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作动力反馈控制的电磁反力式混合型主动悬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昆山 胡思明 戴建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4,共5页
提出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汽车主动悬架,与现有主动悬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的主动控制力仅作用于汽车非悬挂质量。首先,探讨电磁反力作动器的被动特性和以作动器作动力为PI反馈控制量的主动特性,作动器... 提出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汽车主动悬架,与现有主动悬架的最大不同点在于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的主动控制力仅作用于汽车非悬挂质量。首先,探讨电磁反力作动器的被动特性和以作动器作动力为PI反馈控制量的主动特性,作动器的主动特性显示较好的"天棚"阻尼特性。其次,建立对作动器作动力进行反馈控制的混合型主动悬架1/4车辆模型,并进行特性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作动器作动力进行反馈控制的新型主动悬架效果较好,能够同时改善悬架系统车轮环节共振高频段的平顺性、车轮接地性和减少悬架弹簧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和波 汽车主动 PI控制 电磁反力 作动器
下载PDF
电磁反力式混合型主动悬架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卜祥风 庆鹏程 曹本龙 《制造业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81,92,共4页
基于最优控制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悬架中,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力,而且只作用在非簧载质量上。以某车型1/4两自由度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路面随机输入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混合型... 基于最优控制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悬架中,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主动控制力,而且只作用在非簧载质量上。以某车型1/4两自由度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路面随机输入模型。应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混合型主动悬架的LQG(Linear Quadratic Gaussian)控制器,使用matlab/Simulink建立悬架模型进行仿真。与被动悬架的仿真对比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同时改善车辆在低频区的轮胎触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磁反力式混合型主动悬架 电磁作动器 最优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功率流方法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昆山 戴建军 胡思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流、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及由电磁作动器耗散的功率流模型。设计以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为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该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在高频段的平顺性和轮胎的触地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 电磁作动器 功率流 最优控制
下载PDF
车辆混合型主动悬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卜祥风 谢友浩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8年第2期17-20,共4页
通过试验研究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控制减振效果,混合型主动悬架是在被动悬架的车轮环节加装电磁反力作动器形成的,兼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特征,具有良好得失效稳定性。设计搭建了1/4车混合型主动悬架的试验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混合型... 通过试验研究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控制减振效果,混合型主动悬架是在被动悬架的车轮环节加装电磁反力作动器形成的,兼有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的特征,具有良好得失效稳定性。设计搭建了1/4车混合型主动悬架的试验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试验数据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型主动悬架试验模型正确,控制系统有效可行,具有良好得控制减振效果,还具有一定的被动吸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主动 试验研究 电磁反力作动器
下载PDF
混合型主动悬架H_2/H_∞控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卜祥风 谢友浩 《制造业自动化》 CSCD 2018年第3期129-133,共5页
把电磁反力作动器仅安装在传统被动悬架的车轮环节,而不与车身接触,形成一种混合型主动悬架,它兼有主动控制和被动吸振的功能。为使混合型主动悬架获得更好的控制减振效果,把车身竖向振动加速度定义为H2指标,而悬架动行程、轮胎动载荷... 把电磁反力作动器仅安装在传统被动悬架的车轮环节,而不与车身接触,形成一种混合型主动悬架,它兼有主动控制和被动吸振的功能。为使混合型主动悬架获得更好的控制减振效果,把车身竖向振动加速度定义为H2指标,而悬架动行程、轮胎动载荷和主动控制力定义为H∞指标,为混合型主动悬架设计H2/H∞输出反馈控制器,对混合型主动悬架实行多目标控制,H2/H∞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求解使用了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混合型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与传动被动悬架相比,在人体最敏感的低频带内减振效果明显,改善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工程 混合型主动 H2/H∞混合控制 电磁反力作动器 线性矩阵不等
下载PDF
基于模糊控制的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悬架性能仿真研究
6
作者 谷玉川 张晗 +1 位作者 王祥 邱昱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3期1-4,共4页
自主研制了外置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系统(External solenoid-actuated shock absorber, ESSA),以ESSA样机为基础研究了ESSA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算法。首先,阐述了ESSA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台架试验得到了ESSA的阻尼力-... 自主研制了外置电磁阀式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系统(External solenoid-actuated shock absorber, ESSA),以ESSA样机为基础研究了ESSA半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算法。首先,阐述了ESSA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台架试验得到了ESSA的阻尼力-速度-电流关系曲线。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设计了ESSA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器,并在CarSim环境中搭建了整车动力学模型,结合ESSA阻尼力map图,进行了Matlab/Simulink与CarSim的联合仿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ESSA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悬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减振器 主动 模糊控制 数字仿真
下载PDF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在汽车主动悬架控制系统中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科 杨正才 赵宝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 考虑汽车主动悬架的控制效果,应用汽车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七自由度整车悬架模型;采用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方案,对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在递归对角神经网络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主动悬架控制器,利用遗传算法进行神经网络权值训练。Simulink和d SPACE实时硬件在环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间歇颠簸路面激励作用下,对车身垂向加速度、轮胎动行程所进行的仿真分析,以及对车辆座椅进行的振动分析,都说明该算法对主动悬架具有较明显的控制效果,较好地提高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递归对角神经网络 主动 遗传算法 电磁减振器
下载PDF
多路况下由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展展 肖平 《新乡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48-53,共6页
为了提高半主动悬架系统轿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建立并分析了半主动悬架系统1/2车体的振动模型,设计了适用于该车体的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器,构建了由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以某型轿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路况仿真实验... 为了提高半主动悬架系统轿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建立并分析了半主动悬架系统1/2车体的振动模型,设计了适用于该车体的半主动悬架的开关控制器,构建了由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模型。以某型轿车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路况仿真实验,将所设计的由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与被动悬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由开关控制的半主动悬架系统提高了轿车在多级路面工况下的适应度,改善了轿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系统 开关控制策略 多级路况 电磁阻尼器
下载PDF
基于臂式悬架的转向机构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9
作者 兰兆刚 张鸿洋 吴佳俊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14期17-19,22,共4页
针对轮腿式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的改进设计模型,并针对其转向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转向机构。首先,提出转向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建立转向机构传动关系和转向系统转角与转向半径关系的数... 针对轮腿式机器人提出一种基于臂式扭转型电磁主动悬架的改进设计模型,并针对其转向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转向机构。首先,提出转向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建立转向机构传动关系和转向系统转角与转向半径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转向特性分析;最后,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转向机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得到其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转型电磁主动 转向机构 SOLIDWORKS 运动学仿真
下载PDF
馈能型电磁反力作动器设计
10
作者 詹恩平 陈昆山 《河南科学》 2017年第4期623-627,共5页
对作动器可靠馈能条件进行理论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双线圈作动器进行结构改造,参数计算;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三自由度悬架模型与作动器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选定悬架参数,控制策略(主要是天棚阻尼系数C_(sky))和路面输入进行Si... 对作动器可靠馈能条件进行理论分析,以此为依据对双线圈作动器进行结构改造,参数计算;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三自由度悬架模型与作动器模型,在所建模型的基础上选定悬架参数,控制策略(主要是天棚阻尼系数C_(sky))和路面输入进行Simulink仿真;仿真显示,馈能过程中次线圈的馈能功率P_2=13.4 W,馈能效率η=13.4/25.6=52.3%,验证了此馈能型作动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反力作动器 混合型主动 馈能 仿真分析
下载PDF
汽车电磁式主动悬架技术综述 被引量:12
11
作者 殷珺 罗建南 喻凡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1-168,共8页
电磁式主动悬架兼具控制精确、系统响应快和节能高效等优点,对悬架运动的控制能力强,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以及悬架减振技术的发展,电磁式作动器在汽车悬架系统上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文中对汽... 电磁式主动悬架兼具控制精确、系统响应快和节能高效等优点,对悬架运动的控制能力强,可以显著提升车辆的舒适性和操稳性。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以及悬架减振技术的发展,电磁式作动器在汽车悬架系统上的应用开始受到关注。文中对汽车电磁式主动悬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主动 电磁作动器 永磁电机 能量回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