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α-突触核蛋白对小儿癫痫诊断价值研究
1
作者 贾小慧 秦雪莲 +2 位作者 刘青 刘亚楠 廉喆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分析两者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4月临汾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小儿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晕厥患儿50例为晕厥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血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分析两者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2年4月临汾市人民医院儿科诊治小儿癫痫患者80例为癫痫组,晕厥患儿50例为晕厥组,腹股沟斜疝患儿50例为对照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AP-43、α-Syn水平;比较3组患儿间及不同临床特征癫痫患儿血清GAP-43、α-Syn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GAP-43、α-Syn与癫痫发作严重程度量表评分(NHS3)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GAP-43、α-Syn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结果血清GAP-43水平比较,癫痫组<晕厥组<对照组(F/P=821.793/<0.001),血清α-Syn水平比较,癫痫组>晕厥组>对照组(F/P=419.176/<0.001);癫痫患儿血清GAP-43在癫痫局灶性发作、无认知功能损害者中升高(t/P=8.745/<0.001,10.070/<0.001),α-Syn水平在癫痫局灶性发作、无认知功能损害者中降低(t/P=4.236/<0.001,14.881/<0.001),二者在患儿性别、年龄、脑电图异常、头颅MR异常者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GAP-43水平与NHS3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P=-0.645/<0.001),血清α-Syn水平与NHS3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P=0.702/<0.001);血清GAP-43、α-Syn及两项联合预测小儿癫痫的AUC分别为0.740、0.738、0.835,二项联合的AUC高于单项预测(Z=4.482、4.391,P均<0.001)。结论癫痫患儿血清GAP-43降低,α-Syn水平升高,两者与癫痫类型、认知功能损害有关,两项联合对小儿癫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癫痫 生长相关蛋白-43 Α-突触核蛋白 诊断
下载PDF
丹酚酸B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神经特异核蛋白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刘洋 陈红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516-4519,共4页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脑组织神经特异核蛋白(NeuN)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B影响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4.2 mg/kg)、丹酚酸B低、中... 目的观察丹酚酸B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脑组织神经特异核蛋白(NeuN)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丹酚酸B影响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4.2 mg/kg)、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单次延长应激(SPS)构建PTSD大鼠模型。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各组皮层和海马NeuN和GAP43表达的变化;分光光度计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减少,皮层和海马NeuN和GAP43表达明显减少,血清SOD和GSH-PX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多,皮层和海马NeuN和GAP43表达明显增多,血清SOD和GSH-PX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酚酸B可以提高PT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丹酚酸B上调皮层和海马NeuN和GAP43的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特异核蛋白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氧化应激
下载PDF
载脂蛋白E ε4、脑脊液生长相关蛋白-43与轻度认知障碍个体认知及神经变性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石珂宁 李冰玉 巴茂文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7期11975-11982,共8页
目的:载脂蛋白E ε4 (Apolipoprotein E ε4, ApoE ε4)等位基因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危险因素之一。脑脊液生长相关蛋白-43 (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已成为代表突触功能障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目的:载脂蛋白E ε4 (Apolipoprotein E ε4, ApoE ε4)等位基因是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危险因素之一。脑脊液生长相关蛋白-43 (Growth-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已成为代表突触功能障碍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分析ApoE ε4、GAP-43与轻度认知障碍个体(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认知及神经变性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是否携带ApoE ε4,将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中(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ADNI)的164名MCI分为ApoE ε4携带者和ApoE ε4非携带者。分析ApoE ε4携带者与ApoE ε4非携带者的GAP-43水平,ApoE ε4是否影响GAP-43与AD核心生物标志物、认知及脑区体积之间的关系。随访阶段中GAP-43与认知及各脑区体积的关系。结果:在基线和随访阶段,与ApoE ε4非携带者相比,携带者具有更高的GAP-43水平(P < 0.01)。在基线水平,无论是否携带ApoE ε4基因,GAP-43与磷酸化tau (phosphorylated tau, p-tau)和总tau (total tau, t-tau)水平有相关性(P < 0.01)。随访阶段,ApoE ε4非携带者与携带者的GAP-43变化率与t-tau和p-tau的变化率均有相关性(P < 0.01)。基线GAP-43与随访2年后中颞体积萎缩、认知功能恶化有关(P < 0.05)。结论:在MCI中,ApoE ε4可能会影响GAP-43水平,GAP-43与认知及神经退行性变的相关性与ApoE ε4状态有关。GAP-43作为一种突触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追踪MCI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长相关蛋白-43 突触变性 载脂蛋白E ε4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岩峰 吕刚 +3 位作者 李雷 韩壮 杨茂伟 黄涛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基因... 目的研究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cellline-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GDN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protein43,GAP-43)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NS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机制。方法新生一日龄Wistar大鼠6只,提取海马区NSCs,进行培养及鉴定。Wistar成年大鼠以改良Allen打击装置制成SCI模型。将Wistar大鼠60只分为3组:A组NSCs移植(n=24)、B组单纯损伤DMEM填充(n=24)、C组正常对照组(n=12)。于术后第1、3及7天应用RT-PCR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区GDNF和GAP-43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移植术后第1天,A组GDNF 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23.3%;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6.8%;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32.7%。移植术后第1天,A组GAP-43mRNA的表达量较B组平均增加19.5%;第3天,较B组平均增加21.6%;第7天,较B组平均增加23.1%。A组较B组明显增强了GDNFmRNA和GAP-43mRNA的表达,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各时间点GDNF及GAP-43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s移植后改变脊髓损伤区局部的微环境,上调GDNFmRNA,促进GAP-43mRNA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干细胞 生长相关蛋白43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大鼠神经传导速度及损伤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与磁刺激干预 被引量:17
5
作者 王维 苑秀华 +2 位作者 王中莉 刘宁 李隆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6期8617-8620,共4页
背景:磁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12),用一新的长17cm的止... 背景:磁刺激可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目的:观察磁刺激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神经传导速度及相应水平脊髓运动神经元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4)、模型组(n=24)和假手术组(n=12),用一新的长17cm的止血钳钳夹坐骨神经至第二扣,以21.95×103Pa维持10s制备损伤模型。造模后24h,实验组每天给予0.09T的磁刺激。结果与结论:造模后第2,4,8,12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脊髓L4~5运动神经元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较模型组相应时间点明显增高(P<0.05);造模后12周,电生理检测发现,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再生神经传导速度加快,波幅升高,潜伏期缩短(P<0.05)。说明磁刺激能提高损伤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加其对应脊髓节段运动神经元中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对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刺激 坐骨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保护
下载PDF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卒中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被引量:25
6
作者 孟明 张春梅 +2 位作者 赵旭伟 张丽艳 张亚男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641-2643,2644,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入住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4月至2014年1月在该院入住确诊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连续给药6个月。动物试验:将左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阿司匹林组、阿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每组20只。对照组20只,仅接受假手术。结果临床试验:两个组别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个组别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显著降低(P<0.05)。治疗6个月内,对照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6例,病死2例;观察组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发生1例,病死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动物试验: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脑梗死面积显著增高(P<0.05),阿司匹林组、阿伐他汀组和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均可降低MCAO大鼠脑内GAP43、VEGF表达和脑梗死面积(P<0.05);阿伐他汀组与阿司匹林组GAP43、VEGF表达和脑梗死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与阿司匹林组和阿伐他汀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阿伐他汀组可显著降低MCAO大鼠脑内GAP43和VEGF表达与MACO大鼠脑内梗死面积(P<0.01或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良好,可能与降低患者脑内GAP43与VEGF表达、增强脑皮质功能可塑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艳 唐强 +2 位作者 朱路文 刘宏光 张春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跑台训练 大鼠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和Nogo-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永升 韩咏竹 +2 位作者 徐磊 刘向国 徐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90 min后电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和百会3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后7 d、14 d各取8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脑组织GAP-43、Nogo-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 d时,模型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神经功能优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未见GAP-43阳性细胞表达。7 d时,模型组缺血灶周围脑组织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假手术组仅见少量Nogo-A表达,模型组脑缺血区7 d、14 d时Nogo-A表达明显增多(P<0.01),电针组Nogo-A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能通过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GAP-43表达、抑制Nogo-A表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电针 神经功能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NOGO-A 大鼠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惠兰 刘兰群 +3 位作者 卢虎英 陈之罡 徐基民 陈洪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SD大鼠建立T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8只,再分为8 d、1...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SD大鼠建立T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8只,再分为8 d、15 d和30 d 3个亚组,每亚组6只。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损伤尾端组织中NGF和GAP-43的表达。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及NGF、GAP-43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督脉电针15 d和30 d亚组BBB评分及NGF、GAP-43表达均明显高于减重步行训练相应亚组(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均可以促进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和脊髓组织中NGF和GAP-43的表达,且督脉电针疗效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督脉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新生鼠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燕惠 刘玲 +1 位作者 陈敏榕 陈达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083-1084,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正常新生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30只正常新生鼠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大鼠采用早期触摸14d,随后置于丰富环境14d的干预方式,对照组未予干预。通过免疫组织...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正常新生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配对设计,30只正常新生鼠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干预组大鼠采用早期触摸14d,随后置于丰富环境14d的干预方式,对照组未予干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分别检测二组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GAP-43的表达情况和凋亡神经元数量。脑功能评估采用水迷宫测验。结果干预组大鼠额皮质和海马区神经元GAP-43免疫反应阳性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额皮质及海马区凋亡神经细胞中位数干预组(0;2.0个/HP)较对照组(1.0;6.5个/HP)明显减少(P<0.01)。水迷宫测试成绩干预[(5.71±1.73)次]明显优于对照组[(7.77±1.74)次](P<0.01)。结论促进GAP-43的表达和减少神经元凋亡,与早期干预促进脑发育与脑功能的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干预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质区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樊振勇 陈丽娜 +4 位作者 徐琳峰 纵亚 胡坚勇 于向华 顾伟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及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选择SD雌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4...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及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选择SD雌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4只。运动组大鼠进行滚筒、转棒训练,1h/d;制动组大鼠限制其自由活动;假手术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3组分别于术后第27、28天进行跳台实验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脑皮质区GAP-43的表达。结果:跳台实验对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运动组优于制动组(P<0.01),运动组GAP-43在皮质区的表达第1天逐渐增高,第7天达高峰,较制动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能促进皮质区上GAP-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运动训练 学习记忆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强 刘宏光 +2 位作者 王艳 朱路文 李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组又分为3d、7d、14d、21d4个亚组。造模后24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前肢抓取训练,康复组给予前肢抓取训练,针刺组仅头穴丛刺法,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析前肢抓取成功率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各时间点,针康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在造模后14d和21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d和14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康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生长相关蛋白和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全懂 顾平 +3 位作者 董巧云 王彦永 刘力 王铭维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885-1888,共4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 agnetic,rTMS)对帕金森病(PD)模型鼠纹状体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ctivty protein-43,GAP-43)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m agnetic,rTMS)对帕金森病(PD)模型鼠纹状体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ctivty protein-43,GAP-43)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p38)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模型组,假磁刺激(srTMS)组,rT-MS组,每组10只。小鼠皮下注射MPTP(15mg.kg-1.2h-1.次-1,注射4次)复制PD模型,rTMS干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GAP-43和p38的表达变化,并借助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PD模型组、srTMS组及rTMS组GAP-43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以rTMS组GAP-43表达升高最为明显,且着色深,PD模型组和srTMS组校正光密度值(CO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TMS组C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PD模型组和srTMS组(P<0.05)。PD模型组和srTMS组及rTMS组p38表达较对照组反应产物明显减少,PD模型组和srTMS组CO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rTMS组C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rTMS组p38表达较PD模型组和srTMS组增多,COD显著高于PD模型组和srTMS组(P<0.05)。结论rTMS可诱导受损的纹状体区GAP-43和p38的表达上调,从而推测rTMS可能通过促进轴突再生和突触重塑,进而对受损的多巴胺转运通路起修补作用,增加多巴胺转运,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纹状体 生长相关蛋白 突触素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秋霞 陈淅泠 +2 位作者 王欣东 潘娟 张晓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习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P-43及突触素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VD组和丁苯酞组GAP-43 mRNA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0.05),丁苯酞组较VD组升高更明显(P<0.05);丁苯酞组GAP-43蛋白较假手术组和VD组均升高(均P<0.05),VD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丁苯酞组突触素P38 mRNA较假手术组和VD组上调(均P<0.05),假手术组和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VD组和丁苯酞组突触素P38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0.05),VD组下调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提高VD大鼠海马区突触素P38及GAP-4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丁苯酞 突触素P38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兵奎 曾彬 +5 位作者 常巍 王达义 杨琪 王晓勋 余连军 刘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电针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生长相关蛋白-43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余茜 李晓红 +3 位作者 何成松 刘曦 李涛 李卫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2期3064-3065,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经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后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脊髓节段GAP-43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第1天阳... 目的:探讨电针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脊髓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GAP-4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经电针穴位刺激治疗后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坐骨神经相应脊髓节段GAP-43mRNA的表达。结果:电针组第1天阳性细胞数增多(23.5±4.1)个/mm2,3d达高峰(46.8±6.8)个/mm2,14d后明显减少(9.7±3.6)个/mm2,28d后基本未见阳性细胞存在(1.0±1.2)个/mm2;模型组第1天(16.3±2.9)个/mm2至第7天(20.1±2.5)个/mm2持续阳性细胞数增多,1d略减少(19.1±3.2)个/mm2,28d后仍可见阳性细胞存在(8.5±2.0)个/mm2。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36~4.25,P0.05)。结论:穴位电针能增强并缩短GAP-43mRNA表达时间,有利于突触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坐骨神经损伤 大鼠 脊髓生长相关蛋白-43 MRNA表达 穴位刺激
下载PDF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在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鼠大脑的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帖利军 潘建平 +2 位作者 闫晓彩 张瑞娟 葛玲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新生鼠大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他巴唑复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大鼠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对正常及甲减新生鼠大脑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缺乏对新生鼠大脑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用他巴唑复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大鼠动物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对正常及甲减新生鼠大脑内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甲减新生鼠顶叶皮质及海马结构内生长相关蛋白的分布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似。顶叶皮质表现为分子层染色最深 ,海马结构表现为腔隙层、放射层及始层梯度染色 ,神经元胞体一般不染色。图像分析显示 :生后 15 d甲减鼠大脑生长相关蛋白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生后 30 d,其灰度值虽低于正常对照组 ,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甲状腺激素直接或间接影响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甲状腺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进而影响 G0 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及第二信号系统 ,调控鼠脑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新生大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急性骨骼肌损伤修复中生长相关蛋白和聚集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袁海洲 唐成林 +5 位作者 田源 张毅 唐念珍 高睿琦 曹净 黄思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7-861,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对急性骨骼肌损伤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聚集蛋白(agr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受损骨骼肌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4)、模型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2)、电针组(...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治疗对急性骨骼肌损伤中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聚集蛋白(agrin)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促进受损骨骼肌功能恢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4)、模型组(B组,n=4)、自然恢复组(C组,n=12)、电针组(D组,n=12),A组为空白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使用自制重物打击器建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C组不做电针处理自然恢复,D组于造模后48h开始电针干预,每日1次,每次15min。于造模后24h处死B组取材观察造模是否成功,C组及D组于建模后第7、14、21天三个时间点同时取材使用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Western-bolt检测GAP-43及agrin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与A组比较,各组肌细胞大量溶解、肌纤维排列紊乱及炎性细胞浸润。D组与C组比较,肌卫星细胞增殖较快,新生肌纤维明显增多,修复更为迅速。在正常组织中GAP-43表达量极少,骨骼肌损伤后各组中GAP-43表达量显著增高(P<0.05);在第14天,GAP-43表达量达到高峰,D组继续表达呈上升趋势(P<0.01),C组开始下降,但仍高于A组(P<0.05)。与A组相比,骨骼肌受损后各时间点C、D两组agrin的表达明显增多(P<0.05),其中D组差异最为显著(P<0.01)。结论:电针有促进受损骨骼肌恢复的作用,可能与提高GAP-43和agrin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骼肌修复 生长相关蛋白 聚集蛋白
下载PDF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与精神疾病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红霞 吕国枫 +1 位作者 刘晶 邹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GAP-43 精神疾病 突触前蛋白 神经递质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对脑梗死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玉 游辉 +3 位作者 张其梅 杨靖 李耀彩 李承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1期10085-10089,共5页
背景:关于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对细胞移植的时间、方式以及检测指标各有不同观点。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内源性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 背景:关于骨髓干细胞移植修复神经损伤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对细胞移植的时间、方式以及检测指标各有不同观点。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内源性轴突再生标志物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3/2007-10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科实验室和丝宝药业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材料:选取清洁级成年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模型对照组、假手术组、干细胞移植组各20只。方法:另取2月龄SD大鼠4只用于制备骨髓基质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悬液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法标记。假手术组大鼠麻醉后分离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其余大鼠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后24h向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左侧侧脑室推注20μL5×105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模型对照组推注等量磷酸盐缓冲液。主要观察指标:每组大鼠于移植前、移植后7,14,21和28d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和移植细胞的存活及迁移情况,并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经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后移植到大鼠左侧侧脑室,可迁移到梗死灶周围,移植后7d在梗死灶能检测到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的阳性细胞,移植后14d增多达高峰,移植后28d逐渐减少并消失。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组大鼠在移植后7,14d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免疫活性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损伤症状,神经功能评分均为0分;随时间的推移,模型对照组和干细胞移植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逐渐降低,从移植后14d开始,干细胞移植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都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能上调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灶周边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与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趋势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细胞移植 脑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生长相关蛋白4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