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春藤皂苷元对U87 MG细胞生长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1
作者 苏元港 梁嘉敏 +3 位作者 连浩宇 宋方茗 刘倩 程乐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31-637,共7页
目的:探究常春藤皂苷元(Hed)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 MG生长增殖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Hed分为0μmol/L组、20μmol/L组、40μmol/L组、60μmol/L组以及8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Hed处理48 h的细胞活力以确定给药浓度;平板克... 目的:探究常春藤皂苷元(Hed)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87 MG生长增殖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Hed分为0μmol/L组、20μmol/L组、40μmol/L组、60μmol/L组以及8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Hed处理48 h的细胞活力以确定给药浓度;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生长状况;EdU染色实验检测细胞DNA复制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中Cyclin D1、CDK2、CDK4以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Hed处理U87 MG细胞48 h后,40μmol/L组的U87 MG细胞活力被显著抑制(P<0.05)。与0μmol/L组相比,20μmol/L组和40μmol/L组的U87 MG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显著下降,DNA复制被显著抑制,G1期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减少,伤口愈合率显著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均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Cyclin D1、CDK2、CDK4以及MMP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减少(均P<0.05)。结论:Hed可抑制U87 MG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增殖和运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以及MMP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皂苷元 胶质母细胞瘤 U87 MG 生长增殖
下载PDF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对大肠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和生长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2
作者 岳金金 庞一心 张秀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对大肠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和生长增殖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大肠癌HCT116细胞和SW480细胞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种细胞中SIRT2蛋白表达情况。选择SIRT2蛋白表达高的大肠...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对大肠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和生长增殖的影响,阐明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大肠癌HCT116细胞和SW480细胞进行培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种细胞中SIRT2蛋白表达情况。选择SIRT2蛋白表达高的大肠癌HCT116细胞进行后续RNA干扰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SIRT2-siRNA#1组、SIRT2-siRNA#2组和SIRT2-siRNA#3组;选择SIRT2蛋白表达低的大肠癌SW480细胞进行后续过表达实验,构建SIRT2重组质粒,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W480细胞,设立空白组、空载体质粒转染组和SIRT2质粒转染组;采用HCT116细胞进行回复实验,设立对照组、SIRT2-siRNA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质粒共转染组和SIRT2-siRNA#3组。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质粒和siRNA分别转染至SW480细胞和HCT116细胞,验证沉默和过表达SIRT2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中葡萄糖水平,比色法检测培养液中乳酸水平,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率,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沉默和过表达SIRT2后细胞中G6PD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沉默和过表达SIRT2后细胞中G6PD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SIRT2和G6PD蛋白表达水平。共转染SIRT2-siRNA和G6PD质粒后检测HCT116细胞中葡萄糖水平、乳酸水平、克隆形成率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SIRT2-siRNA#3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P<0.05),G6P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空载体质粒转染组比较,SIRT2质粒转染组培养液中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P<0.05),G6P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在大肠癌组织中SIRT2和G6PD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SIRT2-siRNA#3组比较,SIRT2-siRNA和G6PD质粒共转染组培养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SIRT2促进大肠癌细胞有氧糖酵解及细胞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SIRT2调控G6PD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有氧糖酵解 生长增殖
下载PDF
不同分离方法及培养条件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马力 刘大军 +2 位作者 李德天 刘沛田 边小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01-7406,共6页
背景:目前用于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全骨髓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免疫磁珠法,后两种方法可获得较为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大,甚至导致细胞完全失去活性。目的:观察不同分离方法... 背景:目前用于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主要有全骨髓贴壁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免疫磁珠法,后两种方法可获得较为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对细胞活性影响较大,甚至导致细胞完全失去活性。目的:观察不同分离方法、培养条件下,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对比观察,于2006-01/2007-06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感染病实验室完成。材料:日本雄性大耳白兔3只,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Mesen Cult干细胞培养基为Vancouver BC公司产品,DMEM/F12(1∶1)培养基、LG-DMEM培养基均为Hyclone公司产品。方法:无菌抽取兔髂前上棘骨髓,采取两种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是将骨髓液注入等体积的Hanks液中,4℃1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用Hanks液重复洗涤。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是将相当于2倍骨髓液体积的1.073g/mL Percoll分离液加入15mL无菌离心管内,再将抗凝的骨髓沿管壁缓慢加至分离液面上,4℃800r/min离心30min,吸取分离液面上的白色云雾状单个核细胞层,用无血清L-DMEM培养液冲洗。将分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浓度调整为1×106,设立3组,分别加入MesenCult干细胞培养基、DMEM/F12培养基、L-DMEM培养基,各组培养基中均含有20%的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100u/mL链霉素,于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对细胞形态、生长特征、增殖的影响,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传代后冻存复苏情况。结果:全骨髓贴壁分离法1周后可见少许贴壁细胞伸出伪足,10~12d形成散在细胞集落,16~18d融合成单层;Percoll密度梯度分离法培养1~2d后可见部分细胞贴壁,5~7d形成散在细胞集落,2周后融合成单层并铺满平底。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ult组细胞增殖能力、贴壁率、BrdU标记指数均略优于DMEM/F12组、LG-DMEM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179,P>0.05;F=0.098,P>0.05;χ2=0.39,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核仁,细胞器少,为低分化的幼稚细胞。复苏第9代冻存的细胞,4h后贴壁率约60%,细胞增长活跃。结论:Percoll密度梯度法和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前者可获得较均匀一致的单核细胞,在细胞增殖、清除造血细胞干扰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MesenCult、DMEM/F12、LG-DMEM培养液均适用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细胞冻存复苏后生长增殖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 培养 生长增殖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毛钊 施文艳 +1 位作者 吴织芬 周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 ,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结果 :①老年组牙周膜细胞生长极其缓慢 ...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 ,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结果 :①老年组牙周膜细胞生长极其缓慢 ,细胞呈现衰老状态 ,与青年组牙周膜细胞表现比明显不同。②老年组牙周膜细胞在 1、3、5、7、9天时测得的光密度值 (A570 )均明显低于青年组牙周膜细胞的A57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 结论 :由于衰老的影响 ,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功能明显降低 ,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区别较大 ,提示衰老造成的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功能降低 ,可能是老年人牙周组织疾病发病率高、破坏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牙周膜细胞 生长增殖 衰老 比较研究
下载PDF
erbB-3结合蛋白ebp1对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余优成 张志愿 +5 位作者 陈万涛 周晓健 潘红芽 张萍 徐駸 叶冬霞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4-336,355,共4页
目的探讨erbB3结合蛋白eb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筛选erbB2/erbB3双阳性的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转染pcDNA3.1ebp1质粒至Tca811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bp1的转录水平... 目的探讨erbB3结合蛋白ebp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筛选erbB2/erbB3双阳性的口腔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系;转染pcDNA3.1ebp1质粒至Tca8113细胞,G418筛选阳性细胞;RTPCR检测转染后细胞中ebp1的转录水平;通过细胞生长曲线、3HTdR摄入量以及集落形成率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Tca8113细胞同时表达erbB2/erbB3;RTPCR显示转染后细胞中ebp1转录水平明显升高;Tca8113ebp1细胞生长曲线平缓,生长减慢;3HTdR摄入量明显减少,细胞增殖能力减弱。结论ebp1在体外能显著抑制Tca8113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P1 口腔鳞状细胞癌 细胞生长增殖 细胞转染
下载PDF
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黎丽 韩春春 刘秀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5-77,共3页
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PI3K-Akt-mTOR1信号途径能够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同时,PI3K-Akt-mTOR1信号途径也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大小;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的异常活化与... 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PI3K-Akt-mTOR1信号途径能够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同时,PI3K-Akt-mTOR1信号途径也能够调控细胞的生长和大小;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的异常活化与肿瘤发生紧密相关。就PI3K-AKT-mTORC1信号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3K-AKT-mTORCl信号途径 生长增殖 调控
下载PDF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介导的反义FGF8b RNA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吕英谦 毛泽斌 +3 位作者 周艳艳 韩宽怀 张志文 薛兆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5-761,共7页
利用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和治疗基因组织特异表达的特点 ,设计出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新方案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probasin基因启动子 )和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8b反义cDNA克隆到逆... 利用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和治疗基因组织特异表达的特点 ,设计出前列腺癌靶向基因治疗的新方案 .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probasin基因启动子 )和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 8b反义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SIR中构建成重组体PB 反义FGF8b pSIR .经转染包装细胞PT 6 7后将产生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体外感染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M ,体外检测其生长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前列腺癌细胞感染产生反义FGF8bRNA的逆转录病毒后生长速度减慢 ,集落形成能力下降 ,体外侵袭转移能力降低 (P <0 0 1) .体外试验表明 ,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介导的反义FGF8bRNA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癌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和转移能力 ,这为体内靶向前列腺癌基因治疗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b 靶向基因治疗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介导 反义FGF8bRNA 前列腺癌细胞 生长增殖能力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兔脂肪干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安荣泽 刘凡凡 +8 位作者 王兆杰 袁小洪 齐新文 赵俊延 杨晋 赵豪 胡小军 陈军平 温广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199-4202,共4页
背景:脂质体对细胞具有毒副作用,而外源性基因的胞内导入亦在细胞的代谢方面有所影响,因此脂质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其在生长、增殖方面有无显著影响值得探讨。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 背景:脂质体对细胞具有毒副作用,而外源性基因的胞内导入亦在细胞的代谢方面有所影响,因此脂质体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脂肪干细胞对其在生长、增殖方面有无显著影响值得探讨。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转染对兔脂肪干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从兔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干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取第4代细胞分别转染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转染后的细胞形态变化及生长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转染后48h可发绿色荧光细胞的个数估算瞬时转染效率,MTT法绘制染后细胞的生长曲线,并计算群体倍增时间。结果与结论:转染后48h,细胞体积变大,胞浆丰富,部分呈圆形或椭圆形改变。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瞬时转染率为(18.0±0.42)%。MTT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发现:转染后细胞较未转染的细胞生长速率略慢,但转染与未转染组细胞的生长曲线大致一样,均呈"S"形,且两者的总体趋势变化不大。转染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55.51h,EGFP组群体倍增时间约为53.58h,未转染组的群体倍增时间46.10h,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提示脂质体可以介导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兔脂肪干细胞,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 脂肪干细胞 脂质体 转染 生长增殖
下载PDF
ADSCs培养观察及rhBMP-2转染对其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在亮 张波 +2 位作者 周继红 黄宏 孙士锦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2期2580-2582,2637,2638,共5页
目的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体外生长规律,并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转染后ADSCs增殖变化情况。方法用酶消化法从1岁龄贵州小香猪腹壁脂肪组织中获取ADSCs,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相关生长特性。用细胞消化... 目的观察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体外生长规律,并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转染后ADSCs增殖变化情况。方法用酶消化法从1岁龄贵州小香猪腹壁脂肪组织中获取ADSCs,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相关生长特性。用细胞消化计数法和四唑盐比色法(MTT)对rhBMP-2转染ADSCs前后生长增殖情况进行比较,计算倍增时间,绘制生长曲线。结果传代后ADSCs增殖速度比原代有所增快,于第4~6代趋于稳定。细胞形态由多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形逐渐向成纤维细胞样和梭形过渡。rhBMP-2转染后ADSCs群体倍增时间增加8~10h,但对ADSCs生长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ADSCs在体外培养至4~6代可获得较稳定状态。并且ADSCs作为宿主细胞被转染rhBMP-2基因后未发生畸变及生长增殖明显改变,说明rhBMP-2基因修饰的ADSCs可以作为携带目的基因的种子细胞应用于再生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CS 细胞培养 RHBMP-2 转染 生长增殖
下载PDF
回药爱康方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边静 马科 +4 位作者 陈丽军 周慧 武震 马治国 周丽萍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57-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回药爱康方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爱康方低、中、高剂量组、环磷酰胺化疗组、回药爱康方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环磷酰胺化疗组,制备含药... 目的探讨回药爱康方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爱康方低、中、高剂量组、环磷酰胺化疗组、回药爱康方低、中、高剂量分别联合环磷酰胺化疗组,制备含药血清;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含5%、10%、20%浓度的相应各组含药血清,对照组给予等浓度的对照组大鼠血清,培养24、48、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测定各组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光镜下观察到,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回药爱康方含药血清可使A549细胞有不同程度的胞膜回缩、胞核固缩、细胞间距增大和染色质边缘化现象,其中以爱康方高剂量联合环磷酰胺组作用72h最明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发现,各实验组各浓度抑制率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实验组72h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环磷酰胺72h抑制率均高于爱康方低、中、高剂量(P<0.05);爱康方高剂量联合环磷酰胺72h抑制率高于爱康方低剂量联合环磷酰胺和单纯环磷酰胺(P<0.05)。结论回药爱康方可有效抑制A549细胞生长增殖,并增强环磷酰胺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药爱康方 含药血清 A549细胞 生长增殖
下载PDF
吉非替尼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生长增殖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永昌 陈卫国 +4 位作者 张杰 张鸽 马俊 张庆磊 付振宇 《中国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606-607,共2页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Gefitinib(0~20μmol/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120 h后,采用噻唑蓝(MTT...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Gefitinib)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Gefitinib(0~20μmol/L)分别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DU145细胞24~120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周期分布,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GF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efitinib可以显著抑制DU145细胞的生长,呈时间-剂量依赖效应,并且细胞生长多停滞于G0/G1期,细胞EGFR蛋白表达分别下降了10.92%(2.5μmol/L)、43.71%(5μmol/L)、53.53%(10μmol/L)和85.98%(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fitinib能显著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细胞生长在G0/G1期阻滞及EGFR蛋白表达水平下调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145细胞 吉非替尼 生长增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稀土对发酵血粉菌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贵龙 王守清 +1 位作者 赵志恭 王文元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1-22,共2页
稀土对发酵血粉菌生长增殖的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闫贵龙内蒙古农牧学院王守清内蒙古农牧学院赵志恭内蒙古农牧学院王文元稀土元素在生物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适量的稀土可促进动物、植物生长和提高畜禽生产,但稀... 稀土对发酵血粉菌生长增殖的影响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闫贵龙内蒙古农牧学院王守清内蒙古农牧学院赵志恭内蒙古农牧学院王文元稀土元素在生物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应用,适量的稀土可促进动物、植物生长和提高畜禽生产,但稀土对发酵血粉菌的作用如何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发酵血粉 发酵血粉菌 生长增殖 饲料
下载PDF
四元复合体介导C-MYC反义RNA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增殖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晓红 孙汶生 +4 位作者 曲守方 马春红 刘素侠 高立芬 王晓燕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8,共7页
目的探讨四元复合体介导的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对肝癌细胞系HepG2.2.15致瘤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体外瞬时转染HepG2.2.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 目的探讨四元复合体介导的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对肝癌细胞系HepG2.2.15致瘤性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体外瞬时转染HepG2.2.15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代谢活性。以HepG2.2.15细胞制备荷瘤裸鼠模型,局部瘤内注射C-MYC反义RNA四元复合体或联合注射IFN-α,称量瘤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C-MYC反义RNA可显著降低细胞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0/G1期。体内抑瘤实验显示,反义治疗组瘤体C-MYC蛋白表达降低,瘤重(1.72±0.16)g,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联合IFN-α注射组抑瘤效果更佳。结论肿瘤组织靶向性C-MYC反义RNA转移系统在体内外均可有效降低C-MYC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体内联合IFN-α可取得更佳的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RNA 四元复合体 生长增殖 HEPG2.2.15细胞 介导 C-MYC蛋白 流式细胞术检测 荷瘤裸鼠模型 免疫组化方法 细胞生长停滞 体内抑瘤实验 肿瘤组织 抑瘤效果 肝癌细胞系 细胞凋亡率 IFN 抑制作用 瞬时转染 细胞周期 代谢活性
下载PDF
连续应力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洋 巩玲 吕庆海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模拟临床治疗中机械应力对细胞的作用方式,研究连续应力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效应。方法实验采用细胞机械牵拉培养模型和体外培养的3~5代的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牵拉组)、连续牵拉组和重复连续牵拉组,各组分别进行... 目的模拟临床治疗中机械应力对细胞的作用方式,研究连续应力作用于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效应。方法实验采用细胞机械牵拉培养模型和体外培养的3~5代的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牵拉组)、连续牵拉组和重复连续牵拉组,各组分别进行牵拉后细胞计数和MTT比色法检测。结果连续牵拉组的细胞数量和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重复连续牵拉组的细胞数量和活性较连续牵拉组明显增加。结论连续应力可以促进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应力 成纤维细胞 生长增殖
下载PDF
miR-23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雪鹏 刘彦宇 +1 位作者 刘德勇 周秀田 《医学信息》 2011年第18期6088-6088,共1页
目的探讨miR-23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miR-23a的模拟物或抑制物分别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为实验组,脂质体2000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在24和48 h... 目的探讨miR-23a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miR-23a的模拟物或抑制物分别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为实验组,脂质体2000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在24和48 h时分别为(0.224±0.011)和(0.266±0.017);miR-23a模拟物可促进SW480细胞增殖,其A值分别增至(0.298±0.012)和(0.326±0.023)(P〈0.01);miR-23a抑制物可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其A值分别降至(0.158±0.006)和(0.121±0.003)(P〈0.01)。结论 miR-23a可促进人结肠癌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可能作为一个癌基因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3a 结肠癌细胞 生长增殖
下载PDF
回药臭壳虫含药血清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媛 戴永福 +4 位作者 马丽霞 马科 林莹 付柏浓 李巧玲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8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回药臭壳虫(CKC)含药血清对人肺鳞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回药臭壳虫低剂量组(CKCL)、回药臭壳虫中剂量组(CKCM)、回药臭壳虫高剂量组(CKCH)... 目的:探讨回药臭壳虫(CKC)含药血清对人肺鳞癌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S)、回药臭壳虫低剂量组(CKCL)、回药臭壳虫中剂量组(CKCM)、回药臭壳虫高剂量组(CKCH)各10只,分别给予相应的CKCL、CKCM、CLCH浓缩水煎剂灌胃,NS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5天。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将细胞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10%、20%浓度的相应组大鼠含药血清,对照组给予相同浓度对照组大鼠血清,培养24h、48h、72h后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结果:光镜下观察发现,各浓度臭壳虫含药血清组细胞形态不规则,胞膜出现不同程度的回缩,胞核固缩,细胞间距增大,其中以20%浓度臭壳虫含药血清高剂量组作用72h最为明显。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发现,各实验组不同浓度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回药臭壳虫高剂量组72h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回药臭壳虫各剂量组72h抑制率高于24h抑制率(P<0.05)。结论:回药臭壳虫含药血清可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药臭壳虫 人肺腺癌A549细胞 含药血清 生长增殖
原文传递
miR-124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志斌 廖瑛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2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miR-124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miR-124的模拟物或抑制剂分别转染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2000),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在24h、... 目的:探讨miR-124对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运用miR-124的模拟物或抑制剂分别转染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脂质体2000),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吸光度值(A值)在24h、48h和72h分别为(0.261±0.017)、(0.379±0.021)、(0.414±0.031);miR-124模拟物可抑制MG-63细胞增殖,其A值分别降至(0.149±0.006)、(0.163±0.007)、(0.212±0.00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iR-124抑制剂可促进MG-63细胞增殖,其A值分别增至(0.313±0.016)、(0.542±0.033)、(0.713±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24可抑制人成骨肉瘤细胞生长增殖活性,可作为一个抑瘤基因参与成骨肉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4 成骨肉瘤细胞 生长增殖
原文传递
17-β雌二醇、孕酮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18
作者 吴玉家 鲁开化 张琳西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3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研究雌性激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进行体外培养,利用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测定17-β雌二醇(17-βE2)、孕酮(P)对HSFB生长增殖的影响;并且对两种激素作用效果加以比较。结... 目的:研究雌性激素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B)进行体外培养,利用MTT比色法及3H-TdR掺入法测定17-β雌二醇(17-βE2)、孕酮(P)对HSFB生长增殖的影响;并且对两种激素作用效果加以比较。结果:17-βE2 、P对HSFB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17-βE2 总的抑制作用比P强(P<0.05)。结论:在体外环境中,雌性激素可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且雌激素的作用效果比孕激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孕酮 增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 生长增殖
下载PDF
复方君子汤对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19
作者 郑大斌 李东鸿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0期68-6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君子汤(FFJZ)对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法、细胞形态学等对细胞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应用四氮甲唑蓝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在浓... 目的研究分析复方君子汤(FFJZ)对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台盼蓝拒染法、细胞形态学等对细胞生长状态进行观察,应用四氮甲唑蓝对细胞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的凋亡率进行检测。结果在浓度为2mg/mL复方君子汤作用下,其细胞抑制率和诱导凋亡效果不明显,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浓度为4mg/mL作用下,细胞抑制率和凋亡发生率上升,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凋亡主要为早凋。随着浓度的不断增高,细胞抑制率和凋亡发生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凋亡晚期增多。结论实施复方君子汤可有效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增殖,并对其起到有效的诱导导致白血病K562细胞凋零,大大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君子汤 白血病K562细胞 生长增殖 诱导凋亡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circ-104533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建雯 王成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11期20-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环状RNA-104533(circ-104533)的表达情况及对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ircRNA芯片得出在胃癌中有统计学差异的11个高表达circRNA,然后经过qRT-PCR实验在78例胃腺癌组织中进行验证,仅得出circ-104533和...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环状RNA-104533(circ-104533)的表达情况及对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circRNA芯片得出在胃癌中有统计学差异的11个高表达circRNA,然后经过qRT-PCR实验在78例胃腺癌组织中进行验证,仅得出circ-104533和circ-102712呈现高表达水平。本研究以circ-104533为研究对象,分析胃腺癌组织中circ-10453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体外细胞转染技术建立过表达circ-104533和敲低表达circ-104533表达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能力。结果胃腺癌组织中circ-104533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根据circ-104533表达水平将胃腺癌组织标本分为正常/低表达组(19例)和高表达组(59例)。circ-104533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肠化、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过表达circ-104533后癌细胞72 h OD值和克隆形成数大于正常癌细胞组(P<0.05),而敲低表达circ-104533后癌细胞72 h OD值和克隆形成数小于正常癌细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circ-104533表达水平升高,其可能是胃腺癌一种新的促癌基因;circ-104533能促进胃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环状RNA-104533 临床病理特征 细胞生长增殖能力 平板克隆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