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0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色谱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氟化氢溶液中的氟化物分析对比
1
作者 钟美芳 宋为 +1 位作者 谭琴 高伟荣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氟化物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与其他卤素类似,氟生成单负阴离子。无机氟化物的例子有氢氟酸(HF)、氟化钠(NaF)等。本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分析含氢氟酸(HF)溶液中的氟化物。发现溶液含有氢氟酸(HF)时分析氟化物... 氟化物指含负价氟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与其他卤素类似,氟生成单负阴离子。无机氟化物的例子有氢氟酸(HF)、氟化钠(NaF)等。本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分别分析含氢氟酸(HF)溶液中的氟化物。发现溶液含有氢氟酸(HF)时分析氟化物,分析结果与p H值形成干扰,pH值越低氟化物的结果越高,而采用氢氧化钠将溶液中和成碱性条件和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淋洗液体系稀释样品时,干扰最小。而含氢氟酸(HF)溶液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时溶液pH值偏低,H+偏高,会氟化物的浓度偏高,而溶液p H值调至中性条件时干扰最小,结果最接近真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氢 离子色谱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化物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含量
2
作者 陆美环 熊曾恒 +4 位作者 王霞 王晟 李春芳 黄丹 周女琬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61-163,167,共4页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结果表明,氟化物含量在5~5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水溶性氟化物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8%~6.7%,总氟化物方法检出限为43 mg/kg,...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水溶性氟化物和总氟化物。结果表明,氟化物含量在5~5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0.999),水溶性氟化物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8%~6.7%,总氟化物方法检出限为43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4.0%~4.2%,满足标准方法的测定要求。有证标准物质RMU044和RMU045测定结果均在标准范围内,水溶性氟化物相对误差为-3.3%~-2.4%,相对标准偏差为4.0%~4.7%,总氟化物相对误差为0.9%~1.3%,相对标准偏差为1.0%~2.2%。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试验时,水溶性氟化物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总氟化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该实验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操作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土壤 水溶性氟化物 总氟化物
下载PDF
超声提取—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化肥样品中的氟
3
作者 刘彬 徐进力 +5 位作者 杜雪苗 唐瑞玲 张鹏鹏 白金峰 于林松 万方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5-781,共7页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氟过剩的土地面积约31.5万km2。氟作为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元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年来农业活动中高氟化肥的使用成为土壤中氟的潜在来源,其在土壤、动植物体中的循环迁移方式尚待... 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氟过剩的土地面积约31.5万km2。氟作为一种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元素而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近年来农业活动中高氟化肥的使用成为土壤中氟的潜在来源,其在土壤、动植物体中的循环迁移方式尚待深入研究。为了迎接新一轮全国土壤普查和现代健康地质调查,需要研究建立准确测定化肥中的氟含量的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比研究了HCl煮沸提取、HCl常温超声提取、NaOH熔融水提取、Na_(2)O_(2)熔融水提取4种不同的样品分解方式,结果表明:采用HCl常温超声提取分解样品,NaOH-H_(2)SO_(4)调节酸度,柠檬酸钠做离子缓冲剂是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并对超声提取时间及提取温度进行了考察,确定了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提取温度为20℃;在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下,测定了方法的主要质量参数:检出限1.63×10^(-6)、精密度0.98%、回收率在91%~108%。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易于操作,以分段建立标准曲线的模式,测定的质量参数完全能够满足化肥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化肥 超声提取
下载PDF
碱熔-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煤中氟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旭 管嵩 +2 位作者 刘金禄 丁仕兵 张庆建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常用的测定氟含量的方法,高温水解是目前标准中规定的测定煤中氟含量的前处理方法,但该前处理过程操作繁琐、费时,为了实现快速测定煤中氟含量,对前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利用碱熔融煤样,并与高温水解方法进行对比研究。...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常用的测定氟含量的方法,高温水解是目前标准中规定的测定煤中氟含量的前处理方法,但该前处理过程操作繁琐、费时,为了实现快速测定煤中氟含量,对前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利用碱熔融煤样,并与高温水解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碱熔法中样品量和氢氧化钠比例、灰化温度及时间、熔融温度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煤中氟含量测定的影响,确定了碱熔法的实验条件,同时讨论了方法检出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称取样品量0.5~1.0 g与6.0 g氢氧化钠混匀,灰化温度为400℃,熔融过程控制在600℃,10 min,然后用热水浸取,加柠檬酸钠溶液,以苯酚红为指示剂,调节溶液pH值,选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溶液加入法测定氟离子浓度。方法的检出限为8.5μg/g,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而且操作简便、干扰少、能快速批量处理煤样,能够满足进出口煤炭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氟含量 碱熔-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高温水解法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植物性食品基质中的氟化物
5
作者 王琳 车明秀 +3 位作者 李峥 孙学文 孙嵛林 刘睿 《保鲜与加工》 CAS 2023年第11期37-43,共7页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化物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并对不同基质中氟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GB/T 5009.18—2003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不同基质的称样量范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方法的定量限,并对准确度、精密... 建立了植物性食品中氟化物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并对不同基质中氟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GB/T 5009.18—2003第三法(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和不同基质的称样量范围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方法的定量限,并对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在0.20~10.0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程的斜率及相关系数均符合测定要求;称样量范围优化为2.5~5.0 g(茶叶基质0.2~0.5 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97%~109.83%,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65%,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除茶叶以外的基质,当称样量为2.5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定量限为4.00 mg/kg;对于茶叶基质,当称样量为0.2 g,定容体积为50 mL时,方法定量限为50.00 mg/kg。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适用于植物性食品基质中氟化物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氟化物 植物性食品基质
下载PDF
混合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钨尾矿的氟含量
6
作者 徐华 田松 +3 位作者 唐碧玉 唐莉福 郑弦 施意华 《矿产与地质》 2023年第2期414-419,共6页
钨尾矿中氟含量的测定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方法,为了能够准确测定钨尾矿中氟含量,本实验对混合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钨尾矿中氟含量的熔剂类型和用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量、溶液澄清时间、共存元素干... 钨尾矿中氟含量的测定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标准方法,为了能够准确测定钨尾矿中氟含量,本实验对混合碱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钨尾矿中氟含量的熔剂类型和用量、熔融温度、熔融时间、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用量、溶液澄清时间、共存元素干扰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称取试样0.10 g,加入1 g过氧化钠-3 g氢氧化钠混合熔剂,于650℃熔融15 min,冷却后热水浸提熔融物,静置过夜分取10 mL清液,加入15 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定容至50 mL后测定。干扰实验表明:50 mL测定溶液中含有15 mL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时,质量浓度不大于25 mg/L的Al^(3+)、30 mg/L的Fe^(3+)、25 mg/L的Ca^(2+)、5 mg/L的Mg^(2+)、10 mg/L的Zn^(2+)对质量浓度为1.4 mg/L的F^(-)测定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实验结果表明,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016%,相对标准偏差(n=7)为0.58%~1.35%,加标回收率为96%~103%。方法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钨尾矿中氟的测定需求,为钨尾矿氟污染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尾矿 碱熔 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载PDF
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分析性能研究
7
作者 胡海珠 李志 +2 位作者 乔芳芳 王刚 李恒事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对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的分析性能进行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标准物质和实际水样试验。【结果】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都能达到预期要求,线性关系较... 【目的】对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的分析性能进行研究。【方法】探讨了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标准物质和实际水样试验。【结果】双铂电极法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等都能达到预期要求,线性关系较好,实际水样试验与国标法(GB 11892—1989)没有显著性差异。该监测仪自动化程度高、样品和试剂用量小、检测耗时短,更适用于批量样品的检测。【结论】监测仪可应用于地表水、饮用水、地下水等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的自动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铂电极法 高锰酸盐指数 监测仪 在线自动监测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中氟化物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8
作者 吴雪英 江荆 +2 位作者 伍斯静 魏雅娟 叶玲玲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3期40-43,共4页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中氟化物的含量,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配制标准溶液、拟合校准曲线、重复性...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添加剂磷酸中氟化物的含量,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各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出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配制标准溶液、拟合校准曲线、重复性测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最大,所以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规范操作,提高检测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当测试样品中氟含量为12.4 mg·kg^(-1)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3 mg·kg^(-1)(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磷酸 氟化物 不确定度评定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工业碳酸钠中氯化物的研究
9
作者 陈魏 王家珍 +2 位作者 张及亮 李智 余雅芹 《化工管理》 2023年第22期1-3,共3页
文章建立了氯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工业碳酸钠中的氯化物含量,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方法学实验证明: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2%,氯离子浓度在0~500 mg/L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99%~2.4... 文章建立了氯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测定工业碳酸钠中的氯化物含量,研究了pH值和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方法学实验证明: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2 2%,氯离子浓度在0~500 mg/L的线性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对标准偏差为0.99%~2.41%,加标回收率为96.5%~99.3%。该方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度高,适用于工业碳酸钠中的氯化物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工业碳酸钠 纯碱
下载PDF
测试导电复合材料直流电阻的四端电极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宝忠 韩宝国 +1 位作者 王艳洁 蒋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77-1680,共4页
为了探讨基于网状或环状电极的直流四端电极法在导电复合材料电阻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比较了应用于不同基体、不同导电填料的导电复合材料直流电阻测试的两端电极法和四端电极法,提出了网状或环状电极与导电复合材料之间接触电阻的计算... 为了探讨基于网状或环状电极的直流四端电极法在导电复合材料电阻测试中应用的可行性,比较了应用于不同基体、不同导电填料的导电复合材料直流电阻测试的两端电极法和四端电极法,提出了网状或环状电极与导电复合材料之间接触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基于网状或环状电极的直流四端电极法可消除在直流两端电极法测试中存在的电极与导电复合材料之间的接触电阻;电极与导电复合材料之间接触电阻是非欧姆性的,接触电阻的大小与被测导电复合材料自身性质有关,其数值是可求解的.基于网状或环状电极的直流四端电极法适用于测试导电复合材料的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复合材料 四端电极法 两端电极法 网状/环状电极 电阻
下载PDF
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煤中的氟与氟电极法(GB/T4633-2014)对比分析研究
11
作者 杨玮玮 李林雨 《大众标准化》 202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通过对比分析,非标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煤中的氟与GB/T4633-2014《煤中氟的测定方法》中高温燃烧水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简称氟电极)法,寻找一种操作更简单,检测更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度更高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 氧弹 离子色谱 GB/T4633-2014 电极法
下载PDF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氟化物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周翔琨 曾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3年第4期0173-0175,共3页
饮用水中氟化物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监测与检测是环境和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是饮用水中氟化物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在饮用水中... 饮用水中氟化物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对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监测与检测是环境和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是饮用水中氟化物浓度检测的主要方法,本文对这两种方法在饮用水中氟化物测定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针对两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展望,以期提高氟化物测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色谱法 饮用水 氟化物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水质氟化物检测比较
13
作者 王红丽 《山西水利》 2023年第12期25-28,共4页
氟化物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文章分别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通过两种方法标准曲线、准确度、精密度、实际样品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并对两种固定样品的多次重复检测值形成的正态分布总... 氟化物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普遍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文章分别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氟化物,通过两种方法标准曲线、准确度、精密度、实际样品及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并对两种固定样品的多次重复检测值形成的正态分布总体,进行了分步F和T检验,以判断两个正态分布体的差异性和精密性,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的检验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分光光度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方法比较
下载PDF
络合滴定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对比测定水样硬度
14
作者 徐潇帆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7期0066-0069,共4页
采用络合滴定法分别测定自来水、久留自来水、矿泉水这三种水样的总硬度,同时用络合滴定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较测定了三种水样中Ca2+含量。结果表明,取样的自来水总硬度为183.9 mg(CaCO3)·L-1,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硬度标准(450 mg(... 采用络合滴定法分别测定自来水、久留自来水、矿泉水这三种水样的总硬度,同时用络合滴定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比较测定了三种水样中Ca2+含量。结果表明,取样的自来水总硬度为183.9 mg(CaCO3)·L-1,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硬度标准(450 mg(CaCO3)·L-1)。百岁山矿泉水中Ca2+、Mg2+含量分别为33.52 mg·L-1和6.67 mg·L-1,与标注范围相符。前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快速、节省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硬度 络合滴定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Ca2+含量
下载PDF
化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钙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翠英 黄正洪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76-676,共1页
血清钙检测是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和抢救危重病人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指标.实验室中化学法和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钙的影响因素不同,对同一患者标本测定结果一致性如何.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血清钙 化学法 检测 电极法测定 危重病人 病情变化 测定结果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7
16
作者 虞吉寅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8期79-79,共1页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电极法测定 氟化物 使用要求 参比电极 电极 响应速度 测定过程 实践经验
下载PDF
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的实验评价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细国 雷兰芳 杨伟平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1期100-101,共2页
目的评价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总二氧化碳的实验性能。方法 用Backman CX3全自动急诊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TCO2)。结果该法批内与批间CV分别为2.75%与3.16%,回收率为100.3%,线性范围为5—50 mmol/L,本法和直接电极法... 目的评价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血清总二氧化碳的实验性能。方法 用Backman CX3全自动急诊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TCO2)。结果该法批内与批间CV分别为2.75%与3.16%,回收率为100.3%,线性范围为5—50 mmol/L,本法和直接电极法对20份血清标本的总二氧化碳的测定结果作相关性分析,Y=O.942X+0.197,r=0.992。结论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是判断体内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 血清总二氧化碳 实验 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载PDF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钾、钠附50例火焰法对照及33例全血、血浆、血清比较
18
作者 赵连云 王惠芬 《天津医药》 CAS 1984年第6期372-374,共3页
多年来临床惯用火焰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钾钠,而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全血中的钾钠尚感生疏,为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我们对5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火焰法作对比观察,因火焰法是测血清,离子选择电极法用全血,故又对30例正... 多年来临床惯用火焰分析法测定血清中的钾钠,而对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全血中的钾钠尚感生疏,为了解这两种方法的区别,我们对50例正常人的血清,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火焰法作对比观察,因火焰法是测血清,离子选择电极法用全血,故又对30例正常人的全血、血浆和血清作为对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血 离子选择电极法 电化学分析 全血钾 血清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血浆 火焰法
下载PDF
重度脂浊对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钠钾氯的干扰 被引量:2
19
作者 倪莉 方茂 +3 位作者 朱丽丹 葛海峰 徐晓杰 丁红香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802-806,共5页
目的:研究重度脂浊对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钠钾氯的干扰。方法:按照NCCLS推荐的EP7-A2和EP9-A2方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份无脂浊住院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 目的:研究重度脂浊对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钠钾氯的干扰。方法:按照NCCLS推荐的EP7-A2和EP9-A2方案,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40份无脂浊住院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西门子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强生VITROS 5600干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钠钾氯;再选取40份不同脂浊指数住院患者血清样本,分别用这2种方法测定血清钠钾氯;分别留取高、中、低不同浓度水平的血清钠钾氯患者样本设计体外干扰试验。结果:2种方法检测无脂浊血清的钠钾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法测定的脂浊血清钠、钾和氯结果明显高于间接法(P<0.05);体外干扰试验显示,甘油三酯浓度>35.3 mmol/L,脂浊指数>965时,间接法测定的血清钠水平位于113 mmol/L时存在明显负干扰(偏移>-2%);甘油三酯浓度>28.4 mmol/L,脂浊指数>710时,间接法测定的血清钾水平位于5.8 mmol/L时存在明显负干扰(偏移>-3%);甘油三酯浓度>20 mmol/L,脂浊指数>615时,间接法测定的血清氯水平位于79.6 mmol/L时存在明显负干扰(偏移>-2.5%)。结论:脂浊对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血清钠钾氯均存在负干扰,重度脂浊血清的钠钾氯检测以直接法的检测结果为准,也可以使用高速离心去除脂质后,再采用间接法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浊 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
下载PDF
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比较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和辉 林少彬 +2 位作者 井海宁 王红伟 陈昌杰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比较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是否差异有显著性。方法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检测了内蒙和天津两个饮水高氟地区的38口井的井水含氟量。利用SAS软件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差... 目的比较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是否差异有显著性。方法以离子选择电极法和离子色谱法检测了内蒙和天津两个饮水高氟地区的38口井的井水含氟量。利用SAS软件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了配对t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值为0.12,随机偏差的P是0.0184,即变量DIFF显著地不同于零。结论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比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稍高。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氟含量可以节省时间,并获得多种其他阴离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法 离子色谱法 氟化物 饮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