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患者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
叶晓娟
严伟
刘德琼
张渝
|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
2017 |
42
|
|
2
|
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彭瑞骢
常青
阮芳赋
|
《自然辩证法通讯》
|
1982 |
15
|
|
3
|
中医问诊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陈玥舟
朱建平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4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带来唇腭裂治疗模式的转变 |
黄海涛
陈剑锋
林朝虹
王如
|
《医学与哲学(B)》
|
2013 |
2
|
|
5
|
从医学模式的递嬗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伦理意蕴 |
李霁
张怀承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0 |
12
|
|
6
|
医患沟通在实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的应用 |
李颖
牛淑琴
|
《中外医疗》
|
2011 |
13
|
|
7
|
在内科临床中落实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屈会起
张金钟
邱明才
|
《医学与哲学》
|
2000 |
20
|
|
8
|
重审社会医学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关系——兼评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周业勤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9
|
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谈医学生的人文教育 |
张凌
邹俊杰
王亚平
|
《信息记录材料》
|
2011 |
11
|
|
10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与全球哮喘防治策略 |
王红玉
刘远明
|
《医学与社会》
|
2002 |
1
|
|
11
|
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王雨欢
刘大武
|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
2002 |
9
|
|
12
|
新千年的挑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卡罗尔.瑞夫
伯顿.辛格
翟宏
刘宁生
|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01 |
2
|
|
13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的历史与现实——以恩格尔为中心的学术史考察 |
刘月树
|
《科学.经济.社会》
|
2018 |
43
|
|
14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 |
管剑龙
徐晓璐
韩星海
程传苗
|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
2003 |
9
|
|
15
|
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疾病的诊治 |
本刊编辑部
王德顺
|
《医学与哲学(B)》
|
2009 |
1
|
|
16
|
从惊恐障碍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熊新英
|
《医学与哲学(B)》
|
2009 |
2
|
|
17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存在合理性的伦理学分析 |
李霁
张怀承
|
《医学与哲学》
|
2000 |
5
|
|
18
|
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指导肝病的治疗 |
王建华
|
《肝博士》
|
2012 |
0 |
|
19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体化管理与孕产妇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
余星平
仝进毅
于淑华
|
《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09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