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电制氢和碳捕集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规划
1
作者 王艳松 王毓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0,共9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了低碳高效的新要求。针对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源-网-荷-储联合规划问题,基于Bellman最优理论将系统净收益最大化的规划模型进行分解,建立“风光储协同-多能互联耦合-能源消纳制氢-最优碳捕集”的多阶段动态规划模型并求解设备的最佳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经济性和环保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制氢收益可观并促进电能就地消纳,碳捕集降低了系统碳排放并具有售卖CO_(2)气体和碳配额的双重收益,同时在动态规划过程中达到了最佳的电制氢配置和最优的碳捕集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 动态规划 电制氢 碳捕集
下载PDF
考虑天然气混氢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制氢优化配置
2
作者 岑增光 耿斌 +3 位作者 高明海 姜泓辰 唐雨荻 舒石泷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4,共10页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 电制氢(power to hydrogen,P2H)和天然气混氢技术在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系统碳排放量方面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前景。面向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提出一种计及天然气混氢及跨季节存储的P2H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梳理了含氢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运行框架和能量流动关系,建立园区内部能源生产、转换与存储设备的数学模型;然后以设备的年化投资成本、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年度运行成本和碳交易成本最优为目标,提出P2H优化配置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文中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并比较了电解槽投资成本、混氢体积分数上限以及经济性和低碳性成本权重系数变化对规划运行结果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可有效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降低系统整体经济成本和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电制氢(P2H) 天然气混氢 碳交易 跨季节储氢 可再生能源消纳
下载PDF
绿电制氢技术在胜利油田应用前景分析
3
作者 程雅雯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唯一碳排放量为零的工艺,氢能作为能源的载体和储能的方式,可以与新能源发电很好的结合。胜利油田新能源发电装机约2900 MW,依托风光发电建设规模,并结合油田生产对电、热的...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进行电解水制氢是目前众多氢气来源方案中唯一碳排放量为零的工艺,氢能作为能源的载体和储能的方式,可以与新能源发电很好的结合。胜利油田新能源发电装机约2900 MW,依托风光发电建设规模,并结合油田生产对电、热的用能需求,发挥氢能在电、气、热多种能源间的载体作用,探索石化炼厂场景下的绿电制氢应用,形成风、光、氢、储等多能耦合技术,打造胜利油田用能现场氢能热电联供的应用场景,推动油田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能源向绿色能源转变,实现油田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解水 绿电制氢 联供 能源转型
下载PDF
海上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方案研究
4
作者 林宇华 程永林 高伟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87-89,共3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我国海上风电迅猛发展,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海上风电制氢是解决大规模并网消纳难、深远海电力送出成本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在“双碳”目标下,对碳排放企业实行碳市场配额总量约束,CO_(2)捕集...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我国海上风电迅猛发展,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海上风电制氢是解决大规模并网消纳难、深远海电力送出成本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在“双碳”目标下,对碳排放企业实行碳市场配额总量约束,CO_(2)捕集对企业降低碳排放、减少配额购买费用具有实际效益。海上风电制氢耦合CO_(2)捕集合成绿色甲醇是碳循环非常友好的途径,对推动化工、能源等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探讨海上风电制氢合成绿色甲醇的工艺方案设计,以期为我国能源领域低碳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 碳捕集 绿色甲醇
下载PDF
考虑尾流效应的分布式海上风电制氢集群容量优化配置
5
作者 李佳蓉 林今 +2 位作者 陈凯旋 宋永华 徐衍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7,共9页
离岸海上风电制氢是中远海风力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而分布式风电制氢机组由于无须集中汇流与大规模平台搭建,成为学界业界重点关注的技术路线。然而,受风场尾流效应影响,分布式风电制氢集群不同机组之间的运行状态相互耦合,制氢能力存... 离岸海上风电制氢是中远海风力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而分布式风电制氢机组由于无须集中汇流与大规模平台搭建,成为学界业界重点关注的技术路线。然而,受风场尾流效应影响,分布式风电制氢集群不同机组之间的运行状态相互耦合,制氢能力存在差异。文中提出考虑尾流效应的分布式风电制氢容量优化模型,基于机组协同控制对电解池容量空间分布进行优化配置。算例选取中国江苏省海域实际风源数据进行研究。首先,考虑尾流效应的风电制氢机组的协同控制可有效提高约3.05%的年期望制氢量。进一步,相比于电解池容量空间均匀分布方案,文中所得出的边缘大、内部小的最优容量空间配置方案可降低海上风电制氢的平准化制氢成本,验证了所提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海上风电制氢 分布式风电制氢机组 尾流效应 容量优化配置
下载PDF
风电-光伏-电制氢-抽蓄零碳电力系统短期生产模拟模型
6
作者 顾慧杰 彭超逸 +4 位作者 孙书豪 刘明涛 谢俊 施雄华 鲍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12,共8页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在眉睫.考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抽蓄电站、电制氢的储能特性和灵活性特点,基于随机规划理论提出一种风电-光...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以能源供给清洁化和能源消费电气化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迫在眉睫.考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以及抽蓄电站、电制氢的储能特性和灵活性特点,基于随机规划理论提出一种风电-光伏-电制氢-抽蓄零碳电力系统短期生产模拟模型.在满足柔性氢负荷总量需求的基础上,以绿电上网电量最大为目标,对风电-光伏-电制氢-抽蓄零碳电力系统进行短期生产模拟,包括日前发电-制氢计划、备用容量、抽水蓄能-放水发电功率、弃风光等.以我国张北风电-光伏-电制氢-抽蓄零碳电力系统示范工程为例,设置多个运行情景对所提模型进行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系统在任意风光出力场景集下的绿电上网计划情况,柔性氢负荷、抽蓄电站能有效促进风光消纳,增加系统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碳力系统 风力发 光伏发 电制氢 抽蓄 短期生产模拟模型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制氢技术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潘光胜 顾钟凡 +1 位作者 罗恩博 顾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共13页
作为一种与电能互补的二次能源载体,氢能有望在未来低碳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探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氢经济,文中聚焦耦合电力与其他能源领域的关键环节——电制氢技术,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应用前景展望。首先,从技术发展水... 作为一种与电能互补的二次能源载体,氢能有望在未来低碳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探究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氢经济,文中聚焦耦合电力与其他能源领域的关键环节——电制氢技术,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应用前景展望。首先,从技术发展水平、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两个角度综述国内外电制氢技术研究现状;然后,建立电制氢经济模型,基于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特征开展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电制氢技术经济分析;最后,从各地氢能发展政策、终端氢需求潜力及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3个方面对电制氢技术进行应用前景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力系统 电制氢 碳中和 技术经济分析 氢需求预测
下载PDF
计及碳捕集的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协调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贵鹏 程静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2-101,共10页
针对考虑碳捕集的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问题,建立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合作运行模型。首先将难以求解的原纳什模型等效为合作运行收益最大化和电能交易支付两个子问题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交替方... 针对考虑碳捕集的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能源系统的协调优化问题,建立基于纳什谈判理论的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合作运行模型。首先将难以求解的原纳什模型等效为合作运行收益最大化和电能交易支付两个子问题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对子问题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加快算法收敛速度,保护各谈判主体隐私。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聚合的碳捕集单元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碳排放;通过虚拟电厂-电制氢多主体的合作运行,可较大幅度提高各主体的运行收益以及联合合作的整体收益,验证了所建模型以及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 电制氢 碳捕集 纳什谈判 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 多主体协调优化
原文传递
海上风电制氢关键技术及突围路径
9
作者 高畅 李红涛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海洋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但能量难以储存。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备绿氢,可为绿色能源的储存提供全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海上风电制氢关键技术,详细论述了海上水电解制氢技术、海上氢能储运技术、海上制储氢装备设计以及海上制... 海洋可再生能源非常丰富,但能量难以储存。利用海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备绿氢,可为绿色能源的储存提供全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海上风电制氢关键技术,详细论述了海上水电解制氢技术、海上氢能储运技术、海上制储氢装备设计以及海上制储氢方案4个方面,并对国内海上风电制氢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为我国海上风电制氢技术与装备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 绿色能源 海上制氢装备 海上氢能储运 海上制氢方案
下载PDF
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发展研究
10
作者 宪凯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9期166-168,共3页
海上风力发电具有资源丰富、效率高、不占土地和开发面积大等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技术还不够成熟。我国科研人员要不断创新,优化海上风电制氢技术,促进海上风力发电向深海发展,实现绿氢新... 海上风力发电具有资源丰富、效率高、不占土地和开发面积大等优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技术还不够成熟。我国科研人员要不断创新,优化海上风电制氢技术,促进海上风力发电向深海发展,实现绿氢新能源的有效开发。因此,本文分析电解水制氢原理和技术分类,研究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的产业模式,以期为海上风电制氢项目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 解水制氢 产业模式
下载PDF
不同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
11
作者 王方琪 李健强 +3 位作者 宋祎波 汤波 魏强 尹子航 《上海电力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563-570,共8页
针对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为了充分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提出了一种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的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然后,以年运行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低为目... 针对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为了充分考虑综合能源系统的低碳性,提出了一种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的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方法。首先,建立了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模型。然后,以年运行成本最小和碳排放量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的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模型,对含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进行最优配置。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计及碳超额率的阶梯式碳交易机制的低碳性、适用性和经济性,并讨论了碳交易参数与系统规划之间的相互耦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综合能源系统 阶梯式碳交易机制 碳超额率 碳交易区间数目
下载PDF
基于动态电价风光电制氢容量配置优化 被引量:23
12
作者 邵志芳 吴继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7-235,共9页
为降低风光发电弃电率及提高上网风光电品质,提出加入储能单元的风光电耦合制氢系统。以能量管理算法和容量最优化算法为核心,同时考虑动态电价的影响,以单位制氢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储能单元和制氢单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算例针对500 MW... 为降低风光发电弃电率及提高上网风光电品质,提出加入储能单元的风光电耦合制氢系统。以能量管理算法和容量最优化算法为核心,同时考虑动态电价的影响,以单位制氢成本最小为目标,对储能单元和制氢单元容量进行优化配置。算例针对500 MW的风电场和100 MW的光伏电站,计算最优容量配置下的最小单位制氢成本,并将该成本与煤气化制氢成本比较,分析风光电制氢的可行性。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提高风光电制氢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量配置 风光电制氢 储能 能量管理 动态
原文传递
主动配电网中基于统一运行模型的电制氢(P2H)模块组合选型与优化规划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佳蓉 林今 +5 位作者 邢学韬 邱一苇 宋永华 邓占锋 徐桂芝 宋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21-4032,共12页
电制氢(power-to-hydrogen,P2H)技术由于兼顾能量转换能力与灵活性,近年来成为解决主动配电网内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考虑3种P2H主流技术:碱性电解(alkaline electrolysis cell,AEC)、质子交换膜电解(proton ex... 电制氢(power-to-hydrogen,P2H)技术由于兼顾能量转换能力与灵活性,近年来成为解决主动配电网内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一种备受关注的解决方案。考虑3种P2H主流技术:碱性电解(alkaline electrolysis cell,AEC)、质子交换膜电解(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electrolysis cell,PEMEC)以及固体氧化物电解(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SOEC)在成本、灵活性、效率3方面的固有差异,建立包括启停、产出及功率模型的P2H模块统一运行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主动配电网中P2H模块的优化规划模型,对P2H模块的选型、选址、定容进行决策。通过标准配电网算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在富余光伏、风电2种典型场景下P2H模块的优化规划结果,验证投资P2H模块可有效提升主动配电网经济效益。进一步结合设备投资、购电成本及售氢收益等关键经济性指标,得出P2H模块在电力系统中的2种典型运行工况(满载运行工与变负载运行工况)设备组合选型的规律,进一步通过运行分析验证组合选型的重要性,为P2H在电力系统中的选型和规划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制氢 统一运行模型 优化规划 组合选型
原文传递
新能源-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电制氢容量双层规划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滕越 赵骞 +3 位作者 张红 郭建华 袁铁江 王正一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7-46,共10页
新能源电制氢是实现"2060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且制氢关键设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高,因此如何为出力功率随机的新能源电站配置兼顾新能源弃电率与制氢系统经济性的PE... 新能源电制氢是实现"2060碳中和"的关键技术之一。然而,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且制氢关键设备——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槽投资成本与运行成本高,因此如何为出力功率随机的新能源电站配置兼顾新能源弃电率与制氢系统经济性的PEM制氢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风电制氢为例,首先提出随机波动输入下PEM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与收入模型,并以总收入、投资回收期与内部收益率为评估指标支撑系统的经济分析;基于此,针对"风电+PEM电制氢"系统,提出3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分别以PEM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最小、总收入最大与内部收益率最大作为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下层的优化目标为风电场的弃电率最小,并采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优化模型;最后,以某实际风力发电场为例,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与风电制氢的有效性与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制氢 全寿命周期经济性 质子交换膜解槽 双层规划
下载PDF
广东省海上风电制氢产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洒洒 杨伦庆 +3 位作者 刘强 覃雯琪 朱婵 王琼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2年第12期185-188,共4页
海上风电制氢作为一种创新的“海上风电+”综合开发模式,不仅能够解决风电并网难题,更能拓展氢源渠道,推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实现风电与氢能产业的双赢。本文首先分析广东省发展海上风电制氢的意义、优势和短板,然后... 海上风电制氢作为一种创新的“海上风电+”综合开发模式,不仅能够解决风电并网难题,更能拓展氢源渠道,推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调发展,实现风电与氢能产业的双赢。本文首先分析广东省发展海上风电制氢的意义、优势和短板,然后结合国内外对海上风电制氢的有益探索,提出广东省发展海上风电制氢的创新举措,为保障广东省能源供应安全、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 氢能 海洋经济
下载PDF
打造低碳生态经济新模式—“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子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第21期165-167,共3页
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坚定贯彻的战略原则,由光伏治沙耦合绿氢产业的“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迎来新的机遇。本文聚焦“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这一低碳生态经济新模式,分析各环节的现状、新模式... 当前,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坚定贯彻的战略原则,由光伏治沙耦合绿氢产业的“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迎来新的机遇。本文聚焦“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这一低碳生态经济新模式,分析各环节的现状、新模式的驱动因素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经济 创新发展 光伏治沙-绿电制氢-氢产业延伸
下载PDF
新能源-电制氢容量双层规划
17
作者 宋新甫 王正一 +2 位作者 荆世博 张红 袁铁江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21年第7期8-13,22,共7页
以风电制氢为例,首先建立随机波动输入下,电制氢系统全寿命经济分析模型;基于此,提出3种风电-电制氢容量双层规划模型,分别以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投资成本与内部收益率作为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下层的优化目标为风电场的弃... 以风电制氢为例,首先建立随机波动输入下,电制氢系统全寿命经济分析模型;基于此,提出3种风电-电制氢容量双层规划模型,分别以电制氢系统全寿命周期总成本、投资成本与内部收益率作为上层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下层的优化目标为风电场的弃电率,以弃电率约束与制氢系统的运行为约束,并采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模型。最后,以甘肃某实际风电厂站为例,验证所提双层规划模型的有效性与风电制氢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新能源 电制氢 双层规划
下载PDF
极端风暴下的海上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爬坡控制策略
18
作者 张培杰 陈春宇 +3 位作者 任必兴 臧天磊 戴雪梅 张晓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域极端风暴事件频繁发生,引发海上风电大规模爬坡,影响岸上主网的安全运行。通过电解制氢系统,海上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将富余风电功率转换为氢能,降低了弃风率和弃风惩罚成本;同时,可以出售氢能获利,提升了经济效...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域极端风暴事件频繁发生,引发海上风电大规模爬坡,影响岸上主网的安全运行。通过电解制氢系统,海上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将富余风电功率转换为氢能,降低了弃风率和弃风惩罚成本;同时,可以出售氢能获利,提升了经济效益。提出了一种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爬坡控制策略。首先,比较了传统风电场与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在极端风暴下的爬坡特性,分析了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的爬坡抑制特性;然后,使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构建了考虑源-储-荷运行特性与海上风电不确定性的爬坡控制模型,通过求解爬坡控制模型给出了爬坡控制策略;最后,基于客观权重赋权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CRITIC)-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不同置信度下系统附加运行成本与不确定性资源投入率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置信度。仿真结果表明,同样采取并网功率爬坡控制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的综合运行成本(29.87万元)远低于海上风电场(133.28万元,包括弃风惩罚)。在考虑风电不确定性情况下,置信度取0.98可以均衡系统的成本控制与风险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制氢联合运行系统 极端风暴 海上风爬坡 不确定性
原文传递
绿电制氢装置并网与离网供电稳定控制方案研究
19
作者 李君 陶丽楠 张洪阳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40-46,共7页
针对绿电制氢装置并网向离网切换的过程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微电网频率、电压振荡以及变流器过载退出运行等问题,以制氢并离网切换稳定运行为目标,提出储能多模式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储能系统功率转换方程,分析储能控制... 针对绿电制氢装置并网向离网切换的过程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不平衡引起的微电网频率、电压振荡以及变流器过载退出运行等问题,以制氢并离网切换稳定运行为目标,提出储能多模式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储能系统功率转换方程,分析储能控制器功率、频率调节关系;其次,研究储能多模式切换策略,分析离网切换稳定关键因素,比较储能容量、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影响;最后,以典型绿电制氢微电网为例,仿真计算不同储能容量及调差系数下的切换性能。结果表明:储能容量占比越高,储能视在功率超调越少,设备过载风险越小;同样储能容量下,调差系数越小,视在功率峰值越小,过载风险越低,但同时要求变流器电流过载能力强;调差系数取0.20时,可满足并网、离网中多种运行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电制氢装置 并网 离网 稳定性 储能系统 调差系数 网频率 视在功率
下载PDF
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及绿电制氢经济性分析
20
作者 邵乐 张益 +3 位作者 唐燕飞 杨鹏 王宇欢 王辉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氢气是人类利用的最轻元素。作为能源载体,氢气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目前,通过化石能源煤炭、天然气制取的氢气为灰氢,灰氢叠合CCUS技术后可得到蓝氢,绿氢由绿电(光电、风电)转化的电能直接电解水得来,最具代表的是绿电电解水制氢。... 氢气是人类利用的最轻元素。作为能源载体,氢气被称为未来的清洁能源。目前,通过化石能源煤炭、天然气制取的氢气为灰氢,灰氢叠合CCUS技术后可得到蓝氢,绿氢由绿电(光电、风电)转化的电能直接电解水得来,最具代表的是绿电电解水制氢。文中主要分析煤制氢、天然气制氢及绿电制氢主流制氢技术的资源消耗量与经济性,随着碳税开征,绿氢成本会远低于蓝氢、灰氢,未来绿氢在氢能市场上最具商业竞争力,会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天然气制氢 绿电制氢 资源消耗量 碳税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