全管理带来一定困难。本文描述了合成生物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引发的亟需解决的生物安全问题,阐述风险评估在合成生物学研发活动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进而首次提出合成生物学研发活动的生物风险分类分级管理的思路及相关的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生物安全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
作者 蔡丹昭 贺菽嘉 +3 位作者 罗育 晁耐霞 文晓岚 李颀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目的]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探索实践效果。[方法]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案例库,选择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48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 [目的]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并探索实践效果。[方法]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案例库,选择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48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实践,并通过课程成绩、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022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较2021级提升。98.3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拓展资源等能锻炼自主学习及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自律性。95.38%的学生认为线上课程能增强对课程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拓展。94.75%的学生认为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紧密联系,体验式教学方式提高了学习兴趣。[结论]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学生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该课程思政教学经验可以为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