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微电流刺激联合本森放松技术在首发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吕有良 朱俊芳 +2 位作者 王芳 蔡莹莹 郝以辉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本森放松技术(BRT)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及躯体化症状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收治的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联合本森放松技术(BRT)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递质、抑郁及躯体化症状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收治的10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于此基础上对照1组采取CES治疗,对照2组采取BRT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CES联合BRT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后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试(RBAN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意念量表(BSI-CV)及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分。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5-HT、DA、NE水平>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呈逐渐升高趋势,且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BSI-CV评分<对照2组<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PHQ-15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三组患者的PHQ-15评分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PHQ-15评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联合BRT应用于首发抑郁症患者可发挥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递质水平,减轻抑郁及躯体化症状,降低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经颅微电流刺激 本森放松技术 神经递质 躯体化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电流刺激对钝齿棒杆菌厌氧条件下代谢通量分布的影响
2
作者 陈小举 张凤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4-151,共8页
研究电流刺激对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流刺激对葡萄糖的代谢及琥珀酸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施加-5 mA电流时,与0 mA(对照组)相比,葡萄糖消耗速率提升了27.4%,发酵液中琥珀酸质量浓度增加了109.4%,琥珀酸产量增加了... 研究电流刺激对钝齿棒杆菌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电流刺激对葡萄糖的代谢及琥珀酸合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施加-5 mA电流时,与0 mA(对照组)相比,葡萄糖消耗速率提升了27.4%,发酵液中琥珀酸质量浓度增加了109.4%,琥珀酸产量增加了62.5%,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HMP)的代谢流量增加了150.6%,胞内NADH/NAD+值增加了30.8%。代谢通量计算及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6-磷酸葡萄糖节点是影响琥珀酸产量的关键节点。电流刺激导致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表达水平上调、HMP与琥珀酸合成途径代谢流量增加,是琥珀酸产量升高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可为发酵工程与电化学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发酵 钝齿棒杆菌 电流刺激 代谢通量
下载PDF
三胎政策背景下凯格尔运动与生物电流刺激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
3
作者 陈小玲 周晶晶 吴俊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025-0027,共3页
研究三胎政策背景下凯格尔运动与生物电流刺激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方法 对庆元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诊断,待确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后进行相应治疗,时间段既定为2021年3月到2022年8月。采取住院号尾数... 研究三胎政策背景下凯格尔运动与生物电流刺激反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和降低剖宫产率的研究。方法 对庆元县中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诊断,待确诊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后进行相应治疗,时间段既定为2021年3月到2022年8月。采取住院号尾数奇偶性进行分组,每组各43例,治疗期间采取凯格尔运动治疗的既定为对照组,观察组凯格尔运动与对照组一致,并加以生物电流刺激反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尿动力学水平、生活质量。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疗效93.02%,高于对照组疗效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剖宫产率对比,9.30%明显低于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动力学中MUCP、PMU、FPL指标较对照组更高,生活质量I-QOL评分(87.78±8.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12±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过采取凯格尔运动、生物电流刺激反馈治疗进行治疗后,能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好的恢复,并降低剖宫产率,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凯格尔运动 生物电流刺激反馈治疗
下载PDF
基于微电流刺激的多强度分级虚拟触觉反馈
4
作者 谭铭昱 花浩镪 +7 位作者 熊奇炜 朱齐 舒琳 徐向民 梁家铭 魏磊 黄国志 曾庆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15-2027,共13页
触觉反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虚拟现实交互的沉浸感,但是采用振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反馈模态单一的缺陷;采用机械传动式、微流驱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结构复杂、难以集成等缺陷.微电流触觉反馈具有集成度高、反馈模态丰富等优点,但是存... 触觉反馈可以有效提高用户的虚拟现实交互的沉浸感,但是采用振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反馈模态单一的缺陷;采用机械传动式、微流驱动方式的触觉反馈存在结构复杂、难以集成等缺陷.微电流触觉反馈具有集成度高、反馈模态丰富等优点,但是存在反馈强度识别准确率不够和长时间作用下易造成不适感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了基于微电流刺激的新型多强度电触觉反馈系统,通过研究电流参数、电极阵列和接地电极等影响因素,并引入双相电流脉冲,优化电流正负电荷量比值等方式,确定了该系统的刺激模式.35名受试者的心理物理学实验结果表明该反馈系统能够在有效减少微电流刺激带来不适的同时实现93.3%和81.7%的四级和五级强度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方法,这可能是具有广泛应用场景的触觉反馈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觉反馈 电流刺激 优化的电刺激范式 高准确率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秋 胡小义 +1 位作者 刘鹤 曹君利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选择性剖宫产术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完成后,干预组行经颅微电流刺激20...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对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3—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选择性剖宫产术产妇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腰椎-硬膜外联合麻醉完成后,干预组行经颅微电流刺激20 min;对照组实施同等时间的假刺激。在产妇入手术室前(T0)、入手术室后(T1)、出手术室前(T2)及术后24 h(T3)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术后24 h(T3)行产妇疲劳量表、视觉模拟(VAS)量表、产后满意度量表评分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基线水平与术中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刺激前两组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完成后干预组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2(8.58±3.70)分比(10.49±3.82)分,T3(7.27±4.05)分比(9.85±2.68)分,均P<0.05]。干预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4(3.00,6.00)分比6(4.00,7.00)分,P<0.05],但术后疲劳评分、术后满意度评分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改善腰硬联合麻醉行剖宫产术产妇产后抑郁水平有积极作用。希望对产妇抑郁的治疗策略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产后 经颅直流电刺激 剖宫产术 无创脑刺激技术 经颅微电流刺激 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6
作者 方家星 杨杰 +3 位作者 陶明姝 刘容光 刘鹤 曹君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探索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在术前2 d、术前1 d、手术等待区、术后1 d、术后3 d进行5次20 min经颅微电流刺激,对... 目的探索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干预组在术前2 d、术前1 d、手术等待区、术后1 d、术后3 d进行5次20 min经颅微电流刺激,对照组给予同时间点的5次20 min假刺激。在术前2 d(T_(1))、手术等待区(T_(2))、术后1 d(T_(3))、术后3 d(T_(4))、术后7 d(T_(5))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评估患者焦虑和睡眠情况,记录术中情况、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前基线水平、术中情况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2)、T_(3)、T_(4)、T_(5),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更低的焦虑和失眠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对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焦虑有积极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睡眠,该技术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抗焦虑和改善睡眠等非药物干预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 乳腺癌 围术期 焦虑 睡眠
下载PDF
人工耳蜗调机中电流刺激量设定过高1例报道
7
作者 苗艳 崔丽娜 叶红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分析听障儿童在人工耳蜗调机前后听觉能力和言语清晰度的变化,强调精准调机的重要性,避免电流刺激量过高。方法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开机1年4个月,康复效果欠佳,表现为声音察知好,精准听辨和言语清晰度差,听觉能力评估量表(CAP)为5级,... 目的分析听障儿童在人工耳蜗调机前后听觉能力和言语清晰度的变化,强调精准调机的重要性,避免电流刺激量过高。方法患儿人工耳蜗术后开机1年4个月,康复效果欠佳,表现为声音察知好,精准听辨和言语清晰度差,听觉能力评估量表(CAP)为5级,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IR)为1级。调机时发现,T值、C值均过高,尤其高频电极,给予精准调机,降低电流刺激量。结果电流刺激量降低后,患儿康复效果进步明显,助听听阈25~30 dB HL,听觉能力评估量表(CAP)达7级,言语可懂度分级量表(SIR)达5级。结论人工耳蜗术后精准及个性化调机至关重要,既要重视刺激量不足,也要避免刺激量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障儿童 人工耳蜗 精准调机 电流刺激量过高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
8
作者 张集慧 陈波 王丹丹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经颅... 目的:探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辅助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研究组采用文拉法辛缓释剂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来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χ^(2)=2.13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及8周时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SCL-90评分和SSS评分均显著降低;治疗2、4及8周时研究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_(1)=4.636,t_(2)=2.159,P<0.05;t_(1)=6.207,t_(2)=4.693,P<0.001;t_(1)=3.224,t_(2)=3.414,P<0.01);治疗2、4及8周时,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_(1)=5.201,t_(2)=7.006,t_(3)=6.374,P<0.001),且SSS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_(1)=2.803,t_(2)=2.834,t_(3)=3.485,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5.48%,对照组为63.33%,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31,P<0.05)。结论:与仅应用文拉法辛缓释剂相比,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联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患者的躯体形式障碍有显著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文拉法辛 躯体形式障碍
下载PDF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联合热敏灸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唐异玲 曾艳春 +3 位作者 林明 卢韵羽 黄苏 杨计林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年第10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联合热敏灸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周围...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联合热敏灸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萍乡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常规周围性面瘫针灸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热敏灸。比较两组患者的面部残疾指数、Portmann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面部残疾指数评分与Portman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面部残疾指数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Portmann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实施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联合热敏灸,能有效改善其面瘫症状,提高患者对临床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护理 低频脉冲电流刺激治疗 热敏灸
下载PDF
布南色林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伍世斌 磨丽莉 +3 位作者 王莹 邵婷 蒋峥臻 周芳珍 《内科》 2023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 探讨布南色林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南色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CES辅... 目的 探讨布南色林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南色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CES辅助治疗,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阴性症状、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总分和不良反应量表条目平均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布南色林联合CES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疗效,增强其社会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 精神分裂症 布南色林 社会功能
下载PDF
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恢复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莫秀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高于对... 目的探讨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高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宫缩持续疼痛时间、恶露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产后护理期间,开展低频电流刺激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肌张力,降低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加速产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电流刺激 早期护理干预 产后恢复 尿潴留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技术及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但果 李志坚 +2 位作者 丁惠君 张佳泳 刘子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3-488,共6页
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疗法应用微量脉冲电流于人体耳部附近(如耳垂、乳突、颧骨),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的技术。CES在195... 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疗法应用微量脉冲电流于人体耳部附近(如耳垂、乳突、颧骨),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治疗焦虑、抑郁、失眠的技术。CES在1953年更早出现于欧洲[2-4],1963年在美国开始临床应用。2009年以来,仅在美国就有超过5万名用户在家使用CES仪器治疗,并且在美国等各国家的使用中暂无发现关于CES的严重不良反应。而与一般的电气设备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刺激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临床研究 刺激技术 严重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仪器治疗 2009年
下载PDF
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艳昕 鲍远程 +3 位作者 蔡永亮 徐磊 许珍晶 沈斌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并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肝郁血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每组26例。联合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味酸枣仁汤,并接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西药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司唑仑,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PSQI总分、SRSS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PSQI和SRSS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对照组少,且随访无反跳。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口服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在改善失眠症状方面与艾司唑仑相似,但在改善肝郁血虚证候方面明显优于艾司唑仑,其不良反应较少,远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加味酸枣仁汤 经颅微电流刺激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睡眠状况自评量表
下载PDF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147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二军 白亚平 +3 位作者 张生平 张青芝 赵甫刚 张伟玲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9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非药物疗法对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47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非药物疗法对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47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组74例针刺百会、神庭、四神聪、印堂、神门、太冲、行间、阴陵泉、内关、大陵透劳宫等穴疏肝健脾养心,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两种方法均为每日1次;与西药组对照,西药组73例口服艾司唑仑1mg,睡前1次,两组均治疗30d。各组治疗前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量表,并评定各组总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痊愈9例,显效23例,有效26例,无效16例,有效率达78.4%,愈显率43.2%。西药组痊愈12例,显效24例,有效22例,无效15例,有效率79.5%,愈显率49.3%。治疗后PSQI量表分值比较,联合组(7.18±2.61)分,西药组(7.34±3.05)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PSQI评分比较,联合组对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障碍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结论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疗效,与艾司唑仑疗效相当。针刺配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可能对改善睡眠质量及日间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失眠症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晶 吴江平 +2 位作者 姜晓红 费春香 张景文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6期921-923,共3页
目的:比较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结合心理疏导方法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治疗中,对于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失眠症状、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探讨非药物治疗对于围绝经期患者失眠症状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为期8周;评价工具包括改良... 目的:比较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结合心理疏导方法在围绝经期妇女失眠治疗中,对于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失眠症状、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探讨非药物治疗对于围绝经期患者失眠症状的疗效及意义。方法:随机对照研究,为期8周;评价工具包括改良的Kupperman评分、PSQI、SAS、SDS;139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入组CES+心理疏导组或心理疏导组,最终有122人完成试验者分析。结果:治疗后4周,CES+心理疏导组改良的Kupperman评分减分值便〉7分,治疗8周后,减分值达到了12.4分,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4周后减分值为4分,治疗8周后,减分值为5.6分(P=0.00);治疗后4周,CES+心理疏导组PQSI减分值便〉7分,提示失眠症状改善,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失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治疗8周,减分值〉9分);而心理疏导组在治疗后4周减分值仅为3.7分,治疗8周后,减分值为6分,明显低于CES+心理疏导组(P=0.00);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显著减轻,减分率达50%以上。CES+心理疏导治疗组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率平均较心理疏导组高7%~10%(P=0.00)。结论:CES疗法与心理疏导结合,既可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又达到了快速起效和疗效稳定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失眠 焦虑 抑郁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心理疏导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辅助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钦松 盛娟 +1 位作者 郭伟 张新风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399-401,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微电流刺激(CES)和阿普唑仑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CES组(36例)、阿普唑仑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并给予相应处理,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匹兹堡睡... 目的观察经颅微电流刺激(CES)和阿普唑仑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CES组(36例)、阿普唑仑组(36例)和联合治疗组(36例),并给予相应处理,疗程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治疗8周末,联合治疗组PSQI,HAMA-14,HAMD-17,睡眠潜伏期总分均小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总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S和阿普唑仑联用比单用其中一种更能显著改善老年慢性失眠的睡眠质量,同时能改善与失眠相关的焦虑、抑郁症状,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治疗老年慢性失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 阿普唑仑 慢性失眠 老年人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设计及其对α脑电波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杨启辉 吴效明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1年第8期12-13,16,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刺激仪,并研究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方法:经颅微电流刺激仪采用一个主控芯片控制恒定电流发生电路,产生符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所需的双极性恒定微电流。仪器使用时,观察记录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 目的:设计一种采用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的刺激仪,并研究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方法:经颅微电流刺激仪采用一个主控芯片控制恒定电流发生电路,产生符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所需的双极性恒定微电流。仪器使用时,观察记录其对α脑电波的影响。结果:设计了一种有效、有益、安全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并应用于实验。结论: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有效诱发了使情绪平稳的α脑电波,使得检测到的α脑电波有较明显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脑电 刺激
下载PDF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辅助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英 杨忠 +2 位作者 潘惠 赵胜军 方建忠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4期317-319,341,共4页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ES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抗抑郁药,CES组还给予CES,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治疗急性期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ES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抗抑郁药,CES组还给予CES,治疗6周。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症状严重程度,并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CES组38例、对照组37例完成研究。2组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第6周2组间的有效率和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CES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S辅助治疗抑郁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且起效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全亚萍 陈蓉蓉 +2 位作者 王念 张丽萍 吴年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138-2139,共2页
目的:观察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 目的:观察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疗程4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观察,治疗组有效率69.4%,对照组有效率72.2%,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电流刺激耳穴脑干可以有效治疗抑郁症,没有不良反应,易于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刺激疗法 抑郁症 耳穴脑干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治疗不同证型广泛性焦虑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二军 邢亚情 +5 位作者 郭庆丰 任首臣 白亚平 张伟玲 杨帅 王建兵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第6期30-3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不同证型广泛性焦虑症(GA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GA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得到肝郁气滞证26例、心脾两虚证23例(脱落2例)、痰气郁结证31例(脱落1例),予以针刺配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加以辨证... 目的:研究分析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对不同证型广泛性焦虑症(GAD)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GA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得到肝郁气滞证26例、心脾两虚证23例(脱落2例)、痰气郁结证31例(脱落1例),予以针刺配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加以辨证配穴的方法治疗,7 d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各证型患者治疗前、治疗1、4周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变化,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3型患者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肝郁气滞型患者HAMA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心脾两虚型和痰气郁结型,(P<0.05),心脾两虚型和痰气郁结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型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稍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3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3型患者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3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型患者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肝郁气滞型患者WHOQOL-BREF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心脾两虚型和痰气郁结型,(P<0.05),心脾两虚型和痰气郁结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痰气郁结型总有效率分别为96.15%、85.71%、93.33%,3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可有效缓解GAD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针刺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对肝郁气滞证型、心脾两虚证型、痰气郁结证型的GAD患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肝郁气滞证型起效较心脾两虚证型、痰气郁结证型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症 郁证 针刺 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 辨证论治 肝郁气滞 心脾两虚 痰气郁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