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灵敏性、特异性分析
1
作者 王贵贤 魏旭明 杨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的灵敏性、特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的疑似HT患者共计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CLIA、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以症状、病... 目的 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的灵敏性、特异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河南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查的疑似HT患者共计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CLIA、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以症状、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测定技术的测定结果、阳性率、诊断价值及测定时间。结果 ECLIA测定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水平较RIA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测定FT3、FT4、TSH、TPOAb、TgAb、TRAb阳性率较RIA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83%、95.00%、97.87%、90.48%、95.59%、0.861,RIA分别为79.17%、60.00%、82.61%、54.54%、73.53%、0.753,ECLIA较RIA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ECLIA平均测定时间时间较RIA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ECLIA用于HT患者灵敏性、特异性均较高,且可缩短测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氏甲状腺炎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灵敏性 特异性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效果研究
2
作者 汤加 徐辰 周春刚 《当代临床医刊》 2023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中相关指标未见异常者各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 mL,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目的探讨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和健康体检中相关指标未见异常者各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3 mL,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查的特异度、灵敏度、符合率。对比两组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甲状腺肿瘤患者中,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查出35例与病理结果符合,准确率87.50%(35/40),特异度50.00%(1/2)、灵敏度92.11%(35/38),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特异度、敏感度和阳性准确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检验中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临床效果研究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红 沙怡梅 +1 位作者 赵耀 施嘉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方法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并与使用酶免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质控血... 目的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方法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并与使用酶免检测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5-羟基维生素D_3质控血清检测结果均在1个标准差内;与酶免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差(r=0.568)。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_3室内质控结果良好,可以使用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25-羟基维生素D_3的检测工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在进行干预比较性实验时要注意使用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25-羟基维生素D3 比对实验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白伊娜 宋宁 +8 位作者 李萍 邓垂文 王迁 冷晓梅 郑文洁 胡朝军 张奉春 曾小峰 李永哲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2年第4期241-246,共6页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结果,并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和ECLIA同时检测14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含25例早期RA患者)、155例其他风湿...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结果,并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应用ELISA和ECLIA同时检测14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含25例早期RA患者)、15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50例骨性关节炎、35例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干燥综合征、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10例系统性硬化症)、50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共400例血清样本的抗CCP抗体含量。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并分别对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做1∶20、1∶30、1∶40、1∶80和1∶160稀释后进行线性分析。结果 ELISA和ECLIA检测400例血清样本抗CCP抗体的一致性极好;两种方法检测RA患者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似,ECLIA分别为77.24%和98.00%,ELISA分别为76.55%和98.00%。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浓度稀释至1∶160,线性R2值均>0.9。结论 ECLIA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ECLIA线性范围较宽,ECLI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及应用
5
作者 冯念伦 孙铁军 唐世尧 《常规医疗装备》 2004年第3期6-8,共3页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一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借助于高科技、高灵敏性的分析仪器来测定生物组织中极微量的生理或病理物质:定量分析人体及生物体内微量物质的含量.可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及提供全面健康信息,使得医学的诊断向病因水平...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一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借助于高科技、高灵敏性的分析仪器来测定生物组织中极微量的生理或病理物质:定量分析人体及生物体内微量物质的含量.可用于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及提供全面健康信息,使得医学的诊断向病因水平方面前进了一大步;免疫分析帮助医生获取准确的诊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免疫分析 生物组织 抗原 抗体
下载PDF
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电化学发光测定值与免疫印迹确证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单振刚 廖峭 +5 位作者 王敏 许茹 黄杰庭 钟惠珊 付涌水 戎霞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发光检测COI值与免疫印迹确证结果的相关性,为血站选择最佳筛查策略并优化确证实验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6~2022年本省参加无偿献血且初... 目的研究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发光检测COI值与免疫印迹确证结果的相关性,为血站选择最佳筛查策略并优化确证实验流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6~2022年本省参加无偿献血且初筛不合格(HTLV酶免反应性)的1070份献血者血液标本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标本分别使用电化学发光方法和蛋白质印迹方法(金标准)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绘制受检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利用ROC曲线寻找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的最佳诊断临界值。结果1070份初筛不合格标本经电化学发光检测有285份阳性,阳性率26.64%(285/1070),经蛋白质印迹检测有70份阳性,确证阳性率6.54%(70/1070),该70份标本为发光和印迹双阳性。285份电化学发光阳性标本的平均COI值为81.92,中位数为4.98。按照印迹检测结果分为2组后,印迹阴性组中位数为2.76,印迹阳性组中位数为312.45(Z=-12.53,P<0.01)。根据ROC曲线,最佳诊断临界值为72.10(AUC=1,P<0.01),此时发光检测结果与印迹确证结果的符合率为99.3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的技术,合理设置诊断临界值后其检测结果与免疫印迹确证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献血者HTLV检测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献血者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TPOAB、TGAB及甲状腺球蛋白的价值
7
作者 朱金矿 王施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6期1-3,93,共4页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TPOAB、TGAB及甲状腺球蛋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与化学发光法检... 目的: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TPOAB、TGAB及甲状腺球蛋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10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与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受试者的TPOAB、TGAB和TG水平,对比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两组受试者的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水平和两种检测方式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结果、检测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统计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TPOAB、TGAB的检出阳性率以及两种检测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两组受试者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所得的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化学发光法检测技术(P<0.05);同时,经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化学发光法检测技术(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平均检验时间为(27.39±3.12)min,化学发光法平均检验时间为(36.46±3.58)min,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平均检验时间明显短于化学发光法(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明显高于化学发光法(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能够较为准确的诊断TPOAB、TGAB、甲状腺球蛋白,并显著优于化学发光法诊断方式,对甲状腺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化学发光 TPOAB TGAB TG 甲状腺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孕妇妊娠中期血清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应用
8
作者 张德峰 高健 +6 位作者 余小平 王方娜 梅冰 戎立敏 李小玲 郭文潮 路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年第7期46-46,45,共2页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在国内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600~1/800[1],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我国自2002年卫生部颁布《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来,全国各地的产前诊断中心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唐氏... 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又称21-三体综合征,在国内活产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1/600~1/800[1],是最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我国自2002年卫生部颁布《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以来,全国各地的产前诊断中心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唐氏综合征的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在国内广泛开展,大大提高了唐氏综合征患儿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唐氏综合征 血清筛查 妊娠中期 21-三体综合征 应用 孕妇 产前诊断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雪亮 缪怡 张琦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的价值。方法: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9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的价值。方法: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92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5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观察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精密度、回收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度,并分析ECLIA法与ELISA法间的相关性。结果: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9%~1.8%、1.7%~2.4%,明显低于ELISA法(5.8%~8.6%,6.7%~9.8%)(P〈0.01)。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回收率为96.7%~98.6%,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98.7%,与ELISA法检测结果的一致率达96.7%。结论:ECLIA法检测抗CCP抗体的精密度较高,且对RA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与ELISA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比较
原文传递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降钙素原的空白限、检出限和功能灵敏度的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燕华 张秀明 +6 位作者 王伟佳 温冬梅 欧阳能良 慕月晶 阚丽娟 严海忠 胡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539-2541,共3页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FS)进行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将空白样品生理盐水及系列低浓度样品在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降钙素原(PCT)的检测限值和功能灵敏度(FS)进行评价。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17A文件,将空白样品生理盐水及系列低浓度样品在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进行检测,确定该方法的空白限(LoB),检出限(LoD)和FS。结果 PCT的LoB为0.029ng/mL,LoD为0.068ng/mL,FS为0.034ng/mL。结论建立了Roche 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PCT的LoB,LoD和FS,其分析灵敏度性能指标符合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空白限 检出限 功能灵敏度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NT-proBNP的分析测量范围和临床可报告范围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阚丽娟 张秀明 +5 位作者 王伟佳 温冬梅 李飞 严海忠 索明环 欧阳能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 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分析测量范围(AMR)进行验证性研究,并建立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6-A文件,选用超出厂商声明的分析测... 目的 对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分析测量范围(AMR)进行验证性研究,并建立临床可报告范围(CRR).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6-A文件,选用超出厂商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下限和上限浓度的样本,按比例精确配成等间距的不同浓度样本,每个浓度样本重复测定2次,用多项式回归评价并验证厂商声明的AMR;选用NT-proBNP浓度在分析测量范围内的高值样本5份,用稀释液作不同倍数稀释后测定,计算稀释回收率,确定最大允许稀释度,并结合功能灵敏度建立CRR.结果 NT-proBNP的分析测量范围:5~35 126 pg/mL,最大允许稀释度1∶2.根据其功能灵敏度,临床可报告范围:8.82~70 252 pg/mL.结论 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系统检测NT-proBNP在厂商声明的分析测量范围内线性良好,所建立的临床可报告范围可以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分析测量范围 临床可报告范围 最大允许稀释度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下载PDF
Roch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发光缓冲液和清洗液配制及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静 杨元好 +1 位作者 蒋艺勤 钟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152-153,共2页
目的研制Roche1010/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发光缓冲液和清洗液。方法用自配的发光缓冲液和清洗液代替原装ProCell和CleanCell液,利用Roche原装试剂和定标液在Roche1010/2010仪器上检测相同标本,考察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测... 目的研制Roche1010/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发光缓冲液和清洗液。方法用自配的发光缓冲液和清洗液代替原装ProCell和CleanCell液,利用Roche原装试剂和定标液在Roche1010/2010仪器上检测相同标本,考察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和检测最大范围并与原装试剂对比分析。结果分别测定代表几种不同方法的7个项目,并与原装试剂比较,二者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r)均>0.98,日内、日间重复性二者均接近,自配试剂放置12个月后,与原装试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均>0.98。结论自制试剂与原装试剂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三丙胺 缓冲液 清洗液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效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标记物三联吡啶钌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夕强 赵文辉 夏万东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03-604,621,共3页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是通过标记物与抗原或抗体连接,制成抗原、抗体标记物,然后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三联吡啶钌衍生物为水溶性,在电化学发光反应中...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标记物的发光原理是通过标记物与抗原或抗体连接,制成抗原、抗体标记物,然后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三联吡啶钌衍生物为水溶性,在电化学发光反应中表现高效和稳定,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探索了新型高效的三联吡啶钌的合成,以4,4′-二甲基-2,2′-联吡啶为原料,成功合成了双(2,2′-联吡啶)[4-(4-甲基-4′-正丁酸)-2,2′-联吡啶]钌(Ⅱ)双六氟磷酸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三联吡啶钌衍生物(2 2′-联吡啶) 双(2 2′-联吡啶)[4-(4-甲基-4′-正丁酸)-2 2′-联吡啶]钌(Ⅱ)双六氟磷酸盐
下载PDF
罗氏Elecsys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故障排除
14
作者 秦辛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故障排除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免疫分析系统 标记免疫分析 自动化程度 专利技术 罗氏公司
下载PDF
Roche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试剂Procell及Cleancell的配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明欣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590-591,共2页
目的配制Roche E170/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试剂Procell和Cleancell。方法采用自配的Roche Procell、Cleancell试剂与系统原装的Procell、Cleancell执行Roche仪器性能检测(APC),采用Roche试剂和定标液在E170/E601仪器上检测相同的... 目的配制Roche E170/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试剂Procell和Cleancell。方法采用自配的Roche Procell、Cleancell试剂与系统原装的Procell、Cleancell执行Roche仪器性能检测(APC),采用Roche试剂和定标液在E170/E601仪器上检测相同的标本42例,比较分析两者的准确性、测量范围及试剂稳定性的差异。结果自配和原装试剂和定标液测定42个标本4个检查项目,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选取超出检测范围标本,其测量范围和灵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自配的缓冲液室温放置1年,其外观保持无色透明、无沉淀,自配和原装缓冲液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培养统计菌落数无明显变化。结论自配与系统原装试剂检测结果无差异,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APC 三丙胺 Procell Cleancell
下载PDF
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的测定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甘洁民 张月丽 +2 位作者 施泓 汪家愉 缪应新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6-218,共3页
目的 研究各年龄组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 (N MID)片段的含量 ,了解其稳定性 ,并探讨与各种骨代谢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ECLIA)测定血清骨钙素N MID片段 ,其中对照组 183例 ,各种骨代谢疾病患者 99例。将样品放置... 目的 研究各年龄组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 (N MID)片段的含量 ,了解其稳定性 ,并探讨与各种骨代谢疾病的关系。方法 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 (ECLIA)测定血清骨钙素N MID片段 ,其中对照组 183例 ,各种骨代谢疾病患者 99例。将样品放置于室温和 4℃中 ,于不同时间分别测定血清骨钙素N MID片段和全段骨钙素。结果 女性绝经后含量显著升高 ,男性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女性高于男性 ,各类疾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样品在室温和 4℃冷藏 ,骨钙素N MID片段很稳定 ,而全段骨钙素逐渐下降。结论 用ECLIA法测定血清骨钙素N MID片段 ,灵敏度高 ,稳定性 ,能很好地反映骨转换的变化 ,是骨代谢疾病研究非常有价值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N端中分子片段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骨代谢疾病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MV-IgM抗体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立轩 赵纯 +2 位作者 张巧娣 邱胜丰 王加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6-457,共2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应用ECLIA法及ELISA法进行CMV-IgM检测,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5例,ELISA及ECLIA检测CMV-IgM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185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应用ECLIA法及ELISA法进行CMV-IgM检测,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85例,ELISA及ECLIA检测CMV-IgM阳性率分别为9.73%和8.81%(P>0.05)。与ELISA法比较,ECLIA法的相对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98.8%,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6.8%。结论 ECLIA法检测CMV-IgM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原文传递
ECLIA法和ELISA法在孕前筛查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18
作者 李群飞 《医药前沿》 2023年第26期38-40,共3页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在孕前筛查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12月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行孕前筛查的育龄妇女500例,且均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进行孕前筛查。...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在孕前筛查乙型肝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12月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行孕前筛查的育龄妇女500例,且均采用ECLIA法和ELISA法进行孕前筛查。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乙肝病毒指标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检测结果,以及对乙肝病毒、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结果:ECLIA法检测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e抗原(HBeAg)等乙肝病毒指标的阳性率略高于ELIS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法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等甲状腺功能异常指标的阳性率略高于ELIS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乙肝病毒、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方面,ECLIA法略高于ELIS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孕前育龄女性进行乙肝病毒和甲状腺功能筛查时,ECLIA和ELISA两种方法都能够有效判断受检者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孕前筛查 乙型肝炎 甲状腺功能异常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下载PDF
ECLIA法检测CMV-IgM抗体在孕妇CMV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婷 许飞 +1 位作者 臧嘉 陈道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1-572,581,共3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0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以ECLIA法及ELISA法检测CMV-IgM,同时进行PCR检测CMV-DNA,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60例受检孕妇中,E...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巨细胞病毒(CMV)-IgM对孕妇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0例孕妇血清标本分别以ECLIA法及ELISA法检测CMV-IgM,同时进行PCR检测CMV-DNA,分析ECLIA法检测CMV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360例受检孕妇中,ELISA法检测CMV-IgM阳性率为8.61%,ECLIA法阳性率为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法与传统的ELISA法比较,其相对灵敏度为87.0%,特异度为99.6%,两种方法一致率为98.6%;与PCR法比较,其相对灵敏度为89.7%,特异度为91.7%,一致率为90.6%。结论:ECLIA法检测CMV-IgM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适用于临床大批量样本快速筛查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性激素检测对治疗男性少精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明华 金鑫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6期586-587,共2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检测对治疗男性少精症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克罗米酚治疗少精症患者580例。3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根据精液分析改善的程度分为两组,精子数>20×106/ml为有效组。精子数<20×106/ml为无效组。对应... 目的:探讨性激素检测对治疗男性少精症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克罗米酚治疗少精症患者580例。3个月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根据精液分析改善的程度分为两组,精子数>20×106/ml为有效组。精子数<20×106/ml为无效组。对应其治疗前性激素检测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FSH有效组为3.28±1.65 IU/L,无效组8.21±3.47 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有效组为2.96±1.13 IU/L,无效组6.92±2.52 I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中FSH和LH偏低者23例,T、T/LH,分别为13.76±3.88 nmol/L、4.01±0.64,与有效T、T/LH(19.34±4.52 nmol/L、6.53±1.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性激素检测对少精症治疗的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精症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睾酮 催乳素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