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断面有功潮流约束的电压驱动潮流样本生成方法
1
作者 吴倩红 周二专 +3 位作者 武志刚 田芳 李桐 唐俊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5-150,158,共7页
灵活高效地制定现代电力系统的合理运行方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为提高电力部门制定运行方式的效率和灵活性,本文提出一种电压驱动的潮流样本生成方法,通过发电机输出功率转移分布因子将断面有功潮流约束转化为发电机有功注入功率的... 灵活高效地制定现代电力系统的合理运行方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为提高电力部门制定运行方式的效率和灵活性,本文提出一种电压驱动的潮流样本生成方法,通过发电机输出功率转移分布因子将断面有功潮流约束转化为发电机有功注入功率的调整,基于直流潮流将发电机有功注入转化为节点电压相角的指定。该方法能充分考虑各种节点约束,电压初值相量经过合理调整后能够准确得到满足断面有功约束的潮流样本。该方法不需要进行迭代求解,计算速度快且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样本生成 电压驱动 发电机输出功率转移分布因子 直流潮流
下载PDF
基于锆钛酸铅的低电压驱动MEMS电场传感器研究
2
作者 雷虎成 夏善红 +6 位作者 彭春荣 毋正伟 张洲威 刘俊 彭思敏 刘向明 高雅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7,共8页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锆钛酸铅(PZT)的低电压驱动微机电系统(MEMS)电场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电荷感应原理,其敏感单元由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构成。固定电极与可动电极均为感应电极,同时两者又是屏蔽电极。在PZT压电材料的驱动下,可动电极产... 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锆钛酸铅(PZT)的低电压驱动微机电系统(MEMS)电场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电荷感应原理,其敏感单元由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构成。固定电极与可动电极均为感应电极,同时两者又是屏蔽电极。在PZT压电材料的驱动下,可动电极产生垂直于敏感芯片基底的振动并且与固定电极形成交互屏蔽,当存在待测电场时,分别在可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上产生相位差为180°的感应电流信号。该文进行了传感器的设计和有限元仿真,提出敏感微结构的加工工艺流程,突破了基于PZT压电材料的可动电极MEMS工艺兼容制备技术,完成了敏感芯片制备,对传感器进行了性能测试。该传感器具有工作电压低的突出优点。实验测试表明,在0~50 kV/m电场强度范围内,采用1 V交流驱动电压,电场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292 mV/(kV/m),线性度为2.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传感器 锆钛酸铅 电压驱动 微机电系统
下载PDF
电压驱动与电流积分器相结合实现压电电荷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维杰 崔玉国 +1 位作者 杨志欣 孙宝元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2年第4期260-262,共3页
采用电荷控制可以补偿压电执行器的位移迟滞,文中在分析几种电荷控制方案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电压驱动和电流积分器为一体的驱动方法。积分器能获得压电电荷,却不影响驱动电压。为补偿压电漏电,给积分器增加了漏电流补偿电阻。基... 采用电荷控制可以补偿压电执行器的位移迟滞,文中在分析几种电荷控制方案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集电压驱动和电流积分器为一体的驱动方法。积分器能获得压电电荷,却不影响驱动电压。为补偿压电漏电,给积分器增加了漏电流补偿电阻。基于此驱动电路可实现电荷控制。文章用于开环位移监测和闭环PID控制的线性位移跟踪,证实了该电荷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驱动 电流积分器 压电电荷控制 压电陶瓷 迟滞 执行器 积分器
下载PDF
低电压驱动微流控芯片二氧化硅绝缘薄膜的研究
4
作者 吕宏峰 闫卫平 李杰超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4-1206,1211,共4页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台阶仪、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表面形貌、膜厚、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金属/绝缘膜/金属(MIM)结构对薄膜的I-V电学特性进行...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二氧化硅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台阶仪、X射线衍射仪(XRD),分别对不同条件下制备的二氧化硅薄膜的表面形貌、膜厚、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金属/绝缘膜/金属(MIM)结构对薄膜的I-V电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玻璃基底温度在300℃条件下生长的4μm厚度的二氧化硅薄膜,其表面均匀平整,耐压能力>200V,能够承受500kV/cm以上的场强,满足作为低电压驱动微流控芯片绝缘薄膜的要求,并在样品驱动的应用中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绝缘薄膜 电压驱动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一种全新的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的研究
5
作者 胡宗波 张波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 ,其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耦合自输出滤波电感电压 ,具有创新性。该驱动方式不仅解决了以往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中续流管的体二极管在死区时间内的导通问题 ,而且可以优化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波形 ,...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 ,其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耦合自输出滤波电感电压 ,具有创新性。该驱动方式不仅解决了以往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中续流管的体二极管在死区时间内的导通问题 ,而且可以优化同步整流管的驱动电压波形 ,因而可在极大地降低整流损耗的同时 ,有效地降低驱动损耗 ,显著地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驱动同步整流器 电路拓扑结构 磁复位电路 整流效率
下载PDF
基于TL494磁流变减震器电压驱动电路设计与测试
6
作者 祝世兴 金平 何永勃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130-133,共4页
设计基于PWM集成芯片TL494的磁流变减震器励磁线圈的驱动电路。经试验测试,该驱动电路线性可控,响应时间小于1ms,在0~20V之间连续可调,最大输出功率15W,控制误差小于5%。
关键词 磁流变减震器 PWM集成芯片 电压驱动
下载PDF
PWM调压的高速电磁开关阀双电压驱动器研究
7
作者 苏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38-41,共4页
分析了影响高速电磁开关阀开启和关闭特性的电气因素,设计了一种PWM调压的高速电磁开关阀双电压驱动器,构建了高速电磁开关阀动态特性试验平台,验证了该驱动器改善高速电磁开关阀动态特性的有效性。
关键词 高速电磁开关阀 PWM 电压驱动 动态特性
下载PDF
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下实心磁路磁轴承的系统辨识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亮 李黎川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8-273,共6页
与叠片结构的磁轴承相比,实心磁路磁轴承除了能简化工艺外,还能保证结构强度,但实心材料中会有明显的涡流。用等效磁路法建立磁轴承模型时忽略了涡流的影响,导致理论模型和实际系统之间有较大的误差。为了获取磁轴承的精确模型,该文对... 与叠片结构的磁轴承相比,实心磁路磁轴承除了能简化工艺外,还能保证结构强度,但实心材料中会有明显的涡流。用等效磁路法建立磁轴承模型时忽略了涡流的影响,导致理论模型和实际系统之间有较大的误差。为了获取磁轴承的精确模型,该文对一个实心磁路主动磁轴承在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下都做了系统辨识。磁轴承的理论模型在电流驱动下是二阶的,在电压驱动下是三阶的,但辨识结果是两者都需要用一个三阶模型来描述。涡流改变了电流驱动下模型的阶次,却只修正了电压驱动下模型的系数,说明电压驱动下建立的数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实际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心磁路磁轴承 系统辨识 涡流 电流驱动 电压驱动
原文传递
基于双电压驱动下高速开关阀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派霞 张小军 刘科明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4,共6页
为了提高高速开关阀的响应特性,采用双电压驱动的控制方法。运用AMESim建立高速开关阀的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得出不同控制方法下(单电压驱动、双电压驱动)高速开关阀的动态特性曲线及其特征值,通过试验测试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为了提高高速开关阀的响应特性,采用双电压驱动的控制方法。运用AMESim建立高速开关阀的动态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得出不同控制方法下(单电压驱动、双电压驱动)高速开关阀的动态特性曲线及其特征值,通过试验测试证实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高压源为25 V时,双电压驱动下开关阀的吸合时间减少了28.3%,释放时间减少了44.2%。仿真分析基于该高速开关阀在工作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不同控制方法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双电压驱动控制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特性 高速开关阀 仿真 电压驱动 优越性
下载PDF
用于神经信号再生的神经功能电压驱动电路(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珏 李文渊 王志功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7年第4期512-515,共4页
采用华润上华0.6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再生微电子系统的低功耗、高增益功能电激励电压驱动电路.它可以用于驱动激励电极和与之相连的神经来再生神经信号.电路由2部分组成:全差分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及带过载保护的... 采用华润上华0.6μm CMOS工艺,设计实现了一种用于神经信号再生微电子系统的低功耗、高增益功能电激励电压驱动电路.它可以用于驱动激励电极和与之相连的神经来再生神经信号.电路由2部分组成:全差分折叠式共源共栅放大器及带过载保护的互补型甲乙类输出级.电路采用了满摆幅的输入输出结构,保证了大输入电压范围和大输出电压范围.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增益可以达到81dB,具有295kHz的3dB带宽.芯片面积为1.06mm×0.52mm.经流片实现后在片测试,在单电源+5V下工作,直流功耗约为7.5mW,输出电压幅度达到4.8V;同时在单电源+3.3V下也可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满摆幅 神经信号 电压驱动
下载PDF
反应式步进电机单电压驱动方式的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敏 辛鹏 《科技创新导报》 2008年第35期63-63,共1页
传统的反应式步进电机单电压驱动方式电源效率低、运转噪音大,仅适用于小功率步进电机。针对单电压驱动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绕组中的电流入手,提出了基于单电压驱动方式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改变单电压驱动的通电方式,... 传统的反应式步进电机单电压驱动方式电源效率低、运转噪音大,仅适用于小功率步进电机。针对单电压驱动存在的问题,从分析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绕组中的电流入手,提出了基于单电压驱动方式的改进方案。该方案通过改变单电压驱动的通电方式,有效提高电源的使用效率,降低电机运转噪音。实际使用效果表明,此方法切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动机 电压驱动 反应式
下载PDF
低电压驱动的硅基Ka波段级联式MEMS移相器 被引量:4
12
作者 石艳玲 卿健 +3 位作者 李炜 忻佩胜 朱自强 赖宗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914-1916,共3页
通过在共平面波导上周期性地分布微机械电容 ,外加电压驱动改变电容值 ,可实现级联式MEMS移相器 .本文讨论了优化相移特性对共平面波导特性阻抗及下拉电压的要求 ,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制备了高阻硅基上的Ka波段级联式MEMS移相器 ,测试结果... 通过在共平面波导上周期性地分布微机械电容 ,外加电压驱动改变电容值 ,可实现级联式MEMS移相器 .本文讨论了优化相移特性对共平面波导特性阻抗及下拉电压的要求 ,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制备了高阻硅基上的Ka波段级联式MEMS移相器 ,测试结果表明制备器件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 ,8V时即产生明显的相移量 ,在 36GHz处 15V驱动电压时相移量为 118°,2 5V时为 2 86°.对微结构弹性膜的机械振动寿命测试表明 ,13级级联的MEMS移相器所有弹性膜同步振动的寿命为 3× 10 6次 .为器件的实用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移相器 高阻硅 驱动电压 振动寿命 MEMS 共平面波导
下载PDF
单相电压驱动的螺母型超声电机
13
作者 陈柱子 陈宇 +1 位作者 周铁英 付德永 《声学技术》 CSCD 2013年第S1期271-272,共2页
0引言超声波电动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一种新型机械驱动装置,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将超声振动转换成转子或导轨的回转或直线运动。超声电机的工作... 0引言超声波电动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一种新型机械驱动装置,它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即电致伸缩效应),把电能转换为弹性体的超声振动,并通过摩擦传动的方式将超声振动转换成转子或导轨的回转或直线运动。超声电机的工作频率一般处于20kHz的超声频率范围,故称为超声电机。超声电机性能优越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电机 超声振动 超声波电动机 电压驱动 电致伸缩效应 超声频率 摩擦传动 压电材料 直线运动 逆压电效应
下载PDF
0.18μm CMOS工艺10Gb/s VCSEL电压驱动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玉良 王志功 +1 位作者 苗澎 田玲 《中国集成电路》 2009年第9期35-38,共4页
采用SMIC 0.18μm 1P6M混合信号CMOS工艺设计了10Gb/s VCSEL电压驱动器,可以用于驱动共阴结构的VCSEL。电路采用了RC负反馈技术和C3A(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在10Gb/s速率下工作性能良好,最高可工作至12.5Gb/s。电... 采用SMIC 0.18μm 1P6M混合信号CMOS工艺设计了10Gb/s VCSEL电压驱动器,可以用于驱动共阴结构的VCSEL。电路采用了RC负反馈技术和C3A(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电路在10Gb/s速率下工作性能良好,最高可工作至12.5Gb/s。电路采用1.8V和3.5V电压供电,直流总功耗为164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SEL 电压驱动 RC负反馈 电容耦合电流放大器
下载PDF
电压驱动型脉宽调制器TL494 被引量:18
15
作者 谢春林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脉宽调制器 电压驱动 TL494
下载PDF
东芝推出采用业界最小封装的低输入功耗型电压驱动光继电器
16
《变频器世界》 2019年第9期47-47,共1页
9月25日,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东芝”)宣布,“TLP3407SR”开始出货。这是一款新型电压驱动光继电器,有助于降低功耗,并且实现了业界最小的安装面积。
关键词 存储装置 光继电器 电压驱动 电子元件 降低功耗 东芝
下载PDF
微半球陀螺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研究
17
作者 张林 李荣冰 +1 位作者 徐菁 李忠良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2,共8页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受阻尼不均匀程度和幅值控制精度影响,保证陀螺结构高度对称性的同时,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也尤为重要。针对常见一倍频、1/2倍频电压驱动方式存在同频驱动噪声干扰和补偿相位延时导致微半球谐振陀螺驱动模态... 微半球谐振陀螺的标度因数受阻尼不均匀程度和幅值控制精度影响,保证陀螺结构高度对称性的同时,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也尤为重要。针对常见一倍频、1/2倍频电压驱动方式存在同频驱动噪声干扰和补偿相位延时导致微半球谐振陀螺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较低,标度因数稳定性不足等问题,由于起振后陀螺等效驱动形式变化,基于微谐振子电压驱动原理构建了稳幅阶段微谐振子动态振动模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稳幅阶段的同相位二倍频电压驱动方式,设计了一种用于陀螺模态控制的交直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避免了相位补偿和同频驱动引起的幅值波动干扰。最后经力平衡模式仿真试验对比验证,混合电压切换驱动方法下驱动模态幅值控制精度提升5.882%,陀螺仪标度因数稳定性提高6.6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半球谐振陀螺 电压驱动 变频控制 简谐振动 谐振频率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交错自举控制技术的全集成SCPC浮动电压驱动电路
18
作者 郑心易 罗萍 《微电子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9-214,共6页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集成开关电容功率转换器(SCPC)的浮动电压驱动电路。该电路采用交错自举控制技术,周期性地利用多相交错SCPC中的特定单元为其他单元提供自举驱动。该电路实现了全部功率开关的浮动电压驱动,并且适用于所有SCPC拓扑。...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集成开关电容功率转换器(SCPC)的浮动电压驱动电路。该电路采用交错自举控制技术,周期性地利用多相交错SCPC中的特定单元为其他单元提供自举驱动。该电路实现了全部功率开关的浮动电压驱动,并且适用于所有SCPC拓扑。相比于传统浮动电压驱动方案,该驱动电路的硬件开销与SCPC中的器件数目无关。提出的浮动电压驱动电路应用于一个8相可重构SCPC中,仿真结果证明了其功能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容功率转换器 浮动电压驱动 功率集成电路
原文传递
低驱动电压k波段电容耦合式RF MEMS开关的设计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佳 高杨 +1 位作者 白竹川 李仁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5-77,81,共4页
设计了一种低驱动电压的电容耦合式射频微机械(RF MEMS)开关。RF MEMS开关采用共面波导传输线,双电极驱动,悬空金属膜采用弹性折叠梁支撑。使用MEMS CAD软件CoventorWare、微波CAD软件HFSS,分别仿真了开关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仿真结... 设计了一种低驱动电压的电容耦合式射频微机械(RF MEMS)开关。RF MEMS开关采用共面波导传输线,双电极驱动,悬空金属膜采用弹性折叠梁支撑。使用MEMS CAD软件CoventorWare、微波CAD软件HFSS,分别仿真了开关的力学性能和电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开关的驱动电压为2.5 V,满足低驱动电压的设计目标;开关开态的插入损耗约为0.23 dB@20 GHz,关态的隔离度约为18.1 dB@20 GHz。最后给出了这种RF MEMS开关的微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开关 驱动电压 仿真
下载PDF
人工中耳惯性压电式悬浮振子驱动电压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后广 闵小峰 +1 位作者 塔娜 饶柱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3-235,共3页
为研究人工中耳惯性压电悬浮振子的驱动电压特性,首先建立中耳的有限元模型,其可靠性通过实验对比得以验证;再利用该中耳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振子绑定装置处的位移阻抗特性,并基于此建立听骨链与绑定装置的等效力学模型;最终建立听骨链与... 为研究人工中耳惯性压电悬浮振子的驱动电压特性,首先建立中耳的有限元模型,其可靠性通过实验对比得以验证;再利用该中耳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振子绑定装置处的位移阻抗特性,并基于此建立听骨链与绑定装置的等效力学模型;最终建立听骨链与惯性压电悬浮振子的耦合力学模型,分析了其所需驱动电压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振子所需驱动电压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在语音频段,所需最大驱动电压为20.9 V;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多发生的中高频段,该驱动电压不高于3.8 V,满足人工中耳低电压、低能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压电悬浮振子 驱动电压 人工中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