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4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培养: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包永强 朱昊 +2 位作者 梁瑞宇 谢跃 王青云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升现场工程师数字化能力。作为数字化工程师的主要来源,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当前,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提升现场工程师数字化能力。作为数字化工程师的主要来源,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当前,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在学生生源质量、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培养应当明确数字化能力培养的定位,构建面向产业数字化的数据和案例库,建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深度融合数字化培养模式和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系统设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培养模式才能有效助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应用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数字化能力培养的探讨可以为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其他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数字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
作者 邓淼磊 樊少珺 曹鹤玲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8期7-10,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最后论述了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其中... 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策略,最后论述了基于产教协同的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的保障措施,其中策略部分包括设置系统而全面的课程内容;深化产教协同,优化教学方式;加强数字资源平台建设;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专业 专业学位研究生 产教协同
下载PDF
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探索——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
3
作者 吴才章 赵志科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9期89-92,共4页
文章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最后总结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 文章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为例,首先阐述了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最后总结了基于校外实践基地的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成效,其中培养实践包括持续优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强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双导师”队伍建设;注重行业需求导向,发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优势;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专业 校外实践基地
下载PDF
融入学科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研究——以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志科 吴才章 王莉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的概念从有形向无形扩展,从而引发新的工程伦理问题。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分析,探讨融入专业特色的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探索多元化化课程考核与评... 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的概念从有形向无形扩展,从而引发新的工程伦理问题。通过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教育现状分析,探讨融入专业特色的研讨式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模式,探索多元化化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工程应用中的社会责任感,健全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提升实际工程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电子信息 教学改革 社会责任 专业学位研究生
下载PDF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白岩 徐凯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1期53-57,共5页
该文首先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以东北林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介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性探索。该创新举措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 该文首先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以东北林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介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性探索。该创新举措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创新 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下载PDF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举措——以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潘永强 高明 +3 位作者 高武奇 田会 李宏 姚姗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4期6-9,共4页
文章以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为例,首先分析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面临的问题,然后提出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举措。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电子信息专业 联合培养基地
下载PDF
OBE视域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探析
7
作者 杨永 樊杭 +8 位作者 孟媛 张江银 谭思连 王嘉孺 韦嘉雯 张瑛 韩叶芬 陈玲 杨连招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循证实践能力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不仅能为其提供重要的科学方法和指导,还能帮助其日后临床合理应用专业资源进行科学的护理决策。在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视域下,结合循证护理教学实践,探析提升护理硕士... 循证实践能力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不仅能为其提供重要的科学方法和指导,还能帮助其日后临床合理应用专业资源进行科学的护理决策。在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视域下,结合循证护理教学实践,探析提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循证实践能力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循证护理 护理硕士 专业学位研究生 循证实践能力
下载PDF
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法探究——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例
8
作者 梁骁 许培东 +1 位作者 崔元甲 王鹤天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然后阐述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法,最后论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具体策略,包括开辟实践培养新路径...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然后阐述了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接着提出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法,最后论述了协同创新视角下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具体策略,包括开辟实践培养新路径,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专业学位硕士实践创新方案;健全实践培养管理体系,多途径激发校内外实践基地创新活力;优化实践考核机制,助推专业学位硕士优秀产业成果落地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 协同创新 电子信息专业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学关系探讨
9
作者 张会敏 孙雪婷 +3 位作者 朱丽丽 张昌强 王沛 孙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10期4-7,共4页
新质生产力特点在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最终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导学关系和导学共同体是MNS研究生... 新质生产力特点在创新、关键是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最终实现全面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NS)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导学关系和导学共同体是MNS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新质生产力视角下MNS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导学关系在MNS研究生教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导学关系的优化策略和建议,以提升MNS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现MNS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导学关系 创新能力
下载PDF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丹 柯颖莹 李福山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8期125-129,共5页
研究生教育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的基本格局。专业学位的发展重在破除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应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性教学,强化产教融合协同... 研究生教育是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的基本格局。专业学位的发展重在破除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应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重点突出工程实践性教学,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深入建设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将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紧密对接。文章以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积极探索构建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培养专班的形式,创新应用型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构建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产教协同育人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专业学位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以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丹煜 李树锋 金立标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9期55-59,共5页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为应对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 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领域之一。为应对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结合学科特色和自身发展情况,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作品展项目、产教融合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实践,有效提升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电子信息 实践作品展 产教融合基地建设
下载PDF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究
12
作者 寇文波 王学东 朱琳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86-90,共5页
环境工程专业亟需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介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修订培养方案,打造教学案例,施行双导师制度和建设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联合培养特色,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可加大投入力度,... 环境工程专业亟需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本文介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在修订培养方案,打造教学案例,施行双导师制度和建设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联合培养特色,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可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组织管理和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校企、校院(所)间协同育人机制长效发展。以期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创新与实践能力,为行业输送高层次、复合型管理与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模式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3
作者 曾豪洁 张陈 +1 位作者 赵莉 周静茹 《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337名MNS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修订版霍尔职业精神态度量表和积...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职业精神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337名MNS研究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中文修订版霍尔职业精神态度量表和积极心理资本评估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MNS研究生的职业精神得分为(61.75±8.1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年级、婚姻状况、子女状况、读研前临床护理工作年限、护理专业与自身职业兴趣、本专业多数同学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NS研究生的职业精神与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心理资本、读研前临床护理工作年限、专业与自身职业兴趣相符程度和婚姻状况是MNS研究生职业精神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63.4%。结论MNS研究生职业精神处于中上水平,受心理资本、读研前临床护理工作年限、专业与自身职业兴趣相符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提示护理教育者可根据以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升MNS研究生的职业精神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 职业精神 心理资本 护理教育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研究
14
作者 梁凤 张思容 +1 位作者 黎雅倩 高燕 《华夏医学》 2025年第1期187-193,共7页
为初步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导师,利用自设问卷对多导师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后通过名义群体法... 为初步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46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及导师,利用自设问卷对多导师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初拟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后通过名义群体法进行修改,并在征求导师意见后对方案进行完善。形成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多导师制”实施方案包括导师的组成、结构、管理及职责四个方面。该实施方案可为提高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 多导师制
下载PDF
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融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15
作者 吉莉 朱明达 +4 位作者 薛亚茹 曹旭东 陈冲 徐彦凯 梁华庆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4年第9期41-44,50,共5页
产学研融合培养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结合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化工特色,介绍了在构建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校外产学研融合... 产学研融合培养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结合中国石油大学的石油化工特色,介绍了在构建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校外产学研融合育人平台的建设、产学研融合培养教学体系的构建等,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 电子信息 产学研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项目驱动视域下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16
作者 董琴 徐森 王如刚 《品位·经典》 2024年第24期100-103,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基于项目驱动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时,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文基于项目驱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其背景、实施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驱动 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7
作者 李旭阳 岳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分析近10年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前沿,为今后我国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显示,在我国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领域中,跨团队、跨区域的最佳合作尚未形成;同时,构建并优化MNS研究生与... 分析近10年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及前沿,为今后我国MNS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研究显示,在我国MNS研究生能力培养研究领域中,跨团队、跨区域的最佳合作尚未形成;同时,构建并优化MNS研究生与专科护士联合培养方案及评价体系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趋势。旨在为我国MNS研究生能力培养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能力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软件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管理机制探索
18
作者 程少锋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年第1期082-085,共4页
实践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为了弥补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了详细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专注于提高学生在... 实践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之一。为了弥补传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环节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了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设定了详细的培养目标。这些目标专注于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通过改进管理机制,优化监管流程,提高监管效力,同时加强实践成果的跟踪管理。根据培养目标制定多元化考核方式,构建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合作、多元评价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达到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实践能力 管理机制
下载PDF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19
作者 陶宇 杨薇 吴文建 《创新教育研究》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正经历一场基于网络技术的大改革。教与学发生的场所、方式、评价、组织等多方面都会历经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教育需要延展自身的作用范围、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教学体验必定离不开“互联... 伴随时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需要,研究生教育正经历一场基于网络技术的大改革。教与学发生的场所、方式、评价、组织等多方面都会历经解构与重构的过程。教育需要延展自身的作用范围、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教学体验必定离不开“互联网+”的辅助与帮衬,同时,互联网与教育二者如何实现有机融合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之一。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融合。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中也存在着师生交互关系难以转换、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教学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基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混合式教学的现状提出具体问题,并从教学管理、教师素质、学生能力等方面提出提升教学质量的路径建议。本文是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可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needs of economic society, graduate education is experiencing a great reform based on network technology. The place, way, evaluation and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l go through the process of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Education needs to extend its scope of function,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e students’ teaching experience, which must be inseparable from the assistance and support of “Internet+”. At the same time, how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and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trends and research hotspot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show that blended teaching can effectively make up f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and network teaching mode, and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blended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difficult to transform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oor learning effect and unstable teaching qual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master’s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n way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ers’ quality and students’ ability. This paper is an in-depth study of this fiel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blended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master’s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教学质量提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