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解条件对秸秆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莉 温康鑫 +4 位作者 杜智 鲁金凤 张爱平 任泽群 侯之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32,共7页
为明确秸秆废弃物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及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联,探寻秸秆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最佳热解条件,以4种不同类型的秸秆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模拟结合秸秆废弃物的组分特征,考察秸秆废弃物种类、热解终温、升温... 为明确秸秆废弃物生物炭制备过程中的热解特性及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联,探寻秸秆废弃物制备生物炭的最佳热解条件,以4种不同类型的秸秆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热重模拟结合秸秆废弃物的组分特征,考察秸秆废弃物种类、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对秸秆废弃物热解特性及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秸秆废弃物在热解过程中其最大失重量和最大失重速率均出现在热解阶段,最大失重速率排序为: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芦苇秸秆,与秸秆自身的纤维素含量相关.统计分析表明,秸秆废弃物种类、升温速率、热解终温、终温保持时间对生物炭产率均有显著影响.热解终温越高、升温速率越大、保留时间越长,生物炭产率越低.热解终温、升温速率对秸秆生物炭产率的影响规律均与热重模拟实验结果相吻合.综合热解特性、生物炭产率统计分析结果及能耗,选定生物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500℃,保持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废弃物 生物炭产率 失重速 热解终温 升温速
下载PDF
热解工艺对生物炭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建伟 邢存芳 +5 位作者 何晓明 陈芬 余高 徐东 刘泽秀 谭杰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5期136-137,143,共3页
为了揭示炭化条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系,以油菜秸秆为实验材料,通过无氧炭化法来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炭化时的升温速度对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300℃升高至900℃,产率从40.17%降低至19.40%;300℃、600℃和900℃炭化... 为了揭示炭化条件与生物炭产率之间的关系,以油菜秸秆为实验材料,通过无氧炭化法来研究炭化温度、炭化时间和炭化时的升温速度对生物炭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从300℃升高至900℃,产率从40.17%降低至19.40%;300℃、600℃和900℃炭化时间从5min增至150min,产率分别为42.58%~48.76%,27.32%~30.15%,18.55%~25.11%;600℃升温速度从50℃/h增至250℃/h,产率从29.00%~28.60%降低至26.04%~26.88%。可见,热解温度是影响油菜秸秆生物炭产率的重要因素,而炭化时间和升温速度对油菜秸秆生物炭的产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秸秆 无氧 生物 生物炭产率
下载PDF
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建伟 索全义 +2 位作者 梁桓 韩雪琦 刘长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4-818,共5页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 沙蒿是半灌木典型沙生植物,作为制炭物料具有其特殊性,而炭化温度决定生物炭形貌特征和化学性质。通过无氧炭化法制备了不同温度(300~900℃)的沙蒿生物炭,研究了炭化温度对沙蒿生物炭形貌特征、表面官能团种类、产率变化和有机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孔径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700℃以后生物炭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质炭化后C–O–C、–COOH、–CH3、–CH2、–OH和C=O逐渐消失;生物炭产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尤其是从300℃升高至400℃产率降低最为明显,这与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有直接关系;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增加,由701.7 g/kg增加到899.3 g/kg,增加了197.6 g/kg;而H、O和N元素含量则逐渐降低,分别降低了21.4、171.8和6.6 g/kg;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原子比H/C、O/C和(N+O)/C都逐渐减小。总之,生物质升温炭化过程中,炭化温度与生物炭孔径及有机组分的C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生物炭产率、生物炭中有机组分的H、O和N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低温和中温炭化时生物炭保留原有的骨架结构,而高温时对其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沙蒿生物质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升温裂解过程中多数官能团消失,无机组分Si–O–Si得以保留,此外,生物质升温裂解是一个芳香性逐渐增强,亲水性和极性逐渐减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蒿 生物 表面结构 官能团 生物炭产率 有机组分
下载PDF
热解温度和时间对马弗炉制备生物炭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葛丽炜 夏颖 +3 位作者 刘书悦 程鑫 翟英博 丁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
为总结马弗炉制备生物炭的经验和明晰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400,500,600℃)和时间(2,3,4,6,8h)交叉条件下,在实验室用马弗炉烧制生物炭,计算生物炭的产率,测定其碳和氮含量,并总结利用马... 为总结马弗炉制备生物炭的经验和明晰热解温度和时间对生物炭性质的影响,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400,500,600℃)和时间(2,3,4,6,8h)交叉条件下,在实验室用马弗炉烧制生物炭,计算生物炭的产率,测定其碳和氮含量,并总结利用马弗炉制备生物炭的经验。结果表明:不同热解条件下,生物炭的产率为11.2%~32.1%,生物炭的碳含量为60.9%~77.3%,全氮含量为1.1%~2.8%,C/N为23.5~71.6。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产率降低,400℃时为20.5%~32.1%,500℃时为12.6%~19.4%,600℃时为11.4%~16.8%。随着热解时间的延长,生物炭的产率有降低的趋势。生物炭的碳含量随热解温度升高而增加(400℃时为60.9%~63.2%,500℃时为62.6%~71.8%,600℃时为66.3%~77.3%),随热解时间呈无规律变化。生物炭的全氮含量及C/N随热解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对马弗炉制备生物炭的建议为:(1)烧制生物炭时,使用锡箔纸包裹坩埚外壁,可以防止秸秆被烧成灰,使生物炭的产率保持稳定,但是锡箔纸不可重复使用;(2)热解温度不要超过700℃,当超过700℃时,部分秸秆会被烧成灰,生物炭的产率很低;(3)烧制结束后,关闭马弗炉电源,待炉内温度降低后,再打开炉门,这样可以避免高温生物炭与冷空气的接触。综上所述,马弗炉热解是实验室较低温度下(小于700℃)制备生物炭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炭产率 碳氮含量 生物碳氮比
下载PDF
不同动物粪便炭化特性比较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贵 赵国华 +4 位作者 汤银根 张红梅 沈亚强 程旺大 费洪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487,共3页
明确动物粪便炭化后物料特性有利于促进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模式发展。以水稻秸秆(稻秆)为对照物料,初步探讨动物粪便(羊粪、牛粪、兔粪、猪粪)在炭化温度为300、600℃,炭化时间为3、5 h条件下物料的生物炭产率、碳含量、氮含量、pH值... 明确动物粪便炭化后物料特性有利于促进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模式发展。以水稻秸秆(稻秆)为对照物料,初步探讨动物粪便(羊粪、牛粪、兔粪、猪粪)在炭化温度为300、600℃,炭化时间为3、5 h条件下物料的生物炭产率、碳含量、氮含量、pH值以及碳氮比(C/N)。结果表明:羊粪、牛粪、兔粪、猪粪的生物炭产率明显低于稻秆,随着炭化温度提高,各物料生物炭产率下降,在300、600℃分别降低2.64%~9.34%、4.33%~14.7%,且动物粪便生物炭产率的下降比例大于稻秆;同时,提高炭化温度有利于提高动物粪便炭化物料的碳含量、pH值和碳氮比,但物料氮含量降低;对生物炭产率影响不大,能够降低动物粪便物料碳含量,但从整体来看,对氮含量、碳氮比影响不大;改变炭化温度、炭化时间时,羊粪碳氮含量变化幅度最大,pH值变化则最小,而兔粪则正好相反,牛粪、猪粪则介于羊粪、兔粪之间。由结果可知,不同动物粪便特性(碳氮含量、pH值和碳氮比)对炭化温度和时间的响应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粪便 生物炭产率 碳氮含量 碳氮比
下载PDF
玉米秸秆颗粒热解制炭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朱金陵 何晓峰 +2 位作者 王志伟 李在峰 雷廷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9-793,共5页
对玉米秸秆颗粒炭化温度对生物质炭的产率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及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颗粒的产炭量、能源转化率和生产出炭的理化特性,找出了秸秆制炭工艺的最佳炭化温度条件。试验表明:玉米秸秆颗粒在300℃时即可完... 对玉米秸秆颗粒炭化温度对生物质炭的产率及质量的影响进行试验及分析研究,给出了不同炭化温度下玉米秸秆颗粒的产炭量、能源转化率和生产出炭的理化特性,找出了秸秆制炭工艺的最佳炭化温度条件。试验表明:玉米秸秆颗粒在300℃时即可完成炭化,炭的产率为55%,低位热值为21.3MJ/kg,挥发分为35.75%,提高热解温度时,炭的产率及热值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对于简单的颗粒制炭设备,宜采用低温炭化工艺,以获得较高的秸秆炭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颗粒 热解制 化温度 生物
原文传递
Feeding Biochar to Cows:An Innovative Solution for Improving Soil Fertility and Farm Productivity 被引量:3
7
作者 Stephen JOSEPH Doug POW +17 位作者 Kathy DAWSON David R.G.MITCHELL Aditya RAWAL James HOOK Sarasadat TAHERYMOOSAVI Lukas VAN ZWIETEN Joshua RUST Scott DONNE Paul MUNROE Ben PACE Ellen GRABER Torsten THOMAS Shaun NIELSEN Jun YE Yun LIN PAN Genxing LI Lianqing Zakaria M.SOLAIMAN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5期666-679,共14页
Addition of biochar produced throu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biomass has been seen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soils and to sequester carbon (C), but wide sca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ology requires to devise inno... Addition of biochar produced throu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biomass has been seen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soils and to sequester carbon (C), but wide scal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ology requires to devise innovative profitable solutions. To develop biochar utilisation with an integrated system approach, an innovative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in 2012 on a 53-ha farm in Western Australia to determine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biochar with animal husbandry and improvement of pastures. Biochar was mixed with molasses and fed directly to cows. The dung-biochar mixture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soft profile by dung beetles. We studied the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over 3 years. Biochar extracted from fresh dung and from the soil to a depth of 40 cm was characterised. A preliminary financial analysis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is integrated approach was also undertaken. Th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is strategy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soil properties and increasing returns to the farmer. It was also concluded that the biochar adsorbed nutrients from the cow's gut and from the dung. Dung beetles could transport this nutrient-rich biochar into the soil profile. There was little evidence that the recalcitrant component of the biochar was reduced through reactions inside the gut or on/in the soil.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quantify the long-term impact of integrating biochar and dung beetles into the rearing of c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husbandry BIOCHAR C sequestration dung beetles financial benefit PASTUR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