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6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导法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陈佳 钟晓琴 《现代食品》 2024年第2期38-40,共3页
食用油质量检测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应借助可靠方法落实检测工作,避免存在问题的食用油进入市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地沟油的危害与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技术指标,分析了影响食用油质量的因素,阐述了食用油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以... 食用油质量检测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相关部门应借助可靠方法落实检测工作,避免存在问题的食用油进入市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地沟油的危害与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技术指标,分析了影响食用油质量的因素,阐述了食用油质量检测的常用方法,以及电导法在食用油质量检测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食用油 检测 地沟油
下载PDF
基于优化增量电导法的温差发电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
2
作者 韩翔宇 纽春萍 +2 位作者 何海龙 田昊洋 彭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0-249,共10页
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TEG)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发电装置,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器连续跟踪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极其重要。针对TEG系统侧存在功率振荡、功率跟踪速度慢、跟... 温差发电(thermoelectric generation,TEG)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发电装置,通过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器连续跟踪输出功率的最大值极其重要。针对TEG系统侧存在功率振荡、功率跟踪速度慢、跟踪精度差等问题,文中在硬件电路上对比了不同DC-DC变换器的特点,选定能减缓功率振荡的二次型Boost电路作为MPPT的主电路。同时,在MPPT的算法策略上,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初值的增量电导法(OI-INC),首先,通过分析TEG的电流—电压输出特性和二次型Boost电路的等效模型,计算并输出近似的最优占空比,快速跟踪到最大功率点附近,优化增量电导法的初值;之后,采用较小的扰动步长实现高质量MPPT。在含有启动、恒温、均匀升温、快速升温4种工况的复杂时变环境下,与扰动观察法、增量电导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的MPPT策略不仅能压缩跟踪时间、提高跟踪精度,还能减轻功率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发电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DC-DC变换器 增量电导法
下载PDF
矩阵电导法测量蒸汽干度的电场模拟与误差
3
作者 曾雷 晏永飞 侯泽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2-59,共8页
目前稠油开采工程普遍使用热采方法,将高温高压湿饱和蒸汽由注汽管道注入油井,通过其携带的热量与低温稠油进行热交换,提高稠油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以实现开采。湿饱和蒸汽干度是影响热采效率的重要参数,没有公认的测量方法,当前常用的方... 目前稠油开采工程普遍使用热采方法,将高温高压湿饱和蒸汽由注汽管道注入油井,通过其携带的热量与低温稠油进行热交换,提高稠油的流动性和渗透性以实现开采。湿饱和蒸汽干度是影响热采效率的重要参数,没有公认的测量方法,当前常用的方法是人工测量法,但此方法的测量结果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为达到实时监测干度的目的,使用新型测量方法——矩阵电导法,在10 MPa、310℃的条件下,建立了用于测量外径为76 mm、内径为54 mm注汽管道内湿饱和蒸汽干度的26×26丝网模型;介绍了矩阵电导法的测量原理,并建立了干度算法模型;在Ansys Electronics软件中进行了电场模拟,分析了层间电场,结果表明适宜的层间距为2 mm。为提高精度,使用线性插值法处理边缘,对实际测量误差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一次线性插值后整体误差小于2.50%;二次线性插值后整体误差小于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电导法 蒸汽干度 电场仿真 线性插值 误差
下载PDF
直接电导法测定锅炉给水中TOC_(i)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4
作者 梅玉东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84-186,共3页
锅炉给水中的总有机碳离子(TOC_(i))含量超标往往会导致锅炉水汽系统和汽轮机系统内的腐蚀,近年来锅炉水汽系统的TOC_(i)含量分析逐渐成为锅炉水质监测的重要分析项目。本文使用电导型检测器的Elab-TOC/E2000型总有机碳离子分析仪,按照D... 锅炉给水中的总有机碳离子(TOC_(i))含量超标往往会导致锅炉水汽系统和汽轮机系统内的腐蚀,近年来锅炉水汽系统的TOC_(i)含量分析逐渐成为锅炉水质监测的重要分析项目。本文使用电导型检测器的Elab-TOC/E2000型总有机碳离子分析仪,按照DL/T 1358-2014的行业标准方法,以某石油化工企业电厂锅炉给水的TOC_(i)的不确定度测定为例,识别各个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逐个评定,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锅炉水汽系统内TOC_(i)含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有机碳离子 TOC_(i) 锅炉给水 不确定度评定 直接电导法
下载PDF
电导法在锅炉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刘纳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7期35-36,43,共3页
为保证工业锅炉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降低锅炉水水质问题,分析不同锅炉水处理工况下,电导率、pH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水样电导率随温度线性增加,且电导温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加盐炉水和较纯净炉水的电导率稳度系数偏移较大,且锅炉水... 为保证工业锅炉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同时降低锅炉水水质问题,分析不同锅炉水处理工况下,电导率、pH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水样电导率随温度线性增加,且电导温度系数存在明显差异;加盐炉水和较纯净炉水的电导率稳度系数偏移较大,且锅炉水溶液的温度补偿系数值由其中的主要溶质决定;当pH值较大时,其随温度升高而线性下降,当pH低时,其在实验温度内随温度先降低后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PH值 锅炉水质检测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1
6
作者 张文明 郑文寅 +3 位作者 任冲 赵斌 姚大年 王昌初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6,38,共4页
本试验以 1 0个品种大豆新、陈种子为材料 ,分别测定 2 5℃恒温下不同浸泡时间的种子浸泡液电导率 ,并与模拟田间出苗率等活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电导法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的适宜浸泡时间 ,新种子为 2 4 h;陈种子为 2 0 h。新... 本试验以 1 0个品种大豆新、陈种子为材料 ,分别测定 2 5℃恒温下不同浸泡时间的种子浸泡液电导率 ,并与模拟田间出苗率等活力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电导法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的适宜浸泡时间 ,新种子为 2 4 h;陈种子为 2 0 h。新、陈种子适宜浸泡时间的电导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分别为 - 0 .893和 - 0 .96 3) ,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1 1 0 .0 1 6 - 0 .339X和 Y=94 .1 1 2 - 0 .4 38X。作者认为 ,电导法测定大豆种子活力简便快速 ,结果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活力 电导法 电导 浸泡时间 测定
下载PDF
电导法评定阻垢剂的阻垢性能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曙光 雷武 +2 位作者 王金祥 夏明珠 王风云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29,32,共4页
介绍了一种评价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在加入阻垢剂和不加阻垢剂的特定水环境下测定各种成垢化合物的过饱和度来实现。此法能对各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良好的区分。通过与评定阻垢剂性能... 介绍了一种评价阻垢剂阻垢性能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溶液电导率的测定原理,是通过在加入阻垢剂和不加阻垢剂的特定水环境下测定各种成垢化合物的过饱和度来实现。此法能对各种阻垢剂的阻垢性能进行良好的区分。通过与评定阻垢剂性能的国家标准———鼓泡法的比较,证明此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阻垢性能 性能评定 电导法 鼓泡 溶液电导 过饱和度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粘土矿物的阳离子交换容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涛 韩书华 +2 位作者 张春光 侯万国 孙德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5-207,221,共4页
用亚甲基蓝法测定粘土矿物和泥页岩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值时滴定终点不易判断 ,测定值准确度不高。本文提出用 1mol/LBaCl2 溶液充分置换矿岩样中可交换阳离子 (平衡 5d) ,再用 0 .1mol/LMgSO4溶液进行电导滴定 ,滴定曲线明锐的拐点指示... 用亚甲基蓝法测定粘土矿物和泥页岩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值时滴定终点不易判断 ,测定值准确度不高。本文提出用 1mol/LBaCl2 溶液充分置换矿岩样中可交换阳离子 (平衡 5d) ,再用 0 .1mol/LMgSO4溶液进行电导滴定 ,滴定曲线明锐的拐点指示滴定终点。用此法测得基准钠蒙脱土和用化学纯高岭土精制的钠高岭土的CEC值分别为 84 .8和 5 .2mmol/ 10 0g土 ,而亚甲基蓝法测定值则分别为 82 .5和 2 .7mmol/ 10 0 g土。对于膨胀性的钠蒙脱土 ,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 ,而对于非膨胀性的钠高岭土 ,亚甲基蓝法测定值明显偏低。对于胜利油田 6个泥页岩样 ,电导滴定法测定的CEC值大大高于亚甲基蓝法测定值 ,而比较接近按矿物分析数据估算的CEC值。BaCl2 MgSO4电导滴定法对膨胀性和非膨胀性粘土矿物都适用 ,测定程序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测定 粘土矿物 阳离子交换容量 电导滴定 钠蒙脱土 钠高岭土 泥页岩 石油钻井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紫外光预辐照对核孔膜径迹蚀刻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段敬来 刘杰 +8 位作者 朱智勇 王志光 孙友梅 侯明东 金运范 姚会军 宋银 赵志明 姚存峰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4-687,共4页
利用紫外光辐照聚碳酸酯(PC)离子径迹膜,研究光辐照对于核孔膜蚀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紫外光照射对核孔膜的蚀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增加径迹的蚀刻速率,并且径迹蚀刻速率随紫外光照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此现象是... 利用紫外光辐照聚碳酸酯(PC)离子径迹膜,研究光辐照对于核孔膜蚀刻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紫外光照射对核孔膜的蚀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增加径迹的蚀刻速率,并且径迹蚀刻速率随紫外光照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增长关系,此现象是由于光降解作用引起的。本文还介绍了用于监测核孔膜蚀刻过程的电导测量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得出核孔膜径迹蚀刻速率、孔径随蚀刻时间变化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孔膜 聚碳酸酯 紫外辐照 电导法
下载PDF
电导法原油含水率测量传感器的模型优化与仿真 被引量:14
10
作者 高国旺 李利品 +2 位作者 党瑞荣 贾伟 王红彬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07-1314,共8页
电导法原油含水率测量是基于阵列电极传感器的一种测量方法,电极系的结构与参数对传感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拟研究电极系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建立传感器电场分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电极系传感器不同参数... 电导法原油含水率测量是基于阵列电极传感器的一种测量方法,电极系的结构与参数对传感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拟研究电极系传感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在建立传感器电场分布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仿真电极系传感器不同参数下的电场分布,分析电极环宽度、激励电极对间距、测量电极间距等参数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依据仿真结果,确定传感器的优化参数,并对传感器进行了灵敏度的模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传感器灵敏度仿真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在高含水(大于85%)的油水两相流含水率测试精度可达3%。测试结果验证了传感器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优化设计传感器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含水率 电导法 电极系传感器 有限元分析 仿真
下载PDF
β-环糊精存在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 被引量:11
11
作者 韦寿莲 莫金垣 李娜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基于H3 BO3 与 β CD配合成大阴离子 ,与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不同 ,建立了快速分离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研究了H3 BO3 与 β CD的浓度 ,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溴化四丁基铵 ... 基于H3 BO3 与 β CD配合成大阴离子 ,与不同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用不同 ,建立了快速分离检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研究了H3 BO3 与 β CD的浓度 ,缓冲液的酸度和浓度对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溴化四丁基铵 (TBAB)、溴化十二烷基三甲基铵 (DTAB)、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10min内完全分离 ,峰形良好。线性范围分别为TBAB 10 -3 ~ 10 -5mol/L ,DTAB1.0× 10 -3 ~ 5 .0× 10 -6mol/L ,CTMAB 1.0× 10 -3 ~ 5 .0× 10 -6mol/L。检测限分别为TBAB 7.5× 10 -6mol/L ,DTAB 1.7× 10 -6mol/L ,CTMAB 1.0× 10 -6mol/L。方法用于合成水样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毛细管电泳电导法 测定 分离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硝基苯/水/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状液的稳定性 被引量:19
12
作者 倪良 蒋文华 韩世钧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04-1108,共5页
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硝基苯 /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状液 ,用电导法测定了含正己醇和不含正己醇条件下乳状液富油相不同时间的电导率 .一方面 ,提出了增比电导率κr 新概念 ,给出了κr 及其随时间t的变化率(dκr/dt)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并由d... 制备了不同组成的硝基苯 /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乳状液 ,用电导法测定了含正己醇和不含正己醇条件下乳状液富油相不同时间的电导率 .一方面 ,提出了增比电导率κr 新概念 ,给出了κr 及其随时间t的变化率(dκr/dt)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并由dκr/dt~t曲线求得该曲线上的极值点tmax和 (dκr/dt) max,从而定量判断乳状液的稳定性 ;另一方面 ,从乳状液液滴的沉降、絮凝和聚并等不稳定因素出发提出了乳状液分层动力学模型 ,由此对κr 变化敏感区进行动力学分析 ,求得了乳状液分层速率常数 ,从而分析了乳状液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状液 增比电导 动力学模型 稳定性 电导法 分层速率常数 硝基苯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下载PDF
基于MPPT的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嵩 罗浩 +1 位作者 何宁 陈超波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9,49,共5页
针对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阵列输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低,光电转化效率有待提高的现状,选取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现工程应用的各种控制算法的原理基础上,并且根据光伏输出特性,提出了"基于MPP... 针对目前太阳能发电技术,光伏阵列输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精度低,光电转化效率有待提高的现状,选取了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MPPT)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了现工程应用的各种控制算法的原理基础上,并且根据光伏输出特性,提出了"基于MPPT的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该控制策略具有跟踪精度高,功率输出稳定,对外界光照,温度等环境变化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最大功率点跟踪 新型变步长增量电导法 输出功率
下载PDF
电导法对7种观赏竹的抗寒性测定 被引量:40
14
作者 林树燕 丁雨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选取了7种观赏竹竹种,以其离体叶片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7个竹种中平安竹和长叶苦竹抗寒性最强,凤尾竹抗寒性最弱,抗寒性由强至弱大致为:平安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凤尾竹。
关键词 观赏竹 电导法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气-液鼓泡床反应器内的气泡直径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天成 辛峰 +2 位作者 李鑫钢 王富民 廖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在小型气 -液鼓泡床反应器上 ,观察、测定了气泡的大小及运动情况 ,并运用统计学原理计算出 Sauter气泡平均直径、气泡上升速度 。
关键词 电导法 气-液鼓泡床反应器 气泡直径 气含率 气泡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热处理对包衣棉种发芽率和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大云 许红霞 +4 位作者 匡猛 杨伟华 王俊娟 王延琴 冯新爱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6,共2页
对新收获的有休眠包衣棉种中棉所46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前后棉种发芽率和电导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使棉种发芽率升高,初次芽率下降,电导率值上升,电导率增加速率在浸泡8~10h时出现转折,电导率的增速更能代表包衣棉种的... 对新收获的有休眠包衣棉种中棉所46进行热处理,研究热处理前后棉种发芽率和电导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热处理使棉种发芽率升高,初次芽率下降,电导率值上升,电导率增加速率在浸泡8~10h时出现转折,电导率的增速更能代表包衣棉种的活力水平,热处理前后种子的活力水平相当,热处理后略高于未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包衣棉种 热处理 发芽率 活力
下载PDF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曾丽蓉 郑鑫 +1 位作者 张婷 骆建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对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圆叶海棠、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进行低温(-3^-40℃)处理以比较其抗寒性,用电导法测定各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计算电解质外渗率及外渗率与温度间的回归系数,并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各植物的临界致死低温,... 对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圆叶海棠、西府海棠、珠美海棠和红果海棠进行低温(-3^-40℃)处理以比较其抗寒性,用电导法测定各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计算电解质外渗率及外渗率与温度间的回归系数,并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各植物的临界致死低温,同时对各植物低温处理后枝条横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参试植物电解质外渗率均逐渐增加,其中红果海棠的电解质外渗率增加的幅度最大,其回归系数达-7.78;其次是西府海棠,为-6.67;而八棱海棠最小,为-2.86。根据各低温处理后横断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八棱海棠的受害程度最轻,红果海棠的受害程度最重。各植物的临界致死温度分别为:红果海棠-23.2℃、西府海棠-27.3℃、珠美海棠-33.5℃、圆叶海棠-35.5℃、平顶海棠-44.6℃、八棱海棠-48.5℃。综合各观测指标发现,6种苹果砧木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八棱海棠>平顶海棠>圆叶海棠>珠美海棠>西府海棠>红果海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砧木 抗寒性 电导法 LOGISTIC方程 电解质外渗率 回归系数 临界致死低温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明 杨声 +3 位作者 孙永军 李芳蓉 李春新 王英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43-145,149,共4页
采用电导法测定一定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溶液的电导率值,计算摩尔电导率,研究碳链上碳原子数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结果表明:CMC(TTAC)... 采用电导法测定一定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STAC)溶液的电导率值,计算摩尔电导率,研究碳链上碳原子数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结果表明:CMC(TTAC)=0.00580 mol/L,CMC(CTAC)=0.0041mol/L,CMC(STAC)=0.0039 mol/L,可知随着碳链上碳原子个数的增多,相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呈减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法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长碳链烷基季铵盐
下载PDF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Ⅳ电导法 被引量:73
19
作者 徐本美 顾增辉 任祝三 《种子》 1983年第1期18-23,共6页
由脂质和蛋白质双分子层所组成的膜结构,可能随着细胞的代谢状态而变化。细胞膜不仅是区分细胞内外的一个界面,而且还是物质转换、能量运转、信息交流传递的重要场合,一系列重要的生命现象,诸如细胞识别、激素作用、发育分化等均与细胞... 由脂质和蛋白质双分子层所组成的膜结构,可能随着细胞的代谢状态而变化。细胞膜不仅是区分细胞内外的一个界面,而且还是物质转换、能量运转、信息交流传递的重要场合,一系列重要的生命现象,诸如细胞识别、激素作用、发育分化等均与细胞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反相关 生活力 电导 电性 电导法 电化学分析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铂抗癌药物的解离速率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伟平 普绍平 +1 位作者 杨一昆 熊惠周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0,共3页
根据铂抗癌药物的解离反应特征,建立了以电导法测定其解离速率的原理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数据准确的优点,可用于研究这类药物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电导法 抗癌药物 解离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