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过滤法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及填料性质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孙玉梅 全燮 +4 位作者 陈景文 杨凤林 薛大明 赵雅芝 罗伟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进气中乙酸乙酯浓度和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过滤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效果的影响 .生物过滤器以堆肥和珍珠岩为填料 ,填料中水质量分数近 6 0 % ,p H 6 .5 ,在室温下 ,经过 80 d( 96 0 h)的运行 ,进气乙酸乙酯负荷由 8g .m- 3 .h- 1... 研究了进气中乙酸乙酯浓度和空床停留时间对生物过滤去除废气中乙酸乙酯效果的影响 .生物过滤器以堆肥和珍珠岩为填料 ,填料中水质量分数近 6 0 % ,p H 6 .5 ,在室温下 ,经过 80 d( 96 0 h)的运行 ,进气乙酸乙酯负荷由 8g .m- 3 .h- 1提高到 32 0 g .m- 3 .h- 1 ;生物过滤器对乙酸乙酯去除效果良好 ,去除率在 99%以上 ,乙酸乙酯的总去除量为 4 93g .在过滤去除乙酸乙酯的过程中 ,实验所用填料对高负荷乙酸乙酯的适应性及吸附和降解能力较强 ,p H值较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生物过滤法 堆肥填料 有机废气处理 吸附能力 降解能力
下载PDF
玉米芯填料生物过滤法净化含氨废气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顺义 杨松波 +2 位作者 李红丽 张华新 王岩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1-355,共5页
以玉米芯填充生物过滤塔并用于净化含氨废气。着重研究了填料类型、含水率、进气流量、填料高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玉米芯的饱和吸附容量比珍珠岩高221.4 g-NH3·m-3-填料,净化效果优于珍珠岩;当含水率为41.25%... 以玉米芯填充生物过滤塔并用于净化含氨废气。着重研究了填料类型、含水率、进气流量、填料高度等因素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玉米芯的饱和吸附容量比珍珠岩高221.4 g-NH3·m-3-填料,净化效果优于珍珠岩;当含水率为41.25%时,天然玉米芯的吸附容量最大,为308.3 g-NH3·m-3-填料;进气NH3质量浓度低于271.2 mg·m-3时,0.3、0.5、0.8 m3·h-1三种进气流量下的净化效率均高于93%,考虑去除负荷,0.8 m3·h-1为最佳进气流量;生物滤塔的去除率随填料高度变化,当进气NH3浓度低于121.1 mg·m-3时,上、中、下部对去除率的贡献率分别为16.7%、53.7%、90.5%;微生物对净化效果起关键作用,试验运行期间挂膜滤塔净化效率稳定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生物过滤法 珍珠岩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去除死猪堆肥排放臭气效果的中试 被引量:8
3
作者 尚斌 周谈龙 +3 位作者 董红敏 陶秀萍 李路路 刘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6-232,共7页
为研究生物过滤法去除死猪堆肥发酵处理过程产生臭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可行性,开展了死猪和猪粪混合堆肥试验,分析了死猪堆肥过程臭气浓度特性和VOCs组分特征,对生物过滤法去除臭气中VOCs的工艺关键... 为研究生物过滤法去除死猪堆肥发酵处理过程产生臭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可行性,开展了死猪和猪粪混合堆肥试验,分析了死猪堆肥过程臭气浓度特性和VOCs组分特征,对生物过滤法去除臭气中VOCs的工艺关键参数-停留时间进行优化试验。死猪堆肥过程中排放VOCs种类达37种,其中主要致臭组分为三甲胺、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三硫;以腐熟猪粪堆肥作为滤料(添加3%活性污泥),在停留时间为30~100 s的条件下,生物过滤法对死猪堆肥排放臭气去除率达90%以上;停留时间60~100 s的条件下对VOCs中主要致臭组分的去除效率达82.2%~100%,生物过滤法去除死猪堆肥过程臭气浓度和VOCs的优化停留时间为60 s。研究结果能为死猪堆肥发酵过程排放臭气的处理和控制技术进一步研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恶臭 生物过滤法 挥发性有机物 除臭 死猪
下载PDF
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曹阳 刘音 +2 位作者 林培真 陈志平 郑理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3年第10期7-9,共3页
介绍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紫外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处理VOCs的不足,进而阐述了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优势、副产物臭氧的影响、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行... 介绍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紫外技术和生物过滤技术处理VOCs的不足,进而阐述了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优势、副产物臭氧的影响、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紫外-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生物过滤法 生物过滤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净化炼油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玉亭 郭兵兵 +1 位作者 曾向东 王毓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炼油厂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在处理气量为3m^3/h、装有短纤维泥炭填料的生物过滤器上连续进行了长期试验,每立方米气体、每立方米填料的废气恶臭平均负荷分别达到:苯系物23.59g、硫化氢2.05g、有机硫化物0.56g,净... 采用生物过滤法处理炼油厂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在处理气量为3m^3/h、装有短纤维泥炭填料的生物过滤器上连续进行了长期试验,每立方米气体、每立方米填料的废气恶臭平均负荷分别达到:苯系物23.59g、硫化氢2.05g、有机硫化物0.56g,净化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分别低于:硫化氢5mg/m^3、有机硫化物1mg/m^3、苯系物10mg/m^3,脱除率可分别达到:硫化氢90%、有机硫化物90%、苯系物85%。该方法对净化炼油厂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净化 炼油污水处理设施 排放 废气处理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净化低浓度VOCs废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樊青娟 杨卫红 +2 位作者 鲍若峪 李世华 陈志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2-14,共3页
以粒状活性炭为滤料,以甲苯作为VOCs的代表物,对生物过滤法净化VOCs废气进行了连续稳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入口甲苯浓度〈1g/m^3,空床停留时间20.5-41.0s的试验范围内,生物滤塔对甲苯废气有一定的降解效果,最高降解效率可... 以粒状活性炭为滤料,以甲苯作为VOCs的代表物,对生物过滤法净化VOCs废气进行了连续稳态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入口甲苯浓度〈1g/m^3,空床停留时间20.5-41.0s的试验范围内,生物滤塔对甲苯废气有一定的降解效果,最高降解效率可达90%以上。随着入口甲苯浓度升高,甲苯降解效率下降,但甲苯降解速率随之上升,最大降解速率约为100g/(m^2·h);甲苯降解速率和人口甲苯负荷线性相关,甲苯降解速率随入口甲苯负荷的增加而增大;当甲苯负荷一定时,甲苯降解速率随空塔气速的增加而降低;当滤塔入口甲苯浓度一定时,生物滤塔对甲苯的降解效率随空塔气速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 甲苯 粒状活性炭 生物降解
下载PDF
加压生化—生物过滤法处理合成制药废水 被引量:4
7
作者 耿土锁 《江苏环境科技》 1998年第2期14-16,共3页
应用加压生化与生物滤池相串联的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合成制药废水的试验表明:该工艺不但能够适应成份复杂多变以及污染物浓度较高、生物降解难度大的制药废水的处理,且效果显著。出水COD<50mg/L,去除率为95%;BOD5<10mg/L,去除率... 应用加压生化与生物滤池相串联的生物处理工艺处理合成制药废水的试验表明:该工艺不但能够适应成份复杂多变以及污染物浓度较高、生物降解难度大的制药废水的处理,且效果显著。出水COD<50mg/L,去除率为95%;BOD5<10mg/L,去除率为97%;挥发酚的浓度<0.1mg/L,去除率为99.9%;石油类的去除率为91%,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废水 加压生化法 生物过滤法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臭气 被引量:21
8
作者 屈艳芬 叶锦韶 尹华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的臭气进行了生物过滤处理。生物过滤池滤料层高1.5m,滤料体积55m3,臭气处理量为12000m3·h-1。对除臭效果120d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H2S浓度在1.96~4.63mg·m-3之间,NH3的浓度为2.21~5.68mg&#... 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的臭气进行了生物过滤处理。生物过滤池滤料层高1.5m,滤料体积55m3,臭气处理量为12000m3·h-1。对除臭效果120d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进气中H2S浓度在1.96~4.63mg·m-3之间,NH3的浓度为2.21~5.68mg·m-3。处理后,出气中H2S的浓度在0.03~0.97mg·m-3间,去除率均达80%以上,NH3浓度最高值仅为0.46mg·m-3,低于1.0mg·m-3的一级排放标准。生物除臭复合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其中细菌含量最高,每克干滤料细菌含量达1.8~3.1×108CFU。菌种鉴定结果表明,除臭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动胶菌属(Zoogloe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硫杆菌属(Thiobacillus)、酵母属(Saceharomyces)、假丝酵母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根霉属(Rhizopus)等种属的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臭 生物过滤法 城市污水 硫化氢H2S 氨NH3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水处理站(厂)臭气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学英 《海峡科学》 2009年第7期32-33,46,共3页
简要介绍污水处理厂臭气的处理方法,重点探讨生物过滤法处理医药厂污水处理站臭气的工艺技术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水处理厂臭气 恶臭处理
下载PDF
用生物过滤法除去痕量有机污染物
10
作者 《污染防治技术》 CAS 1993年第3期41-41,共1页
饮用水被异生有机化合物污染是人们关心的事情,因为这些化学物质能致癌和致畸变。作者研究了饮用水中对氯化酚类和苯类作生物过滤的水处理,并采用原尺寸硝化过滤器,该工艺几乎没有除去三氯酚。然而,该工艺对除去酚以及一氯酚和二氯酚确... 饮用水被异生有机化合物污染是人们关心的事情,因为这些化学物质能致癌和致畸变。作者研究了饮用水中对氯化酚类和苯类作生物过滤的水处理,并采用原尺寸硝化过滤器,该工艺几乎没有除去三氯酚。然而,该工艺对除去酚以及一氯酚和二氯酚确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有机污染物 三氯酚 二氯酚 有机化合物污染 苯类 化学物质 致畸 生物降解 定量的
下载PDF
用生物过滤法消除沥青厂的气味
11
作者 Blake,C 徐济东 《石化译文》 1999年第4期62-65,共4页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沥青厂 气味 废气处理
下载PDF
生物过滤法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登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1年第10期0179-0180,共2页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成果同时,却也涌现出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当属废气污染最为典型,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并产生连锁反应。在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中,基于生物过滤法进行处理,需要多方考虑到... 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背景下,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成果同时,却也涌现出很多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当属废气污染最为典型,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并产生连锁反应。在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中,基于生物过滤法进行处理,需要多方考虑到填料、微生物、温度、湿度以及pH等指标因素,依据流程灵活运用生物过滤法到实处,便于提升有机废气处理效率和质量,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就低浓度有机废气处理中生物过滤法的应用效果,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推动生物过滤法创新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气 生物过滤法 低浓度 工业化 生物
下载PDF
化学凝聚——生物膜过滤法处理制革废水
13
作者 吴浩汀 赵荫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90年第3期1-4,共4页
本研究采用化学凝聚——双层生物滤地法处理中、小型制革行业废水,选用国内易于收集的泥螺壳作为生物滤料.试验表明,泥螺壳作为生物滤料,其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天然滤料(焦炭、无烟煤)和国外开发的合成滤料.该项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省... 本研究采用化学凝聚——双层生物滤地法处理中、小型制革行业废水,选用国内易于收集的泥螺壳作为生物滤料.试验表明,泥螺壳作为生物滤料,其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天然滤料(焦炭、无烟煤)和国外开发的合成滤料.该项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省去了二次沉淀池,工艺简单,操作管理较为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化学凝聚 生物过滤法
下载PDF
城市污水厂恶臭的生物过滤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 被引量:5
14
作者 屈艳芬 叶锦韶 尹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8,共4页
采用生物过滤法对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和脱水车间的臭气进行了处理。60 d的除臭运行结果表明,在H2S和NH3的进气浓度分别为0.18-2.71 mg/m3和1.93-5.95 mg/m3条件下,处理后的H2S和NH3浓度分别为0.01-0.08 mg/m3和0-0.62 mg/... 采用生物过滤法对南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浓缩池和脱水车间的臭气进行了处理。60 d的除臭运行结果表明,在H2S和NH3的进气浓度分别为0.18-2.71 mg/m3和1.93-5.95 mg/m3条件下,处理后的H2S和NH3浓度分别为0.01-0.08 mg/m3和0-0.62 mg/m3,在除臭系统6 m外臭气浓度均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除臭系统滤料上的微生物数量丰富,其中细菌数高达(0.3-5.4)×109CFU/g,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优势种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硫杆菌属、酵母属、假丝酵母属、曲霉属和青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厂 生物除臭 生物过滤法 H2S NH3
下载PDF
生物过滤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5
15
作者 金耀民 陈建孟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15-317,共3页
对近年国内外生物过滤技术(生物滤器、生物滴滤器) 处理废气的使用范围、操作的基本原理和目前的应用情况作了综 述,并且预测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空气污染控制 废气治理方法 生物滤器 生物滴滤器
下载PDF
生物过滤技术应用及运营管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志林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52-55,59,共5页
简要介绍锦西石化污水处理场生物过滤除臭装置概况,分析讨论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运行影响因素,总结生物过滤除臭装置运行管理一般规律,提出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废气处理 生物过滤法 运行管理
下载PDF
生物过滤除臭工艺简介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学英 《中国环保产业》 2010年第1期55-57,共3页
介绍了污水处理厂臭气的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生物过滤除臭工艺及影响因素,提出生物过滤法处理污水处理站(厂)臭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生物过滤法 污水处理厂臭气 除臭工艺
下载PDF
挥发性有机废气生物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永明 朱杰 杨旭军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31-32,共2页
针对我国气体污染问题严重的现状,缓解大气污染,减少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提高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基于此,以生物处理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应用的意义为导入点,分析生物处理技术的含义,深入探究生物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促... 针对我国气体污染问题严重的现状,缓解大气污染,减少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排放,提高废气生物处理技术迫在眉睫。基于此,以生物处理技术在挥发性有机废气中应用的意义为导入点,分析生物处理技术的含义,深入探究生物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促进我国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废气 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过滤法
下载PDF
利用生物膜过滤装置处理有机废水
19
作者 村上孝文 下山敏昭 +1 位作者 宫原真纪子 沈小维 《环境保护科学》 CAS 1991年第3期92-97,共6页
一、前言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大多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该法从BOD处理性能来看是最好的方法,但存在污泥沉降分离难以控制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并应用了转盘法、浸渍滤床法以及生物膜过滤法等生物膜法,特别是生物膜过滤法与其他方法... 一、前言含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大多是采用活性污泥法,该法从BOD处理性能来看是最好的方法,但存在污泥沉降分离难以控制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并应用了转盘法、浸渍滤床法以及生物膜过滤法等生物膜法,特别是生物膜过滤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可以高负荷运行,所以可使处理装置小型化,同时与活性污泥法相比具有能耗少的优点,为此得到广泛普及.现在应用于各个方面的生物膜过滤装置大多是下流式,该方式可以得到BOD,SS值低的处理水质,但具有压差容易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有机废水 生物过滤法
下载PDF
生物膜填料床内废气净化的理论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廖强 陈蓉 朱恂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6-80,共5页
介绍了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并对废气生物净化技术中的生物过滤法和生物滴滤法的理论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废气净化 生物过滤法 生物滴滤法 理论模型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