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0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 俞飞 +3 位作者 何友均 李乐 高志强 杨文娟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①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处于中高水平,文化景观(SBE 76.33)>水域景观(SBE 76.15)>森林景观(SBE 74.57)>乡村景观(SBE 72.29);②钱江源国家公园视觉美学质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游憩展示区(SBE 76.84)>传统利用区(SBE 75.63)>生态保育区(SBE 74.57)>核心保护区(SBE 69.16);③景观视觉美学感知会使人出现皮肤电导水平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的生理反应变化。美学质量最高的文化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大(0.907 resp);美学质量最低的乡村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小(0.528 resp)。【结论】相比景观面积规模,景观元素的多样性以及元素间的视觉协调性更能影响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并促使公众皮肤电导率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建议从视觉感官与促进人体健康等角度,加强多功能景观管理,尤其是游憩林与康养林的精细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景观资源评价 景观美学 美景度 生理反应
下载PDF
急性缺氧暴露对人体生理反应及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杰 孙亮亮 +1 位作者 胡玥 苏小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在低压环境舱开展高海拔环境中人体急性缺氧暴露实验,研究环境压力和温度对人体生理参数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大气压力的降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口腔温度、舒张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均呈增加,而血氧饱和度和收缩压呈... 在低压环境舱开展高海拔环境中人体急性缺氧暴露实验,研究环境压力和温度对人体生理参数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大气压力的降低,人体平均皮肤温度、口腔温度、舒张压、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均呈增加,而血氧饱和度和收缩压呈降低趋势。其中,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温度的增加,只有血氧饱和度降低,其他生理参数均升高。其中,平均皮肤温度、心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反应能力随大气压力的降低而降低,思辨能力反而提高。其中,记忆能力受压力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随温度的增加有所提高,思辨能力在不同压力下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反应能力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其中反应能力受温度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该研究为保障平原地区人员急进高海拔地区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急性缺氧暴露 生理反应 认知能力
下载PDF
驯养林麝泌香生理反应时间与年龄、地域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奇 李斐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60-4269,共10页
以3处不同地域驯养林麝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麝场61只林麝(离散型年龄分布群)、陕西安康某麝场23只和凤县某麝场5只成体麝(>2岁)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主要气候因子及产香状况等进行观测、记录、统计分... 以3处不同地域驯养林麝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四川某麝场61只林麝(离散型年龄分布群)、陕西安康某麝场23只和凤县某麝场5只成体麝(>2岁)泌香期不同生理阶段持续时间、主要气候因子及产香状况等进行观测、记录、统计分析。研究显示陕西、四川驯养种群泌香生理反应均存在2个泌香高峰期,安康驯养种群泌香高峰期集中于5月初和5月底,以5月底频发,四川则出现在6月初和6月下旬,以6月初频发,且5岁前随着年龄的增长,泌香反应集中且明显,此后随年龄增长而趋于平缓,四川驯养种群泌香启动时间较陕西晚1个月左右,两者泌香高频发期接近且两地麝群泌香生理反应主要在40d内完成;四川麝群不同年龄林麝泌香生理反应初期、盛期、后期及总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合并育成组和成年组仅麝群在泌香后期组间有显著差异;安康、四川两地麝群仅泌香后期持续时间差异显著(P<0.05);麝群中存在11.48%的个体在泌香季节出现2次泌香生理反应现象,但其麝香产量相对较低、且集中于8—9岁以上雄麝,麝群空香率9.8%左右,主要集中于9岁以上雄麝个体;麝群低产麝(产香量≤10g)占18.93%,中产麝(10g<产香量≤20g)占45.94%,高产麝(20g<产香量)占35.13%,产香量表现出较大变化幅度。上述结果显示不同地域温度、光照时间等对驯养麝群泌香期各生理阶段持续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麝群泌香期启动时间影响显著;此外观测到林麝麝香产量似有与泌香生理反应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泌香生理反应 分配和规律 年龄 地域分布
下载PDF
典型返回再入过载下姿态差异对猕猴生理反应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任逸 祝郁 +9 位作者 肖艳华 王建全 孙浩 马博涵 郭玉琴 刘炳坤 阚广悍 肇海 李富柱 马红磊 《载人航天》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3,共7页
为探究典型登月返回过载下姿态差异对机体生理反应的影响,选取18只猕猴作为实验对象,在动物离心机上模拟过载峰值为13 G、15 G的嫦娥任务(卧姿)与阿波罗登月返回(躺姿)过载环境,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猕猴过载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 为探究典型登月返回过载下姿态差异对机体生理反应的影响,选取18只猕猴作为实验对象,在动物离心机上模拟过载峰值为13 G、15 G的嫦娥任务(卧姿)与阿波罗登月返回(躺姿)过载环境,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猕猴过载前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参数变化,并对测试前后行为学变化进行评分。实验结果表明:在峰值为13 G、15 G过载作用下,卧姿猕猴心率最大增幅分别为88%、107%,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增加了24 mmHg/15 mmHg、18 mmHg/12 mm-Hg,血氧饱和度分别降低了0%、5%;躺姿猕猴心率最大增幅分别为48%、28%,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增加了8 mmHg/-4 mmHg、2 mmHg/8 mmHg,血氧饱和度分别降低了3%、1%。13 G过载实验后,卧姿猕猴心率显著高于躺姿猕猴(P=0.015),其余生理参数均无显著差异。2种姿态过载暴露后猕猴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萎靡与反应灵敏性下降,但卧姿猕猴在扑咬反应上减弱更明显(P=0.035),其余差异不显著。卧姿工况较躺姿工况而言,机体的生理反应对于过载环境更为敏感,心率、血压变化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再入过载 猕猴 姿态差异 生理反应 动物离心机
下载PDF
基于心生理反应的山区高速公路线形安全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建刚 董进国 +1 位作者 陶瑞 谢一丹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66-3074,共9页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理环境限制呈现地形高差大、线性组合多等特点,其复杂的线形使驾驶人的心生理发生变化,行车风险增大。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选取16名驾驶员在典型山区高速公路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弯坡路段进行驾驶试验,... 山区高速公路受地理环境限制呈现地形高差大、线性组合多等特点,其复杂的线形使驾驶人的心生理发生变化,行车风险增大。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性,选取16名驾驶员在典型山区高速公路纵坡路段、平曲线路段和弯坡路段进行驾驶试验,结合驾驶模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采集心率、速度等参数,探究心率增长率与坡度、平曲线半径、线形组合指标、速度差和交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纵坡路段坡度>3%时,在下坡速度差大于17.6 km/h、上坡速度差大于18.5 km/h条件下驾驶员心率增长率均超过舒适阈值,处于紧张状态;平曲线路段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舒适阈值范围内,平曲线半径<0.65 km时,心率增长率处于紧张阈值范围内;弯坡路段上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6、速度差大于14.8 km/h,下坡方向线性组合指标大于4.7、速度差大于16 km/h时,驾驶员均处于紧张状态。建立道路线形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为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山区高速公路 道路线形 生理反应
下载PDF
水生昆虫对化学性有毒污染物生理反应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徐茂洲 曹成全 黎煜桐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9期25-31,共7页
水生昆虫对化学性有毒污染物生理响应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昆虫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热点。综述了双翅目、蜻蜓目、蜉蝣目、毛翅目、鞘翅目等水生昆虫幼虫(稚虫)或成虫体内的酶活性以及部分基因表达水平等指标对于重金属、有机农药、微... 水生昆虫对化学性有毒污染物生理响应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昆虫学科和环境学科的交叉研究热点。综述了双翅目、蜻蜓目、蜉蝣目、毛翅目、鞘翅目等水生昆虫幼虫(稚虫)或成虫体内的酶活性以及部分基因表达水平等指标对于重金属、有机农药、微塑料3种化学性有毒污染物的生理反应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的研究中应该拓展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水生昆虫体内蛋白、酶等与污染物的相互作用规律及机理,不仅能促进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还能为人工繁育水生资源昆虫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昆虫 生理反应 化学性污染 重金属 农药 微塑料
下载PDF
矿用通风服对人体热生理反应的影响试验研究
7
作者 游波 王思奇 +2 位作者 韩巧云 毛聪 杨芯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230,共8页
为明确矿用通风服对人体热生理的影响效果,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人体劳动强度、矿用通风服管路结构及通风量与人体热生理反应的关系,基于人工环境试验舱以及试验测量仪器,开展真人受训试验,收集记录试验数据,分析在36种不同工况下3种不同... 为明确矿用通风服对人体热生理的影响效果,探究不同环境温度、人体劳动强度、矿用通风服管路结构及通风量与人体热生理反应的关系,基于人工环境试验舱以及试验测量仪器,开展真人受训试验,收集记录试验数据,分析在36种不同工况下3种不同管路结构矿用通风服的人体热生理变化情况,结合双变量相关分析功能,寻求3种管路结构下不同环境温度、服装通风量、劳动强度3因素与人体热生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通风服衣内微空间的风量分布均匀性为横向型>混合型>竖向型。针对整体效果而言,在同一工况下,管路结构影响显著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横向型、混合型和竖向型;环境温度主要影响平均皮肤温度与心率,通风量主要影响收缩压与舒张压,劳动强度主要影响出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通风服 生理反应 管路结构 劳动强度 环境温度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种质耐盐性综合评价及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52
8
作者 李源 刘贵波 +3 位作者 高洪文 孙桂枝 赵海明 谢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86,共8页
以中苜1号为对照,对来自俄罗斯的18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但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的鉴定出了每份材料的耐盐能力,比... 以中苜1号为对照,对来自俄罗斯的18份紫花苜蓿种质的耐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运用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进行综合评价,不但考虑了不同指标的权重,还定量的鉴定出了每份材料的耐盐能力,比聚类分析的结果更具科学合理性,试验共筛选出M7、M9、M15、810共4份耐盐性强的种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盐胁迫下的生理反应,除叶水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外,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则呈上升趋势,且不同材料变化幅度不同。可溶性糖含量、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水分饱和亏缺和叶水势等指标很好的反映了材料间的耐盐性,可直接作为耐盐评价的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苗期 耐盐性 综合评价 生理反应
下载PDF
向日葵对盐逆境伤害的生理反应及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42
9
作者 张俊莲 陈勇胜 +3 位作者 武季玲 王蒂 权冬玲 张国斌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栽植于蛭石的向日葵用 0 .3 %、0 .6 %、0 .9%、1.2 %NaCl水溶液胁迫处理 ,2 0d、40d时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盐逆境对向日葵生长有明显伤害 ,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 ;膜透性极显著增加 ,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 ;脯氨... 栽植于蛭石的向日葵用 0 .3 %、0 .6 %、0 .9%、1.2 %NaCl水溶液胁迫处理 ,2 0d、40d时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 :盐逆境对向日葵生长有明显伤害 ,对叶面积的影响大于对株高的影响 ;膜透性极显著增加 ,并随处理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 ;脯氨酸含量呈初期上升后期下降趋势 ;光合速率下降原因与盐浓度有关 ,低盐度胁迫伤害主要是气孔因素造成的 ,高盐度胁迫伤害则主要来自非气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生理反应 耐盐性 盐逆境 伤害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上玉米/花生间作对花生根系形态变化和生理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左元梅 王贺 +2 位作者 李晓林 张福锁 曹一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58-563,共6页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玉米与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问作显著地改善了花生的铁营养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改善作用与间作对花生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所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间作不仅增加了花生的侧根数目、侧...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石灰性土壤上玉米与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问作显著地改善了花生的铁营养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改善作用与间作对花生根系形态和生理活性所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间作不仅增加了花生的侧根数目、侧根长度、根毛数量,而且促使花生表皮形成丰富的转移细胞和根质膜还原Fe(Ⅲ)能力的提高;同时间作花生根际微生物数量少于单作花生,可能减少了对玉米根系分泌的植物铁载体(PS)和根表粘液层的分解,间作花生根表较厚的粘液层和根际丰富的PS-Fe^(31)促进了间作花生对根际土壤难溶性铁Fe(Ⅲ)的吸收和利用。间作花生的这些根系形态变化、生理变化在改善花生铁营养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花生 玉米 生理反应 石灰性土壤 根系
下载PDF
低温对玉米幼苗生理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高素华 郭建平 +2 位作者 张国民 王连敏 王立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将玉米晚熟品种吉单159三叶期幼苗进行6℃、10℃低温处理3天、6天,发现幼苗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电导率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少,叶绿素SPAD值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关键词 低温 玉米幼苗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 生理反应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孕穗期低温生理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张志伟 王法宏 +5 位作者 李升东 冯波 司纪升 张宾 孔令安 王峥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0-906,共7页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 为明确冬小麦抗低温倒春寒的生理机制,以多穗型小麦品种济麦22、邯6172和大穗型小麦品种临麦4号、潍麦8号为材料,研究了孕穗期低温(1℃、-2℃)对小麦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处理当天,1℃低温下,4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MDA含量均不同程度增加,SOD活性除济麦22外均提高;-2℃低温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更明显,SOD活性除临麦4号外均降低,各品种MDA含量均显著减少。低温处理第3d和第6d,低温最初诱导产生的脯氨酸逐渐减少,MDA含量大幅降低,其余指标均增加。经用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4个品种的抗寒性相近,穗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孕穗期低温 生理反应 抗寒性
下载PDF
木榄和秋茄对水渍的生长与生理反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7
13
作者 叶勇 卢昌义 谭凤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54-1661,共8页
研究了不同水渍时间对两种红树植物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L.) Lam )和秋茄 (Kandelia candel (L.)Druce)的生长与生理的影响。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 ,木榄的相对生长率明显减小 :排水处理的木榄相对生长率最大而淹水时间最长 (1 2... 研究了不同水渍时间对两种红树植物木榄 (Bruguiera gymnorrhiza (L.) Lam )和秋茄 (Kandelia candel (L.)Druce)的生长与生理的影响。随着淹水时间的增加 ,木榄的相对生长率明显减小 :排水处理的木榄相对生长率最大而淹水时间最长 (1 2周 )的植物具有最低的生长率。相反 ,淹水与排水处理对秋茄的相对生长率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在生物量的分配即茎根比 (S/ R值 )上 ,这两种植物亦表现出对水渍的不同反应。较长淹水时间 (8周或 1 2周 )处理组的秋茄具有较高的 S/ R值 ,但各处理间木榄 S/ R值无显著变化。由此看出 ,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 ,秋茄生物量分配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 ,而木榄却无这种变化。 1 2周淹水处理的秋茄具有比排水处理组更高的根系活力 ,而所有淹水处理组的木榄的根系活力均低于排水处理的值。这些差异表明 ,木榄比秋茄对水渍更敏感。淹水处理中秋茄基本上比木榄具有更高的硝酸盐还原酶、过氧化物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这进一步说明秋茄比木榄对水渍有更强的耐受力。但在叶片叶绿素和胡萝卜素含量上 ,两种植物对水渍有类似的反应 :淹水处理比排水处理有更高的光合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榄 秋茄 水渍 生长 生理反应
下载PDF
不同磷效率马褂木种源对磷胁迫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剑 周志春 +2 位作者 饶龙兵 金国庆 李建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7-531,共5页
Soil culture experiments at two phosphorus level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including chlorophyll content,MDA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and APase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of six Liriod... Soil culture experiments at two phosphorus level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including chlorophyll content,MDA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and APase activity in roots and leaves) of six Liriodendron chinese provenances with different phosphorus efficiency(P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low phosphorus stress would decelerate seedling growth and leaf development,lessen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MDA content in leaves,and promote APase activity in root.There existed marked differences in physiological response among provenances with various PE under low phosphorus stress.It was found that the provenances with high PE possessed more and larger leaves,higher chlorophyll and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than those provenances with low PE.Change of MDA content in leaves of provenances with high PE was small at two phosphorus levels,which meant the provenances with high PE were more resistive to environment str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种源 磷效率 低磷胁迫 生理反应
下载PDF
桃蚜对[反]-β-法尼烯的行为及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16
15
作者 张钟宁 涂美华 +4 位作者 杜永均 方宇凌 陆翊 刘珣 路虹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0-44,共5页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 [反]-β-法尼烯([E]-β-farnesene)是多种蚜虫的报警信息素成分。本文用触角分部切断法,检测到桃蚜Myzuspersicae触角对[反]-β-法尼烯的敏感部位在原生感觉圈。嗅觉反应表明[反]-β-法尼烯对桃蚜的驱拒效果极显著。触用电位检测结果表明成蚜对[反]-β-法尼烯的电生理反应比若蚜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蚜 法尼烯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下载PDF
5种挺水植物对污水浸淹的生理反应及净水效果 被引量:17
16
作者 黄雪方 李冬林 +3 位作者 金雅琴 陈平平 陈玲 顾菁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6-70,共5页
以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香蒲(Typha orientali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为材料,应用桶培试验研究了污水浸淹下5种挺水植物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超氧化... 以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香蒲(Typha orientali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千屈菜(Spiked loosestrlfe)为材料,应用桶培试验研究了污水浸淹下5种挺水植物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Freepro.)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水体总氮(TN)、氨氮(NH4+-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污水浸淹下,叶绿素含量尽管初期有所波动,但后期均表现为下降,类胡萝卜素也呈现类似的变化;浸淹15~30d,黄菖蒲和千屈菜2种植物体内SOD活性变化小,其余植物SOD明显下降,但浸淹45 d后5种植物SOD均上升;浸淹15~30 d,5种植物MDA含量变化不大,但浸淹45 d后,5种植物MDA含量明显升高;梭鱼草、黄菖蒲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幅较大,其余植物的变动不明显。比较不同植物的生理反应,香蒲对污水胁迫的生理反应不敏感,对污水的适应性相对较强。从不同植物对试验水体的影响来看,再力花对TN的去除率最高(RTN=61.75%),香蒲对TP的吸收能力最强(RTP=87.50%),为优良的净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挺水植物 污水浸淹 生理反应 净水效果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西番莲叶片的生理反应及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颖 陈昕 +2 位作者 汪南阳 胡菲 曹福亮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2-539,共8页
以西番莲扦插苗为实验材料,比较预冷处理和常温处理(对照)情况下,西番莲叶片对-6℃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预冷处理对西番莲的抗寒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常温处理组在-6℃低温胁迫处理后,西番莲叶片的... 以西番莲扦插苗为实验材料,比较预冷处理和常温处理(对照)情况下,西番莲叶片对-6℃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以探讨预冷处理对西番莲的抗寒作用及其机理。结果显示:(1)常温处理组在-6℃低温胁迫处理后,西番莲叶片的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预冷处理组这两个指标在处理期间都比常温处理组低;(2)常温处理组叶片H2O2含量在48h时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而预冷处理组的H2O2含量都低于对照,在48h时对照的H2O2含量比预冷锻炼的高1.14倍;(3)常温处理组的脯氨酸含量在24h内增加以后出现下降,而预冷处理组在处理期间逐渐增加且高于对照;(4)常温处理组的POD活性在12h时最高,CAT、SOD活性在24h时最高,以后出现下降。预冷处理组提高了3个酶的活性,其中POD在12h时是对照的2.73倍,CAT、SOD活性在24h时比对照分别提高18.7%和42.7%。(5)超微结构研究显示,预冷处理组在低温胁迫72h时虽出现叶绿体片层肿胀、核膜消失、质膜内陷等症状,但叶绿体伤害症状轻于常温处理。研究表明,低温预冷处理能够提高西番莲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 低温胁迫 生理反应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乌饭树和蓝莓对不同土壤pH值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晴晴 鲁珊珊 +2 位作者 张红 杨艳 肖家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9-475,共7页
采用盆栽砂培法,研究3种不同的土壤pH值(4.2、5.2和6.2)对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和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灿烂"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饭树和蓝莓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 采用盆栽砂培法,研究3种不同的土壤pH值(4.2、5.2和6.2)对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和兔眼蓝莓(Vaccinium ashei Reade)品种"灿烂"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乌饭树和蓝莓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均在土壤pH 6.2时最低,而其生物量与根系活力分别在pH 5.2和pH 4.2时最高。乌饭树和蓝莓根和叶部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pH 6.2时最高,分别在pH 5.2和pH 4.2时最低。在土壤pH 5.2时,乌饭树的根、茎、叶中P、Fe和Zn含量较高;当土壤pH 4.2时,蓝莓根部P和Fe含量、茎部Fe含量及叶部Fe和Zn含量均相对较高。乌饭树和蓝莓根或叶的POD和CAT活性及MDA含量均在pH 6.2时最高,而其最低值分别出现在pH5.2和pH 4.2时。综上,乌饭树和蓝莓分别在土壤pH 5.2和pH 4.2时生长最好,pH 6.2的土壤环境对二者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尤其以蓝莓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乌饭树 蓝莓 生理反应
下载PDF
黄瓜幼苗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及耐热鉴定指标筛选 被引量:95
19
作者 孟焕文 张彦峰 +2 位作者 程智慧 苏菁 崔鸿文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96-99,共4页
研究了 3个不同耐热性黄瓜品种在芽期和 4叶期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 ,同时进行了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 :黄瓜胚根伸长和侧根发生在 3 8℃条件下最快 ,4 2℃受抑制 ,4 5℃完全抑制 ;3 8℃下胁迫60~ 72 h的胚根长可作为黄瓜耐热... 研究了 3个不同耐热性黄瓜品种在芽期和 4叶期对热胁迫的生理反应 ,同时进行了耐热性鉴定指标的筛选。结果表明 :黄瓜胚根伸长和侧根发生在 3 8℃条件下最快 ,4 2℃受抑制 ,4 5℃完全抑制 ;3 8℃下胁迫60~ 72 h的胚根长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之一。4叶期幼苗经 4 2℃胁迫 3 6h,电导百分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能反映出品种间耐热性差异 ;3 8℃胁迫 3 6h后的 SOD单位酶活力和比活力也与品种耐热性一致 ,可作为黄瓜耐热性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幼苗 热胁迫 生理反应 鉴定指标 耐热性
下载PDF
金钗石斛对温度的生理反应 被引量:12
20
作者 丑敏霞 朱利泉 +3 位作者 张明 张玉进 别之龙 魏新元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对温度的生理反应 ,确定其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方法 利用人工气候箱 ,于同一光强下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金钗石斛进行处理 ;采用 75 4GW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石斛叶中MDA ,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叶绿素含... 目的 研究金钗石斛对温度的生理反应 ,确定其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方法 利用人工气候箱 ,于同一光强下设置不同的温度梯度对金钗石斛进行处理 ;采用 75 4GW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石斛叶中MDA ,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总糖及叶绿素含量 ;POD ,CAT活性及其同工酶电泳。结果 石斛的生理活性随温度由低到高 ,表现出弱 强 弱的变化规律 ;2 5℃处理石斛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及CAT活性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MDA含量及POD活性 ,则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CAT活性与MD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而POD活性与之呈显著正相关 ;CAT ,POD同工酶分析表明 ,温度引起石斛同工酶谱带数目的增减或强弱的改变 ,其变化与相应酶活性基本一致。结论  2 5℃的平均温度 (2 3~ 2 8℃ )有利于促进金钗石斛的生长与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温度 生理反应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