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1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制备植源性生物活性肽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孟烨 昝丽霞 +2 位作者 张文夷 高宁 杜小平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89-192,共4页
近年来,植源性生物活性肽因其种类丰富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条件温和、安全性高且在反应过程没有副反应发生,不会降低酶解产物的营养价值,利用该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在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及化妆品开发等领域有... 近年来,植源性生物活性肽因其种类丰富和较高的营养价值而备受关注。酶法制备生物活性肽条件温和、安全性高且在反应过程没有副反应发生,不会降低酶解产物的营养价值,利用该法制备生物活性肽在食品加工、医疗保健及化妆品开发等领域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述了植源性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技术及其生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生物活性肽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 酶法制备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大豆皂苷结构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朱力杰 潘月影 +4 位作者 李英燕 周英杰 白昕雯 刘秀英 刘贺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82,共14页
大豆皂苷大量存在于大豆的胚芽、胚轴等部分,尤其是在脱脂豆粕中含量丰富,可以作为一类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生产,提高大豆油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大豆皂苷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种齐墩果烷型皂苷,由疏水性苷元和亲水性糖基组成,具有... 大豆皂苷大量存在于大豆的胚芽、胚轴等部分,尤其是在脱脂豆粕中含量丰富,可以作为一类高附加值的产品进行生产,提高大豆油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大豆皂苷属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种齐墩果烷型皂苷,由疏水性苷元和亲水性糖基组成,具有一定的两亲性,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力、保护肝脏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大豆皂苷的研究领域从活性验证到分子机制不断拓展,产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不同结构与类型的大豆皂苷表现出的生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不同,相关研究为大豆皂苷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大豆皂苷的结构与分类、生理活性及构效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加工方式对大豆皂苷结构的影响,总结了大豆皂苷发挥生理活性的机制及其基于生理活性的应用,剖析了大豆皂苷在未来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大豆皂苷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苷 化学结构 生物合成 生理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细菌生理活性因子和代谢产物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朱怡亭 李芷瑶 +3 位作者 谢茂梅 颜月玲 张桐 王海霞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在细菌研究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SERS技术不仅可在极低浓度水平上进行细菌含量检测,且其微观分辨率可以深入细菌内部,为深刻理解细菌组成和代谢行为提供了机会;...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技术作为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方法,在细菌研究领域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SERS技术不仅可在极低浓度水平上进行细菌含量检测,且其微观分辨率可以深入细菌内部,为深刻理解细菌组成和代谢行为提供了机会;无需进行复杂的前处理步骤,即可同时监测多种细菌代谢产物,提高了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这些特性使得SERS技术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全面理解细菌的生理活性和代谢产物。该文首先介绍了SERS技术的概念、增强机制以及增强基底材料,然后重点综述了SERS技术在细菌生理活性因子和代谢产物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在提出其局限性的同时也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细菌生理活性 代谢产物 细菌
下载PDF
核桃营养及生理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
4
作者 张水奎 《落叶果树》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对核桃及其副产品的营养价值、保健作用、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进行了阐述,展示了核桃对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挖掘核桃应用潜力,助力核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核桃 营养 药用价值 生理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化罗汉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贵珍 杨志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24-232,共9页
为探讨不同羧甲基化取代度对罗汉果多糖(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生理活性的影响,以SGP为原料,采用溶媒法制备羧甲基化罗汉果多糖(carboxymethylated 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CSGP)。分析氯乙酸浓度、反... 为探讨不同羧甲基化取代度对罗汉果多糖(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SGP)生理活性的影响,以SGP为原料,采用溶媒法制备羧甲基化罗汉果多糖(carboxymethylated Siraitia grosvenorii polysaccharide,CSGP)。分析氯乙酸浓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浓度对取代度的影响,制备得到取代度为0.28~1.09的CSGP。对不同取代度的CSGP进行理化性质表征,并采用体外生理活性实验探讨不同取代度对降血糖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结果显示经过修饰的CSGP分子质量小于SGP;红外图谱在1317 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表明羧甲基成功引入多糖中;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取代度的增加,CSGP微观表面形态变得更加破碎并出现卷曲化现象;刚果红实验显示高取代度的CSGP-H三股螺旋结构消失。体外生理活性实验表明:在质量浓度为6 mg/mL时具有中等取代度的CSGP-M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分别达到44.36%±1.30%、63.17%±2.07%、70.21%±1.89%,相较于SGP、CSGP-L、CSGP-H具有更好的降血糖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随着取代度的增加,CSGP-H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降到11.65%±0.26%、47.45%±0.79%、34.85%±0.78%。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中等取代度的CSGP才可以发挥最佳的生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多糖 羧甲基化 取代度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壳寡糖对水产动物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睿同 陈昊楠 +5 位作者 张家豪 丛玉婷 卢亚楠 王丽 王连顺 杨国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3-127,共5页
壳寡糖作为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可显著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提高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酶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凋亡诱导因子(AI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并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率,改善由于豆粕(SM)、氧化豆油等... 壳寡糖作为绿色新型饲料添加剂,可显著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提高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免疫酶活性,降低肿瘤坏死因子(TNF)、凋亡诱导因子(AIF)等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并提高水产动物生长率,改善由于豆粕(SM)、氧化豆油等饲料原料对水产动物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对国内外有关壳寡糖对不同水产动物肠道微生态、血液生化指标、免疫功能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总结壳寡糖理论研究上的不足及其在生产应用中的瓶颈,并提出未来应开展更多壳寡糖对水产动物生理活性的研究、深入了解壳寡糖对水产动物活性影响的作用机制等展望,预测了壳寡糖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文章为壳寡糖的基础研究、工业化生产及其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制备方法 鱼类 甲壳类 生理活性
原文传递
植物精油的提取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艳东 张艳俊 李腾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3-210,共8页
植物精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和多种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目前关于植物精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为便于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从植物精油... 植物精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提取物,因其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和多种生理活性而备受青睐。目前关于植物精油的研究多集中在提取工艺、成分分析、生理活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为便于对植物精油的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该文主要从植物精油的提取工艺、成分分析方法和生理活性研究3个方面进行介绍,以期对植物精油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萜烯 提取 成分分析 生理活性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生理活性及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子茜 罗凯 +4 位作者 郭小妮 杨文清 刘汉蓁 袁兵武 陈耀兵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70,共6页
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共轭亚油酸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总结概述了共轭亚油酸的生理活性与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反刍动物体内的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抗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在减肥、癌症治疗... 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共轭亚油酸产量提供理论依据,总结概述了共轭亚油酸的生理活性与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反刍动物体内的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抗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生理功能,在减肥、癌症治疗、哮喘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功能性膳食研发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由于共轭亚油酸的天然含量与来源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因此研究更高产率的共轭亚油酸的合成方法一直是热点内容。合成共轭亚油酸的方法主要有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法中的微生物合成法和酶催化异构化合成法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生理活性 制备
下载PDF
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的关系
9
作者 付锦州 吴寅 +7 位作者 周苏玫 王文亮 韩亚倩 郭芳芳 张烁 马文奇 杨习文 贺德先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3-910,共18页
为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在2019-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于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采用长方体铁盒(0.2 m×0.05 m×0.2 m)在麦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分别取0~0.2 m和0.2~0.4 m土层的样品,测定... 为了解小麦根系生理活性时空分布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关系,在2019-2021年两个小麦生长季,于小麦的不同生育时期采用长方体铁盒(0.2 m×0.05 m×0.2 m)在麦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分别取0~0.2 m和0.2~0.4 m土层的样品,测定不同位点小麦根系生物量、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力,以及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结果表明,0~0.2 m和0.2~0.4 m土层中小麦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根系活力、根群生理势均呈“低-高-低-高-低”的变化趋势。0~0.2 m土层的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根群生理势均显著高于0.2~0.4 m土层。在灌浆之前,0~0.2 m土层根系活力高于0.2~0.4 m土层;在灌浆到成熟期间,下层根系的根系活力显著增大。在整个生育期内,0~0.2 m土层中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和根群生理势的水平分布表现为行上>行距1/4处>行距1/2处;开花期之前,根系活力在行距1/4处最大,开花到成熟期间根系活力水平分布表现为行距1/2处>行距1/4处>行上;0.2~0.4 m土层中,小麦根系分布较均匀。整个生育时期内,0~0.2 m和0.2~0.4 m土层中,根重密度、根总吸收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负相关;根系活力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正相关;根群生理势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层越深,小麦根系吸收面积越小,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则越弱;而在生育后期深层根系活力明显增大。在0~0.2 m土层中,距麦行越远,根系吸收面积越小,吸收土壤养分能力则越弱;而在小麦生育中、后期,距麦行中心线越远,根系活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系生理活性 时空分布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
下载PDF
外源CaCl2和Vc对干旱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熊露茜 冯国军 +3 位作者 刘大军 刘畅 闫志山 杨晓旭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了探究外源CaCl2和Vc对干旱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菜豆品种“皇冠”种子为试材,利用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CaCl2和Vc浸种处理对菜豆种子萌发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aCl2和Vc浸种处理能缓解干... 为了探究外源CaCl2和Vc对干旱胁迫下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以菜豆品种“皇冠”种子为试材,利用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不同浓度的CaCl2和Vc浸种处理对菜豆种子萌发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CaCl2和Vc浸种处理能缓解干旱胁迫对菜豆的伤害,其中200 mg·L-1CaCl2和50 mg·L-1Vc浸种处理缓解效果最好,与干旱对照组相比,萌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明显提升,而有毒物质丙二醛(MDA)和O-2的产生量则显著下降,增强了种子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干旱胁迫 萌发 生理活性
下载PDF
芽苗菜集硒特性及富硒芽苗菜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露露 肖园园 +3 位作者 徐晨凤 张驰 邓伶俐 商龙臣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缺硒往往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芽富硒培育是提高芽苗菜硒含量的有效途径。芽苗菜具有较强的无机硒富集和转化能力,且因资源丰富、生物利用度高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众多研究表明...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缺硒往往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芽富硒培育是提高芽苗菜硒含量的有效途径。芽苗菜具有较强的无机硒富集和转化能力,且因资源丰富、生物利用度高而备受消费者欢迎。众多研究表明,富硒之后的芽苗菜在生长特性、营养物质、生理活性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本文对芽苗菜的集硒途径、集硒条件、富硒芽苗菜的生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富硒芽苗菜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富硒芽苗菜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苗菜 集硒特性 有机硒 生理活性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正萍 武佳慧 +2 位作者 关正 关正君 廖同兵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5期81-85,共5页
近年来,关于白藜芦醇体外及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尤其是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引起了许多学者及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对白藜芦醇作为抗氧化剂的食品来源、生物利用度及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 近年来,关于白藜芦醇体外及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对多种疾病的治疗及预防作用,尤其是白藜芦醇的生理活性引起了许多学者及消费者的兴趣和关注。对白藜芦醇作为抗氧化剂的食品来源、生物利用度及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白藜芦醇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白藜芦醇被大量研究证实对人体健康有益,不过需要若干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开发其纳米制剂及衍生物等产品来解决其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总之,大量研究证实了白藜芦醇在食品及医药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具有其研究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生理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魔芋粗粉制备低聚糖工艺优化及产物生理活性分析
13
作者 张薇 孙楠 +4 位作者 张钰瑶 伍小丫 赵育 张冰倩 张宝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47-155,共9页
本文利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水解魔芋粗粉制备低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魔芋粗粉浓度、菌株接种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4个因素对魔芋粗粉水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水解条件。利用粘度计、薄层层析(TLC... 本文利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水解魔芋粗粉制备低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魔芋粗粉浓度、菌株接种量、水解温度、水解时间4个因素对魔芋粗粉水解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水解条件。利用粘度计、薄层层析(TLC)分析水解产物特性,以·OH、·O_(2)^(-)和DPPH·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魔芋粗粉低聚糖抗氧化活性,以体外发酵试验探究魔芋粗粉低聚糖益生元活性。结果表明,水解最佳工艺参数为魔芋粗粉浓度20 g/L、接菌量1×10^(7)CFU/g、水解温度43.6℃、水解时间10.2 h,此时,魔芋粗粉水解率为39.06%±0.12%,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glucomannan oligosacchrrides,KGOS)产率为66.72%。随着水解时间延长,溶液粘度由2430.33 mPa·s下降到18.06 mPa·s。魔芋粗粉浓度10 mg/mL时,·OH、·O_(2)^(-)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61.47%、34.60%和81.43%。KGOS、葡萄糖和魔芋粗粉对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体外增殖作用OD600分别为0.775、1.371、0.236,0.791、1.339、0.224和0.916、1.336、0.243。该结果为魔芋粗粉低聚糖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低聚糖 抗氧化活性 益生元 生理活性 薄层层析
下载PDF
芝麻素酚葡萄糖苷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祖姣 袁志辉 +1 位作者 何福林 沈玉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13-320,共8页
芝麻素酚葡萄糖苷(sesaminol glucosides,SGs)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芝麻木脂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聚焦SGs生理活性功能,从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新冠病毒、心血管保护、预防肥... 芝麻素酚葡萄糖苷(sesaminol glucosides,SGs)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芝麻木脂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和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文章聚焦SGs生理活性功能,从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新冠病毒、心血管保护、预防肥胖、神经保护和抗皮肤衰老8个方面,梳理总结了最新的研究进展。通过对现有研究分析发现,SGs许多生理功能性研究尚停留在体外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阶段,距离临床应用和产品开发尚有较大差距。借助现代医学和工业生物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进一步推进临床药理机制研究,挖掘新的生理功能,完善产品研究开发将是未来SGs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酚葡萄糖苷 生理活性功能 分离纯化
下载PDF
多方法联用解析酱香型白酒中生理活性组分特征的研究
15
作者 向丹华 卢君 +3 位作者 李长文 秦睿阳 陈双 徐岩 《酿酒科技》 2023年第11期17-29,共13页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超高相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多方法联用检测国台酒中的挥发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通过与自建白酒挥发性风味数据库与商业化数据库比对,在酱香国台酒中鉴定出1182种挥发性物... 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超高相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多方法联用检测国台酒中的挥发性组分和难挥发性组分。通过与自建白酒挥发性风味数据库与商业化数据库比对,在酱香国台酒中鉴定出1182种挥发性物质,392种难挥发性物质;对所有组分是否具有生理活性进行检索,通过数据库分析鉴定出200多种具有潜在生理活性的化学组分,发现国台酒中的潜在生理活性组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菌、抗突变等功效。本研究阐述了酱香国台酒的健康特性,为进一步解析酱香白酒的健康属性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国台酒 挥发性和难挥发组分 生理活性组分
下载PDF
芽苗菜营养价值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赵蝶 陆开悦 +2 位作者 张露 张澄 侯怡雪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28期128-130,134,共4页
芽苗菜营养价值高、口感脆爽、风味独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近年来,芽苗菜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芽苗菜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总结,评价了其功能成分中抗... 芽苗菜营养价值高、口感脆爽、风味独特,广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近年来,芽苗菜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对芽苗菜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总结,评价了其功能成分中抗氧化成分、膳食纤维、γ-氨基丁酸和芥子油苷的价值,为芽苗菜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苗菜 营养成分 功能成分 生理活性
下载PDF
藜蒿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17
作者 付家敏 张媛媛 +1 位作者 齐致源 肖恺灵 《广东饲料》 2023年第1期33-36,共4页
藜蒿中富含营养成分与各种活性物质,包括多酚、黄酮、多糖、挥发油、萜类与生物碱等,在抗炎抗菌、降血糖血脂,且尤其在抗氧化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具有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本文对藜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功能进行了总... 藜蒿中富含营养成分与各种活性物质,包括多酚、黄酮、多糖、挥发油、萜类与生物碱等,在抗炎抗菌、降血糖血脂,且尤其在抗氧化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具有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本文对藜蒿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与生理活性功能进行了总结概括,以期为植物藜蒿资源在多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蒿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生理活性及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333
18
作者 延玺 刘会青 +1 位作者 邹永青 任占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34-1544,共11页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结构类型复杂多样.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据报道,适量...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结构类型复杂多样.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而对哺乳动物和其它类型的细胞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据报道,适量摄入黄酮类化合物能减少癌症、肿瘤、心血管疾病、脂质过氧化以及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其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家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研究进展很快.随着对其构效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部分药理作用的作用机制,为其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快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合成了一系列溶解性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衍生物.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其合成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物 生理活性 合成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理活性及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84
19
作者 裴凌鹏 惠伯棣 +1 位作者 金宗濂 张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功能和用途,概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和制备技术以及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生理活性 来源 保健食品 提取 纯化
下载PDF
土壤渍水对冬小麦根系活性氧代谢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4
20
作者 王晨阳 马元喜 +3 位作者 周苏玫 朱云集 李九星 王化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12-719,共8页
本文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根系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渍水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呼吸速率及根系活力下降;渍水过程中根系SOD及POD活性的变化是先增强而后下降,但SOD活... 本文对小麦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渍水时间根系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渍水使根系质膜相对透性增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呼吸速率及根系活力下降;渍水过程中根系SOD及POD活性的变化是先增强而后下降,但SOD活性下降早(渍水3d左右),POD活性下降较晚(渍水10d以后才由峰值下降)。根系SOD、POD的变化与其膜脂过氧化有关,随着SOD活性的下降,摸脂过氧化加剧,质膜透性明显增大;当POD活性下降时,根系质膜结构已遭严重破坏,生理功能显著衰退。不同时期根系对渍水的耐性不同,耐渍力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 土壤渍水 氧代谢 生理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