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的痛经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小港 王钰 +3 位作者 徐义峰 董辛 周聪慧 章德林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的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进...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的方剂,对其进行方药名称规范,运用Excel、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等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共纳入151首治疗痛经的方剂,涉及中药191味;其中出现频次≥10的中药为当归、川芎、延胡索、白芍、香附、甘草等共36味,药效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为主,药性偏温、寒、平,药味则偏辛、苦、甘,多入肝、脾、心经。选取出现频次≥25的13味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当归-川芎“”当归-香附-川芎“”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常用药对21组,并通过提升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得到“当归-川芎-白芍”核心组合。进行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组合,C1:白芍、熟地黄、川芎、当归;C2:牡丹皮、茯苓;C3:香附、甘草;C4:桃仁、红花,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痛经以补血活血、化瘀散结、疏肝理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中医方剂大辞典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外用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用药规律
2
作者 张秀君 任永丽 +4 位作者 张曾譻 张蕾 史晓璇 郭涛 刘栋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外用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中药外用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使用Excel 2021来...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外用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筛选中药外用治疗敏感性皮肤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1日-2022年5月1日。使用Excel 2021来整理和汇总所检索到的文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和IBM SPSS Modeler18.0对药物之间进行关联规律分析。结果 经过以上筛选,共获得43篇相关文献,涉及63首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57味。涉及中药的药性以寒性药物为主,药味以苦味药为主,归肝经的药物最多。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表明,苦参-地肤子是关联规则中支持度最高的药物组合。核心方药为苦参、地肤子、蛇床子和白鲜皮等。结论 中医药治疗敏感性皮肤多将清热药和解表药配伍使用。筛选适证中药及药物组合,其中苦参、黄柏、白鲜皮等使用频率较高,苦参-地肤子、苦参-蛇床子、苦参-防风等为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敏感性皮肤 中药外用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现代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的用药规律研究
3
作者 陈晓东 陈刚 +3 位作者 金玉 王金明 张骏 黄金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81-84,共4页
目的:整理分析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采用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的方剂,挖掘现代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及应用特点。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采用中医方剂外治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应用E... 目的:整理分析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采用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的方剂,挖掘现代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及应用特点。方法: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三大数据库中采用中医方剂外治病理性瘢痕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构建方剂数据库,采用SPSS与IBM SPSS Modeler 18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筛选整理得到外治病理性瘢痕的92首方剂,涉及中药206味。频次≥10和频率较高的中药分别为丹参、五倍子、白芷、冰片、蜈蚣、当归、苦参、红花、甘草、莪术、川芎和大黄。药味以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归经主归肝、脾、肺三经,功效以清热、活血化瘀药为主。基于关联规则核心药对为:蜈蚣-五倍子;丹参-五倍子;五倍子-冰片等18对。聚类分析得到新药方4个:五倍子、蜂蜜、防己、蜈蚣、丹参;莪术、昆布、苦参、威灵仙;白芷、当归、紫草、血竭、甘草;大黄、黄柏、白矾。结论:数据挖掘的结果显示现代中医外治病理性瘢痕多外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药,以软坚散结,灭瘢祛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瘢痕 数据挖掘 中药外治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姚新苗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
4
作者 李桂锦 陈小刚 +2 位作者 陈智能 谢跃鹏 姚新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46-49,54,共5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浙派中医”骨伤医家姚新苗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及思路。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2018年8月姚新苗名中医治疗膝痹病的医案,经过筛选并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为基础,建立数据库...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浙派中医”骨伤医家姚新苗教授治疗膝痹病的用药规律及思路。方法:收集整理2011年1月—2018年8月姚新苗名中医治疗膝痹病的医案,经过筛选并按照统一标准处理后,以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处方为基础,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医案的组方用药频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膝痹病患者的有效处方192则,药物193味。姚新苗治疗膝痹病善于使用经方,最常用的方剂为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频数分析得出最常使用的药物为牛膝、桂枝、土茯苓、甘草、生地黄,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归经以归肝、脾、肾经为主。结论:姚教授治疗膝痹病注重使用经方,主张标本兼治,肝、脾、肾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姚新苗教授 膝痹病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研究
5
作者 李媛 杜梦梦 +5 位作者 茹尘 李乐晴 卢斯仪 刘小平 朱跃兰 侯秀娟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4期7-11,17,共6页
目的: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研究团队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采用Modeler 18.0软件进行... 目的:总结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研究团队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患者的病历资料,使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采用Modeler 18.0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和复杂网络分析,联合Cytoscape软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39首,涉及188味中药,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共34味。筛选出药物关联组合73条,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丹参-青蒿-石斛-白芍,共得到8个聚类组合。结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燥湿互结证临证用药以清化湿热、祛瘀生津为法,根据“湿”“热”“燥”“瘀”的不同程度加减化裁,为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用药提供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关联分析 中医药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核心用药规律探索
6
作者 李兰兰 朱玉蓉 +4 位作者 张睿 杨涛 代伟 曹婧 虎亚光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的核心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提取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183首治疗方和52首预防方,涉及证型3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的核心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收集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提取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183首治疗方和52首预防方,涉及证型34种,中药272味。针对不同分期不同证型,高频药物整体药性以温、平为主,归经肺、脾;预防方案均起补肺健脾的作用。结论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医药方案均针对湿毒壅肺的病机,以补气健脾、生津润肺、驱除侵袭之湿毒为核心治法,要制定更有效可行的防治方案,还需进一步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中医药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廖志峰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用药规律:基于数据挖掘技术
7
作者 张丽娜 张参军 +1 位作者 何金丽 陶富军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53-57,共5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寻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整理近五年(2017—2022年)廖志峰名中医工作室门诊治疗有效的失眠病案,运用Excel 20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获得完整的、符合标准的处方共242首,中药177味,其中高频药物有远志(210次)、酸枣仁(164次)、柏子仁(154次)、茯苓(119次)、半夏(115次)、龙骨(115次)等;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出的相关药物组合中,二项关联规则以“远志→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三项关联规则以“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支持度及置信度排名靠前。药物关联网络图显示柏子仁、远志、酸枣仁、茯苓、龙骨等药物与其他的高频药物之间关系紧密,用药频率比较高。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廖志峰名中医辨治失眠用药主要脏腑为心、肝、肾,配伍多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安神之品,以四君子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温胆汤等处方为基础方剂,加入镇静安神、宁心安神的药品,处方简练有效,辨证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失眠 用药规律 名中医经验 廖志峰
下载PDF
魏铭治疗食管癌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规律探析
8
作者 马清翠 路玉良 +1 位作者 魏铭 王慧凯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3-36,共4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魏铭专家门诊中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例84例,使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常用药物、复方配伍关系进行分析,总结食管癌的...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用药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选取魏铭专家门诊中明确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例84例,使用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魏铭治疗食管癌的常用药物、复方配伍关系进行分析,总结食管癌的辨治经验。结果: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白术、薏苡仁、浙贝母频次最高,温热药物和寒凉药物使用频率相近;聚类分析发现,用药补泻兼施,注重顾护胃气。结论:在食管癌的治疗中,魏铭主张攻邪与扶正并施,寒温并用,处方多以理气化痰活血、健脾补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魏铭
下载PDF
不寐中药处方男女用药规律差异性分析
9
作者 罗茂玉 陈登丰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男、女不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不寐的中药处方(含失眠、睡眠障碍诊断),利用Excel表格对男、女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进行统计。结果450例... 目的通过对男、女不寐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不寐的中药处方(含失眠、睡眠障碍诊断),利用Excel表格对男、女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各类药物用药频次占处方百分比进行统计。结果450例不寐医案中,男132例,女318例;男女首乌藤频次占比较高,安神药频次男女占比均为第一,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剔除甘草后,男女第二位占比皆为补阴药,女性高于男性;利水渗湿药和平肝息风药男性比女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不寐男女用药总体类似,但安神药、补阴药、利水渗湿药、平肝息风药的用药频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中药处方 用药规律 差异性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高雅 张琳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0期81-85,共5页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 目的:研究探讨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药治疗肾性蛋白尿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2月。筛选文献后,将纳入的处方录入Excel中分别进行性味、功效统计,用Origin 2022进行可视化,用SPSS Modeler 18.0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高频药物,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116篇文献,涉及250味中药,出现的频次有1396次。处方中高频药物有黄芪、茯苓、山药、丹参,用药以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多为辛、甘、苦,四气以寒、温、平居多。支持度最高的药对为黄芪-山药,常见的药对:黄芪-地龙,黄芪-川芎,黄芪-当归,黄芪-丹参-山药。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形成四类组方:①芡实、金樱子、杜仲、菟丝子、地龙、蝉蜕、白术、薏苡仁、山茱萸;②熟地黄、牡丹皮、泽泻、茯苓、山药、丹参、生地黄、山茱萸;③党参、石韦;④白花蛇舌草、益母草、当归、川芎、黄芪、赤芍。结论:肾性蛋白尿的病机本质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为本,兼有瘀血、湿毒,多采用补益脾肾配伍有祛瘀、解毒、利水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为临床治疗及临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但仍需进一步验证考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肾性蛋白尿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肿块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
11
作者 李梅 马宏博 +1 位作者 李昕 李梦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49-55,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文献中中药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用药规律和组方配伍特点。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1980年(维普为收录起始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文献中中药治疗肿块期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的用药规律和组方配伍特点。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1980年(维普为收录起始年)至2022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肿块期GLM的文献,严格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利用Excel建立肿块期GLM规范化方药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中药的功效类别、性味归经等进行频数统计分析以及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中药复方47首,涉及中药111味,累计药物使用频次574次,用药频次较高的药物包括柴胡、皂角刺、白芥子、蒲公英、熟地黄等,常用的中药功效类别为理气药、化痰药,四气多为寒、温,五味多为苦、辛,归经前3位分别为肝经、脾经、胃经。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潜在配伍组合共16组,为白芥子、麻黄、熟地黄、炮姜、肉桂、香附的加减组合。聚类分析挖掘出5个核心组方。结论:中药治疗肿块期GLM多采用温阳散结、理气化痰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肿块期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
12
作者 辛大伟 罗淦 裘世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9期32-35,40,共5页
目的 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整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全仁夫教授门诊治疗AS患者的临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并采用关联规则、聚类... 目的 探讨全仁夫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整理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全仁夫教授门诊治疗AS患者的临床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并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对组方规律进行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收录处方85首,涉及药物116种,其中高频中药26味,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甘、辛、苦味居多,药物主入肝、肾、脾经,药物功效主要为祛风湿类和补虚类。得出常用药物模式14个及关联性用药组合20个,分析获得聚类处方组合4个。结论 全仁夫教授治疗AS的用药规律为祛风湿与补肝肾并用,标本兼治;主张温督散寒、行气活血;同时重视补养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全仁夫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用药规律
13
作者 杨波 郭楠 +1 位作者 石伊娜 陈金锋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363-1369,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雷忠义教授2014年1月—2022年6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处方用药,借助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总结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雷忠义教授2014年1月—2022年6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的处方用药,借助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1等软件对纳入处方用药进行频数统计、药物性味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处方61个,其中36个处方涉及中成药,所纳入处方共涉及药物148味,排名居前10位的高频药物依次为丹参、五味子、三七、麦冬、陈皮、黄芪、瓜蒌、薤白、黄连、人参;药物四气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肺、肝、心、脾为主;关联规则发现常用的对药为五味子-麦冬、丹参-三七,常用的角药为五味子-陈皮-麦冬、丹参-陈皮-麦冬;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组合,复杂网络发现核心方为雷忠义自拟方养心活血汤。结论:国医大师雷忠义治疗冠心病PCI术后从“痰瘀”立论,注重祛邪与扶正兼顾,善用自拟方养心活血汤,动态辨证,随证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雷忠义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补肾益髓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
14
作者 方德宇 张彬彬 +2 位作者 张林 吴品昌 梁鸣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18,I0004,I0005,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总结归纳补肾益髓类中药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核心药物及用药规律。方法将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2年4月于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英文数据库PubMed、W...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总结归纳补肾益髓类中药复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核心药物及用药规律。方法将自数据库建立起至2022年4月于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中检索到的补肾益髓法治疗AD的临床研究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SPSS modeler 18.0和SPSS Statistic 25.0软件对纳入文献中记载的复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关联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通过Cytoscape 3.8.0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并对网络中的中药进行拓扑分析。结果经筛选,得到69篇文献共计70首处方,108味中药;单味药物属熟地黄应用次数最高;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应用最为广泛;网络拓扑学筛选得到包括熟地黄、石菖蒲、枸杞子、远志在内的12味核心中药;关联分析得到常用药物关联规则37条,最为常见的药对为“熟地黄-枸杞子”“石菖蒲-远志”等,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组合为“熟地黄-石菖蒲-远志”;系统聚类分析在欧式平方距离为15时可归纳为3个潜在聚类方,因子分析共提取4个公因子,其药物组成体现了地黄饮子、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补肾经方的药物配伍规律。结论补肾益髓法治疗AD以补肾填精益髓为主体,辅以活血祛瘀、宁心安神、豁痰开窍;针对AD病机治疗标本兼顾,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诊疗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补肾益髓 数据挖掘 核心中药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石强教授“泻实调气”思想治疗咳嗽用药规律探析
15
作者 欧阳昕 周佳新 +1 位作者 周继业 石强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8期26-32,共7页
目的:探讨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为咳嗽的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有效处方275首,药物经标准化后,运用Excel 2021对药物频数、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和功效进行分类统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 目的:探讨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为咳嗽的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有效处方275首,药物经标准化后,运用Excel 2021对药物频数、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和功效进行分类统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中药(频率>10%)进行系统R聚类,并结合专业知识选择预测分类。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中的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高频药物(频率>10%)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根据结果提取出公因子的分布。结果:275首处方共使用中药245味,累计用药频次3388次。频数分析显示使用频率>10%的中药共38味,分别为川贝母、蝉蜕、石膏、苦杏仁、乌梢蛇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多,归经主入肺经、胃经、脾经、肝经;功效分类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化饮药等。高频药物(频率>10%)经聚类分析分为10类,通过因子分析得出14个公因子。结论:从临床咳嗽效方分析出的阳明风热表证、上焦(腑)湿痰痹阻、升降失宜、营分风热等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体现石强教授基于“泻实调气”思想,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痰饮分治学说、气机升降学说和风邪的发生机制治疗咳嗽的用药思路,对于当前咳嗽诊疗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泻实调气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中华医典》文献挖掘中医治疗积聚的用药规律研究
16
作者 姜晓丹 崔欣怡 +5 位作者 油红捷 唐佐青 马赟 杨铮 车念聪 刘文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治疗积聚方剂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积聚的方剂,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治疗积聚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分析。并使用R语言arules包及arulesViz包对筛选处方... 目的:探讨《中华医典》中治疗积聚方剂的用药特点及其规律。方法:检索《中华医典》治疗积聚的方剂,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治疗积聚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分析。并使用R语言arules包及arulesViz包对筛选处方中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可视化,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对药物进行复杂网络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聚类方剂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后共纳入方剂426首,包含中药303种,总用药频次4075次;四气9种,总频次3214次;五味8种,总频次5490次;十二经总频次11936次。治疗积聚应用频次较高的药物前3位为木香、肉桂、当归;关联性药对以三棱、木香出现频次最高。复杂网络分析,木香-肉桂、木香-三棱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聚类图谱显示,皮尔逊相关性为20时,高频药物可聚为5类。结论:历代医家在积聚治疗时,所用药物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味和苦味为主,归经侧重于脾胃经,功效以理气药、温里药、补益药为主。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治疗积聚的用药规律研究,为临床实践中药治疗积聚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典 积聚 肿瘤 数据挖掘 中药方剂 用药规律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用药规律
17
作者 徐煌钰 陈莉 +5 位作者 李彤 徐晨曦 王钰碧 洪伟栋 谢迪 鹿小燕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22-27,35,共7页
目的挖掘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心悸的方剂,探讨《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医宗金鉴》治疗心悸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将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Python软件对其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种类等... 目的挖掘并分析《医宗金鉴》中治疗心悸的方剂,探讨《医宗金鉴》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和特点。方法筛选《医宗金鉴》治疗心悸处方,使用Microsoft Excel将符合标准的方剂建立数据库,使用Python软件对其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种类等进行频数分析,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54首方剂,涉及中药72味,其中高频使用的药物为甘草、人参、茯苓、桂枝、生姜等;设置合适的支持度与置信度,得到关联规则11条,如“大枣,生姜”“白术,茯苓”“甘草,大枣+生姜”等;聚类分析得到5组组合,如“甘草”“桂枝,生姜”“人参,茯苓,白术”等。结论《医宗金鉴》治疗心悸重补益而轻攻伐,注重温通心阳、利水蠲饮,学术思想具有医崇仲景的特点,并提出悸由水饮、悸本为虚、“心痹”致悸等独到观点,拓宽了现代临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医宗金鉴》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用药规律
18
作者 聂赛美 彭平 +4 位作者 王蓓 于红建 刘峰 张杰 苏春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1-235,244,共6页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中药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为甲型流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3年2—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187位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历数据,运用古今医案... 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探讨中药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的用药规律,为甲型流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取2023年2—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感染科发热门诊187位甲型流行性感冒患者的病历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6.0等方法,对治疗甲型流感处方的药物种类、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及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87首处方,中药103味,用药总频次2 731次,高频中药有柴胡、甘草、黄芩、石膏;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多辛、苦、甘,主归肺、胃经,药效以清热解毒、清热泻火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2个配伍组合,置信度最高的组合为生姜-柴胡;系统聚类分析高频药物得到5大类;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包括柴胡、大黄、厚朴、半夏、党参、黄芩、麻黄、防风、金银花、连翘、蝉蜕、薄荷、荆芥、茯苓、芦根、羌活、紫苏子、石膏、知母、白芍、生姜、甘草、桔梗23味药物。结论 临床治疗甲型流感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组方多选用清热解毒、清泻肺热、疏散风热、燥湿化痰、补脾益气、顾护胃气等功效的药物。本实验结论可为甲型流感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并为候选中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真实世界 甲型流行性感冒 古今医案云平台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
19
作者 柴源 韩杰 +3 位作者 韦贵康 章晓云 徐志为 李文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8-527,共10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分析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用药规律,基于此探索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及用药机制,为中医药治疗KOA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门诊治疗KOA的处方用药,利用Microso...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分析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用药规律,基于此探索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学术思想及用药机制,为中医药治疗KOA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收集、整理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门诊治疗KOA的处方用药,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构建方药数据库并对药物性味、主治功用进行频次分析,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2.0和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筛选治疗KOA的高频药物及药对,通过IBM SPSS Modeler 18.0呈现高频药对之间关联规则,之后经Cytoscape可视化升级。结果①共收集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KOA的成方585首,使用药物127味,用药总频次达8410次;方药剂型多采用传统剂型汤剂,用药以植物药居多;药效以补虚、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以温性居多;五味中最为常用甘、辛类药物;归经多属肝、肾两脏;②从127味中药中选取使用频次在70次以上的高频药物有33味,其药效及性味归经与总数据趋势基本相符;③系统聚类得到药物核心组合3类;④关联规则挖掘出2味药有效组合11组,3味药有效组合15组,4味药有效组合3组;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KOA以川牛膝、三七、千斤拔、细辛为核心药物;⑤通过Apriori建模得出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KOA的用药整体网络图;⑥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得出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验方核心配伍。结论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治疗KOA用药遵循“内补肝肾、外通气血”的治疗理念,重用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方药治本,辅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方药治标,临床诊疗中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疗效显著;经数据挖掘分析能够客观反映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临床用药规律,为名老中医传承,骨伤科疾病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韦贵康 国医大师 用药规律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孙伟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用药规律
20
作者 谢佳东 何伟明 +3 位作者 赵玉凤 何佳怡 胡孔法 孙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74-679,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2016年至2022年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诊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孙伟教授2016年至2022年期间门诊就诊的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首诊医案,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软件进行用药频数及性味归经统计、频繁模式、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349例处方,涉及中药143味,药物频数总计8438次,高频药物有黄芪、紫苏梗、白术、石韦、郁金、虎杖、党参、杜仲、当归、续断、川芎等,以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性味以温、甘居多,多归属肝、脾、肺、肾、胃经。常用药物组合有黄芪-白术-党参-紫苏梗,杜仲-续断,石韦-土茯苓,当归-川芎-郁金等。结论孙伟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肾虚湿瘀”,遣方用药应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为主要治则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 孙伟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