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酒名的结构模式和用字情况 被引量:2
1
作者 应学凤 张丽萍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8-50,共3页
酒名有商标、分商标、特殊质料、扩展、功能、适用场合(或对象)、类型等7个主要结构成分,11种结构模式。酒名对11种模式的利用不是均等的,模式5、模式6和模式7是基本结构模式。酒名的用字特点突出,国俗词语、地名、人名、文化典籍等常... 酒名有商标、分商标、特殊质料、扩展、功能、适用场合(或对象)、类型等7个主要结构成分,11种结构模式。酒名对11种模式的利用不是均等的,模式5、模式6和模式7是基本结构模式。酒名的用字特点突出,国俗词语、地名、人名、文化典籍等常用来命名酒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名 结构成分 结构模式 用字情况
下载PDF
新HSK一、二、三级词汇大纲用字情况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吕禾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0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基础阶段汉字的输入量及字目对汉字和其他方面教学有积极意义。HSK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的主要依据,《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一级、二级、三级的词汇大纲用字和旧HSK汉字大纲... 汉字教学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确定基础阶段汉字的输入量及字目对汉字和其他方面教学有积极意义。HSK大纲是对外汉语教学及测试的主要依据,《新汉语水平考试HSK大纲》一级、二级、三级的词汇大纲用字和旧HSK汉字大纲甲级字有很高的一致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常用汉字的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新旧HSK大纲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HSK词汇大纲” “旧HSK汉字大纲” 用字情况 甲级字
下载PDF
《MHK大纲(三级)》用字情况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胜男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12,共4页
作为一种标准化考试,MHK考试是在HSK考试的模式下产生的。作为考试依据的大纲,MHK大纲也是以HSK大纲作为参照编制而成。但是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学者,对于这二者的异同之处却都不甚明了。文章旨在通过对HSK和MHK大纲(三级)的对比研究,找... 作为一种标准化考试,MHK考试是在HSK考试的模式下产生的。作为考试依据的大纲,MHK大纲也是以HSK大纲作为参照编制而成。但是不论是学习者还是教学者,对于这二者的异同之处却都不甚明了。文章旨在通过对HSK和MHK大纲(三级)的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并对MHK大纲(三级)的用字情况进行量化分析,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教学和学习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K三级 词汇大纲 旧HSK词汇大纲 用字情况
下载PDF
80年代与90年代人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用字情况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婷 郑珊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6年第8期100-102,共3页
文章对80年代和9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部分的用字情况从字种、字量、字序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发现汉字教学用字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字种选择上未实现“识写分流”;字序的安排上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 文章对80年代和9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部分的用字情况从字种、字量、字序三个角度进行比较,发现汉字教学用字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字种选择上未实现“识写分流”;字序的安排上没有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汉字的结构规律;字量的安排上带有任意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90年代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用字情况 对比
下载PDF
宁夏固原地区出土隋唐碑刻文献用字情况论析
5
作者 杨敏 杨丽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4期15-17,共3页
宁夏固原博物馆编著的《固原历代碑刻选编》共收录固原地区出土的隋唐时期楷书碑刻11方,碑文均为楷书写成,共计用字5995个,不重复单字1766个,其中异写字108组225个,异构字44组88个,产生原因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异写字及异构字的比重较少... 宁夏固原博物馆编著的《固原历代碑刻选编》共收录固原地区出土的隋唐时期楷书碑刻11方,碑文均为楷书写成,共计用字5995个,不重复单字1766个,其中异写字108组225个,异构字44组88个,产生原因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异写字及异构字的比重较少,说明宁夏固原地区出土的隋唐碑刻文献用字受中央政策的约束和影响,比较规范,包括七方粟特人后裔的碑刻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字情况 碑刻文献 宁夏固原
下载PDF
试论汉语音译外来词用字的表义性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安志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部分汉语音译外来词利用了汉语中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而且汉字同音字较多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同音字来表义;利用了形声字可拆分为声旁和形旁两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利用声旁表音的同时也使形旁巧妙地揭示部分意义,这体现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 部分汉语音译外来词利用了汉语中一个音节对应一个汉字而且汉字同音字较多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同音字来表义;利用了形声字可拆分为声旁和形旁两个部分的结构特点,利用声旁表音的同时也使形旁巧妙地揭示部分意义,这体现了汉语音译外来词的表义性。这种表义性只是通过汉字的表义性提供了部分词义信息,甚至是歪曲的信息,这和词汇意义有很大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字情况 汉语音译外来词 表义性
下载PDF
釋金文中的“爽”字
7
作者 陳陶然 《青铜器与金文》 2023年第1期49-55,共7页
金文中存在一字寫作“■”(■簋(戊辰彝),《銘圖》[1]05140)、“■”(二祀邲其卣,《銘圖》13323)、“■”(夨令尊,《銘圖》11821;夨令方彝,《銘圖》13548)、“■”(班簋,《銘圖》05401)、“■”(散氏盤,《銘圖》14542)諸形,著録書中經... 金文中存在一字寫作“■”(■簋(戊辰彝),《銘圖》[1]05140)、“■”(二祀邲其卣,《銘圖》13323)、“■”(夨令尊,《銘圖》11821;夨令方彝,《銘圖》13548)、“■”(班簋,《銘圖》05401)、“■”(散氏盤,《銘圖》14542)諸形,著録書中經常將此字隸定爲“爽”字。將其釋作“爽”字的主要依據是后兩個字形與小篆“爽”字字形極爲接近,雖然通過字形能够將金文中此字與後世“爽”字繫聯起來,但是對於此字在金文中的含義學界仍然有很大争論,本文擬對金文中出現此字的辭例進行詳細分析,在此基礎上解釋金文中“爽”字的字義演變及用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令方彝 金文 班簋 用字情况 小篆 演變 字形
原文传递
电影名称中汉语语词的运用规律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申林静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7年第4期58-62,共5页
命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通过调查研究670部已经公映了的电影的名称(由汉语语词组成),分析了它们在汉语语词运用方面的特点,如其命名原则、语法形式和表现手法等,肯定了汉语语词在电影命名中的重要地位,以期对目前缤纷的电影命名方式有导... 命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通过调查研究670部已经公映了的电影的名称(由汉语语词组成),分析了它们在汉语语词运用方面的特点,如其命名原则、语法形式和表现手法等,肯定了汉语语词在电影命名中的重要地位,以期对目前缤纷的电影命名方式有导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名称 用字情况 语法形式 表现手法
原文传递
浅论《说文解字》“示”部字 被引量:1
9
作者 葛宇帆 《汉字文化》 2021年第23期110-111,共2页
《说文解字》释"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古人用"示"字表示上天所垂示的征象,从而向求告者表示吉凶。"示"字下部的三垂笔,代表... 《说文解字》释"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古人用"示"字表示上天所垂示的征象,从而向求告者表示吉凶。"示"字下部的三垂笔,代表日、月、星辰,可以用以观察宇宙天象,从而推测时世的变化。文章从《说文解字》中"示"部字入手,探究分析"示"按其类别各相归属的原则,探讨"示"部字的用字情况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示”部字 用字情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