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4篇文章
< 1 2 2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通过调控p33生长抑制因子1表达影响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体外转移活性
1
作者 汪洋 吴振华 +1 位作者 吕红博 罗洞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与p33生长抑制因子1(p33ING1)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T2和p33ING1的表达情况。将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 目的探讨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ECT2)与p33生长抑制因子1(p33ING1)的表达水平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CT2和p33ING1的表达情况。将人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140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cDNA 3.1 NC)组、过表达组(pcDNA 3.1 ECT2)和抑制表达组(si ECT2)。采用MTT法和细胞集落形成实验研究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研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ECT2对p33ING1蛋白的影响。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ECT2表达增加,p33ING1表达降低。过表达ECT2能够显著增加KYSE140细胞的生长、集落形成、迁移以及侵袭能力,并能降低KYSE140细胞的凋亡率和p33ING1的表达;此外,抑制ECT2表达后能够逆转上述变化。结论ECT2高表达能够促进食管鳞癌KYSE140细胞的生长、转移,并抑制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ECT2能够抑制p33ING1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转化序列2 p33生长抑制因子1 食管鳞状细胞癌 转移 免疫印迹法
原文传递
血清凝溶胶蛋白、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及动态监测指导意义
2
作者 随广艳 张永珍 任文仙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凝溶胶蛋白(GSN)、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动态监测其水平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3年2月1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目的:探讨血清凝溶胶蛋白(GSN)、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NIHSS评分的相关性,动态监测其水平在临床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3年2月14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设为重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轻度缺损组,另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4组入院时及入院3d、7d、14d时血清GSN、Nogo-A水平;分析入院时血清各指标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对比不同预后患者入院3d、7d、14d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分析入院3d、7d、14 d时血清各指标不同水平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结果:入院时及入院3d、7d、14d时血清GSN水平比较:重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轻度缺损组<对照组,血清Nogo-A水平比较:重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轻度缺损组>对照组(P<0.05);入院时血清GSN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血清Nogo-A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3d、7d、14d时预后良好患者血清GSN水平高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Nogo-A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P<0.05);入院3d、7d、14d时血清GSN高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较低;入院3d、7d、14d时血清Nogo-A高水平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较高。结论:血清GSN、Nogo-A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患者与神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临床中动态监测血清GSN、Nogo-A水平对评估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凝溶胶蛋白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 急性脑出血 NIHSS评分 动态监测
下载PDF
沉默生长抑制因子2可缓解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小鼠心脏重塑:基于抑制p53乙酰化
3
作者 刘正旺 邱晓堂 +2 位作者 杨华 吴小翠 叶文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27-1135,共9页
目的 明确Ing2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注射Ing shRNA2(Ad-sh-Ing2)腺病毒以沉默Ing2表达;通过持续微量注射泵注射Ang Ⅱ(1000 ng·kg^(-1)·min^(-1))诱导小鼠心脏重塑... 目的 明确Ing2对于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的小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 通过鼠尾静脉注射Ing shRNA2(Ad-sh-Ing2)腺病毒以沉默Ing2表达;通过持续微量注射泵注射Ang Ⅱ(1000 ng·kg^(-1)·min^(-1))诱导小鼠心脏重塑,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注。高频高分辨率超声成像技术评价各组小鼠心脏结构化功能及心脏肥大程度;马松和WGA染色检测小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横截面积;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蛋白Cleaved-caspase3、Ing2、collagenⅠ、Ac-p53(Lys382)和p-p53(Ser15)表达;RT-qPCR检测Ing2 mRNA表达;线粒体ROS、ATP、柠檬酸合酶活性和线粒体钙储存试剂盒检测小鼠心肌组织线粒体功能。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慢性AngⅡ持续灌注小鼠的Ing2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慢性Ang Ⅱ灌注引起小鼠LVESD和LVEDD升高、LVEF和LVFS的下降(P<0.05);Ing2沉默缓解了AngⅡ诱发的小鼠心功能的减退,降低了LVESD和LVEDD,升高了LVEF和LVFS(P<0.05)。Ing2沉默能够改善Ang Ⅱ诱导的心肌线粒体损伤,抑制心脏肥大、心肌纤维化和细心肌凋亡。慢性AngⅡ持续灌注增加小鼠心肌组织中Ac-p53(Lys382)和p-p53(Ser15)水平,Ing2沉默能够抑制Ang Ⅱ诱发Ac-p53(Lys382)的增加(P<0.05),但对p-p53(Ser15)磷酸化无显著影响。结论Ing2可通过抑制p53乙酰化对抗AngⅡ诱导的小鼠心脏重塑,抑制小鼠心功能的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生长抑制因子2 P53 心肌肥厚 心脏重塑
下载PDF
基于RhoA/ROCK通路探讨电针心包经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唐雅妮 肖豆 +5 位作者 马文娟 谢峥嵘 潘江 娄必丹 章薇 陈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9期122-128,共7页
目的基于RhoA/ROCK通路观察电针心包经穴对脑缺血大鼠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急性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 目的基于RhoA/ROCK通路观察电针心包经穴对脑缺血大鼠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急性脑缺血后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除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外,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次日,心包经组、肺经组予电针治疗,分别于电针7、14、21 d后取材。HE染色观察梗死区脑组织病理变化,ELISA检测血清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梗死区脑组织RhoA、ROCKⅡ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区脑组织RhoA、ROCKⅡ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同一时点比较,模型组大鼠梗死区脑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固缩,各时点血清RhoA、ROCKⅡ含量及梗死区脑组织RhoA、ROCK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一时点比较,心包经组大鼠梗死区脑组织神经细胞数量增加,形态结构改善,除7 d血清ROCKⅡ含量外,各时点血清RhoA、ROCKⅡ含量及梗死区脑组织RhoA、ROCKⅡ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P<0.05),且心包经组作用优于肺经组(P<0.01,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穴可下调急性脑缺血大鼠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hoA/ROCK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包经穴 急性脑缺血 神经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神经修复
下载PDF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艳 徐浩森 +4 位作者 蒋欢 兰金意 杨单植 刘沛敏 白晓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74-578,共5页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发现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蛋白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Nogo还通过介导巨噬细胞M1/M2极化参与炎症进程。该文综述了Nogo家族在疾病中的作用并揭示其分子机制。
关键词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肾脏疾病 心血管疾病 肝脏疾病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植物生长抑制剂对草莓花芽分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杨婉莹 王文晓 +3 位作者 熊超明 孙齐宇 李慧 孙文喜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3-120,共8页
为研究生长抑制剂对草莓花芽分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短日晚熟品种艳丽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通过苗期根施5 mL不同浓度调环酸钙(50、100、200 mg/L)、拿敌稳(100、200、400 mg/L),测定草莓苗期生长指标,后续进行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并... 为研究生长抑制剂对草莓花芽分化、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短日晚熟品种艳丽为材料,以清水为对照,通过苗期根施5 mL不同浓度调环酸钙(50、100、200 mg/L)、拿敌稳(100、200、400 mg/L),测定草莓苗期生长指标,后续进行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并结合物候期,分析生长抑制剂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最终运用主成分法进行果实产量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生长阶段,生长抑制剂处理对草莓子苗株高、叶面积、叶柄长及冠径影响显著,各处理均显著低于CK,且随抑制剂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越明显;T3、T6的壮苗指数显著高于CK,叶绿素a+b含量仅T6显著增加。综合来看,T6植株形态与叶片颜色都显著优于CK。花芽分化方面,生长抑制剂处理不同程度提前了花芽分化的进程。与CK比较,T1~T6分别提前5、2、2、1、7、5 d进入二分割期,并且物候期明显提前,其中T6表现最为突出。产量方面,T1、T2、T4、T5、T6的年前单株产量显著高于CK,但年后单株产量仅T2、T6显著高于CK,其余处理差异不显著甚至低于CK,T6的综合产量排首位。品质方面,生长抑制剂处理显著增加了草莓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优化了草莓风味。T6的品质综合排名也是首位。总而言之,苗期根施适宜浓度的生长抑制剂可以培育壮苗,促进花芽分化,提前上市,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本试验中,T6处理(400 mg/L拿敌稳)对花芽分化、产量、品质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植物生长抑制 花芽分化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肉牛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研究进展
7
作者 蔡树东 李文 +3 位作者 周斐然 王万兴 初振栋 罗生金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59-63,共5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通过调节成肌细胞增殖而影响肌肉生长发育的骨骼肌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发生错义突变会导致肌细胞增生和肌纤维肥大,肌肉量明显增加,呈现双肌表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突变牛...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通过调节成肌细胞增殖而影响肌肉生长发育的骨骼肌负调控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发生错义突变会导致肌细胞增生和肌纤维肥大,肌肉量明显增加,呈现双肌表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突变牛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等特点。文章综述了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结构、定位、错义突变类型、多态性检测方法及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突变牛在肉牛杂交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相关研究及其在肉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杂交应用 多态性
下载PDF
康乐黄鸡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多态性对上市日龄体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8
作者 谢欣怡 陈俊赫 王文浩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9,共4页
为了研究康乐黄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位点分布,进一步探究提供相应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地方品种选育改良,以康乐黄鸡为试验对象,全血提取DNA,利用PCR扩增反应扩增基因,进行双向测序,测定基因序列。结果显示:... 为了研究康乐黄鸡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位点分布,进一步探究提供相应的分子标记,用于辅助地方品种选育改良,以康乐黄鸡为试验对象,全血提取DNA,利用PCR扩增反应扩增基因,进行双向测序,测定基因序列。结果显示:MSTN基因第一外显子中,存在1个SNP位点,为C→G碱基突变,该突变位于7号染色体上252 542 bp处,关联分析发现突变纯合子GG型的上市日龄体重显著高于CC型和CG型(P<0.05)。提示:该突变为康乐黄鸡上市体重性状的有利突变,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乐黄鸡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PCR扩增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调节微小RNA-23a-3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增殖机制
9
作者 李杰 李瑞 +2 位作者 李虹良 陈康雪 孙中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13-1318,共6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Starbase工具预测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GAS5)与微小RNA-23a-3p(miR-23a-3p)结合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结合关系。体外培养人垂体瘤细胞系RC-4B/C,分为对照组(Control)、槲皮素组(Quercetin)、GAS5抑制组(Si-GAS5)和槲皮素+si-GAS5组(Quercetin+si-GAS5),对比分析槲皮素对GAS5、miR-23a-3p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人垂体瘤复苏细胞(RC-4B/C)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Starbase工具预测GAS5与miR-23a-3p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免疫沉淀测定揭示了GAS5和miR-23a-3p之间的直接结合。槲皮素促进GAS5的表达,抑制miR-23a-3p和PI3K/AKT的表达,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下调GAS5、miR-23a-3p表达增多,促进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槲皮素可以逆转GAS5下调引起的miR-23a-3p、PI3K/AKT表达增加,抑制RC-4B/C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均P<0.05)。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促进GAS5表达竞争性抑制miR-23a-3p,降低了PI3K/AKT,抑制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人垂体瘤细胞系 生长抑制特异性基因5 微小RNA-23a-3p 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生物信息学预测与系统进化分析
10
作者 宋兴超 孟金柱 +2 位作者 赵园园 吴震洋 安清明 《特产研究》 2023年第5期16-21,共6页
本研究旨在解析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结构特性,为该基因功能探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已登录的贵州白山羊MSTN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CDS)核苷酸组成特性及编码蛋白的相关结构... 本研究旨在解析贵州白山羊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基因的结构特性,为该基因功能探究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生物信息学及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已登录的贵州白山羊MSTN基因完整编码区序列(CDS)核苷酸组成特性及编码蛋白的相关结构开展预测及分析,构建了15个物种MSTN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白山羊MSTN基因CDS长度为1128bp,共编码375个氨基酸,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构成,其AT含量均高于GC。贵州白山羊MSTN蛋白属混合型二级结构,存在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α-螺旋,为弱碱不稳定亲水蛋白质;包括1个18个氨基酸的潜在信号肽,无跨膜区,形成5对二硫键,含有16个磷酸化位点;278~375位氨基酸为转化生长因子-β样结构域。贵州白山羊MSTN基因与绵羊、牛等牛科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近,与鸡形目原鸡和绿头野鸭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可为贵州白山羊MSTN基因分子遗传学及其表达调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白山羊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 编码蛋白 比较基因组学 肌肉发育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加血管生长抑制剂对兔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明平 胡道予 +1 位作者 周义成 胡国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 目的 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后血管生长抑制剂TNP 470治疗对兔VX2肝移植瘤生长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材料与方法 将VX2肿瘤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 ,植入 2周后将 45只携有肿瘤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TACE治疗组及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 ,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于TACE术后 3天给予TNP 470静脉灌注 ,隔日 1次 ,剂量为 30mg/kg体重 ,共治疗 9次。植入肿瘤后 5周处死动物 ,测量肝移植瘤的大小、坏死面积 ,观察肝内及双肺转移的发生率。结果  5周末对照组肝移植瘤体积 2 6 .5± 6 .5cm3 ,平均坏死率 35 .5± 9.2 %。单纯TACE治疗后肝移植瘤体积约 19.9± 7.3cm3 ,平均坏死率 5 2 .4± 17.8%。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移植瘤平均体积 14.7± 4.6cm3 ,平均坏死率 6 9.5± 12 .6 % ,各组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对照组 :15 /15 (10 0 % )、11/15 (73.3% )。单纯TACE治疗组 :15 /15 (10 0 % )、10 /15(6 6 .7%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ACE术后TNP 470治疗组肝内及双肺转移率分别为 7/15(4 6 .7% )、5 /15 (33.3% ) ,与前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纯TACE治疗虽然能抑制肝移植瘤的生长 ,但对其转移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肿瘤移植 生长抑制 肝移植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血管生长抑制
下载PDF
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扬 焦炳华 +2 位作者 朱玉平 娄永华 王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以直接抑制 ECV30 4、BAEC的增殖 ,强烈抑制 S180肉瘤生长并延长 S180腹水瘤小鼠的寿命。结论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内皮 新生血管 生长抑制 抗肿瘤药 VEGI
下载PDF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 被引量:6
13
作者 吕碧文 胡敏 齐义鹏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综述了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了其与胶原蛋白 的关系以及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可能机理 ;展望了其在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是胶原蛋白 C-末端的酶解产物 ,在血管生成过程中... 综述了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的结构和功能 ;探讨了其与胶原蛋白 的关系以及抗血管生成、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可能机理 ;展望了其在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是胶原蛋白 C-末端的酶解产物 ,在血管生成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通过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并诱导内皮细胞的凋亡而特异性地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和新血管的生成 ,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其抗血管生成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研究显示它是一个结合紧密的球状折叠分子 ,一面富含精氨酸残基 ,是肝素的结合位点 ,推测与抗血管生成的机制有关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素作为抗肿瘤的内源性药物 ,具有高效性 ,低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生长抑制 胶原蛋白ⅩⅢ 抗肿瘤血管生成 细胞因子 生长抑制 转移抑制 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大黄酸衍生物RH-01对鼻咽癌KB细胞生长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万宗明 刘娜 +3 位作者 邹小萍 刘斌 王莹 陈虹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10期731-734,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酸衍生物RH-01对鼻咽癌KB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KB细胞,应用MTT法测定IC50,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RH-01明显抑制KB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67±... 目的研究大黄酸衍生物RH-01对鼻咽癌KB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鼻咽癌KB细胞,应用MTT法测定IC50,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结果RH-01明显抑制KB细胞的生长,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0.67±0.20)μmol/L;0.8μmol/LRH-01作用24h即可明显诱导KB细胞的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到细胞周期G2期阻滞明显。结论RH-01对人类鼻咽癌细胞有极强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酸衍生物RH-01 细胞凋亡 生长抑制 细胞生长抑制 鼻咽癌细胞 衍生物 大黄酸 流式细胞仪检测 细胞周期分布 细胞凋亡率 mol/L KB细胞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在重要经济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鹏 黄涛 徐梦思 《新疆农垦科技》 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in,MSTN)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员,是动物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蛋白质,也是肌肉发育的负性调节因子,决定了动物的整体肌肉质量。由于MSTN的突变,许多大型动物,包括牛、羊、狗和人类,都表现...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in,MSTN)又称生长分化因子8,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一员,是动物体正常运作所必需的蛋白质,也是肌肉发育的负性调节因子,决定了动物的整体肌肉质量。由于MSTN的突变,许多大型动物,包括牛、羊、狗和人类,都表现出“双肌”表型。本文首先概述MSTN的结构特征、表达规律、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然后介绍了肌肉抑制素基因的多态性在动物育种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MSTN基因编辑技术在牛、羊、猪等经济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生长抑制 双肌表型 多态性 基因编辑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对立体绿化植物的矮化效应
16
作者 吴美强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72-76,共5页
于2022年,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以鹅掌柴、花叶青木(洒金珊瑚)、大花栀子、六月雪等4种立体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丁酰肼、矮壮素等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对其进行灌根处理,比较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对4种立体... 于2022年,在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以鹅掌柴、花叶青木(洒金珊瑚)、大花栀子、六月雪等4种立体绿化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丁酰肼、矮壮素等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对其进行灌根处理,比较不同植物生长抑制剂处理对4种立体绿化植物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在自然生长情况下,鹅掌柴和花叶青木的景观效果维持度优于大花栀子和六月雪。鹅掌柴和花叶青木对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均不敏感;多效唑对大花栀子的矮化率最高(57.80%~59.21%),其次是六月雪(38.00%~41.82%)。因此,建议对鹅掌柴和花叶青木采用粗放型管理,对大花栀子和六月雪施用多效唑300 mg·L^(-1)以控制其生长速度,稳定绿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绿化植物 植物生长抑制 矮化效果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剂——一种新型血管生长抑制剂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珉 戚中田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6-419,共4页
VEGI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新型细胞因子,属于TNF超家族的一个新成员。重组人VEGI不仅具有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激活JNK与P38MAPK等生物学活性,而且可抑制新生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本文对VEGI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 VEGI 血管生成 TNF 肿瘤生长抑制
下载PDF
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融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其抗萎缩活性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庆生 李琦 +2 位作者 杨慧 靳明亮 车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融合蛋白在抗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基因第76位天冬氨酸对应的碱基突变为丙氨酸对应的碱基,获得了"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基因。再将该基... 目的:探讨"白蛋白-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融合蛋白在抗肌萎缩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将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基因第76位天冬氨酸对应的碱基突变为丙氨酸对应的碱基,获得了"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基因。再将该基因与大鼠白蛋白基因片段连接,克隆至酵母表达载体。利用酵母表达系统,重组表达"白蛋白-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融合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用于尾悬吊大鼠的治疗实验。结果:大鼠经过21天的尾悬吊,后肢骨骼肌发生了明显的萎缩。注射"白蛋白-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融合蛋白的尾悬吊大鼠,其后肢骨骼肌未发生萎缩。结论:重组表达的"白蛋白-突变型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萎缩 肌肉生长抑制 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 融合蛋白
下载PDF
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69
19
作者 佘小平 贺军民 +1 位作者 张键 邹庆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01-405,共5页
研究了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证明 ,盐胁迫条件下水杨酸能提高幼苗相对含水量 ,降低 Na+、K+向上运输的选择性 ,通过促进子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 研究了水杨酸对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抑制的缓解效应及其机制。结果证明 ,盐胁迫条件下水杨酸能提高幼苗相对含水量 ,降低 Na+、K+向上运输的选择性 ,通过促进子叶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盐胁迫 黄瓜幼苗 生长抑制 缓解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