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和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陈英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病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8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病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肛管功能和术后复发率。结果术前肛管最大收缩压和肛管静息压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仅1例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外痔剥离术联合铜离子电化学治疗术的基础上采用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治疗混合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肛管功能,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外痔剥离术 铜离子电化学治疗 后正中位肛门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体表恶性肿瘤33例
2
作者 岑笃才 敖飞 郭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S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体表恶性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组织 基底细胞癌 病灶活检 治疗效果 病情稳定 皮肤转移癌 电化学治疗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宫颈癌细胞系细胞周期及CDK、cyc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玮 黎丹戎 +2 位作者 唐步坚 蒋志峰 李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2-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对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细胞周期变化特点及对宫颈癌细胞系CDK和cycl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实验方法,用不同电化学剂量处理宫颈癌细胞系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CDK和cycl... 目的:探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对肿瘤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细胞周期变化特点及对宫颈癌细胞系CDK和cycl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实验方法,用不同电化学剂量处理宫颈癌细胞系后分别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CDK和cyclin mRNA的表达。结果:(1)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组合作用后S期细胞所占比例均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G1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2期细胞所占比例与空白对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V,10C)、(10V,10C)处理组cyclin D1表达阴性;(5V,5C)、(10V,5C)处理组cyclinD1表达阳性。各电化学剂量处理组CDK4、CDK1、cyclin B1表达均阳性;(3)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组合作用后各基因表达与G2期比例无明显相关,但cyclinD1基因表达与G1期呈负相关,与S期呈正相关。CDK1基因表达与G1期呈正相关,与S期呈负相关。结论:电化学治疗能通过调节肿瘤细胞CDK和cyclin基因的表达影响其细胞周期各时相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系 电化学治疗 细胞周期 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 细胞周期蛋白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诱发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5 位作者 田建明 张火俊 左长京 王敏杰 郝西彦 陈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比较电化学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7d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变化 ,计算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肝肿瘤... 目的 比较电化学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电化学疗法进行治疗 ,7d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变化 ,计算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 ,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电化学治疗前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0 0± 6 )mm3 ,电化学治疗后 7d ,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2 5± 10 )mm3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90± 11)mm3 (P <0 .0 5 ) ;治疗组肝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9.6 2 5 %± 1.172 % ,荷瘤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为 3.5 2 3%± 0 .894 % (P <0 .0 1) ;治疗组病理检查 ,光镜下肿瘤细胞明显坏死。结论 电化学疗法能诱发细胞凋亡 ,促进肿瘤坏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大鼠 种植型肝癌 细胞凋亡 影像学检查 病理特点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步坚 李力 +7 位作者 陈心秋 巴卡里 张洁清 黄薇 姚德生 李菲谢 肖兰 古明华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 :探讨电化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以及探讨电化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 114例临床分期为 b 期以上的中晚期宫颈癌采用电化学加放射治疗 (电化学治疗组 )并与同期采用单... 目的 :探讨电化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以及探讨电化学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 114例临床分期为 b 期以上的中晚期宫颈癌采用电化学加放射治疗 (电化学治疗组 )并与同期采用单纯放射治疗的 6 8例期别相同的中晚期宫颈癌 (单纯放疗组 )进行中远期疗效对比分析。分别采用苏木桂 -伊红染色、流式细胞仪、组织 DNA电泳、透射电镜、TUNNEL 末端标记、酶免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其中采用电化学加放射治疗的 2 0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局部病灶组织病理改变、细胞凋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的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 :1电化学治疗组患者 3,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 (P <0 .0 5 ) ,但 1年生存率两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临床期别早、肿瘤直径小及病灶呈菜花型患者电化学治疗后远期疗效较好 (P <0 .0 5 )。但疗效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级别无关 (P >0 .0 5 ) ;3治疗剂量以 15 0 C/1cm肿瘤直径计算 ,2次或以上的治疗其远期疗效较好 ;4电化学治疗组的复发率低于单纯放疗组 (P <0 .0 5 ) ;5电化学治疗局部病理形态改变 ,阳极以凝固性坏死为主 ,阴极以液化性坏死为主。在其病灶均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6电化学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 T3、T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子宫颈癌 电化学治疗 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 疗效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唐步坚 李力 +2 位作者 巴卡里.卡马拉 古明华 陈心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宫颈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肿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孔 岳碧松 王子淑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043-1046,共4页
利用细胞电穿孔结合抗肿瘤药物治疗肿瘤 ,称为肿瘤的电化疗 (Electrochemotherapy ,ECT)。离体肿瘤细胞和活体肿瘤组织电穿孔的最低电场强度分别为 4 5 0~ 6 5 0V/cm和 4 0 0~ 6 0 0V/cm。治疗肿瘤时常用脉冲个数 8个 ,脉冲宽度 10 0 ... 利用细胞电穿孔结合抗肿瘤药物治疗肿瘤 ,称为肿瘤的电化疗 (Electrochemotherapy ,ECT)。离体肿瘤细胞和活体肿瘤组织电穿孔的最低电场强度分别为 4 5 0~ 6 5 0V/cm和 4 0 0~ 6 0 0V/cm。治疗肿瘤时常用脉冲个数 8个 ,脉冲宽度 10 0 μs,场强 6 0 0~130 0V/cm .,频率 1Hz的电场。已经有 10余种抗肿瘤药物用于电化学治疗肿瘤的研究 ,其中博莱霉素的效果最好 ,其次为顺式铂氨等。电化学治疗肿瘤 ,从体外培养细胞株到体内实体瘤 ,从实验室到临床 ,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电场参数、电极针的直径、电场磁力线的几何分布、肿瘤的大小、给药方式和药物种类等影响电化学治疗的效果。电化学治疗肿瘤运用于临床治疗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比如临床药物的选择和剂量、给药方式、对正常组织的影响、治疗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电化学治疗 给药方式 肿瘤研究 电穿孔 正常组织 电化 几何分布 电场 个数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琳 王健 +4 位作者 牟玮 周代全 刘凤秀 胡春芳 黄学全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31-937,共7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EChT)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移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后行EChT,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酸碱度造成肿瘤残余,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活组织细胞内显微注射、明胶酶谱法及电子显微镜...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EChT)兔肝VX2肿瘤后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移植方法建立兔肝VX2肿瘤模型后行EChT,通过控制肿瘤边缘的酸碱度造成肿瘤残余,采用免疫组化、TUNEL法、活组织细胞内显微注射、明胶酶谱法及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探讨残余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①病理学观察显示EChT后第1周时残余肿瘤细胞被大量纤维组织包绕;治疗后第2周,残余肿瘤细胞数目增多,其周围仍可见较多的纤维组织。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治疗前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增大,核异型性明显,线粒体数目较多但发育幼稚,细胞间连接较少。EChT后第1、2周,胞质内线粒体体积增大,发育较成熟,细胞间连接增多。②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Ki-67阳性指数在第1、2周时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凋亡指数及Bax阳性指数在EChT后第1、2周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指数与Bax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③Cx32阳性指数及LY扩散范围在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显微注射后LY CH荧光染料在肿瘤组织内的扩散范围与Cx32阳性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④明胶酶谱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相对含量的结果显示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致,治疗后第1、2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EChT治疗后2周内残余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指数明显增加,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功能明显改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结论较大肝癌行EChT治疗时肿瘤残余将难于完全避免,残余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对正确选择治疗后复查及再次治疗时机,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肿瘤 VX2肿瘤 电化学治疗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才均 陈关福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 目的:探讨电热电化学方法治疗牙龈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用电热电化学治疗仪,把电热针当作负极,插入牙龈瘤内,把正极电化学针插入牙龈瘤波及的邻牙间隙内,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1例牙龈瘤患者中,可评估的66例随访48个月,66例均经电热电化学治疗(ETECT)一次治愈,不拔邻牙、未见复发,4年治愈率达100%(66/66)。结论:用电热电化学治疗牙龈瘤,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治疗牙龈瘤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 电化学治疗 牙龈瘤
下载PDF
13例舌血管瘤的电化学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一飞 潘引鹏 +4 位作者 谭海东 辛育龄 张伟 樊雪强 刘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7-69,F002,共4页
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对舌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 13例。治疗电压 5~ 8V ,电流 5 0~ 80mA ,参考治疗电量 5 0~ 80C/cm3 瘤体。治疗中观察瘤体变化 ,瘤体固缩变硬时治疗结束。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0 .5a以... 目的 :探讨电化学疗法对舌血管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 13例。治疗电压 5~ 8V ,电流 5 0~ 80mA ,参考治疗电量 5 0~ 80C/cm3 瘤体。治疗中观察瘤体变化 ,瘤体固缩变硬时治疗结束。结果 :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 0 .5a以上。 13例中完全治愈 6例、部分治愈 6例 ,有效率 92 .3%。结论 :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是目前一项新的治疗方法 ,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 ,易于为患者接受 ,是治疗舌血管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血管瘤 电化学治疗 疗效 海绵状血管瘤 电极针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对宫颈癌细胞K^+、Ca^(2+)、Cl^-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玮 刘婵桢 +2 位作者 黎丹戎 唐步坚 李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对宫颈癌细胞内K+、Ca2+、Cl-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了解电化学治疗杀伤抑制肿瘤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宫颈癌细胞系,并采用RT-CR方法测定宫颈癌细胞内K+... 目的:探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对宫颈癌细胞内K+、Ca2+、Cl-通道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了解电化学治疗杀伤抑制肿瘤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宫颈癌细胞系,并采用RT-CR方法测定宫颈癌细胞内K+、Ca2+、Cl-通道基因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电化学治疗剂量间的关系。结果:①经电化学治疗5V、10C剂量处理后阴极和阳极以及10V、10C剂量处理后阳极处细胞KCNJ16表达下调(P<0.05),而其余各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前后KC-NJ16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电化学治疗5V、10C剂量处理后阴极处细胞CACNA1G基因表达上调,与处理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各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前后CACNA1G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电化学治疗5V、10C和10V、10C剂量处理后阴极处细胞CLCN3表达上调(P<0.05),而其余各电化学治疗剂量处理前后CLCN3表达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剂量的电化学治疗导致的宫颈癌细胞离子迁移可能通过调控离子通道基因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电化学治疗 电压 电量 电离子 离子通道基因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后培养液pH的改变对宫颈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玮 蒋志峰 +2 位作者 黎丹戎 唐步坚 李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905-908,共4页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后培养液pH改变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的条件下,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和不同浓度的碱、酸培养液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处理Hela细胞并分别采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测试法,MTT法以及细胞... 目的:探讨电化学治疗后培养液pH改变对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在体外实验的条件下,用不同电化学治疗剂量和不同浓度的碱、酸培养液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处理Hela细胞并分别采用精密pH试纸和酸度计测试法,MTT法以及细胞培养直接爬片,HE染色和光镜观察方法观察电化学治疗后不同电极处pH值改变,不同pH值培养液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以及不同剂量电化学治疗及不同pH值培养液对Hela细胞形态学影响。结果:①各电化学剂量处理后阴、阳极处pH值与空白对照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阴极呈碱性;阳极呈酸性。②不同浓度酸性培养液不同作用时间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 h,各浓度碱性培养液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不同时段各电化学剂量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其对应酸碱培养液的生长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HE染色显示,碱性对Hela细胞形态学破坏强于酸性。结论:电化学治疗时导致细胞生存环境的pH改变从而抑制Hela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PH值 电化学治疗 体外实验
下载PDF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与射频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6 位作者 田建明 张火俊 左长京 郝西彦 任方远 袁庆中 李树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比较电化学疗法与射频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分别应用电化学疗法与射频疗法进行治疗 ,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 ,与荷瘤对照组比较 ,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 目的 比较电化学疗法与射频治疗对大鼠种植型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分别应用电化学疗法与射频疗法进行治疗 ,1周后影像学、病理光镜观察肿瘤大小、坏死、凋亡变化 ,与荷瘤对照组比较 ,并观察生存期的长短。结果 治疗前 ,所有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0 0±6 )mm3 ,治疗后 1周 ,电化学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2 5± 10 )mm3 ,射频治疗组大鼠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4 3± 12 )mm3 ,而荷瘤对照组肝肿瘤平均体积为 (190± 11)mm3 ;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两治疗组组织病理检查 ,光镜下均见肿瘤组织坏死明显 ,并可诱发细胞凋亡 ;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 电化学疗法与射频治疗均可明显促进肿瘤坏死 ,诱发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种植型肝癌 电化学治疗 射频治疗 疗效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后影像学特征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6 位作者 田建明 张火俊 左长京 郝西彦 任方远 袁庆中 李树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特征变化。方法 采用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CT、MRI观察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信号等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 大鼠肝癌种植后 7d ,...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的影像学特征变化。方法 采用直接注射法制作大鼠肝癌动物模型 ,应用CT、MRI观察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边缘、强化、信号等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 大鼠肝癌种植后 7d ,种植肝叶均可见类圆形、单发瘤灶影 ,大小约0 .6~ 0 .8cm ,CT平扫为低密度 ,增强后边缘强化 ;MRI扫描T1WI为低信号 ,T2 WI为高信号。电化学治疗后 7d ,CT平扫均为低密度 ,增强后无明显强化 ;MRI扫描T1WI为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 ,T2 WI为相对低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种植型肝癌 电化学治疗 影像学特征 细胞增殖 作用机制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附30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权 章五一 +2 位作者 李太东 徐万成 劳逸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报告1990年9月~1993年12月电化学治疗各类恶性肿瘤30例,取得较好疗效。其中Ⅰ级11例,占36.7%;Ⅱ级12例,占40.0%;Ⅲ级6例,占20.0%;Ⅳ级工例,占3.3%;总有效率(Ⅰ+Ⅱ级)76.7%。我... 报告1990年9月~1993年12月电化学治疗各类恶性肿瘤30例,取得较好疗效。其中Ⅰ级11例,占36.7%;Ⅱ级12例,占40.0%;Ⅲ级6例,占20.0%;Ⅳ级工例,占3.3%;总有效率(Ⅰ+Ⅱ级)76.7%。我们认为电化学疗法,可治疗体表和内脏肿瘤,尤以体表肿瘤为佳。本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治疗恶性肿瘤,特别是中晚期不能手术及放化疗无效病例的一种新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恶性肿瘤 疗效 电疗法
下载PDF
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成伟 王培军 +6 位作者 田建明 张火俊 左长京 郝西彦 任方远 袁庆中 李树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 (EChT)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大鼠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 (CD3 、CD4、CD8)及应用免疫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L 2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荷瘤大... 目的 了解大鼠种植型肝癌电化学治疗 (EChT)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荷瘤大鼠治疗前后T细胞表面抗原 (CD3 、CD4、CD8)及应用免疫试剂盒检测外周血IL 2表达水平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荷瘤大鼠治疗前CD3 + 、CD4+ 、CD8+ 、CD4+ /CD8+ 、外周血IL 2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电化学治疗后CD3 + 、CD4+ 、CD8+ 、CD4+ /CD8+ 均有所回升 ,外周血IL 2水平回升。结论 荷瘤大鼠存在免疫功能低下 ,电化学治疗可纠正免疫紊乱 ,提高大鼠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癌 电化学治疗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低毫安(10mA)电化学治疗对人乳腺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炳刚 沈义军 +3 位作者 魏昌晟 张智 杨涛 王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2797-2799,共3页
目的:研究低毫安(10m A)电化学治疗对人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MDR)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电化学治疗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糖蛋... 目的:研究低毫安(10m A)电化学治疗对人乳腺癌细胞阿霉素耐药株(MCF-7/ADR)多药耐药(MDR)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测定电化学治疗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低毫安电化学治疗(0.1C-2C)能不同程度降低ADR对MCF-7/ADR细胞的IC50;2C的电化学治疗能显著提高ADR在MCF-7/ADR细胞内的浓度,降低MCF-7/ADR细胞P-gp的表达。结论:电化学治疗能逆转MCF-7/ADR细胞的MDR,其机理可能是抑制了P-gp的功能表达,增加了细胞内ADR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人乳腺癌耐阿霉素MCF-7细胞 多药耐药
下载PDF
经尿道电化学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翼 张东升 +1 位作者 詹毓彦 梁长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6期65-66,共2页
目的经尿道电化学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作用。方法根据B超测得尿道前列腺部长度,分别选择相应的气囊电极尿管及治疗电量,应用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进行电化学治疗。结果89.6%的患者尿流率、残余尿和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 目的经尿道电化学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作用。方法根据B超测得尿道前列腺部长度,分别选择相应的气囊电极尿管及治疗电量,应用电化学前列腺增生治疗仪进行电化学治疗。结果89.6%的患者尿流率、残余尿和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结论经尿道电化学治疗是针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 前列腺增生 电化学治疗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食管癌29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新隆 王平 李雄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12-212,共1页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食管癌 疗效 注意事项 临床资料
下载PDF
电化学治疗联合化疗泵植入治疗肝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京海 黄美雄 +3 位作者 赵刚 吴国举 王在同 龙海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 电化学治疗 (ECT)联合门静脉系局部区域化疗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评估。方法  4 0例肝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门静脉系植入化疗泵化疗配合ECT治疗 ,B组单纯门静脉系植入化疗泵化疗。结果 A组 7例患者完全缓解 (CR) ,7例部分... 目的 电化学治疗 (ECT)联合门静脉系局部区域化疗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评估。方法  4 0例肝转移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A组门静脉系植入化疗泵化疗配合ECT治疗 ,B组单纯门静脉系植入化疗泵化疗。结果 A组 7例患者完全缓解 (CR) ,7例部分缓解 (PR) ,有效率 (CR +PR) 70 %。B组CR患者 0例 ,PR患者 5例 ,有效率 2 5 %。两组CEA、CA199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效价的变化有明显差异。结论 ECT联合门静脉系区域化疗治疗肝转移癌 ,提高了缓解率和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治疗 门静脉系区域化疗 肝转移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