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移民生计能力与适应策略——基于适应水平的中介作用
1
作者 李倩娜 姚娟 付鹏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以巴音布鲁克世界自然遗产地外迁定居的205户牧户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生态移民的生计能力、适应水平与适应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牧民生计能力由生产能力、社会能力、劳动能力、金融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适应水平由生活... 以巴音布鲁克世界自然遗产地外迁定居的205户牧户为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生态移民的生计能力、适应水平与适应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牧民生计能力由生产能力、社会能力、劳动能力、金融能力等多种因素决定,适应水平由生活适应、文化适应、经济适应、社会适应与政策适应等维度构成。生计能力显著正向影响适应水平和适应策略选择,适应水平在生计能力对适应策略影响路径中起到38.46%的促进作用。牧民生计能力越强,异地定居适应水平越高,留在城镇定居的可能性越大。应通过激发主体内生动力、打造良好“三生”环境、创新定居移民生计发展模式来持续提升牧民生计能力和异地适应水平,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能力 适应水平 适应策略 生态移民 世界自然遗产地 巴音布鲁克
下载PDF
传统农业社会生计能力之考察——以晋中市某村为例
2
作者 渠鲲飞 《晋中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3-57,共5页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乡村生计行动较少受到国家的干涉,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禀赋和需求安排生计活动,拥有较大的生计自主性,但是生计资源的数量有限,生计行动种类单一,生计能力提升缓慢。通过对晋中市一乡村生计能力的历史考察,发现传统农业...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乡村生计行动较少受到国家的干涉,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禀赋和需求安排生计活动,拥有较大的生计自主性,但是生计资源的数量有限,生计行动种类单一,生计能力提升缓慢。通过对晋中市一乡村生计能力的历史考察,发现传统农业社会虽有现代性生计能力的萌芽,但是这种萌芽很难依靠乡村自身力量转化为现代性生计能力,在此情况下国家的介入就显得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乡村 生计能力 现代化
下载PDF
财政支持下乡村旅游提升农村居民生计能力的实现路径
3
作者 王晨 《山西农经》 2023年第24期4-6,共3页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越发火热。乡村旅游具有提高农村就业质量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综合效应,相关的财政政策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提升当地居民生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通过乡村旅游...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背景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越发火热。乡村旅游具有提高农村就业质量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综合效应,相关的财政政策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提升当地居民生计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通过乡村旅游业与财政政策的融合来提高当地居民生计能力的研究势在必行。通过研究财政政策扶持乡村旅游,以提升农村居民生计能力的现状,就当下乡村旅游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乡村旅游 生计能力
下载PDF
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重庆市16个区县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李靖 廖和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5-182,共8页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研究区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重庆市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贫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县... [目的]通过分析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拓宽贫困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为研究区扶贫和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重庆市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贫困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法从县域尺度上评价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借助象限图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划分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水平关系类型。[结果]研究区共有13个区县贫困农户的分项生计资源表现为缺乏状态,其中5个区县表现出多项生计资源缺乏的状态,评价结果可为今后的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补短板"提供导向依据; 16个区县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较高,属于中度协调类型,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区县耦合协调度大致呈左偏态分布;仅3个区县的相互关系为协调发展类,其余13个为过渡类和失调衰退类,多数区县当前在处理贫困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暂无有效的双赢模式。[结论]根据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空间分异特点,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予以提升两者协同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农户 生计能力 生态环境水平 协同关系 重庆市
下载PDF
甘肃省独生子女户与多子女户生计能力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赵锋 邓阳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71,共8页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利用对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市四个市下属的12个行政村的农户生计与发展能力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采用综合指数法从生计... 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等,利用对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陇南市四个市下属的12个行政村的农户生计与发展能力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采用综合指数法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的角度对独生子女户和多子女户的生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独生子女户相比,多子女户的综合生计能力较强,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生计策略几方面。最后,分别从农户和政府层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改善农户生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生计能力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下载PDF
金融素养与农村“值守”群体可持续生计能力 被引量:2
6
作者 黄飞鸣 徐晓萱 刘小春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7-118,共12页
结合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特性,在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的基础上,构建针对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金融素养与可持续生计能力测评框架。利用江西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对其可持... 结合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特性,在金融素养测评框架(PISA)、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的基础上,构建针对我国农村“值守”群体的金融素养与可持续生计能力测评框架。利用江西省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对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可显著增加其可持续生计能力;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会通过提升资产规划意识、购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行为两条作用路径显著正影响其可持续生计能力;在社会事业发展较好的农村,有子女户、从业类型丰富户、非一般户的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对其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正影响边际效应更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提升农村“值守”群体金融素养的可行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素养 农村“值守”群体 可持续生计能力 中介效应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提升生计能力技能培训归因质性研究--来自甘肃D县的案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燕华 苏铃玲 李徐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9-98,共10页
全面提升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智力保障。实施技能培训达到人的素质和生计能力双提升,对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全面提升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智力保障。实施技能培训达到人的素质和生计能力双提升,对促进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对甘肃省D县技能培训状况的调研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的原始语句逐级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梳理归纳出学习能力、沟通交流、信息传递、学习意愿、参训动因、习得技能6类主要范畴。归类选择核心范畴为技能培训困境,构建以主要范畴为困境的技能培训模型,分析技能培训困境的成因,提出有实践意义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计能力 技能培训 困境归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人力资本、生计能力与相对贫困农户收入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燕华 杨雯萍 王晓庆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8期49-52,共4页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本研究将人力资本投入驱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提高看成一个有机系统,采用vensim仿真模拟软件验证人力资本...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投入。本研究将人力资本投入驱动相对贫困农户生计能力提高看成一个有机系统,采用vensim仿真模拟软件验证人力资本投入与农户收入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模拟研究。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人力资本投入能够影响农户的收入,并且呈现正相关。在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入制度驱动农户生计能力建设上从建设教育扶持机制、劳动技能培训两个维度探讨对于贫困农户个人生计能力的驱动效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生计能力 相对贫困 系统动力学 收入
下载PDF
社区空间、生计能力与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精准扶贫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峻豪 《当代经济》 201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前的精准扶贫研究,侧重于实践成果的描述与总结,缺少理论上的归纳与提炼,这不利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研究。本文基于对精准扶贫内涵的把握,提出在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中,应该将精准扶贫、生计能力和社区空间三者结合起... 目前的精准扶贫研究,侧重于实践成果的描述与总结,缺少理论上的归纳与提炼,这不利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研究。本文基于对精准扶贫内涵的把握,提出在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精准扶贫的理论研究中,应该将精准扶贫、生计能力和社区空间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直指帮扶实质的研究思路。并秉承这一研究思路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综述,对进一步展开大型水利工程移民精准扶贫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社区空间 生计能力 大型水利工程移民
下载PDF
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门槛值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伦 陆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87,169,170,共12页
农户生计能力存量的积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在于寻找生计能力临界点,即农户生计能力积累需要达到一定存量才能促进农户摆脱持续性贫困束缚,由此对应出现“高能、低贫”与“低能、高贫”两种匹配结果。利用陕西省贫困地区微观数据... 农户生计能力存量的积累由量变达到质变的关键因素在于寻找生计能力临界点,即农户生计能力积累需要达到一定存量才能促进农户摆脱持续性贫困束缚,由此对应出现“高能、低贫”与“低能、高贫”两种匹配结果。利用陕西省贫困地区微观数据,考察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门槛值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不同的门槛值下,生计能力总指数和各个维度与农户持续性贫困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即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通过门槛回归检验,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与农户贫困持续性的门槛值为0.696、0.763、0.808、0.611和0.235,生计能力与农户贫困持续性的门槛值为0.622。当农户生计能力存量跨过一定“门槛”值后,生计能力才会显著的降低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生计能力对农户持续性贫困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逐渐增强。此外,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互作用才能跨过门槛值显著降低农户持续性贫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能力 持续性贫困 门槛值 门槛回归 精准脱贫
下载PDF
陕南扶贫移民搬迁适应期反贫困的生计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卓怡 陈红 郭子钰 《经济师》 2017年第4期196-199,共4页
文章以精准扶贫为政策背景,以生计能力提升机制为主要研究问题,以扶贫移民适应期这一特殊时期为主要关注点。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通过生计资本衡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统计分析,文章对处于扶贫移民适应期农户的生计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 文章以精准扶贫为政策背景,以生计能力提升机制为主要研究问题,以扶贫移民适应期这一特殊时期为主要关注点。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通过生计资本衡量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统计分析,文章对处于扶贫移民适应期农户的生计能力状况进行了评价,针对其扶贫移民搬迁后生计致贫因素给出了相应的生计能力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扶贫移民适应期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提升机制
下载PDF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区内农户的生计能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乔勇 谭世明 何友均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基于2017年对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的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不能笼统地认为保护区建设弱化了农户... 基于2017年对湖北星斗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查的数据,运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生计资本对农户生计能力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不能笼统地认为保护区建设弱化了农户的生计能力,只是农户的采摘活动、能源消费和动物破坏等因保护区的政策管控而对农户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政府应促进农户的人力资本、农户关系、林权质押、山水价值和农户消费五大生计资本协调发展,促进农户发挥土地价值,同时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 农户
下载PDF
不同贫困程度农民生计能力对收入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梦黎 胡雯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29,共5页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570户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运用Tobit和Clad模型实证研究该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农民所具备的生计方式、能力对其各类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主要受到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是否参加合作社的影... 文章通过对四川省巴中市570户农户进行精准识别和分类,运用Tobit和Clad模型实证研究该地区不同贫困程度农民所具备的生计方式、能力对其各类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业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主要受到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是否参加合作社的影响;各贫困组生计能力对非农业经营性收入影响都较小;社会网络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较大;生计能力对财产性收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传统社会保障仅仅对深度贫困农民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生计能力 收入结构 TOBIT模型 Clad模型
下载PDF
大理市退耕还林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鑫 张榆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7-61,共5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大理市迎来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基础上,也要更加关注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发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研究农户生计问题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该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大理市迎来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在实现乡村"生态宜居"的基础上,也要更加关注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发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在研究农户生计问题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可,本文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大理市退耕还林农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比计量农户退耕前后生计资本的变化,并从资本积累能力、就业能力、社会风险应对能力三个方面去评价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研究发现,农户退耕后除自然资本下降外,物质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有所上升,但是由于人力资本在退耕前后并无太大变化,抑制了退耕农户生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应着重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去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可持续生计能力 生计资本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研究——基于襄阳和随州移民点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金琴 聂军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3-48,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在移民点生活已达五至六年,搬迁之后的生计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从非大规模移民安置点的情况来看,移民收入渠道单一、收入降低,而且刚性支出增加,经济状况恶化。为改变移民经济状况下滑的趋势,必须再造移民的生...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迁移民在移民点生活已达五至六年,搬迁之后的生计能力受到较大影响。从非大规模移民安置点的情况来看,移民收入渠道单一、收入降低,而且刚性支出增加,经济状况恶化。为改变移民经济状况下滑的趋势,必须再造移民的生计能力,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产业是再造移民生计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产业的过程中,选准产业、政府扶持、能人带动和专业合作社的有效运转是实现移民生计能力再造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移民 生计能力
下载PDF
生计资本与生计能力对民族地区旅游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时朋飞 况鲜洁 +1 位作者 黄国庆 李星明 《珞珈管理评论》 2021年第3期168-184,共17页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已成为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是农户实现可持续生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与可持续旅游生计理论为支撑,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已成为我国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任务。乡村旅游是农户实现可持续生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与可持续旅游生计理论为支撑,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生计资本五个维度对应指标的正负效应同时存在,同时五个维度指标的正负效应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经济资本、制度资本指标的效应均呈两负一正分布,而人力资本指标的效应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构,社会资本、自然资本正负效应的指标对半均分,除经济资本外,其他资本指标的正向效应都大于该资本内产生负向作用指标的作用程度。(2)生计能力中,政治参与、获取和使用服务与信息两个指标回归系数均超过0.6,而教育作用的效应略小,反映社区增权与自我赋权从“自醒”与“自觉”两个维度促使农户主动参与旅游生计活动,健康、社会参与的负向效应则揭示不同的乡土观念(立志出乡关与亲帮亲、暖人心)会因时代变迁产生被固化或被稀释的现象。基于上述结论,从激发内生动力与保障外部资本两个维度提出促进农户生计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能力 生计策略 民族地区
下载PDF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诱因及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王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108,共11页
文章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752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地转出行为的微观经济模型,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测算农户生计能力五个维度各指标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户农地转... 文章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752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地转出行为的微观经济模型,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测算农户生计能力五个维度各指标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转出规模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农地流转价格了解程度、谈判时间、有无固定期限合约、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谈判时间、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对农户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转出行为 生计能力 DOUBLE Hurdle模型 组合权重模型 连片特困区
下载PDF
生计能力视角下陕南秦巴山区农户持续性贫困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志武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03-106,共4页
陕南秦巴山区农村扶贫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农户由暂时脱困转向持续性贫困,这种脆弱的生计能力使得持续性贫困趋势逐渐凸显。分析认为农户的生存环境条件、因病致贫和返贫、缺乏致富技术、教育缺失及自身资源禀赋不足等原因是导致农户形成... 陕南秦巴山区农村扶贫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农户由暂时脱困转向持续性贫困,这种脆弱的生计能力使得持续性贫困趋势逐渐凸显。分析认为农户的生存环境条件、因病致贫和返贫、缺乏致富技术、教育缺失及自身资源禀赋不足等原因是导致农户形成持续性贫困的主要原因。政府应该加大扶贫支持力度,不断完善民生工程建设,改变农户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加强教育,转变观念,逐渐拓宽农户的创收渠道;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救助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防范各种自然灾害、疾病灾害发生等措施来预防和阻止持续贫困现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能力 秦巴山区农户 持续性贫困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提升研究——以奢香古镇搬迁社区为例
19
作者 姚若男 吴涛 +1 位作者 周平 麻磊 《山西农经》 2022年第13期5-7,11,共4页
为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对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政策效果,本研究在改进DFID生计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奢香古镇农户搬迁前后可持续生计的多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整体上看,搬... 为检验易地扶贫搬迁对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政策效果,本研究在改进DFID生计框架的基础上,建立适宜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系统地分析了影响奢香古镇农户搬迁前后可持续生计的多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整体上看,搬迁后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不同帮扶政策对农户具有不同效果。基于此,政府应致力于提升农户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存量,提高帮扶政策精准度,确保后扶贫时代实现搬迁农户“搬得好、住得稳、可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能力 易地扶贫搬迁 民族地区
下载PDF
生态治理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路径探究
20
作者 薛立超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0-63,共4页
针对我国生态治理过程中与农户生计之间产生的冲突,以农户的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为切入点,完善资本结构、提升资本利用效率、寻求新的路径,用以构建生态治理与农户生计能力良向互动的模式。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可持续生计能力 生计资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