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科理解的高中化学教材研究——以电解质溶液主题为例
1
作者 赖婷 邢颢誉 刘晓玲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21,共8页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高低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切实深入课堂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素养导向教学时代背景下,开展基于深化学科理解的教材研究,对于教师深度把握教材内容、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本质、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以电解质溶... 教师学科理解水平的高低是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切实深入课堂的关键影响因素。在素养导向教学时代背景下,开展基于深化学科理解的教材研究,对于教师深度把握教材内容、进一步理解化学学科本质、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以电解质溶液主题为例,立足教师视角探索基于学科理解的教材研究路径,挖掘内隐的认识视角与思路,构建电解质溶液认知模型与学科能力进阶模型,从而有效实现素养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学科理解 电解质溶液 科学思维 教材对比 学科能力进阶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创新与应用
2
作者 何德胜 《安徽教育科研》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电解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在对教科书中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进行分析和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选用低压LED灯、双显表、干电池组、透明塑料盒、... 电解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解质的相关知识。在对教科书中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进行分析和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选用低压LED灯、双显表、干电池组、透明塑料盒、石墨棒等材料对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创新,并用改进后的装置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促进了学生高阶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导电性 装置创新 实验应用
下载PDF
关注实验探究与证据推理的项目式活动设计——以“探究温度对电解质溶液pH的影响”为例
3
作者 林伟 《理科考试研究》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电解质溶液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简化的情况,难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的复杂性.以学生利用手持技术探究温度对不同电解质溶液pH的影响为项目素材,经过数据分析、实验验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电解质溶液思维模型,培养实验... 电解质溶液实际教学中存在问题简化的情况,难以让学生体会化学变化的复杂性.以学生利用手持技术探究温度对不同电解质溶液pH的影响为项目素材,经过数据分析、实验验证等一系列项目任务,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电解质溶液思维模型,培养实验探究与证据推理学科关键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探究 证据推理 项目式学习 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含Cu^(2+)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预测
4
作者 郑世杰 徐晨晨 陶东平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8,共10页
采用电解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eMIVM(Electrolyte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与它的能量项eMIVM-ET(Energy term of eMIVM)分别对含Cu^(2+)的20个单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进行拟合,并对含Cu^(2+)的5个两电解质溶液的所有组... 采用电解质分子相互作用体积模型eMIVM(Electrolyte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与它的能量项eMIVM-ET(Energy term of eMIVM)分别对含Cu^(2+)的20个单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进行拟合,并对含Cu^(2+)的5个两电解质溶液的所有组分活度系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两个模型对含Cu^(2+)单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的拟合效果均较好,eMIVM模型预测的拟合平均偏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598和6.4%,eMIVM-ET模型预测的分别为0.0163和3.0%;对含Cu^(2+)的两电解质溶液的所有组分活度系数预测时,eMIVM-ET模型的预测效果要比eMIVM模型的好,eMIVM-ET模型预测时的平均偏差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0844和18.2%;在含Cu^(2+)电解质溶液的热力学计算中,与eMIVM模型相比,eMIVM-ET模型更适合作为一个可供选择的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Cu^(2+)电解质溶液 活度系数预测 eMIVM-ET eMIVM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用化学移动教学模式的研究——以“电解质溶液”为例
5
作者 宋家胜 赫帅 魏明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173-177,共5页
以“康达医用化学”公众号为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丰富了线上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效果。以“电解质溶液”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针对本章节内容制定了教学任务,并以任务为驱动,采用了线上自学、翻转课堂、分组讨论多种方式结合的教... 以“康达医用化学”公众号为平台的移动教学模式的开展,丰富了线上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效果。以“电解质溶液”为例,进行了实践教学,针对本章节内容制定了教学任务,并以任务为驱动,采用了线上自学、翻转课堂、分组讨论多种方式结合的教学方法,就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了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实现了线上线下统一的移动教学模式。历经两届实践教学,该模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医用化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化学 微信平台 移动教学 电解质溶液 酸碱质子理论 PH计算
下载PDF
构建模型 突破电解质溶液图像题
6
作者 景建宏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电解质溶液图像题是高中化学非常重要的题型.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效率,教师应注重围绕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习者构建对应的模型,把握相关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模型有效突破相关习题.
关键词 构建模型 电解质溶液 图像题 高中化学
下载PDF
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和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4
7
作者 冯剑 刘洪来 胡英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从带电硬球混合物出发采用化学缔合理论建立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用考虑溶剂的粘滞力和热浴随机力作用的分子动力学 (MD)方法模拟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 .对模型预测结果和MD模拟结果进行... 从带电硬球混合物出发采用化学缔合理论建立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分子热力学模型 .用考虑溶剂的粘滞力和热浴随机力作用的分子动力学 (MD)方法模拟了聚电解质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系数 .对模型预测结果和MD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表明基于化学缔合理论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可以用于聚电解质溶液和两性聚电解质溶液热力学性质的预测 ,对于均聚电解质溶液效果令人满意 ,对由直径不同的离子构成的聚电解质溶液 ,模型的预测效果变差 ,有待进一步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两性聚电解质溶液 分子热力学模型 分子动力学 模拟 渗透系数 化学缔合理论
下载PDF
浅谈电解质溶液中多曲线图像问题的突破策略
8
作者 周建国 刘树领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11期74-79,共6页
电解质溶液理论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定性与定量结合、数形结合、守恒思想来解答化学问题的典型案例.因此... 电解质溶液理论是化学反应原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定性与定量结合、数形结合、守恒思想来解答化学问题的典型案例.因此,电解质溶液理论成为化学必备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经典知识.电解质溶液的考查主要以压轴选择题形式出现,以简单文本描述与多曲线图像相结合为情境,设计问题的角度呈现多样性,电解质溶液图像问题是区分度很高的题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突破策略 化学反应原理 化学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 证据推理 必备知识 文本描述
下载PDF
基于学科大概念构建电解质溶液试题的问题解决模型——以近3年全国Ⅰ卷电解质溶液选择题为例
9
作者 卢海宽 吕存正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11期94-97,共4页
高考试题命制的原则是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电解质溶液试题往往以数字化仪器所测溶液中某些微粒浓度、相对导电能力等,随溶液的温度、pH等改变而变化的数据为... 高考试题命制的原则是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电解质溶液试题往往以数字化仪器所测溶液中某些微粒浓度、相对导电能力等,随溶液的温度、pH等改变而变化的数据为依据设计成图像,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平衡的应用、微观粒子浓度的变化等,考查提取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基于学科大概念的视角深度理解电解质溶液,构建电解质溶液试题的问题解决模型,对于解答此类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电解质溶液 真实情境 化学反应原理 试题命制 数字化仪器 化学平衡 化学知识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在图像中的变化趋势分析
10
作者 龚孝斐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22期39-40,共2页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原来的直接比较微粒浓度大小,转变为通过分析微粒变化图像,全面考查电解质溶液知识,成为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压轴题,极易成为学生的失分点.本文从电... 化学反应原理作为高中阶段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中的考查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由原来的直接比较微粒浓度大小,转变为通过分析微粒变化图像,全面考查电解质溶液知识,成为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压轴题,极易成为学生的失分点.本文从电解质溶液中微粒在图像中的变化趋势入手,分析此类试题的命题方式,以期帮助学生厘清同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化学反应原理 压轴题 高考化学试题 化学教学 解题思路 命题方式 考查方式
下载PDF
高考中电解质溶液考点解读
11
作者 何贵明 《高中数理化》 2023年第8期53-55,共3页
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解质溶液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强的读图识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 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是化学平衡知识的延伸与拓展,也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内容,在每年的高考题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解质溶液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溶液中离子平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强的读图识表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是解答此类试题必备的化学能力.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的常见考查方式出发,总结归纳复习要点,以帮助学生提高解答相关试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知识的理解 化学反应原理 离子平衡 逻辑推理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化学平衡 考查方式
下载PDF
进一步探索数字化实验的课堂教学价值——以“谁主沉浮”电解质溶液复习课为例
12
作者 戴崇超 《化学教与学》 2023年第23期2-5,共4页
文章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测定电解质溶液混合、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帮助学生通过pH曲线,理解并归纳解决复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水电离程度变化等问题的一般方法,感悟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间相互依存、各变化间相互制... 文章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测定电解质溶液混合、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帮助学生通过pH曲线,理解并归纳解决复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水电离程度变化等问题的一般方法,感悟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间相互依存、各变化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使得数字化实验更好地与教学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 PH曲线 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分次与单次口服肠道准备方案的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比较 被引量:29
13
作者 蒋淼 田培营 +2 位作者 李欢庆 卜淑蕊 樊晓明 《胃肠病学》 2014年第12期712-715,共4页
背景:结肠镜检查是公认的结直肠检查的金标准,而良好的肠道准备是检查成功的前提条件。目的: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EG-ES)分次与单次口服作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案的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方法:连续纳入427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无症... 背景:结肠镜检查是公认的结直肠检查的金标准,而良好的肠道准备是检查成功的前提条件。目的:评价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PEG-ES)分次与单次口服作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案的清洁效果和耐受性。方法:连续纳入427例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无症状个体,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于检查前夜和检查前4 h分别口服1.5 L PEG-ES,B组于检查前5 h口服3 L PEG-ES,评估、比较两组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等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间性别、年龄和盲肠插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BPS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1);尽管两种方案均能满足常规结肠镜检查的要求,但A组达到excellent肠道清洁等级者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P<0.01),恶心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EG-ES服用方式对肠道清洁度和恶心症状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与单次口服相比,分次口服PEG-ES的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案能获得更满意的肠道清洁效果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聚乙二醇电解质溶液 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耐受性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不同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修饰膜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田颖 李浙齐 +2 位作者 徐洪峰 吴艳波 杨凤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618,共7页
以对甲基苯磺酸钠(p-TSNa)为掺杂剂在不锈钢电极表面恒电位合成聚吡咯(PPy)修饰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在-1.6-0.8V大范围扫描研究了修饰膜在H2SO4、Na2SO4、NaOH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中,以H+的脱出(氧化)/嵌入(... 以对甲基苯磺酸钠(p-TSNa)为掺杂剂在不锈钢电极表面恒电位合成聚吡咯(PPy)修饰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在-1.6-0.8V大范围扫描研究了修饰膜在H2SO4、Na2SO4、NaOH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行为.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中,以H+的脱出(氧化)/嵌入(还原)为特征,并发现聚吡咯在酸性溶液中所特有的质子还原峰.在Na2SO4和NaOH溶液中,以Na+的脱出(氧化)/嵌入(还原)峰为特征.FT-IR吸收光谱显示,经NaOH处理后,聚吡咯膜的长共轭结构被完全破坏,而经H2SO4和Na2SO4处后,膜的共轭结构未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氧化还原行为 电解质溶液 FT-IR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用低温电解质溶液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利芬 艾新平 +1 位作者 杨汉西 曹余良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电解液的溶剂组成是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发展高电导率的低温电解液,研究了由环状的乙烯碳酸酯EC和几种脂肪烷基碳酸酯混合组成的二元及多元溶剂电解液体系的低温导电行为。结果显示:由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 电解液的溶剂组成是影响锂离子电池低温电性能的关键因素。为发展高电导率的低温电解液,研究了由环状的乙烯碳酸酯EC和几种脂肪烷基碳酸酯混合组成的二元及多元溶剂电解液体系的低温导电行为。结果显示:由乙烯碳酸酯、二甲基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和甲基乙基碳酸酯四元溶剂组成的电解质溶液在低于-30℃的低温下的离子电导率最高。组装成的锂离子电池在-40℃下,以0 1C率放电仍能放出常温容量的5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电解质溶液 电解 高电导率 低温导电行为 介电常数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多元电解质溶液的电导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肖利芬 艾新平 +1 位作者 杨汉西 曹余良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0-272,共3页
测量了二甲基碳酸酯(DM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二乙基碳酸酯(DEC)与碳酸乙烯酯(EC)组成的多元电解液体系的离子电导率,分析了在较宽温度范围(+40~-40℃)组成与电导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混合溶剂中影响电导性质的主要物化参数。结果表明... 测量了二甲基碳酸酯(DMC)、乙基甲基碳酸酯(EMC)、二乙基碳酸酯(DEC)与碳酸乙烯酯(EC)组成的多元电解液体系的离子电导率,分析了在较宽温度范围(+40~-40℃)组成与电导的变化关系,讨论了混合溶剂中影响电导性质的主要物化参数。结果表明: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粘度的溶剂组分仅能有效改善室温电导,而电解液低温电导主要由混合溶液的低共熔点决定。采用电导率等高线图分析方法表明,优化的EC+DMC+EMC三元电解液体系在-40℃下仍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能有效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低温性能 多元电解质溶液 电导率
下载PDF
非电解质和电解质溶液中的超声光栅衍射效应 被引量:2
17
作者 胥新 崔莎莎 +2 位作者 郭芳芳 张仲宁 周惠君 《物理实验》 2012年第11期7-12,共6页
使用WSG-I型超声光栅声速仪,先后探究了非电解质溶液和电解质溶液中的声光衍射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非电解质溶液下的衍射理论可以推广到电解质溶液中.
关键词 声光效应 超声光栅 电解质溶液 电解质溶液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组成对聚苯胺电化学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牛林 魏丰华 +1 位作者 陈晓 宫辛玲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9,73,共6页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聚苯胺的电化学合成及其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与电解质溶液组成的关系 ,着重分析了苯胺单体浓度。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组成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氧化还原行为 生长机理 导电聚合物 单体浓度 聚苯胺 电化学合成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电聚合中过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美超 朱婉霞 +1 位作者 朱静娜 莫卫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分别以硫酸/水和高氯酸锂/乙腈为电解质溶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基底电极上电聚合制备了聚吡咯,研究了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电聚合过程中过氧化行为的影响.与硫酸/水溶液相比,在高氯酸锂/乙腈溶液中电聚合制备的聚吡咯发生过氧化的峰电位... 分别以硫酸/水和高氯酸锂/乙腈为电解质溶液,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铂基底电极上电聚合制备了聚吡咯,研究了电解质溶液对聚吡咯电聚合过程中过氧化行为的影响.与硫酸/水溶液相比,在高氯酸锂/乙腈溶液中电聚合制备的聚吡咯发生过氧化的峰电位正移了0.42 V.采用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in situ FTIR)光谱技术检测,结果表明,电聚合制备的聚吡咯在2种电解质溶液中均发生了过氧化反应,其β-C经氧化生成C—OH或C O.在硫酸/水溶液中,部分聚吡咯发生电氧化降解生成CO2,致使其共轭结构被破坏,电导率迅速下降.而在高氯酸锂/乙腈溶液中,在更高的电位范围内,聚吡咯并没有氧化降解成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电聚合 过氧化 电解质溶液 原位红外光谱
下载PDF
电解质溶液浓度对铜/硫醇自组装膜缓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崔维真 丁克强 +2 位作者 霍莉 王庆飞 童汝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60-162,共3页
采用交流阻抗法首次研究了在不同浓度的NaCl和HCl溶液中十八硫醇自组装膜对铜电极的缓蚀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随NaCl和HCl溶液浓度的增加 ,十八硫醇自组装膜对铜电极的缓蚀能力降低 .
关键词 电解质溶液 铜缓蚀剂 十八-硫醇 自组装膜 交流阻抗法 缓蚀能力 腐蚀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