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赤霉菌生防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1
作者 靳苛苛 《品牌与标准化》 2023年第5期98-101,共4页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文采用平板画线法、对峙法等进行放线菌的筛选。根据对小麦赤霉菌的抑菌率大小选定最优抑菌效果的放线菌。放线菌液体培养基经摇瓶发酵、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料发酵条件,确定其发酵培... 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文采用平板画线法、对峙法等进行放线菌的筛选。根据对小麦赤霉菌的抑菌率大小选定最优抑菌效果的放线菌。放线菌液体培养基经摇瓶发酵、正交试验优化其培养基配料发酵条件,确定其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并利用牛津杯法比较抑菌圈的直径平均值选择最优的组成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菌 生防放线菌 抑菌圈 发酵优化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两株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的鉴定及其防病效果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靖 黄云 +3 位作者 姚佳 林姗 李小兰 秦芸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692-2700,共9页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 【目的】鉴定从白菜根际土壤及红豆树根部分离得到的抑制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生防菌株A316和A10,并探明其防病潜能,对根肿病进行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根据菌株A316和A10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评价菌株A316和A10在室内盆栽及大田小区试验中对白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菌株A316与链霉菌中的灰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ruber)NBRC 12873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99.9%,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灰红链霉菌相符。菌株A10与GenBank数据库中多个相似性序列的亲缘关系都较近,鉴于其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只能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菌株A316、A10对白菜根肿病的室内盆栽防效分别为72.8%、67.2%,而大田小区试验中防效依次达68.5%、56.7%,且可分别使白菜单位面积产量增加96.1%、64.9%。【结论】菌株A316鉴定为灰红链霉菌;菌株A10归于链霉菌中的灰褐类群(S.sp.)。菌株A316和A10对芸苔根肿菌显示出极好的生防潜能,A316的防效好于A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苔根肿菌 生防放线菌 灰红链霉菌 白菜 根肿病
下载PDF
一株生防放线菌AL-04的防病促生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增波 薛泉宏 +2 位作者 梁军峰 石国亮 李文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6,共3页
从青藏高原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新生防放线菌AL-04,其产生的活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草莓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剂采用蘸根处理的草莓发病率显著低于不蘸根的对照,防治效果高达84.8%,表现出较强... 从青藏高原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新生防放线菌AL-04,其产生的活性物质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草莓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剂采用蘸根处理的草莓发病率显著低于不蘸根的对照,防治效果高达84.8%,表现出较强的防病作用;同时还发现蘸根处理的草莓植株健壮旺盛,根系较对照明显发达,干重比高达2倍,表现出很强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农药 生防放线菌 治效果 草莓病害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153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耐热力检测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晓丽 赵红杰 +1 位作者 唐彩乐 宗兆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并考察其耐热力,为生防放线菌的大规模生产及活体菌剂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发酵物的含菌量作为筛选指标,以玉米粉、甘油、蔗糖、葡糖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小米粉、蛋白胨、酵母... 【目的】探讨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并考察其耐热力,为生防放线菌的大规模生产及活体菌剂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将发酵物的含菌量作为筛选指标,以玉米粉、甘油、蔗糖、葡糖糖和可溶性淀粉为碳源,以小米粉、蛋白胨、酵母浸粉、黄豆粉和尿素为氮源,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适宜的碳、氮源,再采用L25(56)正交设计优化固体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确定固态发酵终点以及所需的接种量和种子液种龄。最后将壳聚糖、非耕作层黄土、高岭土、炉渣、碳酸钙、面粉和几丁质分别与生防放线菌153菌粉混合,55℃水浴至致死中时,测定生防放线菌153的耐热力,筛选适宜的载体。【结果】生防放线菌153固体培养基配方为:80mg/g麦麸、8mg/g玉米粉、10mg/g小米粉和2mg/g蛋白胨,初始含水量(含0.5g/L石灰的自来水)为60%,在此条件下培养,培养物的含菌量较对照增加了94.1%。生防放线菌153固态发酵培养终点为216h,接种量为20%(每100g固态培养基接种20mL种子液),种子液种龄为84h。生防菌153的适宜载体为壳聚糖和非耕作层黄土。【结论】确定了生防放线菌153的固态发酵条件,该条件可以促进生防菌153的生长产孢,并提高菌株的保存稳定性;确定了筛选生放菌153载体的方法,即55℃条件下水浴处理136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正交设计 固体发酵培养基 耐热力 活体菌剂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SC1-1菌剂的研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冀媛媛 张秋丽 +2 位作者 张文婷 田晓丽 宗兆锋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4-167,共4页
以放线菌SC1-1为研究对象,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生产工艺,测定其对茄子黄萎病的温室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固态发酵工艺为基质(大米粉)中加入玉米秸秆60 mg/g和小米粉30 mg/g,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4 mL/g、初始含水量400 mg/g... 以放线菌SC1-1为研究对象,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生产工艺,测定其对茄子黄萎病的温室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固态发酵工艺为基质(大米粉)中加入玉米秸秆60 mg/g和小米粉30 mg/g,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4 mL/g、初始含水量400 mg/g、培养时间192 h、初始pH7.6。对茄子黄萎病的防效达到64%,高于对照多菌灵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固态发酵 大丽轮枝菌
下载PDF
几种生防放线菌离体颉颃作用测定 被引量:7
6
作者 顾彪 宗兆锋 赵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8期140-142,共3页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 采用菌饼对峙法测定4种放线菌对7种病原真菌的离体颉颃作用。结果发现,SC1,SC11和SE2菌株对所有靶标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SC11对各供试靶标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接种后5 d测量靶标菌菌落半径均小于4 mm,菌丝日生长速率低于0.75 mm/d。菌株SE2对粉红聚端孢、立枯丝核菌、番茄叶霉菌的抑制作用比其它3种放线菌要好,抑制率高达100%。在所有测定的靶标菌中,番茄灰霉菌、粉红聚端孢菌、西瓜枯萎菌、立枯丝核菌是较易于被放线菌抑制的靶标菌。显微观察发现受,SC1,SC11,SE2抑制后,靶标菌菌丝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灰葡萄孢 西瓜枯萎菌 粉红聚端孢 病害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生长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禚苏 郑璐 张丽琼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对黄瓜的生长效应,为黄瓜栽培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1∶50、1∶25、1∶10及纯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处理,探讨不同比例的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种子出苗、... 【目的】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对黄瓜的生长效应,为黄瓜栽培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1∶50、1∶25、1∶10及纯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处理,探讨不同比例的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种子出苗、黄瓜幼苗株高、根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生防放线菌对黄瓜出苗有抑制作用,但适宜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制剂能促进黄瓜幼苗株高和根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结论】在黄瓜生产中,可以采用生防放线菌制剂∶草木灰=1∶25的菌粉包衣黄瓜种子,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生防放线菌 长效应
下载PDF
模拟施肥条件下养分对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曹书苗 薛泉宏 +1 位作者 杜霄霞 邢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索从施肥途径增加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养分、有机养分、无机+有机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①向土壤中加入有机养分... 【目的】探索从施肥途径增加土壤中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养分、有机养分、无机+有机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①向土壤中加入有机养分后,供试放线菌数量大幅度增加,11号与12号放线菌的平均数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56,20.30倍和14.02,11.92倍。②向土壤中加入有机+无机养分时,11号与12号放线菌平均检出量分别较不加养分对照增加了4.17,19.96倍和12.69,11.96倍。③向土壤中加入无机养分,11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条件下较对照减少51%,在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增加了18%;12号菌平均数量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较对照分别减少了0.33%和8%。方差分析显示,在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单施有机养分及有机+无机养分处理,低量、中量、高量处理放线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且处理之间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向土壤中施入有机养分或有机与无机混合养分,可显著促进接入生防放线菌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提高生防放线菌的防病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施肥 生防放线菌 有机养分 无机养分
下载PDF
魔芋专用生防放线菌有机肥对板栗林下魔芋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忠良 何斐 薛泉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56-1061,共6页
为探讨魔芋专用生防放线菌有机肥对魔芋生长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研究魔芋专用生防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D74生物有机肥对魔芋光合生理特性、生物量、产量及球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肥D74+100和D74+50处理... 为探讨魔芋专用生防放线菌有机肥对魔芋生长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研究魔芋专用生防放线菌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D74生物有机肥对魔芋光合生理特性、生物量、产量及球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物有机肥D74+100和D74+50处理,魔芋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较对照增加66.30%和66.85%、46.15%和49.65%(P<0.05)。2放线菌生物有机肥D74+100处理,魔芋叶片PPO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18.58%和32.54%,而MDA质量摩尔浓度降低31.27%,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3生物有机肥D74+50处理,魔芋株高和叶长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24.32%和19.72%。生物有机肥D74+100处理根茎总数量、块茎667m2产量及生长系数分别较对照增加26.38%、74.25%及74.32%;球茎葡甘聚糖、淀粉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较对照增加30.60%、17.10%及7.19%,处理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可见,供试生防放线菌生物有机肥对魔芋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其通过影响植株的光合生理、生化及诱导抗性提高魔芋产量,改善球茎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娄彻氏链霉菌 生防放线菌 物有机肥
下载PDF
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优选试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希娟 蔡晓剑 陈占全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9-182,共4页
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研究了2株防治辣椒疫病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结果表明: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培养2株生防放线菌可获得活孢子数高的生防菌剂。玉米粉是适于A3和A5的2株放线菌固态发酵优良C、N源物质,玉米粉Ⅴ培养基可作... 采用固体发酵的方式研究了2株防治辣椒疫病生防放线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种类和配方。结果表明:采用固态发酵工艺培养2株生防放线菌可获得活孢子数高的生防菌剂。玉米粉是适于A3和A5的2株放线菌固态发酵优良C、N源物质,玉米粉Ⅴ培养基可作为2株生防放线菌共同发酵的固态培养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生防放线菌 固体发酵
下载PDF
施用有机无机养分对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曹书苗 薛泉宏 邢胜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索施肥途径增加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肥、有机肥、草木灰及腐植酸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Act11、Act12数量的影响。【结果】①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加入的养分对土壤... 【目的】探索施肥途径增加生防放线菌数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自然和灭菌条件下,无机肥、有机肥、草木灰及腐植酸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Act11、Act12数量的影响。【结果】①自然和灭菌条件下,加入的养分对土壤中接入生防放线菌繁殖数量均有一定的影响。②自然条件下,不同用量的有机肥、无机肥、腐殖酸和草木灰,对Act11和Act12数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灭菌条件下,不同用量有机肥和无机肥对Act11和Act12数量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草木灰对Act11及腐殖酸对Act12数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差异无规律性。灭菌条件下生防放线菌数量远高于自然条件下。【结论】向土壤中施入有机肥,可明显促进接入放线菌在土壤中的生长繁殖,提高生防放线菌的防病促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养分 无机养分 生防放线菌 繁殖数量
下载PDF
人参锈腐病及疫病生防放线菌筛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鸿雁 刘勇 任勇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获得对人参锈腐病、疫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土壤放线菌,利用平板稀释培养法从黑龙江省人参基地和西北地区分离获得578株放线菌,用琼脂块法初筛,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结果获得5株对病原菌具有显著... 为获得对人参锈腐病、疫病具有拮抗活性的土壤放线菌,利用平板稀释培养法从黑龙江省人参基地和西北地区分离获得578株放线菌,用琼脂块法初筛,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对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复筛。结果获得5株对病原菌具有显著拮抗性的生防放线菌,其中Act11、Act12菌株的拮抗效果尤为显著,Act12最大抑菌圈直径达20.15 mm,其发酵液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率最大为83.4%,对人参锈腐病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为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生防放线菌 筛选 诱腐病 疫病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发酵液诱导黄芩对其防御酶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堆淑 冀玉良 刘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52-56,共5页
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化学抑制剂K2Cr2O7,用抑菌圈法从陕西省商州区土壤样品中筛选出8株放线菌,其中MⅠ2菌株对黄芩根腐病菌的抑制率最大(31.27%),可见MⅠ2菌株的生防效果最强。用放线菌MⅠ2发酵液诱导处理黄芩幼... 在高氏1号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化学抑制剂K2Cr2O7,用抑菌圈法从陕西省商州区土壤样品中筛选出8株放线菌,其中MⅠ2菌株对黄芩根腐病菌的抑制率最大(31.27%),可见MⅠ2菌株的生防效果最强。用放线菌MⅠ2发酵液诱导处理黄芩幼苗,测定在不同生长期黄芩叶片中防御酶系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MⅠ2菌株发酵液处理黄芩与CK相比,均能引起黄芩体内防御酶发生明显变化,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到抑制,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所提高。CAT和POD活性以发酵液原液的作用效果最为显著,而PAL活性以发酵液稀释20倍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放线菌MⅠ2菌株发酵液诱导黄芩使其防御酶系活性发生变化而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MⅠ2 黄芩 御酶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液对小麦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堆淑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22,共5页
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化学抑制剂K2Cr2O7,用抑菌圈法从陕西省洛南县土壤样品中筛选出8株放线菌,其中A 4菌株的生防效果最强,来研究A 4菌株发酵液对商麦5226和黑小麦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菌液浓度的A 4发酵液... 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50μg/mL的化学抑制剂K2Cr2O7,用抑菌圈法从陕西省洛南县土壤样品中筛选出8株放线菌,其中A 4菌株的生防效果最强,来研究A 4菌株发酵液对商麦5226和黑小麦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菌液浓度的A 4发酵液对2种小麦种子萌发和胚根的生长均具有促生作用,且对植株的生长性状影响比较显著。随着发酵液稀释倍数的增加,2种小麦的促生效果也逐渐增加,稀释到50倍时,菌液对2种小麦的诱导作用最佳。小麦培养18 h,A 4菌株发酵液稀释为50倍时,商麦5226的发芽率(95.33%)比黑小麦发芽率(90%)高5.92%,它的发芽指数(6.926)比黑小麦发芽指数(5.361)高29.19%。小麦培养第6天,商麦5226的胚根长比其对照增加57.81%,比黑小麦增加19.39%;黑小麦的胚根长比其对照增加53.26%。生防放线菌A4菌株能显著的促进商麦5226和黑小麦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A4 效果 商麦5226 黑小麦
下载PDF
1株柑橘炭疽病生防放线菌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思梦 王文君 +1 位作者 刘冰 蒋军喜 《生物灾害科学》 2016年第2期84-89,共6页
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 前期试验获得1株对柑橘炭疽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放线菌ML27,为了解该菌株对其他植物病害的生防潜力,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孢子萌发试验探索其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试验表明,放线菌ML27对除红叶石楠炭疽病菌外的11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山茶花轮斑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到70%以上;显微镜观察发现,受抑制的菌丝变粗、发生断裂、顶端膨大;孢子萌发试验发现,不同浓度的ML27发酵滤液对测定的4种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抑制效果,其中ML27发酵滤液稀释10倍时对碧玉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可达100%。试验结果可为生防菌株ML27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抑菌作用 发酵滤液 孢子萌发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的酶学特性及其代谢产物
16
作者 李堆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为获得更多特异性各异的生防放线菌,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试管斜面划线法,对从陕西省商洛市土壤分离的11株生防放线菌菌株(MX1,MX2,MX3,MX4,MX5,MX6,MX7,MX8,MX9,SY1,SY2)和供试细黄链霉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有8株菌株产脂肪酶,... 为获得更多特异性各异的生防放线菌,采用皿内琼脂块法和试管斜面划线法,对从陕西省商洛市土壤分离的11株生防放线菌菌株(MX1,MX2,MX3,MX4,MX5,MX6,MX7,MX8,MX9,SY1,SY2)和供试细黄链霉菌进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表明:有8株菌株产脂肪酶,SY1、MX1和细黄链霉菌的浑浊圈很明显,直径大于15mm的菌株共计4株;有10株菌株产生卵磷脂酶,直径大于15mm的菌株共计5株;有11株菌株对淀粉的水力较强,直径大于15mm的共计6株;仅4株菌株可水解酪蛋白。12株供试菌株革兰氏染色均呈阳性;V-P试验,MX1、MX2和SY1呈阳性,MX6呈弱阳性;甲基红试验,MX2、MX3和细黄链霉菌呈阳性,MX9呈弱阳性;共有9株菌株可使明胶液化,占供试菌株的75%;仅SY2产纤维素酶,有3株菌株产过氧化氢酶;有2株菌株能使牛奶培养基凝固,4株菌株能使其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酶活性 糖代谢 商洛 陕西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代谢产淀粉酶工艺的优化
17
作者 李堆淑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76-378,共3页
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不同植被下采取土样,分离出65株生防放线菌,其中从苜蓿中分离的MX3菌株对黄芩根腐病菌的生防效果最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MX3菌株代谢产物产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出MX... 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不同植被下采取土样,分离出65株生防放线菌,其中从苜蓿中分离的MX3菌株对黄芩根腐病菌的生防效果最强。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MX3菌株代谢产物产淀粉酶活性进行测定,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出MX3菌株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玉米粉、酵母膏,最适装液量为125 m L,最适温度为28℃,最适初始p H值为6.0,最适摇床转速为130 r/min,最适发酵时间为6.5 d。由正交试验得到MX3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组合为装液量125 m L、p H值7.0、发酵时间5.5 d、摇床转速20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淀粉酶 发酵液 正交试验 发酵条件 优化
下载PDF
不同生防放线菌组合防治枯、黄萎病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2 位作者 卢蒙 唐彩乐 宗兆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优良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生物防效,筛选出具有良好防效和促生作用的复合菌株。【方法】采用离体抑菌作用测定法和温室人工接菌法,研究不同生防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和促生效... 【目的】探讨优良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生物防效,筛选出具有良好防效和促生作用的复合菌株。【方法】采用离体抑菌作用测定法和温室人工接菌法,研究不同生防放线菌及其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的防效和促生效果。【结果】离体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菌株SC11和SE2的菌体、发酵液和发酵滤液对大丽轮枝菌和西瓜枯萎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孢子萌发抑制率高;盆栽试验表明,菌株SC11和SC1复配的C2组合对西瓜枯萎病和茄子黄萎病防效显著,防效分别达到84.93%和71.48%,且高于各菌株单一使用的效果;C3组合的发酵液对西瓜的株高、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影响突出,经C3处理后的西瓜根系还原强度值最大,对茄子的促生作用仅次于菌株SF6。【结论】生防放线菌组合的防病促生作用优于单个菌株,组合菌株间通过协同作用可达到优势互补,只有全面考虑各菌株的习性并进行合适的组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生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防放线菌 复配菌剂 西瓜枯萎菌 大丽轮枝菌 作用
下载PDF
内生放线菌SG2与生防放线菌SC11融合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春 刘亮 +1 位作者 任太军 宗兆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70,共6页
【目的】提高生防放线菌对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内生放线菌SG2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测定了融合菌株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产多胺的能力。【结果】获得了G... 【目的】提高生防放线菌对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内生放线菌SG2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测定了融合菌株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产多胺的能力。【结果】获得了G-C1-G-C18共18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G-C1、G-C2、G-C8、G-C10、G-C11、G-C12、G-C16和G-C18等8株融合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率均≥70%,G-C12和G-C8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抑菌率均>75%。融合菌株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所降低。融合菌株G-C1、G-C2、G-C10、G-C11、G-C12和G-C16继承了亲本SG2的内生性;上述8株融合菌株均继承了双亲产生多胺的特性。【结论】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防线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为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生防放线菌 质体融合 尖镰孢西瓜专化型 大丽轮枝菌
下载PDF
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生长效应的研究
20
作者 张丽琼 《长江蔬菜》 2013年第22期68-71,共4页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生防放线菌 长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