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教育实践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运林 郭绍青 +4 位作者 刘繁华 徐福荫 陈庆贵 张学波 钟丽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17,共6页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 从电化教育专业创建发展的实践中,回顾电化教育发展的历程,用系统科学协同论观点,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机制,即政——事物的管理系统;产——事物的产业系统;学——事物的学科教学系统;研——事物的科研系统;用——事物的事业系统。该机制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同时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有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教育实践 电化教育系统 “政产学研用” 协同发展 机制
下载PDF
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耦合特性
2
作者 李思 陶艺月 +4 位作者 肖振翀 张亮 李俊 朱恂 廖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68-2575,共8页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 为了减少工业烟气中余热与CO_(2)的排放,本文提出了热再生电池堆-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池系统(TRBCO_(2)RR)。该系统通过串联多个非水系热再生电池(thermally regenerative battery,TRB)构建电堆,并将其用于驱动CO_(2)电化学还原(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of CO_(2),CO_(2)RR)。本文研究了CO_(2)电化学还原特性、非水系TRB电堆性能及非水系TRB-CO_(2)RR系统耦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碳纸负载纳米银多孔电极上催化剂分布较为均匀,在-1.8V电位下(对应的槽电压为5.1V)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还原CO_(2)性能,其CO法拉第效率达到了最佳值78.7%。为此,构建了6个子电池的串联电堆,开路电压达到7.2V左右,最大功率为235mW,在34min内放电相对稳定。运行非水系TRB-CO_(2)RR耦合系统后,电堆未出现反极现象,CO法拉第效率(73.1%)接近稳定电源所获得的最佳值。未来研究可通过优化催化剂和电堆设计,有望进一步提高耦合系统CO_(2)RR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再生电池 CO_(2)电化学还原 串联电堆 产电功率 稳定性 法拉第效率 电化 回收
下载PDF
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化学原理建设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左朋建 赵力 +2 位作者 程新群 马玉林 尹鸽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31-34,共4页
电化学原理课程是电化学专业的核心理论课,对学生电化学实践能力、科学与工程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该文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化学原理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式、... 电化学原理课程是电化学专业的核心理论课,对学生电化学实践能力、科学与工程素养的培养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该文介绍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电化学原理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从课程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模式、课程思政、考核方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阐述课程的建设历程,为“双万计划”背景下的一流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和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原理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一流课程建设 电化学专业
下载PDF
植物-微生物电化学耦合降解底泥中氯硝柳胺的特性
4
作者 黄冬根 刘占京 +2 位作者 周中敏 梁一夫 刘靖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280-287,294,共9页
以植物-底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氯硝柳胺的降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加电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氯硝柳胺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加适量的直流电压可以对底... 以植物-底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氯硝柳胺的降解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外加电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对氯硝柳胺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加适量的直流电压可以对底泥-微生物电化学系统中氯硝柳胺的降解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1.2 V外加电压作用下的底泥-微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中氯硝柳胺降解的半衰期比0.2 V减少了11.59%;植物对底泥中氯硝柳胺降解具有促进作用,1.2 V电压作用下的菖蒲和黑麦草微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氯硝柳胺降解半衰期比无植物时分别减少7.43%和1.58%;外加适量的鼠李糖脂对于底泥中氯硝柳胺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外加1.2 V电压,在且菖蒲-底泥-微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中加入0.50 g·kg^(-1)鼠李糖脂,氯硝柳胺降解半衰期最小,比不加入鼠李糖脂减少26.45%。耦合系统中的氯硝柳胺通过生成2-氯-4-硝基苯胺、5-氯水杨酸等中间产物逐渐降解,最终生成CO_(2)、H_(2)O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植物-微生物电化学耦合系统 生物表面活性剂 氯硝柳胺 生态环境治理
下载PDF
欢迎订阅2025年电化教育研究
5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
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MI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权威学术期刊,A MI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主要研... 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MI核心期刊。《电化教育研究》是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权威学术期刊,A MI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素有“中国电化教育理论研究基地”之称誉。主要研究现代教育前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威学术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电化教育 复印报刊资料 电化教育研究》 电化教育研究 前沿问题
下载PDF
电化学储能界面的核磁共振谱学研究方法
6
作者 欧阳意梅 赵蒙蒙 +1 位作者 钟贵明 彭章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深入认识电化学储能体系(如锂离子电池与锂金属电池等)表界面层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相关的物质传递、电荷存储与转移机理,对于开发宽温区、长循环与高倍率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电化学表界面层呈现出稀薄、无序和敏感等... 深入认识电化学储能体系(如锂离子电池与锂金属电池等)表界面层的组成与结构,以及相关的物质传递、电荷存储与转移机理,对于开发宽温区、长循环与高倍率电化学储能器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电化学表界面层呈现出稀薄、无序和敏感等特征,直接观测并获取准确信息充满了挑战。在众多表征技术中,核磁共振技术表现出非侵入性和可定量等特点,是物质鉴别以及微观结构与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技术还能够观测电化学表界面生成的亚稳态中间相或发生的动态结构演变,为电化学储能体系表界面研究提供了独特而关键的见解。本文综述了电化学储能界面的典型核磁共振研究方法,着重介绍了一维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动态核极化技术和交叉极化技术以及原位电化学核磁共振技术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策略。通过上述方法在电极与电解质、复合固态电解质等界面的组成结构、离子输运与界面电荷存储机理等电化学储能界面的应用实例,展示了核磁共振技术在电化学储能界面研究中的应用潜力和重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电化 电化学原位核磁共振 离子输运 电化学储能
下载PDF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开发了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催化剂的方法
7
作者 汤玮健(摘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6-176,共1页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伯克利实验室)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在原子水平上研究电化学过程。电化学反应——由电流流动引起或伴随电流流动的化学转化——是电池、燃料电池、电解和太阳能燃料发电等技术的基础。电化学还驱动光合作用等生物过程,并在地球表面之下形成和分解金属矿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反应 电化学催化剂 燃料电池 电化学过程 团队开发 地球表面 金属矿石 化学转化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处理含铊废水综述
8
作者 史鑫 王振威 李瑞冰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598-601,共4页
中国铊矿资源丰富,开采和冶炼造成的铊污染严重,需要对含铊废水进行治理。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处理废水的主要方法、工艺条件以及相关工艺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电絮凝技术。电化学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废水处理... 中国铊矿资源丰富,开采和冶炼造成的铊污染严重,需要对含铊废水进行治理。综述了电化学技术处理废水的主要方法、工艺条件以及相关工艺的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电化学技术、电化学氧化技术、电絮凝技术。电化学技术作为一个新型的废水处理技术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 生物电化 电化学氧化法 电絮凝技术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阻抗谱的锂电池过充电阻抗特性与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明 刘王泽宇 +5 位作者 李晓枫 贺馨仪 熊锦晨 罗阳 张崇兴 任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88-3398,I0004,共12页
目前以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及系统应用日益广泛,而锂电池在实际使用中频发因过充电滥用引发电池故障的情况,因此实际电池的过充电状态准确检测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针对此,该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单体电池过充电... 目前以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单元及系统应用日益广泛,而锂电池在实际使用中频发因过充电滥用引发电池故障的情况,因此实际电池的过充电状态准确检测一直是该领域的难点和瓶颈问题。针对此,该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技术对单体电池过充电行为及过程开展检测研究,在实验室设计并制定电池过充电模拟循环实验,利用弛豫时间分布法对锂电池阻抗特性进行分析;在获得电池阻抗特性的基础上,对电池弛豫时间分布曲线进行解析;最后筛选阻抗特征参量为模型输入量,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电池过充电检测。结果表明,弛豫时间分布曲线中的极化峰P1对应锂离子在固态电解质界面(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膜中的扩散过程、极化峰P2对应电子在正极材料中的扩散过程、极化峰P3对应锂离子在电极界面的氧化还原反应。过充电会导致电池欧姆内阻、SEI膜内阻与电荷转移电阻的增长速率最大为正常循环的266%、360%和182%,其中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内阻为主要因素。电化学阻抗谱的阻抗特征参量以及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用于锂电池过充电检测,估计精度达93.24%。不仅可掌握电池的运行状态,还可对过充电进行有效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弛豫时间分布 电化学阻抗谱 过充电 支持向量机
原文传递
阴极Mg^(2+)污染物对PEMFC电化学性能及电化学阻抗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丽凤 谈金祝 +3 位作者 李易惠子 朱京宇 侯琼 韦彦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9-276,共8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过长期运行后,其部件(弹性垫片、极板等)会发生损伤,并产生金属离子污染物(如Ca^(2+)、Mg^(2+)),这将影响燃料电池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向燃料电池阴极空气流中添加不同浓度(100、300和500 mg/L)的Mg^(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经过长期运行后,其部件(弹性垫片、极板等)会发生损伤,并产生金属离子污染物(如Ca^(2+)、Mg^(2+)),这将影响燃料电池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向燃料电池阴极空气流中添加不同浓度(100、300和500 mg/L)的Mg^(2+)溶液,研究了极化曲线以及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阴极Mg^(2+)污染物对燃料电池电化学性能及电化学阻抗的影响。极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对燃料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负面影响,污染后的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出现下降,且下降程度与阴极Mg^(2+)污染物浓度和污染时间呈正相关。极化曲线理论分析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显著影响质子交换膜的渗透性并增大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且污染时间越长,质子交换膜性能恶化越严重。电化学阻抗谱分析结果表明: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均会增大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以及阴极法拉第电阻,且质子交换膜对氢离子的阻抗随污染时间增加而增大;阴极双电层结构受这3种浓度梯度的阴极Mg^(2+)污染物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镁离子 电化学阻抗谱 电化学性能
原文传递
抗硫油井管在H_(2)S环境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11
作者 李阳 杨中娜 +3 位作者 孙玉江 丁磊 李希明 顾顺杰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外加应力下H_(2)S对110S抗硫油井管材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渗氢技术,施加恒电流使氢向110S管材内部渗透,揭示了不同环境下的氢扩散特性。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手段,...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外加应力下H_(2)S对110S抗硫油井管材腐蚀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化学渗氢技术,施加恒电流使氢向110S管材内部渗透,揭示了不同环境下的氢扩散特性。采用电化学噪声技术,结合扫描电镜(SEM)分析手段,研究了110S管材在95%AYS(实际屈服强度)加载力下,处于饱和H_(2)S的醋酸酸化NaCl溶液中的硫化物应力腐蚀(SSC)行为。结果表明:H_(2)S使极化电流增大,电荷转移电阻减小,降低了110S管材的耐蚀性能;恒电流充氢条件下,酸性溶液显著增加了氢的有效扩散系数和充氢侧次表面氢浓度;电位噪声峰具有快速下降和缓慢恢复的特征,裂纹萌生和扩展阶段暂态峰寿命增加,幅值增大;SSC裂纹萌生于阳极溶解产生的点蚀处,并不断扩展,直至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电化学渗氢 电化学噪声 硫化物应力腐蚀
下载PDF
煤电化基地大宗固废“三化”协同利用基础与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科 何淑欣 +6 位作者 何祥 初茉 周伟 袁宁 陈登红 龚鹏 张元春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82,共14页
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及89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标志着矿区大宗固废利用已被纳入全国战略发展布局。长期以来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造成矿区浅埋煤层资源临近枯竭,煤电化基地大规模固废堆积及地表沉陷,已成为制... 我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及89个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标志着矿区大宗固废利用已被纳入全国战略发展布局。长期以来煤炭资源高强度的开发与利用,造成矿区浅埋煤层资源临近枯竭,煤电化基地大规模固废堆积及地表沉陷,已成为制约矿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大宗煤基固废协同利用与绿色充填是解放“三下一上”压煤,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固废无害化、资源化、规模化“三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于产煤大省山西省、“华东能源粮仓”安徽两淮基地及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煤基固废种类和产量,详细阐述了以煤矸石、粉煤灰、炉底渣、气化渣和脱硫石膏等为主要材料的煤基固废通过重金属吸附解吸和络合钝化技术实现无害化处置,列举煤基固废分类应用于低热值煤基固废发电、制备建筑材料如水泥、砖瓦等资源化利用途径,对比分析煤基固废采煤沉陷区复垦回填及井下充填规模化利用途径,突出煤基固废井下充填的优越性。基于煤电化基地深部煤炭资源,提出绿色充填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包括深部煤矸石源头减量与采选充协同技术、充填材料高效制备与深部井下输送技术及煤基固废充填材料深部多场耦合机理,探究多源煤基固废从源头、过程到终端的深部充填开采全过程的技术原理与方法,以解决矿区深部井下充填的技术难题。根据宁东基地任家庄煤矿、山西省霍尔辛赫煤矿及淮北矿区地质条件和充填目的,分别提出超前钻孔注充低位充填方案、关键层非典型特征条件下多离层梯级注浆方案和煤基固废协同利用关键技术,综合矿山固废处置与利用、深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地表沉陷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优势,形成煤电化基地大宗固废协同利用与绿色开采模式,为煤炭开采高质量化和环境低损伤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基地 煤基固废 协同利用 深部开采 源头减量 采选充一体化
下载PDF
从电池管理到电化学数字电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建功 戴海峰 +2 位作者 王学远 姜波 魏学哲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2,共20页
电源技术的发展对绿色交通、规模化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以电化学器件为代表的电化学电源具有反应机理复杂、多物理场、多尺度特性,同时工作过程中表现出强非线性、时变性及空间分布等特点,为电源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 电源技术的发展对绿色交通、规模化储能、智慧电网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以电化学器件为代表的电化学电源具有反应机理复杂、多物理场、多尺度特性,同时工作过程中表现出强非线性、时变性及空间分布等特点,为电源的管理带来了挑战。本文以动力电池为对象,分别从模型、测量和管理三个方面阐述当前电池管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认为局限于本地的管理技术将逐渐走向全局的数字化管控,提出电化学数字电源的概念并诠释其内涵,旨在助力新能源汽车、氢电储能、新型电网、充电基础设施等电化学电源应用场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 模型 测量 管理 电化学数字电源
下载PDF
自制可视化半导体微区电沉积及光电化学测试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14
作者 麦满芳 马信洲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4年第21期65-68,72,共5页
为了提高应用电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和科研加深学生对电化学理论知识、测试方法及实验仪器的掌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仪器开发能力和科研素养,探索了以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可视化半导体微区电沉积... 为了提高应用电化学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和科研加深学生对电化学理论知识、测试方法及实验仪器的掌握,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仪器开发能力和科研素养,探索了以自制实验教学仪器—可视化半导体微区电沉积及光电化学测试装置为基础开展的实验与科研训练。实践证明,该装置能够提高应用电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电化 自制实验教学仪器 科研实训 半导体电化 电化学分解水
下载PDF
木质素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中志 王傲 +3 位作者 马名哲 丁玉 孙云娟 蒋剑春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将杨木先经过CO_(2)辅助水热预处理,再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分离得到高纯度酸溶性木质素(AHL)。以AHL为前驱体,分别采用H_(3)PO_(4)法和KOH法制备了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AHLAC-H_(3)PO_(4)和AHL-AC-KOH,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活性炭的结... 将杨木先经过CO_(2)辅助水热预处理,再用对甲苯磺酸溶液处理,分离得到高纯度酸溶性木质素(AHL)。以AHL为前驱体,分别采用H_(3)PO_(4)法和KOH法制备了孔隙结构发达的活性炭AHLAC-H_(3)PO_(4)和AHL-AC-KOH,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活性炭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比研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的电化学性能。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HL-AC-H_(3)PO_(4)和AHL-AC-KOH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490和3344 m^(2)/g,总孔容分别为1.24和1.74 cm^(3)/g。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从0.5 A/g增大到10 A/g时,AHL-AC-H_(3)PO_(4)的比电容由241.24 F/g下降至83.95 F/g,电容保持率仅为34.80%;而AHL-AC-KOH的比电容由269.19 F/g下降至229.76 F/g,电容保持率为85.35%。AHL-AC-H_(3)PO_(4)的充/放电行为可逆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电阻较大;而AHL-AC-KOH具有典型的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快速氧化还原反应特性,并展现出高度可逆的充/放电行为,且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和较小的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活性炭 电化学性能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电化学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艳 包士雷 +3 位作者 孙立瑞 窦博鑫 辛嘉英 张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电化学技术利用待测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其检测,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精密度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本文从电化学检测方法、类型、基本原理和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 电化学技术利用待测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电化学信号实现其检测,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精密度及灵敏度高等优点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并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本文从电化学检测方法、类型、基本原理和在食品检测领域的研究现状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其应用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为促进电化学技术在食品检测分析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以满足食品快速检测分析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 食品检测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丹 杨武英 王文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 电化学发光是一种由电化学激发的化学发光现象,具有发光背景低、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和可控性好等优势,已在体外诊断领域广泛商业化。受此鼓舞,电化学发光在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研究日益深入,已然是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机制和体系组成,总结了电化学发光结合免疫分析、适配体和分子印迹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并分析了电化学发光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真菌毒素 抗体 适配体 分子印迹
下载PDF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降低循环水硬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火银 员佳琦 +3 位作者 李攀 程应伟 朱学智 于新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1,47,共6页
使用电化学法处理某焦化企业实际循环水的实验,探究了循环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极板间距等实验操作参数以及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 使用电化学法处理某焦化企业实际循环水的实验,探究了循环水的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极板间距等实验操作参数以及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度和碱度去除率随处理时间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且碱度去除率总是高于硬度去除率;电流密度为70 A/m^(2)、水力停留时间为6 min、极板间距为3 cm时电解效果最佳,硬度和碱度去除率可达27%以上,单位能耗低至13 kWh/kg;商用阻垢剂对电解效果具有阻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 电化 电解效果 单位能耗 阻垢剂
原文传递
激光熔覆功率对FeCrNiCoMoBSi高熵合金涂层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解芳 翟长生 +5 位作者 荣海松 郑红星 周宏胭 武冰冰 张欣 张拯恺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29-4036,共8页
探讨了FeCrNiCoMoBSi高熵合金(HEA)激光熔覆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激光功率对涂层物相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HEA涂层由底部的柱状晶带、顶部的等轴晶带以及中间混晶带(由柱状晶和等轴晶混合组成)构成。采用3 000W功率制备... 探讨了FeCrNiCoMoBSi高熵合金(HEA)激光熔覆涂层的微观结构以及激光功率对涂层物相和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HEA涂层由底部的柱状晶带、顶部的等轴晶带以及中间混晶带(由柱状晶和等轴晶混合组成)构成。采用3 000W功率制备的HEA涂层表现出最低的自腐蚀电流密度(0.425μA/cm^(2))、最高的自腐蚀电位(-0.16852V)以及最大的极化阻抗(69 616Ω),其阻抗模值■为1 143Ω·cm^(2),分别是1 800,2 500和4 500 W功率激光熔覆涂层的8.65倍、4.91倍和7.14倍,且其最大相位角为76.23°,均高于其它三种涂层。综合评估显示,采用3 000 W功率制备的HEA涂层具有出色的电化学腐蚀性能。这是由于其单一的FCC晶体结构、抗腐蚀的铁镍合金相和单质铬相、良好的晶体结晶度、细化的晶粒尺寸以及卓越的钝化效应,使其电化学腐蚀性能显著优于其他功率制备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涂层 增材制造 激光熔覆 微观组织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铜纳米修饰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葡萄糖和亚硝酸盐的测定
20
作者 常静 张立兵 +1 位作者 李轶 张瑞中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6,共7页
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其结合至电极表面可显著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性能,而基于纳米结构修饰电极制备的高性能便携式传感器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实验以无需抛光打磨、可一次性使用的氧... 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其结合至电极表面可显著提高电化学反应的性能,而基于纳米结构修饰电极制备的高性能便携式传感器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实验以无需抛光打磨、可一次性使用的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为基底工作电极,通过一步电沉积法制备了铜纳米修饰的ITO(Cu/ITO)电极。所制备的Cu/ITO电极可用于电化学葡萄糖和亚硝酸盐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定。该实验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换为“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的研究设计性实验,选择贴近生活的课题,并通过全方位的实验操作和训练,能够使学生了解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现代分析仪器的检测原理及应用领域。通过两种不同原理传感器的构建、性能测试和实际应用,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流程,培养勤于思考、善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结构 电化学沉积 葡萄糖 亚硝酸盐 电化学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