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抑制甲状腺未分化癌CAL-62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1
作者 吴慧 刘芳 +3 位作者 张利伟 刘磊 宋文成 王宏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了探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CAP)抑制间变性甲状腺癌的作用机制,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CAP对CAL-62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和GO分类,最后选取部分基因进行Western blot(WB)验证.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CAP)抑制间变性甲状腺癌的作用机制,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借助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研究CAP对CAL-62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和GO分类,最后选取部分基因进行Western blot(WB)验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AP处理组共有674个差异表达基因,以BIK和CDKN1C等为代表的287个基因上调表达,以TANC2、ESM1和CBL等为代表的387个基因下调表达.KEGG富集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MAPK、Rap1等信号通路及癌症转录失调等.GO分类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免疫反应、细胞凋亡过程等方面.WB检测部分差异基因的变化趋势,得到与转录组相一致的结果.该研究从转录组学角度去解释CAP抑制CAL-62细胞的机制,以期为CAP应用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 甲状腺未分化癌 转录组 细胞凋亡 抑制机制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王红群 李杰 +2 位作者 刘鹏 李金龙 石怀银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9期867-87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最近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04-16。结果女性32例(61.5%),男性20例(38.5%)。患者平均年龄62.7岁。肿瘤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有40.4%病例混合...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最近的随访截止日期为2023-04-16。结果女性32例(61.5%),男性20例(38.5%)。患者平均年龄62.7岁。肿瘤梭形细胞成分为主,有40.4%病例混合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鳞状细胞癌(21/52)。免疫组化方面,Vimentin表达率为95.2%,SMA局部阳性率为37.5%,p53阳性率(64.3%),TTF-1、TG及PAX-8少数阳性,上皮标记多阳性,Ki-67中位增殖指数50%。对照无滤泡癌的未分化癌组,伴有滤泡癌的未分化癌最大径较大(r=0.599,P=0.005),总生存时间/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缩短[(4.29±1.21)个月vs.(55.06±17.68)个月,P=0.028]。与未合并PTC的未分化癌组比较,局部合并有PTC成分的9例未分化癌组,总生存时间长[(85.95±38.20)个月vs.(16.54±5.26)个月,P=0.057],复发癌的发生在该组比例要高(33.3%vs.4.7%,P=0.031)。吸烟史的患者总生存时间/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缩短。本组未分化癌的总生存率:半年生存率(45.0±9.0)%,1年生存率(33.0±8.0)%,2年生存率(23.0±8.0)%,5年及10年生存率均为(19.0±7.0)%。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差,伴有滤泡癌的未分化癌更差,伴有乳头状癌的未分化癌预后较好。甲状腺未分化癌可能更多来源于滤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间变性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
原文传递
过表达miR-23b-3p对甲状腺未分化癌FRO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3
作者 张晶 罗雯 +1 位作者 甘卓 杨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 探讨miR-23b-3p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TC)FR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qRT-PCR法检测52例AT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23b-3p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EB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培养人ATC细胞株FRO,将miR-23b-3p mimi... 目的 探讨miR-23b-3p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TC)FRO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qRT-PCR法检测52例ATC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miR-23b-3p和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EB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培养人ATC细胞株FRO,将miR-23b-3p mimic及其阴性对照转染至FRO细胞中,qRT-PCR检测miR-23b-3p和ZEB1 mRNA表达水平。体外三维培养观察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M)形成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ZEB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3b-3p和ZEB1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 ATC组织中miR-23b-3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而ZEB1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且两者在A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过表达miR-23b-3p能显著下调ZEB1表达水平,抑制FRO细胞VM形成以及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抑制细胞中VEGF、MMP-2和MMP-9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ZEB1是miR-23b-3p的靶基因。结论 过表达miR-23b-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ZEB1表达抑制FRO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侵袭 迁移 miR-23b-3p 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 FRO细胞
下载PDF
基于seer数据库关于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预后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
4
作者 白金钰 王翠峰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37-43,共7页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预后,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数据库中于2004年至2015年间诊断为ATC的715例病例,运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index评... 目的:基于seer数据库分析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预后,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通过SEER*Stat软件收集数据库中于2004年至2015年间诊断为ATC的715例病例,运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index评价模型及Nomogram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价模型,分析关于A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715例ATC病例中,女性438例(61.3%)、男性277例(38.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JCC分期、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切除淋巴结个数、阳性淋巴结个数、肿瘤大小是影响ATC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T4b分期、M1分期、肿瘤≥65 mm及不切除淋巴结、肿瘤复发及为多发性恶性肿瘤为AT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手术、化疗、放疗治疗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据KM生存分析可知ATC患者预后差,晚期ATC患者生存率极低,1年生存率约2%。结论:对于局限于甲状腺内的ATC患者,建议积极接受治疗,可延长生存期,但对于晚期ATC患者,目前治疗方案并不能有效延长生存期,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重点考虑将支持性护理或临终关怀作为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SEER数据库 预后分析 COX回归分析 Nomogram预测模型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中PD-1和PD-L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5
作者 付汐 卢国英 +3 位作者 柯尊富 麦芷欣 赵宋礼 刘玉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在甲状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U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1... 目的: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在甲状腺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U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21年12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精准医学科学中心收治的48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理类型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UTC)及对照组[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收集两组临床特征,检查两组PD-L1、PD-1表达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PD-L1、PD-1表达情况。分析观察组中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PD-L1表达与间质免疫细胞PD-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年龄41~85岁,平均年龄为69岁;肿物最大径为2.1~7.0 cm,平均5.0 cm。对照组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为43岁;肿物最大径为0.7~4.0 cm,平均1.3 cm。观察组年龄≥60岁、肿物最大径≥4 cm和血管侵犯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肿瘤细胞和间质免疫细胞PD-L1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χ^(2)=9.002、5.486,P=0.003、0.019)。两组间质免疫细胞PD-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的PD-L1阳性率及间质免疫细胞中PD-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与间质免疫细胞PD-1表达无相关性(P>0.05);间质免疫细胞中PD-L1的表达与间质免疫细胞PD-1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UTC肿瘤细胞及间质免疫细胞中有较高的PD-L1阳性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下载PDF
9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6
作者 成迎迎 谢璐茜 +1 位作者 张学梅 戴文斌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2期1136-1139,共4页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极罕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癌症,多数病例在首诊时即出现邻近组织的侵犯或远处转移,ATC组织学形态多样,但主要以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为主,需要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极罕见且致死率极高的癌症,多数病例在首诊时即出现邻近组织的侵犯或远处转移,ATC组织学形态多样,但主要以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为主,需要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上皮样血管肉瘤等软组织肉瘤相鉴别,免疫组化等可以辅助诊断,手术及放化疗等是ATC的常规治疗策略,但是患者的远期受益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普及和靶向药物的研究,ATC的治疗方案也不断优化。本文报道9例ATC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ATC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BRAF KRAS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和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 被引量:11
7
作者 许翔 杨筱 +8 位作者 赵瑞娜 朱沈玲 张晓燕 夏宇 孟华 杨倩 梁智勇 任新瑜 张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成像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临床和超声特征,并以同时期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1例经病理证实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为对照,分析两组的超声特征差异。结果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患者以女性为主(5/7,71.4%),平均发病年龄为(64.9±11.3)岁。分析超声特征结果显示,甲状腺未分化癌较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灶大[(5.17±1.26)cm比(1.85±1.89)cm,P<0.001]、纵横比<1的比例高(100.0%比47.6%,P=0.03)、微钙化程度高(100.0%比52.4%,P=0.03)。两组在形态、边界、回声、均匀性、囊性变、血流状况、被膜受侵与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女性甲状腺内最大径大于5 cm结节如具备常见的超声恶性征象,同时又存在纵横比小于1和微钙化,应高度怀疑未分化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乳头状 超声 诊断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策略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韩亚骞 刘爱忠 +8 位作者 吴湘玮 王晖 陈杰 曾彪 刘雯 范长根 叶旭 姜翠红 张韦 《肿瘤药学》 CAS 2015年第4期251-255,共5页
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1%-2%,死亡率高。就诊时肿瘤常已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而难以手术,R0/R1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IMRT放疗技术可以提高放疗剂量并保护正常组织。目前无标准化疗方案,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靶向治... 甲状腺未分化癌占甲状腺癌的1%-2%,死亡率高。就诊时肿瘤常已周围侵犯或远处转移而难以手术,R0/R1手术可以提高生存率。IMRT放疗技术可以提高放疗剂量并保护正常组织。目前无标准化疗方案,放化疗联合应用可以延长部分患者生存。靶向治疗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深入精确分析ATC基因组、优化组合靶向治疗方法可以形成个体化精准医疗来提高生存。现对甲状腺未分化癌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手术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预后因素分析及治疗决策 被引量:5
9
作者 武元元 王军 +1 位作者 刘勤江 张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2-220,共9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是一种临床罕见但侵袭性高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分析ATC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其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4年5月在甘肃省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37例ATC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模型分析筛选预后因素。结果:37例ATC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5例,年龄42~82岁,中位年龄为64岁;ATC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3%(37/698),29.7%(13/37)的患者合并甲状腺肿,居住在城市的患者不足20%(7/37),超过50%(19/37)的患者生活在地方性甲状腺肿高发地区;全组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1.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9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48.6%、21.6%和13.5%。单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合并甲状腺肿、远处转移、手术、综合治疗、术后放疗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ATC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首诊年龄≤50岁(HR=0.21,95%CI:0.06~0.77,P=0.019)、手术(HR=0.15,95%CI:0.04~0.59,P=0.007)和综合治疗(HR=0.31,95%CI:0.11~0.85,P=0.023)是预后较好的独立预测因素。对于手术患者,R2切除(HR=7.98,95%CI:1.38~46.21,P=0.020)和远处转移(HR=6.26,95%CI:1.65~23.83,P=0.007)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风险因素,术后放疗(HR=0.18,95%CI:0.04~0.83,P=0.028)可明显改善预后。结论:年龄、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术后放疗是影响ATC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以手术+术后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其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预后 因素分析 生存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16例超声特点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延海 蔡爱露 +1 位作者 杨华 王博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特点。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8年至2014年诊治的1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60.8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特点,并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甲状腺未分...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特点。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8年至2014年诊治的1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其中男性5例,女性11例;年龄34~77岁,平均年龄60.8岁。回顾性分析其超声特点,并总结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的超声特点。以甲状腺未分化癌、超声、thyroid anaplastic carcinoma、ultrasound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和Pub Med数据库。结果 16例甲状腺未分化癌肿物最大径为1.6~6.7 cm,统计值(4.21±1.84)cm。16例及既往已发表7篇文献55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多见于60岁左右女性患者,肿物多较大,超声特点多表现为形态不规整的实性低回声,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可伴有大小不等的钙化、甲状腺周围组织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甲状腺未分化癌具有一定的超声特点,超声有助于其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 超声
原文传递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静 何霞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0-315,共6页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其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适形放疗优于常规放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化疗药物较少,单用疗效有限,放化疗同步应用于一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甲状腺肿瘤,其发病率低、病死率高。根治性手术有利于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适形放疗优于常规放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化疗药物较少,单用疗效有限,放化疗同步应用于一部分患者可延长生存。而靶向治疗为难治性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多个肿瘤中心在探索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其他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以期提高疗效。现就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手术 放疗 化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甲状腺未分化癌的处理及影响预后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家增 蔡伟耀 +3 位作者 杨卫平 陈曦 严佶祺 李宏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30-632,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年至1996年本院收治的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4例行颈淋巴结清扫,4例患侧甲状腺全切除,3例仅作甲状腺活检(1例活检后放疗)。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或仅作活检的7例...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的治疗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9年至1996年本院收治的11例甲状腺未分化癌,其中4例行颈淋巴结清扫,4例患侧甲状腺全切除,3例仅作甲状腺活检(1例活检后放疗)。结果:行甲状腺全切除或仅作活检的7例均有腺体外侵犯,且年龄偏大,病程长。除1例术后放疗生存2.5年外,其余均于术后1至6个月内死亡。颈淋巴结清扫术4例,其中1例有腺体外侵犯,术后仅生存1年;其余3例肿块均局限于腺体内,分别生存7年(仍生存)、12年(后失访)、18年(仍生存);皆为女性,病程较短。结论:肿瘤局限于腺体内可能是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较好的因素。对肿瘤局限于腺体内的患者,应扩大手术范围。已有腺体外侵犯者,预后较差,辅助放疗有助于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预后 影响因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裸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辉 王金国 +1 位作者 张德恒 郑泽霖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22-324,共3页
目的 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自发转移模型 ,观察移植后肿瘤生长情况和转移规律。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于裸小鼠甲状腺侧叶内 (甲状腺原位移植组 )和皮下 (皮下对照组 )注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 K细胞悬液 ,观察... 目的 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自发转移模型 ,观察移植后肿瘤生长情况和转移规律。方法 用微量注射器于裸小鼠甲状腺侧叶内 (甲状腺原位移植组 )和皮下 (皮下对照组 )注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 K细胞悬液 ,观察动物体重、一般状态、颈部情况及记录生存时间 ,并动态观察肿瘤局部生长和转移情况 ;取甲状腺、气管、食管、颈部及纵膈淋巴结、肺和骨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并取移植瘤组织常规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 甲状腺原位移植组于注射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 K细胞悬液后 2 4~ 3 4d裸鼠先后出现呼吸困难 ,实验侧甲状腺肿物呈膨胀性生长 ,侵及颈前肌及周围组织 ,压迫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原位移植成瘤率为 10 0 % ,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 5 /10 ,肺转移发生率为 3 /10 ,骨转移发生率为 1/10。移植瘤组织染色体分析证实为人类肿瘤。皮下移植组见移植瘤有完整包膜 ,未见侵犯局部肌层 ,也无局部和淋巴结转移。结论 利用裸鼠甲状腺原位TA K细胞微量注射法 ,可以成功建立人甲状腺未分化癌裸鼠原位移植模型 ,该模型是较为理想的用于研究甲状腺癌转移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 原位移植模型 动物模型 TA-K细胞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敏 王红 +1 位作者 张斯亮 关海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694-1698,共5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检测糖酵解途径相关蛋白GLUT1、PKM2、LDHA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人ATC细胞和人正常甲状腺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二甲双胍(1、5...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ATC)细胞增殖及能量代谢的影响,并检测糖酵解途径相关蛋白GLUT1、PKM2、LDHA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人ATC细胞和人正常甲状腺细胞,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二甲双胍(1、5、10mmol/L)处理组,并分别培养24h、48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Seahorse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细胞糖酵解及线粒体呼吸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GLUT1、PKM2和LDHA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二甲双胍可抑制ATC细胞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二甲双胍可改变ATC细胞能量代谢模式,随二甲双胍处理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水平均可出现抑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GLUT1、PKM2和LDHA在ATC细胞中过表达,而二甲双胍对ATC细胞中GLUT1、PKM2和LDHA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二甲双胍可抑制ATC细胞增殖和能量代谢,但其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甲状腺未分化癌 能量代谢
下载PDF
Tc-DOTA-hTERT ASON甲状腺未分化癌小鼠模型SPECT显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又鸣 朱高红 +3 位作者 袁放 刘曦娇 宋彬 任炳秀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索以核医学方法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体内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ARO)建立荷瘤裸鼠模型,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4,7,10-Tetraazac... 目的 探索以核医学方法对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体内显像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ARO)建立荷瘤裸鼠模型,以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1,4,7,10-Tetraazacyclododecane-N,N’,N”,N(”’)-tetraacetic acid,DOTA)作为双功能螯合剂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反义寡核苷酸(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hTERT ASON)进行99mTc间接标记,制备DOTA-hTERT ASON,并对肿瘤模型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显像.结果 99mTc-DOTA-hTERT ASON对ARO移植瘤具有良好的靶向性,最佳显像时间为注射后2~8h.结论 99mTc-DOTA-hTERT ASON可对活体内ATC细胞的端粒酶进行检测,在ATC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 甲状腺未分化癌 端粒酶 反义显像
下载PDF
维拉帕米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株阿霉素敏感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帅 许馨予 +2 位作者 崔岱 杨涛 郑旭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E02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细胞株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建立耐药细胞株HTh74R,RT—PCR检测HTh74和HTh74R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ABCG2、MDR1及MRP1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耐药细胞株阿霉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阿霉素诱导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HTh74建立耐药细胞株HTh74R,RT—PCR检测HTh74和HTh74R细胞中耐药相关基因ABCG2、MDR1及MRP1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Y)检测阿霉素对HTh74、HTh74R、HTh74R联合维拉帕米组3组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测定Caspase-3活性,探究维拉帕米的作用机制。结果HTh74R和HTh74细胞的形态及生长曲线无差异,但前者较后者具有显著增强的耐药性,且高表达ABCG2和MDR1基因,二者MRP1基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HTh74R细胞中,阿霉素联合维拉帕米组较阿霉素单药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下降,且Caspase-3活性明显升高。结论ABC转运体阻滞剂维拉帕米通过提高Caspase-3的活性促进凋亡,增强HTh74R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可能为解决甲状腺未分化癌临床药物治疗的耐药问题提供新的解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阿霉素 维拉帕米 ABC转运家族 CASPASE-3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丽娟 郏文亭 +4 位作者 兰玲 钱玮 杨雪阳 徐宽枫 崔岱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SW1736,分别通过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对比观察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SW1736细胞的侵袭转移能...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甲状腺未分化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株SW1736,分别通过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对比观察二甲双胍组与对照组SW1736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密切相关的分子,包括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素(E-cadherin)、转录因子Snail1及Slug mRNA表达变化。结果:琼脂滴法及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均发现二甲双胍可降低SW1736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且随二甲双胍浓度的增高,其抑制作用增强;二甲双胍可显著下调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中vimentin及转录因子Slug和Snail1表达,促进上皮细胞表型E-cadherin表达。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下调Snail1和Slug的表达促进E-cadherin的表达,从而抑制EMT过程,降低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甲状腺未分化癌 侵袭 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白细胞计数与甲状腺未分化癌预后负相关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玉娥 胡泽东 +3 位作者 钟兆铭 陈雪 李磊 孙传政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与预后负相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 a间收治的42例A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存档ATC蜡块中CSF1、EPO、IL-6和IL-11表达水平,探索其表达水平与AT... 目的探讨甲状腺未分化癌(ATC)患者白细胞(WBC)计数与预后负相关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肿瘤医院20 a间收治的42例AT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存档ATC蜡块中CSF1、EPO、IL-6和IL-11表达水平,探索其表达水平与ATC患者预后及WBC计数的关系.结果 42例ATC组织中CSF1、EPO、IL-6和IL-11阳性率分别为69.0%、69.0%、83.3%和71.4%;CSF1和IL-11表达水平与ATC患者预后负相关、与WBC计数正相关(P<0.05),而EPO和IL-6与患者预后及WBC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WBC计数是ATC患者负相关因素,可能与ATC细胞分泌CSF1和IL-11有关,其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白细胞计数 集落刺激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局部放疗对甲状腺未分化癌浸润控制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卫国 刘锦全 +1 位作者 温清泉 漆其光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浸润控制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7例... 目的观察局部放疗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浸润控制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3例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后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16例和对照组(B组)17例。A组患者除采取手术(姑息切除术、联合根治切除术)治疗外,术后还进行对应的放疗,而B组患者则仅进行单纯的手术切除(姑息切除术、联合根治切除术)治疗。术后一年内观察对比两组的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侵袭和转移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1年、2年、>2年的生存率。结果术后一年内的观察中,A组患者甲状腺未分化癌的侵袭和转移范围远小于B组,并且A组患者对应的1年、2年、>2年的生存率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放疗对甲状腺未分化癌能有效的控制其浸润,采用手术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能提高总体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疗 甲状腺未分化癌 浸润控制 效果分析
下载PDF
泰索帝对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言涛 赵吉生 +2 位作者 周乐 孙辉 张大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泰索帝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泰索帝对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的增值情况。结果TA-K在泰索帝作用下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当浓度为0.01μg/ml抑制作用最明显,... 目的研究泰索帝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作用时间泰索帝对人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系(TA-K)的增值情况。结果TA-K在泰索帝作用下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当浓度为0.01μg/ml抑制作用最明显,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增加。结论泰索帝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未分化癌 泰索帝 增殖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