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化系统的污泥特性 被引量:5
1
作者 艾恒雨 汪群慧 谢维民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2-75,共4页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 通过中试分析了以减量化为目的的微型动物捕食系统中活性污泥的特性。结果表明,细菌分散培养段的悬浮污泥浓度比原生动物捕食段约高15%,比大型微型动物捕食段约高40%;微型动物的捕食作用在减少剩余污泥产率的同时,可以提高悬浮污泥的沉降性能约36%,轮虫可作为该系统污泥沉降性能的指示生物;低底物浓度下,大型微型动物的捕食活动可以增强污泥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捕食 污泥减量 污泥特性 微型动物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中基于生物捕食作用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博杰 樊慧菊 +1 位作者 封莉 张立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33,39,共5页
采用序批式投加剩余污泥方式,连续34d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了MBR中微型动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生物捕食作用对污泥减量效果的贡献。研究发现,MBR中出现密度较高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共13种,其中以红斑... 采用序批式投加剩余污泥方式,连续34d考察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了MBR中微型动物种类与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生物捕食作用对污泥减量效果的贡献。研究发现,MBR中出现密度较高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共13种,其中以红斑顠体虫平均密度最高,达到了338.5个/mL;MBR在运行过程中,MBR内的微型动物呈现出"纤毛虫—轮虫—红斑顠体虫"的演替变化规律;MBR内的污泥减量效果与微型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在试验初始阶段,MBR内污泥质量保持相对稳定,之后随着MBR内红斑顠体虫的快速增殖,开始大量生物捕食其他原生动物和轮虫,MBR内微型动物总量降低,导致试验后期(运行约20d后)MBR内的污泥质量迅速增加,可见保持MBR内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种类与数量的相对稳定是MBR工艺能够长期实现污泥减量的关键。整个试验期间,向MBR中投加的待处理污泥总量为126.9g,污泥累积减少量为100.2g,污泥总减量率为78.96%,其中生物捕食作用引起的污泥累积减少量占总的污泥累积减少量的73.9%,是MBR工艺实现污泥减量的主要贡献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微生物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系统的生态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郑国玺 唐彩虹 毛俊雯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22-27,共6页
微生物系统的捕食与被捕食是常见的种群间相互作用类型.构建一个微生物捕食者(N_(1))与被捕食者(N_(2))模型,结合稳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菌群灭绝和稳定共存的控制条件,从而发现捕食细菌的死亡率(γ_(1))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 微生物系统的捕食与被捕食是常见的种群间相互作用类型.构建一个微生物捕食者(N_(1))与被捕食者(N_(2))模型,结合稳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得到菌群灭绝和稳定共存的控制条件,从而发现捕食细菌的死亡率(γ_(1))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表明,模型系统平衡时的种群相对丰度与捕食细菌的生长速率、捕食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微生物系统的动力学特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预测,对研究医学、农牧业和食品加工等相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捕食-被捕食系统 稳定性分析 四阶Rugge-Kutta法 共存
下载PDF
寡毛类生物捕食污泥减量作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新 章翼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第19期127-128,共2页
生化法处理城市废水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中包括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后生动物尤其寡毛类后生动物在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化的研究日趋增多。生物捕食即微型动物以细菌等有机质为食,增强污泥内部能... 生化法处理城市废水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其中包括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后生动物尤其寡毛类后生动物在生物捕食污泥减量化的研究日趋增多。生物捕食即微型动物以细菌等有机质为食,增强污泥内部能量消耗,从而达到减少细菌数量,降低污泥产率的目的。文章针对生物捕食在污泥减量作用研究进展,突出生物捕食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毛类生物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活性污泥
下载PDF
黏细菌捕食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潜力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周坤 叶现丰 +4 位作者 杨帆 黄彦 范加勤 王辉 崔中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8-216,共9页
黏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具有多细胞群体行为特征的捕食性微生物类群,能够以活的微生物细胞或者其他生物大分子作为食物获取营养,同时能够形成抗逆性强的子实体和黏孢子,从而使黏细菌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黏细菌对于植物病原真菌... 黏细菌(myxobacteria)是一类具有多细胞群体行为特征的捕食性微生物类群,能够以活的微生物细胞或者其他生物大分子作为食物获取营养,同时能够形成抗逆性强的子实体和黏孢子,从而使黏细菌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黏细菌对于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的捕食特性使其在植物病害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被视为是新的生防微生物类型。本文综述黏细菌对于微生物的捕食机制以及捕食行为的生态学功能,概述捕食性黏细菌作为一种新型的生防微生物在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也讨论目前黏细菌捕食生物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黏细菌捕食作用的深入研究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细菌 捕食性微生物 生防微生物 植物病害防治
下载PDF
一类食饵-捕食生物模型的动态分歧
6
作者 李军燕 李俐玫 《数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1,共7页
本文运用线性全连续场的谱理论及跃迁理论讨论了一类食饵-捕食生物模型的动态分歧,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了跃迁类型的判据,并判断了跃迁的类型,同时也给出了分歧解的表达式,最后对获得的结果做了必要的解释.
关键词 食饵-捕食生物模型 中心流形定理 谱理论 跃迁 动态分歧
下载PDF
浅谈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在森林虫害防治策略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伟 迟功德 范学恒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33-35,共3页
通过讨论和比较运用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的可能性,估计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对森林害虫的作用,提高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种群的方法,以及保护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包括现行的方法和无效的保护策略可能被优化,所以我们应该详细研究种... 通过讨论和比较运用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的可能性,估计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对森林害虫的作用,提高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种群的方法,以及保护本地寄生和捕食性生物,包括现行的方法和无效的保护策略可能被优化,所以我们应该详细研究种群生态知识,从而由短期保护为主转移至持续发展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性生物 捕食生物 森林害虫 防治
下载PDF
生物相分离系统的污泥减量效能 被引量:4
8
作者 艾恒雨 汪群慧 +2 位作者 谢维民 李雪松 菊池隆重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12-1616,共5页
为了寻找有效的污泥减量途径,采用生物相分离系统将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它大型微型动物相对分离,使有机物在系统的前端被降解,而在后端则主要由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完成污泥减量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8kg.m-3.d-1时,... 为了寻找有效的污泥减量途径,采用生物相分离系统将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及其它大型微型动物相对分离,使有机物在系统的前端被降解,而在后端则主要由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完成污泥减量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为4.8kg.m-3.d-1时,生物相分离系统的污泥产率为0.1kg.kg-1(以COD计),减量比例为80%左右.同时,系统对COD去除率超过了90%,且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的一级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分离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下载PDF
污泥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崇丹 杨平 郭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0-102,共3页
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污泥前置及后置的处理。污泥前置处理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和反应器的改良来实现污泥减量。污泥后置生物处理是指污泥消化,可以使用高温-中温共相厌氧消化和蛋形污泥... 污泥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污泥前置及后置的处理。污泥前置处理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和反应器的改良来实现污泥减量。污泥后置生物处理是指污泥消化,可以使用高温-中温共相厌氧消化和蛋形污泥消化器对污泥进行减量;这些方法从不同侧面反应了目前污泥生物处理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OSA 厌氧消化 蛋形消化器
下载PDF
利用微生物促进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华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常规的污泥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处置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污泥减量清洁无污染,是一项实现污泥源头治理的绿色技术。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 目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产生大量剩余污泥,常规的污泥处理和处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处置不当极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利用微生物方法进行污泥减量清洁无污染,是一项实现污泥源头治理的绿色技术。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将污泥减量技术分为降低细菌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增强微生物利用二次基质进行隐生长的溶胞技术、利用食物链作用强化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技术,介绍了各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围绕生物法污泥减量技术这一课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污泥减量 解偶联技术 生物捕食 隐生长
下载PDF
蚊虫的生物防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美秀 甄天民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1-73,共3页
关键词 蚊虫 媒介昆虫 生物防制 细菌性制剂 捕食生物
下载PDF
污泥源头减量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攀荣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9期24-28,共5页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污泥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兴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针对当前行业内微生物隐性增长技术、解偶联技术、微生物捕食技术三大主流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不同技术工艺机理、污泥...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严格,污泥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重视,新兴的污泥源头减量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针对当前行业内微生物隐性增长技术、解偶联技术、微生物捕食技术三大主流技术,通过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剖析了不同技术工艺机理、污泥减量化效果以及优缺点,并结合生产规模、工程成本以及现有技术条件等影响投入实际应用的因素,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源头减量 生物隐性增长 解偶联 生物捕食
下载PDF
生物中的长矛和坚盾
13
作者 童义昌 《科学之友》 1996年第1期12-12,共1页
自然界中有一场从未休止过的战争,那就是生物之间严酷而无止静的生存竞争。物种为了生存必须具备一系列结构上或行为上的特点——要么进攻,要么防御。在动物进攻性武器库中,牙齿是最引人注目的了。一些食肉动物,像狼、虎、狮、海豹等,... 自然界中有一场从未休止过的战争,那就是生物之间严酷而无止静的生存竞争。物种为了生存必须具备一系列结构上或行为上的特点——要么进攻,要么防御。在动物进攻性武器库中,牙齿是最引人注目的了。一些食肉动物,像狼、虎、狮、海豹等,都有四个大而犀利的犬齿,极适于捕捉和撕碎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攻性武器 生存竞争 捕食生物 肉食动物 长矛 食肉动物 牙齿 自然界 植物 猎物
下载PDF
蠕虫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4
作者 魏源送 樊耀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6-83,共8页
研究了蠕虫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试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同时对蠕虫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了初始的 2 0d之外 ,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有蠕虫出现 ,其中红斑瓢体虫 (Aeolosomahemprichicii)和仙女虫(N... 研究了蠕虫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试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同时对蠕虫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了初始的 2 0d之外 ,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有蠕虫出现 ,其中红斑瓢体虫 (Aeolosomahemprichicii)和仙女虫(Naiselinguis)交替占据优势地位 ,但红斑瓢体虫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长于仙女虫 ,而吻盲虫 (Pristinaaequiseta)只是偶尔存在 .蠕虫连续保持高密度生长 (曝气池中蠕虫总密度大于 30条 /mg)长达 172d .高密度下的蠕虫生长不仅能显著降低污泥产率 ,而且能明显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 .蠕虫密度越高 ,出水水质越差 .仙女虫比红斑瓢体虫具有更大的污泥减量能力 ,并且前者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也大于后者 .蠕虫生长不影响硝化过程 ,但当仙女虫占优势时 ,蠕虫生长会导致出水PO3 -4 P浓度的升高 .蠕虫生长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 ,只有污泥龄对 2种蠕虫的生长没有影响 ,但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均能显著影响它们的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污泥减量 活性污泥法 生物捕食
下载PDF
原位剩余污泥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少坡 孙力平 +2 位作者 于静洁 吕建波 张燕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9-106,共8页
日益突出的污泥问题,使实现污泥减量化变得更加迫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剩余污泥减量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溶胞-隐性生长、解偶联代谢、维持代谢和生物捕食等原位剩余污泥减量的理论与技术,分析了各种污泥减量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 日益突出的污泥问题,使实现污泥减量化变得更加迫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剩余污泥减量化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溶胞-隐性生长、解偶联代谢、维持代谢和生物捕食等原位剩余污泥减量的理论与技术,分析了各种污泥减量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并指出了目前剩余污泥减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剩余污泥减量 溶胞-隐性生长 解偶联代谢 维持代谢 内源代谢 生物捕食
下载PDF
污泥前置处理的减量化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崇丹 杨平 郭勇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介绍了污泥前置生物处理的减量技术和方法,包括生物捕食及工艺改革的污泥减量化。污泥减量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的改良来实现。工艺方面可以使用生物滤池、两段式好氧处理系统与OSA、Ca... 本文介绍了污泥前置生物处理的减量技术和方法,包括生物捕食及工艺改革的污泥减量化。污泥减量可以通过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种群之间捕食作用,以及对工艺的改良来实现。工艺方面可以使用生物滤池、两段式好氧处理系统与OSA、Cannibal工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OSA
下载PDF
活性污泥减量化的绿色处理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韩姣 卓琼芳 +3 位作者 虢清伟 金中 许振成 张军平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23期1-5,共5页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二沉池污泥含水率约为99%,并且常含有寄生虫卵、细菌、有机污染物等,具有较大的污染性。如何高效、经济对污泥进行绿色化脱水,减小污泥产量已经成为环境固废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化学调理、物化作用、生物捕...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二沉池污泥含水率约为99%,并且常含有寄生虫卵、细菌、有机污染物等,具有较大的污染性。如何高效、经济对污泥进行绿色化脱水,减小污泥产量已经成为环境固废技术领域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化学调理、物化作用、生物捕食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当前污泥减量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种工艺的基本原理、处理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污泥减量化的潜在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为实现活性污泥无害化、绿色处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减量化 脱水 化学调理 物化作用 生物捕食技术
下载PDF
SRT对附着型蠕虫床处理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晓菲 孙志才 田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58-161,174,共5页
连续运行附着型蠕虫床,探究SRT(污泥停留时间)对蠕虫床整体处理效果的影响作用,同时对附着型蠕虫床污泥减量作用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SRT更有利于蠕虫的捕食活性和污泥减量效率,不同的SRT条件下,污泥减量... 连续运行附着型蠕虫床,探究SRT(污泥停留时间)对蠕虫床整体处理效果的影响作用,同时对附着型蠕虫床污泥减量作用的效果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短时间的SRT更有利于蠕虫的捕食活性和污泥减量效率,不同的SRT条件下,污泥减量效果可以相差3倍以上,SRT=1时,污泥减量效果可达17.76 g/d.在经过了生物捕食作用后,被释放出的有机物质和氨氮在反应器低溶解氧的条件下发生了反硝化作用.活性污泥在经过了蠕虫床的处理后,沉降性能在SRT=1有了明显改善,SVI减少了10%到20%,而在长时间的SRT条件下,SVI反而出现了上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SRT 附着型蠕虫床
下载PDF
基于LSP装置对造纸废水污泥减量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奇 张柏鸿 +4 位作者 李红 佟敏英 李俊峰 王坤鹏 王志成 《辽宁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543-546,共4页
对LSP(Less Sludge Process即污泥减量多段式工艺)污泥减量集成装置对于造纸废水活性污泥减量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采用LSP污泥减量集成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并联运行,对比LSP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处理效果。试验结... 对LSP(Less Sludge Process即污泥减量多段式工艺)污泥减量集成装置对于造纸废水活性污泥减量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采用LSP污泥减量集成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并联运行,对比LSP装置与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运行条件下,LSP装置独特的填料载体以及创新的多级式反应区为微生物的繁殖及进化提供了良好的外界条件,增加了能量在食物链中转化的机会和次数,对造纸废水中的污泥减量具有积极意义。不但污泥减量效果可达60%以上,而且对COD的去除率也能够提升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污泥减量 生物捕食 食物链 去除率
下载PDF
城镇污水厂剩余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兴 赵可 王存富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年第2期56-56,72,共2页
针对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理与处置费用高等问题,利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减少污泥量,对于降低污水厂处理费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从溶胞-隐形生长、解偶联代谢、内源代谢、微生物捕食等机理方面介绍污泥原位减量... 针对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理与处置费用高等问题,利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减少污泥量,对于降低污水厂处理费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本文主要从溶胞-隐形生长、解偶联代谢、内源代谢、微生物捕食等机理方面介绍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分析当前工艺应用情况,指出减量技术现存的问题,为其技术更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原位减量技术 溶胞-隐形生长 解偶联代谢 内源代谢 生物捕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