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刘燕茹 史晓霞 郑燕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14,共6页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 纳米材料具有微小的结构、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最灵敏和最有前途的传感器之一,二者的结合使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快速响应、准确和低成本等突出特点,在生物分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综述了目前使用较多的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生物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对不同纳米材料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纳米材料应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无机纳米材料 有机纳米材料 生物纳米材料
下载PDF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明芳 石继飞 +3 位作者 郑燕 刘燕茹 史晓霞 曹艳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医疗保健、食品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成为构建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首选材料,其中金属纳米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包括单金属纳米材料、多金属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金属有机骨架在内的常见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基于金属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单金属纳米材料 多金属纳米材料
下载PDF
基于MOF-74@AuAg纳米花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对循环肿瘤DNA的检测
3
作者 谢林芝 何林欣 +1 位作者 付杨 陈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92-196,201,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聚糖的黏附性和成膜性制备AuAg ... 目的构建基于MOF-74@AuAg纳米花(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并检测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循环肿瘤DNA(ctDNA)。方法采用还原法制备AuAg NFs;采用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74;利用壳聚糖的黏附性和成膜性制备AuAg NFs与MOF-74的复合材料;采用电子显微镜对AuAg NFs、MOF-74@AuAg NFs进行形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评估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可行性;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定量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ctDNA,并采用加标回收法评估其在临床样本中的应用潜能。结果基于MOF-74@AuAg NFs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被成功构建,其对突变的ctDNA线性检测为10 fM~1 nM,检测限低至0.392 fM,加标回收率为92.22%~118.2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ctDNA,其灵敏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AuAg纳米花 循环肿瘤DNA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玉珍 施宁娜 +3 位作者 田茂忠 温雅琼 王江悦 穆建圆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4,共7页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酶、核酸适配体、蛋白质、细胞等各种生物成分建立的电化学方法,由于这些生物成分具有强的特异性,决定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便捷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基于抗原抗体、酶、核酸适配体、蛋白质、细胞等各种生物成分建立的电化学方法,由于这些生物成分具有强的特异性,决定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便捷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染物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各种生物成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重金属离子 生物成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然 张蕴哲 +3 位作者 徐慧 卢鑫 马晓燕 张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4期172-178,共7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污染食品的常见真菌毒素,长期食用OTA污染的食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随着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成为OTA检测的新方向。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其性能。该文综...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污染食品的常见真菌毒素,长期食用OTA污染的食品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随着生物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成为OTA检测的新方向。纳米材料在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其性能。该文综述使用纳米材料检测OT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材料 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白拓男 梁新义 《现代食品》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越来越难以应对当下国内外市场中食品品类激增所带来的检测压力,高效、快速、准确地在食品样品中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电化学... 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越来越难以应对当下国内外市场中食品品类激增所带来的检测压力,高效、快速、准确地在食品样品中检测出食源性致病菌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实现在线检测、快速检测、痕量检测,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方向的研究与开发。本文在介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基本原理和分类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与讨论近期国内外关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突出研究成果,并展望其研究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CRISPR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双 陈挚 +2 位作者 黄韵霞 赵国军 江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1-1787,共17页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对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tDNA、miRNA、蛋白质、外泌体等)进行敏感检测是早期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肿瘤检测方法由于其成本高、时间长以及灵敏度低,已成为肿瘤诊疗... 肿瘤的早期诊断对提高生存率和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对体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如ctDNA、miRNA、蛋白质、外泌体等)进行敏感检测是早期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肿瘤检测方法由于其成本高、时间长以及灵敏度低,已成为肿瘤诊疗领域亟需突破的技术瓶颈。源于细菌的适应性免疫系统的规则成簇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及其相关蛋白质(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as)系统,已开发成为一种高效的分子诊断工具。近年来,通过结合便捷、高灵敏、响应速度快的电化学技术,CRISPR/Cas生物传感器在快速检测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第Ⅱ类CRISPR/Cas系统单效应蛋白的原理及特点,重点综述了基于CRISPR/Cas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各种检测技术(包括阻抗法、伏安法、光电化学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在肿瘤诊断领域的应用,并讨论了CRISPR/Cas集成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优势与局限性、当前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肿瘤检测
原文传递
植物激素吲哚乙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春香 李劲 +2 位作者 萧浪涛 沈国励 俞汝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5-208,共4页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极 ( 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 ,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 ,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 ,此电极在 Na H2 PO4 - Na2 HPO4 ( p H 5 .8)... 本文提出了以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修饰的碳糊电极 ( LFMCE)作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传感器的研制 ,探讨了影响电极性能的因素 ,初步研究了吲哚乙酸氧化酶处于最优活性的基本条件。实验表明 ,此电极在 Na H2 PO4 - Na2 HPO4 ( p H 5 .8)缓冲溶液中对植物生长素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 ,氧化峰电位约在 0 .42 V左右。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氧化峰电流变化值与吲哚乙酸浓度在 8~ 1 60μg/ 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下限为 4.2μg/ m L ,相关系数为 0 .9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激素 吲哚乙酸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绿豆芽叶片组织 二茂铁 电极性能 修饰电极 植物生长调节剂 检测 循环伏安法
下载PDF
基于纳米材料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宗花 郭新美 +3 位作者 夏建飞 张菲菲 夏延致 李延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6-1223,共8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前沿性的内容。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催化等性能,加之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将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呈现出体积更小... 近年来,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前沿性的内容。纳米材料具备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催化等性能,加之其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可将传感器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呈现出体积更小、速度更快、检测灵敏度更高和可靠性更好等优异性能。该文按照纳米结构的分类,综述了近几年基于以下纳米材料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零维纳米材料——纳米微粒;一维纳米材料——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棒;二维纳米材料——纳米超薄膜。引用参考文献78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零维 一维 二维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谦 张玲 李景虹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1-649,共9页
石墨烯作为新型的二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石墨烯及其复合物适合于构建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功能化的方法,并对石墨烯及其复合物在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 石墨烯作为新型的二维碳基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石墨烯及其复合物适合于构建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本文介绍了石墨烯功能化的方法,并对石墨烯及其复合物在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功能化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电极及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麦智彬 谭学才 邹小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5,共6页
综述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合成、纯化、功能化、分散及基于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电极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电极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评述
下载PDF
纳米金颗粒增强信号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谷胱甘肽和半胱氨酸的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青 刘卫 +3 位作者 羊小海 王柯敏 刘沛 何磊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45-1850,共6页
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先将富含T碱基的DNA1和DNA2探针分别修饰在金电极和纳米金颗粒(AuNPs)上,再加入Hg2+,通过形成T-Hg2+-T结构使AuNPs结合到金电极表面.当加入GSH(或Cys)后,GSH(... 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谷胱甘肽(GSH)和半胱氨酸(Cys)的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先将富含T碱基的DNA1和DNA2探针分别修饰在金电极和纳米金颗粒(AuNPs)上,再加入Hg2+,通过形成T-Hg2+-T结构使AuNPs结合到金电极表面.当加入GSH(或Cys)后,GSH(或Cys)可以竞争结合T-Hg2+-T结构中的Hg2+,使AuNPs离开电极表面.由于AuNPs上修饰的DNA探针能够静电吸附大量电活性物质六氨合钌(RuHex),因此该过程可引起计时电量信号的显著变化,据此实现了GSH(或Cys)的高灵敏检测.该传感器的检出限达10 pmol/L,比荧光法或比色法降低了2~3个数量级.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金颗粒 DNA 谷胱甘肽 半胱氨酸
下载PDF
微阵列电极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钦文 李斌 +2 位作者 黄美浅 刘仲明 刘芳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7,共4页
以微阵列电极为基础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实现生物传感器微型化和集成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介绍了微阵列电极以及作为信号转换器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应用的有关进展情况,特别是在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微阵列电极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信号转换器 微电子 金电极
下载PDF
纳米金、碳纳米管和纳米线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琦 张宏芳 +1 位作者 骆凯 郑建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47-1253,共7页
综述了1995~2007年间,纳米金、碳纳米管和纳米线材料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中的新进展,引用文献60篇。
关键词 纳米金 碳纳米管 纳米线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利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行无创血糖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剑 刘红敏 +3 位作者 杨庆德 姜利英 田青 蔡新霞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35-2539,共5页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反离子电渗透原理无创检测血糖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此生物传感器在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裸鼠离体皮肤的葡萄糖透皮抽取和检测实验,研究了化学促渗剂和电流切换技术对无创血糖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使...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反离子电渗透原理无创检测血糖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利用此生物传感器在自行搭建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裸鼠离体皮肤的葡萄糖透皮抽取和检测实验,研究了化学促渗剂和电流切换技术对无创血糖检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使用化学促渗剂后葡萄糖的渗透量是不使用促渗剂情况下的2.29倍,采用电流切换技术,能减缓长时间通电对皮肤的刺激,在皮下葡萄糖浓度0~18mmol/L范围内,生物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皮下葡萄糖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86,n=7).此外,还进行了与生物传感器配合使用的腕式仪表的研制,为实现糖尿病人血糖闭环控制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血糖 无创检测 反离子电渗透 金电极
下载PDF
二硫化钼纳米片的制备及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虹 岳红彦 +4 位作者 黄硕 高鑫 常靖 林轩宇 姚龙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58-61,76,共5页
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是典型的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MoS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微机械剥离法、锂离子插层法和液相超声法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剥离法和以... 二硫化钼(MoS2)纳米片是典型的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学、光学、热学和力学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综述了MoS2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微机械剥离法、锂离子插层法和液相超声法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剥离法和以化学气相沉积、水热合成等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合成法。同时,介绍了MoS2纳米片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纳米片 二维纳米材料 材料制备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6
17
作者 封科军 姚艳玲 +1 位作者 沈国励 俞汝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6-1680,共5页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 结合DNA酶优异的氧化还原催化特性和碳纳米管的电化学特性,制备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并通过壳聚糖将其固定到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界面.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结构的氧化还原反应催化特性,并以此为传感平台构建了葡萄糖氧化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单壁碳纳米管-DNA酶复合材料修饰的电极对过氧化氢的响应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10-6~1×10-2mol/L)和良好的检测灵敏度(检出限为1×10-6mol/L).采用制备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实现了对葡萄糖的快速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DNA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催化性能
下载PDF
特定序列脱氧核糖核酸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进展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丽菊 彭图治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5-360,共6页
对当今电分析化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脱氧核糖核酸 (DNA)的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评述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DNA 电分析化学 测序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4
19
作者 蔡新霞 李华清 +2 位作者 饶能高 王利 崔大付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359-361,共3页
介绍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基本测试原理和研究进展 ,该类传感器可对多种生化参数进行直接实时动态检测 ,基于微机电系统 (MEMS)加工技术和微电子IC制造技术 ,电化学传感器在向着微型化。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测试原理 生化参数 动态检测 微机电系统 集成化
下载PDF
双层类脂膜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罗立强 杨秀荣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165-1171,共7页
详细评述了各种双层类脂膜包括传统的双层类脂膜(BLM)、固体载体支撑的自组双层类脂膜(s-BLM)、固体载体支撑的混合双层类脂膜(h-BLM)的制备方法和特性,比较了其优缺点。介绍了双层类脂膜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 详细评述了各种双层类脂膜包括传统的双层类脂膜(BLM)、固体载体支撑的自组双层类脂膜(s-BLM)、固体载体支撑的混合双层类脂膜(h-BLM)的制备方法和特性,比较了其优缺点。介绍了双层类脂膜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双层类脂膜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制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