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拓展创造思维释放创造力的实践案例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设计”课程为例
1
作者 李双勋 王展 许可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67-71,共5页
文章研究的实验案例以系统集成和指标分解为抓手,重点突破学生对系统设计方法认知不足及提不出系统设计指标的问题。通过对监控区域移动目标所反射电磁波的计算分析,获取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并在计算机(上位机)上实时显示目标位置,同时... 文章研究的实验案例以系统集成和指标分解为抓手,重点突破学生对系统设计方法认知不足及提不出系统设计指标的问题。通过对监控区域移动目标所反射电磁波的计算分析,获取目标距离和方位信息,并在计算机(上位机)上实时显示目标位置,同时,实现对重点区域目标轨迹的跟踪和预警。在经历学习研究、总体设计、指标分解、系统搭建、编程调试、软件设计、数据分析、实测验证、报告总结等阶段后,复现了项目开发完整的研制过程。学生实验反馈表明,该项目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释放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集成 雷达 实践案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以汉口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2
作者 李婵飞 吴兴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2期0024-0027,共4页
民办本科高等院校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不可或缺的力量。汉口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学生为本、育人为本、质量为本”之办学理念,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民办本科高等院校作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不可或缺的力量。汉口学院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学生为本、育人为本、质量为本”之办学理念,全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汉口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学校定位,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建设 应用型人才
下载PDF
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探索与研究——以《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
3
作者 宿文玲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97,共2页
课程思政是一种较新的课程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文章以黑龙江财经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解析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必要性,浅谈了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并分别以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 课程思政是一种较新的课程思想,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敬业精神。文章以黑龙江财经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解析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必要性,浅谈了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过程和方法。并分别以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4
作者 王新博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098-0101,共4页
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首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后分析了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接着讨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本文探讨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首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随后分析了国内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接着讨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包括行业需求、科技发展、教育理念变革和跨学科融合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领域和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更新、实践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以及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的支持措施。本文的研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劳动教育模式探索
5
作者 武良丹 邓长寿 曾伟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1-66,共6页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存在混同化、简单化等问题。文章对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施模式进行探索,将劳动教育... 劳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当前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存在混同化、简单化等问题。文章对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劳动教育实施模式进行探索,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劳动教育“1+6”模式。文章以九江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阐释了该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该模式不仅可以端正学生劳动观念、丰富学生劳动经验、提高学生专业劳动技能,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系统思维,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劳动教育“1+6”模式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6
作者 高燕 王晓静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3年第5期61-62,共2页
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专业人才的支撑。传统的工科教育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滞后等问题。为了培养出满足新工科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 新经济、新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专业人才的支撑。传统的工科教育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资源滞后等问题。为了培养出满足新工科需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坚持思维优先,构建创新思维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打造教、学、赛、产教学生态,实现闭环协同育人;开展多元考核,突出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7
作者 元倩倩 安洋 李慧 《科技资讯》 2023年第7期146-150,共5页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时代特点进行学生的培养教学,还需要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加强校企联合,创新激励制度,为学生... 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创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教师结合电子信息专业的时代特点进行学生的培养教学,还需要高校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加强校企联合,创新激励制度,为学生实践提供更多机会与保障,最后是安排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学,约束学生的实践行为。我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这需要教师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要加强在基础设施设备上的投入,帮助学生学习更前沿的科学技术,并且高校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特点进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创新,不同的特点,可以发展学生不同的能力。该文将概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素养 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II》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
8
作者 薛谦 朱磊 +2 位作者 顾梅花 马晓敏 张晓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3年第9期0126-0129,共4页
课程团队从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出发,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II》课程的应用性特点,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素质短板,反向设计了: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 课程团队从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出发,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II》课程的应用性特点,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素质短板,反向设计了: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科学与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强化学生服务地方行业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三大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具备担当与责任的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II 课程思政 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对口中职“3+4”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9
作者 杨保海 黄灿胜 《知识经济》 2023年第21期107-109,共3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互联网等众多新型行业蓬勃发展。新工科建设需要更多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对口中职“3+4”作为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落实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互联网等众多新型行业蓬勃发展。新工科建设需要更多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对口中职“3+4”作为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落实中职阶段的教育目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完成“3”与“4”的连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对本科对口中职“3+4”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背景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本科对口中职“3+4” 卓越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研究 实践
下载PDF
人工智能视域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路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石宇 《互联网周刊》 2023年第3期42-44,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子信息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原有电子信息与技术架构方面。可见,以人工智能为背景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非常必要。通过文献查阅与实践工作开展总结分析可知,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需从... 人工智能技术对电子信息领域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原有电子信息与技术架构方面。可见,以人工智能为背景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非常必要。通过文献查阅与实践工作开展总结分析可知,在人工智能视域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需从宏观政策上入手加强引导、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实现全面改革、从外部资源条件入手加强充实完善力度、从保障建设入手加大师资团队培养力度,从而为提高人工智能视域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效果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政策引导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简介
11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南京林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源于1958年开设的无线电制造专业,于1999年独立招生,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目前在南京新庄校区和淮安校区同时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秉承“特色办学,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 南京林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源于1958年开设的无线电制造专业,于1999年独立招生,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目前在南京新庄校区和淮安校区同时招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秉承“特色办学,绿色发展”的建设理念,以林业物联网技术、林木无损检测为特色,致力于为信息、电子、通信等行业培养研究型、工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专业人才。2020年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入选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2023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获批江苏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重点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办学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南京林业大学 一流专业 工程教育认证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人工智能 研究型
下载PDF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2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23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历史沿革: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获批“湖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获批教育部“电... 历史沿革: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设置“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获批“湖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获批教育部“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并于2015年正式招生,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成功获批教育部“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招生类别”并于2020年正式招生。2019年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基层教学组织 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硕士学位 本科专业建设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专业学位硕士
下载PDF
基于新工科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13
作者 刘爱梅 宣文静 +1 位作者 丁岩岩 来爱华 《内江科技》 2023年第9期46-47,共2页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二主体、四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专业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条主线,将实践教...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目标,构建“二主体、四层次、五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专业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条主线,将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层教学改革,并通过学科竞赛、毕业论文等五个模块落实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创业教育 毕业论文 实践教学活动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体系 新工科 创业能力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14
作者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4054个。截止目前,延安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建设1000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000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首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4054个。截止目前,延安大学共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其中延安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大学 本科专业建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流本科 国家级
下载PDF
中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
15
作者 陆华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4期0007-0009,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代表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中职院校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社会各个行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要加强对...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代表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中职院校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开设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社会各个行业输出了大量的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院校要加强对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究,为中职院校的学生谋求新的发展出路。因此,本文立足中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析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重要性等内容,希望可以促进中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新工科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16
作者 李爱宁 唐勇 王红艳 《科技风》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能有效抓住应用型转型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培养出满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同类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地...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如何能有效抓住应用型转型机遇做好专业建设,培养出满足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同类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以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对地方应用型高校中传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应用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VR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杨保海 严小黑 李瑞利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3年第7期16-18,共3页
文章先结合VR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对该技术的主要技术组成、应用场景以及功能优势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对VR技术引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后,其发挥的实际作用、意义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 文章先结合VR技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对该技术的主要技术组成、应用场景以及功能优势等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对VR技术引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后,其发挥的实际作用、意义等进行了分析;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前提下对VR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做出了尝试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应用策略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实现路径探析
18
作者 任青玲 盛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5期0096-0099,共4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属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即属于工学类的专业课程,又兼具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既要围绕工学类专业课程“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属于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课程,即属于工学类的专业课程,又兼具外国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既要围绕工学类专业课程“强化工程伦理教育”、“培养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知识性”等特点,又要兼顾文学类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课程思政应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堂组织和任务管理,合理设置效果检验机制。其中思政元素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纵向上从专业发展史、我国技术发展史、工业革命史等方面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和创新意识,横向上从技术现状和职业世界探索等方面激发学生职业理想,深向上结合教学内容提炼有关民族英雄、“和合”思维、创新精神等内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英语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职业理想 科技创新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三二分段”专升本贯通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齐攀 邬志锋 +1 位作者 徐操喜 肖明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35,共3页
针对"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专本课程不衔接等问题,以广东省"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明确一体化专业... 针对"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专本课程不衔接等问题,以广东省"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论,明确一体化专业培养定位,设计专本贯通培养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其关键是解决好夯实理论基础、设置接口过渡课程、构建层次递进课程体系等3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分段 专升本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3
20
作者 覃焕昌 潘大胜 颜锦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133,共3页
文章提出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电子技术类课程进行群化建设,使得群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和离散性,实践实训环节或技能培养环节呈连贯、递进关系;同时,针对学... 文章提出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分为基础类课程、计算机技术类课程、电子技术类课程进行群化建设,使得群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不重复,各知识点之间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和离散性,实践实训环节或技能培养环节呈连贯、递进关系;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着重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技能的培养,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完全融于课程群的建设之中,从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群 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