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短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阳林 傅鹏 +2 位作者 丁家宝 郝艳捧 李立浧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特性试验常采用棒棒、棒板电极作为试验电极,目前棒电极直径、棒端部形状对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尚不清晰。为此,用直径2 cm、1 cm的圆棒和直径1 cm的尖棒搭建棒棒、棒板电极,开展5~40 cm短空气间隙下的交流击穿... 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特性试验常采用棒棒、棒板电极作为试验电极,目前棒电极直径、棒端部形状对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尚不清晰。为此,用直径2 cm、1 cm的圆棒和直径1 cm的尖棒搭建棒棒、棒板电极,开展5~40 cm短空气间隙下的交流击穿试验,研究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空气间隙交流击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范围内,空气间隙距离5~20 cm时,各棒棒或棒板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相对偏差在5.93%~33%之间,随着空气间隙距离增大,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棒棒、棒板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影响逐渐减弱;空气间隙距离大于20 cm时,各棒棒或棒板电极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相对偏差均小于5%。研究认为,空气间隙距离超过20 cm时,棒电极直径和端部形状对棒棒、棒板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间隙 棒棒电极 棒板电极 交流击穿电压 电极形状 电极直径
下载PDF
电极直径对EHD强化垂直管内凝结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万金庆 李瑞阳 郁鸿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043-2047,共5页
基于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的理论分析,对5根直径不同的电极进行了垂直管内EHD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条件下,电极直径越大液膜相对减薄率越大,液膜减薄的起始电压越小.液膜相对减薄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液... 基于EHD强化管内凝结换热的理论分析,对5根直径不同的电极进行了垂直管内EHD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工况条件下,电极直径越大液膜相对减薄率越大,液膜减薄的起始电压越小.液膜相对减薄率随着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发现,液膜相对减薄率大并不意味着强化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直径 液膜相对减薄率 强化系数 强化换热 电水动力学
下载PDF
预紧力和电极直径对库尔勒香梨电学参数测量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师广强 刘扬 +3 位作者 赵劲飞 徐朋飞 张宏 兰海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2-117,共6页
以库尔勒香梨为材料,研究了香梨在不同预紧力和电极直径下电学参数并联等效电阻、损耗因数、复阻抗相角、导纳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电极直径下预紧力与电学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对比分析了电学参数的变化速率。结果发现,不同预紧力下随着... 以库尔勒香梨为材料,研究了香梨在不同预紧力和电极直径下电学参数并联等效电阻、损耗因数、复阻抗相角、导纳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电极直径下预紧力与电学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对比分析了电学参数的变化速率。结果发现,不同预紧力下随着电极直径的增大并联等效电阻、损耗因数、复阻抗相角,导纳逐渐增加,当预紧力在0~1.5 N范围内,电学参数变化不明显。当预紧力大于1.5 N时,电学参数变化较为明显。且当电极直径为20 mm时,四种电学参数变化率最大;在不同电极直径下随着预紧力的增大并联等效电阻、损耗因数、复阻抗相角,导纳逐渐增加,预紧力越大香梨电学参数的变化率越高;电极直径和预紧力大小对香梨电学参数测量均有一定的影响,且预紧力变化对电学参数影响更显著。试验结果可为库尔勒香梨电学参数测量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电学参数 预紧力 电极直径
下载PDF
电极环直径的射流喷雾感应荷电效果试验 被引量:8
4
作者 杨超珍 《排灌机械》 2008年第5期64-67,共4页
为研究感应荷电状态下环形电极的直径对雾滴荷电性能的影响,使用流量为4.92 m l/s的标准喷头,在相同的喷雾压力和液体介质的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尺寸的电极直径和不同的安装位置,进行射流荷电喷雾,用网状目标法收集并测量群体雾滴的电流... 为研究感应荷电状态下环形电极的直径对雾滴荷电性能的影响,使用流量为4.92 m l/s的标准喷头,在相同的喷雾压力和液体介质的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尺寸的电极直径和不同的安装位置,进行射流荷电喷雾,用网状目标法收集并测量群体雾滴的电流和质量,用荷质比评价感应荷电性能,通过分析荷电试验过程中的荷电电压和电极环直径对荷电量的影响,显示荷电过程中荷质比与荷电电压存在显著的正比关系,且随电极环径的不同而异;同时荷质比与电极直径间也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进一步分析了荷质比随电极尺寸改变的变化率,建立电极环径系数计算公式,为电极的结构设计、参数优化、荷质比定量计算和分析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感应荷电 静电喷雾 环形电极 电极直径
下载PDF
电极直径对电渗效果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修彦吉 王宁伟 《才智》 2013年第28期259-259,共1页
作者利用自制的电渗固结装置,进行了电极直径对电渗效果影响的三组试验。从试验结果显示,得到以下试验规律:阳极的腐蚀率与阳极直径成反比;试验结束后,承载力变化规律是:阳极附近土体大于阴极附近,阳极直径越大,阳极的加固半径越大,承... 作者利用自制的电渗固结装置,进行了电极直径对电渗效果影响的三组试验。从试验结果显示,得到以下试验规律:阳极的腐蚀率与阳极直径成反比;试验结束后,承载力变化规律是:阳极附近土体大于阴极附近,阳极直径越大,阳极的加固半径越大,承载力提高的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电极直径 土体承载力
原文传递
短电弧加工不同直径电极间隙流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星星 周建平 +1 位作者 胡国玉 许燕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短电弧加工过程中,利用流体软件Fluent对不同的电极直径加工间隙流场进行仿真,通过极间流场中的压力场与速度场间接得出加工屑排除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电极直径的增大可以促进加工屑从加工间隙排出,减少因间隙... 在短电弧加工过程中,利用流体软件Fluent对不同的电极直径加工间隙流场进行仿真,通过极间流场中的压力场与速度场间接得出加工屑排除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电极直径的增大可以促进加工屑从加工间隙排出,减少因间隙颗粒的堆积而产生的短路现象,从而避免“二次放电”;当加工深度不变时,电极直径的大小与工件材料的去除率呈正相关,证明短电弧加工过程中存在“面积效应”;电极直径的相对变化对工件表面质量没有明显的改善,即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电弧加工 电极直径 间隙流场
下载PDF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电极丝直径大小的分析
7
作者 李立 《模具制造》 2007年第10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的电极丝直径大小的分析,探讨了电极丝直径大小对线切割加工的工艺影响,以及更换电极丝大小的方法。
关键词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 电极直径大小 更换电极 加工工艺
下载PDF
多阶柱状微电极加工模型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勇 曾永彬 +1 位作者 余宏兵 朱荻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64-171,共8页
为实现微电极的精确控制加工,对微细电极电化学刻蚀制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单阶柱状电极的不足,分析多阶柱状微电极的加工原理及制备流程。针对分阶电极加工中的三种刻蚀状况,分析各段的刻蚀变化率,并由此推导出电极尺寸与形状控制... 为实现微电极的精确控制加工,对微细电极电化学刻蚀制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单阶柱状电极的不足,分析多阶柱状微电极的加工原理及制备流程。针对分阶电极加工中的三种刻蚀状况,分析各段的刻蚀变化率,并由此推导出电极尺寸与形状控制函数。通过试验证实刻蚀过程中电流密度的不变性,讨论不同电流密度对电极直径的影响规律。通过试验归纳,建立加工电压、电流密度、浸入深度三者之间对应的函数关系,验证电极直径随时间呈线性变化的正确性。基于上述两组模型函数,建立多阶柱状微电极的加工控制模型,并对某三阶柱状微电极的形状及尺寸进行加工预测,实际加工结果显示,试验值与理论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加工控制模型的指导下成功制备出一批精度高的多阶柱状微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 柱状电极 多阶 电流密度 电极直径
下载PDF
硅贯通电极带来芯片结构革命
9
作者 大石基之 河合基伸 史旻(编译) 《电子设计应用》 2005年第12期54-74,共21页
关键词 电极直径 芯片结构 贯通孔 传输路径 半导体芯片 微加工技术 自上而下 晶圆
下载PDF
海拔2200 m地区正极性操作冲击下大直径球-板间隙放电统计时延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耿江海 李天骄 +3 位作者 王平 丁玉剑 丁杨 俞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10-3918,共9页
随我国“西电东送”电力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所经地区海拔持续升高,研究高海拔下大直径球–板间隙放电特性对输电线路与设备的绝缘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光电联合观测系统,在海拔为2200 m青海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0.... 随我国“西电东送”电力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所经地区海拔持续升高,研究高海拔下大直径球–板间隙放电特性对输电线路与设备的绝缘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搭建光电联合观测系统,在海拔为2200 m青海特高压试验基地开展0.6、1.3、1.6 m不同直径下球–板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电极尺寸下,流注起始场强跃升与注入电荷量随统计时延变长而增大,流注持续时间变短;随球电极直径增大,流注逐渐成为放电过程中的主导,流注起始、升压及统计时延增大,起始时延分散性也随之增大,0.6 m直径球–板间隙起始、升压与统计时延分别为98.4、65.8、32.6μs,起始时延标准差为32.1μs,均小于直径为1.3 m及1.6 m的球–板间隙的值。结合临界体积模型分析可得,0.6、1.3、1.6 m直径下球–板间隙临界体积增长速率分别为0.627、2.909、3.494 dm3/μs,临界体积内平均场强在临界体积初始时刻分别为1955、1889.6、1796.9 kV/m。随球电极直径的增大,临界体积增长速率增大,临界体积内场强减小,其中,临界体积内平均场强是影响高海拔下初始流注统计时延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直径球–板电极 流注 统计时延 临界体积
原文传递
三相六电极在黄磷电炉中的应用
11
作者 舒龙 徐先海 +1 位作者 万源 彭久洪 《化工技术经济》 2001年第5期37-38,共2页
介绍了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国产500mm三相六电极代替进口的600mm三相三电极设计建设的16500kVA黄磷电炉基本情况。
关键词 黄磷电炉 三相六电极 三相三电极 二次电压 二次电流 电炉直径 电极直径
下载PDF
工业硅生产过程中防止炭素电极断裂的措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力平 王三跃 《铁合金》 2015年第9期22-26,共5页
根据炭素电极的特性分析,提出了工业硅炉炭素电极直径确定的方法和炭素电极载流能力的计算及参照方法,参照炭素电极的理论消耗建立了通过电极消耗量判断电炉运行状态的方法,由此提出了在工业硅生产过程中预防炭素电极断裂的措施。
关键词 炭素电极 特性 电极直径 计算 电极消耗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电加工螺纹电极的设计
13
作者 匡磊 候勇 《模具制造》 2007年第7期63-64,共2页
通过对电加工螺纹和电极设计的分析,介绍了电火花机床加工螺纹孔的工艺过程,使电加工螺纹技术和加工方法,应用到模具制造中去。
关键词 螺纹电极 电极直径 放电间隙 加工半径
下载PDF
高压脉冲放电降解水溶液中4-氯酚过程的数学模型(Ⅰ)氧气放电形成臭氧的速率计算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银生 张新胜 +2 位作者 李云飞 戴迎春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4-530,共7页
采用电子碰撞理论计算了点 面式高压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的臭氧产生速率. 研究发现, 臭氧形成速率是电场中能量大于等于6 0eV的电子形成速率的2倍. 脉冲电压峰值和放电频率与臭氧生成速率均几乎有线性关系. 放电电极直径比电极间距对臭... 采用电子碰撞理论计算了点 面式高压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的臭氧产生速率. 研究发现, 臭氧形成速率是电场中能量大于等于6 0eV的电子形成速率的2倍. 脉冲电压峰值和放电频率与臭氧生成速率均几乎有线性关系. 放电电极直径比电极间距对臭氧生成速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 臭氧形成速率 6.0eV电子 电压峰值 放电频率 电极直径 电极间距
下载PDF
感应荷电喷雾荷电性能与喷雾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军锋 顾维锴 +1 位作者 王晓英 储进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4-509,共6页
荷电喷雾技术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控制液滴运动来改善喷雾特性的手段,它的效果受到喷雾荷电性能的直接影响。为此,从水雾感应荷电理论出发,建立雾滴群荷电量的理论公式,通过试验研究电极参数对雾滴荷电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喷雾特性。结... 荷电喷雾技术是一种利用静电作用控制液滴运动来改善喷雾特性的手段,它的效果受到喷雾荷电性能的直接影响。为此,从水雾感应荷电理论出发,建立雾滴群荷电量的理论公式,通过试验研究电极参数对雾滴荷电性能的影响,并测试了喷雾特性。结果表明:1)最佳极间距与液膜破碎长度有关,完全破碎前荷质比随极间距增加而增加,完全破碎后荷质比随极间距增加而减小,荷电性能随电极环直径减小而增大;2)荷电喷雾能提高药液在目标物表面和背部的沉积量,同时改善均匀性;3)雾滴粒径在静电力作用下逐步减小,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荷电机理 环形电极 荷质比 极间距 电极直径 沉积率 Sauter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不同工艺下超强钢点焊残余应力的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宇慧平 元月 +1 位作者 韩长录 李晓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5-38,130,共4页
为了分析在不同工艺下电阻点焊对超强钢焊接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文中试验选用B1500HS快冷淬火后的超高强钢薄板,通过德国NIMAK点焊机器人进行电阻点焊,制备焊接构件,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量点焊构件焊核区、热影响区、母材区表面处... 为了分析在不同工艺下电阻点焊对超强钢焊接构件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文中试验选用B1500HS快冷淬火后的超高强钢薄板,通过德国NIMAK点焊机器人进行电阻点焊,制备焊接构件,并通过X射线衍射法测量点焊构件焊核区、热影响区、母材区表面处的残余应力,分别从电极直径、焊接电流、锻压力方面考察不同工艺对超强钢点焊构件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残余应力以焊核为中心基本呈对称分布,从焊核到母材,数值先增大后减小,在热影响区处达到最大值且为拉应力,远离焊核区降低为压应力,且拉应力最大值明显高于压应力最大值;残余应力随电极直径增大而增大;残余应力随着电流增大其最大值先增大后减小;锻压力可以降低残余应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残余应力 电极直径 焊接电流 锻压力
下载PDF
500kV电容型验电器的标准制订及技术要求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毅 王力农 丁荣 《电力标准化与计量》 2000年第4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启动电压 带电作业 验电 电容型 抗干扰性能 电极直径 试验布置 标准制订 电极间隔 绝缘杆
下载PDF
直流电弧炉熔池参数对熔体搅拌的影响
18
作者 杨继进 武振廷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0-23,共4页
通过将直流条件下的Maxwell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相结合,研究了熔池参数变化对炉内熔体搅拌产生的影响。直流电弧炉的熔地参数对熔体搅拌影响较大。高径比较大的熔池,对熔体的搅拌效果优于高径比较小的;炉底... 通过将直流条件下的Maxwell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相结合,研究了熔池参数变化对炉内熔体搅拌产生的影响。直流电弧炉的熔地参数对熔体搅拌影响较大。高径比较大的熔池,对熔体的搅拌效果优于高径比较小的;炉底电极直径较大的熔池的搅拌效果优于炉底电极直径较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钢 直流电弧炉 熔池 参数 搅拌 炉底电极直径
下载PDF
双极性脉冲激励的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结构和电气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健 姜楠 +3 位作者 武亚光 商克峰 鲁娜 李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83-1488,共6页
该文利用双极性脉冲电源激励填充床反应器。为了优化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结构和电气参数,研究了不同电极形状、电极直径、石英管管径、填充材料(玻璃珠)粒径、脉冲成形电容等参数对反应器放电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螺纹棒... 该文利用双极性脉冲电源激励填充床反应器。为了优化填充式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结构和电气参数,研究了不同电极形状、电极直径、石英管管径、填充材料(玻璃珠)粒径、脉冲成形电容等参数对反应器放电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螺纹棒电极的反应器放电功率高于普通棒状电极,增大电极直径或减小外部石英管的管径均能显著增加反应器的注入功率,填充玻璃珠的粒径越小越有利于反应器的能量注入。相同电压下,当脉冲成形电容从0.5增至1.5 n F,反应器的注入功率和放电电流增幅较大;当成形电容值大于1.5 n F时,反应器注入的功率和电流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1.5 n F是优化过的最佳脉冲成形电容值,是反应器静态电容(75 p F)的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极性脉冲 填充床放电 电极结构优化 电极直径 放电间隙 成形电容匹配
原文传递
镍铁电炉的设计与实践
20
作者 曹珂菲 《世界有色金属》 2014年第10期42-45,共4页
镍铁电炉是火法冶炼镍铁的核心设备,镍铁电炉的炉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形镍铁电炉,一类是长方形镍铁电炉,这两类电炉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圆形电炉结构简单、热量集中、加料点也可以均匀布置,但膨胀问题不容易解决,而且受电极直径和... 镍铁电炉是火法冶炼镍铁的核心设备,镍铁电炉的炉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圆形镍铁电炉,一类是长方形镍铁电炉,这两类电炉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圆形电炉结构简单、热量集中、加料点也可以均匀布置,但膨胀问题不容易解决,而且受电极直径和数量的限制,功率无法做得很大;长方形电炉结构略显复杂、但膨胀问题容易解决,不受电极直径和数量的限制,因此功率可以做大,而且通过电极和加料点的合理布置,也可以使电炉内的热量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 膨胀问题 电极直径 热量分布 炉型 自焙电极 火法冶炼 炉顶 炉体冷却 砖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