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83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围术期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影响
1
作者 高宝芹 葛金星 +2 位作者 罗书引 葛菲 沈阳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4期845-850,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围术期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将2023年1-5月行剖宫产手术67例为对照组,2023年6-12月行剖宫产手术83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围术期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应激水平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本院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50例,将2023年1-5月行剖宫产手术67例为对照组,2023年6-12月行剖宫产手术83例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应激水平、康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干预后手术前后干预组丙二醛(1.87±0.57μg/ml、1.59±0.42μg/ml)、脂质过氧化氢(321.16±31.48μmol/L、307.32±32.19μmol/L)、晚期蛋白氧化产物(62.87±7.29μmol/L、59.61±7.82μmol/L)、皮质醇(319.15±16.47pg/ml、308.67±16.48pg/ml)、收缩压(126.86±2.49mmHg、118.63±3.48mmHg)均低于对照组(2.08±0.56μg/ml、1.81±0.38μg/ml、331.46±30.59μmol/L、320.84±31.67μmol/L、65.48±8.33μmol/L、63.48±8.49μmol/L、324.67±15.86pg/ml、315.68±15.85pg/ml、128.46±2.64mmHg、121.86±3.46mmHg),焦虑自评量表(45.72±3.22、40.16±4.82分)、抑郁自评量表(46.34±4.21分、38.92±4.11分)均低于对照组(48.72±3.15分、45.86±4.15分、48.84±4.11分、43.16±4.24分),术后干预组舒张压(67.34±3.08mmHg)、心率(80.49±5.39次/min)低于对照组(75.23±2.48mmHg、89.56±3.47次/min),下床活动时间、泌乳时间、尿管拔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19.4%),护理干预总满意率(98.8%)高于对照组(89.6%)(均P<0.05)。结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降低剖宫产产妇的应激水平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稳定产妇情绪,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围术期 护理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应激水平 心理状态 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构建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田川 赵菁 +2 位作者 许丽媛 沈意娜 杨心雨 《护理管理杂志》 2022年第8期580-584,共5页
目的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便捷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提供积极支持。方法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26名临床、... 目的构建一个全面、科学、便捷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有效的慢性疼痛评估提供积极支持。方法以慢性疼痛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采用Delphi法邀请26名临床、护理与科研专家对拟定的综合评估方案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通过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确立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100%和80.77%,权威系数分别为0.966和0.9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8和0.293(P<0.01);最终确定的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包括4个评估维度、19项评估内容和4个评估工具。结论慢性疼痛综合评估方案具有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专业性,可有效提高临床慢性疼痛患者的评估效率,为慢性疼痛患者的护理与诊疗效果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慢性疼痛 方案构建 专家函询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伟风 《全科护理》 2017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断指且进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断肢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护理,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护理对断肢再植病人负性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断指且进行再植手术的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断肢手术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心理和社会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社会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引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病人进行护理能有效控制并改善断肢再植病人的负性情感,对其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肢再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负性情感 社会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对自发性气胸 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晶 易炜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4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6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4例,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的FEV1、VC、MMEF、PEF、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胸闷、咳嗽、胸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GQOL-74各方面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应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一体化护理,可促使患者的肺功能恢复,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一体化护理 自发性气胸 肺功能
下载PDF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相关疲劳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琴 陈方平 《医学与哲学(B)》 2010年第1期78-80,共3页
普遍的疲劳感是引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减少肿瘤相关疲劳逐渐引起了血液病医生的关注。在医学从传统的"生物"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背... 普遍的疲劳感是引起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生活质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减少肿瘤相关疲劳逐渐引起了血液病医生的关注。在医学从传统的"生物"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本文就如何利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分析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疲劳的病因、机制、评估、干预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疲劳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疲劳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下载PDF
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WAIS-RC评分、MoCA评分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戴雯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对于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利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所达到的具体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共计收入了60例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利用分组研究的形式,设定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相同数量,利用不... 本研究主要探讨针对于患有双向情感障碍的患者,利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护理干预所达到的具体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共计收入了60例患有该疾病的患者,利用分组研究的形式,设定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相同数量,利用不同模式的护理,包括常规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对比并分析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各项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护理方案,观察组的患者,其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智力评分以及认知功能评分都高于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临床中患有双相情感障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下的效果较差,而融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后,不仅能规避传统护理的弊端,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稳定其病情,改善各种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故而整体护理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双相情感障碍 护理效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干预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疼痛、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廖黎敏 林璠 刘火妹 《吉林医学》 2025年第3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究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41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基于生物-心... 目的:探究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收治的41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模式下的全方位护理干预。采用Prince Henry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疼痛,使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以自制量表评价治疗依从性,统计发生患者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干预模式能够减轻肺癌术后患者的疼痛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其预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全方位 干预模式 肺癌 疼痛 生活质量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一体化护理模式改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恐动症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余莹莹 郑伟 +3 位作者 廖涛 何玲 陈红梅 肖茜莹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干预组和一体化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干预时...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术后恐动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恐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干预组和一体化干预组,每组各60例,两组干预时间均为患者入院至出院。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恐动症评分(TSK-17)、康复训练配合度、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KSS)及生活质量(SF-36)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TSK-16评分均下降(P<0.05),且一体化干预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康复训练配合度均提高(P<0.05),且一体化干预组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膝关节评分均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F-36评分均提高(P<0.05),且一体化干预组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一体化干预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干预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韧带损伤术患者的运动恐惧心理,提高康复训练配合度,进而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与生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韧带损伤 恐动症 一体化护理模式 生物 心理 社会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孙佳欢 谢明晖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8期67-71,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 目的:探究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及观察组(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各31例。对比两组恢复指标、心理状态[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状态焦虑量表(SAI)]、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之肝癌量表(QLICP-LI)]、免疫功能(CD3^(+)、CD4^(+)、CD8^(+))、应激反应[C 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结果:观察组首次离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首次离床活动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MUIS、SAI评分均降低,QLICP-LI评分均升高,观察组MUIS、S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QLICP-L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D3^(+)、CD4^(+)均升高,CD8^(+)均降低,观察组CD3^(+)、CD4^(+)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CRP、Cor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路径化护理,可减轻应激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 路径化护理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 原发性肝癌 并发症
下载PDF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张燕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83-186,共4页
探究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自护能力、情绪状况、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 探究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观察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护理依从性更高,自护能力、情绪状况、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能促进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等全方位改善,可推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心理-社会协同护理模式 老年患者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三维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糖控制、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汤晓燕 许秋红 黄宝珍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认知-心理-社会支持三维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2月—2024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收的1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观察组,均65例。对...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认知-心理-社会支持三维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2月—2024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收的13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护理方案不同分对照组、观察组,均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三维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控制、心理弹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血糖波幅、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社会支持三维护理在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增强情绪控制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价值显著,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非小细胞肺癌 认知-心理-社会支持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在ICU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12
作者 陈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083-086,共4页
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干预... 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心理弹性、心理应激程度、社会适应能力。结果 较干预前,2组干预后的心理弹性、负性情绪、应激功能障碍相关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更优(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社会适应能力相关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整合式心理疗法用于ICU脓毒症患者,能提高患者心理弹性,减轻负面情绪与心理应激程度,提升患者在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理疗法 生物-心理-社会 负性情绪 社会适应
下载PDF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赵丹 马润红 +1 位作者 杨倩 冯宪凌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2...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4例年轻宫颈癌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紫杉醇、卡铂化疗,给予对照组(42例)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组(42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评分,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乐观性、坚韧性、力量性及总分,药物管理、饮食管理、症状管理及心理和社会适应评分,均上升,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的健康教育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年轻宫颈癌卡铂与紫杉醇化疗患者中,可提升心理弹性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动机-行为模式 健康教育 心理干预 宫颈癌 卡铂 紫杉醇 化疗 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孟瑾瑾 姚宁 +1 位作者 杨红梅 刘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40-3243,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在中晚期结肠癌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化疗的110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干预)和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干预),各55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接纳问卷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癌症疲乏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护理能改善中晚期结肠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接受度及自我效能感,改善癌因性疲乏症状,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结肠癌 化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护理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成功率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成功率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探析组,每组40... 目的探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成功率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进行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探析组,每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探析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服务满意率、住院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的负面情绪等。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探析组SAS、SD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手术、住院及术后饮食恢复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析组患者服务满意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干预,可以舒缓患者情绪状态,利于术前心态稳定,保障手术顺利进行,提高安全性,同时促进术后病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肝胆外科手术 成功率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不良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16
作者 林靖怡 陈思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伴AFib病人共82例,随机分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n=41,常...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对老年冠心病伴房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CHD伴AFib病人共82例,随机分组命名为观察组(n=41,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不良情绪低(P<0.05);生活质量高(P<0.05);症状积分低,自我效能高(P<0.05)。结论 在老年CHD伴AFib临床护理中使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自我效能、症状积分,并提升生活质量,推荐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房颤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
下载PDF
应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全面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庆云 林莹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2369-2371,共3页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依从性并不理想。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疾病和治疗因素,并涉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因此,针对每一个体,应基于生物-心理.社会(...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首选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依从性并不理想。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包括疾病和治疗因素,并涉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因此,针对每一个体,应基于生物-心理.社会(BPS)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应对的整合策略。对于包括OSAHS在内的各种慢性病来说,整合策略对提高治疗依从性至关重要,其效能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言“整体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高治疗依从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影响因素 OSAHS 社会因素 慢性病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彤 张灵伟 马欢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6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2023年3月1日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 目的:探讨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1日~2023年3月1日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3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生物评价(包括首次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心理评价[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评价(包括行为、社会、外表自尊、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行为、社会、外表自尊、依从性评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实施基于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 子宫肌瘤 负性情绪 满意度
下载PDF
医学中的全科医学--从《柳叶刀》200年历史看现代医学中的全科医学发展(八):对恩格尔生物心理社会范式的思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辉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1-I0004,共4页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些词是张嘴就来的,但耳熟不一定能详,禁不起进一步追问。还有人热衷造新词,或换字游戏,或折腾生僻字,把美妙的中文变得面目全非。然而绝大多数“潮词靓语”如流星即逝,只有少数词经得起时间、思辨和实践的考验,...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些词是张嘴就来的,但耳熟不一定能详,禁不起进一步追问。还有人热衷造新词,或换字游戏,或折腾生僻字,把美妙的中文变得面目全非。然而绝大多数“潮词靓语”如流星即逝,只有少数词经得起时间、思辨和实践的考验,这是因为它们有深刻的思想后盾,并容许评判。我很幸运,大学一年级入学教育时,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新生,医学要进入新的时代了,这让我们非常振奋。入学后几个月的1980年,中国刚创刊的《医学与哲学》杂志刊登了乔治·恩格尔(George Engel)的文章《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摘译。该文的英文原文付梓于Science杂志上,发表时间是中国恢复高考的那一年(1977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恩格尔
下载PDF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进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
作者 张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功能(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进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2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生物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生物-心理-社会功能(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患者康复进度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2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生物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干预时间均为2周。比较2组术后康复指标(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变化、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包括积极应对评分和消极应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P<0.05或<0.001);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消极应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干预后,观察组HAMA和HAMD-17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均P<0.001)。结论BPS的整体化护理干预能改变宫颈癌患者应对方式,调适其心理状态,有助于加速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生物-心理-社会功能 整体化护理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