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甲状腺癌及其手术后的随访
1
作者 陈俏峰 《科学生活》 202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重视定期体检,这也使得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攀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90%以上的甲状腺癌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总体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重视定期体检,这也使得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也在不断攀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90%以上的甲状腺癌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总体死亡率较低,预后较好,经规范化综合治疗后可达到临床无瘤状态。约有1/3的患者在治疗后仍然会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甲状腺癌患者的规范化随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癌?甲状腺癌术后该如何随访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定期体检 甲状腺结节 总体死亡率 甲状腺癌术后 甲状腺癌患者 复发或转移 规范化
原文传递
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刘峥嵘 冯国勋 俞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目的观察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50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将接受经... 目的观察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近期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150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路径不同将接受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经口腔前庭组(n=71),经胸乳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纳入经胸乳组(n=79)。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及住院时间)、近期疗效,术前、术后3 d的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白细胞(WBC)计数],术后3、6个月的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并统计术后6个月并发症、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经口腔前庭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26.31±14.48)min,较经胸乳组[(157.46±16.52)min]短,淋巴结清扫数量为(7.66±1.13)个,较经胸乳组[(4.06±0.89)个]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2.96%,经胸乳组为91.14%,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CRP、皮质醇及WBC计数水平均较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的CRP、皮质醇及WBC计数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VSS评分分别为(5.06±1.02)、(3.35±0.81)分,均低于经胸乳组[(8.49±1.63)、(6.87±1.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口腔前庭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41%,较经胸乳组(8.86%)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与经口腔前庭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DTC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当,但经口腔前庭入路的手术时间更短、清扫淋巴结效果更好,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瘢痕情况及皮下积液发生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腔前庭 经胸乳入路 全腔镜 甲状腺癌根治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3
作者 岳文亮 张玉洁 彭文定 《癌症进展》 2025年第7期791-794,共4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9例)、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取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89例)、观察组(9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甲状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取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甲状腺素(T_(4))、促甲状腺素(TSH)及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两组患者TSH水平均较术前升高,T_(4)、T3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TSH水平高于对照组,T_(4)、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可减少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 术中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甲状腺癌病人就医延迟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平 李小珍 +3 位作者 罗颖华 蓝盈盈 陆茜 黄冬清 《循证护理》 2025年第5期961-965,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甲状腺癌病人就医延迟体验及观点,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7月-12月收治的12例甲状腺癌住院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 目的:深入了解甲状腺癌病人就医延迟体验及观点,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7月-12月收治的12例甲状腺癌住院病人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提炼与总结。结果:共提炼出疾病认知匮乏、就医信息不足、就医体验不佳以及家庭和工作牵绊4个主题。结论:甲状腺癌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多重障碍和需求,建议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重视病人需求及医疗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干预,以改善其就医体验,促使病人及时就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就医延迟 护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甲状腺癌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汲权威 王新征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TOETVA)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TOETV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 探讨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TOETVA)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行TOETV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疼痛评分、甲状旁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常,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开始进食、颈部活动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h、24h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PTH、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相当(P>0.05)。结论 TOETVA治疗甲状腺癌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减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损害,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经口腔前庭入路 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功能
下载PDF
乙酰化修饰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6
作者 梁楠 敖倩 孙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7,共8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各个类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及侵袭能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各个类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及侵袭能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调研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回顾了乙酰化修饰在参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一步探讨HDAC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提出可行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乙酰化修饰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靶向治疗
原文传递
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与前景
7
作者 林秋玉 王宇鑫 林承赫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TC(differentiated TC,DTC)占90%以上,通常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丧失摄... 甲状腺癌(thyroid cancer,TC)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中分化型TC(differentiated TC,DTC)占90%以上,通常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放射性碘(radioactive iodine,RAI)治疗后总体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在治疗过程中逐渐丧失摄碘能力,成为RAI难治性DTC(radioiodinerefractory DTC,RAIR-DTC),预后较差。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RAIR-DTC复发病灶或远处转移灶,既往认为治疗方式有限。随着对RAIR-DTC的发生机制及其生物分子层面的改变有了更深的认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也在人类研究中被证实,为RAIR-DTC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概括了RAIR-DTC的发生、发展机制、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临床研究现状及其主要结论,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方向。多激酶抑制剂(multiple kinase inhibitors,MKIs)是晚期转移性RAIR-DTC的一线治疗方案。目前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RAIR-DTC的药物包括索拉非尼(sorafenib)、仑伐替尼(lenvatinib)、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前两者也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RAIR-DTC的治疗。中国还有安罗替尼(anlotinib)、多纳非尼(donafenib)被批准用于RAIR-DTC的治疗。以上靶向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得到了验证。阿帕替尼(apatinib)是一种中国自主研发的血管生成抑制剂,有望成为sorafenib耐药时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而单靶点选择性抑制剂因作用靶点单一,不良反应通常较轻。对于某些含有特定突变类型的RAIRDTC,单靶点选择性抑制剂可以更好地发挥效果。TC通常被认为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较低,既往认为免疫治疗的效果有限。包括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伊匹单抗(ipilimumab)在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独使用时疗效常不理想。当联合靶向治疗时,pembrolizumab可以增强靶向药物的疗效,可作为一种可行的挽救疗法,这可能与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协同效应”有关。对于联合治疗,各种治疗分别对抑制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发挥了多大作用需要明确,特别是在病例数较少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合理的对照成为关键。既往研究受限于RAIR-DTC定义模糊、纳入患者量少且异质性大,未来需要开展前瞻性、多中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同时,还需要考虑治疗后延长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是否能转化为长期生存获益,以及是否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之,RAIR-DTC的治疗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基因突变 信号通路 免疫微环境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联合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进展及展望
8
作者 耿倩倩 杨爱民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能够从手术、放射性碘-131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中获益,预后良好。一旦发展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则预后较差且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局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肿瘤... 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能够从手术、放射性碘-131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中获益,预后良好。一旦发展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则预后较差且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局限,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各种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物和新疗法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领域均有显著进展。新型靶向药物的研发,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中以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为代表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ulti-target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mTKI)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开启了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卡博替尼作为TKI治疗失败后的二线治疗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国产TKI药物如阿帕替尼和安罗替尼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靶向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俱佳,备受关注。此外靶向BRAF V600E突变、RET融合及NTRK融合基因的特异性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拉非尼、普拉替尼/塞普替尼、拉罗替尼)使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跨进了精准治疗时代。对于存在RET融合/NTRK融合者,指南推荐首先选择特异性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优于泛靶点激酶抑制剂;若无上述基因突变者,泛靶点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是标准的一线治疗选择。MEK抑制剂(司美替尼)辅助诱导再分化有望恢复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的部分摄碘功能,在此基础上的靶碘联合治疗未来也将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策略。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结果并不乐观,但其与TKI的联合应用则显示出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期待。由于耐药以及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等原因,积极探索新疗法是十分必要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指导下的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将为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及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ibroblast-activating protein inhibitor,FAPi)等放射性配体/受体治疗具有靶向性、可视化及诊疗一体化等特点,并在碘难治性甲状腺癌中进行了初步尝试,证实其在TKI治疗后疾病进展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本文就近几年在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领域的新药物和新技术进行综述,辅助指导临床的同时,期盼未来能拥有更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选择,来进一步提升这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难治性 分化型甲状腺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核素治疗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理冲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9
作者 王丹 王鹏 +1 位作者 秦峰 汪佳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理冲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甲状腺癌根治术治... 目的:探讨理冲汤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及远期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到我院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术后联合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理冲汤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3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并对比其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3年总复发率为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前紧绷感、声音嘶哑、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3^(+)和CD4^(+)/CD8^(+)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食欲减退、腹泻、脱发、精神萎靡、呕吐、头晕、甲状腺功能减退、颈部疼痛肿胀、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在常规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基础上增加理冲汤,可缩短患者远期复发率,进一步减轻其中医证候,改善免疫功能,减少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冲汤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根治术 复发率 免疫功能 中医证候积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基于Fibulin-5表达探讨甲状腺癌血管新生调节的分子机制
10
作者 徐志诚 李春海 +1 位作者 吕宗峻 王晓东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微环境中Fibulin-5(FBLN5)在血管新生和血管透性调节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2022年6至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10个匹配的PTC组织和邻近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使用蛋白质印迹法、RT-qPC...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微环境中Fibulin-5(FBLN5)在血管新生和血管透性调节中的分子机制。方法分析2022年6至12月在佳木斯市中心医院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10个匹配的PTC组织和邻近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样本。使用蛋白质印迹法、RT-qPCR分析样本内皮细胞(ECs)中FBLN5表达。将人真皮微血管ECs(HDMECs)和甲状腺癌细胞系KTC-1进行了接触共培养实验,以考察HDMECs中FBLN5的表达变化。为了研究FBLN5在调节ECs血管生成中的功能,将HDMECs分为载体(Vector)组、FBLN5过表达质粒(FBLN5)组、随机序列(sh-NC)组、FBLN5敲低慢病毒(sh-FBLN5)组。分别用FBLN5过表达质粒或shRNA慢病毒上调或敲低HDMECs细胞中FBLN5,通过WST-1分析、管形成试验、Transwell试验评估FBLN5过表达或敲低对细胞的增殖能力、管形成、迁移影响。通过向NOD-SCID小鼠的侧翼注射与Vector或FBLN5转染的HDMECs混合的PTC细胞来进行侧翼肿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结果与正常ECs相比,PTC患者的肿瘤相关ECs中FBLN5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FBLN5在与和不与KTC-1细胞共培养的HDMECs中表达相当。与Vector组相比,FBLN5转染的HDMECs在孵育48 h、72 h时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与sh-NC组相比,sh-FBLN5转染的HDMECs在孵育48、72 h时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与Vector组相比,FBLN5转染的HDMECs的细胞迁移数(P<0.001)和成管数(P<0.001)显著降低;与sh-NC组相比,sh-FBLN5转染的HDMECs的细胞迁移数(P=0.005)和成管数(P<0.001)显著增加。FBLN5转染HDMECs在第3、6、10和14天抑制了PTC肿瘤的生长。FBLN5组肿瘤组织中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Vector组(P=0.005),和FBLN5蛋白表达显著高于Vector组(P<0.001)。结论缺氧诱导的内皮细胞中HIF1α上调通过抑制FBLN5表达来促进PTC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BULIN-5 甲状腺癌 血管新生 缺氧
下载PDF
甲状腺癌RET基因检测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11
作者 张晓玲 刘金钊 +2 位作者 徐娟 徐孟 苗志刚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RET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和组织学检测,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进行基...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RET基因变异特点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行细针穿刺抽吸活检(FNAB)和组织学检测,并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GS)进行基因检测。收集患者FNAB和RET基因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RET基因变异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247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89例、甲状腺髓样癌(MTC)44例、低分化甲状腺癌(PDTC)6例、甲状腺滤泡癌(FTC)8例;发生RET基因重排的均为PTC患者,共计39例,PTC基因重排阳性率为20.63%(39/189);发生基因突变的均为MTC患者,共计32例,MTC基因突变阳性率为72.73%(32/44)。RET基因重排阳性组患者肿瘤直径>1 cm、多发病灶、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RET基因重排阴性组(P<0.05)。RET基因突变阳性组患者肿瘤直径>1 cm、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比例明显高于RET基因突变阴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RET基因重排、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RET基因变异主要发生于PTC和MTC患者中。RET基因变异与患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临床应早期识别存在RET基因变异的人群,并匹配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RET基因 基因重排 基因突变 诊断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七氟醚+丙泊酚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朱雅萍 魏金聚 李建锋 《癌症进展》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七氟醚+丙泊酚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8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患者术中采用七氟醚+丙泊酚的麻醉方案,联合组患者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七...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七氟醚+丙泊酚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术中麻醉方式的不同将80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和联合组(42例),常规组患者术中采用七氟醚+丙泊酚的麻醉方案,联合组患者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七氟醚+丙泊酚的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T_(0))、气管插管时(T_(1))、手术开始时(T_(2))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术后苏醒期躁动程度及术后心动过缓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_(1)~T_(2)时,常规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本组T_(0)时,联合组患者心率均低于本组T_(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常规组患者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本组T_(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程度明显轻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七氟醚+丙泊酚的麻醉方案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可以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促进术后恢复、缓解术后苏醒期躁动,并且不会增加术后心动过缓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丙泊酚 甲状腺癌
下载PDF
明亮白光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及抑郁情绪的影响
13
作者 叶珍珠 周凤芹 +1 位作者 林婷 杨雨婷 《全科护理》 2025年第5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明亮白光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明亮白光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在... 目的:探讨明亮白光疗法对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96例甲状腺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明亮白光疗法,比较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4周后睡眠质量、抑郁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差异。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病人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睡眠质量、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明亮白光疗法可改善甲状腺癌术后病人睡眠质量、癌因性疲乏及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性疲乏 甲状腺癌 明亮白光疗法 睡眠质量 抑郁
下载PDF
LINC00319通过miR-185-3p/FOXK1轴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作用
14
作者 贺雅静 王延 +2 位作者 黄立娜 潘翔珍 张玉文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LINC00319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LINC00319、miR-185-3p、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K1)的表达。将si-NC、si-... 目的探讨LINC00319对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qRT-PCR)与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LINC00319、miR-185-3p、叉头框转录因子1(FOXK1)的表达。将si-NC、si-LINC00319、miR-NC、miR-185-3p mimics、si-NC、si-FOXK1、pcDNA+si-LINC00319、pcDNA-FOXK1+si-LINC00319分别转染至甲状腺癌BCPAP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85-3p、LINC00319及FOXK1的靶向关系;应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CPAP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leaved-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和人正常甲状腺细胞比较,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及其细胞系中LINC00319、FOXK1表达升高(t=27.19~39.06,F=96.94~216.25,P<0.05),miR-185-3p表达降低(t=21.83,F=216.25,P<0.05)。LINC00319可靶向miR-185-3p,miR-185-3p可靶向FOXK1。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转染si-LINC00319、miR-185-3p mimics及si-FOXK1均可以抑制细胞活力、MMP2表达、MMP9表达、细胞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细胞数(F=121.22~180.59,t=12.48~22.59,P<0.05),提高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F=586.51、196.33,t=16.43~21.61,P<0.05);共转染si-LINC00319与pcDNA-FOXK1可以恢复si-LINC00319对BCPAP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结论LINC00319可通过靶向miR-185-3p/FOXK1轴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的恶性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LINC00319 细胞增殖 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中医护理技法联合护理随访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李艳玉 耿立荣 闫艳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法联合护理随访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23年8—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五科收治的148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例,完成研究72例)和对照组(74例,完成研究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法联合护理随访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23年8—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普外五科收治的148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4例,完成研究72例)和对照组(74例,完成研究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给予八段锦、穴位按摩、情志护理及护理随访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2周、4周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及干预4周后正确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2周、4周后,2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且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2周后,实验组患者除PSQI量表中催眠药物评分降低不明显外,其余各因子评分以及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4周后,实验组患者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2周、4周后,实验组患者EORTC QLQ-C30量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4周后,实验组正确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2%(70/72)比90.0%(63/70),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法联合护理随访可以明显改善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八段锦 穴位按摩 情志护理 生活质量 随访
下载PDF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疗法在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国平 赵冬丽 王翼华 《癌症进展》 2025年第6期711-713,720,共4页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在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6例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SH抑制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甲...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疗法在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06例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SH抑制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SH]、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水平及术后2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T3、FT4、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本组治疗前,TSH、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T3、FT4、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TSH、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复发率为7.6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抑制疗法应用于老年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中,可改善甲状腺功能、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 老年患者 T淋巴细胞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甲状腺癌,宜早选择手术治疗
17
作者 郑伟慧 赏金标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5年第3期56-57,共2页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具有独特性。由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对甲状腺癌效果不佳,手术切除成为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深入了解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恶性肿瘤 化疗和放疗 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独特性 效果不佳
下载PDF
疏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5-HT、D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影响
18
作者 黄文泉 操儒森 何礼荣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5-HT、DA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癌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 目的探究疏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5-HT、DA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影响。方法选取行甲状腺癌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解郁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疗效、5-HT、D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5-HT、DA、CD3^(+)、CD4^(+)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仅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进行疏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精神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疏肝解郁胶囊 免疫功能
下载PDF
CT联合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LN转移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牛小艳 杨影 +1 位作者 李明 杨金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5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原县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CT和超声检查。统计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 目的探讨CT联合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三原县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CT和超声检查。统计8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中央区、颈侧区LN转移及甲状腺癌TNM分期的诊断阳性率;比较不同检查方式对甲状腺癌颈部LN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80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颈部LN转移的有58例(中央区转移21例,颈侧区转移37例),无颈部LN转移22例;甲状腺癌TNM分期:T1~T2期48例,T3~T4期32例。CT、CT联合超声检查对中央区、颈侧区LN转移的诊断阳性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CT、CT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T1~T2期和T3~T4期的诊断阳性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CT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LN转移的诊断灵敏度高于CT、超声检查,准确度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CT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各部位LN转移及TNM分期均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具有较高的甲状腺癌颈部LN转移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超声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纳洛酮辅助地佐辛、托烷司琼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性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任继兵 陈梦琳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8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拟采取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方案将患者分入研究组...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加入小剂量纳洛酮的效果及对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松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拟采取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方案将患者分入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托烷司琼+地佐辛实施PCIA,研究组采用托烷司琼+纳洛酮+地佐辛实施PCIA;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Bruggrmann舒适度量表(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不同时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空腹血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4、12、24、48 h深呼吸或咳嗽状态下VAS评分与术后24 h静息状态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 h,研究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NE、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托烷司琼+纳洛酮+地佐辛实施PCIA,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疼痛程度、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根治术 静脉自控镇痛 纳洛酮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