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石明洁 延晓冬 贾根锁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6-873,共8页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作为大气中的一种痕量气体,积极参与着大气中各类化学反应。植物BVOCs排放的影响机制,以及BVOCs与大气其他化学成分之间的反馈作用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描述了BVOCs的排放机理及其排放控制因子;...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作为大气中的一种痕量气体,积极参与着大气中各类化学反应。植物BVOCs排放的影响机制,以及BVOCs与大气其他化学成分之间的反馈作用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描述了BVOCs的排放机理及其排放控制因子;综述了近年来BVOCs地表观测试验和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植被BVOCs排放的模拟研究现状,并对BVOCs研究的不足和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量 模型
下载PDF
沈阳地区典型绿化树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速率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颖 李德文 +1 位作者 史奕 何兴元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7-49,共3页
采用二次热解析仪与GC-FID联用技术对沈阳地区8种典型绿化树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速率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银中杨和垂柳的BVOCs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6种树木,排放速率分别为97.63和18.24μg.(g.h)-1。阔叶树中银中... 采用二次热解析仪与GC-FID联用技术对沈阳地区8种典型绿化树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速率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银中杨和垂柳的BVOCs排放量显著高于其它6种树木,排放速率分别为97.63和18.24μg.(g.h)-1。阔叶树中银中杨、垂柳、丁香、水腊主要排放异戊二烯,排放速率分别为97.33、17.71、3.78、0.13μg·(g·h)-1,榆树、皂角、银杏主要排放柠檬烯,排放速率分别为0.60、1.64、2.00μg·(g·h)-1;而针叶树油松以排放α-蒎烯为主,排放速率为2.25μg·(g·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排放速率
下载PDF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模型及排放模拟研究综述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富华 黄明祥 +2 位作者 张晶 李顺 秦宇 《中国环境管理》 2014年第1期30-43,共14页
近30年来,为了掌握BVOCs排放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评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向决策者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BVOCs排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BVOCs排放模型,以模拟区域及全球BVOCs排放。从... 近30年来,为了掌握BVOCs排放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评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向决策者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BVOCs排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BVOCs排放模型,以模拟区域及全球BVOCs排放。从算法、数据、应用以及局限性4个方面入手,系统回顾了BEIS、GloBEIS、MEGAN等BVOCs排放模型的研发进程,并评述了国内外BVOCs排放模拟的研究历程,最后从加强机研究、遥感数据的应用、与气候模型及动态植被模型耦合等方面对BVOCs排放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模型 排放模拟 MEGAN
下载PDF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的霉变香米微生物挥发性气味的特征指纹图谱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通 程谦伟 +3 位作者 韦紫玉 莫斯敏 杨奕鹏 祁兴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2-187,共6页
为实现对霉变香米快速、简便、准确地判别分析,以自然霉变香米中分离出的6种主要霉菌为研究对象,借助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其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micr... 为实现对霉变香米快速、简便、准确地判别分析,以自然霉变香米中分离出的6种主要霉菌为研究对象,借助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其自身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mVOCs),结合统计分析,筛选出具有表征霉变信息的mVOCs物质,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霉变香米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6种霉菌产生的mVOCs物质主要为醇类、醛类、酮类以及酯类等;霉菌侵染的香米样品与正常样品在主成分得分图中呈现2个簇类聚集,k近邻判别模型显示测试集样品平均识别率达到95.25%,从而证实mVOCs具有表征香米霉变能力的可靠性,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香米霉变无损判别有效分析的可行性,在大米品质分析与贮藏监控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谱 霉变香米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K近邻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南岭箭竹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刘云凤 龚道程 +9 位作者 林尤静 王好 王玉瑾 李勤勤 邓硕 徐巧 刘世伟 周志平 曾庆团 王伯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8-574,共7页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采用动态顶空套袋法采样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分析技术,获得了南岭箭竹排放的20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组成特征与排放速率.结果表明,异戊二烯是南岭箭竹排放的最主要的BVOCs,其排放速率... 本研究于2018年9~11月采用动态顶空套袋法采样与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TD-GC-MS)分析技术,获得了南岭箭竹排放的20种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的排放组成特征与排放速率.结果表明,异戊二烯是南岭箭竹排放的最主要的BVOCs,其排放速率((1.36±0.99)×10^(4)μgC/(m^(2)⋅h))远高于单萜烯((32.59±35.39)μgC/(m^(2)⋅h))、倍半萜烯((2.62±2.91)μgC/(m^(2)⋅h))等其他物质.与亚洲地区的其他竹类相比,南岭箭竹异戊二烯的排放速率处于中上水平.南岭箭竹排放的BVOCs存在明显的日变化规律,日出后各物质的排放速率逐渐升高,在12:00~13:00左右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另外,南岭箭竹异戊二烯排放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光照的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箭竹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异戊二烯 排放速率 高山森林
下载PDF
内蒙古沙漠化草原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7
6
作者 杜昌笛 包海 赵圆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54-1861,共8页
2017年7月,采用动态箱采样法对内蒙古沙漠化草原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进行了研究,同时记录了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等参数.结果表明:沙漠化草原羊草和冰草均排放了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3-蒈烯、α-萜品烯... 2017年7月,采用动态箱采样法对内蒙古沙漠化草原的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进行了研究,同时记录了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等参数.结果表明:沙漠化草原羊草和冰草均排放了异戊二烯、α-蒎烯、β-蒎烯、α-水芹烯、3-蒈烯、α-萜品烯、对伞花烃、柠檬烯、γ-萜品烯、萜品油烯、罗勒烯和崁烯等1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羊草和冰草排放的BVOC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578.76±92.39),(35.51±20.23),(23.62±5.62),(380.48±206.97),(15.70±4.72),(36.21±10.53),(62.46±10.36),(36.63±22.83),(85.44±48.33),(5.59±5.33),(17.62±3.32),(173.39±201.97)μg/(m^2·h)和(587.36±298.57),(7.24±0.28),(80.09±0.32),(204.49±122.10),(4.64±0.83),(9.96±3.32),(18.86±5.73),(4.49±4.37),(63.02±27.51),(7.26±5.09),(23.06±1.86),(32.30±26.29)μg/(m^2·h);羊草和冰草BVOC排放通量与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变化规律呈现一致性,但各草种所受影响因子不尽相同,且其排放过程复杂,除冰草异戊二烯排放通量在15:00和17:00达到峰值外,其余BVOC排放通量与羊草BVOC排放通量均在11:00和15:00达到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起源挥发性有机物 温度 光合有效辐射 排放通量
下载PDF
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物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圆圆 包海 +1 位作者 李达毅 王剑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20年第3期236-244,共9页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近地面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采用动态箱采样法采集,GC/MS测定其排放通量,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在标准状态(...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近地面臭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不同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通量,采用动态箱采样法采集,GC/MS测定其排放通量,同时记录温度、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参数;在标准状态(30 ℃,1 000 μmol/(m2·s))下,依据G95模式和G93模式,分别推定了不同植物排放异戊二烯和单萜烯类化合物的排放通量。结果表明:(1)羊草、冰草、狼毒、克氏针茅、达乌里黄芪、芨芨草、冷蒿、木地肤、麻叶荨麻,在标准状态下异戊二烯排放通量和单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通量依次为(204.60±11.86)、(412.90±9.27)、(1548.10±24.30)、(322.34±1.02)、(590.54±151.22)、(226.40±110.15)、(204.19±98.79)、(529.95±209.88)、(305.62±137.98) μg/(m2·h)和(1059.57±874.58)、(199.28±42.16)、(23.67±8.09)、(121.79±79.38)、(402.22±31.80)、(92.53±48.88)、(294.54±112.74)、(62.78±16.24)、(164.07±61.83) μg/(m2·h);(2)羊草、冰草、冷蒿、麻叶荨麻排放的异戊二烯排放通量由光合有效辐射和温度共同影响;(3)温度对单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通量的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下载PDF
中国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时空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8
作者 高超 张学磊 +4 位作者 修艾军 黄凌 赵红梅 王堃 童清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140-4151,共12页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WRF模拟的气象结果,运用MEGAN3.0模型对中国2005-2016年BVOCs排放量进行估算,分析了BVOCs及其亚类化学物种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WRF模拟的气象结果,运用MEGAN3.0模型对中国2005-2016年BVOCs排放量进行估算,分析了BVOCs及其亚类化学物种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AVOCs)排放量、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排放量和OMI卫星反演获取的甲醛柱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中国BVOCs年均排放量约为10 Tg,其中,异戊二烯约为6.13 Tg,甲醇约为1.47 Tg,单萜烯约为1.03 Tg,其余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OBVOCs)约为2.84 Tg;近10年我国BVOCs排放量略呈下降趋势,AVOCs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而TVOCs则呈现逐年增加趋势;BVOCs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规律,夏、冬两季排放量各占全年排放量的51.50%和3.40%;BVOCs排放量高值分布于中国东南植被密集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0.87 Tg)、云南(0.84 Tg)和湖南(0.81 Tg);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BVOCs排放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森林(43.93%)最大,灌木(31.62%)和农田(15.13%)次之,草地(9.31%)最小.本研究所获取的中国近10年B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后续定量评估BVOCs对O3和SOA生成的贡献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 MEGAN3.0 时空分布 OMI甲醛 中国
原文传递
论观测数据及其准确性之重要性
9
作者 白建辉 万晓伟 +3 位作者 柴文海 吴翼美 李凯丽 宋涛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4年第6期722-732,共11页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地球上位于三极、低纬度、中纬度地区5个典型区域站点太阳总辐射测量数据及其经验模型计算结果(包括各种误差)。研究发现,太阳辐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数据质量在5个站点存在差别,其中以南极地区Dome C站测量和计算结果...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地球上位于三极、低纬度、中纬度地区5个典型区域站点太阳总辐射测量数据及其经验模型计算结果(包括各种误差)。研究发现,太阳辐射测量和计算结果的数据质量在5个站点存在差别,其中以南极地区Dome C站测量和计算结果的数据质量最好。进而讨论了产生这些差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关于太阳辐射日常测量、仪器维护以及经验模型建立等方面的一些建议,以便获得可靠、准确、高质量的太阳辐射数据及其计算模型。进一步,本文开展了扩展研究,简要分析了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碳平衡(包括初级生产力GPP、呼吸Re、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的测量数据和经验模型的计算结果,获得类似结论,即测量数据的质量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基础,高质量的测量数据在模型建立、检验、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辐射表 测量误差 经验模型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高温天气对生物源排放及其O_(3)生成贡献的影响:以四川盆地2022年7-8月为例
10
作者 龙启超 乔玉红 +3 位作者 姜涛 李媛 何敏 骆丽红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31-2343,共13页
2022年7—8月,四川盆地气温同比上升3.63℃,O_(3)污染天比往年大幅增加.为了解高温天气对四川盆地生物源排放及其O_(3)生成贡献的影响,基于WRF模拟获取的气象数据,利用MEGAN模型估算了四川盆地2022年7—8月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 2022年7—8月,四川盆地气温同比上升3.63℃,O_(3)污染天比往年大幅增加.为了解高温天气对四川盆地生物源排放及其O_(3)生成贡献的影响,基于WRF模拟获取的气象数据,利用MEGAN模型估算了四川盆地2022年7—8月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分析了BVOCs及其化学物种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利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定量评估了高温天气下BVOCs排放对O_(3)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2022年7—8月BVOCs排放量为86.30×10^(4)t,其中,异戊二烯、甲醇、单萜烯的排放量分别为42.16×10^(4)、17.32×10^(4)、9.92×10^(4)t;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城市群BVOCs排放强度分别为3.61、6.55、5.00t/km^(2).(2)BVOCs排放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川南城市群的宜宾市和泸州市中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乐山市东北部以及川东北城市群的巴中市和达州市北部;异戊二烯和单萜烯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与BVOCs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而甲醇空间分布特征具有显著差异.(3)BVOCs排放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最大排放量出现在14:00.(4)CMAQ模拟结果显示,BVOCs排放对O_(3)生成贡献率较大的城市有乐山市、眉山市、雅安市和内江市,其贡献率均超过30%.空间分布上,成都平原城市群的乐山市北部和眉山市中西部BVOCs排放对O_(3)生成贡献最显著.2022年7—8月高温天气下BVOCs排放对O_(3)生成贡献同比增长4.99%.研究显示,四川盆地BVOCs排放对O_(3)污染有重要影响,且高温天气下其对O_(3)生成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加,是O_(3)污染防治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MEGAN 时空分布 CMAQ O_(3)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典型草地异戊二烯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白建辉 Brad Baker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为准确了解内蒙古草原典型草地异戊二烯的排放状况 ,在 2 0 0 2和 2 0 0 3年观测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已有的经验模式和观测资料 ,计算了羊草样地 2 0 0 2和 2 0 0 3年生长季节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 .结果表明 :2 0 0 2和 2 0 0 3年异戊二... 为准确了解内蒙古草原典型草地异戊二烯的排放状况 ,在 2 0 0 2和 2 0 0 3年观测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已有的经验模式和观测资料 ,计算了羊草样地 2 0 0 2和 2 0 0 3年生长季节异戊二烯的排放通量 .结果表明 :2 0 0 2和 2 0 0 3年异戊二烯排放具有明显的日、逐日、月、年变化 ,其排放通量首先依赖于可见光辐射 ,其次是温度 .2 0 0 2和 2 0 0 3年生长季羊草样地异戊二烯总排放 (以C计 )分别为 1 10 ,1 0 0g·m- 2 ,2 0 0 3年比 2 0 0 2年减少9 0 % .此现象主要是由于 2 0 0 3年可见光辐射减弱和气温降低造成的 .2 0 0 2和 2 0 0 3年生长季排放通量的最大值 (以C计 )分别为 2 3 3 2 0和193 3 8μg·m- 2 ·h- 1 ,当可见光辐射小时累计值小于 0 4MJ·m- 2 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 排放通量 可见光辐射 气温 相对散射因子 内蒙古草原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下载PDF
亚热带森林BVOCs排放和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建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9-897,共9页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 利用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经验模式以及太阳辐射、气象参数测量数据,计算了2013年5月-2016年12月年江西省亚热带人工林BVOCs的排放通量。为了深入研究BVOCs排放与其控制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大气中物质含量(以S/Q表示,S、Q分别为水平面散射辐射和总辐射)在0.0-1.0区间以0.05间隔分区,同时将BVOCs排放通量、其他参数一同分区,计算了所有参数在每个分区的平均值。进一步研究了对应于所有S/Q分区的BVOCs排放通量与其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异戊二烯、单萜烯、BVOCs排放通量,(1)在PAR<1180μmol·m^(−2)·s^(−1)的条件下,均随PAR增加线性增加,单萜烯排放比异戊二烯排放对于PAR的响应更加敏感。(2)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当气温达到26℃时达到峰值;然后随气温的升高而下降。(3)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水汽含量为24 hPa时达到峰值,之后随水汽含量的增加而下降。(4)当S/Q≤0.55之时,随S/Q的增加而增加;当S/Q≥0.55后,随S/Q的增加而下降。PAR、气温、水汽含量、S/Q共同影响着BVOCs的排放,其中大气中的物质含量S/Q是一个关键参数,它控制着BVOCs随其主要影响因子(PAR、气温、水汽含量、S/Q)变化的正负作用及其转折点。将大气中物质含量分区,研究各个分区内BVOCs排放通量和其他各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与BVOCs排放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相互作用、化学和光化学机制。建议将这一方法用于未来研究。BVOCs排放模型揭示出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在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方面存在竞争或相互抑制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通量 光合有效辐射 经验模式 影响因子 二次有机气溶胶 水汽含量 散射因子
下载PDF
太阳总辐射表的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白建辉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17年第6期763-771,共9页
根据对长白山温带森林2011年夏季太阳辐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观测数据的分析,基于总辐射能量平衡原理,考虑BVOCs、水汽、散射等因子对于总辐射的衰减作用,发展了实际天气太阳总辐射的经验计算模型。经验模型对地面和大气顶处的... 根据对长白山温带森林2011年夏季太阳辐射、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观测数据的分析,基于总辐射能量平衡原理,考虑BVOCs、水汽、散射等因子对于总辐射的衰减作用,发展了实际天气太阳总辐射的经验计算模型。经验模型对地面和大气顶处的太阳总辐射有较好的模拟。以此为基础,提出太阳总辐射和直接辐射表的标定方法。利用该经验模型,计算了总辐射对于BVOCs、水汽、散射等因子变化的敏感性。敏感性试验表明,实际当前条件下,总辐射对散射因子的变化最敏感,然后是水汽和BVOCs因子。新的标定方法比目前标定的方法有显著优势,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辐射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水汽和散射因子 能量 大气顶
下载PDF
城市树木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3
14
作者 沈剑 李蓓蓓 +1 位作者 郑国良 王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1期8-11,16,共5页
颗粒物污染是现今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近年在包括我国许多城市在内的亚洲城市有所加重。树木是天然的颗粒物吸附器,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水平。综述了树木吸附颗粒物的树冠特征、叶片特征(包括针阔叶性和常绿落叶性、叶面积、叶... 颗粒物污染是现今主要的全球环境问题,近年在包括我国许多城市在内的亚洲城市有所加重。树木是天然的颗粒物吸附器,能够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污染水平。综述了树木吸附颗粒物的树冠特征、叶片特征(包括针阔叶性和常绿落叶性、叶面积、叶片结构复杂性、叶表面特征、叶柄和叶龄等),同时分析了树木因释放BVOCs促进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而增加空气中颗粒物含量的不利一面,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树种的选择和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树木 颗粒物(PM) 树冠 叶片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BVOCs)
下载PDF
一种定量测定植物BVOCs排放的新方法在北京绿化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峥 朱明淏 +1 位作者 张鹏骞 刘艳菊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3期71-76,共6页
文章通过研究创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相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测定北京市22种绿化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生物源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即"叶BVOCs排放速率"),同时利用叶面积指数(LAI)相关模型对其中12种植物进行单位投影... 文章通过研究创建了一种新方法,即在相同的人工环境条件下测定北京市22种绿化植物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的生物源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即"叶BVOCs排放速率"),同时利用叶面积指数(LAI)相关模型对其中12种植物进行单位投影面积的单一种类植物群落叶片BVOCs的年排放量(即"群落BVOCs年排放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北京市22种植物中迎春花、垂柳叶片的BVOCs排放速率最高,分别达到32.0、21.0μg/cm^2/h,西府海棠、碧桃叶片的BVOCs排放速率最低,分别为2.55、2.60μg/cm^2/h。而12种园林植物BVOCs年排放量较高的为紫叶李、棣棠花和银杏,分别为753、649和330g/m2/y群落投影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源可挥发性有机物 叶面积指数 叶BVOCs排放速率 群落BVOCs年排放量
下载PDF
mVOCs在根际免疫中的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佳宁 韦中 +3 位作者 RAZA Waseem 江高飞 徐阳春 沈其荣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1-699,共9页
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频发制约着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根际微生物群落这一生物屏障为核心的根际免疫在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竞争营养、产生抗生物质等外,根际微生物还通过分泌易挥发性有机物(Microbi... 由土传病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频发制约着世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根际微生物群落这一生物屏障为核心的根际免疫在抵御土传病原菌入侵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竞争营养、产生抗生物质等外,根际微生物还通过分泌易挥发性有机物(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mVOCs)与病原菌、其他土著微生物以及宿主植物互作,以更好地适应根际环境和发挥抑病功能。由于具有作用浓度低、可在水-土-气等多界面自由迁移和长距离传播等优势,mVOCs日益成为根际免疫领域机理研究和产品开发的热点。本文首先介绍mVOCs参与土壤抑菌性的发现过程,系统梳理抑制土传病原菌的mVOCs及分泌源--有益微生物。其次,从抑制土传病原菌生长和致病、调控微生物群落互作以及激发植物抗性3个方面阐述mVOCs提升根际免疫的作用机理。随后,总结mVOCs在防控土传病害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影响mVOCs产生和作用效果的土壤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最后,提出与根际免疫相关的mVOCs研究思考,呼吁关注mVOCs在根际免疫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土传病害 根际免疫 生物生态
下载PDF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bio-derived solvents in solvent extraction applications——A review 被引量:7
17
作者 Zheng Li Kathryn H.Smith Geoffrey W.Stevens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15-220,共6页
Replac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y greener or more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lv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the increasing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s well as economic... Replacement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by greener or more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solvent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ue to the increasing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s well as economic pressures associated with VOCs. Solvents that are derived from biomass, namely bio-derived solvents, are a type of green solvent that have attracted intensive investigation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over con- ventional VOCs, such as low toxicity, biodegradability and renewability. This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the use of bio-derived solvents in solvent extraction applications, with special emphasis given to utilization of biodiesels and terpen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VOCs,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se bio-derived solvents is comparable in terms of extraction yields and selectivity for natural product extraction and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for metal extraction. To date most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laboratory scale thermodynamics studies. Future work is required to develop and test new bio-derived solvents and understand the kinetic performance as well as solvent extraction nilnt nlant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vent extraction Bio-derived solvents Green solvents BIODIESELS TERPENES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洪盛茂 焦荔 +2 位作者 徐昶 沈建东 叶贤满 《中国科技成果》 2013年第10期62-65,共4页
近几年,杭州市灰霾出现的天数均超过150天,这不仅有损杭州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也严重影响着杭州市民的身体健康。什么是灰霾?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灰霾天气的产生?从2009年起,杭州市环境监测中... 近几年,杭州市灰霾出现的天数均超过150天,这不仅有损杭州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也严重影响着杭州市民的身体健康。什么是灰霾?它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减少灰霾天气的产生?从2009年起,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的《杭州市大气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预防控制研究》是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从多个角度对杭州市大气PM2.5展开研究,着重分析PM2.5对能见度下降影响的污染源种类,针对灰霾成因及关键污染因子,提出切实可行的灰霾控制对策措施,为政府减缓和控制灰霾污染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霾 源解析 输送 霾污染指数 生物挥发性有机物
原文传递
Biogenic Emission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Urban Forests 被引量:2
19
作者 CENTRITTOMauro LIUShirong LORETOFrancesco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年第1期20-26,共7页
All plants emit a wide range of volatile compounds, the so-called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 BVOC emissions have received increased scientific atten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because theymay profound... All plants emit a wide range of volatile compounds, the so-called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 BVOC emissions have received increased scientific attention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because theymay profoundly influence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tmosphere, and may modulate planttolerance to heat, pollutants, oxidative stress and abiotic stresses, and affect plant-plant and plant-insectinteractions. Urban forestry may have a high impact on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air quality, environment,and quality of life in urban area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been carried out where the emission of BVOCcould have important consequence for the quality of air and contribute to pollution episodes. A screening ofBVOC emission by the mixed stand constituting urban forests is therefore required if emissions are to bereliably predicted. Monitoring the emission rates simultaneously with measurements of air quality, plantphysiology and micrometeorology on selected urban forests, will allow detailed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nthe inventory of BVOC emissions by urban vegetation to be compiled. This information will make itpossible to propose an innovative management of urban vegetation in cities characterised by heavy emissionsof anthropogenic pollutants, aiming at the abatement of BVOC emission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r selectionof non-BVOC emitting species in urban areas subjected to pollution episodes and in the new afforestationareas covering peri-urban parks, green belts and green corridors between peri-urban rural areas and theconurb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OC EMISSIONS inventories ISOPRENOIDS OZONE photochemical smog urban tre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