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掺杂Zigzag(8,0)型单壁碳纳米管吸附甲醛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
作者 程婷 陈晨 +2 位作者 张晓 温明月 王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3,共6页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污染物。气态甲醛浓度的准确检测对大气空气治理评估和室内环境安全均有重要意义,而高效传感器的研发则是甲醛分子检测技术优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DFT计算软件VASP,对甲醛分子在Mn掺... 甲醛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污染物。气态甲醛浓度的准确检测对大气空气治理评估和室内环境安全均有重要意义,而高效传感器的研发则是甲醛分子检测技术优化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基于第一性原理的DFT计算软件VASP,对甲醛分子在Mn掺杂Zigzag(8,0)型单臂碳纳米管上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n掺杂Zigzag(8,0)型单臂碳纳米管是一种稳定的分子构型。区别于在原始CNT上的物理吸附过程,甲醛分子在Mn掺杂CNT上的吸附键长更短,吸附能更大,属于化学吸附过程。同时,甲醛分子在Mn掺杂CNT上的吸附过程还伴随着明显的电荷转移。吸附过程发生后,吸附样品的光吸收曲线在580~705 nm以及365~447 nm的范围内出现明显的蓝移,在307~360 nm的范围内出现了明显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掺杂 碳纳米管 甲醛 吸附
下载PDF
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可逆热敏变色复合NiBR膜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晓辉 董黎明 +3 位作者 顾俊杰 么冰 陈艳 李靖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采用双酚A与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且活性略高于对苯二甲醛(TPD)的潜在生物质——间苯二甲醛(IPD)为单体,在开放与溶液共缩聚体系中,微波辅助合成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为1.150×10^(3)g/mol、多分散指数(PDI)为1.004的2,6⁃单... 采用双酚A与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且活性略高于对苯二甲醛(TPD)的潜在生物质——间苯二甲醛(IPD)为单体,在开放与溶液共缩聚体系中,微波辅助合成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为1.150×10^(3)g/mol、多分散指数(PDI)为1.004的2,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低聚酚醛树脂,采用核磁氢谱(^(1)H⁃NMR)、核磁碳谱(^(13)C⁃NMR)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结构,以树脂做显色剂制备可逆热敏变色复合镍系顺丁橡胶膜。结果表明,由于IPD的低熔点、弱π⁃π堆积作用,BPA⁃IPD树脂的柔性及部分生成的IPD端COOH,有利于生成潜热较低的低、高温段共结晶相,提升低温段共结晶相的结晶限、变色速度(ΔE/t)以及与1,4⁃高顺式顺丁橡胶(NiBR)的互容性、稳定性;经配方优化的复合膜,在12~37℃的总色差(ΔE),在480~600 nm、600~660 nm可见光区的吸收/散射色差(ΔK S)分别达85左右,20与45左右,ΔE/t达2.14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单取代双酚A间苯二甲醛树脂 可逆热敏变色 复合膜 制备
下载PDF
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泽壮 刘经伟 +2 位作者 徐骏 杨丽华 茆瑞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69-72,共4页
介绍了甲苯羰基化、对二甲苯卤代水解氧化、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和对二甲苯直接氧化等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现状。对催化剂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结合和对二甲苯直接液相氧化并联产对甲基苯甲... 介绍了甲苯羰基化、对二甲苯卤代水解氧化、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和对二甲苯直接氧化等对甲基苯甲醛合成技术研究现状。对催化剂发展进行了评述,指出对二甲苯间接电氧化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结合和对二甲苯直接液相氧化并联产对甲基苯甲酸工艺,具有工业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对二甲苯 对甲基苯甲醛 催化剂
下载PDF
聚甲醛制备及其可纺性研究
4
作者 苏科舜 李响 +1 位作者 李洪娟 王亚涛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通过聚甲醛制备及其可纺性能研究,系统分析了聚甲醛中共聚单体(DOL)、催化剂(CA)添加量,产品熔融指数(MFR)对聚甲醛纺丝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聚甲醛中DOL、降低CA含量和提高产品MFR有助于改善聚甲醛的纺丝性能,其中DOL和C... 通过聚甲醛制备及其可纺性能研究,系统分析了聚甲醛中共聚单体(DOL)、催化剂(CA)添加量,产品熔融指数(MFR)对聚甲醛纺丝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聚甲醛中DOL、降低CA含量和提高产品MFR有助于改善聚甲醛的纺丝性能,其中DOL和CA添加比例分别为3%~6%和2~3 ppm,MFR控制在8.8~19.8 g/10 min时聚甲醛的纺丝性能最佳,制备的聚甲醛纤维拉伸强度可达6.6 g/d。通过对不同纺丝性能的聚甲醛样品进行熔融指数、结晶性能、球晶形态和热稳定性能测试分析,明确了聚甲醛熔融指数、结晶度和热稳定性能是影响聚甲醛纺丝性能的关键技术指标,球晶形态是次要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甲醛纤维 纺丝性能 热稳定性能
下载PDF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在室内甲醛检测中的应用
5
作者 陈希尧 蔡泽仁 +1 位作者 钟义林 李学辉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78-80,共3页
目的:为有效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甲醛含量进行检测。方法:通过控制样品采集、实验检测过程,验证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并对6户住宅装修后的室内甲醛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吸光度和甲醛含量的线... 目的:为有效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室内甲醛含量进行检测。方法:通过控制样品采集、实验检测过程,验证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并对6户住宅装修后的室内甲醛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吸光度和甲醛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468X+0.000413,R^(2)=0.9998。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检测的3组5μg/mL甲醛标准溶液回收率范围为87.46%~97.2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25%、0.90%、0.64%,都小于1.5%,重复性较好;6户住宅装修后的甲醛质量浓度满足国家标准,均小于0.08 mg/m^(3)。结论: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对于检测室内甲醛钠的结果良好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分光光度法 室内 甲醛 检测
下载PDF
石墨烯光催化降解甲醛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胡洪亮 徐海博 李晶辉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79-84,114,共7页
甲醛为室内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之一,长期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光催化降解甲醛是当今净化甲醛的研究热点与市场首选,但单一的光催化剂仍存在一些问题。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导电率、强化学稳定... 甲醛为室内常见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之一,长期吸入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光催化降解甲醛是当今净化甲醛的研究热点与市场首选,但单一的光催化剂仍存在一些问题。石墨烯是一种新型二维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高导电率、强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在光催化技术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光催化降解甲醛复合材料的机理,总结了石墨烯/光催化降解甲醛二元与三元复合材料相关性能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现存问题,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光催化 复合材料 甲醛
下载PDF
低腐蚀级和通用级聚甲醛性能对比研究
7
作者 王启 方伟 周涛 《能源科技》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热失重(TG)、偏光显微镜(PLM)、熔体流动速率(MFR)、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不稳定端基含量、表面甲醛含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分析和碳钢腐蚀等方法研究了通用级聚甲醛MC90产品和实验室自制低腐蚀级MC90-A聚甲醛的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热失重(TG)、偏光显微镜(PLM)、熔体流动速率(MFR)、核磁共振光谱分析(NMR)、不稳定端基含量、表面甲醛含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分析和碳钢腐蚀等方法研究了通用级聚甲醛MC90产品和实验室自制低腐蚀级MC90-A聚甲醛的性能。结果表明:低腐蚀级MC90-A力学性能与通用级聚甲醛MC90产品相当,但具有更低的表面甲醛含量、不稳定端基含量和甲酸含量,因此能够更好地防止加工过程中对挤出设备和模具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腐蚀 甲醛 表面甲醛 不稳定端基 甲酸
下载PDF
刺球TiO_(2)溶剂热合成及甲醛降解性能研究
8
作者 靳龙 庄港豪 +1 位作者 张豪 周铭 《天津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TiO_(2)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甲醛,然而,TiO_(2)因其较大的禁带宽度,使其只能吸收紫外光,在可见光下催化活性微弱。为此,本文采用溶剂热自生长法制备刺球TiO_(2),对刺球TiO_(2)形貌与成分结构进... 甲醛是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TiO_(2)光催化技术可以有效降解甲醛,然而,TiO_(2)因其较大的禁带宽度,使其只能吸收紫外光,在可见光下催化活性微弱。为此,本文采用溶剂热自生长法制备刺球TiO_(2),对刺球TiO_(2)形貌与成分结构进行X射线衍射、拉曼和扫描电镜表征,通过降解甲醛的方式来评价刺球TiO_(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光催化测试发现刺球TiO_(2)对甲醛有着良好的催化降解活性,2 h甲醛降解率可达61.62%。对刺球TiO_(2)甲醛降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发现刺球TiO_(2)甲醛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拉曼表征方式对刺球TiO_(2)降解甲醛前后进行拉曼表征,发现刺球TiO_(2)晶体结构未遭到破坏,展现出良好的光催化结构稳定性。刺球TiO_(2)良好的催化稳定性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实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球 光催化 甲醛降解
下载PDF
内型异莰烷基甲醛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9
作者 丁清颖 昌家宇 +3 位作者 肖转泉 胡嘉 王宗德 陈尚钘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以莰烯衍生物内型异莰烷基甲醛与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5种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e),并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 以莰烯衍生物内型异莰烷基甲醛与氨基硫脲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5种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3a~3e),并通过IR、MS、~1H NMR和^(13)C NMR等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3a~3e对水稻纹枯病菌等8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中,内型异莰烷基甲醛缩氨基硫脲(3a)对8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在质量浓度为50 mg/L时,3a对油茶炭疽病菌、枇杷炭疽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1.9%和97.2%,对油茶果生刺盘孢菌和彩绒革盖菌的抑制率均达100%,对水稻纹枯病菌、松枯梢病病原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7%、79.8%、79.5%,均优于阳性对照样百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型异莰烷基甲醛 氨基硫脲 缩合反应 结构分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国产通用级与耐候级聚甲醛结构与性能对比
10
作者 杨军 王启 +2 位作者 高勇 许瑞 周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6,共4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熔体流动速率仪(MFR)研究了通用级聚甲醛和耐候级聚甲醛在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耐候性能、MFR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通用级聚甲醛相比,耐候级聚甲醛的拉伸性能... 通过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熔体流动速率仪(MFR)研究了通用级聚甲醛和耐候级聚甲醛在结晶性能、热稳定性能、力学性能、耐候性能、MFR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通用级聚甲醛相比,耐候级聚甲醛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相当;冲击强度、热稳定性能和耐紫外光性能有所提高;MFR,游离甲醛和不稳定端基含量有所降低。通过对2种聚甲醛的试验对比,分析二者之间的结构和性能差异,为耐候级聚甲醛的下游应用及进一步开发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耐候级 通用级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用纸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的迁移量
11
作者 肖湾 顾钰华 +1 位作者 孙多志 周呈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活用纸中的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色谱分析的参数,考察了不同的衍生条件,包括检测波长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衍生反应酸的选择、衍生反应试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溶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时间对衍...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活用纸中的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色谱分析的参数,考察了不同的衍生条件,包括检测波长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衍生反应酸的选择、衍生反应试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溶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时间对衍生产物的影响,并对衍生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本方法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在5mg/L~25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135mg/dm2、0.02462mg/dm^(2)、0.04841mg/dm^(2),高、中、低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在90.6%~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6%~2.88%,可满足生活用纸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甲醛 乙二醛 戊二醛 生活用纸
下载PDF
基于紫甘蓝色素的智能凝胶材料及其甲醛变色研究
12
作者 白剑芸 贲倩岑 +2 位作者 田晶 潘浩 孟庆华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6-200,共5页
通过溶剂提取紫甘蓝中的花青苷色素(CabAn),在该色素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其质子化互变异构形成pH响应变色的特点,设计其与羟胺盐组合为超分子探针,通过甲醛与羟胺盐反应释放质子,而该质子则与花青苷的青绿色醌式体结合转化为紫红色吡... 通过溶剂提取紫甘蓝中的花青苷色素(CabAn),在该色素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其质子化互变异构形成pH响应变色的特点,设计其与羟胺盐组合为超分子探针,通过甲醛与羟胺盐反应释放质子,而该质子则与花青苷的青绿色醌式体结合转化为紫红色吡喃鎓式,从而实现甲醛变色功能,并将超分子探针溶于琼脂制备成智能凝胶(CabAn_HA@Agar),按照国际照明委员会基于CIELab颜色空间定义色差的方法来测量计算甲醛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 智能凝胶 甲醛 超分子探针
下载PDF
修饰改性棉秆介微多孔炭材料对甲醛气体的吸附性能研究
13
作者 赵苏亚 朱发龙 +3 位作者 何春林 朱乐乐 张琪 梁鹏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炭材料修饰改性是提高炭基材料吸附挥发性气体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KOH对棉秆基炭材料刻蚀改性,再使用碳酸钠(Na_(2)CO_(3))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进行修饰改性,研究未改性棉秆炭材料(C)、KOH改性棉秆炭材料(C_(k))以及Na_(2)CO_... 炭材料修饰改性是提高炭基材料吸附挥发性气体能力的重要手段。首先使用KOH对棉秆基炭材料刻蚀改性,再使用碳酸钠(Na_(2)CO_(3))和亚硫酸氢钠(NaHSO_(3))进行修饰改性,研究未改性棉秆炭材料(C)、KOH改性棉秆炭材料(C_(k))以及Na_(2)CO_(3)与NaHSO_(3)改性炭材料(C_(k-s))对甲醛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棉秆介微多孔炭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通过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C_(k)和C_(k-s)平均孔径分别为2.51nm、2.15nm和1.93nm,三者均为介微多孔炭基材料,C_(k)和C_(k-s)对甲醛去除率分别高达84.0%和86.4%,相较于未改性C(甲醛去除率24.1%)均有极大提高;C_(k-s)平均孔径、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小于C_(k),但对甲醛去除率略高于C_(k),说明Na_(2)CO_(3)和NaHSO_(3)对低比表面积炭材料进行修饰改性具有提高其吸附甲醛的能力。C_(k)和C_(k-s)的吸附过程分别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达3.95mg/g和5.7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 炭化活化 介微多孔炭材料 甲醛 吸附能力
原文传递
碳基乳滴反应器及其在苯甲醛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泽波 单媛媛 +2 位作者 吕慧慧 安嘉龙 高丽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7,共8页
以纳米氧化石墨烯薄片(GO)为基础载体、N,N-二乙基乙二胺(ND)为改性剂,基于酰胺化反应合成GOND并作为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颗粒,以其为Pd负载的载体制备Pd/GOND,将其用于苯甲醇选择氧化制备苯甲醛反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 以纳米氧化石墨烯薄片(GO)为基础载体、N,N-二乙基乙二胺(ND)为改性剂,基于酰胺化反应合成GOND并作为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固体颗粒,以其为Pd负载的载体制备Pd/GOND,将其用于苯甲醇选择氧化制备苯甲醛反应。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GOND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D的修饰是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稳定吸附的主要原因,当GO/ND质量比为1/4时,材料在pH>7的环境下仍表现出高乳液稳定性。GOND在低质量浓度下(1 mg/mL)即可稳定形成尺寸均匀(140μm)的Pickering乳液。此外,Pd/GOND乳液催化剂可以有效提高苯甲醇的转化率,Pd/GO和Pd/GOND催化苯甲醇的转化率分别为0和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Pickering乳液 氧化石墨烯 氧化反应
原文传递
褪黑素通过调控Nrf2通路对甲醛暴露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王碧红 聂潇雨 +5 位作者 丁威杰 周佳婷 徐贝琪 张颖 吕建国 孙燕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甲醛(FA)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FA组、FA+MT 5 mg/kg组、FA+MT 10 mg/kg组和FA+MT 20 mg/kg组,每组1... 目的探讨褪黑素(MT)通过调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甲醛(FA)吸入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FA组、FA+MT 5 mg/kg组、FA+MT 10 mg/kg组和FA+MT 20 mg/kg组,每组10只。除Control组外,其他各组连续21 d每天吸入3 mg/m 3 FA以构建染毒模型,然后用不同MT剂量治疗14 d,MT治疗期间继续染毒。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称重测肺水含量和肺系数,吸光光度法测肺组织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肺泡灌洗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核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蛋白表达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肺组织Nrf2、HO-1及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FA组大鼠出现明显肺损伤;肺组织GSH、SOD水平下降,8-OHdG水平升高(P<0.05);肺泡灌洗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肺组织Nrf2、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FA组相比,MT组大鼠肺损伤有好转;肺组织GSH、SOD水平升高(P<0.05),8-OHdG水平下降(P<0.05);肺泡灌洗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下降(P<0.05);肺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Nrf2、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MT可以通过调控Nrf2/Keap1/HO-1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缓解FA暴露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急性肺损伤 甲醛
下载PDF
基于Ni@Pt燃料电池型甲醛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16
作者 陈子豪 廖志远 +5 位作者 吴雨驰 孙良良 许沧粟 张嘉俊 刘忠贵 熊海龙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通过热裂解和氢还原制备了Ni纳米颗粒,并在酸性溶液中通过液相置换合成了核壳Ni@Pt-800。采用喷涂法将催化剂作为阴极涂层附着在质子交换膜上,阳极涂层为商业Pt/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结构进... 通过热裂解和氢还原制备了Ni纳米颗粒,并在酸性溶液中通过液相置换合成了核壳Ni@Pt-800。采用喷涂法将催化剂作为阴极涂层附着在质子交换膜上,阳极涂层为商业Pt/C。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Ni@Pt-800对甲醛的响应分别是Ni@Pt和其他干扰气体的4.95倍和25倍。在0~135×10^(-6)范围内,甲醛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0.00103×10^(-6)-0.00661,相关系数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质子交换膜 电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吸附水中Cu(Ⅱ)的性能研究
17
作者 姚先富 周咪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用农林剩余物板栗壳提取板栗壳色素,将板栗壳色素与甲醛进行交联合成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采用震荡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pH、吸附质浓度、温度、吸附时间对复合材料吸附水中Cu(Ⅱ)的影响;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 研究用农林剩余物板栗壳提取板栗壳色素,将板栗壳色素与甲醛进行交联合成甲醛交联板栗壳色素树脂。采用震荡平衡批处理法研究了pH、吸附质浓度、温度、吸附时间对复合材料吸附水中Cu(Ⅱ)的影响;利用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了吸附动力学数据,并用Langmuir,Freundlich等温线对吸附平衡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吸附Cu(Ⅱ)的最佳pH为6;最佳吸附温度为300 K,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吸附在60 min基本达到平衡;动力学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以化学吸附占主导。等温平衡符合Langmuir模型,为单层吸附,在300 K时对Cu(Ⅱ)的最大单层吸附量为30.49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壳色素 甲醛 树脂 吸附 Cu(Ⅱ)
下载PDF
不同风量对净化甲醛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张天乐 解海卫 +1 位作者 赵涛杰 敖虎 《科技与创新》 2024年第5期99-101,104,共4页
甲醛作为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换气通风是最简单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方法,吸附净化法也是去除室内甲醛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吸附净化与换气通风相结合的净化甲醛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去甲醛方法。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空... 甲醛作为室内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极大,换气通风是最简单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方法,吸附净化法也是去除室内甲醛的一个有效方法,这种吸附净化与换气通风相结合的净化甲醛方法,是目前最常见的去甲醛方法。通过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净化器为实验提供风量,以壳聚糖为基材,负载二氧化锰2 g、甘氨酸1 g作为吸附材料。将此吸附材料作为净化器的滤芯,研究分析其在不同风量条件下的除醛效果变化,并对制备的除醛材料经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扫描电子显微镜)、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表征分析,最后得出在过滤风量为0 m^(3)/h、264 m^(3)/h、408 m^(3)/h和600 m^(3)/h条件下,单位甲醛净化量分别达到了2.800 mg/m^(3)、4.533 mg/m^(3)、5.356 mg/m^(3)和3.900 mg/m^(3),甲醛净化效率分别达到了48.837%、78.462%、93.411%和68.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氨基酸 过滤风量 甲醛净化效率
下载PDF
口罩污染物苯甲醛的光化学氧化反应的直接质谱监测
19
作者 易曼 董淞斌 胡斌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4,I0005,共9页
苯甲醛化学性质活泼,是口罩原料及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直接质谱技术监测口罩中苯甲醛在光照与臭氧条件下发生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中间体及产物,并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进行验证,探究苯甲醛的光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机... 苯甲醛化学性质活泼,是口罩原料及制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有机污染物。本文采用直接质谱技术监测口罩中苯甲醛在光照与臭氧条件下发生的光化学氧化反应中间体及产物,并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进行验证,探究苯甲醛的光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经日光照射、紫外光照射或臭氧处理之后,口罩污染物苯甲醛可以生成二苯甲酮、4-戊烯酸、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酸等产物和中间体。口罩中苯甲醛的光化学氧化过程的质谱监测,有望为不同环境条件下口罩污染物的研究与控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 口罩 甲醛 光化学 氧化反应
下载PDF
Ba添加量对Pd/TiO_(2)催化剂氧化甲醛的影响
20
作者 秦奇 刘晓峰 +2 位作者 王春颖 周李平 李要彬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甲醛是室内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的甲醛净化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碱土金属(Mg、Ca、Sr、Ba)改性的TiO_(2)(P25)载体负载贵金属Pd催化剂,考察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并通过... [目的]甲醛是室内主要的污染物之一,严重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高效的甲醛净化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浸渍法制备不同碱土金属(Mg、Ca、Sr、Ba)改性的TiO_(2)(P25)载体负载贵金属Pd催化剂,考察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试(BET)、高角环形暗场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HAADF/STEM)、电子自旋共振(ESR)、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O_(2)程序升温脱附(O_(2)-TPD)等考察其甲醛催化氧化性能的构效关系.[结果]添加25.8%(质量分数)的碱土金属Ba可以显著提升Pd/TiO_(2)催化剂室温甲醛氧化活性,在25℃、质量空速(WHSV)为4×10^(5)mL/(g·h)、甲醛体积分数为0.015%的条件下甲醛转化率达到95%.[结论]引入适量Ba物种可以稳定Pd物种从而提升其分散度,而高分散度的Pd物种提供了大量反应活性位点,并在氢气还原过程中因氢溢流作用促进TiO_(2)载体表面生成大量氧空位,提升活化O_(2)的能力,利于活化H_(2)O形成表面羟基,增强表面化学吸附氧的流动性,因此提升了Pd/TiO_(2)催化剂室温氧化甲醛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Pd/TiO_(2) BA 催化氧化 室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