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凝法制作C57/BL6J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评价
1
作者 康赟赟 唐东宁 +1 位作者 张健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 目的通过改良电凝法制作小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的方法、筛选适用于模型小鼠的评价指标,为开展脑缺血相关的长期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法选用C57/BL6J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n=34)和对照组(n=12)。采用凝血器永久性凝断小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造模前、造模后20min、造模后1d的脑血流灌注量;通过Longa评分、mNSS评分、平衡木行走实验、圆筒实验、转角实验评价小鼠造模后1、7、14d的神经功能;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缺血灶梗死范围,以评估模型是否成功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侧皮质中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双肾上腺皮质激素(DCX)蛋白表达。结果激光散斑血流成像仪监测显示,大脑中动脉电凝灼烧后缺血侧的脑血流量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的Longa评分和mNSS评分明显升高(P<0.05);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1、7、14d评分均降低(P<0.05);圆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前肢使用不对称性均增加(P<0.05);转角实验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造模后1、7、14d模型组的侧向指数均有提高(P<0.05)。TTC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大脑组织无损伤,模型组的梗死灶在手术侧大脑的感觉运动皮层区和尾壳核。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缺血侧脑皮层中GFAP的蛋白表达水平呈高表达,模型组1d(P<0.05)、模型组7d(P<0.01)、模型组14d(P<0.01)的GFAP蛋白表达水平升高;DCX的蛋白表达水平在造模后1、7、14d升高(P<0.05);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模型组1d的BDNF蛋白表达水平在缺血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将电凝位置由MCA与大脑下静脉交界的远端位置改为MCA与嗅束交界内侧2mm段部位可以成功制备小鼠MCAO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脑缺血后急慢期神经功能修复机制及神经可塑性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大脑中动脉 脑缺血小鼠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双边滴水双极电凝法和传统钳夹法断肝技术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陈智敏 游红勇 +4 位作者 莫玲斐 黎鹏武 李海 汪昱 董科 《右江医学》 2023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法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中行肝创面局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行肝创面局部... 目的探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法在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中行肝创面局部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崇州市人民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20例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行肝创面局部止血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钳夹法断肝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的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相关费用、术后腹腔引流量、输血率、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胆红素(TBIL)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双边滴水双极电凝肝切除术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钳夹法断肝术,可以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肝功能,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降低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止血效果 双边滴水双极电凝法 钳夹 并发症
下载PDF
电凝法制作大鼠脑卒中模型的改良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海朋 胡永波 +2 位作者 张小东 王娜 谢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798-1802,共5页
目的对电凝制作大鼠脑卒中模型方法进行改良及评价。方法将26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300 g)分成5组:Tamura手术组、Tamura假手术组、改良手术一组、改良手术二组、改良假手术组。分别使用Tamura法和改良电凝法制作脑卒中模型。术... 目的对电凝制作大鼠脑卒中模型方法进行改良及评价。方法将26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质量200~300 g)分成5组:Tamura手术组、Tamura假手术组、改良手术一组、改良手术二组、改良假手术组。分别使用Tamura法和改良电凝法制作脑卒中模型。术后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脑梗死面积和部位进行评价。结果与Tamura法比较,改良电凝法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大鼠没有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改良手术一组大鼠没有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改良手术二组大鼠肢体瘫痪比较明显;改良手术一组大鼠脑梗死面积比较小,梗死范围局限于大脑皮层,改良手术二组梗死面积较大,梗死部位在基底节测区和大脑皮层。结论①改良电凝法更加简便快速,对设备和操作技术要求更低,对大鼠其他损伤更小。②使用改良电凝法阻断大脑中动脉的不同部位,可以实现不同面积和部位的脑梗死、满足不同的实验条件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动物模型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梗死 大鼠
原文传递
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磊 郜明 陆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玄参总苷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电凝中动脉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对梗死指数、脑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玄参总... 目的探讨玄参总苷对缺血性脑中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对电凝中动脉大鼠的行为学进行评分,对梗死指数、脑含水量进行测定,研究玄参总苷对电凝法致实验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结果玄参总苷可以改善大鼠因中动脉缺血所致的行为学障碍;缩小脑部缺血大鼠的脑梗死面积,降低梗死率;可以降低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的脑组织含水量。结论玄参总苷对局灶性脑缺血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局灶性脑缺血 玄参总苷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电凝法治疗鼻出血(附56例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小明 邓云 +1 位作者 谢伯妹 黄世凡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2期125-125,共1页
鼻内窥镜下电凝法治疗鼻出血(附56例分析)张小明1邓云1谢伯妹1黄世凡1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们采用电视监控持鼻窦内窥镜行电凝术治疗鼻出血,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5年8月~199... 鼻内窥镜下电凝法治疗鼻出血(附56例分析)张小明1邓云1谢伯妹1黄世凡1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们采用电视监控持鼻窦内窥镜行电凝术治疗鼻出血,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995年8月~1996年2月,我们应用电凝法治疗鼻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出血 电凝法 鼻内窥镜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单极电刀电凝法与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2
6
作者 凌恺 王超 姚望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6期1100-1101,共2页
目的观察单极电刀电凝法与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将185例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或单纯性扁桃体肥大且具有扁桃体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单极电刀组及低温等离子射频组。观察各组采用单极电刀电凝法及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 目的观察单极电刀电凝法与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疗效。方法将185例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或单纯性扁桃体肥大且具有扁桃体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单极电刀组及低温等离子射频组。观察各组采用单极电刀电凝法及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第1天)、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伪膜脱落情况、术后出血情况。结果单极电刀组较低温等离子射频组手术时间短(P〈0.01),单极电刀组术后疼痛程度、伪膜脱落时间明显大于低温等离子射频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扁桃体具有术后疼痛轻、伪膜脱落时间早的优点,在不过分追求缩短手术时间及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前提下,值得推广。由于不增加设备成本及患者经济负担,故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单极电刀扁桃体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极电刀 电凝法 低温等离子射频 扁桃体切除术
下载PDF
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被引量:3
7
作者 夏胜瓯 吴毓萍 陈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32期4810-4810,共1页
目的探讨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若干牙齿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应用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Gluma脱敏剂治疗。结果治疗组89颗牙中症状消失73颗占82%,症... 目的探讨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若干牙齿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应用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Gluma脱敏剂治疗。结果治疗组89颗牙中症状消失73颗占82%,症状缓解16颗占18%,大部分患者可一次治愈,复诊率低,疗效迅速而持久,有效率100%;对照组89颗牙中,症状消失33颗占37%,症状缓解47颗占53%,无效9颗占10%。结论应用Gluma脱敏剂联合高频电刀电凝法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MA脱敏剂 高频电刀 电凝法 牙本质过敏症
下载PDF
内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和程 付德来 +5 位作者 种铁 张会波 程伟 赵养宏 甘为民 王子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697-169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电切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1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F13号小儿膀胱电切镜在球部尿道电凝一周,电凝长度10 mm,深达尿道黏膜下层.另选取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 目的:探讨小儿膀胱电切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15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麻醉后F13号小儿膀胱电切镜在球部尿道电凝一周,电凝长度10 mm,深达尿道黏膜下层.另选取6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同法麻醉后行尿道镜检,不做尿道黏膜电凝(对照组).30 d后逆行尿道造影和尿道镜检观察电凝损伤处尿道狭窄形成情况,HE染色和天狼星红染色观察狭窄段尿道病理形态改变.结果:实验组死亡2只,对照组无死亡.实验组存活13只动物均发生尿道狭窄[管腔缩窄(78.45±7.95)%],造模成功率100%.实验组球部尿道直径较对照组显著减低[(4.08±0.84)mmvs(8.33±1.63)mm].尿道镜检见实验组所有动物球部尿道均发生狭窄,对照组无狭窄发生.实验组狭窄段尿道黏膜下纤维组织增生达肌层伴较多成纤维细胞浸润,胶原染色呈猩红色;对照组无纤维组织增生,胶原染色呈淡红色.结论:内镜直视下尿道黏膜电凝法制作兔尿道狭窄模型,操作简单,造模成功率高,可引起典型的尿道狭窄病理改变,是一种理想的尿道狭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 动物模型 电凝法 内镜
原文传递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贤华 李叶臣 +1 位作者 刘青 秦芳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47-48,50,共3页
目的 评价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采用电凝法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 目的 评价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采用电凝法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2.78-21,48,P〈0.01)。结论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传统疗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电凝 治疗结果 下肢静脉 电凝法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中老年牙本质敏感症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云华 朱亚英 梁元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电凝法治疗中老年牙本质敏感症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010050)李云华,朱亚英,梁元武牙本质过敏是牙齿感觉过敏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其表现为后牙牙面、前牙切端及唇、颊根颈部不同程度磨损,失去釉质或牙骨质,致牙本质外... 电凝法治疗中老年牙本质敏感症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010050)李云华,朱亚英,梁元武牙本质过敏是牙齿感觉过敏症的一种常见类型。其表现为后牙牙面、前牙切端及唇、颊根颈部不同程度磨损,失去釉质或牙骨质,致牙本质外露,出现温度、化学及机械刺激痛,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过敏 电凝法 脱敏疗 老年人 中年人
下载PDF
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鑫 陈心怡 甘有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探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我院2004年5月~2013年9月采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行三孔法LC 376例。结果中转开腹9例(腹腔粘连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 目的:探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术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我院2004年5月~2013年9月采用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行三孔法LC 376例。结果中转开腹9例(腹腔粘连致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其余367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以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12例同期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例行左肾囊肿开窗引流术。术后1例因胆总管结石致胆道梗阻行二次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结论胆囊良性疾病行LC时,电凝法处理胆囊动脉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电凝法 胆囊动脉
下载PDF
刮吸解剖法与电凝法应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杰 杜萍 +2 位作者 唐玉芬 尚建华 宋铁鹰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355-356,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外科手术中刮吸解剖法的止血效果,所需时间长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7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别采用电凝法、刮吸解剖法,分别观察应用两种手术方法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是否需要输血来进行比较。结果刮吸解剖法... 目的研究观察外科手术中刮吸解剖法的止血效果,所需时间长短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7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别采用电凝法、刮吸解剖法,分别观察应用两种手术方法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是否需要输血来进行比较。结果刮吸解剖法止血效果好,且手术所需时间短,需要输血病人数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中采用刮吸解剖法,患者创口出血量少,术野清晰,解剖分离精确。操作时间明显缩短,需要输血患者数明显减少,减少术中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刮吸解剖 电凝法 出血 手术时间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103
13
作者 董国祥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82-182,190,共2页
目的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和瘢痕 ,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电凝法。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 2 95例 ,共 40 3条肢体 ,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 ,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 :术后除 ... 目的 :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和瘢痕 ,介绍一种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电凝法。方法 :下肢静脉曲张 2 95例 ,共 40 3条肢体 ,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 ,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 :术后除 1例外 ,均无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住院时间仅 2~ 3d。结论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此方法损伤小、出血少 ,并具有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电凝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电凝法制作Balb/c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雪梅 李兵 +3 位作者 陈立杰 焦卓敏 黄山 尚宏 《实验动物科学》 2019年第3期69-73,共5页
目的观察电凝法电凝小鼠大脑中动脉,引起大脑中动脉闭塞,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凝法直接闭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制作成年雄性Balb/c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n=20只);同时,同批次Balb/c小鼠经相同... 目的观察电凝法电凝小鼠大脑中动脉,引起大脑中动脉闭塞,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凝法直接闭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制作成年雄性Balb/c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n=20只);同时,同批次Balb/c小鼠经相同部位开颅,但不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n=20只)。于术后第24 h、72 h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everity score, mNSS)评估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术后第24 h取模型组Balb/c小鼠损伤区域脑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显示缺血脑组织间质水肿,同时伴有空腔形成,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得疏松,且着色较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胞体缩小,部分细胞轮廓欠清晰,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核仁消失现象。模型组在术后第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这种差别可维持到术后第72 h。结论电凝法可以在Balb/c小鼠中成功制作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模型 BALB/C小鼠 电凝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志强 吕国庆 +1 位作者 韦伟 朱立元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21期1845-1846,共2页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总结和分析我院从2001年~2005年收治的64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64例老年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64.5岁,男39例,女25例。病史为2~25年,伴有...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总结和分析我院从2001年~2005年收治的64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64例老年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64.5岁,男39例,女25例。病史为2~25年,伴有溃疡形成26例(40.6%),湿疹样改变有20例(31.25%),血栓性静脉炎19例(29.7%)。全部患者均采用电凝术治疗,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治愈,治愈率为100%。术后有58例(90.6%)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其中溃疡形成患者经过进一步局部治疗后,2例经久不愈,24例(92.3%)痊愈,溃疡愈合后仅有2例复发,复发率8.3%。结论:对于伴有并发症(主要是溃疡形成)的老年静脉曲张患者,电凝法手术是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下肢静脉曲张 老年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6-7,共2页
目的: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瘢痕,本文介绍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95例,共407条肢体。方法: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术后除1例外... 目的:为了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皮下血肿,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瘢痕,本文介绍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95例,共407条肢体。方法:除腹股沟切口高位结扎大隐静脉及其分支外,曲张静脉及大隐静脉主干均采取电凝法使之闭塞。结果:术后除1例外,均无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住院时间仅2~3天。结论: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此方法损伤小、出血少并具有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电凝法
下载PDF
改良电凝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显章 王爱林 赵茵 《中国医学装备》 2008年第6期54-56,共3页
目的:研究和评价改良电凝法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疗效。方法:剥脱大隐静脉主干,驱血后通过带金属导丝的穿刺针电凝所有显露的曲张静脉,破坏静脉内外膜,使其完全闭合、机化,最后以纱卷加压包扎消除曲张的浅静脉来彻底治疗下肢浅静脉... 目的:研究和评价改良电凝法在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疗效。方法:剥脱大隐静脉主干,驱血后通过带金属导丝的穿刺针电凝所有显露的曲张静脉,破坏静脉内外膜,使其完全闭合、机化,最后以纱卷加压包扎消除曲张的浅静脉来彻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结果:经改良电凝发法治疗,382例患者380例(99.5%)一次性治疗即消除了曲张的浅静脉,仅2例(0.5%)发生曲张浅静脉残留,经再次电凝后治愈。结论:改良电凝法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是目前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电凝法 下肢浅静脉曲张
下载PDF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重组卵巢1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康荣 云红叶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25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重组卵巢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治疗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患者中发生月经失调共16例,行激素调节后月经复潮。性激素... 目的探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重组卵巢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治疗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患者中发生月经失调共16例,行激素调节后月经复潮。性激素水平检测表现为促卵泡生成素升高,E2(雌二醇)水平下降。采用B超监测,发现残存卵巢体积缩小者29例。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行电凝法不仅能够电灼剥离面,还烧灼了剥离留下来的小病灶,降低患者术后的复发率,提高了育龄妇女的术后受孕率和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电凝法 重组卵巢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120例手术配合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百灵 魏伟 安丰芳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6B期1158-1158,共1页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手术配合 电凝法 配合体会 治疗
下载PDF
电凝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健 董世平 +1 位作者 候英奎 任卫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3期3842-3843,共2页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电凝法,对照组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住院... 目的探讨电凝法治疗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纳入研究,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行电凝法,对照组行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复发率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凝法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低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凝法 老年患者 下肢静脉曲张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