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5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醇制烃反应机理:基础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润泽 邵雪 +2 位作者 王畅 戴卫理 关乃佳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67-92,共26页
甲醇制烃(MTH)反应作为一条非石油可持续路线制备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主要产物的不同,MTH反应又分为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汽油(MTG)和甲醇制芳烃(MTA).MTO反应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但其催化效率,即... 甲醇制烃(MTH)反应作为一条非石油可持续路线制备重要的平台化学品,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根据主要产物的不同,MTH反应又分为甲醇制烯烃(MTO)、甲醇制汽油(MTG)和甲醇制芳烃(MTA).MTO反应已经实现了商业化应用,但其催化效率,即烯烃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仍有待提高.为开发高效的MTH催化剂,其机理研究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MTH反应稳态阶段的间接机理(即“烃池”机理)已达成基本共识,但反应诱导期的第一个C-C键的形成及转化过程一直是该领域具挑战性和争议性的课题.原位谱学技术的发展为探究MTH反应第一个C-C键的形成机理研究带来了机遇,目前,已有多条关于C-C键形成及转化路径的报道.然而,有关MTO反应机理,尤其是第一个C-C键形成及转化为“烃池”物种过程的报道和文献总结尚不充分.此外,有关机理研究用于指导高效MTO催化剂设计的文献综述较少.基于该反应重要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背景,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归纳总结了MTH反应的机理研究进展,包括第一个C-C键形成的直接机理、间接机理、“双循环”机理(提出及演变过程)以及由直接机理逐步转化为间接机理的完整反应路线.其次,分类概述了如何根据反应机理来指导催化剂优化和设计,进而提高MTH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主要包括基于MTH反应高活性“烃池”物种的分子筛催化剂孔道的择形调控、基于“双循环”比例调控的分子筛催化剂酸性(酸密度、分布以及类型)的精确调变以及“烃池”活性物种的共进料/预沉积等手段来提高MTH反应的产物选择性和催化剂寿命.最后,总结了目前MTH反应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MTH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MTO反应的机理研究及高效MTO催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甲醇制烃 反应机理 C-C键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下载PDF
甲醇制烃催化剂及其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
作者 黄晓昌 方奕文 乔晓辉 《工业催化》 CAS 2008年第1期23-27,共5页
综述了改性和非改性ZSM-5、β和SAPO-34等多种催化剂在甲醇制烃类物质中的应用。ZSM-5主要用于甲醇制汽油过程以及甲醇芳构化反应,甲醇在β沸石上主要转化成乙烯、丙烯、丙烷、异丁烷、六甲基苯和少量五甲基苯,而SAPO-34对乙烯和丙烯等... 综述了改性和非改性ZSM-5、β和SAPO-34等多种催化剂在甲醇制烃类物质中的应用。ZSM-5主要用于甲醇制汽油过程以及甲醇芳构化反应,甲醇在β沸石上主要转化成乙烯、丙烯、丙烷、异丁烷、六甲基苯和少量五甲基苯,而SAPO-34对乙烯和丙烯等低碳烯烃具有较高的选择性(90%)。总结了甲醇制烃机理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初始C—C的形成以及烃池物种的研究,讨论了甲醇制烃催化剂及其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甲醇制烃 甲醇 甲醇芳香 甲醇汽油
下载PDF
ZSM-5晶粒尺寸调控及其催化甲醇制烃过程积炭的形成及落位研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常江伟 付廷俊 李忠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7,共7页
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ZSM-5分子筛以其强酸性,有序的微孔结构成为酸催化中一种重要的催化材料。在催化甲醇转化反应中,微孔扩散限制引起的积炭是降低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导致其失活的主要原因。改善ZSM-5分子筛扩... 分子筛的合成及应用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ZSM-5分子筛以其强酸性,有序的微孔结构成为酸催化中一种重要的催化材料。在催化甲醇转化反应中,微孔扩散限制引起的积炭是降低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导致其失活的主要原因。改善ZSM-5分子筛扩散性能,增强其抗积炭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调控ZSM-5晶粒尺寸是改善其扩散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系统综述了水热合成中硅源、铝源、p H值、模板剂、老化及晶化过程等关键制备因素对ZSM-5分子筛晶粒大小的影响,获得了调控ZSM-5晶粒尺寸的关键依据,并深入就近年来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烃反应中有关积炭的形成及其落位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以期进一步指导ZSM-5催化剂的可控和精细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粒径 水热合成 积炭 甲醇制烃反应
下载PDF
甲醇制烃反应催化剂积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田树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7-436,共10页
甲醇制烃(MTH)反应催化剂积炭失活特性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从积炭物种、催化剂积炭形成因素、积炭对催化性能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甲醇制烃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积炭行为。催化剂的积炭形成主要受分子筛织构性质、酸性、介孔扩散、晶... 甲醇制烃(MTH)反应催化剂积炭失活特性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笔者从积炭物种、催化剂积炭形成因素、积炭对催化性能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甲醇制烃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积炭行为。催化剂的积炭形成主要受分子筛织构性质、酸性、介孔扩散、晶格缺陷等性质的影响。烃池机理有多甲基苯路线和烯烃路线2种解释,二者竞争并存,哪种路线占主导取决于分子筛的织构性质。烃池机理已经在世界首套甲醇制烯烃(MTO)工业装置得到直接证实。根据烃池机理反应路径调节分子筛的拓扑结构,以及增加分子筛中介孔比例,改善催化剂的扩散效应是MTH催化剂的改性方向。定向钝化分子筛外表面酸性和寻找具有弱酸性的新型分子筛是今后研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烃 分子筛 积炭 拓扑结构 酸性 介孔
下载PDF
甲醇制烃技术及烃类产品的转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成 葛志颖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1期11-15,共5页
介绍了甲醇制烃催化剂的性质和用途、含碳原料生产石化产品的商业化途径、不同目的产物转换的可能性、工艺操作条件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甲醇制烃企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获取不同的目的产物(或调整目的产物... 介绍了甲醇制烃催化剂的性质和用途、含碳原料生产石化产品的商业化途径、不同目的产物转换的可能性、工艺操作条件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甲醇制烃企业如何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以获取不同的目的产物(或调整目的产物比例)及规避或降低项目建设风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烃 分子筛 催化剂 衍生能源 材料产品 转换
下载PDF
甲醇制烃反应ZSM-5催化剂微孔孔道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玉杰 付廷俊 +6 位作者 马哲 邵娟 马倩 李晗 郭宇航 崔丽萍 李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554-4563,共10页
甲醇在ZSM-5分子筛催化作用下,定向转化为低碳烯烃、汽油和芳烃等产品,是现代煤化工的重要技术。虽然ZSM-5结构规整有序,酸性强且水热稳定性好,具备优异的择形催化效应,但其孔结构以微孔为主,反应产物不能快速扩散出微孔,易形成积炭,导... 甲醇在ZSM-5分子筛催化作用下,定向转化为低碳烯烃、汽油和芳烃等产品,是现代煤化工的重要技术。虽然ZSM-5结构规整有序,酸性强且水热稳定性好,具备优异的择形催化效应,但其孔结构以微孔为主,反应产物不能快速扩散出微孔,易形成积炭,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而快速失活。缩短微孔孔道促进产物扩散成为甲醇定向转化催化剂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总结了近十年来关于ZSM-5微孔孔道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通过控制其晶粒尺寸、形貌和介孔结构,调控微孔孔道长度,提升反应分子在微孔内扩散性能的方法,特别分析了上述控制因子的关键调控机制;提出对纳米尺度的ZSM-5进一步精准构筑介孔结构,是获得高稳定性催化剂的重要途径;而在控制孔结构的基础上,优化表面酸性,有望提升甲醇制烃反应的产物选择性。本综述期望为甲醇制烃领域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微孔控 晶粒尺寸与形貌 介孔构建 甲醇制烃 稳定性 选择性
下载PDF
中压操作在甲醇制烃领域的应用可行性探讨
7
作者 李盛兴 孙富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8-63,共6页
随着国内煤化工的迅猛发展,甲醇制烃(MTH)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该领域工业装置均采用较低压力操作,造成部分管道及设备尺寸较大,在装置大规模化趋势下,如何有效降低装置投资及运行成本是甲醇制烃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以某10万... 随着国内煤化工的迅猛发展,甲醇制烃(MTH)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前该领域工业装置均采用较低压力操作,造成部分管道及设备尺寸较大,在装置大规模化趋势下,如何有效降低装置投资及运行成本是甲醇制烃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以某10万t/a、50万t/a产能的固定床MTG装置为例,从反应过程、管道及设备尺寸、节能及投资成本四方面对比分析,深入探讨了中压操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中压操作在显著降低设备尺寸及减少设备数量的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能耗,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研究结论为未来大规模甲醇制烃装置的设计及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制烃(MTH) 中压操作 转化率 工程化 节能
下载PDF
快速合成Cu-SAPO-34分子筛及其甲醇制烯烃催化性能
8
作者 张强 周洲 +2 位作者 李建祥 田梦阳 于梦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5,共9页
通过引入含铜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10 h快速合成出Cu-SAPO-34分子筛,并与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和铜胺络合物引入铜源的方式进行对比,同时利用XRD、SEM、IR、TPD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合成... 通过引入含铜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10 h快速合成出Cu-SAPO-34分子筛,并与传统的水热合成法和铜胺络合物引入铜源的方式进行对比,同时利用XRD、SEM、IR、TPD和微反等手段表征样品的结构和甲醇制烯烃(MTO)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合成方法相比,快速合成法可在10 h制备出结晶度在86.24%,固体收率达到94.65%的Cu-SAPO-34分子筛,其乙烯+丙烯选择之和达到81.26%;与添加铜胺络合物相比,加入含铜分子筛晶种的方式引入铜元素,更合适于快速合成法,避免了铜无法与分子筛骨架结合的问题;通过调整含铜分子筛晶种的性质及加入量,可以快速合成晶粒直径在470 nm的纳米Cu-SAPO-34分子筛,固体收率达到96.72%,乙烯+丙烯选择之和达到8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Cu-SAPO-34分子筛 快速合成 含铜分子筛晶种
下载PDF
调控铝在ITH沸石骨架中的位置以用于催化甲醇制烯烃
9
作者 范凯 吴勤明 +11 位作者 刘烁 孔海宇 王森 Eduard Kunkes Trees De Baerdemaeker Andrei-Nicolae Parvulescu Nils Bottke Toshiyuki Yokoi Dirk E.De Vos 孟祥举 张维萍 肖丰收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 随着低碳烯烃需求量的增加,甲醇制烯烃(MTO)成为由非石油资源制取低碳烯烃的关键技术,其中沸石由于具有可调节的酸度、有序的微孔结构和较好的择型性能而被广泛用作MTO反应催化剂.ITQ-13沸石(ITH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九元环结构在MTO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丙烯选择性和反应寿命,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分子筛的酸中心分布与MTO反应性能密切相关,因此,研究ITQ-13沸石中铝分布与MTO反应性能的关系,对进一步提升其MTO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与ITH具有共同基本结构单元(双四元环,D4Rs)的LTA沸石(LTA-ITH)和薄水铝石(C-ITH)为铝源,合成了两类铝硅酸盐ITH沸石.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表明,这两类分子筛具有相似的片状形貌和微孔性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结果表明,具有相近硅铝比的两类ITH沸石具有相近的酸量.进一步采用27Al魔角旋转核磁共振(MAS NMR)、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1-己烯裂解反应对两类ITH分子筛的铝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分子筛具有不同的铝分布,LTA-ITH中有更多的铝进入ITH的正弦孔道与直孔道,而C-ITH中有更多的铝分布在交叉孔道.当前,研究者普遍认为MTO反应过程遵循双循环烃池机理,ITH交叉孔道由于具有较大的空间,相比于正弦孔道和直孔道,更有利于芳烃循环中间体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形成芳烃循环产物(乙烯),而正弦孔道和直孔道却更有利于烯烃循环过程,导致产生更多的丙烯.对两类ITH进行了MTO催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TA-ITH比C-ITH表现出更高的丙烯选择性,并且表现出更高的丙烯与乙烯的比率,表明其烯烃循环过程得到加强,这与^(27)Al MAS NMR以及1-己烯裂解反应得到的结论一致,进一步证明ITH分子筛的铝分布得到有效调控.综上,本文阐明了ITH沸石中铝分布与其反应性能的关系,为调整沸石骨架中的Al位点提供一种新策略,为未来制备高效的MTO沸石基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铝分布 硅铝ITH分子筛 甲醇 铝核磁
下载PDF
黏结剂对甲醇制烯烃中单颗粒催化剂内部反应过程的影响
10
作者 田宇 高铭滨 +1 位作者 徐庶亮 叶茂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66-78,共13页
【目的】以甲醇制烯烃(methanol to olefins, MTO)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MTO过程中单颗粒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与传热过程,有助于系统理解催化反应机理、优化催化剂设计,实现工艺升级。【方法】建... 【目的】以甲醇制烯烃(methanol to olefins, MTO)为代表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在现代化学工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研究MTO过程中单颗粒催化剂的反应、传质与传热过程,有助于系统理解催化反应机理、优化催化剂设计,实现工艺升级。【方法】建立单颗粒催化剂颗粒模型、反应动力学模型以及传质与传热模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6.0软件模拟MTO反应过程,分别由二氧化硅、氧化铝和高岭土作为黏结剂,建立3种SAPO-34分子筛催化剂颗粒模拟模型;分析3种催化剂颗粒内甲醇扩散和温度传导过程,分析黏结剂对酸性位点、多甲基苯和多甲基萘的浓度分布的影响,将催化剂颗粒内部的传热、传质过程与化学反应进行耦合。【结果】甲醇分子向催化剂颗粒内部的扩散过程中,在t=100 s时甲醇浓度分布基本稳定,从颗粒边缘处向中部、核心处甲醇浓度依次减小;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颗粒在中心处、边缘处的热力学温度分别为656、 627 K,颗粒内部的甲醇扩散速度最快;在MTO反应过程中,3种颗粒内部的热力学温度均为由中心向边缘处递减;随着MTO反应时间的增加,3种催化剂颗粒的酸性位点浓度平均值逐渐减小,多甲基苯、多甲基萘的浓度平均值逐渐增大;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颗粒边缘处的的酸性位点浓度降幅最大,然后依次是颗粒的中部和核心处,颗粒内多甲基萘的分布更均匀。【结论】以二氧化硅为黏结剂的催化剂颗粒内部温度最高、温升最快,有效促进了MTO反应的进行,有利于颗粒内分子筛的充分利用和多甲基苯和多甲基萘的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黏结剂 单颗粒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传质 传热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级甲醇纯度及杂质的测定
11
作者 宋诗瑶 李继文 +1 位作者 姜丽燕 王川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7-401,共5页
建立了甲醇制烯烃(MTO)级甲醇纯度及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实际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较小,6次重复测定... 建立了甲醇制烯烃(MTO)级甲醇纯度及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考察了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及最低检测限,测定各组分的相对校正因子,并对实际试样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较小,6次重复测定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86%,各组分的回收率在97.8%~107.9%之间。该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满足MTO级甲醇质量监控的需求。为制定MTO级甲醇行业标准、规范产品质量提供了基础,对简化工艺流程、降本减耗、推动MTO级甲醇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纯度 杂质 气相色谱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装置再生立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2
作者 赵亚伟 苟荣恒 潘海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4,239,共6页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催化剂循环回路的下行流动部分是再生立管,操作复杂性在于立管内催化剂的流态受多种因素影响。某0.60 Mt/a MTO装置投产运行7年,期间一直存在再生立管催化剂输送下料不畅的问题,反再两器运行参数波动幅度宽,工艺工...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催化剂循环回路的下行流动部分是再生立管,操作复杂性在于立管内催化剂的流态受多种因素影响。某0.60 Mt/a MTO装置投产运行7年,期间一直存在再生立管催化剂输送下料不畅的问题,反再两器运行参数波动幅度宽,工艺工况复杂多变,无法实现100%自控率,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产品收率降低,能耗、剂耗增加。根据现有调节措施和临时故障处理方法,只能通过调整再生立管松动风来维持短暂立管正常下料。从再生立管上下串联设备影响、再生立管整体设计、介质流化状态、工艺操作等方面出发,对再生立管生产运行瓶颈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确定影响再生立管高效运行的症结所在。根据问题的剖析提出改进建议,为再生立管后续升级改造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持和指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再生立管 流态 下料
原文传递
甲醇制烯烃装置立管内下行催化剂的压力特性分析
13
作者 王云池 苟荣恒 +2 位作者 彭威 王飞 贺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针对某工业甲醇制烯烃装置再生立管存在催化剂输送不畅,导致催化剂循环量不稳定、双烯收率和产品分布变差的问题,通过测量再生立管不同位置的动态压力和静态压力,分析立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态和压力特性,探讨催化剂输送不畅的原因。结果... 针对某工业甲醇制烯烃装置再生立管存在催化剂输送不畅,导致催化剂循环量不稳定、双烯收率和产品分布变差的问题,通过测量再生立管不同位置的动态压力和静态压力,分析立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态和压力特性,探讨催化剂输送不畅的原因。结果表明:再生立管内催化剂循环量较低是催化剂脱气较快的主要原因;再生立管内的催化剂流态包括斜管部分的分层流、垂直管顶部的稀相流和下部的密相流;不同流态具有不同的压力特性,可以作为流态识别的依据。另外,对立管内的气固线速进行了计算,气泡运行方向与流态分析结果相一致,可以作为装置进行操作调整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立管 再生催化剂 压力特性 流态识别
下载PDF
碳五回炼对甲醇制烯烃(MTO)反应性能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王志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5,共6页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副产混合碳五。为提高碳五组分的高值化利用,国能包头MTO装置采用再生催化剂输送管碳五回炼工艺。混合碳五预裂解增产乙烯和丙烯,同时实现对催化剂的预积碳,提高MTO催化剂活性。通过对比碳五回炼前后装置产出组分的... 甲醇制烯烃(MTO)装置副产混合碳五。为提高碳五组分的高值化利用,国能包头MTO装置采用再生催化剂输送管碳五回炼工艺。混合碳五预裂解增产乙烯和丙烯,同时实现对催化剂的预积碳,提高MTO催化剂活性。通过对比碳五回炼前后装置产出组分的差异,分析碳五回炼对MTO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和丙烯总收率提高1.03%,乙丙比(乙烯和丙烯比值)降低0.011,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 512元/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MTO催化剂 碳五裂解 乙烯 丙烯
原文传递
从基础研究到工业转化应用的实践——甲醇制烯烃SMTO催化技术开发
15
作者 刘红星 丁佳佳 +4 位作者 申学峰 王传明 齐国祯 王仰东 谢在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煤基甲醇制烯烃(MTO)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催化反应机制、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反应-再生工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开发了高效甲醇制烯... 煤基甲醇制烯烃(MTO)是煤炭清洁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经过20余年的研究,在催化反应机制、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以及反应-再生工艺技术等方面持续创新,开发了高效甲醇制烯烃SMTO工艺技术,实现了从导向性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贯通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分子筛 反应机 反应-再生过程 流化床催化剂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工艺副产混合碳五的综合利用技术分析
16
作者 许锐 袁德林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2,共10页
甲醇制烯烃(MTO)副产混合碳五的利用途径较少,影响MTO产业整体经济效益。MTO副产混合碳五以单烯烃为主,而石油化工领域乙烯裂解混合碳五以二烯烃为主,因此前者不能简单沿用后者的利用技术。综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的现有成熟技术,主... 甲醇制烯烃(MTO)副产混合碳五的利用途径较少,影响MTO产业整体经济效益。MTO副产混合碳五以单烯烃为主,而石油化工领域乙烯裂解混合碳五以二烯烃为主,因此前者不能简单沿用后者的利用技术。综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的现有成熟技术,主要为裂解增产丙烯和乙烯技术,包括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的烯烃催化裂解(OCC)技术,法国道达尔石化公司和美国UOP公司合作开发的烯烃裂解工艺(OCP)技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DMTO-II技术,以及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混合碳五回炼+预积炭技术。总结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增值利用的潜在途径,包括混合碳五醚化制汽油调和剂、混合碳五分离高纯异戊烯、甲醇与混合碳五芳构化制芳烃,以及甲醇与混合碳五共裂解制低碳烯烃。阐述了MTO副产混合碳五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发展前景,认为开发与MTO装置高效耦合的混合碳五利用技术,以及开拓煤基混合碳五的下游终端市场是提升混合碳五价值的主要关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混合碳五 异戊烯 综合利用
下载PDF
钪改性ZSM-5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甲醇制烯烃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17
作者 马奔 邓敦彬 +3 位作者 吴梦菲 陈立宇 曲云龙 陆琨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9-159,共11页
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成功将Sc原子引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且制备的Sc改性ZSM-5沸石分子与ZSM-5的拓扑结构(MFI型)相同。通过X线衍射(XRD)谱图及扫描电镜(SEM)可以发现,Sc-ZSM-5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现共生相。根据SEM及N2吸... 通过原位合成的方式,成功将Sc原子引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且制备的Sc改性ZSM-5沸石分子与ZSM-5的拓扑结构(MFI型)相同。通过X线衍射(XRD)谱图及扫描电镜(SEM)可以发现,Sc-ZSM-5的晶体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未发现共生相。根据SEM及N2吸脱附测试可以发现,其小晶粒堆积的形貌结构形成了明显的微介孔复合多级孔结构。通过X线光电子能谱(XPS)、能量色散X谱(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谱仪(ICP-AE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发现Sc原子成功地进入ZSM-5催化剂的骨架中。将离子交换后的H型Sc-ZSM-5分子筛用于甲醇制烯烃(MTO)的反应,并与传统的ZSM-5分子筛反应结果进行比较。Sc-ZSM-5因具有更加开放的孔道结构,表现出略高于传统ZSM-5的催化寿命。此外,Sc改性分子筛中的Sc通过调节ZSM-5的酸度以及Al的空间和骨架分布显著提高了丙烯以及低碳烯烃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Sc改性分子筛 多级孔结构 甲醇 低碳烯
下载PDF
短时重构法合成CuSAPO-34分子筛的性质及其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
18
作者 张需鹏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含金属铜的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采用短时重构法合成了CuSAPO-34分子筛,考察了模板剂类型对晶种及CuSAPO-34分子筛性质和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与二乙胺为混合模板剂合成的晶种结晶度较低,晶粒尺寸较小;由该晶... 以含金属铜的分子筛晶种作为铜源,采用短时重构法合成了CuSAPO-34分子筛,考察了模板剂类型对晶种及CuSAPO-34分子筛性质和甲醇制烯烃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与二乙胺为混合模板剂合成的晶种结晶度较低,晶粒尺寸较小;由该晶种制备的CuSAPO-34分子筛的酸性较强,烯烃选择性高,乙烯选择性为47.41%,乙烯+丙烯+丁烯选择性为90.37%,n(乙烯)/n(丙烯)为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CuSAPO-34分子筛 晶种 重构法 乙烯 丙烯 丁烯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项目高盐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19
作者 杨兴茹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76-480,共5页
以某甲醇制烯烃工厂高盐水分盐结晶装置为研究对象,该工厂通过预处理子装置、氯化钠结晶子装置、硫酸钠结晶子装置和杂盐蒸发结晶子装置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盐水全部结晶、净化处理,结晶产物氯化钠、硫酸钠均达到工业干盐一级标准,产... 以某甲醇制烯烃工厂高盐水分盐结晶装置为研究对象,该工厂通过预处理子装置、氯化钠结晶子装置、硫酸钠结晶子装置和杂盐蒸发结晶子装置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盐水全部结晶、净化处理,结晶产物氯化钠、硫酸钠均达到工业干盐一级标准,产出水达到循环利用标准,有效处理高盐水,实现高盐水循环再利用,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煤化工工厂高盐水处理尤其是甲醇制烯烃项目高盐水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高盐水 分盐结晶 环保
下载PDF
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降低甲醇单耗的研究
20
作者 郝怡臣 韩晓顺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甲醇制烯烃作为制取乙烯和丙烯的重要工艺,降低其甲醇单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公司1.8×10^(6)t/a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自原始开车以来1 a期间的运行情况为基础,通过分析工艺条件、催化剂活性、运行负荷、碳四预积炭、丙烯保护床... 甲醇制烯烃作为制取乙烯和丙烯的重要工艺,降低其甲醇单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公司1.8×10^(6)t/a甲醇制烯烃工业装置自原始开车以来1 a期间的运行情况为基础,通过分析工艺条件、催化剂活性、运行负荷、碳四预积炭、丙烯保护床再生及设备维修等方面,实现从源头上增产和过程上减损这两个方面达到降低单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单耗 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