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过程工程研究在创新生物医药开发中应用的驱动力--生物反应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杨 聂简琪 +3 位作者 刘秀霞 杨艳坤 戴晓峰 白仲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980,共10页
近年创新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也给生物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靶点筛选及分子构建等上游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生物医药进步的主要原因。随着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药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细胞培养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近年创新生物医药在生物产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也给生物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靶点筛选及分子构建等上游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生物医药进步的主要原因。随着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医药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细胞培养技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细胞培养技术的实现载体——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改进和创新也越发凸显其重要性。本文介绍了生物反应器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中的应用种类、发展趋势及发展驱动力,回顾了全球范围内新型生物反应器的发展成果,包括新型反应器技术及过程分析技术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中国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指出了生物反应器的发展与进步应以提高生物培养过程的稳定性最终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不是以提高产量为主要目标。本文详细阐述现代生物反应器技术及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的质量控制理念在其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以及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生物过程工程 质量源于设计 过程分析技术 创新生物医药 生物工程 微反应器
下载PDF
生物过程工程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谭天伟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15-15,共1页
中国是工业生物技术大国,发酵装置体积1000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在工业生物技术上游领域(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但在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过程放大原理和方法方面... 中国是工业生物技术大国,发酵装置体积1000万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在工业生物技术上游领域(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小,但在工业生物技术的过程科学基础研究方面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过程放大原理和方法方面。在“97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工业生物技术在过程科学领域取得了下述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程工程 工业生物技术 发酵装置 细胞工程 基因工程 放大原理 基础研究 世界
下载PDF
首本《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出版
3
作者 束霞霞 杨燕燕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2008年8月,由蒋立科教授(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和罗曼教授所主编的《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biochemical process engineering,BPE)于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进行细胞产物研究与应用以来第一部BPE教科书。
关键词 生物化学过程工程学》 教科书 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下载PDF
过程科学与过程工程 被引量:4
4
作者 牛强 潜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7,共5页
过程工业是大规模物质转化的工业。过程科学源于化学工程中的“三传一反” ,现已成为解决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中瓶颈问题的工程科学。过程工程是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等加工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已广为使用。过程科学将向微观化、系统化的... 过程工业是大规模物质转化的工业。过程科学源于化学工程中的“三传一反” ,现已成为解决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过渡中瓶颈问题的工程科学。过程工程是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等加工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已广为使用。过程科学将向微观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绿色过程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科学 过程工程 过程工业 非线性科学 发展趋势 绿色过程工程 生物过程工程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5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过程工程 生物反应过程 生物过程检测 生物过程控制
下载PDF
工业生物过程: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关键——访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谭天伟教授
6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1期57-59,共3页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现状和趋势。 谭:工业生物过程是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基础生产化学品、材料与能源的新型工业模式。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包括过程单元、过程装备和过程优化三个主要方面。中国是一个工业生...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我国工业生物过程研究现状和趋势。 谭:工业生物过程是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基础生产化学品、材料与能源的新型工业模式。工业生物过程工程包括过程单元、过程装备和过程优化三个主要方面。中国是一个工业生物技术大国,发酵体积1000万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过程工程 生物技术产业化 北京化工大学 副校长 生物质资源 过程优化 过程装备
下载PDF
生物基化学品分离提纯的难点和对策 被引量:2
7
作者 修志龙 苏志国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33-39,共7页
由于全球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甚至危机越来越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及其集成方法加工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越来越急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展的重大课题。化学品也包括生物能源.例如... 由于全球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压力甚至危机越来越大.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生物及其集成方法加工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越来越急迫.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开展的重大课题。化学品也包括生物能源.例如乙醇、甲烷等.可通过氧化反应提供大量的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过程工程 化学品 分离提纯 生物质资源 生物能源 过氧化反应 集成方法 可再生
下载PDF
发酵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嗣良 《生物产业技术》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获得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它是微生物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一门应用学科。
关键词 技术发展现状 发酵工程 生物过程工程 生物菌体 展望 大规模生产 代谢产物 生命活动
下载PDF
我院生物研究所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9
作者 苏俊阳 《甘肃科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0-30,共1页
据国家工信部网站公告,我院生物研究所申报的"甘肃省工业生物技术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日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多年来,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为更好的服务省内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中... 据国家工信部网站公告,我院生物研究所申报的"甘肃省工业生物技术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近日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多年来,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为更好的服务省内外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技术咨询、中试放大及成套化技术在内的工业生物过程工程技术服务,在各种服务资质及服务平台的搭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得到了政府和众多企业的认可。2011年作为发起单位,联合成立了"甘肃省生物基材料产业联盟",与包括甘肃昆仑生化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研究所 公共服务 中小企业 服务平台 示范 生物技术企业 生物过程工程 甘肃省
下载PDF
工业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中的科学问题——生物过程环境组学与多尺度方法原理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嗣良 《中国基础科学》 2009年第5期27-31,13,共6页
本文首先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多尺度分析的过程优化技术和基于细胞生理特性与生物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相结合的生物过程放大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根据生物过程环境对生物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把环境组学作为系统生... 本文首先通过实例阐述了基于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多尺度分析的过程优化技术和基于细胞生理特性与生物反应器流场特性研究相结合的生物过程放大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并根据生物过程环境对生物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把环境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一部分,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对生物过程开展全域性(global)研究,即基于生物过程信息处理的生物过程系统工程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反应器生物过程优化与放大研究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生物过程优化 系统生物 生物过程放大 环境组学 生物过程系统工程
原文传递
Fluorescent Proteins as a Visible Molecular Signal for Rapid Quantification of Bioprocesses: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翀 邢新会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63-869,共7页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nd its variants /homolog proteins are generally called as GFP-like fluorescent proteins (FP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s visible molecular tools for monitoring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and its variants /homolog proteins are generally called as GFP-like fluorescent proteins (FPs), which are widely used as visible molecular tools for monitoring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processes due to their capability of simple, accurate and real time quantification. The FPs-based molecular and visible quantification tools are giving more impact on bioprocess engineering, enabling the biomolecule-level dynamic information to be linked with the process-level events. In this review,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FPs in biological engineering with emphasis on rapid molecular bioprocess quantification, such as quantific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efficiency, the protein production, the protein folding efficiency, the cell concentration, the intracellular microenvironments and so on, would be first introduced. The challenges of using FPs with respect to actual bioprocess applications for the precise quantification including the interaction of FPs and the fused partner proteins, the maturation of FPs, the inner filter effect and sensing technology were then discusse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for the FPs used in molecular bioprocess quantification would b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luorescent proteins bioprocess engineering quantification MARKER
下载PDF
An analytical model for pyrolysis of a single biomass particle 被引量:3
12
作者 Mehdi Bidabadi Mohammad Rastegar Moghaddam +2 位作者 Seyed Alireza Mostafavi Farzad Faraji Dizaji Hossein Beidaghy Dizaj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350-359,共10页
Decreasing i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to confront the global warming needs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as the main doer of the world climate changes by renewable and clean fuels produced from biomass like wood waste... Decreasing in emissions of greenhouse gases to confront the global warming needs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as the main doer of the world climate changes by renewable and clean fuels produced from biomass like wood waste which is neutral on the amount of CO2. An analytical and engineering model for pyrolysis process of a single biomass particle has been presented. Using a two-stage semi global kinetic model which includes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actions,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like shape and size of particle as well as porosity on the particle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product yiel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Comparison of the obtained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our results are in a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previous researchers' works. Finally, a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done to determine the importance of each parameter on pyrolysis of a single biomass particle which is affected by many constant parame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pyrolysis analytical model single particle sensitivity analysis
下载PDF
新书介绍
13
《生物产业技术》 2010年第1期103-103,共1页
本书是一本系统专著.与美国NovaSciencePublishers合作出版,英文版同期推出,全书内容特色如下:
关键词 书刊 内容介绍 生物基产品过程工程 生物技术
下载PDF
科学出版社新书
1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7,共1页
2012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2012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是基于工业生物技术知识环境出版的信息产品之一,主要报道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内的重大规划与政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进展、产业发展等。为了能够... 2012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2012工业生物技术发展报告》是基于工业生物技术知识环境出版的信息产品之一,主要报道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内的重大规划与政策、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进展、产业发展等。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的最新进展,本书设置了发展战略篇、研发进展篇、产业篇和青年人才篇。在选题上,着重突出了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和前沿。为了突出各领域的技术进展并使内容更有层次感,本书在研发进展篇采用主题的形式组织稿件,重点报道了合成生物学、工业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生物炼制和生物发酵技术、工业蛋白质工程、生物过程工程、微藻生物能源等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中的研发进展等内容。为了扩大本报告的读者范围,使国外读者能了解中国工业生物技术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出版社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领域 中国科学院 生物发酵技术 生物过程工程 信息产品 技术知识
原文传递
Human hip joint center analysis for biomechanical design of a hip joint exoskeleton 被引量:6
15
作者 Wei YANG Can-jun YANG Ting XU 《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16年第8期792-802,共11页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the customized design of hip exoskeletons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humanmachine physical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comfort.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mechanisms designed to follow th...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for the customized design of hip exoskeletons based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humanmachine physical interface to improve user comfort.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mechanisms designed to follow the natural trajectories of the human hip as the flexion angle varies during motion. The motions of the hip joint center with variation of the flexion angle were measured and the resulting trajectory was modeled. An exoskeleton mechanism capable to follow the hip center's movement was designed to cover the full motion ranges of flexion and abduction angles, and was adopted in a lower extremity assistive exoskeleton. The resulting design can reduce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forces by 24.1% and 76.0% during hip flexion and abduction, respectively, leading to a more ergonomic and comfortable-to-wear exoskeleton system. The humanexoskeleton model was analyzed to further validate the decrease of the hip joint internal force during hip joint flexion or abduction by applying the resulting de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 joint exoskeleton Hip joint center Compatible joint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force
原文传递
Chiral polymer-based biointerface materials 被引量:2
16
作者 LI MinMin QING GuangYan +1 位作者 ZHANG MingXi SUN TaoLei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540-551,共12页
Chirality i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nature. Chiral interac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es, which provides much inspiration for scientists to develop cbiral materials. As a brea... Chirality is a unique phenomenon in nature. Chiral interaction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i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cess- es, which provides much inspiration for scientists to develop cbiral materials. As a breakthrough from traditional materials, bi- ointerface materials based on chiral polymers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Such materials ele- gantly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chiral surfaces and traditional polymers, and provide a novel solution not only for the inves- tigation of chiral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ut also for the design of biomaterials with diverse applications, such as in tissue en- gineering and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bioregulation, chiral separation and chiral sensors. Herein, we summarize recent ad- vances in the study of chiral effect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ral polymer-based biointerface materials, and also present some challenges and perspec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RALITY POLYMER chiral interaction biointerface materials chiral effects applicatio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