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DD-Fe-NADE电芬顿系统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1
作者 陈梓慧 李婧 +3 位作者 赵佳怡 赵琳 何佩儒 邢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2-674,共13页
本研究构建了以BDD电极为阳极,自然空气扩散电极(natural air diffusion electrode,NADE)为阴极,零价铁作为催化剂的电芬顿系统,深入探索了该系统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的降解效果和机理.相较于其他系统,BDD-Fe-NADE系统降解优势... 本研究构建了以BDD电极为阳极,自然空气扩散电极(natural air diffusion electrode,NADE)为阴极,零价铁作为催化剂的电芬顿系统,深入探索了该系统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的降解效果和机理.相较于其他系统,BDD-Fe-NADE系统降解优势明显.为进一步探索系统的作用机理,在BDD阳极和NADE阴极之间加入质子交换膜,构建双室降解系统,分别计算阳极室和阴极室中直接电子转移(direct electron transfer,DET)、H_(2)O_(2)、·OH、S_(2)O_(8)^(2-)和·SO_(4)^(-)等氧化性粒子对于磺胺嘧啶降解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阳极室中,电极氧化和Fe^(2+)催化S_(2)O_(8)^(2-)产生的·SO_(4)^(-)起主要氧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49.02%和35.29%;在阴极室中,Fe^(2+)催化H_(2)O_(2)产生的·OH起主要氧化作用,贡献率达99.61%.在不添加污染物的条件下,阳极室积累的S_(2)O_(8)^(2-)浓度在180 min时可达到0.4 mmol·L^(-1),阴极室积累的H_(2)O_(2)浓度在120 min时可达到8 mmol·L^(-1).在初始pH为3时,阴极室pH会随H_(2)O_(2)的生成逐渐增大,阳极室pH由于·OH的生成缓慢降低.利用Gaussian软件在B3LYP/6-31+g(d,p)水平优化SD分子构象,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电子云密度和福井函数,确定了SD分子中的反应活性位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对中间产物测定,检测到质荷比(m/z)为225、279、185、171等6种中间产物,推测了SD的三种可能降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D阳极 NADE阴极 电芬顿 过氧化氢 过硫酸盐
原文传递
正弦交流电芬顿法去除废水中四环素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易师 周益辉 +2 位作者 雷细平 余刚 徐涛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2期31-36,共6页
正弦交流电芬顿法(SAEF)是一种新型的电芬顿技术。为了探讨SAEF去除废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和机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导率和H_(2)O_(2)投加量等参数对TC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究了SAEF处理TC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和动力学... 正弦交流电芬顿法(SAEF)是一种新型的电芬顿技术。为了探讨SAEF去除废水中四环素(TC)的效能和机理,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导率和H_(2)O_(2)投加量等参数对TC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究了SAEF处理TC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和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使用SAEF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TC废水进行处理,在电流密度为0.694 mA/cm^(2),电导率为1075μS/cm,30%H_(2)O_(2)投加量为1.17 mL/L,初始pH值为3.0,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TC和COD去除率分别达94.87%和82.42%。SAEF处理过程中,TC的共轭结构首先被破坏,生成中间产物,最终被转变为无机物,在最优条件下的TC降解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交流 电芬顿 四环素 氧化降解 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酸处理碳毡阴极增强电芬顿降解左氧氟沙星性能研究
3
作者 丁佩佩 刘欣宇 +2 位作者 王春蕾 丁灯 柴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3,70,共6页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 本文通过水热酸处理碳毡(GF),增加其亲水性和表面缺陷数量,增强了电芬顿降解抗生素左氧氟沙星(LEV)性能。采用SEM、XRD、XPS、Raman、FT-IR、接触角等测试技术对酸处理修饰的碳毡(MGF)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GF表面羧基含量和缺陷数量明显增加。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电流0.15 A,pH为2,O_(2)曝气量为0.4 L/min,FeSO_(4)加入量为20 mg/L,该体系反应20 min后,LEV降解率达到96.1%,并且MGF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经过4个循环LVX降解率仍能达到95.4%。这项工作表明MGF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电芬顿阴极材料,在水处理领域显示了优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处理 碳毡 电芬顿 左氧氟沙星
原文传递
三维电极-电芬顿耦合法试验装置处理石油采出水电极材料选择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刘济嘉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铁棒、碳棒作为阳极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可知铁棒阳极可以补充反应器中芬顿反应消耗的Fe^(2+),处理效果好,且化学性质稳定,适合做阳极材料;以活性炭、泡沫镍、纳米铁粒子电极对比研究可知,3mm柱状的活性炭与纳米铁混合粒子电极对石油采... 以铁棒、碳棒作为阳极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可知铁棒阳极可以补充反应器中芬顿反应消耗的Fe^(2+),处理效果好,且化学性质稳定,适合做阳极材料;以活性炭、泡沫镍、纳米铁粒子电极对比研究可知,3mm柱状的活性炭与纳米铁混合粒子电极对石油采出水处理效果最好,当混合比例为2∶1时,对COD的去除率最大为80.37%,对油脂的去除率最大为8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三维 石油采出水 极材料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电芬顿技术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思如 徐孟晓 王静怡 《辽宁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52-454,共3页
介绍了三维电极电芬顿法的基本原理及当前我国对于抗生素废水的常见处理手段。综述了电芬顿技术及电芬顿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技术优缺点的分析讨论,得到了该技术的发展壁垒,未来应着重加强对于粒子电极材料的改性研究,降... 介绍了三维电极电芬顿法的基本原理及当前我国对于抗生素废水的常见处理手段。综述了电芬顿技术及电芬顿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通过对技术优缺点的分析讨论,得到了该技术的发展壁垒,未来应着重加强对于粒子电极材料的改性研究,降低应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废水 粒子 电芬顿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电芬顿耦合法处理石油采出水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济嘉 《供水技术》 2024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研究采用自制三维电极-电芬顿反应器,处理模拟的石油采出水。在保证出水水质的情况下,曝气量为0.8 L/min, pH值为3.5,电解电压为12 V,电解质投加浓度为5 g/L,极板间距为5 cm,系统耗电量较低,COD去除率达到85.9%,油脂去除率达到93.29%... 本研究采用自制三维电极-电芬顿反应器,处理模拟的石油采出水。在保证出水水质的情况下,曝气量为0.8 L/min, pH值为3.5,电解电压为12 V,电解质投加浓度为5 g/L,极板间距为5 cm,系统耗电量较低,COD去除率达到85.9%,油脂去除率达到93.29%。三维电极-电芬顿耦合法对石油采出水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运行简单,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电芬顿 石油采出水
下载PDF
电芬顿法处理土壤淋洗废水研究
7
作者 胡晓钧 张宏波 +2 位作者 何卫警 秦娇龙 曹森武 《应用技术学报》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土壤淋洗技术以其修复周期短,修复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但淋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淋洗废液,这些淋洗废液中往往含有难降解的废弃淋洗剂、土壤腐殖质以及稳定性高的络合态重金属,难以采用传统的絮凝沉淀法直接... 土壤淋洗技术以其修复周期短,修复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但淋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淋洗废液,这些淋洗废液中往往含有难降解的废弃淋洗剂、土壤腐殖质以及稳定性高的络合态重金属,难以采用传统的絮凝沉淀法直接处理达标。以亚氨基二琥珀酸(IDS)为淋洗剂处理工业Pb污染土壤后的淋洗废液为研究对象,以还原氧化石墨烯@石墨毡(RGO@GF)电极为阴极,利用电芬顿技术处理含IDS和Pb的淋洗废液,实验结果表明:外加电压2.5 V,体系初始p H=3.0,反应8 h,氧气通量100 mL/min时,对淋洗废液中的TOC去除率可达56.29%,Pb去除率可达98.91%,明显高于同等条件下普通芬顿技术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电芬顿氧化技术 重金属 H_(2)O_(2) 氧化石墨烯
下载PDF
碳毡电极用于电芬顿脱色性能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卢素敏 李献朋 +1 位作者 尹良珂 张松松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59,65,共6页
为了探究CF电极在电芬顿脱色中的应用性能及机理,通过对阴极材料的对比,建立了以碳毡为阴极的电芬顿降解体系,探讨了不同操作参数如废液pH、O_(2)流量、电压、Fe^(2+)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红195染料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的影响。根据实... 为了探究CF电极在电芬顿脱色中的应用性能及机理,通过对阴极材料的对比,建立了以碳毡为阴极的电芬顿降解体系,探讨了不同操作参数如废液pH、O_(2)流量、电压、Fe^(2+)浓度等因素对活性红195染料废水的脱色率、COD去除率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采用碳毡做阴极,Fe^(2+)浓度为20 mg/L,pH为3、O_(2)流量60 mL/min、电压3 V条件下,反应3 h染料几乎完全脱色,COD去除率可达73.31%;利用猝灭实验初步探讨了染料降解的主要机制,•OH的生成及其强氧化作用是染料降解的主要因素;利用UV-Vis及GC-MS对染料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发现反应前30 min降解速度最快;电极稳定性实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形貌分析证明了碳毡阴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阴极材料 降解机制 脱色率 COD去除率
原文传递
N-Co/C@CF阴极材料制备及在电芬顿脱色中的应用
9
作者 卢素敏 张松松 +2 位作者 李献朋 尹良珂 季登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180,共8页
文章采用混合热解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N掺杂多孔碳阴极材料N-Co/C,利用SEM、FT-IR、XPS等表征技术及电化学表征手段探究了碳材料的几何形貌、物化性质及电化学性能,构建了N-Co/C@CF为阴极的电芬顿体系,用以降解活性红195... 文章采用混合热解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MOFs)衍生的N掺杂多孔碳阴极材料N-Co/C,利用SEM、FT-IR、XPS等表征技术及电化学表征手段探究了碳材料的几何形貌、物化性质及电化学性能,构建了N-Co/C@CF为阴极的电芬顿体系,用以降解活性红195染料废水。根据实验结果,N掺杂碳材料为无定形结构,比表面积大,且材料中产生了有利于两电子氧还原反应的石墨型氮和吡啶型氮。N掺杂后,N-Co/C@CF电极材料导电性能、对氧气的吸附能力及还原能力均明显提高,以600℃下煅烧所得N-Co/C-600@CF电极材料性能最佳。采用N-Co/C-600@CF为阴极降解活性红195,在电压3 V、Fe^(2+)浓度20 mg/L,pH=3及O_(2)流量为60 mL/min下,90 min染料脱色率达到99.66%,COD去除率可达72.87%。电极循环使用6次,脱色率仍可达到93.54%,表明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电芬顿 活性红19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原文传递
基于气体扩散电极的电芬顿技术去除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新明 郭珊珊 +2 位作者 孙倩 蔡超 秦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01-3812,共12页
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高效产H_(2)O_(2)的气体扩散电极(gas diffusion electrodes,GDEs)在电芬顿技术去除水中抗生素中具有很大的需求.GDEs作为电芬顿阴极对H_(2)O_(2)的电合成有更高的氧利用率、... 最大限度地减少抗生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而高效产H_(2)O_(2)的气体扩散电极(gas diffusion electrodes,GDEs)在电芬顿技术去除水中抗生素中具有很大的需求.GDEs作为电芬顿阴极对H_(2)O_(2)的电合成有更高的氧利用率、低能耗和高成本效益,已在抗生素废水处理的关键基础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本文中,介绍了电芬顿-H_(2)O_(2)法的基本原理,重点关注了GDEs作为电芬顿阴极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改性方式.同时,对GDEs与反应器装置组合的H_(2)O_(2)合成效率进行总结.此外,研究了通过GDEs高效合成H_(2)O_(2)的电芬顿体系对水中磺胺类、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和四环素类等四大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和降解机制,为GDEs应用于电芬顿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最后,分析和展望了GDEs在H_(2)O_(2)生产和水处理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气体扩散阴极 过氧化氢 抗生素
原文传递
三聚磷酸盐辅助电芬顿降解水中亚甲基蓝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任静 崔玉 +3 位作者 杨宇航 丁鑫末 马迁 戴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以TiO_(2)/Ti电极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为阴极、三聚磷酸盐(TPP)为电解质,构建了TPP-电芬顿体系,对水中亚甲基蓝(MB)进行降解。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TPP具有提升电芬顿体系氧化性能的特质。在TPP与Fe^(2+)的摩尔比为10∶3、... 以TiO_(2)/Ti电极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为阴极、三聚磷酸盐(TPP)为电解质,构建了TPP-电芬顿体系,对水中亚甲基蓝(MB)进行降解。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TPP具有提升电芬顿体系氧化性能的特质。在TPP与Fe^(2+)的摩尔比为10∶3、TPP浓度为5.0 mmol/L、初始pH为6、电流为200 mA的优化条件下进行曝气反应,60 min时MB去除率可达97.0%,360 min时TOC去除率可达67.0%。而以Na2SO4为电解质的常规电芬顿体系在适宜pH下的MB去除率仅为55.0%。机理分析结果表明,·O_(2)^(-)是导致MB降解的主要活性氧物种,而·OH可促进MB不完全降解产物进一步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磷酸盐 电芬顿 亚甲基蓝 自由基 降解机理
下载PDF
氯离子对多聚磷酸盐-电芬顿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玉 段任静 +3 位作者 杨宇航 丁鑫末 黄开伟 戴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4-179,共6页
以Ti/TiO_(2)电极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为阴极、三聚磷酸盐(TPP)为电解质构建TPP-电芬顿体系,考察Cl^(-)对该体系处理模拟亚甲基蓝(MB)废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曲面模型,探究TPP-电芬顿体系处理MB废水的最优运行参... 以Ti/TiO_(2)电极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为阴极、三聚磷酸盐(TPP)为电解质构建TPP-电芬顿体系,考察Cl^(-)对该体系处理模拟亚甲基蓝(MB)废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建立曲面模型,探究TPP-电芬顿体系处理MB废水的最优运行参数及参数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初始溶液pH为6、TPP与Fe^(2+)摩尔比为10∶3、电流为200 mA的条件下,当Cl^(-)质量浓度为1500 mg/L时,Cl^(-)对MB降解具有协同作用,MB降解率为98.57%;影响因子显著性顺序为Cl^(-)质量浓度>电流>初始溶液pH,三者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模型优化后得到初始溶液pH为6.44、Cl^(-)质量浓度为1532.92 mg/L、电流为214.35 mA的工艺条件下,MB降解率为96.46%,与实验值仅相差2.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三聚磷酸盐(TPP) 电芬顿 亚甲基蓝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改性阴极强化电芬顿降解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新污染物
13
作者 熊艳芳 郑磊 +2 位作者 高镱萌 郝庆菊 江长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55,共6页
研究了电芬顿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7种典型新污染物(避蚊胺、西玛津、阿特拉津、敌草隆、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降解性能。探讨了氢氧化钠改性对碳毡形貌结构和产H_(2)O_(2)能力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了电芬顿主要运行参... 研究了电芬顿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的7种典型新污染物(避蚊胺、西玛津、阿特拉津、敌草隆、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的降解性能。探讨了氢氧化钠改性对碳毡形貌结构和产H_(2)O_(2)能力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探究了电芬顿主要运行参数:pH、Fe^(2+)、工作电压对于体系中羟基自由基(^(·)OH)产量的影响并确定电芬顿运行最优条件。结果表明,改性碳毡由于含氧官能团的引入,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增强,使得产H_(2)O_(2)能力提高;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条件为pH为3,Fe^(2+)为14 mg/L,工作电压为-2.01 V;此条件下模拟污水中的污染物降解率均在2 h内达到80%以上,而实际污水中可溶性有机物与目标污染物存在竞争效应,导致降解率降低(30%~75%);芳环上具有吸电子效应的卤素基团导致西玛津和阿特拉津在两种体系中降解率皆为最低;目标污染物在两种体系中的降解行为均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模型,且在实际污水中的降解速率常数远小于模拟污水。以上研究旨为电芬顿的实际应用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污染物 电芬顿 改性碳毡 二级出水
原文传递
染色废水的电解水-电芬顿耦合体系矿化处理
14
作者 肖士阳 钟毅 +2 位作者 徐红 毛志平 麻祎蒙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8,共7页
利用电解水阳极产生的副产物氧气为电芬顿反应持续供氧,开发了电解水-电芬顿耦合体系,并通过制备低成本的Ni/SnS_(2)/芳纶电极代替传统电芬顿反应中昂贵的碳基电极,极大降低了电芬顿和分解水两项工艺的成本。对低质量浓度亚甲基蓝染液(5... 利用电解水阳极产生的副产物氧气为电芬顿反应持续供氧,开发了电解水-电芬顿耦合体系,并通过制备低成本的Ni/SnS_(2)/芳纶电极代替传统电芬顿反应中昂贵的碳基电极,极大降低了电芬顿和分解水两项工艺的成本。对低质量浓度亚甲基蓝染液(5 mg/L)进行12 h的持续性降解,总有机碳去除率可达69.4%。该电解水-电芬顿体系具有普适性,对于其他电芬顿催化电极材料如泡沫镍、碳布等,总有机碳去除率同样可达到69%。该工艺实现了低浓度有机污染物的低成本、高效率矿化,通过分解水产生氢气,提升了反应产物的附加值,对工业化处理有机污染物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水-电芬顿体系 Ni/SnS_(2)/芳纶 亚甲基蓝 总有机碳
下载PDF
钴基气体扩散电极强化电芬顿处理磺胺噻唑钠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谨裕 王卓雯 +2 位作者 高伟杰 邓凤霞 邱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131,共10页
制备钴氧化物掺杂的碳氮气体扩散电极(Co-CN-GDE)强化电芬顿体系抗生素降解效能.引入CoOx后,Co-CN-GDE界面反应电荷阻力降低,氧强度提高,促进HO·等活性物质生成.将其应用于磺胺噻唑钠(STZ)废水处理,20min内随钴掺杂比例从0增加至1... 制备钴氧化物掺杂的碳氮气体扩散电极(Co-CN-GDE)强化电芬顿体系抗生素降解效能.引入CoOx后,Co-CN-GDE界面反应电荷阻力降低,氧强度提高,促进HO·等活性物质生成.将其应用于磺胺噻唑钠(STZ)废水处理,20min内随钴掺杂比例从0增加至1/5,反应动力学常数从0.008min^(-1)提升至0.243min^(-1),STZ降解率从76.94%提升至98.99%.同时生物毒性实验证明新电芬顿体系对STZ有去毒作用.最后,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STZ降解过程中的产物,得出STZ主要降解路径为α,β和γ键断裂.本文为解决微区强碱环境催化剂还原受阻进一步提高气体扩散电极处理抗生素废水能力提供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气体扩散 抗生素 CoOx 氧化效能
下载PDF
泥浆相电芬顿修复芘污染土壤及其特性分析
16
作者 徐文迪 王一寒 郭书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20-5427,共8页
应用泥浆相电芬顿修复芘污染土壤,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泥浆相电芬顿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泥浆相电芬顿的曝气量、pH值、电压梯度对羟基自由基生成和芘降解的影响,并通过对土壤缓冲能力、芬顿试剂的原位产生、土壤有机质、土壤水... 应用泥浆相电芬顿修复芘污染土壤,对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对泥浆相电芬顿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了泥浆相电芬顿的曝气量、pH值、电压梯度对羟基自由基生成和芘降解的影响,并通过对土壤缓冲能力、芬顿试剂的原位产生、土壤有机质、土壤水分分配系数、表面张力和不同土壤粒径分布等参数的测定分析,阐述泥浆相电芬顿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曝气量为500mL/min,初始浆液pH值为3.0,电压梯度为2V/cm),芘降解率为81.83%,羟基自由基浓度为36.65μmol/L.土壤较强的缓冲能力,使得反应后期通过调整pH值的方式提高反应效率不可行,而应增加H_(2)O_(2)浓度.在S-EF处理过程中土壤有机质总量降低,胡敏酸和富里酸的含量也降低,对芘的吸附能力降低.同时,从泥浆的表面张力以及芘在泥浆中固液分配系数的变化可知,泥浆相电芬顿促使芘从吸附态到解吸态转移,芘降解率显著提高.因此,泥浆相电芬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泥浆相 羟基自由基 传质性
下载PDF
碳刷阴极在中性条件下电芬顿降解甲基橙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铮华 陈雄建 +1 位作者 陈隋晓晨 金延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77,85,共5页
以碳刷为阴极,钌铱钛板为阳极,基于亚铁与柠檬酸的络合作用,在中性pH条件下电芬顿降解甲基橙,探究了电流、曝气量、硫酸亚铁与柠檬酸比例、硫酸亚铁浓度等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A电流、空气曝气量400 mL/min、硫酸亚铁∶... 以碳刷为阴极,钌铱钛板为阳极,基于亚铁与柠檬酸的络合作用,在中性pH条件下电芬顿降解甲基橙,探究了电流、曝气量、硫酸亚铁与柠檬酸比例、硫酸亚铁浓度等对甲基橙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A电流、空气曝气量400 mL/min、硫酸亚铁∶柠檬酸=1∶1及亚铁浓度为0.3 mmol/L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50 mg/L的甲基橙废水,90 min后脱色率达到98%左右。与脱色相比,矿化所需时间相对更长,360 min后,同等浓度的甲基橙废水的矿化率仅能达到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刷 络合作用 中性电芬顿 甲基橙 染料降解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电芬顿法降解印染废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继辉 谢冰冰 +2 位作者 周梦婷 马戎 戴玉梅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9-146,共8页
采用电芬顿法以亚甲基蓝溶液为印染模拟废水,降解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通电时间、pH、亚铁离子、过氧化氢投加量和电流(I)5个因素对其降解率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拟合设计和分析试验,探究电芬... 采用电芬顿法以亚甲基蓝溶液为印染模拟废水,降解率为评价指标,考察通电时间、pH、亚铁离子、过氧化氢投加量和电流(I)5个因素对其降解率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取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拟合设计和分析试验,探究电芬顿降解亚甲基蓝最优降解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电芬顿法降解亚甲基蓝印染模拟废水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通电时间32.485 min、pH=3.486、亚铁离子投放量0.20 mmol、过氧化氢投放量0.682 mL,电流强度130.179 mA,并在该最优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验证试验得出亚甲基蓝溶液平均降解率97.3%,而模型预测值为98.4%,实测值与预测值相对偏差1.12%,可见响应面优化阴极电芬顿法降解印染模拟废水工艺模型可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芬顿 亚甲基蓝 响应面法 降解率 印染废水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阴极电芬顿氧化法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19
作者 邢海双 冯凡 +2 位作者 郭波 陈越 孟家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8-675,共8页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Fe^(0)为催化剂,采用电芬顿氧化法对污泥进行处理,考察了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因素,表征了处理前后污泥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pH 3.0、电流密度3... 以活性炭纤维(ACF)为阴极,Fe^(0)为催化剂,采用电芬顿氧化法对污泥进行处理,考察了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主要因素,表征了处理前后污泥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了污泥胞外聚合物(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初始pH 3.0、电流密度30 mA/cm^(2)、Fe^(0)加入量0.5 mmol/L、极板间距2 cm、曝气量1.00 L/min、反应时间30 min的最佳条件下,经脱水处理后,污泥比阻(SRF)和含水率从初始的1.09×10^(12)cm/g和80.5%分别下降到0.29×10^(12)cm/g和68.3%;可溶性EPS(S-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从18.57 mg/L和2.32 mg/L上升到147.61 mg/L和19.66 mg/L;紧密结合型EPS(TB-EPS)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从179.29 mg/L和49.60 mg/L下降到53.39 mg/L和14.27 mg/L。电芬顿氧化促进了EPS中大分子有机物向小分子有机物的转化,使蛋白质结构变得松散,持水性能下降,疏水性能增加,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脱水 电芬顿氧化 胞外聚合物 污泥比阻
下载PDF
非均相电芬顿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丛俏 蔡国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28-8937,共10页
抗生素废水污染如今已成为全球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具有巨大的威胁。非均相电芬顿法作为一种可以降解抗生素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s),因其氧化效率高、氧化性能强、... 抗生素废水污染如今已成为全球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都具有巨大的威胁。非均相电芬顿法作为一种可以降解抗生素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 AOPs),因其氧化效率高、氧化性能强、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反应机理、催化剂、阴极材料3个方面概述了非均相电芬顿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对非均相电芬顿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电芬顿 催化剂 阴极 降解抗生素废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