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0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淋巴细胞氧化应激及DNA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孙鑫 李爽 +4 位作者 陆雪 蔡恬静 刘雅 刘青杰 张伟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 目的:探讨低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后正常人淋巴细胞(AHH-1)是否产生氧化应激及DNA损伤,并引发DNA修复。方法:以剂量率为8.32 mGy/min的^(137)Cs γ射线照射AHH-1细胞,剂量分别为0(未照射)、0.01、0.02、0.05、0.075、0.1和0.2 Gy,照射后分别培养1、24、48和72 h。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损伤水平;免疫荧光方法分析γH2AX和53BP1焦点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CDKN1A、DDB2和POLH的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24和48 h,各剂量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增强(P<0.05);照射后48 h,MDA水平和SOD活性在0.2 Gy剂量组发生显著变化(P<0.05);0.02~0.075 Gy和0.2 Gy剂量组ROS相对荧光强度显著升高(P<0.05);0~0.2 Gy γ射线照后1 h,γH2AX和53BP1焦点数量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与未照射组相比,照射后48 h,DDB2和POLH 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引起人淋巴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并促进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Γ射线 人淋巴细胞 氧化应激 DNA损伤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自噬调节电离辐射引起的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
2
作者 金亮亮 余斐斐 +2 位作者 张通珊 何进鹏 杨艳丽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9-67,共9页
探讨自噬与电离辐射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的关系。神经胶质瘤细胞M059K和M059J进行10GyX射线照射或血清饥饿处理,免疫荧光法检测纤毛标志物Arl13b及基体结构蛋白γ-tubulin指示初级纤毛并统计纤毛发生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自... 探讨自噬与电离辐射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初级纤毛发生的关系。神经胶质瘤细胞M059K和M059J进行10GyX射线照射或血清饥饿处理,免疫荧光法检测纤毛标志物Arl13b及基体结构蛋白γ-tubulin指示初级纤毛并统计纤毛发生率,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标志物LC3联合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62蛋白表达量评估细胞自噬水平,利用氯喹(CQ)或雷帕霉素(RAPA)抑制或激活自噬水平并检测对细胞纤毛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M059K细胞中具有纤毛的细胞比例约为40%,X射线照射处理后3d上升至75%以上(p<0.01),但M059J细胞中纤毛细胞的比例(约7%)在X射线处理后无明显变化,然而血清饥饿处理3 d时M059K和M059J中纤毛细胞的比例分别上升至约80%(p<0.01)和50%(p<0.01)。血清饥饿导致两种细胞的自噬水平均显著升高,但X射线照射仅引起M059K细胞自噬水平升高而对M059J细胞影响不明显。使用RAPA激活细胞自噬能够显著提高两种细胞中纤毛细胞的比例,而使用CQ抑制自噬能够降低X射线照射引起的M059K细胞纤毛发生或血清饥饿引起的M059J细胞纤毛发生。这些结果表明M059K和M059J细胞在X射线处理后自噬激活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种细胞在照射后纤毛发生情况不同的重要原因,提示自噬在电离辐射诱导神经胶质瘤细胞纤毛发生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电离辐射 初级纤毛 神经胶质瘤
下载PDF
无风条件下近地爆烟尘的大气γ电离辐射环境模拟
3
作者 郭思禹 程引会 郭俊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5-201,共7页
近地爆烟尘由不同粒径尺度的放射性颗粒组成,且运动的时空尺度大。针对近地爆烟尘的大气γ电离辐射环境模拟这一难题,首先开展了γ大气辐射机理分析,进行了无风条件设定,建立了烟尘γ辐射的理论模型,其次引入和提出了相应的数值差分与... 近地爆烟尘由不同粒径尺度的放射性颗粒组成,且运动的时空尺度大。针对近地爆烟尘的大气γ电离辐射环境模拟这一难题,首先开展了γ大气辐射机理分析,进行了无风条件设定,建立了烟尘γ辐射的理论模型,其次引入和提出了相应的数值差分与积分算法,最后给出了对1000 kt内华达近地爆烟尘在大气中的放射性活度和辐射剂量率的模拟算例,完成了一定的辐射环境时空演变规律总结与结果对比,对比发现本模型在保证活度结果一致性的同时,能计算出大气辐射剂量率的理论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爆烟尘 大气γ电离辐射 放射性活度 辐射剂量率
下载PDF
藤茶提取液对电离辐射损伤造血系统的防护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志允 勾文峰 +3 位作者 郭江红 许飞飞 李祎亮 侯文彬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91,共10页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ABTS)两种方法体外检测藤茶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然后进行生存率实验,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0.8 g/kg、1.6 g/kg、2.4 g/kg)... 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总抗氧化能力检测(ABTS)两种方法体外检测藤茶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然后进行生存率实验,将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0.8 g/kg、1.6 g/kg、2.4 g/kg),所有小鼠均进行致死剂量7.2 Gy照射,检测藤茶提取液对照射后小鼠的生存影响;随后在电离辐射损伤造血系统实验中将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藤茶提取液低、中、高剂量组,经4 Gy全身照射后,观察藤茶提取液对电离辐射后小鼠脏器指数、造血指标等的影响,并测定肝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谷胱甘肽(GSH)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藤茶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4.35%,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3.14%,能够提高7.2 Gy照射下小鼠的生存率(照射组生存率为30%,低剂量组生存率为100%,中剂量组生存率为90%,高剂量组生存率为90%),并改善4 Gy全身照射所导致造血系统损伤小鼠的脏器指数和造血指标,还能升高照射小鼠肝脏中T-SOD活力以及GSH的含量。藤茶提取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提高电离辐射后小鼠的生存率,并改善其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有望成为电离辐射导致造血系统损伤的中药防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提取液 抗氧化能力 造血损伤 电离辐射防护
下载PDF
电离辐射生物标志物研究与应用进展
5
作者 欧红玲 艾文超 +5 位作者 王岩 马盈盈 时磊 张巧云 宋秀军 王欣茹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8,共9页
电离辐射通过干扰基因组稳定性和基因表达,诱导复杂的生物反应破坏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过程。血液或组织中基因组变异,基因表达和代谢物浓度等的改变反映了全身辐射损伤。随着新的研究技术不断应用和电离辐射损伤相关机制研究的深入,... 电离辐射通过干扰基因组稳定性和基因表达,诱导复杂的生物反应破坏细胞和器官的正常代谢过程。血液或组织中基因组变异,基因表达和代谢物浓度等的改变反映了全身辐射损伤。随着新的研究技术不断应用和电离辐射损伤相关机制研究的深入,染色体畸变、基因表达、脂质和代谢等相关指标被认识并有望成为辐射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电离辐射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潜在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分子诊断 标志物
下载PDF
电离辐射监测技术在核事故应急响应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肖云鹏 郑晓荧 朱涛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文章讨论了电离辐射监测技术在核事故应急响应中的多方面应用,包括现场监测、辐射源定位、辐射污染预测、人员辐射剂量监测、食品和水源监测及放射性废物管理。利用多种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说明了数据监测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电离辐射监测技术 核事故 辐射源定位
下载PDF
NRP1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介导电离辐射肺纤维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佘炜 魏江 +2 位作者 董丹丹 赵原 顾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菌毛蛋白1(NRP1)对电离辐射肺损伤导致纤维化进程的影响,并探讨其与M2型巨噬细胞间的关系。方法:电离辐射肺纤维化(RIPF)组小鼠以6 Gy X射线全胸辐射建立电离辐射肺纤维模型;对照组即正常小鼠;EG00229给药组(EG00229为NRP... 目的:研究神经菌毛蛋白1(NRP1)对电离辐射肺损伤导致纤维化进程的影响,并探讨其与M2型巨噬细胞间的关系。方法:电离辐射肺纤维化(RIPF)组小鼠以6 Gy X射线全胸辐射建立电离辐射肺纤维模型;对照组即正常小鼠;EG00229给药组(EG00229为NRP1拮抗剂)小鼠辐射前7 d小鼠EG00229给药处理。HE、天狼星红、马松染色观察三组小鼠肺组织损伤和纤维化胶原沉积;ELISA检测三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4、TGF-β1炎症因子水平;IHC和RT-PCR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中Ⅰ型胶原(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NRP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三组小鼠肺组织中CD14和M2型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抵抗素样分子α(FIZZ1)、几丁质酶3样蛋白1(Y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RIPF组小鼠肺部呈现放射性肺纤维化病理形态表现,EG00229给药组小鼠肺组织纤维化损伤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RIPF组小鼠肺组织中Col-Ⅰ、α-SMA和NRP1及TNF-α、IL-4、TGF-β1和CD1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G00229可显著抑制小鼠肺组织中Col-Ⅰ、α-SMA和NRP1以及TNF-α、IL-4、TGF-β1和CD14表达(P<0.05);与对照组相比,RIPF组小鼠肺组织中Arg1、FIZZ1和Ym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G00229可明显抑制小鼠肺组织中Arg1、FIZZ1和Ym1表达。结论:NRP1可能通过调控M2型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电离辐射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蛋白1 M2型巨噬细胞 电离辐射 肺纤维化
下载PDF
电离辐射前后双极型晶体管统计特性
8
作者 李顺 代刚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年第12期1513-1518,共6页
双极型晶体管性能统计分布在电离辐射之后会发生变化,从辐射前对称的正态分布转化为辐射后非对称的对数正态分布,这一统计特性转化缺乏清晰的物理图像。为了从微观机理层次解释这一转化过程,通过大样本定制晶体管电离辐射效应实验,获得... 双极型晶体管性能统计分布在电离辐射之后会发生变化,从辐射前对称的正态分布转化为辐射后非对称的对数正态分布,这一统计特性转化缺乏清晰的物理图像。为了从微观机理层次解释这一转化过程,通过大样本定制晶体管电离辐射效应实验,获得基极电流、界面陷阱电荷辐射前后的统计特性,发现两者统计特性转化具有一致性。基于基极电流的解析物理模型分析发现辐射前后基极电流统计特性转化源自于界面陷阱电荷统计特性转化,并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给出了界面陷阱电荷辐射前后统计特性转化的物理解释,即界面缺陷面密度的分散性转化源于多个随机变量以乘积形式实现界面缺陷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双极型晶体管 统计特性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导致男性生育素质低下的机制及其防护措施
9
作者 张香香 杨勇 《新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379-383,共5页
在核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世界,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中,其伤人于无形,对人类各系统器官产生多种不良作用。作为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的细胞之一,男性睾丸生殖细胞极易受到损害,在置露于不同程度电离辐射后将引起包... 在核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世界,电离辐射广泛存在于民众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之中,其伤人于无形,对人类各系统器官产生多种不良作用。作为对电离辐射高度敏感的细胞之一,男性睾丸生殖细胞极易受到损害,在置露于不同程度电离辐射后将引起包括精子参数和精子染色体及DNA在内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导致男性生育素质下降和后代发育异常。基于此,在倡导合理地、科学地进行电离辐射损害防护同时,重视男性生育素质保障的生命事业显得极为重要,事关人类后代福祉。该文介绍了电离辐射对男性生殖系统器官的生物效应、电离辐射对男性睾丸生殖细胞的损伤效应以及电离辐射致男性生育素质低下的防护,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防护 精子 男性 生育素质
下载PDF
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在小剂量电离辐射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萌萌 宋曼 +2 位作者 田梅 刘青杰 高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评估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在小剂量X射线对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EA.hy926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根据照射剂量将其分为对照组(0 mGy)、187.5 mGy组、375 mGy组和750 mGy组。X射线照射... 目的:评估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在小剂量X射线对EA.hy926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简称EA.hy926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EA.hy926细胞进行X射线照射,根据照射剂量将其分为对照组(0 mGy)、187.5 mGy组、375 mGy组和750 mGy组。X射线照射后使用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并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4组X射线照射后的生物蛋白γ-H2AX及磷酸化P65蛋白(p-P65蛋白)表达变化。结果:X射线照射EA.hy926细胞后1 h和24 h,187.5 mGy组、375 mGy组和750 mGy组均较对照组细胞内2’,7’-二氯荧光素(DCF)荧光强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5,F=20.60;P<0.05)。X射线照射后24 h,EA.hy926细胞内MD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SOD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12,F=506.40;P<0.05)。照射后1 h,γ-H2AX蛋白表达在呈剂量依赖性显著增加,p-P65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6.00,F=105.50;P<0.05);照射后24 h,375 mGy组和750 mGy组γ-H2AX蛋白和p-P65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3.50,F=232.60;P<0.05)。结论:电离辐射可诱导内皮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并可伴随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引起EA.hy926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血管内皮细胞(VEC) 氧化应激 DNA损伤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差异mRNA表达谱的鉴定
11
作者 王萍 范莉 +3 位作者 陆雪 高玲 刘青杰 田梅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5,共11页
长期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的人群,眼晶状体浑浊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阐明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浑浊的机制,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0.2 Gy 137 Cs和2 Gy 60 Coγ射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基因芯... 长期受到低剂量电离辐射的人群,眼晶状体浑浊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阐明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浑浊的机制,对白内障的预防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以0.2 Gy 137 Cs和2 Gy 60 Coγ射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SRA01/04,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不同剂量照射后48 h表达量产生差异变化的mRNA,0.2 Gy与2 Gy、0.2 Gy与0 Gy、2 Gy与0 Gy比较组分别鉴定出3690、3304、3970个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技术分析表明差异基因大多参与氧化磷酸化、细胞增殖、细胞粘附等相关通路。SRA01/04和HLE-B3细胞经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24 h、48 h,用Real-time PCR验证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PIM1、HMGB1、BRE、JUN)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两种细胞中,PIM1、HMGB1和BRE基因在照射后24 h,大部分低剂量组相比于未照射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48 h仍然有升高趋势,2 Gy照射后48 h,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或回到基线水平。本研究表明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眼晶状体上皮细胞表达谱的改变,差异表达的基因参与了细胞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有助于揭示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眼晶状体浑浊并诱发白内障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电离辐射 眼晶状体浑浊 生物信息学 增殖
下载PDF
电离辐射脑损伤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12
作者 万德莲 张圆圆 +1 位作者 杜丽娜 金义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3-682,共10页
电离辐射脑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脑萎缩、脑坏死等严重后果,其损伤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及血脑屏障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目前尚无特异性针对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治疗药物上市。潜在治疗药物包括抗水肿药物、抗... 电离辐射脑损伤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脑萎缩、脑坏死等严重后果,其损伤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及血脑屏障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有关。目前尚无特异性针对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治疗药物上市。潜在治疗药物包括抗水肿药物、抗氧化药物、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神经营养剂等。其中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由于其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本综述概括了电离辐射脑损伤机制和主要治疗药物,希望为电离辐射脑损伤的有效防护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脑损伤 抗水肿 抗氧化 抗炎
原文传递
电离辐射调控细胞命运在放射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顾永清 敖兴坤 朱娇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3,共11页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及骨髓移植预处理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放疗剂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放射性肺损伤进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阶段,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引起患者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上... 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疗及骨髓移植预处理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放疗剂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一旦放射性肺损伤进展至放射性肺纤维化阶段,将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引起患者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电离辐射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上皮间质转化、衰老、焦亡及铁死亡等命运,不同细胞响应于电离辐射下的不同损伤形式在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电离辐射刺激后不同细胞发生不同命运转归为切入点,简述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并对其临床防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放射性肺损伤 放射性肺纤维化 细胞命运
下载PDF
天然活性产物抗电离辐射活性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吴铭 纪晨萱 +4 位作者 吴小勇 郑传进 何文江 李文治 尹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0-400,共11页
电离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X射线和γ射线)或粒子(α、β或中子等)形式释放的,能量大于12 eV,可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可直接攻击机体的DNA、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或使水分子电离产生大量自由基,间接损伤细胞,进而对人... 电离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X射线和γ射线)或粒子(α、β或中子等)形式释放的,能量大于12 eV,可引起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电离辐射可直接攻击机体的DNA、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大分子,或使水分子电离产生大量自由基,间接损伤细胞,进而对人体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辐射防护剂是指在照射前或照射后早期应用,能减轻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全身或局部损伤,从而有助于损伤的治疗和恢复的药物。化学合成辐射防护剂存在研发成本高、毒副作用大等不足。因此,源于天然活性产物的辐射防护剂的研究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损伤机制及其危害,主要论述了多糖类、多酚类、多肽类等天然活性产物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目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新型天然活性产物辐射防护剂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剂 天然活性产物
下载PDF
染料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对睾丸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葛焕焕 何磊 +5 位作者 王增禄 张英起 郝强 李萌 王征 张存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3-89,共7页
目的制备染料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探究包合物能否提高染料木素对睾丸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超声法按染料木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1∶2.5和1∶3制备包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水中溶解度测定、显微镜成像... 目的制备染料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探究包合物能否提高染料木素对睾丸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使用超声法按染料木素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1∶2.5和1∶3制备包合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水中溶解度测定、显微镜成像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对其进行表征。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包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35,70,140 mg/kg的包合物灌胃)、染料木素混悬液组(70 mg/kg的染料木素灌胃),每组10只;另选取30只C57B/L雄性小鼠进行生育实验,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独照射组和包合物组(140 mg/kg的包合物灌胃)。单独照射组、包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和染料木素混悬液组小鼠均接受4 Gy X射线一次全身辐射。各治疗组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灌胃,每天1次,辐射前和辐射后分别连续给药2周。辐射后21 d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辐射后36 d开始将生育实验的各组雄鼠与正常雌鼠连续合笼,记录受孕率和窝仔数。结果当染料木素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3时制备的包合物包合率最高,3批次的包合率分别为94.49%,92.87%和91.63%,溶解度提高了405倍,显微镜成像图片与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均提示包合物与物理混合物在结构和微观形貌上均有着明显差异,说明包合物制备成功。睾丸组织病理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独照射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萎缩明显,生精上皮出现大量空泡结构;与单独照射组比较,染料木素混悬液组小鼠睾丸生精上皮空泡占视野面积比例无差异,而包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睾丸生精上皮空泡占视野面积比例减小(P<0.05)。小鼠精子活力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独照射组小鼠精子活力下降(P<0.05);与单独照射组比较,染料木素混悬液组小鼠精子活力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包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精子活力升高(P<0.05)。雌鼠生育情况统计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独照射组雌鼠受孕率和平均窝仔数降低(P<0.05);与单独照射组比较,包合物组受孕率和平均窝仔数升高(P<0.05)。结论染料木素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成功,并且显著提高了染料木素对睾丸电离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羟丙基-Β-环糊精 包合物 电离辐射 睾丸 精子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医务人员健康影响的配对分析
16
作者 霍滢 牟宇泽 +3 位作者 张元霞 柯玲 孟洪正 张志宏 《辐射防护通讯》 2023年第2期16-19,共4页
收集某医疗卫生机构内放射岗位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查体结果,与本单位内非放射岗位医务人员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显示,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参数造成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工种有关,应特别加强放射治... 收集某医疗卫生机构内放射岗位医务人员职业健康查体结果,与本单位内非放射岗位医务人员健康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结果显示,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血细胞参数造成一定影响,其影响程度与工种有关,应特别加强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 电离辐射
下载PDF
长时间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毛善慈 熊晓芸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28-31,共4页
通过分析放射工作者的血常规结果,评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血系统的可能影响,为加强职业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对江苏省2021年1421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 通过分析放射工作者的血常规结果,评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血系统的可能影响,为加强职业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对江苏省2021年1421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其中白细胞值和血小板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值和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仅女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白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仅在血红蛋白浓度异常率和血小板计数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异常率在不同工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间仅白细胞计数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长时间低剂量电离辐射会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宣讲、优化现有防护器具、深化落实放射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血细胞分析 造血系统
下载PDF
电离辐射对幼鼠小脑和前额叶皮质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王洋洋 刘元朵 刘莲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1-279,共9页
为探讨X射线对幼鼠小脑和前额叶皮质发育的影响,照射组小鼠于出生后(postanal day,PD)3天进行2 Gy(2 Gy/min)剂量的全身X射线照射,分别于照射后7、21和90天(PD 3+7、PD 3+21、PD 3+90)采集脑样本进行不同的实验研究。苏木素-伊红(Hemato... 为探讨X射线对幼鼠小脑和前额叶皮质发育的影响,照射组小鼠于出生后(postanal day,PD)3天进行2 Gy(2 Gy/min)剂量的全身X射线照射,分别于照射后7、21和90天(PD 3+7、PD 3+21、PD 3+90)采集脑样本进行不同的实验研究。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IBa1和GFAP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IL-1β和TNF-α蛋白表达。结果表明,照射组小脑及前额叶皮质炎性细胞浸润,外颗粒层厚度变窄,浦肯野细胞向内颗粒层迁移,小脑部分细胞丢失。与对照组比较,照射后21天小脑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照射后7天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前额叶皮质中IBa1阳性细胞在照射后数量持续增加(p<0.05,p<0.01),GFAP阳性细胞数量持续减少(p<0.01)。照射后90天,小鼠小脑和前额叶皮质中IL-1β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而TNF-α表达无改变。结果证实幼年小鼠2 Gy X射线照射可引起小鼠小脑颗粒细胞层、分子层、浦肯野细胞层产生连续性病理改变,前额叶皮质出现炎性细胞聚集,前额叶皮质和小脑小胶质细胞数量增加,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炎症因子主要是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小脑 前额叶皮质 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下载PDF
ICRU 90号报告“电离辐射剂量学的关键数据:测量标准和应用”简介
19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41-541,共1页
电离辐射剂量测定法用于描述那些测量或计算,这些测量或计算提供有关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沉积能量的信息。辐射剂量测定在几个领域都很重要,包括放射治疗、辐射防护和辐射的工业应用。已经开发了几种测量能量沉积的技术,其中电离... 电离辐射剂量测定法用于描述那些测量或计算,这些测量或计算提供有关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沉积能量的信息。辐射剂量测定在几个领域都很重要,包括放射治疗、辐射防护和辐射的工业应用。已经开发了几种测量能量沉积的技术,其中电离室和量热器是最重要的。这些技术构成了电离辐射主要测量标准的基础,这些主要标准要求对用于将测量结果与所需量相关联的某些关键参数进行值和不确定度估计。使用蒙特卡罗技术计算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法现在已经发展得很好,可用于研究能量沉积,以解决测量困难或不可能的问题。测量和计算都需要了解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有关的基本量。这些包括光子截面、电子阻止本领和产生一个离子对所需的平均能量等数据。这些数据通常被称为“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剂量 测量标准 电子阻止本领 蒙特卡罗技术 放射治疗 能量沉积 辐射防护 不确定度估计
下载PDF
电离辐射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与放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20
作者 冯亚辉 涂文玲 +1 位作者 余道江 张舒羽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5期538-549,共12页
外照射放疗和核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分子,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深入研究和了解电离辐射及其生物学效应对核技术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 外照射放疗和核素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应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电离辐射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机体组织和器官的细胞分子,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深入研究和了解电离辐射及其生物学效应对核技术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电离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放射生物学效应进行综述,以期为核技术在医学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放射生物学效应 放射治疗 放射性药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