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去葡萄糖竹节参皂苷Ⅳa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桂波 徐惠波 +3 位作者 温富春 纪凤兰 丁涛 孙晓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07-1408,共2页
关键词 去葡萄糖竹节参皂苷Ⅳa 心肌电生理特性 动作
下载PDF
高频左心房起搏制作兔慢性房颤模型及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丽娟 郑东诞 +4 位作者 李树彬 潘德茂 王强 张玮 高修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23-727,共5页
【目的】建立兔左心房高频起搏心房颤动(AF)动物模型,并进行电生理特性研究。【方法】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两组。两组均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起搏组以1 000 min-1的频率进行高频起搏;对照组不起搏。采... 【目的】建立兔左心房高频起搏心房颤动(AF)动物模型,并进行电生理特性研究。【方法】1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两组。两组均在左心房外膜缝合固定一起搏电极,起搏组以1 000 min-1的频率进行高频起搏;对照组不起搏。采用心外膜程序起搏技术测定心房肌的电生理特性。【结果】①起搏组3周后房颤诱发率87.5%,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1),其中持续性AF 3/8例;②起搏组经心外膜程序起搏,在高频刺激1 h、1周、3周后心房有效不应期(ERPA)均缩短,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③频率适应性方面,起搏组表现为频率适应不良,在3周时最明显,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起搏组3周后P波时限比对照组延长,但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别(P﹥0.05);⑤起搏组1 h至3周,ERPA缩短、相对不应期(RRPA)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1)、早搏刺激的心房间传导时间(IACD)延长,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差别(P﹥0.05)。【结论】兔左心房高频起搏能有效建立慢性AF动物模型;主要电生理改变有:ERPA缩短、频率适应不良、P波时限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刺激 心房颤动 动物模型 心房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玲 孙娟 +1 位作者 时利 侯月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36-841,共6页
目的: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离13.5-19.5 d胎鼠和2 d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并培养于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MEA)电极盘中48 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微电极阵列芯片技术研究不同发育阶段C57小鼠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离13.5-19.5 d胎鼠和2 d乳鼠的心室肌细胞并培养于微电极阵列(Microelectrode arrays,MEA)电极盘中48 h,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免疫组化鉴定并用MEA技术研究其电生理特性。并对生后1、7、14、21、28、35、〉60 d的意识清醒未麻醉的小鼠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记录。结果:胎鼠心室肌细胞场电位时程(Field poten-tial duration,FPd)随发育而增加(P〈0.01),乳鼠的突然明显缩短(P〈0.01)。胎鼠心室肌细胞的搏动频率随发育而减慢。出生后小鼠的心律是窦性心律,平均PR、RR、QRS、QT、JT间期随发育逐渐缩短,7 d组比1 d组减少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4、21、28、35和〉60 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S-T段在1 d小鼠明显抬高,7 d组和14 d组逐渐降低,到35 d则基本回到基线。HRV随发育逐渐增加。结论:C57小鼠胎鼠心肌细胞FP电生理特性的变化和生后小鼠ECG间期和形态随发育的变化可能为小鼠心脏随发育的电生理特性提供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阵列 小鼠 发育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交流阻抗方法研究大鼠正常血细胞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马青 何学影 张红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采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正常大鼠血液细胞电生理特性。方法:取1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全血,利用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26个全血细胞悬浮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Cole—Cole公式的曲线拟合方法,获得正常大鼠血液细胞电... 目的:采用交流阻抗方法研究正常大鼠血液细胞电生理特性。方法:取1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全血,利用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26个全血细胞悬浮液样本的交流阻抗,通过Cole—Cole公式的曲线拟合方法,获得正常大鼠血液细胞电生理特性。结果:在0.1-100MHz范围,大鼠血液细胞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具有电场频率的依赖关系,并且满足Cole—Cole公式。结果表明: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可以获得血液细胞的频域电生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电生理特性 常数 导率 复数平面图
原文传递
成年斑胸草雀在体HVC-RA突触传递的电生理特性(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孟玮 王晓东 +1 位作者 肖鹏 李东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236,共5页
鸣禽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至弓状皮质栎核(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opallium,RA)的突触传递是鸣唱运动通路中的关键部分。本文运用在体场电位电生理记录的方法,研究了成年雄性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HVC-RA突... 鸣禽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至弓状皮质栎核(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opallium,RA)的突触传递是鸣唱运动通路中的关键部分。本文运用在体场电位电生理记录的方法,研究了成年雄性斑胸草雀(Taeniopygia guttata)HVC-RA突触的电生理特性。实验结果显示,刺激HVC,在RA内所记录到的诱发场电位幅度较小。配对脉冲检测发现,HVC-RA突触传递具有明显的配对脉冲易化特性。当以强直刺激作用于HVC,RA内诱发场电位随即显著减小,并在15min内逐渐恢复,表明HVC-RA突触传递在强直刺激过后出现了短时抑制。该通路的突触传递特性可能与其在发声控制中的作用有关。以上的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发声运动过程中的突触可塑性提供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C-RA突触传递 电生理特性 斑胸草雀
下载PDF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移植后的心脏电生理特性(英文)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博武 吕安林 +3 位作者 燕学波 黄炜 候婧 李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6072-6076,共5页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Spri... 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使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心肌梗死后或者心肌肥厚心肌组织的电生理学成为当今研究热点。目的:概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 数据库,Springer Link 数据库,Science Direct 数据库,CNKI 数据库 2000-01/2010-10 文献,检索词分别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ardiac/heart, electrophysiology/electr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脏,电生理"。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的电生理特征的文章,无论观察对象是人或者动物均纳入检索标准。排除重复研究或 Meta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收集到 208 篇相关文献,排除162 篇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共纳入 46 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移植后,在动物试验模型中和心肌梗死或心肌肥厚的患者中均可有效的改善心功能,为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崭新的策略。而移植后所生成的心肌样细胞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对心脏电生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分化 移植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胺碘酮药代动力学和电生理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7
作者 廖德宁 杨志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476,共2页
胺碘酮为高脂溶性药物,在小肠被动吸收,高脂饮食能增加其吸收。在体内呈三室开放模型分布,所达稳态时间及消除半衰期均很长,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等均影响其分布和清除,故用药应个体化。胺碘酮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CYP)代谢... 胺碘酮为高脂溶性药物,在小肠被动吸收,高脂饮食能增加其吸收。在体内呈三室开放模型分布,所达稳态时间及消除半衰期均很长,多种因素如性别、年龄、体重等均影响其分布和清除,故用药应个体化。胺碘酮在肝脏通过细胞色素氧化酶(CYP)代谢。口服胺碘酮的主要药效物是去乙基胺碘酮(DEA),而静脉胺碘酮主要以原药形式发挥作用。DEA对快反应心肌细胞作用强,而胺碘酮对慢反应心肌细胞作用强。故静脉胺碘酮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较好,而口服转复效果好,并能有效抑制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很多药物通过肝脏CYP代谢。故胺碘酮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各药血浓度升高,药理作用会增强,故应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胺碘酮具多通道滞阻的特性,使三层心肌复极均匀延长,致心律失常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胺碘酮 综述 药代动力学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对神经系统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佳佳 万柏坤 明东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9,共9页
随着纳米技术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含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等)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中的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热点.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殊性使之能够轻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系统,然而关于纳米材料... 随着纳米技术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含纳米颗粒和纳米管等)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中的广泛应用,纳米材料对神经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热点.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殊性使之能够轻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神经系统,然而关于纳米材料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及其与神经细胞和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都相对匮乏,特别是对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影响的报道非常有限,而后者往往是其行使正常功能的基础.因此本文从离子通道、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电活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一些重要纳米材料对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电生理特性影响的离体与在体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初步讨论了其可能作用机制,并展望了今后纳米材料在神经组织与系统中转运及作用机制研究的可能途经,以期为纳米材料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电生理特性 离子通道 神经元活动 神经网络活动
原文传递
帕金森氏病病人丘脑底核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喻廉 凌至培 +4 位作者 汪业汉 牛朝诗 凌士营 姜晓峰 李光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2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D)病人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 (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STN电刺激对PD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及对语言感觉的影响。方法 在 2 6例立体定向术治疗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 目的 研究帕金森氏病 (PD)病人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及深部脑刺激 (DBS)对PD的治疗作用 ,观察术中STN电刺激对PD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的缓解及对语言感觉的影响。方法 在 2 6例立体定向术治疗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病人STN不同部位的放电形式 ;并在MRI和微电极导向下 ,将刺激电极植入STN ,进行刺激实验 ;高频刺激参数的频率是 1 50Hz,脉宽 1 50ms,强度自 0 .5V开始 ,逐渐增加至6~ 8V ;其中 2例进行了STN的永久性DBS ,术后分别随访 1 4个月和 1 8个月。结果 微电极进入STN ,可记录到一致的、稳定的高频放电〔8~ 1 0V、(96± 1 6)Hz〕 ;术中刺激发现 ,在最佳点位刺激 ,病人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均得到明显改善 ,1 1例病人 (42 % )在刺激强度增加到 4~ 6V以上时 ,有语言障碍。结论 微电极记录获得STN的电生理放电特征 ,可以提高立体定向治疗PD的靶点精确性 ,提高疗效 ;STN的高频刺激能改善PD的震颤、肌僵直、运动缓慢等主要症状 ,是DBS治疗PD的最佳靶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丘脑底核 电生理特性 深部脑刺激 立体定向术
下载PDF
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健玲 郭继鸿 +4 位作者 刘鹏 张萍 易忠 刘刚 刘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5年第4期284-287,共4页
观察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初步探讨其终止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机制.15只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麻醉后气管插管,开胸并缝合电极,伊布利特按0.10 mg/kg静脉推注给药(10 min缓推,给药30 min后按照0.0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 观察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初步探讨其终止心房扑动(简称房扑)的机制.15只成年健康雄性杂种犬,麻醉后气管插管,开胸并缝合电极,伊布利特按0.10 mg/kg静脉推注给药(10 min缓推,给药30 min后按照0.01 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给药前后心率、房内房间传导时间、峡部缓慢传导区传导速度、各部位不应期的变化.结果:伊布利特对心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的高峰时间在给药后20~30 min,2 h后心率基本恢复到用药前的水平;伊布利特能显著延长心房肌、心室肌以及肺静脉的不应期(P<0.05~0.001),但对房内、房间以及峡部的传导作用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伊布利特终止房扑的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药造成不应期延长,使折返环可激动间隙兴奋性降低,进而使波锋不能向前推进,终止房扑.其房扑折返环传导的减慢可能不是房扑终止的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伊布利特 电生理特性 心房扑动
下载PDF
培养的成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与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商立军 臧益民 +2 位作者 朱妙章 臧伟进 周士胜 《心脏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心脏的生物物理和分子研究中 ,培养的成熟心肌细胞越发引人关注。本文综述在培养基中所保持的成熟心肌细胞的收缩性、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性。
关键词 心肌细胞 细胞培养 形态学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界嵴的心内形态、电生理特性及其在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侯允天 杜日映 郑强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界嵴 心内形态 电生理特性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帕金森病人GPi、Vim及STN的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喻廉 凌至培 +5 位作者 汪业汉 凌士营 姜晓峰 钱若兵 李光群 孙华明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的苍白球内侧部 (GPi) ,丘脑腹外侧中间核 (Vim)及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 54例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 (PD)患者的苍白球内侧部 (GPi) ,丘脑腹外侧中间核 (Vim)及丘脑底核 (STN)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用立体定向毁损术治疗 54例PD手术中 ,应用美国FHC公司生产的微电极记录系统 ,记录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结果 PD病人的丘脑内和基底节不同结构部位的电活动频率、幅度、放电方式和背景噪声均有显著差异 ;Vim中可记录到与震颤同步的高频放电 ,GPi、STN可记录到一致稳定的放电活动。结论 利用GPi、Vim和STN不同部位的电活动特性 ,可以为立体定向治疗PD手术中的精确定位 ,提高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极记录 立体定向术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短时快速激动对肥厚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庆 邓珏琳 +5 位作者 于厚志 于茜 陈茂 张弢 刘京京 黄德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3期198-201,共4页
观察短时快速激动对肥厚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 (VA)发生的关系。以部分结扎腹主动脉方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阻滞自主神经后 ,在心外膜右室流出道 (RVOT)、右室心尖部 (RVA)、左室流出道(LVOT)及左室心尖部 (LVA)... 观察短时快速激动对肥厚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室性心律失常 (VA)发生的关系。以部分结扎腹主动脉方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阻滞自主神经后 ,在心外膜右室流出道 (RVOT)、右室心尖部 (RVA)、左室流出道(LVOT)及左室心尖部 (LVA)四个部位以 2 2 0 ,2 4 0 ,2 6 0次 /分的频率刺激测定各部位的单相动作电位时限 (MAPD)及有效不应期 (ERP)。然后于 1∶1房室传导下 ,随机进入普通右房电刺激组 (2 2 0次 /分 )和快速右房电刺激组 (2 6 0次 /分 ) ,持续 30min后 ,重复上述测定过程。记录心室后除极的发生次数。最后诱发心室颤动 (VF) ,记录诱发率和VF持续时间。结果 :心肌肥厚组快速激动后除RVA外 ,其他各部位的ERP值均显著延长 (2 2 0 ,2 4 0 ,2 6 0次 /分频率刺激下的前后ERP值 (ms)为 :RVOT 15 1± 18vs181± 2 1,14 5± 17vs173± 14 ,14 0± 15vs 16 7± 14 ;RVA 16 1± 17vs 171± 19,15 5± 16vs 16 6± 19,15 2± 17vs 16 2± 18;LVOT 16 5± 2 7vs192± 2 0 ,16 1± 2 5vs187± 2 1,15 4± 17vs178± 15 ;LVA 170±15vs191± 15 ,16 5± 15vs189± 11,15 9± 13vs 182± 11)。而对照组在快速激动后的ERP延长并不显著。心肌肥厚组和对照组在普通刺激下 ,ERP均无明显延长。各组在刺激前后的MA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快速激地动 肥厚心肌 电生理特性 心肌肥厚 有效不应期 室性心律失常 单相动作
下载PDF
快速心房激动对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林 张建成 +3 位作者 黄从新 邓玉莲 许春萱 胡锡衷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比较快速心房起搏与急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诱发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以 15 0~ 2 0 0ms起搏周长(PCL)对 4 5例成功射频消融后 (RFCA)病人右房进行S1S1刺激诱发急性房颤 ,据能否诱发急性房颤分为非房颤组和急性房颤组 ;再以 4 0 0ms... 比较快速心房起搏与急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诱发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变化。以 15 0~ 2 0 0ms起搏周长(PCL)对 4 5例成功射频消融后 (RFCA)病人右房进行S1S1刺激诱发急性房颤 ,据能否诱发急性房颤分为非房颤组和急性房颤组 ;再以 4 0 0msPCL对心房快速激动前后高位右房、低位右房、His束周围等多部位进行S1S2 扫描 ,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ERP离散度 (ERPd)、右房内及房间的传导时间的变化 ;另以 35 0 ,4 0 0和 4 5 0ms三个PCL随机对RAA进行S1S2 扫描 ,观察ERP频率自适应性的变化。两组心房快速激动后 4 0 0msPCL下右房各刺激部位及三种不同PCL右心耳ERP均较心房快速激动前有明显的缩短 ,并且缩短的程度相同。两组病人心房快速激动前后房内和房间传导时间及ERPd没有明显改变。两组心房快速激动前后斜率均值均较激动后明显下降 ;心房快速激动前、后斜率均值两组间无显明差别 (P >0 .0 5 )。结论 :两种方式的心房快速激动可诱发相似的心房电重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心房激动 急性心房颤动 电生理特性 心房肌 心房重构
下载PDF
人结肠上皮系T84的电生理特性研究及其对阿魏酸钠的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文超 段东晓 +1 位作者 韩娜 邢莹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28-230,共3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结肠上皮离子转运功能的影响和结肠上皮细胞系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利用短路电流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SF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系T84离子转运的影响以及T84的电生理特性。结果 去除细胞外的cl-分别降低T84的跨膜电... 目的研究阿魏酸钠(SF)对结肠上皮离子转运功能的影响和结肠上皮细胞系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利用短路电流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观察SF对人结肠上皮细胞系T84离子转运的影响以及T84的电生理特性。结果 去除细胞外的cl-分别降低T84的跨膜电压和基础电流约69%、86%,跨膜电阻增加约400%,去除细胞外的HCO3-降低T84的基础电流约73%,跨膜电阻增加约41%。细胞的腔面膜加入SF能够引起短路电流的增加,增加的效应分为一个尖峰和随后的一个平台,去掉细胞外的Cl-可以降低SF的效应约95%,去掉细胞外的HCO3-离子可以降低SF产生的平台约76%。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T84主要通过氯通道分泌阴离子,SF可以促进结肠上皮细胞对阴离子(主要是Cl-)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上皮系T84 电生理特性 阿魏酸钠 SF 生理
下载PDF
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Ca^(2+)通道的电生理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洪伊 张庆国 +1 位作者 徐世元 许平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821-822,共2页
目的 研究人神经母细胞瘤SK -N -SH细胞L型Ca2 + 通道的特性及其激动剂BayK 864 4对通道的影响。方法 培养SK -N -SH细胞 ,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记录和研究L型Ca2 + 通道的特性。结果 SK -N -SH细胞L型Ca2 + 通道电导为 ( 2 7 8... 目的 研究人神经母细胞瘤SK -N -SH细胞L型Ca2 + 通道的特性及其激动剂BayK 864 4对通道的影响。方法 培养SK -N -SH细胞 ,用膜片钳细胞贴附式技术记录和研究L型Ca2 + 通道的特性。结果 SK -N -SH细胞L型Ca2 + 通道电导为 ( 2 7 8± 2 5 6)pS ,平均开放时间为 ( 0 65± 0 0 8)ms ,平均关闭时间的短关闭时间常数 ( 0 5 3±0 0 5 )ms ,长关闭时间常数 ( 6 0 2± 3 46)ms。BayK 864 4使Ca2 + 通道平均开放时间延长 (P <0 0 5 ) ,但不影响其电导 (P >0 0 5 )。结论 人神经母细胞瘤SK -N -SH细胞上存在L型Ca2 + 通道 ,与其他神经元上L型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母细胞瘤 SK—N—SH细胞 CA^2+通道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NSCs在OECs诱导下定向分化及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瑜 容明强 +3 位作者 周蓉 刘波 滕晓华 卢明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探索大鼠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并记录分化后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方法在无血清改良Eagle培养基(DMEM/F12)培养的NSCs中,加入OECs条件培养基,观察分化情况,巢蛋白(nestin)鉴定NSCs、神经丝蛋白200(NF200)鉴定... 目的探索大鼠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并记录分化后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方法在无血清改良Eagle培养基(DMEM/F12)培养的NSCs中,加入OECs条件培养基,观察分化情况,巢蛋白(nestin)鉴定NSCs、神经丝蛋白200(NF200)鉴定神经元、膜片钳检测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结果 OECs能促进NSCs分化为神经元,分化后的神经元记录到快速激活快速失活、能被河豚毒素(TTX)特异阻断的钠电流及慢激活慢失活、能被四乙基氯化铵(TEA)特异阻断的延迟整流性钾电流。结论 OECs能诱导NSCs分化,分化后的神经元具有活跃的电生理特性,具有替代凋亡、坏死神经元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鞘细胞 神经干细胞 分化 电生理特性 神经元
下载PDF
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对猪心脏电生理特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戴力 朱文青 +2 位作者 颜彦 林佑善 葛均波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91-192,共2页
目的研究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对猪心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猪8头随机均分为伊布利特组和索他洛尔组,每组4头。伊布利特15ug/kg,索他洛尔1.5mg/kg经静脉注射后观察其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指标有心率(... 目的研究伊布利特与索他洛尔对猪心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健康成年猪8头随机均分为伊布利特组和索他洛尔组,每组4头。伊布利特15ug/kg,索他洛尔1.5mg/kg经静脉注射后观察其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主要指标有心率(HR)、窦性周期(SCL)、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传导时间(SACT)、心房波宽度(A)、希氏束波宽度(H)、AH间期(AH)、心室波宽度(V)、HV间期(HV)、QT间期(QT)、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心室有效不应期(VERP)等。结果伊布利特组HR,延长SCL,SNRT,CSNRT, AH,QT,AERP和VERP显著降低(P<0.05):索他洛尔组HR,延长SCL,SNRT,CSNRT,QT,AERP和VERP也显著降低(P<0.05);伊布利特组和索他洛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布利特对心脏电生理有明显的作用,与传统的索他洛尔相比两者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伊布利特对心室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提示其可能是一潜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利特 索他洛尔 电生理特性 窦房结恢复时间 希氏束 室性心律失常 心房波 窦房传导时间 有效不应期 波宽
下载PDF
Marshall束电生理特性及相关的房性心律失常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蕾 刘书旺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11-15,共5页
已知Marshall韧带参与了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和维持,然而,其中起关键作用的肌性结构——Marshall束尚无详细报道。现就Marshall束的解剖及其在房性心律失常中的电生理特性、折返机制和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Marshall束 电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