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园园 傅浩洋 +2 位作者 朱建喜 何宏平 梁晓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有利于增强对稀土元素的全面认识,对评估稀土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稀土元素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生物毒害效应及其机制;稀土元素的不同暴露方式及其健康影响;稀土元素的安全临界剂量研究进展。当前由于人们对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效应认识不足,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稀土不同暴露方式下的人体健康效应的关注。尤其需要注意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大面积出露的华南地区,自然区的暴露作用不容忽视,特别要警惕人群的摄食量和与稀土元素可能有关的病症;基于现有对稀土暴露方式的认识,优化作业流程并加强管理,减少甚至切断相关稀土暴露源;加快建立并推行稀土安全临界剂量标准,为稀土污染评价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毒害性 暴露作用 安全临界剂量
下载PDF
“探究烟草对生物毒害性”的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路 《中学生物学》 2005年第1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探究烟草对生物毒害性 研究性学习 实验设计 中学 生物教学
下载PDF
农化措施降低污染土壤中锌对作物毒害性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姜丽娜 符建荣 +1 位作者 尹一萌 竺陆春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在锌污染蔬菜基地进行有机肥、钙镁磷肥、石灰等农化措施修复土壤生产能力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农化措施处理锌污染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上种植的冬春季、秋冬季蔬菜作物的产量,适当的农化措施联合处理可达到当地常规产量水... 在锌污染蔬菜基地进行有机肥、钙镁磷肥、石灰等农化措施修复土壤生产能力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种农化措施处理锌污染土壤后,能明显提高土壤上种植的冬春季、秋冬季蔬菜作物的产量,适当的农化措施联合处理可达到当地常规产量水平,与对照相比,生姜季增产15 38%~23 08%,莴苣季增产35 9%~82 5%;农化措施对夏秋高温季节种植的花生等对锌极敏感作物有延缓死亡、提高存活率的作用,但还不能达到作物正常生长、收获产量的目标。农化措施处理锌污染土壤,明显降低作物中锌含量,锌含量与作物产量呈反相关趋势。研究中发现,钙镁磷肥、石灰处理土壤后明显降低土壤有效锌含量,但有机肥施用后并不降低土壤有效锌含量,而作物锌含量却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污染 农化措施 修复 生物毒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