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致死剂量氰戊菊酯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1
作者 俞瑞鲜 胡秀卿 +4 位作者 柳新菊 汤涛 吴珉 吴声敢 赵学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氰戊菊酯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和生长发育毒性,为农桑混栽区害虫防治药剂选择提供参考。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对2龄起蚕的96 h-LC50为0.251~0.570 mg·L^(-1),属于高毒和剧毒级别。生长发育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0.062 8、0.020 9、0.006 98、0.002 33、0.000 775 mg·L^(-1))的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眠蚕体重和发育历期有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家蚕龄期的增长其影响逐渐减弱;0.002 33、0.000 775 mg·L^(-1)氰戊菊酯处理对家蚕化蛹率和死笼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个体生长发育影响明显;0.062 8、0.020 9、0.006 98 mg·L^(-1)氰戊菊酯处理组家蚕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氰戊菊酯对家蚕具有极高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因此,在农桑混栽区使用氰戊菊酯时应注意,避免雾滴漂移或其他农事活动污染桑园引起家蚕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家蚕 亚致死效应 生长发育毒性
下载PDF
育苗盘规格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唐明 杨建 +5 位作者 谢冰 鄢敏 熊红兵 杨懿德 杨洋 黄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7-29,40,共4页
为筛选出既满足宜宾烟区井窖式小苗移栽又减少基质用量的育苗盘规格,采用湿润育苗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育苗盘规格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孔和162孔育苗盘所育烟苗生长较快,烟苗农艺性状、物质积累和合格烟苗率较... 为筛选出既满足宜宾烟区井窖式小苗移栽又减少基质用量的育苗盘规格,采用湿润育苗的方式,研究了不同育苗盘规格对烟苗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孔和162孔育苗盘所育烟苗生长较快,烟苗农艺性状、物质积累和合格烟苗率较高,大田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较高,但基质用量和所需育苗面积较大,育苗投入成本明显增加;200孔育苗盘所育烟苗素质、大田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方面与128孔育苗盘相当,但其基质用量较128孔育苗盘降低39.88%,育苗盘面积较128孔育苗盘减少30.77%,育苗投入成本明显降低;288孔育苗盘虽然基质用量和所需育苗面积最低,但其所育烟苗素质,大田烟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综合而言,200孔育苗盘是宜宾烟区比较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育苗盘规格 生长发育 产质量
下载PDF
3种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俊铎 龚照龙 +7 位作者 梁亚军 刁于和 刘海明 李雪源 郭江平 严伟龙 耿世伟 郑巨云 《中国棉花》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 为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源棉8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2021―2022年设计了随机区组对比试验。对照(CK)为当地常规施肥处理;T1: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T2: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双澡菌露200”;T3:在对照基础上,每次滴施微生物菌剂“酶力康”。通过2年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微生物菌剂对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微生物菌肥均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的生长,提升整齐度、株高、果节数、花位和铃位,其中以T1处理促进棉花生长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源棉8号的小区株数、单株结铃数、666.7 m^(2)皮棉和籽棉产量较对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整体表现为T1>T3>T2>CK,其中T1处理下棉花皮棉及籽棉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16.32%、19.60%。说明施用这些微生物菌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源棉8号植株生长,缩短生育期,还能协调其产量构成因素,提高皮棉和籽棉单产,其中以施用微生物菌剂“菌临天下”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源棉8号 微生物菌剂 生长发育 农艺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4
作者 吴宏丽 李丹 +4 位作者 刘琦 李霜霜 张晓婷 曾佳丽 周旋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对喂养不耐受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喂养不耐受新生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两组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时间(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生长发育(体重、头围、身长)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达到喂养耐受时间、达到肠道营养时间以及鼻胃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重、头围及身长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可有效缩短喂养不耐受新生儿指标达标时间,促进生长发育,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新生儿生长发育 发展性照护下的多维度干预
下载PDF
3种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繁殖和寿命的影响
5
作者 胡桂馨 勾文山 +3 位作者 马维新 孔建宏 唐玲 孙尧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136,共7页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荒漠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监测和防控,本研究在27℃下,利用3种寄主植物(大果白刺、泡泡刺、唐古特白刺)饲养白刺夜蛾,观察记录白刺夜蛾幼虫的... 白刺夜蛾Leiometopon simyrides是荒漠植物白刺的重要害虫,为明确寄主植物对白刺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便对其进行科学监测和防控,本研究在27℃下,利用3种寄主植物(大果白刺、泡泡刺、唐古特白刺)饲养白刺夜蛾,观察记录白刺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各阶段的发育历期、存活率、羽化率、雌雄性比和成虫寿命等生物学特性,同时测定各寄主植物叶片的营养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结果表明,白刺夜蛾幼虫取食大果白刺叶片的总量最少,取食唐古特白刺的量最多。取食唐古特白刺的白刺夜蛾幼虫发育历期最短,其次为取食泡泡刺,取食大果白刺时历期最长。取食泡泡刺和唐古特白刺后,白刺夜蛾幼虫的存活率和羽化率较高,取食大果白刺存活率最低,且无成虫羽化。在唐古特白刺上,白刺夜蛾雌虫占比较高,成虫寿命较长。大果白刺的叶片总酚含量和简单酚含量最高,各营养物质含量最低,不利于白刺夜蛾的生长发育;唐古特白刺和泡泡刺酚类物质含量较低,营养物质含量较高,较适宜白刺夜蛾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唐古特白刺为白刺夜蛾的最适宜寄主植物,其次为泡泡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白刺夜蛾 生长发育 取食量 营养物质 次生代谢物质
下载PDF
高嘌呤饮食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6
作者 关宝生 张睿迪 +5 位作者 王贺 闫茹雪 秦振波 于瀚普 赵梓源 尹相林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对W1118野生型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腺嘌呤浓度干预),低浓度干预组(0.05%腺嘌呤浓度干预),高浓度干预组(0.1%腺嘌呤浓度干预),收集新产出的果蝇卵若干,分别置于3个实... 目的:探讨高嘌呤饮食对W1118野生型黑腹果蝇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共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对照组(0%腺嘌呤浓度干预),低浓度干预组(0.05%腺嘌呤浓度干预),高浓度干预组(0.1%腺嘌呤浓度干预),收集新产出的果蝇卵若干,分别置于3个实验组培养基中培养,待生长到羽化阶段时,分别取各实验组羽化后8h内的年轻果蝇,继续分别培养至对应的实验组培养基中,随后观察果蝇羽化后的生长发育以及攀爬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基中腺嘌呤浓度的升高,果蝇羽化后的平均寿命、产卵量明显降低(P<0.05);各干预组雌果蝇羽化后的平均寿命明显高于雄果蝇(P<0.01);高浓度干预组果蝇的攀爬能力明显降低(P<0.01)。结论:高嘌呤饮食可显著缩短果蝇成虫的平均寿命,降低果蝇的产卵量,提示可能与果蝇体内尿酸水平升高,进而诱导机体发生氧化应激和(或)炎症反应,最终影响果蝇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 果蝇 生长发育 尿酸
下载PDF
白噪声疗法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发育及穿刺疼痛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李翠 涂满梅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研究白噪声疗法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发育及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68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疼痛管理,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白噪声疗法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神经行为发育及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1年10月—2022年3月收治的68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穿刺疼痛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白噪声疗法干预。两组早产儿均连续干预2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与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记录穿刺前后两组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file,PIPP)评分,统计两组早产儿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表情持续时间。结果两组体重、身长、头围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干预1周及2周后体重、身长、头围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的评分(P<0.05),其中观察组早产儿干预1周及2周后的体重、身长及头围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早产儿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一般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疼痛量表(Premature Infant Pain Profile,PIPP)评分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后穿刺30 s及5 min后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评分较穿刺时低,对照组干预后穿刺5 min后早产儿疼痛评分量表评分较穿刺时低,且观察组早产儿穿刺时、穿刺30 s及5 min后早产儿疼痛评分简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啼哭持续时间、疼痛表情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噪声疗法能有效促进早产儿体格、神经正常发育,减轻穿刺时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噪声疗法 早产儿 生长发育 神经行为发育 穿刺疼痛
下载PDF
降氮增施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8
作者 齐虹凌 郝爱平 +5 位作者 张彦丽 赛子林 张智 张锴 刘世丰 焦玉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为了提高烤烟质量和经济效益,以龙江986为供试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及经济性状进行测定,以此分析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烟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肥... 为了提高烤烟质量和经济效益,以龙江986为供试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设置5个处理,对不同处理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及经济性状进行测定,以此分析不同施肥配比条件下烟株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施用肥料的处理其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均优于未施肥的对照处理,其中F3(硝酸钾+精制有机肥)和F5(硝酸钾+烟秆有机肥)处理效果最好。增施有机肥及仅施硝酸钾均能够促进烟株的生长,但仅施硝酸钾的效果没有配合施用有机肥的效果好。有机肥与硝酸钾配合施用有利于增加烟株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与F2(只施硝酸钾)处理相比,团棵期效果最好的为F4(硝酸钾+蚯蚓有机肥)处理,根增加0.40 g,茎增加0.86 g,增加叶重2.25 g;始采期效果最好的为F3处理,茎增加6.64 g,叶增加3.67 g。有机肥与硝酸钾配合施用能够提高烟株叶绿素含量,与F2处理相比,F3处理SPAD值增加1.0,F4处理增加1.6,F5处理增加0.9。此外,有机肥与硝酸钾配合施用能够提升烟株的产量及品质,与F2处理相比,F4处理的单叶质量最大,为5.71 g;产量最高,为1 465.95 kg·hm^(-2),对提高烟株的单叶质量及增产作用效果较好;F5处理的上等烟率最高,为7.05%,可明显改善烟株的品质。综合来看,降氮增施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量存在正向促进的作用。F3处理有利于改善烟株农艺性状,F4处理在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单叶质量和产量方面存在一定优势,F5处理有利于提高上等烟率。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需求筛选合适的处理或者搭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氮 增施有机肥 烤烟 生长发育 产量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下2种主栽粳稻生长发育和加工品质的差异
9
作者 赵艳岭 余海波 +3 位作者 林蔚伦 易想 蔡善亚 杨宝林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1期49-56,73,共9页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都很容易受到氮素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主栽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和宁粳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对2个水稻...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和稻米品质都很容易受到氮素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主栽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和宁粳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0、75、150、225、300 kg/hm^(2))对2个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施氮肥处理增加了水稻植株的株高、茎蘖数、上3叶叶色值、干物质重、产量,提高了水稻的加工品质,但施用氮肥量越大,水稻的株高越高,而茎蘖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则会降低,同时,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水稻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但过高反而降低了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综合生长发育指标和稻米加工指标,施氮肥量在N3(150 kg/hm^(2))处理下表现较优;不同品种对氮素的响应不同,武运粳23号株高、茎蘖数、叶色值、有效穗数、穗粒数、理论产量、糙米率和精米率低于宁粳3号,而千粒质量、产量、整精米率高于宁粳3号。武运粳23号和宁粳3号的产量和加工品质分别在施纯氮150 kg/hm^(2)和225 kg/hm^(2)下表现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氮量 生长发育 加工品质
下载PDF
超声检查下产妇胎盘内血池大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10
作者 郑新 于霞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133-135,13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下产妇胎盘内血池大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63例胎盘血池孕产妇,均接受超声检查,以胎盘内血池大小分为小血池组(n=33,直径<7 cm)和大血池组(n=...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下产妇胎盘内血池大小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63例胎盘血池孕产妇,均接受超声检查,以胎盘内血池大小分为小血池组(n=33,直径<7 cm)和大血池组(n=30,直径≥7cm),另选取同期胎盘内无血池的30例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生长发育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池大小与新生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池组1、5、10 min Apgar评分低于小血池组、对照组(P<0.05);小血池组1、5、10 min 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血池组身高、体重、Ponderal指数低于小血池组、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血池组身高、体重、Ponderal指数更低(P<0.05);血池体积与身高、体重、Ponderal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超声能够明确胎盘内血池体积,血池体积越大,新生儿生长发育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胎盘 血池体积 新生儿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安润 刘双玲 +9 位作者 赵敏霖 文泽芳 张萌 张浩 毛华明 王莉兴 段文学 杨润承 张发强 李清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1-216,共6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加拿大奶牛性控冻精)生长发育规律,为其选育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对70头健康的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进行0、3、6、9、12、15、17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数据统计...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加拿大奶牛性控冻精)生长发育规律,为其选育和合理的饲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对70头健康的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进行0、3、6、9、12、15、17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数据统计。结果得出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在犊牛阶段,3~6月龄的体重和体尺增长最快,尤以体重增加最为明显,增重了95.25±9.50 kg;在育成母牛阶段,9月龄以前体重增长最快,其次是胸围、体斜长和十字部高,且各项指标增长均高于育成母牛阶段其他月龄,到15月龄以后体重增加和体尺增长均较为缓慢;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体重与体高、十字部高、体斜长和胸围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体重和体高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Gompertz,十字部高和体斜长的Gompertz和Logistic生长模型拟合指数相同,胸围拟合效果最好的生长模型为Logistic。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得出Gompertz模型与真实值之间的残差范围较小。综上可得,Gompertz模型能很好地描述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的体重和体尺随月龄的变化规律,生产中可通过月龄及该模型估测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的体重和体尺,有利于提高牧场科学的饲养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加F1代荷斯坦母牛 生长发育 生长模型
下载PDF
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联合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仇修园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联合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某院286例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43人)、对照组(143人)。对照组采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及常规保健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 目的研究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联合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某院286例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143人)、对照组(143人)。对照组采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及常规保健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联合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收集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神经运动评分、神经发育评分、发育不良情况等数据。结果干预6个月后,2组各项指标较干预前均有所增加,研究组头围、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指标(分别为49.57cm、89.68cm、15.75kg)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5.37cm、84.56cm、12.26kg),神经运动评分、总发育商(分别为17.64±0.89、110.47±10.5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21±1.24、107.62±10.0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发育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P<0.05)。结论在针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时,选择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联合儿童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能够更好地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建议在儿保工作中予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生长发育监测 早期发展科学干预 婴幼儿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甘薯渣与毛蛋复配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姬东艳 李冰 +6 位作者 吉志新 韩媛媛 梁琪 乔亚科 刘学茹 蔡爱军 张志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78-81,104,共5页
[目的]了解甘薯渣和毛蛋饲喂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甘薯渣和毛蛋的最佳配比。[方法]在温度25℃、湿度70%~80%、光周期L∶D=16∶8的饲养条件下,甘薯渣和毛蛋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分析不同处理黑水虻的生长差异。[结果]10%带壳毛蛋... [目的]了解甘薯渣和毛蛋饲喂对黑水虻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甘薯渣和毛蛋的最佳配比。[方法]在温度25℃、湿度70%~80%、光周期L∶D=16∶8的饲养条件下,甘薯渣和毛蛋按不同的比例进行复配,分析不同处理黑水虻的生长差异。[结果]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饲喂对黑水虻老熟幼虫体重、预蛹体重、预蛹体长、死亡率、化蛹率、饲料系数等都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预蛹历期、蛹历期和成虫历期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10%带壳毛蛋+90%甘薯渣能够显著促进黑水虻的生长发育(P<0.05)。在实际生产中,建议采用此配比进行饲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 甘薯渣 毛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围产期母体营养调控对犊牦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尚恺圆 江明锋 +9 位作者 官久强 安添午 赵洪文 柏琴 吴伟生 李华德 谢荣清 沙泉 罗晓林 张翔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8-1648,共11页
本研究基于高寒牧区牦牛产业母犊培育现状,旨在探究围产期母体营养均衡供给与早期断奶的营养调控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牦牛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基础。研究选取18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为2~4次、预产期相近的... 本研究基于高寒牧区牦牛产业母犊培育现状,旨在探究围产期母体营养均衡供给与早期断奶的营养调控方式对犊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为牦牛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基础。研究选取18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为2~4次、预产期相近的妊娠后期麦洼牦牛,随机分为放牧对照组(GF)、营养供给组(SF)、早期断奶组(SW)3个组(n=6),GF组牦牛产前及产后阶段均于天然牧场自然放牧,SF组牦牛在产前30 d至产后90 d按妊娠后期、泌乳早期营养需要以“精料+青干草+放牧”方式给予营养均衡供给,SW组牦牛在营养均衡供给基础上,于产后60 d对犊牛进行早期断奶处理。对GF、SF、SW组牦牛所产犊牛初生重、90 d体重及体尺指标进行测定,并采集犊牛90日龄血清样本,分析不同母体营养调控方式下犊牦牛血清生化、生长相关激素分泌及免疫功能差异。结果表明,SF和SW组犊牛的初生重显著高于GF组(P<0.05);90日龄时,SF和SW组犊牦牛的体重、体高以及胸围均显著高于GF组(P<0.05),SW与SF组之间犊牛体重、体尺无显著差异(P>0.05)。与GF组相比,SF和SW组犊牛血清葡萄糖(GLU)、球蛋白(GLB)、胆固醇(CHO)浓度显著上升(P<0.05);SF组TP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生长相关激素方面,SF和SW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SW组生长激素(GH)浓度显著高于GF组(P<0.05)。SF、GF组犊牦牛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显著高于SW组(P<0.05)。相较于GF组,SF、SW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显著升高(P<0.05),SF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浓度显著高于GF组(P<0.05)。综上所述,营养均衡供给为妊娠后期和泌乳前期牦牛母体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通过增加犊牦牛养分摄入,提升了犊牛初生重、血清糖、氮营养代谢物水平,增加了生长相关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促进了犊牦牛生长发育;早期断奶搭配营养均衡供给方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免疫功能无显著负面影响,并进一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营养调控 早期断奶 犊牦牛 生长发育
下载PDF
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生长发育预测模型及其验证
15
作者 丁星文 王慧纯 +4 位作者 李树发 蹇洪英 张颢 邵林 唐开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1,共8页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及收获期的模型,为切花月季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调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生长周期差异明显的3个主栽切花月季品种‘洛神’‘欢乐颂’和‘粉红雪山’为试验材料,无土栽... 【目的】建立一个可以预测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及收获期的模型,为切花月季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因子调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生长周期差异明显的3个主栽切花月季品种‘洛神’‘欢乐颂’和‘粉红雪山’为试验材料,无土栽培种植于曲靖市马龙区的塑料温室大棚中,于2021—2022年收集5期的生长发育数据和同期的光照辐射及温度数据。通过分析切花月季的生长周期特征,构建基于生理辐热积(Physiological 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PTEP)的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预测模型,并使用独立数据对构建的生长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切花月季在修剪到萌芽、萌芽到现蕾以及现蕾到收获这3个生长发育阶段所需的生理辐热积分别为22.08、29.41和38.89 MJ/m^(2);本研究所构建的切花月季生长发育时期预测模型基于生理辐热积,在切花月季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模型的模拟预测值与实测值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1∶1线性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0.7、6.5和9.4 d,显示出模型预测的准确性。【结论】通过考虑光照辐射与温度的综合影响,构建的模型能够预测切花月季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时间点,以及切花产品的收获期。基于该模型,种植者可以更精准地调节温室内的光照与温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切花月季产品的生产周期。研究结果将为温室无土栽培切花月季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将为种植者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月季 生长发育时期 生理辐热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地黄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16
作者 梁怀方 王丽 +5 位作者 朱香镇 张开心 李东阳 崔金杰 雒珺瑜 陈招荣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目的】斜纹夜蛾是危害棉田的重要害虫,地黄是农田常见杂草,探索并利用地黄防治斜纹夜蛾对于棉花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将地黄根或叶干粉混拌于斜纹夜蛾人工饲料(地黄干粉与饲料的质量比分别为1∶3、1∶6、1∶9和1∶18)... 【目的】斜纹夜蛾是危害棉田的重要害虫,地黄是农田常见杂草,探索并利用地黄防治斜纹夜蛾对于棉花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分别将地黄根或叶干粉混拌于斜纹夜蛾人工饲料(地黄干粉与饲料的质量比分别为1∶3、1∶6、1∶9和1∶18),初步明确地黄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死亡率、发育历期和体重的影响;进一步采用药膜法,研究地黄根或叶干粉的95%乙醇提取液(地黄干粉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分别为1∶50、1∶30和1∶10)对1~6龄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的影响。【结果】取食混有地黄根或叶干粉饲料的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饲料中地黄根或叶干粉含量的增大,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升高、发育历期延长、体重降低。地黄根或叶干粉与饲料的质量比为1∶3时,其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抑制效果最好。地黄根或叶提取液对低龄斜纹夜蛾幼虫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高龄幼虫的毒杀作用较差,同一测定时间随地黄提取液浓度增大,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死亡率升高。地黄根或叶干粉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为1∶10时,对斜纹夜蛾1~6龄幼虫的毒杀作用效果最好。【结论】地黄对斜纹夜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用量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强,研究结果可为有效利用农田杂草资源开发植物源杀虫剂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地黄 生长发育 死亡率 干粉 提取液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17
作者 高心雪 高佳新 +4 位作者 朱建宇 石鑫琦 陶伯成 李宁 陈丽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34-4638,共5页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与微塑料组,每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水,饮用4周;微塑料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用1000μg/L的微塑料(聚苯乙烯)水,饮用4周。饮水2,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与抓力、血脂与肝肾功能、肝脏超声形态及病理形态与肝脏脂质沉积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体质量大于正常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正常组小鼠抓力逐渐升高,微塑料组小鼠抓力先降低后升高,微塑料组饮水4周后的抓力低于正常组(P<0.05);②肝脏超声检查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脏超声回声信号增强;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肝脏可见明显脂质沉积;④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周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P<0.05),饮水4周后的血清三酰甘油浓度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微塑料可能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体力下降及肝脏脂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微塑料 小鼠生长发育 脂质代谢 肝肾功能
下载PDF
播量和行距对沿海滩涂盐地碱蓬生长发育及降盐改土效应的影响
18
作者 郁凯 赵小慧 +10 位作者 何苏南 王凯 王绪奎 郁洁 陈环宇 洪立洲 刘冲 潘建 海如拉·木萨 凯丽比努尔·卡德尔 邢锦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0-256,共7页
为探究播量、行距对沿海滩涂盐地碱蓬生长发育及降盐改土效应的影响,为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滩涂盐碱土壤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田间试验,设置S1(20 kg/hm^(2))、S2(30 kg/hm^(2))、S3(40 kg/hm^(2))3个播量处理及R1(30 cm)、R2(50 cm)、R3(70... 为探究播量、行距对沿海滩涂盐地碱蓬生长发育及降盐改土效应的影响,为种植盐地碱蓬、改良滩涂盐碱土壤提供技术支持,采用田间试验,设置S1(20 kg/hm^(2))、S2(30 kg/hm^(2))、S3(40 kg/hm^(2))3个播量处理及R1(30 cm)、R2(50 cm)、R3(70 cm)3个行距处理,研究不同播量、行距对盐地碱蓬生长指标、土壤容重、孔隙度、pH值、有机质含量和盐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播量下,生物量、叶片肉质化程度随行距增加而降低;在同一行距下,随播量增加,生物量、叶片肉质化程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生物量、叶片肉质化程度、土壤容重、有机质含量、孔隙度及土壤总降盐率在行距为30 cm、播量为30 kg/hm^(2)时最高;株高、茎粗在行距为50 cm、播量为20 kg/hm^(2)时最大。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土壤总降盐率与土壤孔隙度、有机质含量、植株生物量、叶片肉质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株高、茎粗和pH值无显著相关性。由结果可知,播量、行距主要是通过改变盐地碱蓬植株生物量、叶片肉质化程度来影响其吸盐效果。在试验条件下,为了达到最佳降盐改土效果、提高盐碱地修复效率,选择行距30 cm、播量30 kg/hm^(2)的栽培方式。选择适宜的播量和行距组合可以提高盐地碱蓬对盐分的吸收和排除能力,加快滩涂土壤改良、降盐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播量 行距 生长发育 降盐改土
下载PDF
系统化干预对肝损伤患儿肝功能、生长发育及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
19
作者 赵瑞雪 白革兰 +2 位作者 石伟娜 李博 叶立红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897-899,903,共4页
目的探析儿童肝损伤采用系统化干预对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患儿肝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损伤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肝损伤护理,观... 目的探析儿童肝损伤采用系统化干预对家长疾病知识掌握、患儿肝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儿童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肝损伤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肝损伤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化干预模式。从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程度及儿童生长发育方面评价系统化干预模式实施价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儿童家长对肝损伤知识掌握评分、儿童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发育商等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LT、AST、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社会功能、躯体疾病等量表维度测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肝损伤护理中采用系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提升家长的疾病认知,促进儿童发育,改善患儿肝功能,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干预 儿童肝损伤 生长发育 肝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不同育幼方式及出生体重对大熊猫幼仔生长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吴凯 赖加莹 +8 位作者 魏明 张亚辉 曾宪垠 魏荣平 曹晓涵 胡正泉 曾文 王承东 孔繁丽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本研究以2012—2019年出生的80只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搜集幼仔早期发育(0~120日龄)过程中日增重、乳饲喂量及眼和耳发育情况等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分析了出生体重([50,100)g,n=7;[100,150)g,n=25;[150,200)g,n=37;[200,250)g,n=11)、喂... 本研究以2012—2019年出生的80只大熊猫幼仔为研究对象,搜集幼仔早期发育(0~120日龄)过程中日增重、乳饲喂量及眼和耳发育情况等生长发育指标数据,分析了出生体重([50,100)g,n=7;[100,150)g,n=25;[150,200)g,n=37;[200,250)g,n=11)、喂养方式(全母兽哺育,n=12;全人工育幼,n=10;人工与母兽交替育幼,n=58)和胎产仔数(单胎,n=14;双胎,n=66)对幼仔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单胎幼仔的出生体重显著高于双胎幼仔(P<0.05);(2)幼仔早期生长发育状况与其育幼方式和出生体重密切相关(R2>0.9737),出生体重越高,幼仔体重增长率越快;(3)出生体重越轻的幼仔缩水量越少,但缩水量占出生体重比更高。此外,出生体重超轻的幼仔,其耳朵与眼睛的发育更慢。本研究可为大熊猫育幼方式的选择和改进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幼仔 育幼 出生体重 缩水量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