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麻醉处理1例报告
1
作者 黄珍鸯 林仙菊 +1 位作者 郑波 曹东航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第1期125-127,共3页
胸骨后甲状腺肿定义为甲状腺肿大,向下延伸,在胸骨切迹以下超过50%,或下极在胸骨上切迹以下大于3cm[1]。其最常见的症状与气道或食管受压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2]。本文拟分析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 胸骨后甲状腺肿定义为甲状腺肿大,向下延伸,在胸骨切迹以下超过50%,或下极在胸骨上切迹以下大于3cm[1]。其最常见的症状与气道或食管受压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呛咳、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2]。本文拟分析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致重度气管狭窄的困难气道患者的麻醉处理,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胸骨后甲状腺肿 吞咽困难 麻醉处理 困难气道 胸骨切迹 声音嘶哑 甲状腺肿
下载PDF
1例高龄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病人介入序贯手术治疗的护理
2
作者 陈芳 邬一军 +2 位作者 黄昉芳 郑欢 操凯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5-1128,共4页
总结1例高龄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肺占位病人介入栓塞序贯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栓塞序贯外科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做好全程护理;加强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预防气管塌陷和气道感染;注重全时域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基于人文... 总结1例高龄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合并肺占位病人介入栓塞序贯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要点,包括介入栓塞序贯外科手术降低手术风险,做好全程护理;加强手术期呼吸道管理,预防气管塌陷和气道感染;注重全时域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基于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制定心理干预对策;提供个性化出院指导,做好院外延续性护理。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恢复好,无相关并发症,术后7 d病人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 介入栓塞 高龄 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8例CT表现与病理分析
3
作者 李晶 谢德英 +3 位作者 刘洁 朱勇杰 王芸 蔡鹄 《新疆医学》 2024年第1期65-68,119,共5页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3例合并腹水,5例与同侧输卵管或邻近腹膜粘连,CT表现:8例卵巢甲状腺肿病灶均为单发... 目的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CT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病理证实的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本组8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6岁,3例合并腹水,5例与同侧输卵管或邻近腹膜粘连,CT表现:8例卵巢甲状腺肿病灶均为单发囊性或囊实性肿块,5例伴高密度囊腔。6例行增强扫描,其中4例实性区及囊壁可见中度及明显强化,2例囊壁强化不明显,6例囊腔均无强化。病理示肿瘤实质主要由大小不等、内含胶质的甲状腺滤泡样结构组成,滤泡上皮为单层扁平、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细胞无异形性。8例中伴有成熟畸胎瘤成分5例,单纯型卵巢甲状腺肿2例,内膜样囊肿成分1例。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的CT表现常为边界清的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囊壁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可伴高密度囊腔、钙化,能部分反映此瘤的病理特征,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不典型病例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病理学 诊断
下载PDF
中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祁婉莹 于蓓蓓 +4 位作者 杜海涛 王仪 解仲伯 刘桂霞 王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9-1236,共8页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并具有癌变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医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该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逐年攀升,并具有癌变风险,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中医药在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基础研究,本文通过检索知网、万方、维普、谷歌学术、PubMed等数据库,分别从单味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中成药4个部分对开展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包括改善氧化应激、提高自身免疫功能、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具体机制以及发现中药活性成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味药 活性成分 中药复方 中成药 结节性甲状腺肿 分子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消瘿散结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和结节大小的影响
5
作者 颉慧敏 张永康 +1 位作者 冯浩丽 王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结节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 目的观察消瘿散结方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功能和结节大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10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患者均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50例,予以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消瘿散结组5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消瘿散结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甲状腺结节大小和数量变化,以及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40/50),消瘿散结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47/50),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消瘿散结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干预完成后,消瘿散结组患者的结节大小、数量以及动脉血流参数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均明显下降(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消瘿散结组病人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以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在干预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完成后,消瘿散结组病人的SAS评分、SDS评分水平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有头痛、心悸、药疹以及恶心呕吐等,常规治疗组的总发生率为18.00%(9/50),消瘿散结组的总发生率为14.00%(7/50),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消瘿散结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钠片联合消瘿散结方能够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气郁痰凝型)的临床疗效,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结节数量、缩小结节体积,其疗效优于单纯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适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瘿散结方 甲状腺素钠片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 结节大小
原文传递
右侧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滤泡癌1例
6
作者 马红玉 李莉 +2 位作者 李艺萱 贾芳莹 刘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40,共1页
患者女,46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5个月;10年前接受甲状腺手术,具体不详。查体:右附件区触及约6cm×6cm质软肿物,边界清,活动可,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甲状腺球蛋白60.58ng/ml、糖类抗原12557.29U/ml。腹部超声:右附件区5.9cm×2... 患者女,46岁,体检发现盆腔肿物5个月;10年前接受甲状腺手术,具体不详。查体:右附件区触及约6cm×6cm质软肿物,边界清,活动可,无明显压痛。实验室检查:甲状腺球蛋白60.58ng/ml、糖类抗原12557.29U/ml。腹部超声:右附件区5.9cm×2.8cm混合回声包块,边界清,形态规则,内见多个囊性回声团;CDFI于其内探及较丰富血流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甲状腺 滤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胎儿甲状腺肿:超声诊断与监测
7
作者 冯新嫄 孙慧洁 +3 位作者 刘天赐 李琴 袁静 李亮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52-57,共6页
胎儿甲状腺肿是一种罕见的胎儿结构异常,其特征为胎儿甲状腺的异常肿大,并可能伴有功能障碍。根据病因不同,胎儿甲状腺肿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型及单纯性甲状腺肿型。除了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胎儿甲状腺肿是一种罕见的胎儿结构异常,其特征为胎儿甲状腺的异常肿大,并可能伴有功能障碍。根据病因不同,胎儿甲状腺肿可分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型、甲状腺功能减退型及单纯性甲状腺肿型。除了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肿大甲状腺还可压迫气管和食管,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造成早产、难产甚至胎儿死亡等不良结局。早期诊断胎儿甲状腺肿并鉴别类型是改善预后的关键。超声作为产前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胎儿甲状腺大小和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状况,同时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目前,国内治疗胎儿甲状腺肿的主要方式为孕妇口服给药。由于胎儿甲状腺肿的罕见性,目前国内外仍缺乏对于该病诊断和处理的深入研究。然而,评价孕妇给药过程中胎儿甲状腺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是验证治疗效果,避免穿刺性诊断的关键步骤。笔者就超声诊断胎儿甲状腺肿,以及治疗过程中超声监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甲状腺肿 产前诊断 超声
下载PDF
1例妊娠期丙硫氧嘧啶暴露致胎儿宫内甲状腺肿的治疗分析
8
作者 刘雅楠 肖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4-467,共4页
目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妊娠期抗甲状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丙硫氧嘧啶暴露致胎儿宫内甲状腺肿的多学科会诊,参与识别胎儿甲状腺肿的病因、调整丙硫氧嘧啶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哺... 目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妊娠期抗甲状腺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丙硫氧嘧啶暴露致胎儿宫内甲状腺肿的多学科会诊,参与识别胎儿甲状腺肿的病因、调整丙硫氧嘧啶的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哺乳期用药教育。结果结合患者孕期用药史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临床药师认为丙硫氧嘧啶剂量过大是引起胎儿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协助医师调整丙硫氧嘧啶剂量并为患者提供哺乳期用药教育。最终,患者及时终止妊娠,新生儿得到有效救治并接受母乳喂养。结论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而抗甲状腺药物的使用在控制母体甲亢的同时,可能透过胎盘引起胎儿出生缺陷、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不良胎儿结局。临床药师通过参与胎儿甲状腺肿病因的识别、治疗药物调整和患者教育,发挥了专科药师在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合理用药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硫氧嘧啶 妊娠 甲状腺功能亢进 胎儿甲状腺肿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术前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9
作者 王进进 肖美玲 +3 位作者 周建军 计一丁 蔡宋琪 曾蒙苏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对照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与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SO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42例SO与40例Ⅰ期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年龄、肿瘤指标(CA125、... 目的:对照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与Ⅰ期上皮性卵巢癌(EO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总结SO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42例SO与40例Ⅰ期EO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临床资料包括症状、年龄、肿瘤指标(CA125、HE4和CA19-9),影像学资料包括病变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质地、囊壁及分隔厚度、CT密度、MRI信号特征、强化方式及程度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影像学特征是否有统计学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独立预测因素,并计算诊断效能。结果:Ⅰ期EOC组CA125(P<0.001)及HE4(P<0.001)异常升高、绝经后阴道流血症状(P=0.005)的发生率均高于SO组。两组肿瘤的质地、蜂房、壁结节、囊液密度、实性信号、肿块强化方式及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A125及肿瘤实性部分强化程度是鉴别SO与I期EOC的独立预测因素(P=0.022,OR=0.128;P=0.002,OR=11.148),两者联合诊断SO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0.0%。结论:SO与Ⅰ期EOC在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特征上均有差异,其中CA125及肿瘤实性成分强化程度是两者鉴别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上皮性卵巢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中的分布研究
10
作者 王姜琳 梁冬雨 +3 位作者 汪国庆 赵江峰 汤明明 杨慧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5期592-595,602,共5页
目的研究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分布并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GD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GD患者59例作为GD组,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D)中的分布并探讨γδT淋巴细胞在GD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内分泌门诊确诊的GD患者59例作为GD组,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相关甲状腺指标[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中γδT淋巴细胞及其亚型的比例,分析γδ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HLA-DR及协同刺激分子CD40配体(CD40L)与诱导性共刺激分子(ICOS)的表达水平。结果GD组TSH水平低于对照组,FT3、FT4、TPOAb、TG-Ab、TRA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γδT淋巴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组Vδ1γδ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Vδ2γδ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组γδ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HLA-DR表达水平及协同刺激分子CD40L、ICOS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患者外周血γδT淋巴细胞亚型改变表现为Vδ1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上调与Vδ2γδT淋巴细胞比例下调,γδT淋巴细胞功能活化并表达协同刺激分子CD40L、ICOS可能是促进GD产生自身抗体及自身体液免疫应答的重要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ΓΔT淋巴细胞 表面活化分子 协同刺激分子 诱导性共刺激分子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李杰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甲状腺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甲状腺癌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的敏感性...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甲状腺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甲状腺癌组,10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比较两组患者结节超声表现、检查满意度。结果 超声检查鉴别诊断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敏感性为95.0%(95/100),特异性为97.0%(97/100),准确性为96.0%(194/200)。甲状腺癌组结节低回声95个、高回声23个、混合回声6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结节低回声7个、高回声53个、混合回声113个;甲状腺癌组结节血流分级Ⅰ级30个,Ⅱ~Ⅲ级9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结节血流分级Ⅰ级157个,Ⅱ~Ⅲ级16个;甲状腺癌组结节边缘清晰26个,模糊98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结节边缘清晰130个,模糊43个;甲状腺癌组结节有钙化97个,无钙化27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结节有钙化18个,无钙化155个。两组患者结节回声、血流分级、边缘及钙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患者检查满意度95.0%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的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价值显著,可为患者开展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状腺 结节性甲状腺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2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赵洪霞 张新艳 李雪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49-151,共3页
卵巢甲状腺肿临床少见,表现形式多样,容易漏诊,现根据本科2例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情况,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卵巢甲状腺肿临床少见,表现形式多样,容易漏诊,现根据本科2例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治情况,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回顾性分析2例卵巢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进而确定手术治疗方式,并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2例患者虽然临床表现不同,影像学检查也差别较大,但手术标本提示病理结果相同,都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都能通过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分析发现,卵巢甲状腺肿患者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不同,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全面考虑、及时手术、术中快速病理,以便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争取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胸腹水 诊疗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13
作者 叶兴安 周素娟 +1 位作者 陈芸 王丽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CTO)是一种罕见生殖细胞肿瘤。病理检查、冰冻检查、免疫组化为诊断SCTO的常用检查方法,其中术中冰冻检查主要意义在于排除恶性结果,还需结合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防止漏诊误诊。该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SCTO患者的临...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SCTO)是一种罕见生殖细胞肿瘤。病理检查、冰冻检查、免疫组化为诊断SCTO的常用检查方法,其中术中冰冻检查主要意义在于排除恶性结果,还需结合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防止漏诊误诊。该文回顾性分析了3例SCTO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特点,以期为SCTO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 病理 冰冻检查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超声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张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126-129,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高淳区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21例)和甲状腺腺瘤组(20例)。2组均进行超声... 目的观察超声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4月于南京市高淳区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41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依据疾病类型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组(21例)和甲状腺腺瘤组(20例)。2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对比2组疾病检出率、超声影像学特点、结节内部及周边超声血流信号分级情况、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信号。结果2组疾病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节数目、晕环、包膜影像学特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回声、钙化影像学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结节内部、结节周边超声血流信号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状腺腺瘤组比较,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收缩期峰值流速(V_(max))更低,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_(min))与阻力指数更高(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准确鉴别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2种疾病的超声影像学特点、血流信号分级与脉冲多普勒血流频谱信号有明显差异,可作为鉴别甲状腺疾病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超声 血流信号分级 阻力指数
下载PDF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刘桂林 吴桂蓉 +1 位作者 黄春红 刘国生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8期44-46,5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 目的:探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广东省东莞市清溪医院进行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80例,根据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10例)和未复发组(70例),对患者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结节数量、结节直径、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术后服用甲状腺激素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无失访者,随访时间3~5年,平均随访时间(4.89±0.69)年,均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无死亡患者。其中有10例复发(真性复发4例、假性复发6例),复发率为12.50%(10/80),中位复发时间为4.1年。复发组患者年龄、结节直径均大于未复发组,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患者人数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程、术前甲状腺激素治疗情况、术前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经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是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存在复发风险,其中结节直径大、结节数量≥3个、术后未服用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复发的主要诱发因素,临床应多加重视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复发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姜文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37-0041,共5页
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选取100例在该期间住院并就诊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即A组25例采用Dex(地塞米松)、B组25例采用CTX(环磷酰... 应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治疗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选取100例在该期间住院并就诊的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即A组25例采用Dex(地塞米松)、B组25例采用CTX(环磷酰胺)、C组25例Dex联合CTX以及D组25例服用常规药物。结果 四组患者在治疗前其甲状腺体积、TT3、TT4、FT3、FT4、S-TSH水平以及自身抗体进行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以及6个月后C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对比四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治疗而言,采用免疫抑制剂局部注射效果良好,并且联合应用Dex和CTX效果最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剂 局部注射 漫性甲状腺肿 甲亢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卵巢甲状腺肿的MRI诊断价值研究
17
作者 潘枝婉 梁有禄 韦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74-0077,共4页
探究卵巢甲状腺肿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的12例患者,分析MRI对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2例患者中共检查出14个卵巢甲状腺肿肿瘤病灶,其中单侧发病者10例(右侧7... 探究卵巢甲状腺肿的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20年8月至2023年8月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的12例患者,分析MRI对卵巢甲状腺肿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12例患者中共检查出14个卵巢甲状腺肿肿瘤病灶,其中单侧发病者10例(右侧7例,左侧3例),双侧发病者2例。肿瘤直径范围为3.0cm~9.7cm之间;14个病灶中,5个病灶(35.71%)以成熟脂肪成分为主,9个病灶(64.29%)呈囊实性、囊腔大小不一,可见分隔,囊壁及分隔厚度不均匀、包块边界清晰。结论 MRI在卵巢甲状腺肿的诊断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其高分辨率成像和多参数成像技术使其能够提供详尽的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MRI 诊断
原文传递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肿大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刘洪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64-0067,共4页
探讨对甲状腺肿大患者,进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优势所在。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90例(2020.2-2023.5)甲状腺肿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通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探讨对甲状腺肿大患者,进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优势所在。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90例(2020.2-2023.5)甲状腺肿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通过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的优势和效果。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其手术情况较优异(P<0.05)。术后2d和7d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其视觉模拟评定量表(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24.44%(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肿大,手术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不适,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蒋皓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3期0041-0044,共4页
探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共70例,均选取于我院内分泌科2019.01.01-2023.01.01期间收入的甲状腺肿患者,以手术编号为分组方案,将样本划分为研究组(n=35,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n... 探究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价值与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共70例,均选取于我院内分泌科2019.01.01-2023.01.01期间收入的甲状腺肿患者,以手术编号为分组方案,将样本划分为研究组(n=35,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照组(n=35,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在围手术期指标方面的区别、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前,两组的健康调查简表评分、NRS评分对比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比较基本一致(P>0.05);术后,研究组的围手术期指标方面、健康调查简表评分、NR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中,应用甲状腺全切除术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而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全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
原文传递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癌变 被引量:10
20
作者 邓建伟 师天雄 陈彩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癌变 弥漫性甲状腺肿 文献报道 良性病变 甲状腺 发病率 碘缺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